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唐代歷史精彩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5W

中國唐代歷史精彩多篇

中國唐代歷史:朝代簡介 篇一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也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國號“唐”是晉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被封為“唐國公”,其後,爵位傳至李淵。李淵,隋朝時累官居晉陽( 今山西太原)留守,起兵尊隋,每戰必克,直入長安,在隋恭帝楊侑禪讓帝位後便以“唐”為國號。因國君姓李,故又稱李唐。建都長安,隨後又設陪都東都洛陽和北都太原,與長安合稱“三都”。

唐朝是一個強大而繁榮的時代。其鼎盛時期,天寶年間,全國人口達8000萬之多。唐朝也是秦漢、隋朝以來,第一個不築長城的統一王朝。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幾乎全部承襲隋朝,歷代史學家唐朝前期領域常把它和隋朝合併成“隋唐”。唐王李淵於 618年6月逼隋恭帝禪位,取代隋朝,建國唐朝,設京師為長安(陝西西安),唐高宗顯慶六年後設東都洛陽,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東都為神都並設北都太原府,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恢復舊制。唐玄宗時進入盛唐,是唐朝的第二高峯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

唐朝的疆域廣大鼎盛時為7世紀,當時中亞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羅伏州(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俄羅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吉林通化)的遼闊疆域,國土面積達1076萬平方公里,一説1240萬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土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

唐朝全盛時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當時世界的強國之一。那時的新羅、高句麗、百濟、渤海國和倭等周邊國家在其政治體制與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的影響。在唐朝的前半葉,社會經濟處於上升階段,文化先進,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與技術的一個大輸出時期,兼容幷蓄的社會風氣,也給五胡十六國以來進居塞內的各個民族提供一個空前的交流融合環境,在過程中亦從外族文明汲取諸多。唐朝的後半葉,處於中國歷史的轉型期,土地、鹽鐵、賦税制度的改革標誌着社會的緩慢變化,藩鎮割據勢力的壯大與周邊諸民族國家的形成,對此後近千年的中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即朱温)逼唐哀帝李祝禪位,降為濟陰王,改國號樑,唐朝滅亡。

中國唐代歷史:國號歷史 篇二

唐朝,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被封為“唐國公”,其後,爵位傳至李淵。李淵是隋朝時行宮居晉陽( 山西太原西南)留守,以尊隋為名起兵,每戰必克,直入長安,在隋恭帝楊侑禪讓帝位後便以“唐”為國號。因國君姓李,故又稱李唐。

首先:可以肯定的説來自堯帝的唐國,李淵稱帝之前,就以光大、復興帝堯的唐國為志向,按照李淵的文字祕書温大雅,在《大唐創業起居注》裏面的説法,説李淵在615年,奉召前往太原前,擔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的時候,曾經説過一句話:以太原黎庶,陶唐舊民,奉使安撫,不逾本封,因私喜此行,以為天授。李淵得到這個任命,心中竊喜,太原本是古代陶唐氏帝堯的封國,我又是唐國公,現在讓我來安撫這塊地方的黎民百姓,這實在是天意。等到617年,李淵被任命為太原地方軍政長官,他更是得意忘形,對兒子李世民一吐心跡:唐固吾國,太原即其地焉。今我來斯,是為天與。與而不取,禍將斯及。我本來是唐國公,這裏是我的封地,來到這裏,是天意讓我建功立業的。如果我猶豫不決,就會大禍臨頭。

我們從這兩段史料看,李淵在太原起兵前,就已經存有不臣之心,並且以光大帝堯的唐國,為政治目標。這些話和叔虞的唐國沒有關係,和封在湖北唐縣鎮的,唐國更沒有關係,只指的是帝堯的唐國,我們把帝堯的唐國,作為李淵、李虎他們這個它國號的繼承對象。

其次:李淵駕崩以後,他的後人稱他為神堯皇帝,635年,70歲的太上皇李淵駕崩,廟號高祖,諡號太武皇帝,有趣的是等到674年的時候,他的孫子皇帝李治,和孫媳婦皇后武曌,把他的諡號改為神堯皇帝。我們知道諡號是根據死者生前行跡所評定的一種稱號,意在蓋棺論定,褒貶善惡,具體到李淵的諡號,起初是太武皇帝,這很明顯是為了表彰李淵開國的功績。

至於改後的神堯皇帝,反應了在後來的,在後來的皇帝心目中,是把開國皇帝李淵,看做是帝堯的重生,當世的堯帝,應該説是非常稱和,李淵稱帝前的心志,以及稱帝后的自況。在傳統的史學認識中,帝堯是仁君的典範,他是五帝中間的第四帝,五帝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在古代文獻的描述中,帝堯是一個極為完美的人,勤奮、簡樸、處事公正、政績卓著,住的是茅草房,穿的是粗布衣,治理洪水,抗乾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帝堯不留戀權位,到了晚年的時候,禪讓給出身貧寒,但德才過人的舜,説明他以天下為公,堯逝世以後,天下百姓如喪考妣,三年之內四海絕音,無人彈奏樂曲。

我們説的很遠的先古了,因為李淵他是神堯皇帝唐朝的開創者,帝堯既然成了遠古黃金時代,道德標準最高的聖王,那麼帝堯的唐國號也就非同一般了,有了説法,這麼偉大的人,他的國號一定也很偉大了。

本來在文字學上,唐,就是大的意思,而作為帝堯國號的唐,更引申出豐富的道德含義,帝堯最大的特點就是仁君,中國國號史上最重要的文獻,代表着傳統正統解釋的,東漢的《白虎通德論》,裏面説:唐,蕩蕩也,蕩蕩者,道德至大之貌也。帝堯的偉大功德,浩浩蕩蕩,偉大無邊。而帝堯的唐國號,正是顯示了這些。

説到這裏,我們終於明白了,堯是聖德,唐是美號,神堯皇帝李淵以帝堯皇帝為榜樣,以唐為國號,是希望自己成為帝堯一般的仁君聖王,希望自己締造的唐朝,以德立國,道德至大,成為唐堯時代一樣的太平盛世,九泉之下的李淵可以欣慰的是,他的子孫沒有辜負他的希望。

中國唐代歷史:簡介 篇三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唐朝是版圖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唐代國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現代中國的疆界範圍。唐朝自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後,天子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又借羈縻制度徵調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攻伐敵國,並讓南詔、新羅、渤海國、日本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政治制度。 唐代科技、文化、經濟、藝術具有多元化特點,在詩、書、畫各方面湧現了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顏筋柳骨的顏真卿、柳公權,畫聖吳道子、李思訓,音樂家李龜年等。唐朝文化兼容幷蓄,接納海內外各國民族進行交流學習,形成開放的國際文化 。

唐朝與當時阿拉伯帝國並列為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 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