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近代100位歷史人物(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68K

中國近代100位歷史人物(通用多篇)

中國近代歷史人物二:張作霖 篇一

張作霖,漢族,字雨亭,小名張老疙瘩,1875年3月19日出生於奉天省海城縣小窪村(現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逝世於1928年6月4日。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就將其招安;早年做過土匪,後來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也是北洋政府最後一個掌權者,喜歡別人以“張大帥”稱呼,號稱“東北王”。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坐的火車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燬,史稱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身受重傷,回到奉天后身亡,子張學良接掌東北軍政。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簽訂賣國條約。

張作霖,字雨亭,1875年3月19日生,“西安事變”發動者張學良之父。1916年起任奉天督軍,依靠日本,長期統治東北三省。1920年把持北洋軍閥政府。1922年被直系打敗,退回東北。1924年再度把持北洋政府。1927年在北京組織軍政府。1928年被蔣介石戰敗,退回東北途中被日軍炸死在皇姑屯。

中國近代100位歷史人物 篇二

中國近代100位歷史人物

1.曾國藩: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2、張之洞: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 3. 左宗棠: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左宗棠少時屢試不第,轉而留意農事,遍讀羣書,鑽研輿地、兵法。後竟因此成為清朝後期著名大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鎮壓陝甘回變和收復新疆等重要歷史事件。 4.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禦外辱過程中偉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績是虎門銷煙。 5. 曾國荃:早年隨兄曾國藩籌建湘軍,清·咸豐六年起獨領一軍,因攻打太平軍“有功”賞“偉勇巴圖魯”名號和一品頂戴。同治三年(1864年)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同治間與郭嵩燾等修篡《湖南通志》。

6、袁世凱:曾是北洋軍閥的領導人,在辛亥革命時期,成為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在位期間積極發展實業,統一幣制,創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開始主張建強國、創建強大的中央政府等。 7. 洪秀全:太平天國創建者及思想指導者,稱“天王”,原名仁坤。廣東花縣人。道光年間屢應科舉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義中的平等思想,創立拜上帝會,撰《原道救世歌》以佈教,主張建立遠古“天下為公”盛世。

8、李秀成:出身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尋食度日”,生活十分艱難。1849年,二十六歲的李秀成加入了拜上帝教。1851年9月參加太平軍。

9、慈禧太后:孝欽顯皇后,滿族,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稱“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爺”,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死後清朝上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咸豐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光緒帝養母。慈禧博學多才,能書善畫,書法長於行書、楷書,繪畫有花卉等傳世。

10、魏源:著名學者,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為晚清思想家,新思想的倡導者,林則徐的好友,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

11、盛宣懷:清末官員,官辦商人,借督辦實業之便,聚斂大量財富;盛宣懷一生貪腐逐利,而無視道德原則,1911年盛宣懷任郵傳部大臣期間,不顧全國人民反對而貿然下令鐵路收歸國有,引發四川保路運動,導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被推翻。 12. 毛澤東:,中國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和詩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13. 周恩來: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

14、羅榮桓: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造者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奠基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黨、國家和軍隊卓越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中國十大元帥之一。

15、劉少奇: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16、林彪: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在井岡山時期先後任營長、團長、軍長、軍團長等職。參加了紅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等職,指揮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重大戰役。解放後歷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國防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 。 陳毅: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十大元帥之一),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 18. 鄧小平: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核心,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同時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李先念: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

20、李大釗: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 21. 江澤民:中國人民通常稱江澤民為“第三代領導核心”。 22. 胡耀邦: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延安抗大政治部副主任、大隊政委,中央軍委總政組織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冀熱遼軍區政治部代主任,晉察冀軍區縱隊政委,第十八兵團政治部主任。

23、鄧穎超: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會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

24、陳雲: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黨和國家久經考驗的卓越領導人。

25、陳獨秀:文化運動的發起人和旗幟,中國文化啟蒙運動的先驅,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及首任總書記,一大至五大黨的最高領袖。 26. 蔡和森:階級傑出的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領導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動家、理論家、宣傳家,新民學會發起人之一,法國勤工儉學組織者、實踐者之一。

27、王稼祥: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對外工作的開拓者之一。

28、任弼時: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組織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29.朱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30、徐向前,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31、劉伯承:國人民的偉大戰士,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家。

32、彭德懷: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彭德懷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之一。

33、賀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34、葉劍英: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忠誠戰士,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長期擔任黨、國家和軍隊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領導人。

35、聶榮臻:中華人民共和國著名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為我國人民解放和日後國防軍事現代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36. 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汗馬功勞。

37、羅瑞卿: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將之一。

38、粟裕:中國現代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革命家。淮海戰役、上海解放戰役等一系列重大戰役的指揮者,建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國務院業務組成員(副總理級)、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常委、第5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39、秦基偉: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歷任雲南軍區副司令員,昆明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等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副委員長。

40、許世友:他出身貧苦農家,曾在少林寺當和尚。在土地革命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朽貢獻。許世友將軍建國後,被授予上將軍銜,並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等。 41. 陳明仁:中國著名將領、軍事家,無論是北伐東征、抗日戰爭寇、解放戰爭中,皆為國為民立下了汗馬功勞。

42、許光達: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第一任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大將之一。、

43、陳為人:五四運動時期同張太雷等人創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32年同妻子一起克服重重苦難,把中央文庫大量黨的機密檔案和珍貴歷史文獻全部完整、安全地交給了黨。

44、肖勁光: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十大將之一。湖南省長沙人。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國家和軍隊的優秀領導人,人民海軍的主要創建者。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及以後均擔任要職。 45. 聞一多: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新月派代表詩人。

46、楊尚昆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國家和人民軍隊的卓越領導人。 47. 吳克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48、劉亞樓: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戰略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上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任空軍司令員。抗戰時期與解放戰爭時期屢立奇功,有“智將”的美譽。

49、宋慶齡: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

50、王樹聲: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擔任多個地方軍區司令員。英勇善戰,戰功顯赫。

51、陳伯達: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後,先後在北平中國大學、延安中共中央黨校、馬列學院任教,並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軍委、中央祕書處、中央政治研究室等機構工作。

52、賀炳炎: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高級將領。

53、彭真: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國務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的主要奠基人,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

54、蔣介石: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1908年留學日本並加入同盟會,1924年回國後任黃埔軍校校長,後兼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軍長。1927年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導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西安事變後接受抗日主張。1948年召開國民大會當選“總統”,1949年1月21日宣佈“引退”,同年敗退台灣後,歷任“總統”及國民黨總裁。

55、汪精衞:曾謀刺清攝政王載灃,袁世凱統治時期到法國留學。回國後於1919年在孫中山領導下,駐上海創辦《建設》雜誌。1921年孫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汪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次年任總參議。於抗日戰爭期間投靠日本,淪為漢奸。 57. 馮玉祥:民國時期著名軍閥、軍事家、愛國將領、著名民主人士;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蔣介石之結拜兄弟。 58. 白崇禧: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軍事家,有「小諸葛」之稱。屬國民黨「桂系」,地位僅次於李宗仁、黃紹竑。 59. 李宗仁: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內“桂系”首領,曾任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抗日戰爭爆發。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取得台兒莊大捷,這是對日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首次於正面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1948年國民黨行憲,當選副總統。蔣介石下野後,一度任代總統,欲以和談挽救國民政府未果。之後出走美國,但最終偕夫人郭德潔於1965年7月經瑞士、中東回到北京,受到毛澤東及其他中共領導人熱烈歡迎。

60、何應欽:國民黨政治家、軍事家、國民黨一級上將,黃埔系僅次於蔣介石的第二號人物。從辛亥革命起歷經北伐、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解放後撤往台灣,歷任國防部長和任行政院長。 61. 李濟深:中國著名民主主義革命家。早年畢業於北京陸軍大學,曾留學日本。1924年任黃埔軍校教練部主任、副校長,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北伐戰爭時期,任國民革命軍參謀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第一、二、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62. 黃紹竑,:新桂系創建人,桂系三巨頭之一。中將加上將軍銜。曾任軍長、戰區副司令長官、廣西省政府主席、浙江省政府主席、湖北省政府主席、國民政府內政部長、交通部長、國民黨中央監察院副院長。1949年後,他歷任政務院政務委員,全國政協第一、二、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法案委員會委員,民革中央常委,和平解放台灣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63、胡宗南:陸軍一級上將,黃埔系一期生,是蔣介石最寵愛、最重要的軍事將領,其一生歷經黃埔建軍、東征、北伐、內戰、“剿共”、抗日戰爭,直到1947年指揮進攻佔領中國共產黨的首府延安,轉戰西北,官至第一站區司令長官、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成為手握幾十萬重兵、指揮幾個兵團的二級上將與名震一時的“西北王”。

64、張學良:陸軍一級上將,曾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周恩來對其評價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65、楊虎城:著名抗日愛國將領,民族英雄,陸軍上將。號虎臣。1910年在家鄉組織以打富濟貧為宗旨的中秋會。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率會眾參加陝西民軍與清軍作戰。

66、閻錫山:清朝陸軍步兵科舉人、協軍校,同盟會員,組織與領導了太原辛亥起義。民國時期,歷任山西省都督、督軍、省長、北方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一級上將。

67、毛人鳳:早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後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因病休學。早年從事軍中幕僚工作,曾任國民政府國防部保密局局長。

68、陳立夫:陳立夫是20世紀中國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國國民黨政治家,大半生縱橫政海,曾歷任蔣介石機要祕書、國民黨祕書長、教育部長、立法院副院長等各項要職。尤其作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長,在戰亂期間對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著的貢獻。

69、孔祥熙:祖父孔慶鮮。其父親孔繁慈是清末貢生,早年做過票號生意,曾在票號擔任過文案,因染上吸鴉片惡習,家境逐漸衰落。

70、蔣經國:蔣經國是蔣介石之子,又名建豐,俄語名字叫尼古拉,浙江奉化人,出生在辛亥革命爆發的1911年。1920年,蔣經國就學於上海有名的萬竹國小。當時,蔣介石正追隨孫中山在粵工作,就委託在上海經商的陳果夫對蔣經國予以照料。 71. 戴笠:早年曾在浙軍周鳳岐部當兵。後脱離部隊到上海,在交易所結識蔣介石、戴季陶等人。以殘酷無情著稱的戴笠,號稱“蔣介石的佩劍”、“中國的蓋世太保”、“中國最神祕人物”。 72. 顧祝同:保定軍校第六期畢業。曾任黃埔軍校教官、教導團營長,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師長,素有“馭將之才”聲譽。先後參與東征、北伐、軍閥混戰,“圍剿”紅軍。抗戰期間,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兼江蘇省主席,奉蔣介石密令,製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在黃埔嫡系將領中,顧祝同初為“八大金剛”之一,後又列名“五虎上將”,國民黨軍政高層“軍中聖人”。

73、錢學森: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之一。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加州理工學院教授,曾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重要職務。

74、陳景潤:。中國著名數學家,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1966年發表《表達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發表的成果也被稱之為陳氏定理。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99年,中國發表紀念陳景潤的郵票。紫金山天文台將一顆行星命名為“陳景潤星”,以此紀念。另有相關影視作品以陳景潤為名。 75. 竺可楨:中國卓越的科學家和教育家,當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他先後創建了中國大學中的第一個地學系和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擔任13年浙江大學校長,被尊為中國高校四大校長之一。

76、華羅庚: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羣、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中國江蘇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病逝於日本東京。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算子”、“華—王方法”等。

77、鄧稼先: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勛,先後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和美國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回到祖國;他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均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鄧稼先被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

78、錢三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婦的學生,又與妻子何澤慧一同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他是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人稱他領導的研究所“滿門忠烈”。

79、錢偉長:中國近代力學之父,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同盟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七屆、八屆、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屆、六屆、七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七屆、八屆、九屆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上海大學校長、南京大學,暨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南大學名譽校長、耀華中學名譽校長;錢偉長院士兼長應用數學、物理學、中文信息學,著述甚豐——特別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有重要成就。

80、童第周:我國卓越的生物學家、教育家、中共黨員。生前曾擔任過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動物研究所所長。他是卓越的實驗胚胎學家,我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生物科學研究的傑出領導者。

81、侯德榜:中國化學家,“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術上有三大貢獻。第一,揭開了蘇爾維法的祕密。第二,創立了中國人自己的制鹼工藝——侯氏制鹼法。第三,他為發展小化肥工業所做的貢獻。1921年,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博士學位後,懷着工業救國的遠大抱負,毅然放棄自己熱愛的製革專業,回到祖國。

82、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主任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客座教授、懷化職業技術學院名譽院長、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榮譽主席、湖南省科協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協副主席。2006年4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83. 巴金: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議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館。

84、孫家棟:中共黨員,運載火箭與衞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空天研究院院長。2009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獲得2010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獎終身成就獎。

85、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頭髮像刷子一樣直豎着,濃密的鬍鬚形成了一個隸書的“一”字。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

86.葉聖陶: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葉聖陶曾擔任多項職務。解放後,葉聖陶曾擔任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他也是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民進中央主席。 87. 老舍:中國現代小説家、文學家、戲劇家。老舍的一生,總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發表了大量影響後人的文學作品,獲得“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88、冰心: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被稱為“世紀老人”。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

89、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其散文以樸素縝密,清雋沉鬱、語言洗煉,文筆清麗,極富有真情實感,朱自清以他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為建立中國現代散文全新的審美特徵,創造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

90、王鳳梧:清代醫學家。字鳴岡,號林山。江蘇吳縣人。精於醫理,曾撰有學術論文《辨脾胃升降》,刊於《吳醫匯講》,於當時有一定影響。

91、田漢:原名壽昌,曾用筆名伯鴻、陳瑜、漱人、漢仙等。漢族,湖南省長沙縣人。話劇作家,戲曲作家,電影劇本作家,小説家,詩人,歌詞作家,文藝批評家,社會活動家,文藝工作領導者。中國現代戲劇的奠基人。多才多藝,著作等身。原籍湖南長沙。早年留學日本,1920年代開始戲劇活動,寫過多部著名話劇,成功地改編過一些傳統戲曲。他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詞作者。

93、聶耳:中國音樂家。他從小家境貧寒,對勞苦大眾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產物。聶耳開闢了中國新音樂的道路,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先驅。聶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

94、郭沫若: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致力於世界和平運動,是我國現代著名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書法家,學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會活動家,蜚聲海內外;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後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

95、冼星海:中國近代作曲家、鋼琴家,於1939年所作的《黃河大合唱》是最廣為人知的作品。

96、沈從文:。沈從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説代表人物。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東大學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的研究。。

97、梅蘭芳:京劇大師。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代表戲京劇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崑曲有《思凡》、《遊園驚夢》等。所著論文編為《梅蘭芳文集》,演出劇目編為《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

98、茅盾: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者之一,我國革命文藝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這是個太湖南部的魚米之鄉,是近代以來中國農業最為發達之區,它毗鄰着現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薈萃的地方,這裏成就了茅盾勇於面向世界的開放的文化心態,以及精緻入微的筆風。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稍稍平穩便祕密寫作《霜葉紅似二月花》的“續稿”和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

99、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本名張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説、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張愛玲結識作家胡蘭成與之交往。

100、胡雪巖:紅頂商人,幼名順官,字雪巖,著名徽商。開辦胡慶餘堂中藥店。後入浙江巡撫幕,為清軍籌運餉械,1866年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後,主持上海採運局局務,為左大借外債,籌供軍餉和訂購軍火,又依仗湘軍權勢,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20餘處,並經營中藥、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二千萬兩以上,人稱“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中法戰爭爆發後,由於資金週轉困難,加上官僚壓榨,胡雪巖最終破產,客死杭州。

中國近代歷史人物一:詹天佑 篇三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字眷誠,號達朝,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漢族,原籍安徽婺源(今屬江西),生於廣東南海。12歲留學美國,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習鐵路工程,畢業論文《碼頭起重機研究》獲得哲學學士學位;1905-1909年指揮修建我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創造“豎井施工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籌劃修建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醴、新易、潮汕、粵漢等鐵路中,成績斐然。著有《鐵路名詞表》、《京張鐵路工程紀略》等;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詹天佑(1861-1919),號眷誠,字達潮,祖籍安徽省婺源縣(現屬江西),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曾祖父攜家眷到廣州經營茶葉生意。嘉慶二十一年(1816),祖父遷居西門外十二甫,二十五年入籍南海縣(十二甫當時屬南海捕屬)。詹天佑父母也居住在十二甫。詹天佑出生於廣州。

同治十一年(1872),年僅12歲的詹天佑考取清政府選派首批赴美留學,隨容閎出洋。光緒四年(1878)考入美國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鐵路工程,成績優異。光緒七年畢業回國,被派福州船政局後學堂學習海軍輪船駕駛,獲五品軍功。次年畢業,被派在揚武號兵艦。光緒十年任福州船政局後學堂教習,因教學認真,獲清政府五品頂戴。同年秋,應兩廣總督張之洞之請,回粵任廣東省黃埔實學館教習。實學館後改為博學館、水陸師學堂。詹天佑繼續任職,並參與設計修築沿海炮台和測繪海圖。

光緒十四年到天津任中國鐵路公司幫工程司(即今工程師。下同),參與修建津沽鐵路。其後在修築津榆鐵路時,採用“壓氣沉箱法”打樁,順利完成了灤河大鐵橋橋樑的基礎工程,解決了外國工程師未能解決的難題。光緒二十年被吸收參加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此後還先後從事津蘆、錦州、萍醴等鐵路修築。光緒二十八年被委派獨立主持新易鐵路工程,為我國自建京張鐵路做了先期準備。

光緒三十一年向商部建議,全國統一採用4英尺8英寸(1.435米)標準軌道,統一工程標準,推廣使用自動車鈎,為我國自行設計修建鐵路打下良好基礎。是年,被任命為商部、郵傳部路務議員及顧問,同時被選入上海、歐洲皇家工程師建築師學會。同年被調任京張鐵路總工程師兼會辦、總辦,主持修建京張鐵路。詹天佑根據地形在山腰處將鐵軌鋪成“人”字形,迂迴往返,依次而上,以達青龍橋,使路線比原計劃縮短一半。在京張鐵路全線施工過程中,採用爆破法,開通了4座隧道。其中八達嶺隧道全長1091米,開鑿時,採用直井法施工,加快了進度,山洞打通,無稍差異,使京張鐵路提前兩年建成,於宣統元年(1909)八月正式通車。英國的總工程師金達與柯克斯也贊之為“絕技”。京張鐵路的建成是中國近代科技發展的一個里程碑,詹天佑為我國培養了第一批鐵路工程人員,為修築鐵路和管理鐵路制定了周密的行車、養路、機車、電報、巡警等規程。

宣統二年(1910),詹天佑被清廷授給工科進士第一名。宣統三年春回廣州就任廣東商辦粵漢鐵路公司總理(總經理)兼總工程司。同年五月領導粵路公司成立保路機關所,反對清廷以“國有”為名將路權賣給外國。武昌起義後,領導粵漢鐵路全體人員堅守崗位,保證列車照常運行,支持辛亥革命。民國元年(1912)5月詹天佑在黃沙車站(省粵漢鐵路總公司總部)迎接孫中山先生視察。7月被任命為粵漢鐵路會辦。同年12月任漢粵川路會辦,協助督辦、主管工程事務。在廣州任職期間,創立了多學科學術團體廣東中華工程師會,當選為首任會長。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 篇四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場楷模。他整肅政風、倡學西洋,開啟同治中興,使即將崩潰傾倒的清王朝又延續了60多年,其功業無人可以效仿。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就曾説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可見曾國藩影響之大。蔣介石也是如此,他也表明一生中獨服曾國藩。蔣介石還把《曾國藩家書》作為黃埔軍校的教材來治軍育德。

主敬:整飭自己的思慮,經常保持自覺的狀態,心便能專一而不為外物所誘,敬能虛靜,但敬不就是虛靜。心有所主,還要處物行義,於事物上能明其是非。

求仁得仁,漢語詞語,意思是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願望實現。出自《論語·述而》。

解釋:“習“是練習,“勞“是勞動。範例:上有兩手,下有兩腳,這原為勞動而生的。若不將他運用習勞,不但有負兩手兩腳,就是對於身體也一定有害無益的。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 篇五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後來者更推崇其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他帶領湘軍同太平軍作戰,並取得最後勝利,。整肅學風,倡學習西洋,開啟“同治中興”,挽大廈於既倒,是日暮窮途的清王朝又苟延60餘年。

文正公之事功、道德、文章冠絕一代,引領湖湘學派一脈發揚光大,更兼後來人才輩出。其立功、立德、立言之三不朽事業,更是前無古人,鮮有後來者。

曾氏身後近百年,掀起了多次研究曾國藩熱潮。清政府嘉許他“學有本源,器成遠大,忠誠體國,節勁凌霜”。

我們忘不了毛澤東對曾的評價:“今之論人者,稱袁世凱、孫文、康有為而叁。孫、袁吾不論,獨康似略有本源矣。然細觀之,其本源究不能指其實在何處,徒為畢言炫聽,並無一干豎立、枝葉扶疏之妙。愚意所謂本源者,倡學而已矣。惟學如基礎,今人無學,故基礎不厚,時懼傾圮。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處之完滿乎?”

我們更不應該忘記,國民黨大陸潰敗逃逃台時,蔣中正在南京城頭痛哭流涕而言曰:“誰為吾之曾文正”的無奈浩歎!

中國近代史上兩位風雲人物如此推崇的人物,究竟是什麼讓人們尤其是英雄們折腰敬服的呢?我們或可從其讀書治學中管窺一二。

當今之世,日新月異,河海奔流,人生百年,時不我待,科技騰飛,知識爆炸,作為今日之處於治學修身階段的大學生,我們又該如何適應這個以終身學習為現實背景的時代而能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呢?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命題。

《莊子•養生主》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老子•十九章》又説:“絕學無憂”。

莊子是説,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便會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還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識,便會弄得更加疲睏不堪!而在老子則説:我們應當放棄追求知識,不做思考。儘管前者似乎很冷靜,後者有失偏頗,顯然這兩點都不足取。

對於這點,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早已慮及,並且顯得更為冷靜和持重。我們不妨抄錄一段曾國藩日記一看,“靜中細思,古今億萬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大地數萬裏不可紀極,人於其中,寢處遊息,晝僅一室耳,夜僅一榻耳;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之一毛耳、、、、、、那麼,我們在有限與無限中又該如何平衡這種矛盾而不至於困頓呢?在接下來的論述中他説,“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則不敢以一得自喜,而當思擇善而約守之。”

人生的許多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近來,常翻《曾國藩家書》,關於其讀書之法略有心得體會,莫過於如此四端,曰本源,曰專一,曰分別,曰有我。 何謂本源?誠如朱熹在《觀書有感》中所説:“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我看來,學有本源者正如唐時魏徵在《論時政第二疏》中所説:“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誠然,讀書就如古代中國打仗,由北而南,由上游而下游的天下取勝者,可謂多矣,反之者則鮮矣,自不贅述。

何謂專一?專者有專攻之謂也,一者能守於一定於一這也。就如曾在其所立求闕齋十二課程中提到的讀書不二之法,並且這點在曾給其子侄輩的家信中不止一次地提到,韓退之也曾在《師説》中説,樹業有專攻。《孟子·盡心上》也有掘井九軔不及泉,猶為棄井的論述。比方到讀書上,就要求能有專攻,能守於一,能專一,則心無旁騖,而終得泉水出。

那麼什麼是分別呢?就是要擇其善者而讀之,其不善者則去之,也就是善擇而約守之。這一點曾給其子紀澤的家書中提到過“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爾去年看《史記》、《漢書》、韓文、《近思錄》,今年看《周易折中》之類是也。讀者,如《四書》、《詩》、《易經》、《左傳》請經、《昭明文選》、李杜韓蘇之詩、韓歐曾王之文,非高聲朗誦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譬之富家居積,看書則在外貿易,獲利三倍者也,讀書則在傢俱守,不輕花費者也;譬之兵家戰爭,看書則攻城略地,開拓上字者也,讀書則深溝堅壘,得地能守者也。看書與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讀書與‘無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廢。”

接下來我要説的是最後一點即何為“有我”。曾在家書中説過“汝讀《四書》無甚心得,由不能虛心涵泳,切已體察。朱子教人讀書之法,此二語最為精當。爾現讀《離婁》,即如《離婁》首章‘上無道揆,下無法守’,吾往年讀之,亦無甚警惕;近歲在外辦事,乃知上之人必按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榜自許,從心而不從法,則下凌上矣。‘愛人不親’章,往年讀之,不甚親切;近歲閲歷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此切己體察之一端也。”曾氏在這裏強調了讀書要有我,即有我在,要有懷疑精神,要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去讀書,而不能讀死書,死讀書。叔本華把讀書太濫譬做將自己的頭腦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愛默生也説,我寧願從來沒有看見過一本書,而不願意被他的吸力扭曲過來,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軌道外面,使我成為一顆衞星,而不是一個宇宙。毛澤東則更明確的説,精通的意義全在應用。所有這些都強調讀書應該不唯書,只求實,有我在。如果能打個比喻的話,讀書有我就如《三國演義》中的常山趙子龍大戰長阪坡一樣,能殺個七出七進的地步,這樣才算達到了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