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處暑節氣的含義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3W

處暑節氣的含義新版多篇

處暑農諺 篇一

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

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

熱熟谷,粒實鼓。

處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處暑早的雨,穀倉裏的米。

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子難保米。

處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來稻入囤。

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

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

處暑高粱遍地紅。

處暑高粱遍拿鐮。

處暑高粱白露谷。

處暑三日割黃谷。

處暑十日忙割谷。

黍子返青增一石,穀子返青大減產。

黍子返青壓塌場,穀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馬虎,鳥雀撐破肚。

處暑收黍,白露收谷。

處暑見新花。

處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處暑開花不見花(絮)。

處暑花,不歸家。

女人處暑怎麼養生 篇二

多食用滋養潤燥的食物

秋季容易出現口乾脣燥等“秋燥”等症候,應選食一些滋養潤燥的食物,燕窩、銀耳最好。對大多數人來講,還是用白木耳為好。白木耳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及磷、鐵、鎂、鈣等,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之效。

可將白木耳用水浸泡發脹後,煮熟加糖當點心吃,對治療“秋燥”更為有效。在秋季,大眾化的秋季滋補良品首推百合。百合具有養肺陰、滋肺燥、清心安神之功效,尤其適於女性食用。

穿衣要“酌情增減”

處暑時節,暑氣逐漸散去涼意漸生,民間有“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之説。專家表示,現實生活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春捂秋凍”,不能死搬硬套,凍得適度才行。

專家指出,處暑時節暑熱尚未退盡,不宜過多過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以便使機體逐漸適應涼爽的氣候,以提高機體對低温環境的適應能力。

‘秋凍’還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謝功能下降,血液循環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應及時增減衣服。”專家如是説。

宜泡澡

趁着舒緩身心的時候,泡澡可以平衡身體肌膚的酸鹼值,同時添加皮膚該有的礦物質。如果你能聰明地添加浴鹽用以軟化角質、強健肌膚、同時為下一步的保濕滋養作準備,享樂泡澡就更加愉悦有意義了。

早起晨練

中醫看來,早起“使肺氣清”。秋季,為肺所主。秋季正是肺氣旺盛之時,起來練氣功,或是鍛鍊,都將收到良好的效果。

凌晨5時起牀,選擇清幽之處,或河畔江邊,或林蔭大道,進行鍛鍊,有益健康。參加體育運動如散步、做體操、舞劍、打拳、做氣功等,其中氣功尤佳。

根據體質選水果

水果要吃出健康,把握時機很重要。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有針對性地選食,才能達到養身養顏的作用。如果不瞭解自己的體質,也不瞭解水果的屬性,隨意吃自己喜歡的水果,也容易給自身健康留下隱患。因此,人們在吃水果前,應當先對水果的“寒”、“熱”屬性及自己的體質有一定了解。

飲食不能太清淡

許多人對飲食的清補原則存在着片面的理解,甚至認為清淡就等於只吃蔬菜、瓜果,追求飲食的絕對清、素。飲食太清淡會造成營養缺乏。一味只進食蔬菜,人體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就會不足,勢必會削弱機體的抵抗力。平素體質虛弱的人羣可通過適當加強營養以使氣血和精力更加充足。

多食用具有清補作用的葷食

健康人羣可以多喝冬瓜燉老鴨湯。因為鴨肉性涼味甘,能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嗽息驚。此外,泥鰍、瘦肉、海產品等食物可與黨參、黃芪、當歸、陳皮、甘草等燉湯服用,只要選擇得當,同樣益於清補。

處暑節氣的氣候特點 篇三

1、氣温下降,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也是一個温度由熱轉涼的天氣過渡節氣,進入處暑節氣後人們會覺得温度開始有明顯的降低了。

2、秋老虎,處暑節氣時已經出三伏了,但是人們往往會在處暑節氣時再次感受高温天氣,這就是到了秋天的“秋老虎”天氣了。

3、雷暴天氣,處暑節氣時常有雷暴天氣,不過雷暴活動不及炎夏那般活躍,主要集中在華南、西南和華西地區,此區域地區的人羣出門前要看好天氣預報,預防淋雨。

處暑後天氣還熱嗎 篇四

逐漸降温,晝夜温差大。

降温幅度大:植物開始有露水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暖空氣逐漸退避三舍。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範圍的降温幅度。人們愛用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諺語來形容氣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冷暖空氣勢均力敵:此時,中國北方地區降水明顯減少,秋高氣爽,比較乾燥。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此時期,第一場秋雨往往可以緩解前期的缺水情況,但是如果冷空氣與颱風相會,或冷暖空氣勢均力敵,雙方較量進退維艱時,形成的暴雨或低温連陰雨對秋季作物生長不利。

處暑天氣特點是什麼 篇五

1、氣温下降

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温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温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2、秋高氣爽

開始影響中國的冷高壓,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乾燥的冷空氣,先是宣告了中國東北、華北、西北雨季的結束,率先開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處暑期間,真正進入秋季的只是東北和西北地區。

但每當冷空氣影響中國時,若空氣乾燥,往往帶來颳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後,特別是下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温。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説。

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還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氣温下降明顯,晝夜温差加大,雨後豔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

3、秋老虎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説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剛剛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温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

對於剛剛走出三伏,並且遭遇嚴重伏旱的地區,如果繼續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説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後,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後了。在此期間,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是減弱的。

處暑節氣的含義 篇六

處暑在每年公曆8月23日前後,處暑節氣的含義是氣温逐漸下降,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秋天

處暑是反映氣温變化的一個節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全國國大部分地區氣温逐漸下降。

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暑”在古漢語裏就是熱的意思,二十四節氣中根據一年中氣温的不同,“暑”也分為三個級別,分別是:小暑、大暑、處暑。其中小暑是立夏過後,氣温稍高有暑意但也不是很熱是為小暑。大暑比之小暑熱力要更甚,剛好處在中伏前後,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俗語説,小暑不算暑,大暑正伏天,就是這個意思。同時,大暑這一時期,也正是降雨旺盛時期。蒸發量大,空氣濕度大,就形成了即熱有悶的特點,也是人們最難受的“桑拿天”。最後的處暑,已經是立秋過後的節氣,雖有“暑”但處暑表示的是暑熱停止的意思。從處暑過後,暑熱結束,天氣轉涼就進入秋天了。

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篇七

“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説:“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温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温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暑”在古 漢語裏就是熱的意思,二十四節氣中根據一年中氣温的不同,“暑”也分為三個級別,分別是:小暑、大暑、處暑。其中小暑是立夏過後,氣温稍高有暑意但也不是很熱是為小暑。大暑比之小暑熱力要更甚,剛好處在中伏前後,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俗語説,小暑不算暑,大暑正伏天,就是這個意思。同時,大暑這一時期,也正是降雨旺盛時期。蒸發量大,空氣濕度大,就形成了即熱有悶的特點,也是人們最難受的“桑拿天”。最後的處暑,已經是立秋過後的節氣,雖有“暑”但處暑表示的是暑熱停止的意思。從處暑過後,暑熱結束,天氣轉涼就進入秋天了。

處暑養生方法 篇八

早睡早起

《黃帝內經》中記載:“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處暑代表進入秋天,陽氣開始收斂,天氣開始涼爽,為順應自然,人們應當早睡早起,收斂神氣,建議晚上22:00前入睡,早晨6:00左右起牀即可。

防暑防曬

古人云:“處暑十八盆”,意思是:處暑炎熱,每天需一盆水洗澡,十八天節氣變換後就好了。可見,處暑還需謹防暑熱,切不可對秋老虎掉以輕心。處暑時節,陽光依舊猛烈,外出須做好防曬準備。

食宜清潤

處暑雖然依舊很熱,但已經帶有秋天的燥意。所以處暑飲食應以清淡滋潤為主。多吃時令水果如:梨、葡萄、西瓜等;時令蔬菜如:百合、銀耳、茄子、蓮藕等;禽類如:鴨肉、鴨蛋等;主食如:粳米、薏米、紅小豆等。但要注意的是:飲食宜適量,不可過飽,更不能貪涼飲冷,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

處暑各地的習俗不一樣,比如在日本,從大暑到處暑的一個月時間內,日本各地有組織潑水降温的習俗。

處暑傳統習俗 篇九

1、出遊迎秋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七年級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據説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後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後以關鬼門結束。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説,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2、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裏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着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着一盞河燈,就得託生。”

3、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説,處暑以後漁業收穫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06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因為這時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魚羣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4、潑水習俗

在日本,從大暑到處暑的一個月時間內,日本各地有組織潑水降温的習俗。

處暑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篇十

處暑釋義:節氣名。在每年公曆8月23日前後。處暑以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温逐漸下降,雨量減少。

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節氣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反映氣温變化的一個節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温逐漸下降。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