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通用多篇】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3.16W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通用多篇】

課題研究計劃 篇一

一、課題名稱

《在户外區域活動中進行科學探索的實踐與研究》

二、問題的提出

我園對幼兒科學探究活動和區域活動的現狀開展了前期調查。調查發現:幼兒的科學玩教具材料奇缺。幼兒的操作材料多為購置的,只是供觀看,探索性不強。能讓幼兒獲得直接經驗的活動過少。幼兒科學探究的最重要的方法是讓兒童親歷活動過程,去體驗,去挖掘答案。但許多教師的教學仍偏重講解演示。班級人數較多,許多集體活動都有意無意的被教師刪除,適合個人或小組探究的活動也極少。教師的教學仍偏重認知目標,忽略幼兒科學探究方法的培養。教師缺乏指導科學探究活動的教育策略。區域活動是被許多實踐證明符合幼兒需要的,能促進幼兒主體充分發揮的平台。我園自開展區域活動以來,一直只是重視室內區域的研究,時至今日,經歷了最初的對區域活動基本知識、內涵、性質、特點、任務的認識,到重點解決區域材料的系列化投放,區域活動的有效觀察和指導,區域活動的指導方法等。全體教師在學習、研究、實踐這三者結合點上,探討出了一套與本園幼兒學習相適應的區域活動系列化材料投放方案;一套有效的區域活動指導方法,其運用時機的適用性和有效性在實踐中得到了反覆的思辨和驗證。但是在區域活動實施和完備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一是區域活動空間不夠大。由於班級人數不斷增加,勢必要求區域空間增大和區域個數增加,但是各活動室空間相對固定,班級區域活動開展困難重重;二是某些區域在室內難以完成。在區域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幼兒相繼地生成了某些活動,想將這些活動創意放到區域中來開展,例如:木工區、沙水區??但是開展這些區域活動需要的空間相對要求要大一些,在室內難以完成。

因此,我們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及幼兒的活動現狀,把《在户外區域活動中進行科學探索的實踐與研究》作為我們的科研課題,就是為了解決我們在科學研究活動和區域活動中存在的困難。如:解決我園科學玩教具材料奇缺、幼兒的操作材料多為購置的、室內區域空間不足的問題,嘗試進行户外探究性區域活動的實踐研究,為幼兒提供探究性的材料、創設愉快、充實的研究環境,使他們在豐富的區域活動中獲取無窮的知識。

三、課題研究的對象

新度中心幼兒園中大班幼兒、厝柄幼兒園中大班幼兒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一)研究的目標

1、通過户外區域的科學探究活動,充分調動幼兒各個感官,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

2、創設合理的户外區域活動環境,,滿足幼兒不同的需要。

3、從幼兒的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活動中提煉有價值的教育內容,師生共同建構生成一系列活動。

(二)研究的內容

1、在户外區域沙水區活動中進行科學探索的實踐與研究。(林志華、林荔仙)

2、在户外區域種植區活動中進行科學探索的實踐與研究。(陳淑珍、黃曉昱)

3、在户外區域體育區活動中進行科學探索的實踐與研究。(陳萍、林碧霞)

五、本階段的研究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查找資料,分析問題,制訂研究計劃。

2、實驗教師學習理解研究方案。

3、積極做好研究前的準備工作。

十月份:

1、制定幼兒園子課題實踐課計劃,做好課題實施工作。

2、幼兒園增添課題研究設施。

3、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科研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

十一月份:

1、開課觀摩研討,吸取成功之處,診治薄弱之處。

2、組織教師進行課題組活動,學習相關理論,交流在實踐中所碰到的具體問題,對研究進行不斷的反思與調整。

2、驗證編制的目標、計劃及內容的可行性,及時調整,使之合理、可行、有效。

十二月份:

1、探索新穎的教育形式、方法和評價手段。

2、課題階段材料收集整理,迎接區課題跟蹤檢查。

一月份:

1、專人負責收集、整理資料。

2、對研究工作進行小結,根據研究情況逐步進行計劃的調整。

3、整理資料,撰寫課題“六個一”彙編材料。

(1)各班組開學初制定好課題研究階段計劃。

(2)課題組成員每月參加一次科研例會,彙報各班組的課題研究情況。

(3)每月完成一篇質量較高的課題教育隨筆。(幼兒分享行為的教育對策)

(4)每學期圍繞自己承擔的課題上好研究課,並進行自我評析。

(5)期末寫好課題階段小結及論文,積極向各級刊物投稿。

(6)寫好幼兒觀察記錄,期末形成個案報告。

六、研究經費估算(略)

課題研究計劃 篇二

一、任教學科:

四年級英語

二、研究的課題:

《國小英語動態分層教學之探究》

三、個人子課題:

英語教學中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的養成的研究

四、研究目的:

(1)探索在英語學科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在英語學科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激發學生交流與合作的慾望與熱情,讓學生要交流要合作,從而養成良好的交流與合作的習慣。

(2)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習、培訓、提高自己、豐富自己,成為學習型的教師,走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國小英語動態分層教學之探究

六、研究措施:

1、轉變觀念,認真系統地學習有關的理論。認真地學習一些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在學習中提高認識,在學習中轉變陳舊的觀念。

2、加強學習, 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建立自己的課題博客專欄。儘可能多地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3、聯繫實際, 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行踏實細緻地調查分析。

4、實事求是, 注重課題研究過程,在學校研究計劃安排下,每學期上好課題研討課、“一人一節課”,與全組成員一起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七、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現狀調查分析。針對學生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總結。

( 2)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

(3)學習課題組子課題計劃,明確研究內容。

(4)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四月份:

(1)參加開題儀式。

(2)建立學生個人跟蹤檔案。

(3)在英語課題組內聽課。

(4)積極參加培訓,學習、開通課題研究個人博客。 五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感言。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撰寫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養成專題文章,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六月份:

(1)學習課題理論專題講座,做好筆記。

(2)通過課堂教學,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3)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4)上一堂課題研討課。

課題研究計劃 篇三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為指導,努力學習有效教學的先進理論和實際經驗,全面貫徹和落實課題研究的目標,用實際行動切實做好課題的各項研究工作。

二、研究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本課題在市教科所、市教研室和學校^領`導的指導下,在全體組員的共同努力下,本學期已進入深入研究階段,馬上面臨中期評估。在前兩個學期的研究中,課題組圍繞“國小品德課程資源開發利用”這一核心目標,以課堂為基地,以學習研討為抓手,在理論學習和實際課堂教學中,作了一些探索和嘗試,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説大家對“如何發揮教師和學生在開發利用國小品德課程資源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的理解還過於膚淺和狹隘,在課堂教學中只是限於對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實驗操作的層次安排等,這方面的探討還做得還不夠深入。因此,本學期將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國小品德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途徑與方法”研究上,同時加強理論學習。

三、具體研究措施:

1、加強學習

學習是個體成長的重要途徑,是研究得以順利開展的保證。本學期仍以品德課題組成員的自主學習和課題組集體的學習研討為兩條主線,引領組員們不斷學習相關的理論和教育專著,正確把握國小品德課程改革的方向和基本理念,以先進的教育理論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在教學設計和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加以正確的理解和運用。利用好網絡這個學習的平台,學習研究他人的成果,開發有價值的國小品德課程資源。

2、抓實研究

以往的研討,都是以公開課或研究課為依託,進行交流或研討。這些課都是經過精心的準備,自然上得心應手。本學期我們更多的要讓組員樹立每節課都是研究課的意識,並能及時記錄下教學中的得與失。組織大家定期進行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實實在在地將研究深入到日常的教學之中。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緊密結合課堂教學,從我們的教學實際和需要出發,積極深入進行課題的研究工作。讓我們的研究服務於課堂教學,用課堂教學展示我們的研究成果。

3、勤於總結

在過去的一年多裏,我們品德課題組成員寫出了一些有價值的經驗總結或教學論文,並在省市獲獎。但思想上還存在惰性。雖然平時教學中有一些“閃光”點,但由於沒有及時記錄下來,使得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都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了。因此本學期要在實踐的基礎上勤於總結反思,認真及時地記錄下成功或失敗的原因,真正做到“教有所得,研有所獲”。在開展《國小品德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研究》課題研究的具體過程中,鼓勵品德課題組成員積極將自己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的一些心得與體會及時進行摘錄,並能努力撰寫成文,在定期和不定期的集體活動中進行廣泛的交流與研討活動,爭取有高質量的研究論文發表或獲獎。

四、具體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召開品德課題組成員會議,制訂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2、確定本學期課題組研究課的時間和人員。

3、組織課題組成員觀摩安慶市國小品德學科精品課展示活動。

4、課題組成員整理聽課記錄,撰寫聽課心得。

三月份

1、課題組成員的專題培訓。

2、交流安慶市國小品德精品課聽課心得。

3、開展“我最滿意的《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設計”活動。

四月份

1、品德課公開研究課探討。

2、課題組成員集體評課。

3、課題組成員集中業務學習。

五月份

1、品德課公開研究課探討。

2、課題組成員集體評課。

3、課題組成員集中業務學習。

六月份

1、課題組成員自主學習成果交流。

2、課題組成員集中業務學習。

3、課題組成員撰寫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心得與體會。

七月份

1、做好本學期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各種資料的整理歸檔工作。

2、課題組成員對一學期來的研究工作進行認真總結。

3、課題組成員集體完成課題研究的中期總結。

課題研究計劃 篇四

目前學校涉及全體教師的科研課題有兩個,即省級重點課題——《新課程背景下陽貴實驗三中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行動研究》和陽貴市級課題——《思維可視化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行動研究》。為了減輕老師們的負擔,學校決定兩個課題整合實施,思維可視化技術作為打造高效課堂的手段之一。但需要提供兩套完整資料。為了有計劃地做好我校的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特擬定此工作計劃。

一、上學期工作情況

上學期研究工作,總體是比較好的,但有個別的子課題做得不好,至今未完成相關工作任務,具體情況請見《陽貴市第三實驗中學20xx---20xx第二學期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工作考核表》。

二、課題的管理

學校將嚴格按照《陽貴市第三實驗中學教育科研課題研究考評辦法》實行量化管理,結題驗收時,將根據此量化分由高到低排序確定結題證書上主要研究人員名單和順序。

三、本學期的主要任務

1、請沒有完成本學期工作任務的子課題組,在假期補充完成,並於下學期開學第一天交教科處馮莎莎老師處。

2、各子課題組要在假期根據此安排擬定各自研究計劃,並於下學期開學第一天交教科處馮莎莎老師處。

3、要特別重視課題研究電子檔案的填寫。

課題研究電子檔案是教師個人結題的必備成果,非常重要,請所有研究人員高度重視。

4、組織課題研究優質課評比。

a.此優質課與傳統意義的優質課有所不同,是從課題研究的視覺進行評價,本身就是一個研究成果,必須體現研究元素,核心是高效課堂、手段含思維可視化技術。

b.報送材料包含:教學設計(含反思)(電子及紙質都要)、課堂實錄光盤、課堂實錄文本(紙質)、教研組對本節課的研究過程錄像、教研組各教師對本節課的討論意見(紙質)。

c.各教研組要認真組織組內評選,按分配名額推薦參加校級評比。具體名額分配如下:

語文、數學、英語各2人;物理、化學、生物各1人;體育和藝術共1人;地理和政治共1人;歷史、信息、研究、通用技術共1人。若確實需要增加名額的,請向學校總課題組提出申請,經課題主持人批准後,可以追加。

d.學校評出特等獎一名、一等獎二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若干名。其中特等獎推薦參加上級評比。一、二等獎學校將以科研成果形式申請參加有關部門的評比活動。

e.完成時間9月30日前完成。責任人:z。

5、做好培訓工作。

a.為了提高研究人員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效率的水平,學校擬對研究人員進行電子白板的應用、思維導圖的製作等進行培訓。

b.完成時間9月30日前完成。責任人:z。

6、組織教學片段設計評比。

a.參評材料要求:

只要一個片段,不要整節課的;

一個參評作品至少應包含內容:教學片段預設目標、教學片段文本實錄、教學片段設計説明(設計意圖、達成的效果、設計反思)。

b.各教研組要認真組織組內評選,按分配名額推薦參加校級評比。具體名額分配如下:

語文、數學、英語各3篇;物理、化學、生物各2篇;體育和藝術共2篇;地理、政治、、歷史、信息、研究(含通用技術)各1篇。

c.設一等獎2篇,二等獎4篇,三等獎8篇。

d.對優秀的設計學校將以科研成果形式申請參加有關部門的評比活動。

e.完成時間10月20日前完成。責任人:z。

7、組織課題研究敍事評比。

a.各教研組要認真組織組內評選,按分配名額推薦參加校級評比。具體名額分配如下:

語文、數學、英語各3篇;物理、化學、生物各2篇;體育和藝術共2篇;地理、政治、、歷史、信息、研究(含通用技術)各1篇。

b.設一等獎2篇,二等獎4篇,三等獎8篇。

c.對優秀的研究敍事學校將以科研成果形式申請參加有關部門的評比活動。

d.完成時間11月20日前完成。責任人:z。

8、中期檢查彙報、總結表彰。

a.對各子課題研究情況進行中期檢查。

b.評選課題研究先進集體和個人。

c.對在上學期研究工作中獲得市級研究成果獎人員、優秀電子檔案獲獎人員、優質課獲獎人員、課題研究敍事評比中獲獎人員及本次評選出的課題研究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

d.完成時間10月30日前完成。責任人:z。

9、組織課題研究論文評比。

a.研究論文與研究敍事層次不一樣,前者更重視學術價值。各教研組要認真組織組內評選,按分配名額推薦參加校級評比。具體名額分配如下:

語文、數學、英語各3篇;物理、化學、生物各2篇;體育和藝術共2篇;地理、政治、、歷史、信息、研究(含通用技術)各1篇。

b.設一等獎2篇,二等獎4篇,三等獎8篇。

c.對優秀的設計學校將以科研成果形式申請參加有關部門的評比活動。

d.完成時間12月20日前完成。責任人:z。

10、每個月編輯一份研究簡報。責任人:z。

11、做好學期研究總結工作。

各子課題組要認真做好本學期研究工作總結,並於學期結束前以電子和紙質兩種方式交到教科處。楊再華在學期結束時完成學校總課題的工作總結。

12、假期作業:請每位教師用思維導圖設計一節課、分析一份大學聯考試卷(非大學聯考學科分析一份平時考試試卷)

教科處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五

一、課題的提出

1、課題提出的背景

《新課標》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目標提出,而學生的有效預習則是落實這一目標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它對學生學會掌握新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長久以來我們發現學生的課前預習雖然每天都在進行着,但是收效甚微,沒有達到預習的真正目的,是“偽預習”。它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更不要説培養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甚至造成學生不求甚解、敷衍應付,逐漸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學生有效預習”的落實,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舉足輕重,值得探討和研究。

針對這種現狀。我們提出“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即“以學生為中心,先學後教”。先學也就是預習,自主學習,後教是在學生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開展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中起引導、點撥、拔高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掌握知識的能力。

反思多年的英語教學,發現大多數學生並沒有預習的習慣,更談不上有效性預習。教師如何有效地設計出不同的預習任務?如何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來把握預習的側重點?什麼樣的課前預習最有效?等等,這些都是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也是本課題要研究的內容和意義所在。

2、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實用價值

通過研究,找出影響國中生養成預習習慣的原因有哪些,從而因材施教,對症下藥,進而探索出一些讓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的方法和策略,保證課前預習活動的有效進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3、課題名稱的界定

預習的有效性是指學生在老師講課前自學教師要教授的新課的內容。國中英語自主有效性預習習慣的培養與反思研究將着力探究從學生的預習興趣、預習方法措施、預習效果等方面去培養學生的預習效率,並從實踐中反思學生自主預習習慣培養中的策略、效果、科學性等。

二、指導思想

1、《新課程標準》倡導:預習是學習個體的一種獨立的探索活憑藉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和學習方法自主探索,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的信心,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新課程理念背景下,預習不再是單純為掌握知識和技能而設置的學習活動,而是為了讓每一個孩子發展得更好。

2、認知建構主義有關理論: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地在頭腦中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習過程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存儲和提取,而是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雙向交互作用的過程。預習就是讓學生在學習新課前,對新課的主要內容和學習重點有個大致的瞭解,做到心中有數,上課時就能對新知識有似曾相識的印象,從而提高聽課效率。

3、“授之一魚,只供一餐;授之以漁,可享一生。”指導學生預習是學法指導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科學的預習方法,使學生能合理地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方法進行有效的預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研究目標

1、通過有效預習的指導,培養學生的預習意識,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讓學生帶着問題,帶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進入課堂,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2、指導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預習方案,教給學生正確的預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為其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指導學生多角度預習,拓展思維空間,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評價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

四、研究內容

1、調查國中生英語課前預習的現狀。

2、分析國中生英語課前預習效率不高的原因。

3、研究適合國中生英語學習的有效性預習方法。

4、探索培養國中生養成有效性預習習慣的策略和途徑並付諸實踐。

五、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學習有關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斷調整研究方案。

2、訪問調查法:通過訪問學生和教師、採用向學生問卷調查,瞭解學生預習現狀及存在問題。

3、行動研究法:對於所採取的策略邊執行、邊評價、邊修改,使所採取的方法更科學、合理、有效。

4、個案研究法:對於研究中出現的特殊學生或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研究。

5、比較分析法:對研究對象定期檢測及時對取得的信息進行分析,找出問題並予以解決,不斷完善研究方案。

6、經驗總結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採取總體規劃,分步推進的研究策略,紮紮實實地做好研究工作,根據研究實踐所提供的事實,分析概括教育現象,挖掘現有的經驗材料,並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導新的教育實踐活動。

六、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xx.12—xx.1)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養並積累資料,以先進的理論支撐課題的研究。

2、調查分析現狀,初擬實施方案。

依據課題研究目標設計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分析,瞭解學生預習興趣,預習態度,預習能力,預習習慣等方面的現狀,形成調查報告,在此基礎上預設出有效預習培養方案。

(二)實施階段(xx.2—xx.5)

實施課題研究,此階段我主要立足於日常課堂教學,探索提高學生預習能力策略與模式的研究。

1、指導學生預習,嘗試建立適合學生預習的方案。

2、做好課前預習效果的檢查與監督,組織學生進行預習方法的展示與交流,激發學生預習的積極性。

3、做好案例研究,並不斷調整不同基礎的學生的預習方案。

4、不斷調整研究方案,探索適合學生有效性預習的方法,培養學生逐步養成自覺進行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

(三)總結階段(xx.5—xx.6)

1、整理研究過程中的資料,撰寫課題總結報告。

2、編輯課題研究教學案例集和一些研究成果。

3、申報課題結題,並在教學中進行推廣應用。

七、預期成果

1、探索出適合國中生英語學習的有效性預習方法,並付諸教學實踐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2、培養學生逐步養成自覺進行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為其終生學習奠定基礎。

八、課題研究的保障措施

1、學校高度重視

我校高度重視教研活動,特別注重教師的微型課題研究,盡全力給予課題研究者指導和幫助。

2、學校資源豐富

我校圖書館、備課室、網絡教室儲存大量關於教育教學研究方面的資料,能為本課題研究提供優質的資源。

3、課題負責人理論和實踐功底紮實

本人工作認真負責,深入教學一線,刻苦鑽研,不斷學習提高自己。

課題研究計劃 篇六

一、課題的提出與學校的其他學科相比,學生對美術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尤其在國中,美術課生動的內容,豐富的色彩,吸引了學生。但在美術教學中,作為教師常常感到,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不太難,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下去卻很難。因為國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持久。國中美術新課程標準強調:國中美術教學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達到“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由此看來,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美術產生較濃厚的興趣是教學的根本任務。因此,我們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須在學生學習興趣方面上多下點功夫。

二、理論依據

從學生的心理過程分析,學習既是一個認知過程,又是一個情感過程,情感與認知相互支持,和諧統一,是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基本因素。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説:“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在非智力因素中,興趣是最活躍的因素。如果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就算最枯燥的、最無味、最艱難的藝術知識技能也可以在愉悦的氛圍中被學生所理解、所掌握的。美術特級教師陳壽鵬認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藝術教育能否成功的關鍵。可見,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所謂的“興趣”是指在學習中帶有情緒色彩的積極的內在心理傾向與情緒力量。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裏所説的“好”與“樂”就是一種愉悦的心理,一種積極的認識和創造傾向,就是一種興趣。周恩來在談到關於文化教育時,就曾經強調過“寓教於樂”,要求將深刻的教化藴含在無窮的樂趣中,以期獲得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因為興趣為孩子們提供了學習的動力,而對知識的獲得又轉而引發了孩子們探尋更多未知事物的興趣。自主學習的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在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自身的創造潛能。所以,“樂學”應成為教師教學效果的根本追求。

三、課題界定

學習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的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的心理成分,它不僅表現為探索知識過程中的強烈的求知慾望,而且伴隨着愉快的情緒體驗,對具有學習興趣的人而言,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內心願望的滿足。達爾文在他的自傳中説道:“就我在學校時期的性格來説,其中對我後來發生影響的,就是我有強烈而多樣的興趣,沉溺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深入瞭解任何複雜的現象和事物。”學校教育的實踐證明: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其學習成績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關係。國中的美術繪畫興趣課型教學模式的應用,為學生創設了愉快、輕鬆、自由的學習環境。用美術的特有方法和手段,通過有趣的繪畫活動激發他們的興趣,使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培養。

四、研究目標

研究美術課堂教學中和課堂活動中,如何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讓學生學得有樂趣併成為美術學習的主人。

在美術的學習中,充分尊重學生,提高學生對美術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的藝術個性和創造潛能得到健康的發展。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規律,運用初步的繪畫造型語言,表達他們的思想感情,最終獲得美的陶冶。

五、課題研究內容

在國中美術教育中,如何激發與保持學生的美術興趣。探索以人為本,以美為核心,以興趣為動力的美術課堂教學模式。從學生角度出發,在美術教學中採用新鮮活潑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學”。

六、研究對象與方法

以國中(汶南二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行動研究法、觀察法、經驗總結法進行研究。

七、研究時間和步驟

準備階段:年至年確立研究課題,成立課題小組。制訂課題方案,做好組織發動工作。理論學習(重點學習美術《新課標》),撰寫《課題》開題論證報告。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對課題進行論證,進一步修正、補充、完善。調查研究,探索提高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策略、模式。在教育教學中要做有心人,善於捕捉課題實施過程中的各類有價值的信息,及時記錄、存檔。邀請專家進行檢查、指導,根據課題進展情況相應調整課題研究方案。通過課堂教學研討、舉辦學生繪畫、習作展、課題論文等形式彙報成果。

總結階段:月至年對實施操作過程中積累的資料進行彙總、分類,做好資料的補充、完善工作。撰寫課題結題報告,申請結題。寫出課題論文,彙編論文集、學生作品集。

八、成果形式課題研究論文、學生作品集、典型教學設計、教學心得、調查報告、結題報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