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題研究實施階段工作計劃(新版多篇)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41W

課題研究實施階段工作計劃(新版多篇)

課題階段計劃 篇一

《國小數學“先學內容”設計的有效性策略研究》這一課題的提出,是因為我校重視教學研究工作,通過學習生本教育的教學理念,讓我們真正的認識到只有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場地、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真念,進而解放學生的手、腦與口,讓課堂真正成為展現學生才能的正地發揮,讓學生從“苦學”走向“樂學”。我們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課堂有了質的變化。但我們在為這次改革感到高興時問題也層層的浮現了出來。如:許多教師反應先學內容佈置簡單了,沒有什麼作用。難一點吧,好多學生無法通過自己完成;先學內容許多時候老師無法檢查等等。針對有這些困惑的教師我們我們特申報了《國小數學“先學內容”設計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課題。通過此課題能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讓學生更自信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本學期為了讓小課題研究在課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是學生受益。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明確研究內容:

(1)怎樣佈置先學內容,有效的先學內容絕對不是簡單問題、相應習題的堆砌。佈置先學內容時首先要思考:我佈置的這些先學內容對下一個新知識點的學習是否有用?如何幫助學生利用好先學內容的實施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先學內容的佈置力求做到簡單、低入、根本、趣味、開放。

①簡單:要求內容的環節要簡單,學生能一目瞭然。簡單明瞭,學生課上交流的例子達十幾種,學生做在其中,樂在其中。

②低入:要求設計的內容難度要適中,要照顧全體,保證每個人都能發現一點,體味發現的快樂。

③根本:要求教師抓住知識主線,找準教學重難點,使學生通過先學內容能夠完成大部分的知識點。教師在佈置先學內容前,一定要精心備課,熟悉教材的重難點,抓住知識的“根”,課堂上再舉一反三,效果很好。

④趣味:興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頗有趣味的作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去完成。趣味性要體現出題型多樣,方式新穎,內容有創造性。如口頭的,書面的,繪畫的,表演的,讓學生感受到作業內容和形式的豐富多彩,使之情緒高昂,樂於思考。從而感受到作業的樂趣。

⑤開放:教師根據教材適時適量設計開放性的內容,增加學生思考問題的多面性。讓學生“各有説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有話可説”,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2)先學內容的設計形式教師熟悉並吃透教材,領悟相應的重難點、定準教學目標,是設計好先學內容的保證。

①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知識水平,選擇課前和課中相結合的先學內容形式,可課前先學,也可課中先學,做到形式為內容服務,為學生的學服務。

②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得,先學內容可以設計成必答題和選答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選擇。

③可以把課後的部分習題提到先學內容中,讓學生通過做完預習階段的習題初步瞭解知識。

④可以讓四人小組整理出典型的先學內容,把佈置先學內容的權利也交給學生。

⑤先學內容的形式:聽、説、讀、寫、看、找。格式可以是:小研究本、表格、批註、資料。

(3)先學內容的檢查

①學生學會查找資料並利用資料是先學內容完成的一項重要技能。教師要輔導孩子如何在網上尋找資料,並懂得如何篩選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課前收集的資料。

②老師在佈置完先學內容後要尊重學生的勞動,在課堂上儘可能提供機會讓學生展示作業成果,讓他們的勞動有所做也要有所用,這樣的話,學生完成先學內容的興致才能得以保持,學生才樂於去做,才能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自信心。

③對認真完成的小組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對一開始沒有認真完成的小組不要操之過急,要耐心引導,積極扶持。也可以安排先學內容完成得比較好的同學幫扶這些同學,逐漸達到人人養成認真完成先學內容的習慣。

二、課題研究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9月:

1、學習課題實施方案。

2、教研組制定出小課題研究的第一階段計劃。各位實驗教師根據教研組第一階段計劃、自己本冊教學要求和學生情況,制定出本學期課題研究階段計劃。

3、開展學生學習情況研究和教師教學情況研究。(問卷調查)

4、業務學習(有關小課題方面的內容)

10月:

1、圍繞課題進行集體備課。

2、上研究實驗課。

3、業務學習(有關小課題方面的內容)。

11月:

1、圍繞課題進行集體備課。

2、開展小課題研究的彙報課。

3、業務學習。

12月:

1、經驗交流會。

2、論文的收集。

3、收集和整理有關材料。

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篇二

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一、研究的問題

本課題研究的問題是如何進行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的課程開發建設,主要是在信息化建設的背景下,進行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我們的課程開發應具有鮮明的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特點,結合現有的實訓設施設備,校本特色突出;課程具有原創性特色,不是原有課程的改編,而是經典教學案例與多學科的綜合。以項目為載體,多學科交叉,知識整合度高,操作實踐性強;課程開發與信息化建設同步推進,網絡平台與數字化教學資源配套建設。

二、研究進展狀況

圍繞課題研究的問題,課題組的成員有針對性進行企業調研、方案研討、技術培訓等活動,透過開設公開課、專項比賽活動及撰寫論文等方法增強教科研潛力,從而有效地開展課程開發建設。立項以來我們開展的主要活動有:

1.制定好本學期課題組的研究計劃、做好課題組成員的任務分工。

2.進行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狀況的問卷調查並對調查狀況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完成了調查分析報告;進行企業調研、到平面廣告公司實地考察,瞭解廣告公司各職能的操作流程;請專家講座,組織研討交流活動,開展以學校教師與專家共同參與課題研究的活動,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促進課題成員與課題研究共同成長。

3.參加學校組織的課程建設會議,學習課程開發的建設思想;組織課題成員會議進行研討,明確課程建設思路、制定了課程建設方案。

4.課題組成員活動對課程建設方案的可行性進行深入的研討,對課程開發建設的任務進行分工,完成項目教材、實訓項目書、ppt等樣張設計。

5.參加過課程開發的老師進行經驗交流,以課例、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形式圍繞本課題進行有價值的教學問題的探討與交流,共同促進的課題研究之路。

6.組織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與課程開發有關的理論知識、參加課程信息化改革專題培訓以及lectera軟件等信息化建設軟件的操作培訓,進一步提高課題研究的水平。

7.以崗位培養為出發點的計算機平面設計課程開發,是把企業的工作流程、工作形式等引入課堂中,全過程由老師監督指導,利用仿真環境、模擬訓練,到達增強學生職業潛力水平,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自課題研究以來,在專業實訓課堂教學中用心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個性是參與課題研究的專業教師構成了這樣的共識,當我們在教學中選取了適宜的項目開展教學時,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大的提高,對知識的探索潛力也不斷提高,教學的效率也隨之提高。

8.課題組成員圍繞本課題上好研究課,是開展課題研究務必經歷的重要環節,在計算機專業迎接省級品牌專業建設工作視導中,課題成員崔婉萍老師開設的一節ps研究課《移花接木》受到專家組的一致好評;課題組長劉莉老師參加常州市職業學校專業技能課程“兩課”評比活動,透過充分準備及課題組成員的用心協助,先後經過了教案評審、現場説課和答辯評比等諸多環節,獲得了信息技術組的三等獎;王永紅老師面向全市專業教師開設溧陽市級講座《平面廣告設計》;楊柳老師開設課題研究課圖形創意《同構重生》資料設置精彩課堂氣氛濃厚受到學生的歡迎;徐玲琳開設photoshop研究課《蒙版》充分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到達良好的教學效果。課題研究引導教師紮紮實實地上好課題實踐課,以突出研究工作的重點,有效地促進課題研究的開展。

9.鼓勵課題組成員運用論文的形式將自己進行課題研究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總結出來,徐青老師的德育論文反映出中職生職業潛力的表象;劉莉老師的《淺談在平面設計學生“三創”基地建設中的探索》與《淺談中職生網上創業的可行性》、崔婉萍老師的《項目教學法在fireworks教學中的應用》、徐玲琳老師在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初探》等,計算機專業教師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善於思考,勤於動筆,是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關鍵所在,不但能激發進行課題研究的熱情,而且能充實和豐富課題研究的資料,從而增強研究者的自信心。

10.有效地開展課程開發建設,將研究的成果及時發佈在課程開發的網站上;在本課題的專題網站上完成課題各類活動資料的上傳。

三、已取得的成果

透過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課題研究已初具成效。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就應是屬於實踐性很強的課程,《adobeillustratorcs5平面設計案例教程》與《紡織品圖案設計案例教程》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材已完成開發階段,在平面設計專業班級進行實踐教學,我們將課程中一個相對獨立的任務項目交予學生獨立完成,從信息的獲取、設計與實施,至完成各種評價,都由學生具體負責;教師起到諮詢、指導與解答疑難的作用;透過一個個項目的實地進行,要使所有學生能夠了解和把握完成項目案例中的每一環節的基本要求與整個過程的重點難點。透過校內學習與校外實習基地實習相結合的模式來論證課程開發資料的合理性。

《平面廣告綜合實踐課》與《photoshop應用技術基礎》精品課程開發正處於開發階段,現已完成多個項目任務的開發任務,包含項目教材、實訓項目書、相關課件等為一體的課程資源平台,充分利用最先進的軟硬件資源、網絡資源平台等完成課程開發建設;在實踐研究過程中採用興趣小組的形式進行擇點試驗,然後在試點的基礎上以點帶線在平面設計專業班級全面展開。要求有成果展示,要能體現平面設計專業學生的特徵、使學生熟悉平面廣告公司各職能的工作任務,以便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工作需求。

在課程開發實踐與研究的過程中,應注重將多種潛力培養進行融合,引入企業的職能項目,使得課程教學真正地讓學生體現了學是為了用,讓每個學生能真正地認識學習的目的,以到達較好的教學效果,真正地為社會輸送合格的、有技能的人才。現階段我們認真總結課題研究中出現的問題與經驗,做到以問題促反思,以反思促教研。撰寫了本課題中期研究報告,整理課題相關資料,進行課題中期工作自查。

課題研究總結階段計劃 篇三

一、指導思想

學校的教科研活動要以“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為指導思想,即以“課題研究為中心,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與信息技術兩個基本點,在教學中要倡導自主學習輔助以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注重了教學的實踐性與開放性。我們進行“自主學習”的研究其目的是通過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從實際出發,探索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和模式。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在研究中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利用多媒體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培養與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三、預期效果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轉變教師傳統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的發展為目標的教育思想。改變以傳授和灌輸為主要方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具有自主意識、創新精神,培養他們探索發現、自我教育的能力,實現以學生主體學習活動為基礎的課堂教學,鼓勵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教師要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和不同的興趣,經常提出開放性或發散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嘗試,養成學生獨立探索、研究的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四、具體措施

1、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佈置任務,明確具體研究內容。

(1)落實任務,勤于思考,腳踏實地、事實求實地開展研究;

(2)注意第一手研究資料的收集;

(3)及時整理研究資料,資料儘量電子化處理;

(4)積極書寫相關論文,注重成果的轉化。

2、繼續加強課題理論的學習,蒐集課題的信息,提高研究水平。開展課題研究的導師講座,對實驗教師進行專業的引領。

3、通過採用談話、問卷、抽查的方式,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進行一次量化的調研。

4、要求實驗教師上好每一節研究課,學校要組織人員對實驗課進行評議,對教師應用教學媒體以及學生通過此項研究活動在知識的掌握、思維的進步、自學能力的發展等方面進行歸納、分析和總結。

5、組織教師開展多種教學媒體綜合運用的優質課競賽、優秀教學論文和教學案例的評選活動和階段性研究成果展示會

數學組新學期工作計劃 篇四

一、基本精神

以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的改革,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堅持以教師觀念的轉變,促進教學方式的變革。以教師素質的提高,促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進一步增強教學的活力,達到紮實雙機,重視能力,發展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目標。

二、工作重點

(一)加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思想。

樹立正確的教學觀,質量關,充分認識新時期教師工作的重要性。認真學習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新的《課程標準》,上級行政部門有關的講話和規程。強化教研組在新課標下的要求,充實課堂教學工作,講究教學的層次性、探究性,真正確立“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這一宗旨。

(二)繼續深化課堂教學研究,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教師的教學要具備幼教轉向學的能力為前提,體現在課堂重要多給學生更多自主發展的時間與空間,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抓住把握教材的重要性,尊重學生的需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賦予學生的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交往互動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髮展,建立積極和諧的師生關係,溝通教學與生活、社會的聯繫,以課堂教學的策略性、靈活性作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

(三)進一步發揮教研組功能。

不斷提高教學研究和業務管理水平,力求做到研究專題化、活動制度化、學習理論和開展教學實踐相結合。正常開展聽課、説課、評課,為主要形式的常規教研活動。提倡一課多作,加強評課,切磋環節,提高研究質量,發揮課堂教學的評價的導向、激勵、調控作用。

(四)認真重視抓好教科研。

全體教師應樹立科研興校思想,自覺參與教科研實踐。可以根據教學中實際情況及教學新動態,根據校課題自擬專題,向教研組或教導處申報備案。按照學習、實踐、總結、檢驗的流程進行教學研究。在此基礎上撰寫專題教學論文。

(五)規範和優化教學管理,向管理要質量。

切實抓好教學工作,繼續進行集體備課,聚焦課堂教學效率,加強教學研究,精心設計,認真實施每一堂課教學任務。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實行二次備課,使教案既有集體的智慧,又能展示自己的個性。作業要落實“有講必練、有練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的要求。

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篇五

一.課題研究的準備工作

確立課題,進行課題前期的調查工作。中國小美術課堂中創設“美術生活化”是實施美術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中國小美術課堂中創設“美術生活化”是實施美術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中國小美術課堂中創設“生活化情境”體現出了美術的情感性這一最重要的特性。在教學的過程中,美術教師採用很多教學方法,如繪畫演示法,評價激勵策略等,為了讓學生的美術學習更貼近生活,更能讓生活藝術美走進學生的世界,開設本課題的研究能讓美術教師更好的使用生活情境教學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在前期調查中發現,教師採用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教學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審美潛力,讓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在學生美術表現潛力上有所提高。在我國北方地區美術教育的媒介很少,學生有是隻能透過課本學習美術知識,所以美術教師要用教學策略,教學方法開拓學生學習美術的潛力。針對調查的結果,美術教師要利用和學生最貼近的生活為教學資源,在美術教學中採用生活化教學,讓學生透過生活發現美、體驗美。

二、課題的研究過程

認真學習教育理論,使課題組成員領會生活化情境的資料,明確課題的目的和好處,切實更新觀念。首先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和課題有關的理論知識,課題組成員學習生活化的資料。在學習的過程中明確課題研究的目的和好處。其次“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在美術課上根據教學目標,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和教學手段,創設一種貼合學生心理年齡特點的環境和條件,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吸引學生的身心參與,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美術活動中來。我們並不是要中國小生此刻就有什麼重大的發明創造,但要他們學會創造性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敢於探索,敢於創新適應社會發展的創造力。因此我們就應在新課程標準指導下,教學聯繫生活實際,構建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讓生活走入美術課堂。

三、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本學期在在本課程試驗中我主要進行了“用生活化教學引領學生走進新課程下的美術課堂中”。在教學中教師深刻的感受到生活化教學的好處。在本學期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及教師有初步的瞭解,在課堂教學中讓教師採用生活化語言的運用實驗。從孩子的心理世界出發,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引領學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尋找知識、感受知識、創新知識。為了把孩子好奇、求知的童心引進知識的殿堂。

用生活化的語言引領學生,讓生活化的情境走進新課程,本學期學校美術學科針對此課題主要設計了兩堂美術課,分別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快樂的回憶》、三年級上冊《這天我值日》。在這兩篇設計中教師主要思考學生的生活實際狀況,從孩子的心理世界出發,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引領學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尋找知識、感受知識、創新知識。為了把孩子好奇、求知的童心引進知識的殿堂,作課教師注重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引導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化的情境、走進新課程。

在本學期的美術教學活動中,美術教學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貼近學生的知識背景,將美術與學生的生活學習及活動聯繫起來,即美術教學生活化。應引導學生學習有活力的、活生生的美術,讓學生在活動中享受樂趣,豐富體驗,勾勒出“生活畫面。新的基礎教育理念要求課堂煥發出師生的生命活力,使學生在每一堂課中興趣盎然。由此,可透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潛力,到達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透過美術教師實踐研究總結髮現,生活化教學的作用分別是:

(一)引導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發現美的存在。

觀察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孩子們對世界的認識大部分依靠眼睛的觀察,引導孩子們觀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創造美的前提。國小階段的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眼睛總是東看看西望望,對喜歡的東西盯住不放。針對孩子的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孩子們用雙眼認真仔細觀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大自然的一切。孩子眼中的觀察和成人的觀察是不同的,他們的觀察往往帶有自己的感受,比較主觀。教師不能把自己眼中觀察到的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教師就應試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感受他們的體驗,讀懂孩子的創造,與他們產生共鳴。

(二)注重實踐生活─在生活中體驗美的存在。

實踐是認知的基礎,是體驗性學習的基本方式。體驗性學習就是透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觸覺、聽覺,從而獲得感知認識,完成對客體的認知。可讓學生透過調查活動,接觸社會,初步探索有關“美術”的知識,進而深化為獲得蒐集、整理、歸納、分析信息的方法。應讓學生明白,知識本身源自於生活,只有在生活中不斷地探索,我們思維的潛力才會不斷提高。只有透過不斷的實踐,我們在生活中探索到的知識才會得到深化,才能在繁雜中理清事物的普遍性和獨特性。

(三)啟發表現生活─在創造中美化生活。

創造力是時代進步的象徵是民族興旺的條件,創造力的培養是當前教學的重中之重。在平時的每節課中,都應力求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與理解,創造出具有個性化的作品。美術課程是對創造力培養的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藝術創造的源泉,也是科學發明的源泉。在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應注意保護學生的獨特個性,並給予學生髮揮個性的自由。摒棄傳統的滿堂灌、依葫蘆畫瓢,教師就應鼓勵學生在個性的基礎上大膽表現鼓勵學生對他人的藝術作品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

(四)參與評價生活─在生活中綜合各種知識。

新課程的評價理念,是要體現出美術的多樣化、個性化、創造性等基本特徵。在教學評價時,應改變傳統用“一個標準”去套學生畫的資料、形式,作品評價不作硬性統一,因人而異,實行學生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説過:只有當所教的東西能夠引起兒童用心從事再造和再創的活動時,才會有效地被兒童所同化。在評價中,應讓學生體驗到美術學科各學習領域、美術與其他學科並不是機械拼盤,要求學生去找到科學合理的組織方法,發現知識的內在聯繫,使多種不同教學資料很好地融合起來,促進思維方式的多元化,知識掌握的綜合化。同時,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及綜合素質。

四、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和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你問題:

1.教師深化課題研究還存在許多問題:缺乏資料、投放精力不夠、理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2.在研究的過程中對於生活教學的策略研究的不清楚。

3.在教學中教師採用生活化教學目的只是為了導入新課。

4.教師創設的生活化,學生不能很好的融合到教學過程中去。

(二)努力的方向:

1.在接下來的研究過程中,我們要系統的研究生活化教學有什麼樣的特點。

2.更詳細的研究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3.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採用生活教學的環節更加廣泛。

4.深入進行課題實驗,鼓勵課題組教師,大膽實驗,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反覆實踐、反覆研究、比較分析,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教訓,在實踐中勇於探索。

課題階段計劃 篇六

一、課題研究背景:

理化新課程理念的宗旨是要服務於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着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那麼在理化新課程的實施中,我們就要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書本為中心,學生對教學過程參與度低的局面。要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為了學生美好的明天,我們需要不斷探索新的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成為學生充分展示才智的舞台,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學會創造性地學習和生活,為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國家流行的“動手做”和“做中學”的教學方法,以及我國流行的“研究性學習”就是探究性學習的一種典型形式。我們進行課改,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則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指導學生探究學習是我們的實驗課題。探究創新式學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極大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

二、課題研究理論依據:

1、教育的本質是育人,當今社會是知識與技能競爭激烈的時代,如何培養實踐能力強,會學習,會生存,會交流的新興人才,是當今教育界的一大熱門話題。

2、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學生動機的激發,興趣的培養,個性的塑造,能力的培養,都是教學的重要環節。現代的教學目標除了知識目標以外,更重視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的實現。

3、當代認知心理學派認為,應該把學生看成是一個有目的,能夠選擇和塑造自己行為並從中得到滿足的人。

4、“做中學”理論。

5、國中生的心理思維逐漸開始從經驗型向理論型過渡,富有創新精神,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

三、課題研究實驗設計:

1、設計在每一節課堂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與合作探究,培養濃厚興趣,使學生不僅在能力上而且在情感上獲得成功體驗,建立自信,體驗化學活動中的探索和創新過程。

2、教師要用先進教育觀念推進探究式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用理化眼光去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學會“理化地思考”,即通過探究學會運用理化的知識、方法去分析現象思考問題。

3、課題研究內容

(1)、切實完成課標要求必做探究實驗和演示實驗。(2)、創造條件完成課本家庭實驗和興趣實驗。(3)、加強改革實驗教學積極開展探究性,研究性實驗。(4)、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功能,研製教具,改進實驗裝置,提高探究能力宗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彰顯“實驗教學的功能”及課改精神。

4、課題研究的的方法、手段及途徑

根據學校的實際和學科特點:採用改進課程實驗實驗教學法,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功能,開放實驗室,積極開展課外研究性實驗活動。與電教模擬有機結合創建理化學習情景,經驗總結法比較研究和各案分析法等,輔以問卷觀察分析等手段和方法開展研究

四、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1、“自主互動”型國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的基本模式。

2、明確教學設計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係。

3、用實驗及電教模擬構成理化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動手能力,積極參與理化學習,培養創新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和勇於探索的精神,敢於創新。

培養學生敏鋭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不折不繞敢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合理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他們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掌握研究理化問題的方法,體驗理化和人類社會的關係,體會用理化為人類社會服務的意識科學探究能力。發展學生個性,發揮學生潛能,構建良好的理化課堂文化。

4、多媒體技術與化學實驗教學有機整合提高教學效率。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與步驟:

1、在課堂上,實行小組探究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2、啟發小組發現問題,在理化學習中,能將課本知識與生活中的常識聯繫,培養其理化感。

3、選取某個問題為突破點,通過質疑,調查研究,分析研討,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4、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理化的興趣,培養其問題意識。“探究性學習”總是圍繞問題進行的,問題能激發情趣,引發思考。

5、根據學校的實際和學科特點:採用改進課程實驗實驗教學法,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功能,開放實驗室,積極開展課外研究性實驗活動。與電教模擬有機結合創建理化學習情景,經驗總結法比較研究和各案分析法等,輔以問卷觀察分析等手段和方法開展研究。

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篇七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落實“三維目標”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落實“三維目標”的研究與實踐》自12月被第三屆全區基礎教育教學課題研究立項以來,我校課題研究小組依據課題研究的步驟有序的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動,現把自月至10月近一年來的研究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

一、課題研究的好處和目標。

1、好處

透過研究探索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的方法和策略,有利於更好地實施新課程,全面提高素質教育的目標體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透過研究,促進教師從研究的視角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落實三維目標體系,改善教師自己的教學行為,實現自身專業發展。

透過研究,有利於教學評價多元化,既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運用,又關注學生對過程的體驗和方法的掌握,還要關注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態度的端正。

透過研究更好地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探索,去學習、去領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也為教育教學理論研究帶給新的視角。

2、目標:

(1)透過對三維目標理解,從新的視角整合三維目標之間的聯繫,使之真正好處上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更新教學觀念,把握教學規律,豐富當代教學理論。

(2)研究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的具體途徑和策略,使教師的教學行為真正體現知識、潛力、態度的有機整合,實現結論與過程的統一,認知與情感的統一,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運行體系,優化學生為主的人文性,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發展,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二、課題研究進展狀況。

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落實“三維目標”的研究與實踐》課題被第三屆全區基礎教育教學課題研究立項來,我們首先成立了下馬關中心學校課題領導小組,使課題研究有了人員的保障和物質保障。抽調在語文教學中的骨幹教師組成課題研究小組,課題研究小組羣眾對語文課堂上“三維目標”的落實狀況進行了梳理,完成了本課題的實施方案。

課題研究小組收集超多關於本課題的相關資料羣眾學習,並郵購了《國小語文--新課程三維目標教學操作叢書》一書,把本書進行復印保證課題組成員人手一書,加強了理論學習與研究。

203月11日進行了課題開題會,課題組成員對近幾個月的理論學習在會議上交流,並聘請縣教研室專家現場對本課題指導。透過本次開題會,使我們的研究思路更加明確,研究方向準確定位。

制定了《下馬關中心學校學校課題研究過程管理實施細則》,使課題研究工作制度化,明確了課題領導小組和課題研究小組的職責和任務。制定了獎懲辦法,提高了課題研究工作的用心性。

根據課題組的分工,課題組成員對影響在語文課堂中落實三維目標的因素,在語文課堂中落實三維目標的有效策略、途徑的方法,落實三維目標的評價方法等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探究。構成了研究的理論基礎。

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的論文被《寧夏教育》等刊物登載。課題組對研究過程的心得體會、研究材料、研究工作制度等彙編成冊,構成了《下馬關中心學校在語文課堂中如何落實“三維目標”課題研究資料彙編》。

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中如何落實“三維目標”進行了具體的案例研究。如對一年級《胖乎乎的小手》課堂教學的研究,爸媽的雙手能工作,姥姥的雙手會做飯,蘭蘭也有一雙手,能畫畫,能寫字,能給爸爸拿拖鞋,能給媽媽洗手絹,能給姥姥撓癢癢,肯定還能做別的許許多多的尊敬長輩、體貼父母的事情。這就是全家人喜歡蘭蘭那雙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課文小中見大,透過一張畫巧妙地誇獎了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好品德。整篇課文充滿了家庭的温馨情感,資料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作用。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認字和朗讀課文。要讓學生自讀、自悟,懂得文中藴含的道理。首先由課題組制定了本課的三維目標:

1.認識“胖、喜”等13個生字。會寫“看、着”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養成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忙長輩做事的願望和行動。

讓授課教師在課堂上去落實制定的目標,課題組成員根據各自的分工在聽課中去觀察落實的狀況及影響落實的原因。課後授課教師進行了教學反思。課題組對課堂中對“三維目標”的落實進行了總結,對影響落實三維目標的狀況深入探討,構成了研究資料。然後再在其他班級繼續教學,針對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上重點注意,課堂效果比第一節課明顯提高。

三、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新教材實施至今已有一段時間,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我們同樣也發現常態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着不少問題:

(1)三維目標割裂,不明確,不貼合學生實際。

(2)教學資料單薄,結構鬆散,零敲碎打,置語文資料的整體性於不顧。

(3)過分注重朗讀與感悟,弱化語文的“工具性”,訓練不紮實,不到位。

(4)為體現學生的主體,刻意追求課堂的熱鬧,花裏胡哨,卻只留於形式。

(5)過分張揚語文的“人文性”,東拉西扯,與其他學科的資料過度整合,非語文的東西“越俎代庖”,削弱了學科特點。

這些正是造成當下國小語文教學效率不太高的主因。因此,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這天,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行之時,研究、掌握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也是我們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四、下階段課題研究計劃

年11月-9月,以校本教研為載體組織進行嘗試研究。採取個體實踐、同伴互助式、羣眾研討等多種形式,並分類積累過程性資料,分中、高段探索語文課堂“三維目標”落實的途徑、策略,初步構成研究成果。

2010月,階段交流,修訂完善。集中組織交流課題研究進展狀況,分析問題,調整實驗思路和方法,修訂完善實施方案。

年10月-3月,以校本教研為載體組織指導深化課題研究。課題組隨時對課題的研究進程和檔案資料進行督導、檢查和評估。及時發現典型,適時推廣成功經驗。

204月-年9月,1、完成本課題過程資料的分類、彙總與結題資料的撰寫。2、申報課題結題。3、總結、評比與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