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課題研究報告【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5W

小課題研究報告【通用多篇】

存在問題及改進 篇一

教學各環節的銜接還需要緊湊,要有藝術化。整個教學環節要設計成啟、承、轉、合的韻律結構。這方面還要進一步改進,使整個教學過程跌宕起伏,富於節奏。

參考文獻 1、《國小語文名師古詩文課堂實錄》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國小語文教師》2011.02 2011.06.

3、《國小語文教學。會刊》2011.3.

4、《語文課程標準》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小課題研究報告 篇二

我校在信息技術建設和教育科研上有着一定的基礎,尤其在“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實踐研究上取得一定的 成效。自從承擔本課題以來,課題組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認真學習、更新觀念、提高理論水平;立足課堂、堅持研究、提升教學質量;強化管理、總結經驗、擴大研究成果。學校對該課題研究予以高度重視,把該課題研究作為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髮展的重要措施;作為加快教師專業化發展,構築科研優勢的途徑;加強了課題組管理,為課題組創造了良好的研究條件,提供必需的研究保障,使該課題研究達到預期的目標。

本課題於20xx年6月向濟寧市教科室申請立項,並制定了研究方案,20xx年7月舉行了開題會並開始研究,現將主要工作彙報如下:

一、課題的提出

本課題的研究,旨在轉變教師教學觀念,構建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創新學習方式,並不斷完善教學目標,形成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形成互動、交往的教學過程,形成自主、探索、發現的教學方式,真正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指導和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訓練學生正確運用數學工具去思維、去創新的習慣,以培養適應未來社會需要和個人生存需要的人才。

本課題中的“自主創新學習方式”,就是要有創意、要出新,克服原來教學方式的弊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實踐的場所;把注入式教學改變為啟發式教學,使數學教學真正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好祖國語言,發展思維能力,培養人文精神。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世界繼新技術革命以後,又掀起了一場以加速社會信息化為宗旨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浪潮。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態勢滲透於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着人們原有的社會空間和觀念。人們越來越感受到對原有知識的不滿和對新思想、新理論的渴望,教育作為人類獲取知識的手段怎樣才能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要求,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

縱觀我校實施新課程實踐,在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上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學習能力和操作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成績,但是,教師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缺乏經驗,更缺乏廣義上的信息技術環境的信息互動交流的理念與策略。在教學中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仍然是目前有待解決的重大課題。為此本課題組擬展開《運用信息技術營造數學教學情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這一課題的研究,試圖能更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有利於培養教師教學藝術,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增強教育的魅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實踐意義:課題的實施能夠有效地藉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建設優質的教育資源,改善農村國小的教育環境,能夠彌補因師資、環境等問題帶來的城鄉教育的不均衡,讓農村孩子接受優質教育,推動素質教育和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

理論價值:課題研究所總結出的研究成果,可以豐富優質教育理論,為廣大農村國小應用信息技術實施優質教育提供可借鑑的經驗,為信息技術在農村國小優質教育實施過程中的應用提供有利的指導。

三、研究條件

1、領導和教師教育觀念新,教師初步掌握現代教育技能。

2、我校教科研起步較早,已具備一批課題研究骨幹。每年教師中有十多篇論文發表或獲省市級乃至全國獎。本課題組成員是一批具有相當業務水平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其中課題組負責人馬樹興老師是我校校長,市優質課執教者。他本人曾多次參加過市級、省級研究課題,是研究經驗豐富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有十多篇論文獲省、市級獎勵。魚台電視台曾多次報道我校的教育成果。此外,本課組的劉金花同志所撰寫的《淺談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一文,曾被中央教育科所評為二等獎。還有本課題組成員甄恩波曾組織過多個縣級實驗題。並且已有多篇電教論文獲市、縣論文的各種獎項。

3、我校有一整套較為完善的教學設施。如:高標準學生機房每天為學生開放;教師多媒體制作室可以方便教師隨時進行課件設計、製作、網上下載資料。

4、領導十分重視教科研,校級領導專人分管,學校設立教科室,每年學校有一定的資金投入用於課題研究工作和電化教學。

四、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及和諧教育思想,以抓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為切入點,促進我鎮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普及與深化,促進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和教學專業化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及農村國小遠程教育工程的應用效益,使農村國小的優質教育得到協調發展。

2、理論依據

(1)學生的自身發展理論:學生逐步學會運用多元認知能力,強化自我意識,逐步主動、自覺地按照社會發展的方向,協同發展自己的知、情、意、行,並嘗試實現自我價值。

(2)新課程理論: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讓農村孩子受到優質教育。

五、研究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 提高學生自主創新學習能力

2、促進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自覺運用信息技術滲透教育,增強教育的魅力。

3、促進教師改變教學行為、徹底改變灌輸式教學方法,全新營造新教學氛圍。

4、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增強教育的魅力、發展學生能力。

六、研究對象

選取我校二至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設班級對比。

七、研究內容

1、運用信息技術,探究具有新、奇、趣的“互動”式導學策略,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性學習興趣。

2、運用信息技術,探究具有豐富教學情景的“互動”式的課堂教學推進策略,培養學生主動進行自主學習的習慣。

4、運用趣味遊戲學生積極參與的互動式課堂學習策略。

5、運用信息技術,探究具有充滿人性化的“互動”式的學習評價策略,促進學生主動進行自我評價

八、組織實施

1、組建研究小組、形成研究網絡。

課題申報以後,我們就積極組建實驗隊伍,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由馬樹興擔任課題組長,負責研究計劃的制定,過程的管理,研究質量的考核;劉金花、甄恩波等中青年骨幹教師任實驗班老師,負責落實研究計劃,開展研究活動,提供研究信息,總結研究經驗;教科室主任為課題組指導老師,對課題組開展實驗,給予理論與實踐的指導,提供有效的保障。

2、確立實驗班級、明確研究內容。

研究過程 篇三

首先,我們學習理論,以提高理性認識。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生態理論,基於蔡明的生態課堂的原則和黃大龍朱志國的生態課堂理論,我們認識到讓學生互批互評作文就是以關注學生生命為主的生態教學活動。他是培育學生髮展的有效途徑。

日常活動

09年9月朱建榮對市骨幹教師開作文評講課

20xx年3月11朱建榮老師開校級公開課:關注差生的作文評講——我來幫你寫作文

20xx年3月24鄭永梅老師校級作文評講課——《捕捉特徵 細緻描繪》

20xx年10年4月7方芳開校級公開課作文評講《你在我心中》

20xx年4月14號施路平老師開作文評講課——怎樣圍繞中心選材

20xx年4月27蔡秀蘭校級公開課——怎樣批改作文

20xx年5月13市督導室來調研,市學科帶頭人朱志國聽了朱建榮的作文評講課,説值得推廣。

20xx年9月29朱建榮老師參加袁建忠書記的生態作文結題會

20xx年10月19朱建榮老師給蘇北宿遷市曹集中學老師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的做法。

20xx年11月22號,市教研室書記中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後説值得推廣。

20xx年11月24日,在市教學活動展示月中,施路平、鄭詠梅老師上作文指導展示課,朱建榮老師上作文評講推薦課。這次基教科顧松鶴科長在聽了朱建榮老師的課後有三點評價,1.港區國中的語文老師凸顯了一個理念——用教材教,學後注重應用,培養學生素養和能力。2.實施了一種策略,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3.養成了一種市進修學校盧金霞老師評價朱建榮的課:“將批改與指導相融合,將批改與作文升格訓練成一體,將這次批改的目標與本次作文訓練的目標達成相一致”。

推薦課後與進修學校張老師交流,受到張老師邀請。

20xx年11月30號朱建榮老師應常青藤學校邀請去交流學生互批互評作文方法。

20xx年3月11日我們邀請生態語文羣老師來我校聽朱建榮老師的作文評講課,並進行評課交流

小課題研究報告 篇四

個案案主:四年級第二小組

成員:

趙雅琪,女,10歲。班級副班長,成績優秀,性格活潑開朗,愛發言、善思考,學習興趣高,家庭對學習極為重視。樂於助人,熱心班級事務。

蔣永磊,男,11歲。成績較差,性格內向,不愛發言,母親在外地工作,父親忙於工作。平時跟着爺爺奶奶。學習熱情不高,有時完不成家庭作業。平時話較少。

李東軒,男,10歲。成績中等,上課不愛發言,對學習興趣不夠濃厚,。

王梓印,男,11歲。成績中等,個頭矮小,聰明活潑但有些調皮,能聽老師的話,只要努力常能考出好成績。數學成績較好。

張軒,男,10歲。成績較好,學習踏實,聽講認真,樂於思考,誠實守信,熱愛集體。

王雪嬌,女,10歲。成績良好,學習認真、刻苦,踏實努力,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劉天慧,女,11歲。成績中上等,學習踏實,發言積極,語文成績較好。

案主來源:

班級以“組際同質、組間異質”的原則分組,分組參考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優生差生搭配,氣質性格搭配,男生女生搭配,形成七人小組。並隨機抽取一個小組作為研究對象。

具體研究報告:

教師報告:

這個小組總體學習成績中上,基本能解決學習中的問題,但合作能力不強,通過合作獲得整體提高的意識不強。在合作時,往往過於依靠個人的能力,優生不能帶領(而是代替)差生思考理解,學生並未在合作中體會到合作的好處,合作意識不強。

1、小組合作常常採用討論的方式,在討論中優生佔絕對主導地位,從發言到記錄總結由優生(趙雅琪)包辦,儘管採用輪值組長制,但收效不明顯(有時差生根本不能擔任總結髮言的任務,甚至記錄都不能完成)。差生(蔣永磊)從不參與較難問題的討論,僅僅參與類似讀書、背誦等極為簡單的項目時較為積極。

在小組中的優生(趙雅琪)承擔了絕大多數的合作任務,在小組中人緣好,有威信。往往她的個人結論成為小組的最終結論,常常是先由她一人完成任務,再作為小組意見在班級中發言,在幫助差生時為圖省事常常採用告訴答案的方法,但為人很熱心,對差生基本上是有求必應。

在小組中的中等生較為輕鬆。王梓印有時能在討論中發表獨特觀點,但更常在討論時開玩笑,使討論不能圍繞老師既定的目標進行,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討論效果。能聽取組內討論意見,加以總結,討論時常和趙雅琪進行爭論(其爭論內容往往和要求討論的內容關係不大,愛糾纏於枝節問題,甚至是無關問題,其動機往往是好玩)。當有老師參加小組討論時往往又有價值的、出人意料的觀點。不愛理睬差生,常採取取笑的態度對待差生,經老師教育,態度有較大改善,有時能主動幫助差生,引導他們思考,但缺乏耐心。在擔任小組書記時表現較為積極。

在小組中的另一中等生(李東軒)對小組討論往往採取旁聽的態度,不愛積極參與,極少發表個人意見,但能較為認真地聽旁人的意見,有時在同學(調皮的王梓印)吸引下會參與其中,面對較難的問題時對組內其他同學較為依賴。擔任組內書記時不能很好地總結小組意見,在組內無影響力。

在小組中的差生(蔣永磊)基本不參加小組討論,不能完成組內分工佈置的任務,能聽組內其他同學發言,但聽後總結的能力極差,常表現為發言不知所云,所以不能承擔組內書記的任務。但學習熱情有所提高,在讀書背誦等較易的項目時表現積極,成績未見明顯上升。

2、在小組表演時,小組內分工明顯傾向於優生。角色安排一概由優生指定,重要角色一概由優生擔任,差生在組內基本上得不到表現機會。在由教師指定差生擔任重要角色時,差生明顯缺乏信心,表演不夠到位,不敢投入角色(在教室的鼓勵表揚下,情況也沒有明顯改善),有時甚至會因表演不到位在班級中引起訕笑(更挫傷了表演的積極性);在教師指定角色時,優生有時表現為不滿教師的安排。

3、在合作解決難題的過程中,合作僅僅是形式上的,差生無法在同一層次上發揮自己的作用,相反的,差生只能抄襲優生的答案,根本沒有參與到解題過程中去。在解決容易的題目的過程中,差生也常常不動腦筋,直接在優生處抄襲答案了事,又是中等生也是如此。在這一小組中,趙雅琪的答案往往代替小組的答案,其他人並未參與思考。班級中其它的小組也常出現這種現象。教師的教育並不能完全見效,有時會使這種抄襲會更隱蔽一些。

4、差生並不是在所有的項目上都缺乏討論的興趣。在有他們擅長的題目或能充分調動他們積極性的題目出現時,他們也能充分的參與討論。優生也在有興趣的話題中表現得更為出色。蔣永磊比較愛談論小動物,例如在作文討論《我們家的小狗》時,表現極為活躍,發言連貫、充滿熱情;李東軒愛談論自己感興趣的電視劇;王梓印愛討論戰鬥故事等。總的來説,更貼近生活的話題已引起學生的興趣,而距離生活較遠的話題學生表現得不夠積極,優生的發言也更多表現為空話、套話,還有從揣摩教材和教師意圖而來的廢話。

5、通過小組合作,在這個小組中,學生的聯繫有所加強,關係較為密切。在老師的要求下,他們不僅僅是課堂上合作的關係。課後,他們仍然要保持小組編制進行學習,這使得他們之間的接觸時間增加;同時,由於趙雅琪在組內的重要性(常靠她一人解決整個小組的問題,完成教室佈置的任務),她在小組內的出於領導地位,除王梓印外,其他人服從趙雅琪的安排,要是鬧彆扭也多半是差生進行讓步,學習中的地位高低決定了平時相處時地位的高低。

6、對這個小組成果評價的高低,往往取決於趙雅琪和王梓印的表現;如果對這個小組的合作本身進行評價,那麼它往往是流於形式的。

7、小組合作中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並不單是小組合作才產生的,小組合作在大多數時候還是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當討論和表演能正常進行時,課堂較熱烈,有利於營造適合學生髮揮想象和創造能力的空間

學生訪談:

趙雅琪:對小組合作不是很滿意,她們(主要指李東軒、蔣永磊)總是不愛説話,有時候很簡單的東西也不會説,總喜歡抄我的,我也沒辦法。有時候我教她們也不聽,就叫我給她們答案。我有時候也沒耐心教她們。有時候挺煩她們的,要是能和XX、XX、XX(她的好朋友,成績很好)在一組就好了。我們肯定能討論得起來。有一次老師佈置一個小組作調查報告,可我們小組都不做,我只好一個人又做記者,又做編輯,又寫又畫,一個人寫好了,可老師也不知道。有時候挺不公平的。我喜歡老師表揚,有時候我一個人就能把事情做好,我更希望老師表揚我。

王梓印:我對小組合作沒什麼意見,無所謂好不好,反正我只要自己學好就行了。要是能幫助別人我還是願意的。我也想幫助差生,但是他們不要,我也不好意思。合作成果不怎麼樣吧。我不太願意跟她們一組,要是能和XX、XX、XX(他的好朋友,成績中等偏下,有的成績差)一組就好了。(老師問:一定對成績提高有幫助嗎?)不一定能提高成績,但是我們討論的時候有話好説。(老師問:討論時説什麼?都和老師佈置的問題有關嗎?)不一定和老師佈置的問題有關。(老師問:那為什麼還要一組呢?)和他們在一起開心。我對老師表揚不表揚無所謂。

李東軒:我們小組不怎麼樣,和其它小組差不多。我有時候會發言,但比較少,能完成自己的任務。有時候會抄她們(趙雅琪、王雪嬌、王梓印)的答案,多數情況下自己做。我不太幫助別人,不是不願意,也沒什麼人要我幫助他們。參不參加這個小組對我的學習影響不大,我無所謂和誰一個組,要是能和好朋友一個組更好。老師表揚我很少,有時候聽到老師表揚會很高興。我希望能參加小組活動,我希望老師能多表揚我們小組。

蔣永磊:我們小組挺好的,我在討論感興趣的題目時會發言,但我發言不好,他們(趙雅琪、劉天慧、王雪嬌、王梓印)發言好,我喜歡學習,不過有時候有點懶,不能完成作業,這學期好多了。(老師問:和小組有關嗎?)和小組有關,她們會幫助我。我喜歡和XX、XX、XX(她的朋友,成績一般,有一個較好)一個組,她們會幫助我,我想一定會進步。我很在意老師的表揚,很喜歡。

王雪嬌:我們都知道開展合作學習對自己很有用,但在實際上總是不盡人意,儘管有合作學習的時候,但起到的實際作用並不時那麼明顯,也許時我們不善於正確合理地開展合作學習吧。希望老師能多指導我們如何科學地開展合作學習。

劉天慧:合作學習對於我們的學習應該説還時有幫助的。個人的能力有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從同學那裏得到適當的幫助可以解決自己困惑的問題,掃除學習的障礙。但是有的學生就不這樣想,總是想着能找到答案就行,不管這個答案是怎麼來的。

張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大家可以集思廣益,智慧共享,合作的關鍵還是要讓每個人都積極有效的參與到討論中來,讓每個參與的人都學會更多的學習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原因分析:

1、總的來説,班級的小組合作並未見顯著成效,學生的合作素質並未有明顯提高。小組合作時間較短,學生並未能真正適應小組合作的形式(以前也有類似的學習方式,但未能形成規模,使用較為隨意)。

2、小組合作的方式並不適應所有的課堂教學內容。它對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並不能起決定性的作用。它僅僅是課堂教學手段的一種,必須針對不同的內容、對象進行調整,必須和其它教學手段結合起來。

3、小組合作要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學習習慣,否則有時會產生負效應。

使用策略

1、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恰當的分組。在分組時不能只考慮到學生的成績,還應當適當的考慮到學生間的性別、興趣、人際關係等因素,但不能完全根據學生的性別和人際關係進行分組(易使合作偏離方向),如果按相同的興趣(或理想)進行分組,情況會比較好。

2、注意調動學生合作的興趣,學生合作的初動力來自於教師的指定分組,但這個分組不能給學生以實質性的動力。在合作中,應該不斷以激勵手段促使學生向前。確定適當的合作的範圍也能調動學生合作的積極性,這個範圍要貼近生活,能使班級的大多數學生有話好好説。

3、要協調合作小組中各成員間的關係。儘量使合作小組中各成員的關係密切,並應儘量使成員間的地位平等,這樣才能有助於提高合作的質量。

4、要關注學生合作的趣向。合作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要努力使合作小組的成員協調一致的進行討論,教師要更多的關注學生的討論,參與學生的合作,及時地制止偏離方向的合作(一個貼近學生的、適合合作的合作內容往往不需要教師制止,學生就能始終熱情高漲的進行合作)。

5、合作必須有適當的分工,無論是結合個人實際情況的分工還是輪值分工,必須制定適當的計劃,並認真執行(哪怕影響合作成果的彙報)。

6、合作必須和獨立思考相結合。該獨立思考的項目應當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不能以移植優等生的思考結果而放棄多數學生的獨立思考為代價。當進行合作時,合作的成果形式必須是小組集體的。

7、合作本身必須在適當的時機使用。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

8、小組合作應當和其它的合作形式結合使用,和其它的課堂教學手段結合使用。

對此個案研究的説明:

這次個案研究是我校《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國小生合作能力的研究》課題組研究的一個部分,我們對學生的小組合作模式進行研究.其原因在於在目前興起的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潮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最為廣大教師熟知,並且在教學中運用最廣,成效最大,當然,其研究成果也最顯著,最易為我所借鑑.同時,我們考慮進行合作模式的個案分析的時候,也考慮到我校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和運用還處於落後水平,僅僅停留在淺層次的階段.這次,結合我校課題的研究,我們將借鑑兄弟學校的成功經驗,結合本校學生的特點,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實踐,並在實踐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一些有我們自己特色的有效的研究成果.

根據以上的思考,我們的研究從我校課題實驗班中隨機抽取一個小組(該班級事先經過有效分組,並擬在實驗過程中作適當調整),在不事先通知小組學生的情況下,請課任教師(語數外及部分國小科,重點突出班主任)對此小組的合作狀態(合作的搭配,合作的動機,合作的趣向,合作中各合作者的關係)予以關注,課題組長期跟蹤,並結合課任教師對合作的成果作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