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題研究階段性小結【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7W

課題研究階段性小結【通用多篇】

課題階段性總結 篇一

我們低年級數學教研組在XX年年10月申請了鄭州市課題——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計算潛力。近兩年來,在專家指引、領導重視、實驗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教研組的課題研究圓滿完成了階段性的研究計劃。

一、專家指導

兩年來,校園曾先後幾次請到劉良華教授、肖川教授、胡遠明教授等為我們進行講學,讓我們從宏觀角度審視自己的課題和教學;而省數學教研室劉富森主任、市數學教研室連珂老師更是就計算教學的本質為我們進行鍼對性的指導。

二、領導重視

我們的課題與2010年校園制定的數學工作計劃重點不謀而合,藉助校園對此項工作的重視,我們的課題研究有了許多便利條件。在領導重視的“東風”下,許多研究就變得容易了很多。

三、研究過程

1、在課題實施之前,作為課題主持人,我和課題組成員利用羣眾備課、教研的時間,一齊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思想,期望透過學習,讓理論來指導實踐,融數學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於數學計算教學實踐之中,使得課題研究獲得質的躍升。同時,我們還有所分工,收集有關課題的資料,為課題框架構建完整、充分、飽滿的軀體,保證課題的質的完美和量的統一。

2、經過學習研究、展開討論,結合本組實驗教師的理論層次、綜合素質等狀況,我們實驗教師確定“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計算潛力”課題從三個方面研究: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研究,學生的計算方法研究,家校的`有效聯合研究。

3、教育教學的主戰場在課堂,課題研究重點在課堂教學上,實驗教師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把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算法、合作交流學習作為實驗研究的起點,教師對傳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與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師教學行為進行比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搞笑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透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來獲得知識,構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生動活潑、主動探究、富有個性地學習。

4、結合校園組織的大型教研活動,“同課異構”、“青年教師教學展示”以及“説課展示”等活動,課題組老師抓住每一個有利機會,選取適當的教學資料進行研究,以活動為契機,以實驗研究課為載體,精心組織,凝聚全組之力,構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進學生共同發展,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構成過程。如實驗教師賀紅曉老師執教《倍的認識》,鄭青老師執教《捆小棒》;李圓圓老師執教《三位數乘兩位數》,王芳老師説課《5的乘法計算》,葛盛菱老師説課《分房子》,郝雅琪老師説課《9加幾》等。在這些實驗研究中,活動方案合理可行,情境創設實用新穎,素材選取翔實可靠;着眼於探討在數學活動中如何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在關係,活動中教師合作探究、交流借鑑,課題研究構成了濃厚的氛圍。

5、每次教研活動後,教師帶着反思聽同仁點評,及時進行反思撰寫,以領會課堂教學的真諦,每次互動交流教師都有自己新的看法和想法。實驗教師帶着問題、質疑,聽同行點評,明確學習新課標,不僅僅是瞭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貫徹;要靈活使用教材,不僅僅是抓住課本的關鍵,更重要是適合學生髮展的活動場;要突出學科的特點,不僅僅要有專業化教學,更重要是創造性地啟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潛力。在一系列的研究課活動中,課題組全體實驗教師得到很好的培訓和鍛鍊,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績。

6、學生的教育僅僅靠校園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現行教材中習題量偏小,練習量不夠,導致計算速度慢,計算方法單一,解決這個問題單靠每一天的40分鐘數學課是絕對不夠的,需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用心性,家校合作,讓孩子能夠每一天進行適當的口算練習(如每一天20道聽算題目),適時進行精神鼓勵(評選口算之星、頒發計算小能手獎狀)和物質獎勵(鉛筆、橡皮之類的小文具)。

四、成果構成

1、課題組成員用心撰寫課題研究課案、論文、教學反思、經驗總結(每月每位實驗教師最少撰寫兩篇)。文章構成初稿後,在本組討論、交流,構成課題研究成果。

2、經歷一年多課題研究後,課題組的每一位教師都樹立了新的教學理念,獲得了正確的價值取向,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行為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學技能,構成了新課標所倡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尤其是參與課題研究的年青教師,教學水平有很大提高,有三位先後參加河南省和鄭州市的觀摩課、優質課活動,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

五、研究反思

透過課題研究與實踐,我們雖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隨着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實際課堂教學中仍存在着諸多不足,為此,我們提出了下一階段課題研究的重點,以進一步提升課題研究成果質量。

1、要進一步引領實驗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全面促使他們自覺地、創造性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變革之中,不能因為班額大、不便於操作而放棄改變。

2、要在研究的低年級學習階段,個性重視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因對成績的重視而忽視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

3、對班級內缺少家庭教育的個別孩子,要想法設法提高其學習用心性,避免社會不良因素的干擾。

4、要用心調整“引探”策略,激活學生思維,努力到達讓學生在質疑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不讓學生把計算教學歸為“枯燥無味”的範疇。

5、要儘量完善評價標準,全面、客觀對學生計算潛力進行有效評價。

回首課題研究歷程,我們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載體與途徑,是校園得以持續發展的強大驅動力,是顯示現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們將不負眾望,求真務實,用心創新,努力譜寫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特色建設的新篇章。

課題階段總結 篇二

心理健康教育也稱為心理教育,其課程目標主要是受教育者通過教學活動心理素質得到培養,心理機能得到提高,心理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個性得到較好的發展。作為面向青少年的一種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教育手段,我校在課堂教學中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使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貫穿課程始終,加大了對所教班級心理教育的力度。在工作中注重向學生滲透各種心理學知識,並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本學期即將結束,下面將我的工作做如下總結:

本學期工作:

1、隨着自我意識和獨立性的增強,學生的心理困擾也會不斷增多,利用課堂教學向學生傳授相關的心理學知識,組織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掌握自我調適的能力,可以使學生做到悦納自己,並且經常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所以,我在課堂教學時能夠做到形式靈活多變,講解複雜的心理學理論深入淺出,注意聯繫學生的經驗,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本學科的教學內容,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滲透其中,使信息技術課堂充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

2、與學生進行專題心理健康知識的討論,對於個別心理問題較明顯,行為偏常的學生進行了及時、持續的輔導。充分利用學校的心理諮詢室和心理活動室來幫助這些學生。在整個輔導過程中我都是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心理輔導,不太強調老師的身份,同時也注意為這些學生保守祕密,讓他們覺得安全、可靠,獲得他們的信任,使他們更好地把問題拿出來共同解決。課堂上,也通過各種課外活動加以宣傳,讓學生們對心理輔導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從而能夠積極、主動地去配合老師。

3、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查閲有關心理健康教育資料,並對資料進行整理學習,消化吸收,將之應用到實際教學中,滲透到本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並撰寫在信息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論文,將實際經驗和做法形成理論,進行交流。

以上是我本學年在心理課題研究中的一些實際工作,年終歲尾,對本學期的一些工作進行一下回顧與總結,當然還有很多不足,我會吸取經驗,在以後的工作中加以彌補,並始終如一地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

課題階段總結 篇三

在上一個階段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本階段我們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經過實踐探索,我們認為,要讓國小生“樂學、善學、會學、活學”,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民主和諧的氣氛,是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發展的基礎,也是學生愉快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知識“創新”的重要條件。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安全”的心理需要,才有可能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勇於探索的創新意識得到激活,從而把教和學緊密結合成一個整體。形成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應從多方面努力。

1、教師要和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熱愛、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讓每個學生的心裏都有老師這個大朋友的位置,這樣便於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使每個學生都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都有一種輕鬆感,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讚賞和鼓勵。這樣使學生煥發出自尊、自強、自我實現的需要,有利於學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每一位教師要放下架子,擺正位置,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學習,有不懂的問題隨時無所顧忌的、地暢所欲言,進行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2、教師要對每個學生飽含愛的感情。“面向全體學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之一。學生上有獨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他們的優點反映在不同的側面,作為教師要善於用真心去發現其閃光點,要認可認可每個學生,不能根據成績的好壞“喜”優“厭”差,而造成差生更差的惡性循環,甚至是差生對學習喪失信心,對數學失去興趣,產生畏懼。反之,如果教師一熱情的目光,可親的面孔天天面對每一個孩子,對“差生”多些“厚愛”。課堂上,鼓勵他們發言;課下,多交流,多輔導。彼此建立一種超越師生關係的“忘年交”,其樂融融,才是我們教學成功的關鍵。“親其師而信其道”,相信每個孩子都會在這種愛的感召下興趣盎然,充滿學習慾望。

3、教師要多些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課堂上,應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揚性、鼓勵性、激勵性和幽默風趣的語言來鼓勵和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用美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薰陶,是對學生懂得信任,對促進學生展示自己的能量有神奇的功能,更能有效促進課堂氣氛的融洽。如;你真行!這個見解很獨特……這些尊重、期盼的語言,不僅是對學生情感的激發,更是營造了一種平等、民主、和諧、愉悦的學習氣氛,良言一句終生受益。

4、創設愉悦的教學情境。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是在主體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發生和發展的。教師是教學情境的直接創設者。好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良好的學習狀態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獲得素質的發展。入情入境的教學,能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為學生創設樂於嘗試探究的學習氛圍。實踐證明,富有啟發的故事、聯繫緊密的生活實例、動手操作、媒體演示、合作交流等,能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嘗試探究的氛圍。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習氛圍的營造,創設情境。如:“問題情境”、“動態情境”、“實驗情境”、“討論情境”、“歸納概括情境”、“應用情境”等,引導學生經歷學習過程,激發學生嘗試探究的慾望,增強學生嘗試探究的樂趣,提高嘗試探究效果。

二、讓學生有效地參與學習活動。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要,以學為主,順學而導,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全方位參與學習活動,主動獲取新知。要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樂學、善學、會學、活學,就必須讓學生有效地參與學習活動。在這方面,我們的體會是:

1、創設良好的參與環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和慾望,讓他們樂於參與學習活動。新課標要求“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就是要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一種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師生關係,以形成寬鬆活躍、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在學生之間創設一種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的生生關係,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情感互動”的參與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亢奮的學習狀態。

2、提供廣闊的參與機會,讓學生善於參與學習活動。要讓學生樂學、善學、會學、活學,教師就要為學生創設多種有效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調動多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1)讓學生動手,為自主學習創設契機。我們常説,聽了,一會兒就忘了;看了,就記住了;動手操作了,就理解了。手是腦的老師,眼過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識與技能,必須讓學生動手。如數學知識是客觀事物數量關係及空間形式的抽象,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動手操作,必須使之成為學生可操作的活動,也就是要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物化。如“角的初步認識”教學,首先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找角,以形成對角的直觀認識。其次讓學生用紙條做活動的角,以逐漸抽象出角的特徵。

(2)讓學生動腦,為自主學習鋪設通道。學生主體的發展必須要有主體思維的參與,其參與的深度與廣度上學生創新意識的良好標誌。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必須讓學生動腦。創設問題情境,為學生動鬧提供空間。國小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就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思維的發展是他人不能代替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探究情境,給學生以動腦的機會,讓學生獨立思考。教學實踐中,我們體會要求廣大教師做到: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師決不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教師決不暗示;教師要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的情鏡,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悦。

(3)讓學生動口,為自主學習奠定基礎。好問、好説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們對自己知道的事情想説出來,對自己不懂的問題想提出來,這是主動求知的表現。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利用這份天性,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對愛探究、喜爭論的學生給以及時表揚;對不善發言,提問題不明確的學生,要給予期待的眼神、鼓勵的目光,適當的點撥,適時地引導,增強他們“説”的勇氣和信心,學生才會樂於“説”。

(4)鼓勵質疑,為自主學習點燃火花。愛因斯坦曾經説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質疑是探求知識,發現問題的開始。“疑”是創新思維的“火花”,是創新的基石。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盡最大的可能為學生提供“質疑”的良機,交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引導學生善於“質疑”,敢於“質疑”。教學中,教師要有不怕“問倒”的精神,允許學生尋根問底,發表不同見解,提出獨創的問題。教學實踐中,廣大教師的做法是:“質疑”時機不限,可以是課始情境引入中質疑;可以是課中研討交流時質疑;也可以是課後拓展延伸時質疑。質疑作為一種學習能力、一種學習習慣,需要循序漸進的訓練。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管提出的問題是否合理、有價值,都要給予鼓勵,引導學生從敢問、善問逐步到“會問”。

3、教給參與方法,提高參與效率。“授人以漁”終生受用。因此,教學活動中,教給參與方法,提高參與效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我校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做法是:(1)參與操作時,讓學生邊動邊思,以動促思,獲取新知;(2)參與思考時,提出要求,先獨立思考,再同桌交流;(3)參與表達時,力爭做到完整有序,多説關鍵處,多説知識的形成過程,多説依據,多説感悟;(4)參與交流研討時,注意傾聽,踴躍發言,善於質疑;(5)參與各項活動時,積極主動,相互配合,團結協作。

4、給予足夠的參與時間。學生有效參與,必須有一定的時間保證,以便學生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討論、交流。給學生參與的時間不夠,他們沒有充分的思考餘地,自然也談不上有效的參與了。

5、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品質。參與還有一個主動參與和被動參與的問題,這就是要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品質。一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他們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二是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讀自悟,合作探究,討論交流,自我評價。三是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養成認真學習,勤于思考,勤於動筆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題階段性總結 篇四

20xx年10月,課題《張店區中國小教師職業心理教育與調適研究》參加了淄博市教育科研課題的審批,並有幸成為淄博市重點課題。從課題開始實驗起,市教育局領導一向高度重視,認真指導工作,使各項研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一年來,在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經全組成員的共同努力,我課題組階段性的目標得到紮實落實,至今已完成了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此刻課題組以及各子課題校園正在進行紮實的實驗工作,處於攻堅階段。現將我們在探究過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認識,做法及體會作如下總結。

一、課題研究的前期準備工作

(1)”心育心”培訓工作。

早在2005年10月就由點到面的舉辦了三期“心育心”工作,初期是每校一名教師,緊之後在2006年春天舉行了第二期培訓,每校3-5名教師。透過網絡研修,提交作業,理解專家點評,考試結業。學習了八個緊密聯繫教師工作的專題:師生溝通藝術、學生個性發展與教師對策、教師人際關係初論、厭教與厭學、師生心理疆界、青春期問題、教師心理平衡與自我調適、如何應對家長等八個專題。三期是由校園已經參加過培訓的教師帶領校園教師透過觀看光盤、書寫筆記體會、撰寫反思等方式讓學習到的理念深入人心,學以致用。

(2)撰寫實驗方案,對全區中國小教師進行隨機心理測量和問卷調查,調查我區中國小教師心理需求以及心理健康的現狀,構成調查報告;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理論研究,蒐集各種心理健康資料,進行理論儲備;根據問卷數據統計分析存在的具體心理問題,進行全區教師心理知識前期普及和課題組骨幹成員的專題培訓。

(3)聘請專家進行課題指導和實驗人員培訓。

二、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

(1)教師職業心理現狀分析。20xx年5月,對全區中小校園所有教師進行了《職業規劃與心理需求》問卷調查,進行了初步的統計,分析了教師職業心理現狀,撰寫出調查報告。

(2)召開子課題組校園申請動員會,經過三輪篩選,選出了八個課題實驗校園:潘南國小——《教師負性情緒的產生原因及自我調節》、和平國小——《教師職業規劃潛力與教師心理健康關係的研究》、城中國小——《教師間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研究》、張店區實驗中學——《教師心理壓力緩解和調試方法的研究》、淄博信息工程校園——《職業校園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及壓力應對》、南定中學——《全寄宿制校園教師心理健康現狀與壓力應對的研究》、馬尚一中——《班主任的心理現狀與壓力應對方式的研究》。

(3)校園教師心理健康輔導員培訓。

2007年7月—11月舉辦了“張店區校園教師心理健康輔導員培訓班”,以期提高教師心理健康輔導員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培訓第一階段,暑假伊始,教育局為教師心理輔導員聘請了心理學專家講授系統而必要的心理學基礎知識:《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校園教育中的心理諮詢》、《校園心裏團體輔導》四門課程。個性是上海七寶中學楊敏毅老師傳授的教師心理健康團隊輔導活動操作方法,為各校心理輔導員掌握教師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開展“教師心理成長工作坊”,帶給了鮮活並可模仿的實踐資料,引起各校輔導員的熱切關注。培訓第二階段,開學後利用四周時間,再次組織各校輔導員開展了互學互助式培訓,從對楊老師的活動解析到學員代表的主持體驗,以及對潘南國小和城中國小實地觀摩習,各校輔導員對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逐漸明晰並用心投入進來。

(4)檢查指導各子課題校園工作。

20xx年11月份,課題組成員先後到各個子課題校園進行檢查指導,瞭解子課題校園課題開展的狀況,並對下一步課題的開展提出可一些切實可行的意見與推薦。並且把各個課題校園做得比較好的經驗介紹到其他的校園,使得我們的子課題校園互相借鑑、共同進步。

(5)全區校園大力開展教師心裏團體輔導工作

目前各校輔導員開始利用張店教育信息的心理健康網站交流教師心理健康輔導活動方案,大部分校園已進入具體實施階段。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已經在全區轟轟烈烈、紮實有效的開展起來,各位輔導員將為全區教師在工作中、生活中擁有健康快樂的心境而勤奮工作。有的校園的教師工作坊以及團隊輔導工作,已經做得得很有聲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三、課題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效。

我們的課題,主要是透過組織教師參與校園團隊活動,為他們帶給一個釋放壓力的環境,營造一種心理自助和互助的氛圍,使教師在活動中學會調適心理狀態、減緩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問題、塑造良好的心態。同時,這樣有利於教師用心的心態對待工作,提升專業發展的意識,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行為。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學生,也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師才能有對自身職業的良好感受,也才能有對自身專業成長的期盼與追求,也才能將“愛與職責”的師德之魂內化為自身的教育行為,才能保證素質教育的順利推進與實施,成為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在課題階段的初期我們主要到達了以下幾點目的:

(1)全區各校園的教師心理健康輔導工作正在持續開展。透過為期兩個階段的培訓,各校園教師心理健康輔導員,大都能夠主持教師團體輔導工作。並且心理健康輔導活動受到了校園的領導以及一線教師的一致好評。起到了必須的減緩教師心理壓力的作用,同時也提高了教師解決心理問題、塑造良好的心態等潛力。

(2)個子課題校園的課題開張紮實有效,有的校園已經出現了一些值得借鑑推廣的經驗做法,有了必須的階段性成果。

(3)全區教師的心理健康的意識得到了提升,校園也都把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列為一項重要的工作,與教師的專業發展緊密相連,並且在校園督導評估中被列為檢查項目。為全區教師心理健康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塑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教師的心理健康的意識得到了提升。

(4)依據初期的《職業規劃與心理需求》問卷調查,鄒雲慧、李東平撰寫的《張店區教師職業心理髮展現狀的調查報告》獲山東省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論文一等獎。

四、課題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1)在資料的蒐集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目前我們各個校園在進行了輔導工作之後,教師的反思體會沒有很好的構成文字材料。以後我們要督促各個校園要及時積累好的經驗,並儘可能擴大其影響。

(2)需要進一步加強理論上的指導。本課題所作的教師心理健康工作在全國也屬前列,能夠直接借鑑的資料不多。這就跟需要理論上的指導,以保證課題研究的科學有效;這一點對各個子課題校園的工作也是有好處的。為以後課題的推廣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3)在開展校園教師屯體輔導活動的過程中,發現校園領導對教師心理健康的認識水平有很大的差別,有個別校園的領導尚未完全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好處。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做好本課題的研究,爭取早出成果,用事實説話;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與校園領導的溝通合作,給教師心理健康工作帶給良好的保障。

課題階段總結 篇五

從20xx年9月開始,我確定參加本課題後,在學校老師的熱情幫助下及教學實踐中,我對微課研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特別是當前全國課改已進入新的階段,更讓我認識到此課題研究的實用性和價值所在。

從開題至今,我已經完成了前階段有關工作,完成了問卷調查和調查報告,利用各種資源進行了微課現狀的學習,瞭解微課,認識微課,確立了初期利用微課進行教學的內容。積累了一些案例,並且完成了微課教學研討,為下一步工作積累了素材。

我首先蒐集資料,學習了微課相關知識,瞭解到國內外微課開展的實際情況,並且瞭解了微課應用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充分利用網絡的便利,加強交流合作並付諸於實踐,充分利用微課的優勢協助語文教學。

接着我確定了部分主題製作了微課,並且將微課教學應用於課堂之中,要求學生課前自行觀看微課,試行學習本節內容,課堂中主要講解微課學生中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升了課堂效率和容量,讓我看到了微課在課堂運用中的前景,同時我注意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並進行反饋與分析。我還結合教學實踐並閲讀微課相關專業書籍,進行整理、反思,寫出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為自己的研究成果奠定理論基礎。

在這階段的學習、交流、研討、實踐、反思過程中,我深感課題研究的嚴肅性、嚴謹性和重要性,即便是微課題研究,只要用心,只要是本着教學進步的需求,依然有很深的理論值得探究,值得挖掘。前期的準備,獲益匪淺,收穫良多,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思路更加清晰,胸有成竹,我會在以後的研究工作中孜孜以求,不斷進步。

存在的困難:

1、微課對於教師和學生來講都是新生事物,部分教師觀念陳舊,對此接受需要過程,而且設計製作微課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的精力,所以微課教學開展次數不夠多,師生配合過程需要磨合。

2、傳統教學模式根深蒂固,微課的研究,有一定阻力,加上相關資料的不足給深入的研究工作帶來困難,需要專家組老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解決思路:

1、更新觀念,衝破一切阻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在短時期內瞭解微課,認識微課,學會設計製作微課,為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打下基礎。

2、立足課堂,努力探索微課在語文課堂實踐中有效運用的途徑及措施,製作一些實用有效的微課,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課題階段總結 篇六

課題開題以來,課題組教師在學習討論的基礎上,制定課題實施方案,採取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深入到日常的教學研究中,取得初步成效。

一、研究進展情況

1、加強學習與培訓,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採取個人自立學習與集體學習培訓相結合,加強了課題實驗方面的專業知識學習,系統、全面、多渠道地進行理論培訓,培訓的內容包括:學習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學習教材及教材分析;觀看相關課例錄像;學習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5月,黃燕老師做《閲讀教學中有效提問的方法探究》的講座,講座從“何為有效的課堂提問、有效提問的重要性、當今閲讀教學提問的現狀分析、有效提問的方法”四個方面展開,條理清楚,富有説服力。

2、調查研究,摸清現狀

為了瞭解我校語文教學提問的現狀,使課題研究更具有針對性,課題組開展了幾項調查。(1)教師課堂提問調查。共向語文科組14位教師發放調查問卷14份,收回14份。問卷調查顯示,大多數教師都意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也曾有意識地去改善,但所取效果不明顯,原因在於沒有認真地對自己的課堂進行梳理,對問題沒有進行理性的分析。(2)學生課堂提問調查。向學生髮放《語文課堂提問調查問卷》100份,收回98份。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為教師的課堂提問是很有必要的,教師提問是檢查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可以幫助自己更加註意聽講,積極學習。大部分學生都希望教師所提的問題不要過於簡單,最好是在思考之後,運用所學知識能夠回答的問題。學生不主動回答問題的幾個原因,提醒老師設計問題時難易要適度,提出問題後能夠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時間,對問題的表述語言要清晰、簡潔。(3)觀察教師課堂教學提問情況。為了瞭解學校閲讀教學課堂提問的現狀,課題組成員聽了我校五節語文課,分別從教師提問的指向性和層次性、學生獲得問題的途徑、學生候答時間和回答問題形式等方面進行觀察,完成了《教師課堂提問有效性觀察量表》的填寫。從調查的相關數據可以看出,課堂提問效率的狀況是令人擔憂的。數據反映,教師在課堂上提問的隨意性較大,沒有針對性,大部分提問沒有經過精心設計,問題淺、偏、散的現象較為突出。這些調查,幫助我們認識到了我校目前在閲讀教學提問方面存在的問題,使研究工作能做到有的放矢。

3、以課堂教學為抓手,改變教師教學行為。

課題的研究,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研究者必須對課題的思想進行領會,具體落實、滲透到教學實踐中去,以理論指導實踐,以實踐檢驗理論。課堂就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檢驗我們研究效果的主途徑。為保證課題研討課的質量,每節研討課授課老師都要提前將教學設計拿出來探討,在集體備課中優化問題設計。授課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要分工完成《教師課堂提問有效性觀察量表》,分別從教師提問的指向性和層次性、學生獲得問題的途徑、學生候答時間和回答問題形式、教師理答方式、問題設計與目標達成的關聯度五個方面進行觀察,形成觀察小結和個人反思,在評課中大家共同探討本節課中學到的閃光點,在問題設計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之處,如何改進。在研究中,教師們能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特徵、興趣愛好等來巧妙地創設問題,讓學生充分地動手、動口、動腦,在情境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終促進學生的發展。通過研究,對如何在教學中創設有效的問題,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認識,並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探討和交流中形成共識。

4、創建課題研究博客,及時上傳材料

按照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對課題研究實施網絡化管理的要求,課題組於20xx年3月創建了課題研究專題博客,通過網絡動態展示研究進程和成果,接受省專家的指導。藉助博客這個平台,我們還能與別人交流經驗,分享成果,提高研究的質量。

二、階段性研究成果

在三個月的研究過程中,教師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取得了部分階段性的成果。

1、促進了教師教科研意識的提高。

在課題研究中,教師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理論學習、課題研討、活動研討,對“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這個課題的本質有了更深的理解,老師們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漸漸養成了勤學習、勤實踐、勤反思、勤總結的習慣,變得會教、善教,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寫出了一些有借鑑價值的教學論文,如陳彩元老師撰寫的論文《優化問題設計,提高教學有效性》。

2、提高教師的提問水平。

經過本課題的研究,教師認識到提問的重要性,問題的有效與否直接影響課堂的整體推進與教學的效率,教師在備課時多考慮備學生,設計問題時多考慮怎樣問學生能接受、問題是否太簡單或太難、環節間的問題是否能幫助學生的思維更進一步。通過研究我們認為要提高閲讀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就要做到:

(1)老師要吃透教材,精心設計問題

讀懂文本是精心設計問題的前提。如果教師鑽研教材不透,就難以把握教材的聯繫點,提問時信手拈來,不假思索,帶着學生遊離於文本中心、脱離文本重點去討論問題,消耗時間。教者對課文缺乏整體理解,缺乏深度把握,如何能通過有效的提問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引領學生閲讀感悟呢?教師在問題設計的整個過程中,要潛下心來,認真鑽研教材,切實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疑點和切入點,弄清哪些是主要的和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哪些是非重點但必須解決的問題,哪些是課內必須解決的問題,哪些是有助於課內問題解決的課外問題。並對這些問題作合理安排,然後反覆推敲如何用確切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2)調控課堂提問的難易度

人的認知水平是在“已知區”、“最近發展區”和“未知區”這三個層次之間循環往復,不斷轉化,螺旋式上升的。課堂提問不宜停留在“已知區”與“未知區”,即不能太易或太難。問題太易,則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問題太難則會使學生喪失信心,不僅使學生無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問失去價值。教學時要善於尋找學生的“已知區”與“最近發展區”的結合點來設置問題。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鞏固和發展,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並最終使認知結構的“最近發展區”化歸為“已知區”。

(3)適當延長候答時間(思考時間)

有效的課堂提問,一方面要根據問題的難度適當控制提問的等候時間,也就是説,教師在提出問題後應該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時間,以提高學生回答的準確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然,對於等候多長時間為宜,一般自提出問題到指定學生回答,至少應該等待3~5秒鐘為宜。如果教師所提的問題是開放性的,那麼留給學生的等待時間以10秒左右為宜。

(4)發揮學生自主性的學習,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讓他們學得快樂,學得自主,學得創新,不能老是讓老師牽着鼻子走。一般教師只看到,讓學生回答問題是對學生的一種訓練,其實,這樣的應答還是處於被動的。在課堂中,教師要要求學生自己提出疑問,自己發掘問題,這才是一種更高要求的訓練。教師在設疑問時應設法讓學生在疑的基礎上再生疑,然後鼓勵、引導他們去質疑、解疑。從而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評價要多元化。

尊重學生的人格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師的評價最好使用的語言要富有鼓勵性。教師絕不能用尖刻的語言侮辱學生,傷害學生。應該多用肯定激勵的語言,如:“答得太好了”,“有創見”等。即使學生回答不夠妥切,也應該説:“敢於發表個人意見”、“想想怎樣回答更精彩”等等。對學生的評價要敢於打破常規,鼓勵有獨創性的見解。語文學科有開放性,課堂問答同樣也有開放性。因此,學生的回答即使有悖於傳統認識、有悖於教師設計問題的計劃,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就應該予以肯定,予以鼓勵,並且適當的給予表揚。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不同興趣,不同表現和不同學習需要,評價要有利於鼓勵學生,促進每位學生的健康發展。

3、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以往課堂中學生的思維時常跟着教師走,教師一問學生一答,絲毫沒有自己思考的餘地,全由教師或好學生替代。而今的課堂被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貫穿着,有效的問題給學生充分思考和發揮的空間和時間,學生的思維在思考中得到了提升,從而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適當的提高。

三、存在問題

1、教師們的理論水平,教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師對課題研究仍處於初步的瞭解層面,沒能深刻理解課題的指導思想,導致在課堂的實踐過程中,沒能夠做到完全滲透,更多的只是從表面上來進行實踐,用理論指導實踐的導向不強,導致課題研究的深度不夠。

2、繁重的事務,課務,使一些教師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學研究之中,給研究工作的深入帶來困難。

3、老師們不夠重視平時資料的蒐集與整理。

四、下一步研究計劃

1、加大對課題的管理力度,規範課題研究實驗工作的管理,組織老師們學習業務知識。

2、加強對課堂教學中典型案例的收集與研究,加強實踐後的提煉,努力形成有效提問的策略成果。

3、定期舉辦課題研究交流、展示活動。及時總結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廣經驗,發揮課題研究的示範輻射作用,以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整體提高。

課題階段總結 篇七

在各級教育專家的關心幫助下,在全體課題研究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行動紮實,已取得一定的階段性成果,現將本校的課題研究工作如下彙報:

一、課題實施的進展情況: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含有豐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理知識的基礎,也是地理教學的基本工具。地圖是學生汲取地理知識的一個源泉,又是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地理知識的基本手段。新課程要求學習“對生活又用的、對終身有用”地理,地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學會閲讀地圖、使用地圖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加強理論學習,促進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1.知識的廣度與深度不斷擴大,綜合能力顯著增強. 一個人能力的高低,並非取決於專業知識,而是緣於知識的廣度.我們所教地理學科的老師開始了艱苦的學習:請教同事,翻閲資料,交流心得,往往一個問題跑幾個辦公室還不能解決??光靠知識的堆砌是無法讓學生信服的。為了讓學生把生活經驗,學科知識結合起來,我們地理與歷史,政治老師經常坐下

來剖析知識的銜接點,理解的關鍵點??久而久之,自己在教的過程中,同學生一樣開始成長起來。

2、教育觀念不斷更新,課堂教學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1)樹立了課題研究思想

因為經驗作用,過去的 學科知識論,重結果輕過程,教教材的一貫做法和認識,一下子無法適應讀圖、識圖的新念。我們用教材的 過程中應圍繞課標和會考考點進行,完成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經過不斷的學習接收指導,理論指引,再加上考試指揮棒的不斷糾正,目前我們心中已基本確立了農村國中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方向。

(2)學生觀的 認識不斷深化

指導學生讀圖、用圖、繪圖教材方面的教育教學理論,總結過去指導學生讀圖、用圖、繪圖的研究目的,我 一直以為學生是知識的 容器,只有知識積累到 一定程度就會轉化成能力。課題研究以來,隨着理念的不斷更新,在頭腦中和 教學實踐中,我們都能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當作一個孩子來看待,隨時隨刻都會把他們當作一個發展的人來引導。

(3)課堂教學方式的顯著變化

基於課程觀、學習觀、研究觀的變化,在課堂教學中,一言堂已不存在,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較為靈活的方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他們學會傾聽,學會讀圖、用圖、繪圖,

學會爭論,在説與爭論中抓住矛盾體,學會分析比較,進而生成新的知識,並在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他們如何做人。

二、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於地理新課內容主要集中在七、八年級,要在短短的二年內達到標準規定的要求,難度有點大,再加上沒有相應配套教輔,如地圖,學生的認圖、讀圖分析能、尤其是學生的空間概念、用所學知識解決地理現象的能力相對薄弱,但學生的人文素養及綜合能力比較好。

所以,我們地理課題研究組的兩位老師千方百計的自設課件和收集資料去為上課有圖文資料做準備。開始教學之後,尤其是在一年級,學生學習的興趣沒有提高,一問哪科難學,學生總是異口同聲:地理。但經過一個學期的磨合、學習之後,學生基本上都具備了讀圖、分析、繪圖等基本能力及技能,但學科綜合能力較差,空間能力無法遷移。

三、問卷調查及分析:

評價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課題剛開始時,由於心理重視、領導關心課題研究,“以學論教,教為了促進學”確確實實改變了課前準備的關注點和備課方式,課堂教學過程結果同樣重視多種評價方法檢測學生的讀圖、識圖、繪圖能力。隨着課題研究的深入,這種意識也逐漸滲透到教學中,但社會關注“成績”,尤其是學校及領導對課題研究重心的轉移,課堂教學評價、學生評價都大有滑坡的趨勢,使教師不得不讓學生的發展為評價服務。

四、今後的工作思路:

隨着教學的進行,教學中存在的矛盾、問題越來越多,為此我們的課題研究也相繼深入展開。由於地理讀圖、識圖、繪圖具有實踐性,特別強調學生的親身經驗、動手動腦,但如何開展實踐活動就成了一個難點。為此我們課題組的地理教師認真閲讀有關指導學生讀圖、用圖、繪圖教材方面的教育教學理論,總結過去指導學生讀圖、用圖、繪圖的經驗教訓,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指導學生的方法、技巧為重點,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設施、條件,並取得了一定效果。

目前,學生已初步掌握了讀圖、識圖、繪圖的技巧,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學生的興趣越來越淡,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還有待改進完善。

以上是課題組所做工作的簡述研究設想,我們也在不斷的成長,收穫多多,但理論與現實的矛盾也在不斷凸現,困惑也 在不斷增多。我們雖盡力而為之,但還有不盡人意之處,懇請各位專家對我們的階段性成果分析報告指導和批評。

課題階段總結 篇八

一、小課題的提出

1、XX年9月份,紹興市少兒藝術學校世禾校區建立,學校提出要抓住辦學規模擴大的契機,結合世禾校區的實際情況,努力創設有藝校特色的低段口語教學,在課堂內外為學生學好英語創設良好的氛圍,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手段,讓學生在動中學、用中學、樂中學,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語境實踐教學中我們體會到,在重視營造學生學習英語的語境的同時,還要強化學生學習英語所必須的內化、創新的過程,給學生創設自主發展的時空,發展學生的個性。

2、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新知識、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學會學習已成為21世紀人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過去那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相當陳舊和落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個性,已成為當前探究的重要課題。

3、《英語課程標準》特別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倡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提供充分的條件、給予必要的幫助,讓學生在學習的全過程中積極參與、主動探索、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實驗目標

1、研究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興趣,讓學生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樂於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2、研究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低段,特別是一二年級的英語口語教學在目前還處在一個初級探索階段,尚缺乏一定的系統性和完備性,教師要通過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來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要更好地突出我校的藝術特色,使之和英語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我校特有的低段英語口語藝術化教學。

3、研究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每一個環節上都能積極主動、積極探索、積極參與。

三、實驗策略

1、注重理論學習、更新教師教學觀念。教師學習有關理論,參加培訓,用新的教學理論武裝思想。跨年段的老師更是要區別對待高低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學習規律。認真學習適合低年級學生的教學理論方式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任務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當好孩子們在外語領域的啟蒙老師。

2、創建良好師生關係、和諧的課堂氣氛。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年級的小朋友還沒有從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脱離出來,常把老師當阿姨,這有助於創建融洽的師生的關係,但這種依賴性應漸漸淡化,轉化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從而培養他們獨立的創造力。一開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就應注重這種關係的建立最重要的是讓小朋友們愛老師,由愛老師發展為愛老師上的課,所以英語教師應該從“幕後”走到“幕前”,多與小朋友在一起。由於40分鐘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説,時間過長,給課堂調控帶來一定的難度,我們根據實際需要,控制好時間,在儘量短的時間內進行高效調控,利用各種方法完成教學任務,剩下的時間讓他們畫畫、玩一玩。

3、注重以英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們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課外活動,為學生搭建了展示英語能力的平台。首先,圍繞課堂教學我們開展了自制單詞卡片、手抄報、英語商標、口語、聽力等各種各樣的競賽活動。並且做到每次活動有記載,通過對錶現優秀的同學給予獎勵、作品在校園網上展示等表揚手段,極大地鼓舞了學生學英語的熱情。

4、注重以課題為核心,開展教學工作。我們圍繞有藝校特色低段口語教學課題,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活動。如:分年級集體備課,這樣做到互相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兩校區教研組一週一次協作研討,並以該課題為核心開課,相互交流,相互探討。 按課題的要求,對教師的備、教、輔、批、改等教學環節進行每月一次的交流。每月定時學習有關理論,所學習過的書籍有《英語課程標準》、《中國小外語教學》、《中小英語教學與研究》等頗有影響的報刊雜誌。

四、實驗的成果

1、教師的教學思想有了一定的轉變。目前,我校的英語教學基本能做到以愛的教育為主體、美的教育為根本、師生平等,互信、教學氛圍民主和諧。

2、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教研員李老師深入實際地指導、教師積極主動學習理論、精心設計研究課等都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師專業素質。首先,在課堂教學方面,屠丹老師結合小課題在家長開放日上執教了一節示範課,受到了良好的評價。其次,實驗教師注重積累心得體會,並積極撰寫課後反思。一學期下來,教研組每位老師課課有反思,並將在課堂中的突發事件整理成文,寫成案例。

3、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小朋友能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性地運用交際英語與老師和家長交流。

五、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中面向全體不夠。教師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主體作用發揮得好的學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較快,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中等生和相對比較差的學生則羞於表達,喪失了“發揮”的機會。

2、學法指導有待加強。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英語是一門全新和陌生的課程,更應加強對孩子們的興趣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因為他們學習實際上仍然處於被動懵懂狀態,依賴性強,離開了教師,還是不會學習,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制約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