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赴張家港市學習考察創建文明城市的報告

欄目: 彙報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67W

關於赴張家港市學習考察創建文明城市的報告

關於赴張家港市學習考察創建文明城市的報告

為了學習和借鑑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先進經驗,進一步推動我市創文工作,市創文指揮部組織“三辦六部”辦公室負責人,市文明辦、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規劃建設局、市交管大隊等創文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赴江蘇省蘇州市下轄的張家港市學習考察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考察組先後參觀了張家港市文明交通體驗館、樑豐生態園、經開區(楊舍鎮)樑豐社區、張家港市文化中心、塘市國小、金塘社區、城市E管家指揮中心、保税區政務服務中心、保税區金都社區等地,並通過召開座談會,對“創文”的各項工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熱烈的探討。這次考察,張家港良好的生態環境、厚重的文化底藴、濃郁的文明風尚和鮮明的創建特色讓我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觸動很深、啟發頗多。現將考察情況彙報如下:

一、張家港市文明城市創建的基本情況

 張家港市長江下游南岸一座新興的港口工業城市, 1962年建立沙洲縣,1986年撤縣建市,轄區總面積999平方公里,轄8個鎮和1個現代農業示範區、1個旅遊度假區,常住人口163萬。2017年全市GDP為2606億元,公共財政收入210億元。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獲聯合國人居環境獎。

精神文明建設是張家港市的一大特色品牌。1995年10月,中宣部、國務院辦公廳在張家港市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推廣張家港市 “一把手抓兩手、兩手抓兩手硬”的精神文明建設做法和經驗。1999年,張家港市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2005年,張家港市榮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稱號,2017年成功承辦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經驗交流會,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張家港市共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等7項榮譽,成為全國唯一實現榮譽大滿貫的縣級市。

二、張家港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經驗和做法

1992年以來,張家港歷屆黨委、政府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有力抓手,堅持創建理念不變、創建標準不降、創建力度不減,系統提升城市建設的硬件設施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提高了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一)領導高度重視。堅持“一把手抓兩手、兩手抓兩手硬”,一以貫之抓實抓緊創文各項工作。1995年至今,張家港市委領導更換了8任,領導班子幾經調整。但無論領導班子怎麼變化,張家港市市委書記兼任文明委主任,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每次市委常委會都要聽取有關文明創建工作的彙報,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定期督查創建工作,每個常委和其他“四大班子”領導都牽頭負責文明城市創建一方面的工作。同時,張家港市把“文明引領”明確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四大戰略路徑之一,通過抓文明城市創建,抓出了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抓出了眾人划槳的拼搏勢頭、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尤其是近年來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文明一起抓”推向了“五位一體”全面協調發展的新高度,真正實現了“兩手抓、兩手硬、兩促進”。

(二)給予充分保障。發揮市文明辦在“創文”工作中的統籌協調作用。張家港市的各項“創文”工作,在市文明委統一領導下,由市文明辦具體負責。在人員、編制、經費上全面保障了市文明辦創文工作。給予了文明辦8名編制,另設張家港市志願服務指導中心,2名編制,保證有足夠的人員去研究測評體系、組織志願服務、抓好精神文明建設。每年給予近2000萬的工作經費,保障市文明辦在民生微實事,中國好人、道德模範、身邊好人評選等創文活動中發揮抓總、協調、調度作用。

每年11月份左右,由市文明辦牽頭,召集各主要職能部門梳理出下一年度需要市裏統一支持的“創文”事項,納入文明城市創建工程,全方位解決文明城市創建的“老大難”問題。

建設管理並重。高標準規劃建設城市,規範化精細化管理城市。35年的創建歷程中,張家港市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城市。城市道路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相互分離,互不干擾,道路中未見非機動車搶道現象。將社區最好的、黃金地段用於配備社區養老、文化活動等公共基礎設施,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享受了基本公共服務。城市園林綠化,注重工程精品化、節點景觀化、養護園藝化和環境舒適化,綠化覆蓋率達43.75%,人均擁有綠地面積達14.22平方米,公園和公共綠地達到118個,平均每500米就有一個“綠色氧吧”。 

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細化、科學化,大街小巷乾淨整潔。在樓道內設置了家風家訓等系列手繪畫、漫畫,佔領了陣地,既杜絕了牛皮廯的存在,又對社區居民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市場秩序井然,沒有私搭亂建、更沒有出店經營、佔道經營、流動經營等現象。 

(四)堅持共建共享。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張家港市將文明創建的成果讓全市人民共享,形成“共建文明城市、共享發展成果”的生動局面。

一方面創新實施“民生微實事”項目,通過“羣眾點菜、政府買單”的方式,短平快地解決如社區步道整修、健身廣場地面修繕、居民事務中心改造等因項目小而不能納入政府實事工程,或社區因資金不足、現有申報流程複雜而難以快速解決的居民身邊的“小急難”事,切實提升羣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另一方面普及市民一卡通,提供圖書借閲、公交乘坐、城市公共自行車等各類公共服務。拓展社區服務領域,推進菜單式、精細化服務。比較突出的一個例子就是,社區將老人的高齡補貼等費用統籌起來,為老人提供既豐盛又便宜的午餐,一頓飯餐只要7.5元,羣眾對社區的服務滿意度很高。

)堅持育人塑人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一是大力弘揚張家港精神。將“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精神”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着力提升全民素質,不斷彰顯城市文明。二是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每月在各鄉鎮、各行業開展一場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每年舉辦一次身邊好人創作大賽。開展星級文明商户評選,定期發佈“誠信紅黑榜”,推進誠信體系建設。持續深化文明家庭建設,開展五星文明家庭評比、好家風好家訓徵集推廣活動,用家庭的“小氣候”温潤社會的“大氣候”。三是發揮優秀文化滋養心靈的作用。開展“八禮四儀”教育,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從小做起、修德明禮。推動非遺進校園,藝術進校園,紅色文化進校園。在企業、村莊建立企業歷史館、村史館。四是充分發揮志願服務的引導作用。建立行業志願者隊伍,出台了《志願者禮遇辦法》,全市註冊志願者達7.4萬名,1000餘支志願者團隊,每天都有20餘個志願服務活動。創新實施“志願服務夥伴計劃”,已形成“三單模式”,即文明辦下單發佈項目、企業買單資助項目、志願者接單實施項目,形成了項目化推進、社會化運作、專業化服務、常態化志願服務格局。五是建設高標準的城市公益廣告。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生活。積極建設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精緻新穎,抬頭可見、駐足可觀,融入了城市景觀、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場景。窗口單位服務熱情周到,市民舉止文明、言行得體,做文明人、創文明城已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和共同追求。

建立長效機制。一是堅持同創共建機制。平時各項工作由各主要職能部門負責,“各自掃好門前雪”,各單位解決不了的,由市文明辦牽頭彙總上報,共同解決創建中的問題。二是堅持全面參與機制。在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通過建立激勵機制、引導辦法,充分發揮社區的作用,完善了“社工+志願者”“志願者+行業服務”聯動機制,推動了全民參與文明城市創建。三是完善督查考核機制。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同謀劃、同部署、同實施,以平時考核為主,以年底考核為輔,每年對鄉鎮、部門、單位進行績效考核中,精神文明建設指標權重達50%。

三、赴張家港市考察創建工作的啟示

近年來,我縣以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為契機,不斷加大投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市容市貌整治,推動城市管理,城區秩序不斷好轉、市民素質不斷提高、城市品位顯著提升。但與張家港市相比,我縣還存在較大差距。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發展的起點、理念、思路、舉措和成效上,更體現在工作的標準、方式方法和力度上。結合我縣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實際,提出如下工作建議。

(一)強化創文組織領導,優化工作體制機制。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把手”工程。各級各單位的主要領導是推動文明創建的關鍵,是引領帶動全民共創的主心骨。距離迎接省測評組來我縣測評只有百天左右,建議近期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到各類實地考察點進行現場調研,調度當前“創文”工作。在迎檢測評關鍵時期,主要領導每週專題聽取一次彙報,縣領導每半月到各責任網格調度一次,每月召開一次現場會點評會,指導督促創文工作。對當前創文工作落實不力的若干責任單位,按照《問責辦法》實行警告,對單位主要領導進行約談,推動創文責任落實。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我們不僅要認識到在軟件建設方面的問題,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們在城市硬件建設上的差距。建議按照突出重點,先急後緩,分步實施的原則,加大對創文有效的投入。針對社區小區管理漏洞問題,開展居民小區整治攻堅行動。進一步加強對物業公司的教育引導,全面開展小區綠化補栽,整治小區環境衞生,對小區居民進行創文宣傳,協助社區提高羣眾創文知曉率。加大對小區的排查,對小區管理混亂、基礎設施破損、環境衞生差等問題,立即進行整改,對小區樓道內亂堆亂放、亂貼亂畫等及時清理,提升社區淨化、綠化、亮化水平。針對道路等基礎設施修復不及時問題,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對主次幹道、背街小巷的路面,人行道、護欄、各類井蓋,城市盲道、無障礙設施,公共場所公用電話、郵箱、座椅,以及綠化帶等公共基礎設施和區域存在的問題,逐一進行排查,列出問題清單,破損毀壞的,立即進行修繕、更換。同時,調動社會各種積極因素,強化創建文明城市的硬軟件設施建設。加大對公共交通、集貿市場、文化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優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在考察中,張家港乾淨整潔的道路、標準化的小區公共基礎設施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城市管理,規劃先行,嚴格執行規劃。建議我市以後的新建小區、城市道路等設施,嚴格按照規劃建設,杜絕“一罰了事”,對於違反規劃的,要求其恢復原狀。建議城管、房管、市監、公安等部門聯合作戰,對張貼小廣告、“牛皮廯”行為人實施停機停號措施,在統一清理牛皮廯後,統一在社區各樓道內做家風家訓、關愛未成年人等內容的手繪畫、漫畫,佔領陣地,防止牛皮廯死灰復燃。在城區內選擇若干地方建立城市書吧,建設書香城市,濃厚城市人文氛圍。對於涉及資金為20萬元以下的民生微項目,簡化審批程序,以超常規手段推進城市建設。

 (四)創新志願服務,推動志願服務。目前,我市的志願服務主要依靠行政力量來推動,羣眾參與度不高,效果較差,“殭屍”志願者較多。在借鑑張家港市經驗的基礎上,建議儘快舉行我市志願者協會換屆會議,在各行各業、各個系統成立志願者分會,在城區選擇合適的地方建立若干個志願服務V站;研究確定志願者服務項目,動員企業資助,使志願者服務更加常態,富有活力。研究制定我市的《志願者服務禮遇辦法》,引導羣眾參與志願服務。對各社區的殘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弱勢羣體進行摸底,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讓志願服務團隊參與其中。

關於赴張家港市考察學習創建文明城市的報告

 

金昌市金川區赴張家港學習考察組

    

   為了學習和借鑑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先進經驗,進一步深化創建理念,理清創建思路,優化創建措施,按照市委要求,金川區成立學習考察組赴張家港市考察學習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我區考察組先後參觀了張家港市主城區的市容市貌、經濟開發區金塘社區、城市管理志願者協會、商業步行街、市文化中心、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等地,重點學習了各有特色的創建單元開展文明創建的做法和成效。通過實地考察學習,張家港良好的生態環境、厚重的文化底藴、濃郁的文明風尚和鮮明的創建特色讓我們印象深刻。總體上講這次考察,收穫頗豐、受益匪淺,啟發很深、觸動很大,危機緊逼、壓力倍增。現將考察情況彙報如下:

一、張家港市文明城市創建的基本情況

   張家港的前身是沙洲縣,於1962年從常熟、江陰各劃出一塊合併成立,1986年撤縣建市,轄區總面積999平方公里,總人口150萬。精神文明建設是張家港市走向全國的一大特色品牌,1995年10月,中宣部、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在張家港市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推廣肯定了張家港市重視精神文明建設、“一把手抓兩手、兩手抓兩手硬”的做法和經驗,1999年,張家港市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2005年,張家港市榮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並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概括説來,張家港市通過文明城市的創建,不但改變了一座城市的視覺形象,更改變了這座城市的市民面貌,“城鄉一體文明”特色進一步彰顯,精神文明建設實現了從重行政推動到整體聯動,重環境營造到內外兼優,重城區文明到城鄉一體,重教育灌輸到育民惠民並舉的邁進。

二、張家港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經驗和做法

1992年以來,張家港堅持把文明城市創建作為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綜合平台,做到創建理念不變調、創建方法不走樣、創建標準不降低、創建力度不減弱,有力促進了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續提升。

   (一)堅持“一把手抓兩手、兩手抓兩手硬”,確保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常抓不懈。1995年至今,張家港市委領導更換了8任,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幾經調整,但無論領導班子怎麼變化,張家港市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把深化文明城市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市委書記兼任文明委主任。市委常委會經常研究精神文明建設,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定期督查創建工作,每個常委和其他“四大班子”領導都牽頭負責文明城市創建一方面的工作。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同謀劃、同部署、同實施,每年對鄉鎮進行績效考核中,精神文明建設指標權重達50%。同時,張家港市把“文明引領”明確為今後五年發展的戰略路徑之一,通過抓文明城市創建,抓出了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抓出了眾人划槳的拼搏勢頭、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文明一起抓”推向了“五位一體”全面協調發展的新高度,真正實現“兩手抓、兩手硬、兩促進”。

   (二)堅持高標準城市建設管理,着力提升城市形象。35年的創建歷程中,張家港市城市規劃高標準、高起點,堅持一張紙不變。城市園林綠化,注重工程精品化、節點景觀化、養護園藝化和環境舒適化,綠化覆蓋率達43.75%,人均擁有綠地面積達14.22平方米,公園和公共綠地達到118個,平均每500米就有一個“綠色氧吧”。無論是園林景觀小品還是道路兩側的行道樹、綠化帶都被修剪成圓形、菱形、正方形或長方形等各種形狀,規劃新穎、設計別緻,令人耳目一新、賞心悦目,尤其是以紅色石楠為主的綠植景觀帶與花卉、草坪一起塑造出了一道道優美的風景線。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細化、科學化,大街小巷乾淨整潔,一塵不染,建築物、電線杆等處無小廣告,背街小巷無死角盲區;市場秩序井然,沒有私搭亂建、更沒有出店經營、佔道經營、流動經營等現象,寵物的管理也非常到位。 

   堅持以人為本的創建理念,形成共建共享的創建格局張家港市將文明創建的成果讓全市人民共享,形成“共建文明城市、共享發展成果”的生動局面。依託12345熱線建立便民服務中心,構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的民生綜合服務平台,打造24小時不下班政府,為市民和外來務工提供“一站式”服務,讓市民直接參與城市管理,建言獻策文明創建。普及市民一卡通,提供圖書借閲、公交乘坐和共享單車等各類公共服務。拓展社區服務領域,推進菜單式、精細化服務,比較突出的一個例子就是,社區將老人的高齡補貼等費用統籌起來,為老人提供既豐盛又便宜的午餐,一頓飯餐只要7.5元,羣眾對社區的服務滿意度很高。廣泛深入開展全民閲讀活動,實現了“四個全國首創”,即首創覆蓋城鄉的書香城市建設指標體系、首創分眾化全民閲讀引導機制、首創民間閲讀推廣人資格認證制度、積極建設圖書館驛站。從賓館、餐廳到商業街區隨處可見圖書館驛站,市民時時都能享受到閲讀的樂趣,整個城市閲讀的氛圍十分濃厚。

   )堅持育人塑人,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走進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城市展示館的展廳,目睹張家港兩個文明建設的輝煌成績,“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精神”形象而強烈地衝擊着人們的心靈,這16個字看似簡單,但內涵極為豐富,這是“張家港精神”的濃縮,迸發的是張家港人不甘落後、爭創一流的高昂士氣,她已經成為張家港乃至蘇州發展的法寶之一。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力弘揚弘揚張家港精神相結合,着力提升全民素質,不斷彰顯城市文明。廣泛開展文明旅遊、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開展星級文明商户評選,定期發佈“誠信紅黑榜”,推進誠信體系建設。持續深化文明家庭建設,開展五星文明家庭評比、好家風好家訓徵集推廣活動,用家庭的“小氣候”温潤社會的“大氣候”。開展“八禮四儀”教育,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從小做起、修德明禮。充分發揮志願服務的引導作用,建立行業志願者隊伍,出台了《志願者禮遇辦法》,全市註冊志願者達14萬名,志願者服務實現了規範化和常態化。積極建設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精緻新穎,抬頭可見、駐足可觀,融入了城市景觀、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場景。窗口單位服務熱情周到,市民舉止文明、言行得體,做文明人、創文明城已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和共同追求。

   )堅持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化同創共進。以實施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戰略為契機,推進城鄉一體文明,堅持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鄉風文明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動城鄉文明有效聯動與無縫對接,致力讓城鄉居民擁有一樣優美的居住環境,致力讓“美麗鄉愁”永駐港城。通過開展“講文明、破陋習、樹新風”專項行動、五星文明家庭評選等活動,積極培育和傳播鄉賢文化。鎮村建設規劃科學,村莊環境整治得力,環境衞生好;農村公路基本實現黑化,路邊景觀樹、綠化帶檔次高、面積大,村容村貌好。

   )堅持以創促進,推進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張家港文明城市創建經歷了從抓環境起步、到城鄉一體聯動,再到提升城市品質、培育創建品牌的過程,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際衞生港、國家生態市等192項國家級以上榮譽稱號。文明城市創建美化了城市面貌,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優化了投資環境,吸引了更多的客商投資。

三、赴張家港市考察創建工作的啟示

通過學習考察,我們感到金川區在文明城市創建各個方面都還存在着明顯差距。我們只有創新理念,真抓實幹,才能不斷推動創建工作深入開展。

(一)差距與不足。一是經濟實力的差距。張家港市的國內生產總值是2300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57億元,一般性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8億元,經濟實力都非常強,我們的差距很大。二是城市管理的差距。去年,結合中央巡視組環保督查,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提出了“十亂三禁三控”的工作思路,工作成效也是有目共睹。儘快我們在城市管理上已經抓的非常細了,但與張家港相比精細化程度還是不夠。三是園林綠化的差距。受自然氣候、地理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制約,我們的樹種、花種、綠植品種還非常單一,園林景觀少,檔次低,設計特色也不夠明顯。四是社區服務的差距。原本我們的社區服務管理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現在與張家港等城市相比無論是服務理念、服務領域還是服務精細化水平已遠遠落後,亟需提檔升級。五是市民素質的差距。市民素質是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市民素質的提高,文明城市創建水平也不可能提高,做好創建工作落腳點最終要體現在市民素質的提高上。和張家港相比,我們市民的文明素質還需要不斷的提升。六是公益廣告設置的差距。城市公益廣告代表一個城市的形象品味,同時亦承載着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是規範公民思想道德,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載體。與張家港相比,我們的公益廣告還處在圖解化、簡單化的層面,數量少、檔次低、設置也不夠合理。

(二)啟示與感悟一是精細化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隨着城市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城市管理的要求,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融入現代城市管理當中,是城市管理創新的重要途徑,是社會管理創新的必然要求。二是管理城市與經營城市已成為大勢所趨。過去都是以抓經濟、抓項目來帶動城市發展,現在管理城市、經營城市的這種理念已經遍及到全國各個城市。過去,在別的城市還側重於經濟建設的時候,我們先前一步抓城市管理,抓在了前列,現在各地都有了這種緊迫感,都在抓,由於經濟基礎好,自然條件優越,很容易趕超我們。三是市民的素質是城市文明的根本。市民是城市的主體,市民素質是城市文明的靈魂,在文明城市建設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市民素質的高低,決定着城市的品位、城市的文明程度。城市的文明,歸根結底反映在人的行為上,決定於人的素質。城市的文明,最終還是體現在市民的文明素質和文明訴求中。四是經濟基礎是城市發展的保障。張家港在城市管理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一個項目動輒就是幾千萬,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設施建設、管理水平提升都離不開財政的保障,我們只有加快轉型發展步伐才能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五是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文明城市建設的核心張家港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羣眾需求為導向,紮紮實實辦好民生實事,實實在在惠及羣眾。我們只有精準對接羣眾需求,把文明創建變成共建共享的惠民工程,才能使城市文明的內涵更加豐富。

四、思考與補短

    今年的大測評,是我市首次與全國已經命名的45個地級全國文明城市站在同一陣營迎測評、排名次,面臨的壓力非常大。我們只有在借鑑張家港市先進創建經驗的基礎上,在創建工作的標準、方法、內容、機制上多下功夫,努力抓好鞏固提升,才能確保順利通過測評。

(一)城市管理要更精更細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要求,在環境衞生、城市秩序、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把城市管理工作做得更深、更細、更實。針對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等區域存在的難點頑疾,要集中力量開展綜合整治,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讓城市更整潔、更宜居、更美好。

(二)城市園林綠化要更美更靚要結合本地實際,大量引進適宜本地種植的花草、樹木,營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綠化風貌。在景觀的設計製作上要構思新穎、創意獨特,將城市特點與人文景觀巧妙地結合起來,形成城景協調統一的整體格局。

   )社區服務要更全更好社區是黨和政府在城市工作的基礎,是為羣眾提供服務的最基層的窗口和平台。要緊緊圍繞市民需求,積極統籌資源、整合力量,提升服務理念、拓展服務領域,豐富服務內容,有針對性地為老年人、青少年、特殊羣體提供特色化的服務,為羣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不斷提高市民羣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志願者服務要更多更實要不斷壯大志願者隊伍,重點加強行業性志願者隊伍建設,促進志願服務向社會各領域普遍滲透,與各行業有機融合。要加強對志願者隊伍的組織領導,制定完善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讓志願者在志願服務中獲得回報,感受快樂,不斷推動志願服務活動的創新發展、常態長效。

   )建議在適當時間組織人員到外地考察學習。通過“走出去”這種方式,讓我們的幹部通過考察學習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借鑑先進地區的經驗做法,把我們的城市管理、城市創建、城市綠化等工作做得更好。

   )建議在文明城市創建等方面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把文明城市創建與紫金花城建設有機融合,加大公益廣告創意製作和刊播展示力度,設置一批景觀式、長期性、有美感的公益廣告,讓公益廣告隨處可見;探索建具有我區文化特點的核心價值觀主題廣場、公園、街頭小景,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城市景觀、融融入市民的日常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