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語文大學聯考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4W

語文大學聯考作文多篇

語文大學聯考作文1

我,是一枚書籤,一枚神奇的書籤。由竹子切下雕成,也透着修竹獨有的芬芳。或許是在油墨中浸潤了太久的緣故,將我拿在手中的人總會不由自主地靜心,將身心託付在書中。初來世間,我毛刺未脱。扎手的身體被放入一本《海國圖志》中。我什麼都不懂但卻隱約感到從手上傳來的炙熱。天演論、沉淪、彷徨、家春秋……漸漸地我身上的毛刺被磨滅,我越發的看清了這佈滿硝煙的天空,看清了那雙燃燒着希望的雙瞳。

一個時代下,一個民族在屈辱中守護着千年文明奮身站起的形象印在了我的身上。時光流轉,清風吹散了烽火,漸漸一股如早春的復甦氣息盈溢在空氣裏。我又被夾在了一些新朋友中。《邊城》裏温潤的鄉土氣;《平凡的世界》裏充斥的倔強感;《繁花》裏飄逸的落寞情。王小波、王火、畢飛宇、北島……這些名字帶着這個時代獨有的奔放與內斂、激昂與沉思填滿了我的又一份記憶。在那陣狼藉席捲過後殘存的剛強,挾裹着年輕與朝氣,染就了人們的心魄。晨光之中我甘做橋樑,在字與心之間勾勒了一份安逸,一份靜謐。曾經迷濛幽邃的天空,慢慢被燈光照亮;曾經清新沁心的空氣,慢慢紛揚了塵土;曾經靜謐安寧的世間,慢慢被噪音不留空隙的填滿。

時光荏苒,我竟是再也抓不住人心,再也看不清人們的瞳孔。書頁越發的白了,越發的軟而光滑,我掙扎着不閉上雙眼,卻抵不過外邊的黑暗——我罕見天日。我被長久的夾在一本雜誌裏,只能透過縫隙看見人們的目光,流連在刺眼的屏幕上。手,緊緊地握着冰涼的手機。他們越發的孤獨,蜷縮在心中黑暗的角落裏,瑟瑟發抖。長久地等待,長久地窺視,我終於看懂了人們的心,他們在年華中遺失了曾經的記憶,迷茫在無知的昏暗中。他們狡辯説他們可以看手機中的文字,卻不懂得我較之他們更多了一份温度,多了一份記憶。多了風花雪月之外的家國天下,紙醉金迷之外的微言大義,醉生夢死之外的血氣方剛。正因為他們缺失了對這個悠久文明的曾經苦難心酸的體察,才有悵惘與迷茫……

我,是一名考生,一名普通的考生。書籤為我講述了它非凡的經歷,渴望並嚮往着將一份人文記錄、流傳。我想,這就是我在這個時代的使命與光榮。

語文大學聯考作文2

水鹽相異,類之別也。然鹽入水,一瞬遁隱,相融也。其必曰:融乃生變。

曩者,楚之屈原,不為世所容,行吟澤畔,遊於江潭,偶遇漁父。漁父語之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不為所動,懷石赴汨羅。倘屈原以皓皓之白融於濯淖污泥之中,相機而動,庶幾有所成也。春秋叔孫豹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屈原之烈為世敬仰,然以命搏,竊深以為恨也,孰與立德、立功、立言於生前?《西遊記》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乃千古奇書,奇書有奇人,破石而誕之悟空、豬形粗夯之八戒、紅髮圓睛之沙僧皆驚世駭俗之顏。玄奘未至,悟空、八戒、沙僧各逞野性;玄奘至,悟空、八戒、沙僧雖偶有齟齬,然皆能識大體、顧大局,其間變化甚矣,何也?玄奘之融功莫大焉!或曰:酸甜苦辣鹹,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百味紛呈,此言得之,一“調和”、一“相生”此之謂“融”。

宗族之興必在“融”。曩者榮氏毅仁,乃無錫賈人之後,弱冠之年即為父股肱,奮其智,歷職經理、董事,而榮氏一族行商坐賈者有二十餘家,榮公融諸榮為一,榮氏一族始乃聞名天下。丙申年榮公合諸榮謀,以產業獻國,舉國上下鹹頌其德焉,總理美其名曰:少壯派。故,“融”為發家肇始。

邦之興必在“融”。昔時秦據崤函之固,君民相融以窺天下,至商君佐秦孝公,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強橫一時。和合生力,及至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理固宜然。由是觀之,“融”乃興邦之不二法門。或曰:何為“融”?則曰:融小德而為大德;融小義而為大義;融小美而為大美;融小善而為大善……所謂“美美與共”,“循序漸進”,以至於盛。

今之中國,政通人和,潤澤之氣氤氲山林,萬類霜天競自由,此誠戮力同心之秋也。或曰,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水入於水復為水,鹽入於鹽復為鹽,所憂者嫌隙也,一室之內,分則兩害,合則兩利,故共存相生必作於細,必融於細。

古希臘赫聖哲拉克利特雲:“美在和諧”。“和諧”即相融,百味相融,則世界燦然!

語文大學聯考作文3

輕輕地,推開一扇窗;靜靜地,啜飲一口茶。手持一卷,在裊裊升騰的茶香中,欣賞文字的靜美,任心中的一泓清泉汩汩流出,洗去浮華,淡去煩躁,遠離喧囂……

語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在語文的世界中,我可以:“觀古今於須臾,扶四海於一瞬”。在語文的世界中,我可以朝謁秦皇漢武;暮訪孔孟太白;悲白娘子永鎮雷峯塔,歎孟姜女尋夫哭長城;揚鞭策馬駝鈴古道,在夕陽的殘紅裏看西楚霸王四面楚歌的悲壯;歎卧龍先生軍帳內四十九盞明燈的淒涼……在語文的世界裏,我可以在大洋彼岸與巴頓一起指揮遠征軍;和蒙哥馬利一起感歎沙漠之狐的老練;可以感歎斯大林格勒城內的壯烈;體會丘吉爾V字形手式所傳達的樂觀……在語文的世界裏,我感受到歷史的深沉。

語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在語文的世界裏,我可以遊弋於大自然的美麗中。在語文的世界裏,我可以春看柳絮紛飛;夏觀十里荷花;秋賞三秋桂子;冬歎萬里雪飄。在語文的世界裏,我可以聽老杜春夜吟哦,小杜清明問路,陸放翁聽夜闌,僧志南杖籬過橋東,聽易安居士歎綠肥紅瘦,看誠齋主人賞呈心荷珠;停駐在西子湖畔任蘇東坡濃粧淡抹,在黃四孃家賞流連戲蝶……在語文的世界裏,我收穫到自然的清新。

語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在語文的世界中,我品讀到文人樂觀積極,不畏權勢的灑脱。在語文的世界中,我讀着青蓮居士“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錚錚傲骨;蘇子瞻“日啖荔枝三百顆”的樂觀曠達;劉禹錫“前度劉郎今又來”的灑脱自適;唐伯虎“我笑世人看不穿”的風流瀟灑;讀着五柳先生不以心為形役,在熹微的晨光中“抱拙歸田園”的淡然坦然……在語文的世界裏,我看見韓愈衰朽惜殘年的悲壯;屈原“哀民生之多艱”的喟歎;魏徵直言的勇氣;司馬遷忍辱的堅韌……在語文的世界裏,我感悟到生命的真諦……

語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悠悠然唱出春江花月夜的美麗;潺潺然唱出高山流水的流暢。語文,是我心中的一泓清泉,帶給我自然清新,帶給我樂觀曠達。在語文的世界裏,我體會更多,感悟更多。

語文大學聯考作文4

語文的學習,對個人,對國家或社會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看來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想製造一件瓷器。提高語文素養的三條途徑,就分別對應了制瓷的三道工序。正如每道工序都不可或缺,三條途徑也缺一不可。

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是築胚,它決定了瓷器的形狀,決定了瓷器的用途。是它奠定了這個瓷器的基礎,瓷器也是在這個基礎上不斷蜕變,成形,成器。這就好比三條途徑中的社會生活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通過這一途徑獲取的知識,是最生動,最基本,也是最令我們印象深刻,深入我們骨子裏的知識。它直接造就了我們的性格,影響我們對人對事的態度和對世界的理解。只有通過它,我們才能把死的知識轉化為活的發展動力,才能真的造福於人民,服務於社會。

制瓷的第二道工序是上色。這一工序看似對瓷器的使用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其實,他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瓷器的高度與文化價值,是瓷器文化價值的最直接體現。在整個制瓷過程中,這是最能昇華瓷器的一道工序。這就好比三條途徑中的課外大量閲讀。讀一本書的過程,就像是與人交流的過程。也正是在千百次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的境界不斷提升,我們的思想不斷昇華。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在瓷器上填上了一道亮麗的色彩。而正是在閲讀的過程中,一道道光亮的色彩不斷交織,融合,終成一幅美麗的畫卷躍然瓷上。我們的語文素養也就此得到了昇華。

煅燒是制瓷的最後一道工序。一件未曾煅燒的瓷器,縱使其結構再巧妙,花紋再絢麗,也無法稱之為瓷。只因煅燒前它是“散”的,是煅燒讓它各部分融合並再次昇華。經過煅燒的瓷器讓人感覺渾然天成,似乎生來就是一體的。這時瓷器才真正成瓷真正成器。這就好比三條途徑中的課堂有效教學,在課上我們不斷將零碎的知識系統化,將通俗的知識專業化。這不僅直接提高了我們的語文水平,更教會了我們方法,指導我們的方向,指引我們前進。在最後,我們也就真正成器。

如前文所述,語文學習的三條途徑正如三道制瓷工序一般,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他們之間沒有優劣,只有不同,只用真正把握全部的三條途徑,才能最終成就我們的語文素養。

語文大學聯考作文5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清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間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斟一杯清酒,獨酌出兩行濁淚。

中秋月,滿月。月下人,孤人。亭下孤燈搖晃,人影幢幢。無人相與把盞對飲,只有月對你敞開了心。你的嬋娟美夢,還能否喚起千里外的迴音?凝望的太久,月影也若隱若現,是淚水感動了月,還是浮雲遮住了你的心?獄外生活固然自由,卻使你的一片忠心遠離聖都。團圓的時候,你卻只能團圓你一生的感傷。世事難料,如夢幻般縹緲。這雙描繪宋朝宏偉藍圖的手,此刻竟連端起酒杯都要顫抖。風吹亂了浮雲,也吹乾了你的淚水,落葉是深秋的雨,洗不掉你塵世的俗,帶不走你失意的傷。桌上放涼的飯菜你不曾動過,酒杯裏,倒映的是你鬢間的白髮和那憂鬱的眼神。你害怕望見他,一個年老頹廢的雕塑,怎能容下你那顆熱血沸騰立志報國的心?

無情的葉在落,失意的你卻在爬起,一蓑煙雨任平生,世俗的疾風驟雨打不散你堅固的愛國之心,受盡委屈你扔能笑看人生!一個偉大的抱負決定了你不屈的性格,你可以一時迷茫,一時失望,但你心中總會有不曾熄滅的希望。你就是天上那輪普照宋朝蒼生的明月,過眼的煙雲一能永遠遮住你的光芒,大宋百姓的安寧還會由你的光芒指引。秋不僅是蕭瑟的季節,更是收穫的季節。你,蘇軾,收穫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重要昇華。

你起身,一飲而盡杯中的酒,斟滿,向着明月,你再一飲而盡,再滿,環視一週,那些與你同在卻並不在場的朋友,再飲而盡風更大了,庭院裏的樹拼命的搖頭枝條,用掌聲歡迎英雄的`歸來。

一壺酒只剩一杯,你沒有再飲,你面朝北面寂靜的夜空,將這一杯酒灑向天空,然後你摔碎酒杯,仰天長嘯着走向黑暗深處。以一副堅定驕傲的背影,昂首行走於塵世的黑暗中。也無風雨也無晴,你一路平靜的走過,播撒下希望的種子。

夜,再次靜謐,風停了,雲過了,萬里晴空的瑰綠色中,一輪明月笑的正甜。中秋月,滿月。月下人,人上人。

語文大學聯考作文6

窗外小雨淅淅瀝瀝地下着,遠遠望去一片灰濛濛的天空像籠上了一層淡淡的輕煙,桌上,幾本零亂的書,右手旋轉着一支圓珠筆,伴着一個孤單的身影。夜,寂寞如斯,燈,孤單如我。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這種孤燈隻影串成的生活已有許多年了,雖然,對於這種生活也感到習以為常,但我所追逐的夢幻依然如夸父尋找的太陽一樣,還在遙遠的地平線之外。當往事慢慢被歲月的塵埃抹去時,當青春只是在無聊與空虛中消耗時,我才發現“成人教育”並不是我最終的目標。揚一葉輕舟,穿過萬重山,駕一匹神駿,縱橫馳騁,為我的靈魂提供平靜與清涼,使它有所寄託,過去也許是太過於看重一時的成敗得失,使學業無所長進。而今,大學聯考臨近,常在有雨無雨的夜晚,靜靜地打開心窗……

春天,萬物初露端倪,在豔陽下熠熠生光,心靈更是澄澈空明,驟然體會到生命是需經過不安,經過躁動,以至迷惑,才能走向寧靜,歸於平和。夏日,烈陽的焦灼難免傷及到春天的孩子,但仁慈的上帝似乎並沒有拋棄這些勃發生長的生靈,而是帶來陣陣細雨,告訴它們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秋兮,西北風吹拂着蒼寂的大地,路人沒有回首,那收割後的稻田,默默地散發泥土的氣息。冬至,萬物都靜了下來,只有歲月收藏着來年的種子,展望。

禪悟生命,生命的意義其實只在與過程,而不是結果,因為生命的所有結果都是一樣。

人生於世,有許多割捨不下的東西,諸如金錢、權力、地位和優厚的待遇、安逸的生活,但天道吝嗇,好事不會讓一個人佔齊全,就像維納斯留下美麗的遺憾。有無相生禍福相依,魚與熊掌難以兼得,所以生活的智者知道“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一隻倒黴的狐狸被捕獸夾套住了,它毫不猶豫的咬斷小腿而逃命。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會放棄生命的小腿,連一些附麗、慾念和虛榮都捨不得,選擇放棄需要的不僅是勇氣,更多的是對人生的透徹和一種超然的境界。我們也不要去想學業的不理想,前景的不樂觀,貪圖享受和功成名就重來都是一對冤家,必須放棄一個!

人的一生想得到的東西太多,但無法擁有時,我們必須學會放棄,這不僅是生命的抉擇,更是人生的一種成熟,一種生命的智慧。

語文大學聯考作文7

暮色四合,流水濺花,夜色從潺潺的水面浮起,徜徉於曲徑之上,淡淡的玉盤揮撒着風韻,從樹縫裏篩下片片舟楫,隨風舞動,獨然而立,歸鳥的柔柔囈語在觸手可及的星空傳遞,一帶殘荷,凝結着淺淺的月色。

涼意漸深,黯月斜掛,通透着清幽的氣息,淺吟低唱而行跡肆恣,晃忽間輕舟已過,層層月光鋪在水流之上,遙不可知的密林深處傳出聲聲清嘯,流露着不可企及的蒼茫,是誰,感傷於這清輝幽映的月夜。

一股暗香若有若無的飄至,於舟頭把酒,御水臨風,恍若月落清酒,賦醉者之回首,幡然醒司,香——自心出。

兩岸古木在風中低語,道不盡“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怕也只有那破敗的荷葉方能懂得那些“莫柔弱於水”的傾訴,風乍起,樹影搖曳,落木繽紛,如鏡的江面泛起層層漣漪,遠遠開散而去,似在尋覓遠方的歸宿,斑駁的樹影刀光劍影般交錯着、重疊着,如觀流水般地思憶着往事,思憶着逝去的年華。

一江水,是身佩蘭草的屈子的眼淚,是**長逝的岳家的忠魂,是壯心不已的夜瀾風雨,是遺恨五丈原的出師未捷。思絮,不知從何時起,終於何時了,輕波卻依舊……

不禁長吟,“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落認家。”流浪,似片片離木的枯葉,隨波逐流,任風起雨落,亦或天高雲淡,白駒過隙間已飛下千尺,遙望遠方的未知,愈走腳步愈沉,最終無法再抬起,是的,是該回去的時候了,可是流水不復,一片落葉亦使滄海桑田,那破敗的荷葉是否也是為了尋根呢?尋根,應是一種遙遠的追溯,它需要耐心,需要時間的洗滌,更需要一顆虔誠的心,尋根的結果故然撼人心神,而重要的應是它的歷程,那是對先人的渴盼與追求,如今夜的月,雖黯淡卻迷人。

這片江已不知送走了多少斷魂客,那輪月又摧下了幾度相思淚,如果荷葉有情,它又怎忍零落呢,零落,是因月夜,因刻骨的相思摧人老去,而通靈的葉,亦應感受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她喚它歸來,她喚它孤獨的魂,千百年來不知已有幾多嗟歎。

聽着月光傾瀉面下,打破寧靜的夜空,打破微波粼粼的江水,打破片片荷葉,只留下清酒,依舊漂散……

語文大學聯考作文8

豬年的春晚,我聽到一聲之前從沒有聽過的曲子“老腔”——那黃土地黑皮膚鑼鼓喧天吼聲震顫八百里山川河嶽的歌!我願意把它令人震撼的力量歸結為一個詞——接地氣!“老腔”不是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它不適合淺斟吟唱。很簡單,在大西北粗礪的風沙中,陽春白雪扎不下根來,淺斟吟唱傳不到遠處,它吼出的是底層草根心裏的吶喊,它體現的是生民發展的原生態艱難歲月。

“老腔”牽繫着那麼多,承載着那麼多——俗稱之為民俗,雅稱之為文化!它有令人震撼的力量,因為它的真實,它的本色,它的温情,也因為它深深紮根於這片熱土的執着——它榮,他們榮;它辱,他們辱;它興,他們興;它衰,他們衰!

陳道明曾在一次電視節目上發飆,幾十個來自山西稷山的農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滿堂喝彩,卻被幾位評委貶低得一無是處。陳道明怒斥:你們對傳統文化毫無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這個節目。你們可能讀過不少書,有很高的知識水平,但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農耕文明卻知之甚少、理解不了……震撼,真的不在於文化程度有多高,無所謂見識有多廣,而在於能不能放棄那種矯揉造作的勢態,以赤子之心感受到一種發自心底的衝動與虔誠。

老腔、秦腔、花鼓的傳承者們,骨子裏就是一種這樣動人的虔誠。只是我們誤解了這種虔誠,甚至蔑視地稱它為“愚昧”。於是我們看到令人落淚的一幕——義務宣發方負責人方勵現身某直播平台用下跪、磕頭的極端方式,懇求全國院線經理為《百鳥朝鳳》增加排片!《百鳥朝鳳》僅僅是吹嗩吶嗎?錯,它堅守的是在東西方文化八面來風中,可貴的文化自覺和文化定力;它表達的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傳承,以及對現實中普通人的細緻關懷……中華大地,沉默無言,山重水複,莽莽蒼蒼,它的激情,只為生於斯長於斯逝於斯的人而奔瀉,而我們的文化便被這種奔瀉所裹卷,吞吐千年,涵納古今!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期待如“老腔”般的傳統藝術能更多地走進人們的視野,老腔變紅腔!

語文大學聯考作文9

每一箇中國家庭裏或許都會有這樣的父親,他不苟言笑,不説話的時候看起來非常嚴肅,一開口全是大道理。當我們逐漸長大,看到美劇裏的父親滿眼含笑地對自己的孩子一口一個baby,honey,乃至sweetheart,不禁開始懷疑,我的爸爸,他真的愛我嗎?

其實不僅僅是父親,夫妻之間、父母子女之間、親密的夥伴之間都甚少直接説出“愛”字。20xx多年的文明足夠漫長,足夠每一箇中國人都發展出獨特的、個性化的“愛”。

我們用沉默的方式説愛,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伶牙俐齒。對社會熱點,我們能夠長篇大論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對周圍人的雞毛蒜皮,我們也能説出個子醜寅卯。我們總是這樣,對不那麼在意的事情可以長篇大論;面對自己深愛的人,卻什麼都説不出口。這不是初戀青澀時的“愛你在心口難開”,更像是“有話則短,無話則長”。事不關己的時候,想説的有限,組織語言的空間很大,所以可以滔滔不絕。愛太深,可以表達的情感太多,反而一時竟不知如何開口。蘇軾所説:“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柳永所説:“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説的都是中國人在表達愛意方面的一種沉默吧。

誠然,不説並不是無話可説而是不知從何説起,所以沒有“説愛”並不代表“不愛”,千百年來含蓄的我們一直用獨屬於中國人的、沉默的方式説着“愛”。畢竟“愛”只有一個字,一個發音。而沉默,卻各有各的聲色。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母親的愛是“沉默”的,逢在孩子的衣服裏;“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子孫的愛是“沉默”的,是送到祖母牀頭的一粥一飯;“應是子規啼不到,故鄉雖好不思歸”妻子的愛是“沉默”的,寄託在百轉千回的鳥鳴聲中;“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對祖國的愛也是“沉默”的,我們從不説出那千篇一律的愛字,但誰又能否認,那千千萬萬來自不同的心靈的、不盡相同的愛,讀來不會讓人熱淚盈眶呢?

“有話則短,無話則長”,我們有太多話想説,不知道從何説起;我們有太沉重的情感,無法用一個字來表達,因此我們用沉默的方式“説”愛,在沉默中,演變出了獨屬於每一個人的,愛的表達。

愛就一個字,不夠我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