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傅雷家書讀書心得例文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4W

七年級傅雷家書讀書心得例文多篇由本站會員“雙喜”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七年級傅雷家書讀書心得例文多篇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七年級傅雷家書讀書心得例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傅雷家書讀書心得例文一

初次聽聞《傅雷家書》時,內心是十分抗拒的,因為一聽“家書”二字就覺得是無味。但一經閲讀後,感受過書中之情後,就發現這本家書饒有趣味且意義豐富。

滿目的思念躍然於紙上,夾雜着“蕉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的盼望,以及對孩子成就的自豪之意,字裏行間,無一不是家中之情。

書中所提及的——“你走後的第二天,奶奶哭了,眼睛腫了兩天,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淚。”“自昨天起我們開始等你的信了,算起日子來,也該有你的來信了。”短短几句道出了“家書抵萬金”所含之意。同時,為什麼道出“悲喜交集呢?”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便是喜,因為孩子是天賦異凜的,喜是自豪的流露;對於悲呢,當然是莫過於骨肉分離的難捨之悲了。

讀到這兒,便有了幾分觸動,因為我也曾感同身受過——每個住校的學生,總是隻有一週才能回家一次,以至於每次週日下午返校之前,總是要在家裏磨蹭個半天,遲遲不願意離去,説到底是孩子的戀家。臨行前呢,父母總是噓寒問暖,甚至有時是淚眼朦朧,心中有着説不出的感受,那感覺就像“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父母總是對孩子們十分關心,對於在外的孩子的這份感情就愈加地強烈了!“剛朦朧闔眼,卻又是心驚肉跳地醒了。“看着孩子一天天的成長,便覺得是傷心樂事!

在外的遊子們啊!短短几分封的家信難寄託這相思,我們應該多去探望家中的長輩們,回報一點親情是一點。

父母們總是懷着“踏在我們的身上面前吧,願我們更偉大,更幸福“的無私。

多陪陪親人!

七年級傅雷家書讀書心得例文二

今年我讀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淺的書——《傅雷家書》。

它不僅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一個好孩子,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懂得怎樣做人;怎樣對待人生,,也讓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麼,這讓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溝通。同時也應該是作子女的瞭解父母的一本好書。子女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寫的每字每句已經成為經典,永垂不朽的經典。

從書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甚至是比較刻薄的人,這正是他的身世所決定的傅雷在幼年喪父,童年母親的嚴厲家教。在細節上修煉自己的品德,雖然家書中是許多教育兒子的話,但實際傅雷自身都做到了,這也就是儒家文化中在品德修養身教勝於言傳吧。當然這和他所受到的既有儒家底藴的儒家文化,又有從頭到尾的接受唯物主義的思想是分不開的。

傅雷作為父親,對子女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其實,我們身邊的父母也跟傅雷一樣的平凡與偉大。我們的父親也是經常為我們的生計,為了我們的學習,為了我們能上一個好的學校,為了我們能擁有好的成績,使得他們的頭髮都白了,費盡了心血,這是真正的偉大,這才是真正的父親!傅雷可以説是千千萬萬個父親中的一個傑出的代表,他的對子女的充滿愛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長。

從這裏邊我想到了現在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確實令人擔憂,許多孩子的自主能力越來越低,以致於現在的孩子不能適應社會,不能自己照顧自己和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正是中國父母的悲哀。

所以培養一個孩子,最好要在他小的時候,該給予自由就給予,該讓他自己去冒險,就讓他去。不要過分溺愛,讓他自己去承受一些事情。告訴他,他所在的世界,所在的國家,所在的社會,以及這個家庭等一切一切他應該瞭解的東西。永遠不要説:“等你長大了你就明白了。”之類的話。那樣他會不珍惜童年。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再説人自己一輩子都活不明白,有時候只能順其自然。你給予了他生命,有責任。每一位父母,每一個家庭,都只是暫時的避風港,要出海的船,是終究要出海的,要經歷的風浪,是終究無法避免的。

人生的許多路,許多暗夜,只能獨自去面對,孩子的人生,父母無法去替代,去承擔。清華大學曾辭退了一個學生,原因是該生在學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繫鞋帶。另有報道説,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煮雞蛋,只好哭着握着兩個雞蛋回家,這樣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嗎?不奇怪!有這樣的教育,就會有這樣的孩子。

温室裏的花朵是弱不禁風的,大自然中的樹木才能經受狂風暴雨。

七年級傅雷家書讀書心得例文三

“謙虛是很重要的,要學習非謙虛不可,謙虛才是聰明人。”大多數人得到一些小小的成就或有着過人的本領,便會四處宣揚。這便是人的本性,這是我在《傅雷家書》悟出的道理。

謙虛是一種高尚的品格,只有人具有這種品格,才能在成長道路上越走越遠。傅聰在每一次上課都有所收穫,漸漸的他發現老師有時會弄得你莫名其妙。老師錯題時你發現卻不能馬上説出來。這也是對老師的一種尊重,更是自己謙虛的表現。老師明白自己教錯時,便會馬上糾正你的錯誤。

驕傲使人落後,就比如説秦朝時期的白起,白起身為秦國的大將是一個愛兵如子,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的人。他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方針對敵人發起進攻。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令人聞風喪膽。白起是秦國有史以來最威名顯赫載他“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他一生征戰37年,未嘗一敗,打得六國無人敢掛帥迎敵,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不世之功。白起將軍有着赫赫戰功,課時到最後卻落下自刎的下場,看着了這本書我就一直在思考為什麼他會這樣?仔細想來,其實白起的死於他自己的性情有關。他雖然能文能武,戰功赫赫,但是他很不謙虛,不尊重上級,不尊重秦王,他多次直接拒絕賞識自己的昭王,之前至少三次親自請這位將軍出馬,而他堅決稱病不出。大敵當前,國軍國命無效;他遨自己的同僚,他飛揚跋扈,喜歡炫耀,所以引起別人的不滿,最後被逼得自刎。

白起給我的教訓是謙虛的人才會永久輝煌,《傅雷家書》中有許多名言警句,他啟示着我。

七年級傅雷家書讀書心得例文四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

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係,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

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於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現在,很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這就成了親子教育的典範。

七年級傅雷家書讀書心得例文五

《傅雷家書》,這本家書系傅雷夫婦與長子傅聰間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的實錄,這份兩代人雙向交流的文字實錄,嚴肅不失真切,深刻不離日常。

自寒假前期始讀至今,已讀十餘遍,也從一開始的完成作業到現在的有所觸動,《傅雷家書》一直像父親那樣督促着我、教導我。愈讀愈覺得有一種説不出的魅力。

智者傅雷先生在兒子傅聰留學在外期間,先後寫了近百封家書,從而教導兒子傅聰立身行事、忠於祖國,把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品德融於對兒子的淳淳教誨之中。其聲殷殷,其意綿綿,其情拳拳。

再一次品讀《傅雷家書》,“謙虛是很重要的,要學習非謙虛不可,謙虛才是聰明人。”其裏含有傅雷獨特的教育方式,其意教會我如何精神得到飽足。

寒假的一次繪畫比賽,本有着繪畫經驗的我早已熟悉這種場面,不但不恐懼反而自滿,不作出任何準備,比賽當天準備好工具便踏上了這次的繪畫之旅。比賽一開始就拿起鉛筆亂揮,不過還算不錯,這是我從學畫開始到比賽畫過最好的底稿了。看了看畫,驕傲地點了點頭,嘴角不自覺的向上揚。接下來是塗色,塗色雖是我的弱處,但比起這些學弟學妹們,我還是很有把握的。蔑視地盯着這些賽友,心想:看你們一本正經的樣兒,有什麼用呢?想着想着,便察覺他們都要塗完色了。伸手想去拿筆,才發現忘帶了彩筆,淚水瞬間傾略了我的眼眶。

比賽結束了,連三等獎都沒拿到的我對自己生悶氣,父親拿來一本《傅雷家書》,對我點了點頭,微笑地説:“彆氣餒,讀給自己聽聽,感覺會好很多。”打開書看見一條鮮紅的劃痕——“謙虛是很重要的,要學習非謙虛不可,謙虛才是聰明人。”

它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遇到意想不到的磨難、侮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羣的決定,而最後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湮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