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對某某縣農村貨幣政策實施效應的調查報告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94W

第一篇:對**縣農村貨幣政策實施效應的調查報告

對某某縣農村貨幣政策實施效應的調查報告

對農村貨幣政策實施效應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在農村地區貫徹執行貨幣政策,有利於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本文結合**實際,對近年來農村貨幣政策效應進行調查分析。

一、農村地區貨幣政策效應的總體判斷

(一)農村地區存貸款總量迅速膨脹,有力地支持了農村經濟發展。經過近年來的農業結構調整,產業化結構的規模愈來愈大,“三農”對資金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資金成為農業的稀缺資源。幾年來,人民銀行積極引導對“三農”的信貸投入,靈活運用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對農村信用社支農資金給予支持。據統計,2014-2014年6月末,農村信用社、農行等涉農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由186564萬元增加到315616萬元、貸款餘額由121669萬元增加到210809萬元,分別是原來的1.69倍和1.73倍 。涉農金融機構在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把發放農户貸款與支持農業產業化基礎建設、專業化生產結合起來,着力培植專業鄉鎮、專業村、專業户,實行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扶持發展了一批帶動力較強的骨幹龍頭企業和富有地方特色的生產基地。自1999年我縣實施百萬農户貸款工程以來,農村信用社累計發放農户貸款32億元,止2014年6月末,全縣農户貸款餘額近6億元,其中90%以上用於支持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目前已培植起烤煙、蠶繭、果品、瓜菜、畜牧等支柱產業,帶動起了“十二大基地”建設。支持全縣形成了15個基地鄉鎮,800多個專業村,15萬個專業户。

(二)貸款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1、從貸款對象結構上看,各層次貸款對象對貸款的滿足程度不同。可從三個層次加以分析,一是農户小額貸款基本得到滿足。近幾年,農村信用社逐步擴大了小額貸款的範圍,由過去較單純地為農民發放生產方面的貸款,擴大到滿足農民生產、生活、消費、養殖、加工、運輸、經商、助學等方面的貸款需求,同時制定了《農户小額信用貸款管理辦法》,進一步改進了貸款方式,簡化貸款手續,全縣貸款農户9.5萬户,農户貸款面達到33%,農民有效貸款需求基本得到滿足。二是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滿足程度高。圍繞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品着力培植龍頭企業羣體,實施“龍頭”帶動,積極支持有市場的“農”字號龍頭企業,大力扶持有規模、實力強、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的龍頭企業。不論國有、集體、個人,還是私營、合資、外資,只要產品有市場、企業有效益、誠實守信、能帶動千家萬户在發展經濟中致富,都可謂之龍頭,這樣的龍頭企業就是金融機構支持的重點。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全縣已建成了食品、烤煙等農字號龍頭企業280多家,其中80%以上的企業與銀行有信貸關係,年完成產值29億元。逐步形成了市場帶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户的生產格局。三是小額農户貸款、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以外的貸款滿足程度低。主要是大額農户貸款、一般農業企業貸款、小城鎮建設資金、水利建設資金和助學貸款業務開拓不夠,小城鎮建設目前只靠民營資本投入,信貸投入力度不大,由於農村地區民營資本總量有限,小城鎮建設進展緩慢。同時農業生產所依賴的河、庫、塘、渠年久失修,治理資金難以落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2、從貸款地域分佈上看,貸款供求旱澇不均。從金融機構角度分析,**西部山區駐地農村信用社放貸困難,個別信用社存貸比例不足30%;而經濟相對發達的東部、北部平原區駐地農村信用社貸款遠遠不能滿足農民需求,有的信用社存貸比例超過100%。究其原因,是西部山區農民世代以農耕為主,滿足於土裏刨食,靠種幾畝薄地維持生計,沒有新上項目的衝動,貸款需求較小;而東部、北部平原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讓農民得到了實惠,農民在温飽之餘,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養殖業,(本文 來自本站:)熱衷於經商辦實業,產生了較大的貸款需求。

3、從貸款金融機構分佈上看,金融機構單一,影響農村金融服務。據統計,**在原31個鄉鎮基礎上,形成了31個經濟自然帶。近幾年來,隨着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地區國有商業銀行營業機構紛紛被撤消,造成了部分農村地區金融組織體系不健全,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經濟自然帶內,農村信用社、農行機構並存,但在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經濟自然帶內,只有農村信用社能提供貸款。農村信用社“一枝獨秀”,“一農支三農”,難以承擔支農重任。據統計,**縣農村信用社近年來存貸款比例一直徘徊在80%左右,達到了規定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規定的最高警戒線。另外國有商業銀行普遍推行信貸授權授信制,貸款審批權限紛紛上收,對縣以下機構的授信權控得過死,且為防範信貸風險實行貸款發放終身責任追究制,致使部分信貸人員因懼怕承擔風險和責任,推薦上報貸款項目慎之又慎,產生“能不貸則不貸”的思想,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滯和限制了農村地區貨幣政策作用的充分發揮。

(三)農村資金分流現象有增無減,農村資金供求矛盾加劇。據對**縣調查,縣域經濟中資金流出現象日趨嚴重,資金流出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尤以金融環節流出為最。到今年6月末,金融環節流出縣境的資金總額達10億元之巨,佔全縣各項存款餘額的五分之一左右,流出資金中80

第二篇:對**縣農村貨幣政策實施效應的調查報告

對農村貨幣政策實施效應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在農村地區貫徹執行貨幣政策,有利於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本文結合**實際,對近年來農村貨幣政策效應進行調查分析。

一、農村地區貨幣政策效應的總體判斷

(一)農村地區存貸款總量迅速膨脹,有力地支持了農村經濟發展。經過近年來的農業結構調整,產業化結構的規模愈來愈大,“三農”對資金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資金成為農業的稀缺資源。幾年來,人民銀行積極引導對“三農”的信貸投入,靈活運用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對農村信用社支農資金給予支持。據統計,2014-2014年6月末,農村信用社、農行等涉農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由186564萬元增加到315616萬元、貸款餘額由121669萬元增加到210809萬元,分別是原來的1.69倍和1.73倍。涉農金融機構在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把發放農户貸款與支持農業產業化基礎建設、專業化生產結合起來,着力培植專業鄉鎮、專業村、專業户,實行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扶持發展了一批帶動力較強的骨幹龍頭企業和富有地方特色的生產基地。自1999年我縣實施百萬農户貸款工程以來,農村信用社累計發放農户貸款32億元,止2014年6月末,全縣農户貸款餘額近6億元,其中90%以上用於支持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目前已培植起烤煙、蠶繭、果品、瓜菜、畜牧等支柱產業,帶動起了“十二大基地”建設。支持全縣形成了15個基地鄉鎮,800多個專業村,15萬個專業户。

(二)貸款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1、從貸款對象結構上看,各層次貸款對象對貸款的滿足程度不同。可從三個層次加以分析,一是農户小額貸款基本得到滿足。近幾年,農村信用社逐步擴大了小額貸款的範圍,由過去較單純地為農民發放生產方面的貸款,擴大到滿足農民生產、生活、消費、養殖、加工、運輸、經商、助學等方面的貸款需求,同時制定了《農户小額信用貸款管理辦法》,進一步改進了貸款方式,簡化貸款手續,全縣貸款農户9.5萬户,農户貸款面達到33%,農民有效貸款需求基本得到滿足。二是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滿足程度高。圍繞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品着力培植龍頭企業羣體,實施“龍頭”帶動,積極支持有市場的“農”字號龍頭企業,大力扶持有規模、實力強、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的龍頭企業。不論國有、集體、個人,還是私營、合資、外資,只要產品有市嘗企業有效益、誠實守信、能帶動千家萬户在發展經濟中致富,都可謂之龍頭,這樣的龍頭企業就是金融機構支持的重點。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全縣已建成了食品、烤煙等農字號龍頭企業280多家,其中80%以上的企業與銀行有信貸關係,年完成產值29億元。逐步形成了市場帶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户的生產格局。三是小額農户貸款、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以外的貸款滿足程度低。主要是大額農户貸款、一般農業企業貸款、小城鎮建設資金、水利建設資金和助學貸款業務開拓不夠,小城鎮建設目前只靠民營資本投入,信貸投入力度不大,由於農村地區民營資本總量有限,小城鎮建設進展緩慢。同時農業生產所依賴的河、庫、塘、渠年久失修,治理資金難以落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2、從貸款地域分佈上看,貸款供求旱澇不均。從金融機構角度分析,**西部山區駐地農村信用社放貸困難,個別信用社存貸比例不足30%;而經濟相對發達的東部、北部平原區駐地農村信用社貸款遠遠不能滿足農民需求,有的信用社存貸比例超過100%。究其原因,是西部山區農民世代以農耕為主,滿足於土裏刨食,靠種幾畝薄地維持生計,沒有新上項目的衝動,貸款需求較小;而東部、北部平原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讓農民得到了實惠,農民在温飽之餘,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養殖業,熱衷於經商辦實業,產生了較大的貸款需求。

3、從貸款金融機構分佈上看,金融機構單一,影響農村金融服務。據統計,**在原31個鄉鎮基礎上,形成了31個經濟自然帶。近幾年來,隨着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地區國有商業銀行營業機構紛紛被撤消,造成了部分農村地區金融組織體系不健全,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經濟自然帶內,農村信用社、農行機構並存,但在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經濟自然帶內,只有農村信用社能提供貸款。農村信用社“一枝獨秀”,“一農支三農”,難以承擔支農重任。據統計,**縣農村信用社近年來存貸款比例一直徘徊在80%左右,達到了規定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規定的最高警戒線。另外國有商業銀行普遍推行信貸授權授信制,貸款審批權限紛紛上收,對縣以下機構的授信權控得過死,且為防範信貸風險實行貸款發放終身責任追究制,致使部分信貸人員因懼怕承擔風險和責任,推薦上報貸款項目慎之又慎,產生“能不貸則不貸”的思想,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滯和限制了農村地區貨幣政策作用的充分發揮。

(三)農村資金分流現象有增無減,農村資金供求矛盾加劇。據對**縣調查,縣域經濟中資金流出現象日趨嚴重,資金流出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尤以金融環節流出為最。到今年6月末,金融環節流出縣境的資金總額達10億元之巨,佔全縣各項存款餘額的五分之一左右,流出資金中80%來源於農村。一是按比例繳存存款準備金,國有商業銀行部分資金名正言順地流出縣境。各國有商業銀行通常規定基層行將存款的一定比例繳存上級行,包含法定存款準備金、一級準備金、二級準備金等等。如工商銀行規定,縣支行除繳足6%的法定存款準備金以外,還要分別按存款的6%和20%的比例上繳總行、省分行,作為一、二級存款準備金。二是以高利率誘惑,鼓勵基層行上存資金。各國有商業銀行為掌握更多的資金,以實現支持大行業、大產業、大企業的資金需要,以高利率誘惑,鼓勵基層行上存資金。某國有商業銀行對繳存比例以外的資金,實行優惠政策,其利率高於繳存的各項準備金存款利率,比繳存準備金存款利率高出2.22個百分點。三是郵政儲蓄存款迅速增長,加快了資金流出速度。到今年6月,**縣郵政儲蓄餘額已達76978萬元,其中80%來自農村地區。由於郵政儲蓄不放款,其組織的存款除留足準備金外,以轉存款的形式繳存中央銀

行,通過中央銀行系統的層層上劃,郵政儲蓄資金便輕易流出了縣境,形成了郵政儲蓄增長越快,資金流出速度越快的局面。

二、提高農村貨幣政策實施效應的建議

(一)提升縣支行貫徹貨幣政策的能力。人民銀行縣支行要全面理解監管體制改革,正確把握職責調整,集中精力做好調查研究,要對貨幣政策的執行情況調查研究,履行人民銀行職責。一是儘快樹立貨幣政策觀念。信貸政策是貨幣政策的載體,是具體化的貨幣政策,貫徹落實好信貸政策,也即間接地貫徹落實了貨幣政策。具體到縣支行,可以更多地從這個角度來理解貫徹執行貨幣政策問題,找準自己的位置。要嚴格拋棄那種依靠監管權力保證貨幣政策實施的依賴心理,特別是沒有機會成立監管部門的縣支行,更應該樹立貨幣政策觀念,以更好地履行調整後的職責和任務。二是進一步關注縣域經濟的發展和金融運行情況。要善於從錯綜複雜和不斷變化的縣域經濟發展中捕捉線索,從信貸投向的變化、產業結構的調整、信貸收支的反映、經濟金融的銜接等環節中發現問題,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三是進一步明確和加強人民銀行貨幣信貸部門的工作職責,增強傳導手段,更好地發揮人民銀行縣支行的作用,為充分發揮基層人民銀行“窗口指導”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積極配合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加快農村社會信用制度建設,創建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整合機構網點設置,改善農村金融服務。一是對農村商業性金融機構進行整合。農業銀行的營業網點要保留到鄉鎮,在農村金融市場實行有條件退出,即每10萬農村人口原則上有一個農行營業機構,每3萬農村人口必須有一個農村信用社營業機構;從農村撤出的網點,允許其搬遷到中心城鎮和縣城近郊,完善中國農業銀行功能,使其與城區、城郊結合部的農村信用社一起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共同肩負起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重任。二是作為農村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農業發展銀行應重新定位,下伸營業網點,將營業網點設到鄉鎮,從組織機構上貼近農村經濟。

(三)規範郵政金融管理,確保農村資金“體內循環”。不言而喻,郵政儲蓄的快速增長,使資金大量流出農村,對當地經濟發展的阻滯作用是異常深遠的。一方面,政府不遺餘力地大量吸收外來投資,以期緩解資金短缺局面,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當地資金卻以正當或非正當的渠道悄然流出,使當地經濟發展所需資金日漸枯竭,農村經濟發展成為無源之水。因而,應採取措施解決郵政儲蓄增長導致資金外流的問題。可由縣市郵政局與農業銀行或信用社商談,以全縣統一的轉存款利率就地轉存農行或信用社,確保農村資金“體內循環”。

(四)整合農村金融機構的服務功能。一是深化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發揮其支農主力軍作用。因地制宜改革農信社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實行全縣農信社統一法人,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對以服務三農為宗旨的農村信用社通過免徵利息税、適當降低營業税和所得税税率及減少存款準備金、放鬆利率管制等途徑進行必要的扶持。二是強化政策金融和商業銀行對三農的支持力度。農業是弱質產業,必須要有政府的支持、引導和推動。政策性金融是財政扶持農業的形式之一,必須發揮其對三農的基礎性支撐作用。農業發展銀行要延伸服務對象,由目前的僅支持糧食收購環節向糧食產前、產中領域延伸。還要擴大業務範圍,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做好政策性金融服務。商業金融也要加大支農力度,國家應通過税收等政策,引導商業銀行把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農業。特別是要扭轉中國農業銀行近年來出現的“離農”傾向,使其在農村吸收的存款有相當的比例用於農村信貸,切實把農行辦成全面支持三農的綜合性銀行,為三農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發揮其對農村經濟強有力的拉動作用。三是鼓勵城市各類銀行的金融網點向農村延伸、鼓勵外資銀行開展農村金融業務、改革農業發展銀行等途徑,使農村金融主體逐步實現多元化,滿足三農對資金的需求。

(五)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為農村金融改革創造良好環境。良好的信用環境是維護農村金融秩序和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的必要條件,只有建立良好的信用氛圍,才能有效打擊和杜絕高利貸等破壞信用環境的違法行為,維護農村金融秩序,保護農民利益。要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建立良好信用環境的工作方法,確定農户的信用等級,建立完整的農户資信檔案,對符合條件的及時發放貸款,使農民能夠從正當渠道得到足夠的資金,真正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要動態地評定信用户,特別是應根據農業生產發展的實際情況實行動態考核,及時調整對信用户核定的信用貸款額度,增強農村信用社對農户小額信用貸款風險控制的能力,有效防範信貸風險。

第三篇:對**縣農村貨幣政策實施效應的調查報告

對農村貨幣政策實施效應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在農村地區貫徹執行貨幣政策,有利於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本文結合**實際,對近年來農村貨幣政策效應進行調查分析。

一、農村地區貨幣政策效應的總體判斷

(一)農村地區存貸款總量迅速膨脹,有力地支持了農村經濟發展。經過近年來的農業結構調整,產業化結構的規模愈來愈大,“三農”對資金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資金成為農業的稀缺資源。幾年來,人民銀行積極引導對“三農”的信貸投入,靈活運用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對農村信用社支農資金給予支持。據統計,2014-2014年6月末,農村信用社、農行等涉農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由186564萬元增加到315616萬元、貸款餘額由121669萬元增加到210809萬元,分別是原來的1.69倍和1.73倍 。涉農金融機構在與農村經濟融合發展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把發放農户貸款與支持農業產業化基礎建設、專業化生產結合起來,着力培植專業鄉鎮、專業村、專業户,實行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扶持發展了一批帶動力較強的骨幹龍頭企業和富有地方特色的生產基地。自1999年我縣實施百萬農户貸款工程以來,農村信用社累計發放農户貸款32億元,止2014年6月末,全縣農户貸款餘額近6億元,其中90%以上用於支持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目前已培植起烤煙、蠶繭、果品、瓜菜、畜牧等支柱產業,帶動起了“十二大基地”建設。支持全縣形成了15個基地鄉鎮,800多個專業村,15萬個專業户。

(二)貸款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1、從貸款對象結構上看,各層次貸款對象對貸款的滿足程度不同。可從三個層次加以分析,一是農户小額貸款基本得到滿足。近幾年,農村信用社逐步擴大了小額貸款的範圍,由過去較單純地為農民發放生產方面的貸款,擴大到滿足農民生產、生活、消費、養殖、加工、運輸、經商、助學等方面的貸款需求,同時制定了《農户小額信用貸款管理辦法》,進一步改進了貸款方式,簡化貸款手續,全縣貸款農户9.5萬户,農户貸款面達到33%,農民有效貸款需求基本得到滿足。二是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滿足程度高。圍繞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品着力培植龍頭企業羣體,實施“龍頭”帶動,積極支持有市場的“農”字號龍頭企業,大力扶持有規模、實力強、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的龍頭企業。不論國有、集體、個人,還是私營、合資、外資,只要產品有市場、企業有效益、誠實守信、能帶動千家萬户在發展經濟中致富,都可謂之龍頭,這樣的龍頭企業就是金融機構支持的重點。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全縣已建成了食品、烤煙等農字號龍頭企業280多家,其中80%以上的企業與銀行有信貸關係,年完成產值29億元。逐步形成了市場帶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户的生產格局。三是小額農户貸款、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以外的貸款滿足程度低。主要是大額農户貸款、一般農業企業貸款、小城鎮建設資金、水利建設資金和助學貸款業務開拓不夠,小城鎮建設目前只靠民營資本投入,信貸投入力度不大,由於農村地區民營資本總量有限,小城鎮建設進展緩慢。同時農業生產所依賴的河、庫、塘、渠年久失修,治理資金難以落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2、從貸款地域分佈上看,貸款供求旱澇不均。從金融機構角度分析,**西部山區駐地農村信用社放貸困難,個別信用社存貸比例不足30%;而經濟相對發達的東部、北部平原區駐地農村信用社貸款遠遠不能滿足農民需求,有的信用社存貸比例超過100%。究其原因,是西部山區農民世代以農耕為主,滿足於土裏刨食,靠種幾畝薄地維持生計,沒有新上項目的衝動,貸款需求較小;而東部、北部平原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讓農民得到了實惠,農民在温飽之餘,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養殖業,熱衷於經商辦實業,產生了較大的貸款需求。

3、從貸款金融機構分佈上看,金融機構單一,影響農村金融服務。據統計,**在原31個鄉鎮基礎上,形成了31個經濟自然帶。近幾年來,隨着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地區國有商業銀行營業機構紛紛被撤消,造成了部分農村地區金融組織體系不健全,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經濟自然帶內,農村信用社、農行機構並存,但在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經濟自然帶內,只有農村信用社能提供貸款。農村信用社“一枝獨秀”,“一農支三農”,難以承擔支農重任。據統計,**縣農村信用社近年來存貸款比例一直徘徊在80%左右,達到了規定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規定的最高警戒線。另外國有商業銀行普遍推行信貸授權授信制,貸款審批權限紛紛上收,對縣以下機構的授信權控得過死,且為防範信貸風險實行貸款發放終身責任追究制,致使部分信貸人員因懼怕承擔風險和責任,推薦上報貸款項目慎之又慎,產生“能不貸則不貸”的思想,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滯和限制了農村地區貨幣政策作用的充分發揮。

(三)農村資金分流現象有增無減,農村資金供求矛盾加劇。據對**縣調查,縣域經濟中資金流出現象日趨嚴重,資金流出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尤以金融環節流出為最。到今年6月末,金融環節流出縣境的資金總額達10億元之巨,佔全縣各項存款餘額的五分之一左右,流出資金中80

對**縣農村貨幣政策實施效應的調查報告一文由蒐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第四篇:關於貨幣政策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及背景

貨幣政策的含義:

貨幣政策所包念聽所範圍,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貨幣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銀行以及宏觀經濟部門所有與貨幣相關的各種規定及採取的一系列影響貨幣數量和貨幣收支的各項措施的總和。而現代通常意義上的貨幣政策所涵蓋的範圍則限定在中央銀行行為方面即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種虎具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而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

二、我國貨幣政策的基本理論

1我國貨幣政策目標

1995年3月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對“雙重目標”進行了修正,確定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xx年12月27日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再次確認了這一目標。這個目標體現了兩價目要求:第一,不能把穩定幣值與經濟增長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從主次看,穩定值始終是主要的。從順序來卸,穩定貨幣為先。中央銀行應該以保持幣值穩定來促進經濟增長。第二,即使在短期內兼顧經濟增長的要求,仍必須堅持穩定貨幣的基本立足點。

2我國貨幣政策的常用工具

常用貨幣工具包括:法定存款準備金、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操作、其他政策工具等。1995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頒佈布後,我國貨幣政策調控逐步由以直接調控為主向以間接調近代為主轉化。過渡時期共存的貨幣政策工具有貸款規模、再貸款、利率、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業務與再貼現等數種,其中間接調近代工具的作用逐步強化,直接調近代工具的影響日趨淡化,如1998年我國已經放棄了貸款規模管理。隨着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利率手段的運用與再加市場化。

1994年《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我國今後貨幣政策中介指標主要有四個:貨幣供應量、信用總量、同業拆借利率和銀行超額儲備金率。目前在實際工作中,貨幣政策的操作指標主要是基礎貨幣、銀行的超額儲備金率和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回購利率;中介指標主要是貨幣借應量和以商業銀行貸款總量、貨幣市場交易量為代表的信用總量。

三、我國貨幣政策近期發展

我國近期發展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

首先:我們從xx年年初到09年10月左右來看,我國家的貨幣政策是已從緊的。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必須適當加快人民幣的升值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央行需制定一個適合實體經濟穩步增長的貨幣供應和貸款規模的參照系,適用多種政策工具予以對衝與調控。xx年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並提出2014年要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這是對前一階段貨幣政策結果的評估。從緊的貨幣政策的提出,從國際經濟形勢的大環境看,是在世界與中國經濟失衡的格局還沒有出現較大的變化之前,我們需要制定從緊的貨幣政策目標,從中國經濟本身來講,“兩防“,無非是原來我們經濟發展中解決“三過“矛盾的延續。所謂“三過“,就是指貿易順差過大、外匯儲備過多、投資增長過快。這種格局造成了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很多矛盾。針對“三過“引起的一些問題,我們採取了一些對策,重中之重就是匯率政策。與此同時,我們加快了結構調整,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舉措,主要目的都是為了解決如何把經濟結構調整好。央行貨幣政策為經濟結構調整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應看到,在對外對內經濟格局沒有出現根本性扭轉前提下,人民幣升值預期仍然繼續,資產價格上升很快,物價上漲壓力不減。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xx年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就提出,經濟運行中投資增長過快、貿易順差過大、信貸投放過多等問題依舊突出,並且還出現了通脹壓力加大和資產價格持續上升等問題。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央行在做好結構調整週期性思想準備的同時,應不失時機地堅定推行從緊的貨幣政策。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中央提出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但貨幣政策並不是萬能的。大家都在講貨幣多了,價格就上漲。這有一定的道理,但有時候物價上漲未必一定都是由貨幣過多所引起的,也就是説並不都是由需求因素引起的。比如,我們所統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實際增長裏面,包括了企業購買和農村建房材料支出,如果把這兩項減掉,我國的社會消費品增長率的數據會下降不少。因此,很多人認為xx年 年貨幣供應很多,應該是消費大踏步上升,但是扣除物價因素之後消費增長得並不快,甚至在下降。這一現象需要引起我們的思考。實際上,當前物價上漲,很多是由供給因素造成的,如養豬的政策、我們的能源價格受世界能源價格的影響、我們的勞動力成本加大等都在推動物價上漲,此外,還有海外輸入性等因素的影響。所以,不能認為物價上漲就是由於貨幣過多等需求因素引起的。因此,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必須與其他措施緊密配合。

在看看自09年10月左右到至今,從某種程度上説,面臨未來經濟下行風險,寬鬆貨幣政策更主要是通過“符號作用”來穩定公眾預期。要實現此前宣佈的2014年17%的m2目標確有難度,對此,只能從擴大基礎貨幣、提高貨幣乘數兩方面着手。一則,影響基礎貨幣的主要有準備金率、央行再貸款或再貼現、外匯佔款、對政府淨債權等。在明年外需疲軟的背景下,外匯佔款的貢獻必然有限,除了貨幣當局運用各類政策工具增加流動性之外,顯然財政部門更“積極”的財政政策也是必要的,因為這可以通過降低國庫現金餘額,間接增加央行對政府淨債權,從而擴大基礎貨幣。二則,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主要有現金比率、超額和法定準備金率、存款定期化程度,可以看到,金融創新對這些因素有顯著影響而增加貨幣乘數,由此,2014年清醒認識我國金融創新不足與美國金融創新過度的差異,適度加速金融創新改革也是有益的。

此外,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實施,也需要信貸供求因素的支撐。就近期來看,確實出現一定程度的信貸需求不足跡象。主要表現為,雖然近期貨幣政策不斷放鬆,月度貸款增長也較快,但貨幣供應量增速下滑局面依然延續,m1和m2增速都不斷創出新低,表明企業對未來經濟前景確實不看好,企業的投資需求和生產經營活動都在萎縮。而房地產、汽車等重要行業的低迷,也從整體上降低了信貸需求規模。另外從信貸供給看,雖然近期商業銀行為配合中央政策導向,出現了明顯的信貸規模擴張跡象,但面臨經濟下滑的較大風險,其惜貸心理同樣不容忽視。當然,只要政府投資擴張力度足夠大且有相關政策引導的話,商業銀行的“惜貸”行為不難得到緩解。除了增加信貸支持政策之外,還要依靠財税政策、各種融資創新手段來滿足其流動性。對於中小企業來説,規範和引導民間資本為其提供金融支持、真正促進創業板市場發展、建立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都是可考慮的選擇。對房地產企業,我們認為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與本世紀初相比已經很有限,而且房地產市場調控還未到位,因此應避免大規模放鬆信貸約束,但可以推動房地產投資信託等多種工具來優化房地產金融結構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肯定也會增加未來經濟反彈時的不確定性,如銀行再次陷入信貸擴張的怪圈、銀行體系不良率的增加、資金流向此前的限制領域等,當然這些難以歸咎於貨幣政策本身,而是在於中國經濟中的某些“痼疾”。

綜上所述是我對我國近期貨幣政策的調查、及看法。

第五篇:關於貨幣政策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及背景

貨幣政策的含義:

貨幣政策所包念聽所範圍,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貨幣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銀行以及宏觀經濟部門所有與貨幣相關的各種規定及採取的一系列影響貨幣數量和貨幣收支的各項措施的總和。而現代通常意義上的貨幣政策所涵蓋的範圍則限定在中央銀行行為方面即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種虎具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而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

本站範文網[]

二、我國貨幣政策的基本理論

1我國貨幣政策目標

2我國貨幣政策的常用工具

常用貨幣工具包括:法定存款準備金、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操作、其他政策工具等。1995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頒佈布後,我國貨幣政策調控逐步由以直接調控為主向以間接調近代為主轉化。過渡時期共存的貨幣政策工具有貸款規模、再貸款、利率、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業務與再貼現等數種,其中間接調近代工具的作用逐步強化,直接調近代工具的影響日趨淡化,如1998年我國已經放棄了貸款規模管理。隨着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利率手段的運用與再加市場化。

1994年《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我國今後貨幣政策中介指標主要有四個:貨幣供應量、信用總量、同業拆借利率和銀行超額儲備金率。目前在實際工作中,貨幣政策的操作指標主要是基礎貨幣、銀行的超額儲備金率和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回購利率;中介指標主要是貨幣借應量和以商業銀行貸款總量、貨幣市場交易量為代表的信用總量。

三、我國貨幣政策近期發展

我國近期發展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