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詩經氓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2W

詩經氓的心得體會多篇

詩經氓的心得體會篇1

當一陣風有着跨越千年維度的力量,吹拂到我身邊,當有一句話無比的質樸,卻有是在歌頌愛情的偉大,當有一部書帶給我感動,哲思和感慨,那麼這部書一定是《詩經》無疑了。

詩經作為第一部詩歌總集,其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多少專家學者苦讀詩經,將其中的每字每句都恨不得掰開了揉碎了碾爛了的去細細品味,字斟句酌之下流露出的是他們對於先秦文學的執着追求和對於當時百姓生活的不懈研究,而僅作為一個普通的文科學生,我醉心於詩經的原因很簡單又很純粹,那就是因為美。

沒有人可以否認詩經很美,可如果説將詩經必須成一位描眉畫眼的大家閨秀反倒是不合適了,詩經的美並非是精雕細琢刻意設計而成的美,它是一種粗糙的不羈和熾熱的真摯相互交織融合,字句的排列組合與重複好似是不經意,可是就是這樣的字句卻美的讓人心馳神往,就好像一位眉眼極其耐看的姑娘,説對詩經百讀不厭真的也不過分了。

以前雖然十分傾心於詩經,可是閲讀卻是寥寥草草的閲讀,更多的是不知從哪裏看到一兩句説到心坎兒裏的詩句,便去找了原詩來讀,咂咂嘴品味來品味去就是覺得自己最初看到的兩句最有味道,別的詩句只是普通敍事,於是就這樣雖然不解其意,但是在作文中時常拿出那兩句炫耀,實在是牛嚼牡丹,失了原本該有的味道了。

比如説邶風中擊鼓一篇,我只是被那一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所驚豔,只以為這是天底下最真實,最鄭重的承諾,只羨慕詩句當中的男子與女子可以‘死生契闊’,甚至還膚淺的認為,如果有人對我説死生契闊,與子成説這必然會成為他的加分項。可是我忽略了整個背景下男子對戰爭痛苦的責任,女子對愛人熱切的思念,忽略了兩人被迫生離,一個不慎就會死別的無奈與絕望。再往深了一琢磨,那與之死生契闊的何止一個姑娘,分明是一個國一個家,亂世紛飛戰火,我心中一腔孤勇,卻沒有向前衝的方向,我心中一腔想要護家國於懷中的柔情,卻生生被戰火燒的焚身碎骨,既然我今生不能與家國同相守,那麼我便與你立下誓言,我必與你相守,若你有十年的時間,我便與你相守十年,若你只剩下最後一天,一天過後我也絕不苟活。

詩經氓的心得體會篇2

“綠草蒼蒼,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空靈的歌聲翩翩而至,不禁讓我想起《詩經》。這一本唯美的詩集,就像一位佳人佇立在水中央,是多麼的吸引人!但她其中的精髓真的需要細品呢!

春天到了,芳菲滿園,看那滿樹粉嫩的桃花,我會吟誦“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每當我看到温暖的太陽與皎潔的月亮,我會吟誦“日居月諸,照臨下土”,每當我在網上看到我的偶像趙麗穎的圖片,我就會想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每當我看見翠綠挺拔的竹子搖曳生姿,我會想到“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不管是親情,愛情,友情,也不管是朝廷,民間,邊塞,都在這本書得到闡述與詮釋。讀這本書,不僅能品最純真的文字,也能窺得歷史一角。

我最喜歡的是《國風·衞風·木瓜》,這首詩令我想到“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句話的意思是説,我從千里送來的鵝毛雖然很輕,但我的情誼是重於泰山。而《木瓜》中送的雖然是比鵝毛重的木瓜、瓊琚,但表達的思想是一樣的:“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儘管朱熹説這是寫愛情的,但我覺得這是寫友情的。這讓我回憶起我國小時代的一個好閨蜜,自從我們成為好朋友後,她時常送禮物給我,而我只回贈過兩次,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們的友情,因為禮物只是我們友誼的一種見證,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心裏都喜歡牽掛着彼此,對彼此的情誼是重於泰山的。現在的我們,儘管不在同一所學校,但我們依舊有聯繫,友情的温度並沒有下降。

詩經不僅讓我體會到友情的珍貴,還讓我感受到文字的美好。傾城傾國的美人,她“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讀了這幾句詩,我彷彿看見了莊姜從書中走出來一樣,舉止端莊優雅,相貌沉魚落雁,身段曼妙多姿,如仙女下凡一般,令人回味無窮。還有《國風·陳風·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將我帶入一個靜謐的情景,皎潔的月亮,向大地撒滿銀光,它照耀在了月下的美人身上,映照出她姣好的面容,微風撩動她的頭髮,步態輕盈,讓男子“勞心悄兮”。

?詩經》還描寫了勞動者的疾苦,《式微》中的“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這也許也道出了許多現代人的心聲,哪個人不需要為生存奔波?只不過有的人幹了一輩子,還是要起草貪黑,生存的很艱難。每次看到清潔工早早的出現在街道、小區,到晚上還能看見他們忙碌的身影,我就會感歎:生活艱難!在這個世界上,哪個人會一勞永逸呢?同時我也想到日夜為我們操勞的父母,他們不僅要養育我們,同時也要辛苦地工作。我們不應該嫌棄父母這樣那樣,而應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才對呀。“肅肅宵征,夙夜在公”不正是許多父母的寫照嗎?我們有什麼理由指責、埋怨我們的父母呢?

今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開播。這一季在網上引起不小的爭議,其中我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爭議:主持人龍洋在形容一對革命中結緣的老夫婦時,用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詩在《擊鼓》中意為:“讓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戰場”,是形容戰友之間的情誼。但現在很多人都理解成形容愛情的。有網友在底下評論,既然現在都是這樣理解了,主持人用這句話也沒問題吧?我倒覺得理解詩經就該理解它原來的意思,不該失去它原汁原味的意義、情感。讀《詩經》是為了什麼呢?不僅是為了陶冶情操,還是為了真切、正確的感受,書中的那一段歷史不應誤解它原來的意思,應還原它原本的美。

詩經氓的心得體會篇3

徐志摩的《偶遇》中説:“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匯時互放的光芒。”我和詩經的初見也是一場偶遇。在窗縫漏下的光線裏,在唐詩宋詞的書影間,在那驚鴻一瞥中,我與《詩經》偶遇了。在與之交匯的瞬間,我為她的光芒所驚豔。同為偶遇,我並未如徐詩而言,就此忘卻。在八歲那樣懵懂的年紀,我並不能完全領略其美麗,只是嗅得一縷墨香;在那樣的好動的年歲裏,就願因一句“琴瑟在御,莫不靜好”而靜讀一本有些深奧的書,就像偷穿大人衣服的孩子,看着彆扭卻內心歡喜。

八歲的我有我的天真無知,而《詩經》有她的深邃神祕,那樣的我們似乎並不是合適的同行者。我看她就像在看重紗後人影,但也許是因為一份中華文化血脈,讓我對她產生了興趣,就這樣在心裏留下了印記。“生死契闊,與子成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深摯的情感讓我羨慕;“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讓我向往;“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讓我似懂非懂....

再遇《詩經》,她就入了我心,帶着一份探究的心情,我在國中掌握了一定的閲讀能力之後,我重新拿起了這本書,句句解譯,步步深陷。《碩人》裏勾勒出一幅工筆細描的仕女圖;《凱風》中吹響起淳淳可感的慈母心;《北山》下吶喊出的憤憤民聲…….既平庸吏民亦將相侯伯;兼風雲社會和永恆自然;含物像人事孕思想信仰,跨越西周春秋,橫渡黃河長江,屹立在洪荒時間中,靜默在浩浩人流裏,只待遇見知己,將那五六百年的歷史畫卷與之共賞,將那風雲人事細細説來。

再遇她時,我掀起了重紗,驚見“有美一人,清揚婉兮”的高貴親切,目光深邃……

詩經氓的心得體會篇4

靜靜地讀着悠揚的詩詞,飽含着的是哀婉與悽豔,“考磐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勿諼”,記得當初是因為看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才得知有這麼一句的,郭襄對多年前的楊過難以忘懷,心中早已是一灘死水,然而在少林寺與何足道萍水相逢時卻因為這一句和那琴聲而心中頓起漣漪,不能不説是詩文的魅力使她迷醉。“考盤在陸,碩人之軸,獨寐獨宿,永矢勿告”,她留下這樣一句而去,剩下的只能是一段沒有下文的露水情緣,然而這段我看很多遍還是無法完全明瞭箇中真意,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得吧。

當然,詩經中所有的不只是關於愛情關於生活的句子,還有對國家的忠志之誓和對人民的憐惜之詞,“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你聽,這是戰士上陣殺敵前發出的吼聲;“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你看,這是勞動人民對剝削壓迫者的怒目睥睨。

連在血流成河的戰場上和揮汗如雨的伐木場上都能作出如此佳句,誰敢説生活中不能有藝術呢?今天我們過着一天天豐富多彩的日子,卻在不停地喊着無聊乏味,只能從一些低俗且毫無意義的糟粕中咀嚼着那些被別人嚼過無數次的笑料,這也不能不説是一種悲哀。我們只有認真探究生活的本質,才能獲得生活的樂趣,不然就只能在一陣陣機械的笑聲中糊塗地過完一生,而絲毫不明白自己究竟在樂呵些什麼。

詩經氓的心得體會篇5

早就知道《詩經》是浪漫主義的源頭,但是面對那些四個字一個短句的短段子,我覺得自己是如此的泯滅魅力,乾脆把它扔到一邊,結果錯過了這麼一本有價值的書。

?詩經》是咖啡,那麼《詩經是一枚月亮》是咖啡伴侶,越嚼越好吃,我就打開來享受咖啡。

?詩經是一枚月亮》的作者是沈,一個精緻温柔的女人。她用自己的理解展示了《詩經》中的文字。其中,有一句話給我印象最深:“桃死,燒其華,子歸,宣其室家。”我以為“跑路”是對的,但這只是一句引語。經過反覆考慮,我知道“桃之死”是最原始的表達方式。這首詩大概是説一個女人要結婚了,穿上粉紅色的婚紗,她很開心。她也認為《桃夭》應該是一首歌:“桃花開了又開,桃林紅了又內外纏綿;這姑娘要結婚了,夫妻天天開心。”聚焦這個“桃”,“桃”可以延伸到桃花源,桃花運等等。

在現代社會,許多人幻想有一朵美麗的桃花。但這畢竟是幻想。有幻想就有失敗。有多少女生天真的以為自己可以再來一朵桃花,然後從此“翱翔”。事實證明,80%的女生都錯過了青春。如果遇到,能保證自己喜歡的人也看上你嗎?女生運氣好就會越陷越深,男生運氣好就像一場美麗的意外。

人生不是偶像劇,英雄有多耀眼,我們也不是桃花島上能看桃花的黃蓉和郭靖。所以,實事求是地説,得知《詩經》裏的女主角幸福,是因為她找到了自己的生活。

再者,《詩經》中描繪的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是純潔的。的確,在那個時代,一個不受金錢和地位污染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最簡單最真誠的。相反,誰能想到,幾千年後,我們都在為生活奔波,疲憊不堪,忘記了當初的目標,迷失了自己。如果我們都靜下心來打開《詩經是一枚月亮》,你就不會厭倦《詩經》裏那些無聊的話。找到自己的心,傾聽自己最真實的聲音。

?詩經》是一個月光寶盒,裏面有無限的愛和温暖。真的是月亮,看到了最本質的自己。

一行詩句,無限思考。

詩經氓的心得體會篇6

?詩經》,呢喃着這兩個字,彷彿看到一片青澀的蘆葦,像泛黃的雪絨漫天撲過來。

蘆葦青澀,天真,最接近自然,最讓人感到親近。而《詩經》,詩三百,總結起來,也正是:思無邪。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讀完這一段話,彷彿美麗端莊的莊姜就站在眼前,她有着閉月羞花的容顏,有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妃黛無顏色”的神韻。這段話,讀的似懂非懂的人會感慨她的楚楚動人,而確切理解每個字詞解釋的人更會驚歎古人的藝術水平:柔荑草,蝤蠐蠍、瓠犀蟲,講人的美貌和大自然聯繫在一起,這正是最古老淳樸的人,生活在自然的人對大自然親近、敬仰的體現啊!此時自然與人,已經融合在了一起。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多麼妙的一句話啊!細想:在浩蕩的淇水淺灣處,生長着綠而茂盛的竹林。它們身姿挺拔,不向風雨,不向烈日低頭彎腰,正如為人處世都很正直的君子。經歷了切磋琢磨的玉石,光滑剔透,晶瑩奪目,温潤如君子。這兩句話多麼恰當啊!而這裏又是用自然比喻人,將人與自然融合在一起,儘管只是喻人的品質、性格,在當今我們能脱口而出“温潤如玉”、“出水芙蓉”。“亭亭玉立”的時代,看上去好像並沒有什麼,但是誰又知道它是不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始祖呢?

在古人的世界裏,他們懷着一顆親近自然的心,去接受自然,敬畏自然,讚美自然,享受自然。在一句句如“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的優美的詩句裏,他們對自然的真摯之情也可見一斑。比起現在的我們,自認為能吟上一兩句古人的“關關雎鳩”,就認為自己是文藝青年,在浮躁的社會裏用浮躁的心去對待萬物,實在是愧對於這一兩句詩後不出於任何目的的熱愛自然的真摯之情啊!

?詩經》如蘆葦,若想真正瞭解,必須先有一顆蘆葦般的心,才能真正感受到每一字每一句背後那種最原始,最純真,最貼切自然的心。

詩經氓的心得體會篇7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世間有兩大遺憾,一為英雄遲暮,二為美人凋零。然而光陰似箭,即便當年怎樣少年意氣,臨老之時都容易歎息過去歲月如何。

甚好,我還年輕,尚是美人盛放之時。

然而此之美人卻並非指我,而是指那些書卷中寫的才子佳人。而其中《詩經》無疑是佼佼者,以世間靈秀之物歎這天下美人,即便過了千年,仍能從那靈秀神韻上,感受到美人一顰一笑之間的氣象。也許是因為當世再難尋得如此採天地精華的美人,以至於每每指腹撫摸過那些流淌的文字時都深深感到一種難以言説的遺憾,但卻又每每遐想那些美人的姿態,即便在想象之中,也能得到一種無法觸碰的讚歎。

於我而言,美人一詞便説盡了世間佔盡風流者的神態。而美人一詞卻又不單單指女子,若廣義上講,男子也可以稱為美人,這倒不是褻瀆,而是字形的優雅。比較了一下“男”和“女”這兩個字,突然發現兩個字都不怎麼好看,反倒寫出了“美”字之後,才真真發現“美”這個字俊俏到了極致,這個字看起來就像一個人散散站在你面前,頗有一股倜儻風韻在其中,所以看起來就極為順眼,其實比較起來,一般字體帶有一撇一捺的大都有這種感覺,所以美人之“美”絕不是單單的柔美,而是融合各種賞心悦目姿態的集合。所以稱男子為“美人”可能會有些冒犯,但於我而言卻只是一種韻味的表達。

?詩經》中描繪美人的詩句很多,從不同的詞語之間便可以看到古往今來人們對於容貌不凡者的偏愛,但‘美’卻並不僅限於容顏。若“美”只是浮於表面的存在,那麼人們當初也不會雕琢它字形的瀟灑。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桃花盛開,如火焰灼灼,宛若姑娘身上的嫁衣,燦爛如朝霞。豔麗的花色,正如姑娘年輕的容顏,引得旁人讚歎。恭賀的人們在旁邊追跑,孩子們嬉笑。而我則站在遠方的桃花樹下,看見那羣熱鬧的送親者逐漸遠去。卻在心中歎息。

好一幅難得的“美”色,比起當下的喧譁奢侈,這花瓣與人們欣喜的神色,才是“美”之骨髓,“美”之精魄,即便千年之後,也能駐足。

踱着步,向着深處走去,才逐漸明白“美”之一詞,並非單指人,人之氣,如畫卷點睛之筆。與周身之景相映襯,以氣引導容顏之色,方得顏色之精魄,那樣才能匹配得上“美”之一字。氣之養成,也與成長的經歷有關,因此世上美之同音,卻因不同的景色不同的經歷千差萬別。全然不像當下所謂“美”者,徒有一張麪皮,如盲眼之畫,無氣之引,便千篇一律。然而世人卻又連連拍手,捧得這無魂之“美”高居封頂之位,明明此等庸俗者,連“美”字邊角都未找到。

是了,天下美人便如畫卷風景,流動着愜意的神色。然而這美的點睛之筆,卻要憑藉氣才得精髓。《詩經》中大都有對美人的描述,但更多的是卻不是對美本身的描述,而是對德義的間接誇獎。無論是世家公子的貴氣還是世家女子的高雅,亦或是將軍士兵的勇武,平民的信守承諾,勤勞耕作,都是“美”這幅畫卷中不可缺少的一點。這一幅名為“美”的盛世圖卷,才是無數文人墨客試圖模仿的存在。而《詩經》,只是它其中一個範本罷了。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便是對佳人的思念,也是唱不斷的歌謠,希望河水也能聽到他的相思,將情意送給佳人,讓他在河畔駐足的時候,能見到佳人回眸的一刻。

比起現在喧譁的求愛,不知又要盛景到何處。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説。”

層層疊疊的枝葉下,千年前德義之士在此居住,德育百姓。跟隨時間的軌跡,在這片土壤上生存的人們為了感念他的恩德,將他休憩的甘棠樹留下,以作對他的感激。

有君子如玉,世人盛愛。若君子隕世,世人哀悼。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此之德義之景,又怎能説不是“美”的一部分。

世人追尋君子之義,尚君子之風。天下愛美者,多愛美之正,而非歪歪斜斜的失魂之物。朗朗明月,清風陣陣,便是君子的描寫。美之精魄,於人而言,不過是身上的中正之風,徒有皮囊,與無血肉的傀儡何異?

在此樹下睡上一覺,恍惚間便能見到那些人的歡聲笑語。慢慢睜開眼的時候,便覺得身側有“嘩嘩”的水流聲趟過,如同一道名為流逝的溪水從身側穿過,逐漸將那些景象帶向遠處,直到再也不曾看見。

花開有時,花落終歎。

那千年前的盛景,終究是隨着花謝掉落在了這片土壤上。

連帶着那些美人的身影,也消損在面前,化為一道飛煙,無影無蹤。

行走得遠了,又看得許多風景。看那年年花開花落,年年如此,盛景卻依舊令人神往。花間盛景年年有歸來之日,人間盛景歸來之日卻無期。

然而走得歡快些,看着那些盛景的壯麗,卻又失笑自己何須歎息盛景不在。花開之日無求何人來賞,花敗之日無勸何人去離,此番盛景在此,無論我是否在此處,都將在此盛放,它既已盛放,又何曾在意敗落的時刻。

既然在此處盛放,就先看此處的風景,不需在意它何時凋謝,花開便是花開,花落即放它花落,不需刻意。

此般想來,歎息如今花落之景反而太過冒然,顯得自己不怎麼大度起來,不由笑自己太過執着。況且當今之景是否真是隻有花落而無花開,我未曾遍歷天下,自然難尋人間花開之景。美人尚且不説,便是故事都未曾聽夠,這幅現世的“美”畫卷都沒有機會探索個究竟。若是站在千年之前,怕是也要像現在一樣歎生存之事匆匆,哪又像今日這般悠閒地高處閒看,説盡當時風流?

所以,且看且行,無論是花開花落,亦或是花已久落並未盛開,都是值得讓人期待的風景。

“我曾在花樹下閒坐,曾在沙漠盡處感受赤陽,曾聽吹着喇叭的人們簇擁着披着紅衣的年輕人伸手,看他眉角彎彎覆在紅轎伸出的白皙掌面,曾靠在樹上看着那些驕縱意氣者快馬踏過,捲起沉沉煙雲。曾站在古戰場的殘骸上,設想那些震天的吶喊聲。”

“雖然我不曾在這一世經歷過它,但生命若穿過數次輪迴,我也會在這紛亂的世道中見過它們,或者在那名為前世的夢裏看到過他們,或者,在古人的書籍裏,親臨過這些地方。”

花開所告訴我的故事,便是從這一首又一首的詩歌傳達下來。無論美人如花,亦或是之後凋零,都是一場故事,都是這幅畫卷中的小部分。

這幅,名為美的畫卷的一部分。

但看花開,不問花落。

只聽一場盛世美景。

且在此處。

詩經氓的心得體會篇8

最近經歷了不少事情,收穫就是懂得了自己平時所學的文化知識是有用的。在沒有認識他們之前,自己以為懂得的文化在同年齡段裏的是多的了,見了平輩中的高人,才真正體會<莊子,秋水>“望洋興歎”的典故。有點浮躁的心有重新平靜下來,從重讀古籍開始。

今天在朋友這裏瀏覽了<詩經>,原本不知道詩經總共有多少首。牡丹亭。春香鬧學中腐儒陳最良説過“<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泛讀後,找到了幾篇自己最喜歡的。

考盤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諼。

大體意思是:木屋建好在山澗旁,隱士的胸襟多麼寬廣啊!一個人獨自快樂的睡下,夢裏説話都快樂無比,這樣的生活一定要矢志不移地繼續下去。

這首較早的隱逸詩中,不但有隱士的居住環境,更描寫了隱士豁達的隱逸心態。此種生活方式自此就為歷代隱退文人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