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23W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心得(多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心得 篇一

魯迅先生寫的《朝花夕拾》回憶了魯迅以往的事,其中有一篇令我遲遲不能忘懷。這篇講的是魯迅小時候家有一個百草園,那裏有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椹、蟬、黃蜂天子(雲雀)、泥牆根……

魯迅先生在描寫百草園的時候,用了很多手法,比如擬人等,但是魯迅先生用擬人的手法略多一點,比如把蟋蟀在鳴叫寫成在彈琴。這樣現的更美啦,令我在讀的時候腦海裏不禁浮現出當時蟋蟀在彈琴、油蛉在低唱的美麗情景,讓我們有無限的嚮往。

魯迅先生在文中寫了長媽媽講的一個故事,文中那個讀書人在納涼的時候被妖蛇所糾纏。後一位和尚救了他,收了妖蛇。在文末魯迅先生還寫了教訓——倘有陌生人叫你的時候,千萬不要回應,我絕的,雖説這個故事有點迷信,但是這樣子的話,我們也就會乖乖聽話了(就類似於以前媽媽總是説不聽話的小孩子會被狼吃掉)。

讀完全文,我不禁被當時老師覺得學生不應該問課外的問題所感到疑問,課外的疑問也是問,為什麼就不能問呢?

在他們讀書的時候,雖有不聽話的人,但是在魯迅先生的筆下,還是蠻好的。

Ade是德語再見的意思,我不禁佩服魯迅先生的外文水平,我合適不想也想像他那樣,德文等語言樣樣精通呢?

魯迅先生真不愧是一代偉人文章寫的是那麼完美啊!充滿魅力的百草園!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心得 篇二

蝸牛,背上有殼,心中無殼。人,背上無殼,心中有殼。

最近閒來無事,讀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心中頗有感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講的是魯迅兒時在百草園的趣事,從而反映了魯迅童年的快樂,無憂無慮。

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我不禁陷入了深思。

魯迅那時候,非常活潑、天真,而現在的孩子,一個個迷失在題目中,就像一個人駕着一隻小船,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他只能説:Ade,我的歡樂,Ade,我的童年。

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幾天前的一件事。

那時,我正去S學校參觀。走進教室,我驚奇地發現,黑板上的作業多得超乎我的想像,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話:蝸牛,背上有殼,心中無殼。人,背上無殼,心中有殼。

是啊,如今的孩子,身上揹負着學習的殼,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已沒有了往日的快樂的童年。

人們啊,讓孩子們忙趁東風放紙鳶”吧,卸去孩子們背上的殼,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心得 篇三

拿到語文書,第一篇課文就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剛讀到這篇課文,我就被吸引住了。我不禁輕聲朗讀了起來:“不必説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説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到雲霄裏去了”。

讀着讀着,在我的腦海裏展現出了一幅百草園的景象:藍藍的天空下,一隻只蝴蝶圍繞着野花跳舞,一隻只小蜜蜂在陽光的撫摩下采着蜜。旁邊那高大的樹木下,星星點點的陽光灑落在地上,像滿地的星星。樹上一隻只蟬兒在叫着:“知了……知了……”小魯迅拿着一隻風箏,快活着牽扯着線,不時地笑着。偶爾一隻只小鳥從他頭頂飛過,“唧唧喳喳”唱着美麗的歌謠。啊!魯迅的童年是多麼快樂的!他有美麗的風景做伴,可以在藍天下自由的奔跑,他可以整天在百草園裏玩耍,聽長媽媽給他講“美女蛇”的故事……

這時候,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國小時候,我的生活是快樂的。上課時,老師幽默的話語逗的我們笑出了聲;在課間,老師帶着我們一起去捉蝸牛,觀察它的習性;放學後,老師會帶我們一起去放風箏,在高高的山坡上吶喊着;帶我們去田野,去親吻大自然的臉膀;帶我們去公園,在山水中暢遊;帶我們去野炊,在歡樂中成長……想到這裏,我也禁不住笑了。耳邊傳來小孩的歡笑,我又一次沉浸在童年的夢之中。

我繼續讀了下去。我知道了魯迅的童年並不是我想的那麼快樂。他天真的以為家人送他去全城最嚴厲的書塾讀書的原因歸於他的淘氣:“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吧,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樑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讀到後面一句時,我更為魯迅惋惜了,因為他再也不能常到百草園去玩耍了,再也不能在冬天掃開雪捕鳥了,也就是説,他再也沒有這樣快樂的童年了,而是必須去面對那些繁重的功課!

哎,我也是一樣。當我升入國中後,我更多的是想着自己的分數,自己的名次,那些玩啊跳啊,都被拋到了腦後。我需要這些時間來做作業。不僅要完成老師的作業,每天還必須要做參考書之類的複習題。對於這一切我們能做的只有默認了。

我看到過很多很多的文章,有些是〈我想要自由〉有些是〈分不是學生的命根〉。剛開始我也這麼覺得。但是,漸漸的我也默認了,為了自己的將來,我們還是得努力學習!

從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來,魯迅對自己的學校也不喜歡。他和自己的同學一樣,討厭這些功課,上課常常偷偷在下面畫畫,和同學一起溜到院子裏去玩。老師也不喜歡他的好奇,拒絕回答他問的“怪哉”之事。封建古板的教學方法,抑制住了他們的童心!

雖然我們知道我們根本就不願意去學啊學,但是為了自己的,還是咬咬牙吧。暑假我們不能瘋完,除了成堆的作業,還必須去參加補習班。要是開學同學們都提前學過後,你還怎麼辦!這一切一切都在腐蝕着我們的童年。我也快要13歲了,下學期,也將讀八年級了。正如老師所説的:‘八年級是人生的分水嶺,必須要抓緊學習。’‘一定要把假期當做加油站’‘暑假要去補習’……我們必須要挺。用一個很不恰當的比喻,與其説”千年的媳婦熬成婆”還不如説大學畢業就是“千年的學生熬到頭”,不對,還有博士生……

魯迅對自己的童年沒有一句簡單的總結。但是讀者自己也明白,那是因為他知道讀者自己也體味到了。童年,你只有一半的時間可以自由,那就是沒上學的時候。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很大,也許,童年是不應該用無憂無慮來形容的。對嗎?而且,即使在小時候,我們也再也不能體味到魯迅的快樂,因為,哪裏找蟬蜕?哪裏有那些叫天子?童年,也顯得無味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想到了很多。童年應該是快樂的,童年不應該在作業中漸漸消失。天下所有的少年兒童們,讓我們拉起手,到山頂上去高呼吧,哦,快樂!哦,請讓童年的百草園充滿綠色,讓它充滿快樂吧!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好詞好句 篇四

【好詞】

無限趣味 拍的一聲 一陣煙霧 牽連不斷 又酸又甜

要好得遠 四面看時 走來夜談 有些妖氣 一定遇見

人首蛇身 倘一答應 夜間便要 嚇得要死 卻道無妨

高枕而卧 雖然照樣 抖作一團 豁的一聲 一道金光

枕邊飛出 倘有陌生 不可答應 做人之險 夏夜乘涼

往往有些 不敢去看 極想得到 草叢旁邊 陌生聲音

然而都不 塑雪羅漢 人跡罕至 薄薄的雪 無處覓食

一支短棒 一面大的 一條長繩 竹篩底下 所得的是

性子很躁 明明見它 便能捕獲 叫着撞着 靜靜地笑

來不及等 最嚴厲的 三味書屋 很肥大的 一旁答禮

高而瘦的 都花白了 博學的人 冤氣所化 用酒一澆

很不高興 還有怒色 決不至於 往往如此 靜悄悄地

一個一個 一條戒尺 放開喉嚨 人聲鼎沸 仁遠乎哉

仁斯仁至 笑人齒缺 狗竇大開 潛龍勿用 指揮倜儻

一座皆驚 顛倒淋漓 千杯未醉 微笑起來 將頭仰起

後面拗過 讀書入神 是很相宜 影寫一樣 而且快要

早已沒有 碧綠的 光滑的 高大的 紫紅的 肥胖的

輕捷的 周圍的 短短的 黑油的 和藹地 倘若

【好句運用】

仿寫:

不必説碧綠的樹葉,頂高的柿子樹,澄澄的甜蜜果,紫色的軀幹,也不必説柿樹在挺拔昂首高歌,肥胖的褐蟬伏在枝梢上,那樹梢似乎要直插雲霄似的。片片翩翩起舞葉,單是樹上的黃柿,就充滿了秋實的氣息,一派要收穫的喜悦。

原文:

不必説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説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

【好句】

1、不必説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 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説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

2、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

3、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

4、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

5、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

6、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着。

7、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8、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樑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下來罷。

9、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

10、於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

11、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

12、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13、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裏,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着,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篇五

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説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説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着,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説,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長的草裏是不去的,因為相傳這園裏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

長媽媽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聽: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裏用功,晚間,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着,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説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他自然嚇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卻道無妨,給他一個小盒子,説只要放在枕邊,便可高枕而卧。他雖然照樣辦,卻總是睡不着,——當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門外象是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便什麼聲音也沒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斂在盒子裏。後來呢?後來,老和尚説,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結末的教訓是: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

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夏夜乘涼,往往有些擔心,不敢去看牆上,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走到百草園的草叢旁邊時,也常常這樣想。但直到現在,總還沒有得到,但也沒有遇見過赤練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聲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鑑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着,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

這是閏土的父親所傳授的方法,我卻不大能用。明明見它們進去了,拉了繩,跑去一看,卻什麼都沒有,費了半天力,捉住的不過三四隻。閏土的父親是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只,裝在叉袋裏叫着撞着的。我曾經問他得失的緣由,他只靜靜地笑道:你太性急,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裏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裏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樑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着一塊扁道:三味書屋;扁下面是一幅畫,畫着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沒有孔子牌位,我們便對着那扁和鹿行禮。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鬚髮都花白了,還戴着大眼鏡。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不知從那裏聽來的,東方朔也很淵博,他認識一種蟲,名曰“怪哉”,冤氣所化,用酒一澆,就消釋了。我很想詳細地知道這故事,但阿長是不知道的,因為她畢竟不淵博。現在得到機會了,可以問先生。

“先生,‘怪哉’這蟲,是怎麼一回事?……”我上了生書,將要退下來的時候,趕忙問。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興,臉上還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只要讀書,因為他是淵博的宿儒,決不至於不知道,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願意説。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見過好幾回了。

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後來卻好起來了,不過給我讀的書漸漸加多,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裏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裏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裏便大叫起來:——

“人都到那裏去了?”

人們便一個一個陸續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矩,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

“讀書!”

於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有念“上九潛龍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書。後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着:——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裏,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着,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於我們是很相宜的。有幾個便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作“荊川紙”的,蒙在小説的繡像上一個個描下來,象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最成片斷的是《蕩寇志》和《西遊記》的繡像,都有一大本。後來,因為要錢用,賣給一個有錢的同窗了。他的父親是開錫箔店的;聽説現在自己已經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紳士的地位了。這東西早已沒有了罷。

魯迅 ● 九月十八日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心得 篇六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的名著。

這篇文章最美的句子是:不必説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多麼優美的排比句呀!

我從這篇文章中明白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裏用功,突然聽見有人叫他,只見有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向他一笑,隱約走開去了,他自然很高興。但竟然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説他臉上有妖氣,必須是碰見了美女蛇了;這人首蛇身的妖物能喚人姓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人肉的。

魯迅先生説:這個故事使我覺得做人之險。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魯迅先生小時候常在百草園捕鳥、逗蟋蟀、尋蟬、喂螞蟻——長大了還有很多完美的回憶。“我不明白為什麼家裏的人要將我送到書塾裏去。”一句話就從百草園轉到了三味書屋,我期望能夠學習這種寫作技巧。

魯迅先生小時候上學很會做小動作。有一次,先生説:“人都到哪去了!”大家便一個個走回去,一同走回去也不行的。可見先生是多麼的嚴厲!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知識點 篇七

1、作者説百草園裏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是否矛盾?為什麼?

“似乎”、“確鑿”兩個詞語連用在一起並不矛盾,這裏實際上寫出了作者對百草園的深切懷戀。確鑿:指的是用成人的眼光來看,百草園確實只有一些野草。似乎:是因為記憶中的百草園只有童年中留下的美好的印象,且相隔久遠,所以並不那麼確實。

2、“輕捷的叫天子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中的“竄”有什麼含義?

既寫出了叫天子的機靈輕捷,又寫出了兒童內心的羨慕之情。

第二段景物描寫突出了景物各自的特點,寫菜畦、桑葚突出它們的色彩;寫皂莢樹、木蓮的果實和何首烏的根突出它們的形狀;寫蟬、油蛉、蟋蟀突出它們的聲音;描寫覆盆子則突出其味道。

3、寫景物有恰當的順序,本段也如此。根據選文內容填空。

“不必説”“也不必説”是由低處到高處,由植物到動物,由靜景到動景;“不必説”“也不必説”“單是”是由整體到局部,又由動物到植物。

4、調動所有感官,多角度的寫景,加上恰當的用詞,能使文章生動、精彩。本段寫景作者便是多角度的寫景,請説説分別從哪幾個角度描寫的,至少舉一個例。

味覺、聽覺、視覺、觸覺(舉例略)

5、①“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運用了什麼修辭,有什麼作用?

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油蛉、蟋蟀們的聲音悦耳。

②“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中的“伏”能否換成“趴”,為什麼?

不能,“伏”體現了黃蜂肥胖的特點。

③“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所用的修辭手法及作用?

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覆盆子的形狀。

6、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7、作者把百草園景物描寫得生機盎然,情景交融,其目的在於

表現“我”幼年時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和後文的三味書屋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説明封建教育束縛、阻礙少年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

8、作者寫吃了像人形的何首烏根便可以成仙,是由於

賦予百草園神話般的色彩,妙趣橫生

9、文中用了“不必説”,“也不必説”的句式,其目的是

用這樣的句式可先作概括的介紹,然後突出泥牆根一帶的景物。

1、課文詳寫了捕鳥的 時間 、地點 、工具 、條件 、方法 、收穫 。

2、寫出捕鳥的一系列動詞,分析它們的表達作用。

掃、支、撒、系、牽、拉。生動傳神地再現了捕鳥的過程和方法。

3、課文記敍“冬日雪地捕鳥”對錶現文章中心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作者寫百草園冬天給愛玩的兒童帶來樂趣,再次暗點“樂園”,表現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突出了中心。

4、課文第9段所用的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心理描寫 ; 排比、擬人;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表達了對家人的埋怨,對百草園的眷戀,對去書塾的不情願

3、文中關於美女蛇的故事屬於那種記敍方法?有什麼作用?

插敍

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祕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揭示了其是我童年樂園的原因

4、“冬天的百草園比較乏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有什麼作用?

欲揚先抑 先寫冬天的百草園的無味,用來反襯後文雪地捕鳥的樂趣

5、描寫雪地捕鳥這段用了哪些動詞?有什麼作用?

掃開、露出、支起、撒、系、牽、看、走、拉、罩住

一連串的動詞,清楚、準確、細緻的描寫出捕鳥的全過程,讀者彷彿身臨其境,同時表現了兒童好動的性格及對捕鳥的喜好

6、作者連用三個“也許”來猜測家人送自己去私塾的原因,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用猜測、疑問的語氣,表達了童年魯迅告別百草園時既無奈又戀戀不捨的情感

7、作者眼中的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方正、質樸、博學、嚴厲、和藹,並且有着開明的管理學生的方法,也應看到在他的頭腦中還存在着封建保守觀念

8、作者描寫了在三味書屋讀書時候的哪些是?

拜孔子行禮、問先生“怪哉”蟲的問題、讀書習字對課、在書屋後面的小園子裏做遊戲、在課堂上畫繡像。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心得體會 篇八

近些日子裏我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這是魯迅唯一的一本回憶性散文集,字裏行間像是宂長的巷,裏面是斑駁的回憶投射出的倒影。巷子中似乎也有無數的絲線將我纏繞,拉扯着我拽到記憶的洪流裏。而朝花夕拾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更是如此。

百草園是魯迅兒時的樂園。每一個角落都藏着他無限的樂趣。之中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的玩伴,陪着他吹秋日的微風,然後靜默着小憩。口渴時可以摘珊瑚珠般晶瑩剔透的覆盆子,含在嘴中是滿滿的甜蜜。即使是蕭瑟無味的冬日也如夢幻般,可以在冬季白色的紗裙中穿梭,可以支起架子捕鳥。那些無憂無慮的生活,沒有忌憚,沒有焦愁,沒有痛苦。仿若一個悠然的夢,而魯迅則是夢中人。

這麼多年後他仍然沒有忘記那個夢,他仍然把那個夢編成書籤夾在日記中,在閒暇時可以翻開悠然地瀏覽,時光似乎就可以一下子倒退二十年,他似乎還可以回到那一年的百草園,回到那一年他美輪美奐的夢。後來他去了三味書屋。他開始了自己的學業。每天都要和厭煩繞嘴的古文打交道,而百草園則早也就丟在那裏漸而荒蕪起來。三味書屋的生活是無趣的,可是在多少年後,這本書中,魯迅先生還是很懷念那個“讓人生厭”的地方。那裏的壽鏡吾先生也成為了魯迅一生所銘記的人。

魯迅的童年生活是愉快的無慮的。而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呢。我們也曾走過那段懵懂的時光,也會在之後去懷念那時還帶着稚氣的自己。自己兒時走過的街,穿過的巷,巷弄裏留着長鬍子賣冰糖葫蘆的老頭子,院門口纏繞的老樹根,還有樹根上自己刻下的歪歪扭扭的字跡,在多少年後還是依舊清晰可見,似乎多少年的光陰都不曾打亂他的章節,多少年的風雨都不會吹散他的印跡。他還是那樣分明地站在那裏,當光線都昏暗時他還是那樣散着微光,那樣毫髮畢現地站在那裏。那些童年的故事也刻畫在心房壁上然後就慢慢風乾成圖騰,像是一座橫亙在過往和現在兩個彼岸的橋,成為心中魂牽夢繞的想往。

我們也有自己的百草園,也有自己的三味書屋。那些躲藏在記憶裏的是永遠也不會消退的。我懷念我的百草園,我的三味書屋。更懷念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流淌過的歲月。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心得 篇九

讀了這篇散文,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便真實地展現在我的眼前:捉蜈蚣、摘覆盆子、捕鳥、到私塾唸書……從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的童年是在玩中學、學中玩,使他擁有一雙能夠洞察是非善惡的眼睛。所以魯迅先生的文章往往反映了社會現實,文筆犀利。我們也需要這樣的眼睛。

我們作為新世紀的少年,要珍惜自己的童年,在玩耍中學習。要親近大自然,激發自己的想象力,使自己充滿活力,這有助於開發智力和激發創造力,從而投入到學習中去。

玩是我們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學習。現在社會競爭非常激烈,只有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會被社會接納。還需要提高道德文化修養。像魯迅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他是本城內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這才使魯迅對他十分恭敬。所以,我們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世紀青年,將來才能在社會有立足之地。

同學們,請珍惜童年,它一去不回。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放飛自己的夢想。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書心得 篇十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書是作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性散文,原名《舊事重提》,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作者曾説,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這本散文集是魯迅在生活處於輾轉流徙,心情最苦悶的時候寫成的。當時作者只能借回憶舊時的美好事物,來排除眼前的苦悶,“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本文就寫於1926年,當時魯迅先生45歲,他在“被學者們擠出了集團之後”,於廈門大學寫成這篇回憶性散文,借這樣一朵兒時記憶的“小花”,來排遣當時的寂寞。

文章從兩部分回憶了兒時的快樂和情趣,首先是百草園詩意般的美麗。

文章從樂園入手,從四個方面寫了樂:意識童年的樂園;景色美麗的樂景;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美,樂聞;最後是冬日雪後捕鳥的樂事。作者在寫百草園美景樂園時,為了將無限樂趣自由天地盡善盡美的呈現,作者首先抓住事物的特點,有符合兒童的心理。説黃蜂是肥胖,既寫出它體態肥大的特點,有體現小作者曾經摸過它的特別感覺;叫天子忽然“直竄到雲霄裏去了”,不單寫出了這種鳥兒的機靈輕捷,還表現出兒童內心的羨慕。

第二是從不同角度進行描景,視覺、味覺、聽覺、觸覺等,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冬皆備。作者將百草園寫的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巧。第三是作者用一個關聯詞“不必説”“也不必説”“單是”將景色條理分明,層次井然。使整個寫景活潑多姿。

文章在回憶百草園樂園之後,寫了三味書屋,有人認為,本文是將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作對比,表現了作者對百草園的喜愛和三味書屋的批判。我則以為不必要這樣去揣測作者的寫作本意,在三味書屋中又何嘗少了情趣呢?並不是了無生趣的地方。

第一老師並不是想象中的嚴師,是一個和藹,方正,質樸的博學的人,雖然後戒尺卻不常用,有罰跪的規則而不常用,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讀也吸引了孩子們,在老師這裏作者感受到了情趣。第二是在這個書塾中,仍然可以折臘梅花,尋蟬蜕,捉蒼蠅喂螞蟻,做遊戲,描畫畫,也展示了不同於百草園的另一種生活,同樣也妙趣橫生。

總之,無論是百草園還是三味書屋,都在作者點點滴滴的回憶中,充滿着無限的樂趣,這朵“小花”並不小,在花濃香的回味中排遣當時的寂寞,也足以讓乏味鬱悶的生活增添些許的快樂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