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穹頂之下》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W

《穹頂之下》觀後感精品多篇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一

今天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觀看了柴靜的《穹頂之下》,感觸頗深。

以霧霾是什麼,它有什麼危害,它是怎麼來的為主線貫穿下來,我們國家的煤、油、環保部怎麼了?我們該如何做?清晰條理的脈絡,層層遞進的問題讓我們大家應該強烈的意識到,我們的政府、企業還有我們自己都要去做什麼、都要去怎麼做。為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不惜以犧牲碧水藍天為代價,國家的能源體制改革更是迫在眉睫。英國、日本等國家已經有了慘痛的教訓,難道我們還要將歷史重演嗎?大家經常會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句話掛在嘴邊,可是捫心自問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就像片子説的那樣,作為普通民眾的我們可以選擇綠色的出行方式、不買劣質煤炭,看到冒黑煙的柴油車、工地上塵土飛揚的土堆等可以試試撥打12369舉報……願我們的行動能彌補我們曾經對大自然的傷害。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二

今天,看了《穹頂之上》,我突然霧霾看對人類威脅很大。

從柴靜的生活經歷和以運用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舉例子等説明方法來説明霧霾對我們全中國,甚至全世界都有傷害。從柴靜的孩子就可以説明霧霾傷害太大。一年中有174天是有重度霧霾的。那就是説一年有半年不能出去。

説鋼鐵中國第一,河北第二。其實是在反面説中國的霧霾。

還有關與霧霾。我就給大家講一下吧!從20xx年武漢剛剛霧霾那幾天人們爭先恐後買口罩戴口罩,到20xx年幾乎整年霧霾天氣超過250天人們依舊可以每天淡定的出門買菜、逛街、鍛鍊,到街上已經沒什麼人再帶口罩。從這件事上所以可以看出,習慣就好,習慣了我們就麻木了。

預防霧霾,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三

任何一項研究都有不可避免的侷限性,視角的侷限,認知的侷限,時代的侷限等等。她不是科學家,對她的研究成果我們不必抱太大期望,能引起共鳴,啟發思考,引發討論即可。作為一個職業新聞人,她整合了專業資源,她架起了高端研究與普通人間的一座橋樑,她喚起了民眾,官員,學者,媒體等專業或非專業人士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盡到了職責,這就夠了,也是必要的。反之,我們作為受眾,不要期望任何一個媒體報道對一個複雜社會問題給出一個結論,紀錄片僅僅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視角,一個母親的,一個記者的,或其它種種。大家都有自己的職業背景,用自己的視角做一個對比,對問題的認識會更近一步,就不再是簡單的洗nao,知道是怎樣或不是怎樣。不論如何,保護這類人的積極性。

討論環境問題不可避免討論到能源問題,也就不可避免討論到……這跟為誰發聲、何時發聲或許有關,或許無關,but I don't care。我首先也更關心作為一個人、一個公民而不是人民應具備的權利、意識,因為——無論哪種立場都用肺呼吸。

《穹頂之下》觀後感 篇四

日前,央視辭職的記者柴靜,推出了她自費拍攝的霧霾深度調查《穹頂之下》,看後感受特別深刻,在為她的行動叫好的同時,心中增強了一種公民的公共職責感。

柴靜在採訪中表示,孩子生病使空氣污染成為她不能迴避的問題,因此在一年的調查中,柴靜作為一位母親而不是調查記者,圍繞霧霾是什麼?從哪兒來?我們該怎麼辦?進行了一系列調查。

新聞是有力量的,這種力量來自於客觀現實,同樣來自於公眾期待。對於霧霾,公眾已經並不陌生,然而究竟霧霾為何物,很多人卻並不清楚。不管是出於記者的職業習慣還是出於母愛情深,柴靜的《穹頂之下》無疑為公眾打開了瞭解霧霾的另外一扇窗口。這既是對霧霾現象的一次科普,同時也是對霧霾治理的強烈呼籲。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卻少有部門和人去做這樣的科普事情。

作為對環境污染問題關注的公民,柴靜自費進行霧霾調查似乎很正常,但穹頂之下不該讓柴靜們孤獨前行。雖然這類自費調查可以理解為一種自發的公民責任感,但實際上是公民個人在主動為缺位的公共職責在補位。我認為,解答環境污染的社會現實問題,我們的有關部門應該更努力地主動作為,從而讓每一個公民都增強自己的公共職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