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鴻門宴》觀後感(通用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6W

《鴻門宴》觀後感(通用多篇)

《鴻門宴》觀後感1

有幸能看到這部電影,我不敢説全部都看懂了。

歷史上,真正的鴻門宴是怎麼樣的,我在《史記》裏已經讀了個通透,甚至有些讀膩了,讀煩了。但在看完電影之後,我不得不承認心念為之一動,有些酸楚的感覺。

我並不是説電影的魅力高於書籍,而是為電影裏所詮釋的以鴻門宴為線索的我們當下與人交往時仍存在的那麼一點,就被那麼一點,感動了。

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在上國中三年級的時候種下的種子,在那之前,可以説我是一個頑童。在那之後,有所改變,能讓我真正高興的,是這麼長時間裏結識了許多朋友,也維持了許多友好的關係。經常在想有些朋友為什麼可以維持到現在,而有些朋友卻只是匆匆的一面?兩三年前我似乎找到了一個答案,那就是能稱兄道弟的人,我們之間沒有任何的利益關係;能相交至今的朋友,我們之間的利益關係不那麼明顯;匆匆一面的朋友就屬於“你死我活”的了。當然,這個答案並沒有怎麼站住腳。

我的好兄弟王悦,他和我並不是從小玩兒到大的,只是陌路相識罷了。但是我們之間的那種默契,那種互相賞識,他對我的那種無私的幫助,讓我覺得在我們初遇時彷彿認識了很久。

還有楊兄,只是因為一場比武就拉近了我們之間的友誼。比武場上,我們都不曾留手,都被對方打傷過。可是這種傷,讓我們笑得更為歡暢。

徐靖,是我的兄弟中的開心果,沒他不好玩兒,沒他沒意思。不是他多麼會講笑話,其實他不善於此道,而是他肯讓我們來笑,從不反駁,更無怨言。似乎他也享受在其中。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胸襟和氣魄啊!

浩偉,可以説他時運不濟,也可以説他咎由自取。自打上高中二年級以後,説實話,我對他的某些行為感到不齒。但是為什麼我捨不得離開這位兄弟?

馬寧,一個硬漢。單打獨挑勇闖四方,我很佩服他。老王也是這樣的人。拿起電話,不知道該打給誰的時候,馬寧不做第二人選。聊上兩句,即便不能見面,那個孤寂的心也落下來了。

老彭,國中以後我們就沒聯繫過了,直到有一年大學時期到青島玩兒才見。可是很奇怪,見面之後,我們之間並沒有感到陌生,反而覺得比以前熟悉。

奇峯,怪才啊。我們少不得的是爭吵,吵到面紅耳赤,吵到天翻地覆,吵到差點兒大打出手。他不服我,我不服他。真是人生難得一位吵的知己。

努爾,在她面前我就像跟在姐姐身邊的孩子。離京之前,她陪我喝酒,聽我講一些傷心難過的事情,從旁開解。連我自己都記不得什麼時候跟她建立起這麼深厚的友誼。

立冬,説起她。至今我猶敬之若天人。本以為國中以後,不會再有什麼聯繫了。萬沒想到,事隔八年,她還肯來讀我寫的詩篇和小説。每想至此,心頭湧出一份慰籍。

海鑫,為什麼她會那麼信任我?從來不曾懷疑。我並非樣樣通曉,事事能平。我辦砸過很多事兒,我被難倒過許多次。可她仍對我堅信不疑。只是一個“磁”,解釋得通嗎?

邵哥,可以説他是一個功成名就的男人。而我只是一個初出茅廬,且沒有什麼經天緯地之才的毛頭小子。我相信他看到的我寫的那篇稿子,對他而言司空見慣。但這知遇之情......

如果説我之前得出的答案還能成立的話,那他們的友誼將把那個答案破掉。電影版的《鴻門宴》,通篇上下我只看到了“有情有義”這四個字。一個人,學識可以縱貫寰宇,武功可以蓋世無雙,計謀可以深不可測,品行可以德高望重,境界可以至高無上,財產可以富可敵國,名聲可以威震九州......但是情義二字,如何去形容,如何去詮釋呢?是什麼把我們拉到了一起?理想、信念、利益,這些統統不靠譜兒。如果只是因為一個“情”字,那麼似乎太單純了。不過,也許就是這麼單純而已。

《鴻門宴》觀後感2

世事如棋,勝負難料。

最難的棋是明白何時該知難而退以求全,何時該臨危而進以求勝,很多聰明人都難以判斷出來。亂世中真正聰明的人是能保全自己及家人的人,並非竭盡心智去蕩平天下謀求自身存在價值的人。從此點看智者太少,畢竟一般人都是有雄心有報負的。電影再次印證我常説的話,功高蓋主的人只有兩條路可走,下策是解甲歸田,上策是就是造反。兩條路皆有利弊和相應時機。蠢人可救,愚人無救,最常見也最常被人歌頌惋惜的就是愚忠。

電影裏范增最後一步棋下的可真俊,死也不忘削弱敵人。真是執着,是手妙招。但大勢已去何苦如此執着,勝負已定人已死,留此一招除了多造殺孽在天有靈心裏舒服點外又有何用?此計可敬此心可悲…人都有下錯棋的時候,我下棋的風格向來都是招招給自己留後手,從不主動進攻,只要不是確實不如對手不是被逼死路不會反撲。當然實際情況則是經常疏於防範而使自己錯過動用之前所留後手的機會輸了。這感覺就是處處安排了伏軍處處都有勝機但一不留神就被敵人端了中軍主帳一樣,無語……

棋局只是遊戲,只希望我生活中不會有哪一步錯棋成為我最後一步棋。故事的結局一如既往,所有人都死了。所有故事的結局都如此,故事裏的人都死了。一個故事最好的過程就是奮鬥的過程,最好的收尾就是歷經磨難成功了。再講下去還是都死了,觀眾不見得願看。當然還會有人演繹新的故事,舊的觀眾也不見得願看,留點懸念餘味還是好的。

《鴻門宴》觀後感3

成王敗寇,劉邦與項羽也無法例外。

看了鴻門宴以後,我深有體會。

本片以張良敍述這千古棋局為主要,向觀眾們把鴻門宴的始終展現出來,表達出眾人因鴻門宴而改變命運的無奈,透過的虞姬一句“你知道赴宴的代價嗎”道出命運的無情。本片以鴻門宴為矛盾中心,再現了歷史上的楚漢戰爭,以及在戰爭中謀士的機謀較量和項羽與虞姬的悽美戀歌。

本片的一大敍事特點在於設懸與釋懸,通過懸念的設置引起觀者的求知慾。神祕的老人為太傅及其學生講述這場楚漢戰爭的故事,老人的身份是設下的第一個懸念,一直到最後揭示他是張良才算是釋懸。本片便是張良的一場回憶錄。如果説范增錦囊的懸念,內容是兔死狗烹的開端。那麼虞姬的那句:“這赴宴的代價你知道嗎?”的設置懸念,則是揭示全篇的猜忌。這個代價在本片最 後由垂垂老矣的劉邦來釋懸,這赴宴的代價,就是你失去能力去相信任何人。而本片的最大懸念是范增與張良的最後一盤棋的結果,最後歷史詮釋了這結果——兩敗俱傷。歷代君主與帝王內心最大的敵人就是猜忌,位高權重,時時刻刻提防別人覬覦自己的位子,內心的多疑使身邊的朋友一個一個的離去,只剩下孤寂,沒有了敵人與朋友的人

生也就沒有那麼可以留戀的樂趣。

整部電影人物鮮明,諸多人物都被刻畫得栩栩如生,項羽的霸氣,劉邦的深沉,范增的算計,張良的韜略,韓信的急功近利,樊噲的粗魯直爽,虞姬的柔情似水,及諸多死士的蒼涼壯烈。

我從這裏知道了,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也不要輕易聽取別人的話,更不要多疑自己的朋友。

《鴻門宴》觀後感4

信任——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年幼成長時,羽兒只信亞父一言;天下在手時,亦會被張良離間之。劉邦初進咸陽,項羽40萬大軍壓迫,他會完全信任自己的兄弟,完全倚仗張良計,大敗項羽後,也逃不過範曾留下的一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錦囊。人,即便被勝利衝昏頭腦也不可不信任至親,亦不可只在自己被逼至絕境時,才選擇相信,功成名就後則過河拆橋。謹以此片警示之。

愛情————也許是英雄最後的最好歸宿。項羽,衝動自負,躲不過兵敗自刎的結局,確終是得到了虞姬以死相隨的愛戀,劉邦雖得天下,確也逃不過被人步步算盡的蒼涼結局。兩人皆有得失,在女性角度來看,或許項羽終是幸福的,在兵敗之時已然知道自己的錯誤,後悔,無奈卻得到了意外的守護與陪伴。應該好過那坐擁天下後的孤寂,日日生疑的苦楚。天下固然很吸引人,但是於我,還是那生死相隨的羈絆來的更重要些。

算計——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張良與範曾以棋鬥智,皆有輸贏。謀者縱是惺惺相惜,過程中仍是要你來我往的起起伏伏,彼此自是要為此付出相應代價。在那個年代各為其主,也許別無選擇。而如今亦或是隻能無可奈何,但我仍舊期待着人與人之間的坦誠相待,不造作,不質疑,不心存保留。我會盡力做到無所不能對人言,記錄生活中的有所感有所悟,之於我自己的所有皆可示人,“君子坦蕩蕩”,願我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可成為君子相知,相攜,共進步。

《鴻門宴》觀後感5

詩人顧城有一句話:魚在盤子中想家。看後鼻子酸酸的。把人的處境看清了,看到的是冰涼無奈的絕望,這種看見是多麼的可怕。一年後顧城就自殺了。

這次李仁港導演在銀幕上把這種刻骨的絕望重新演繹了一遍。雖然這已不是歷史中的鴻門宴,但這卻是存在在人類社會中的鴻門宴。《鴻門宴》不得不赴的宴席,請的人要付代價,赴宴的人也要付代價。但不得不請也不得不赴。虞姬對劉邦説;你知道赴宴的代價嗎?劉邦無法回答也不用回答,問題是這代價人承受不起。

楚懷王祈求神女給幫助,而神女給了一個把大家都毀滅的計策。楚懷王就是這個計策的犧牲品之一,神女幫助他走向死亡。

虞姬的愛情是那麼的悲哀,她成了她所愛的人的棋子。項羽利用她支開劉邦,但她卻只能選擇堅持愛那個只愛江山的人。面對珍貴的古琴她欣喜若狂,但她卻依然念着她的老琴。她藉此向劉邦表明了她只愛項羽。她的愛情最後成了權力鬥爭的陪葬品。項羽是她的最愛,而她不是項羽的最愛。但她卻要與項羽一起為鴻門宴買單。范增的父愛是這種結局的另一個版本。

項羽輸得最慘的人,他首先丟棄了與劉邦的兄弟之情(雖然,這情是否真的存在,但他確實不地道。大家明確看出他不把劉邦當兄弟)。他輕忽了虞姬的愛情,他得到了虞姬卻沒能真正的享受這份愛。在虞姬殉情的時候,他應該是辜負了這份愛。他最對不起的是范增的父愛。難怪有人説:亞父不是父。在這部電影中項羽完全被褪去了他英雄的色彩,他不但失國更主要是他是丟人啊。

劉邦雖贏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在這部電影中把他定位在最高的高手,但是他得到了一個他根本預料不到的結局。他把自己失去了。他成為了一個無法信任別人的人,他不敢是他聰明到不能相信任何人。因為他透過自己就發現這是一個敢把上帝頂在十字架的世界。他還能相信誰或者説他還能信的下誰。他把自己忠心的兄弟樊噲隔離是他不願殺了他。所以,沒有一個人能進入的了他的內心世界,註定是一生的孤獨。他的聰明把他反鎖在自己個人的空間裏,這是另一種自閉症。他為了得到虞姬,安排了古琴的計謀,試出虞姬的心後他是又喜又憂。這樣的女人才是他所愛的。但要得到虞姬的心就必定要殺掉項羽。所以,他給古琴是一種投資也是一種決定。可惜,虞姬也很瞭解 他,同時也放棄不了她的愛情。所以到最後他雖然得到了天下。卻失去了人生。從此他的世界裏,沒有親人,因為親人已經不再把他當親人。他也無法把親人當親人。沒有朋友,能做朋友的已被他殺光和逼死,其他人做不了他的朋友。當然,這樣的人別人也愛不起。在旁邊愛他的已不是愛他這個人,而是外在於他的其他東西。而且,真有人愛他他也信不了。他擁有的越多就越讓他孤獨。張良説:這就是你想要的結局嗎。

張良的無奈讓人觸目驚心。他説完故事打開大門,迎面而來的是礪礪的寒風。別人問他要去哪?他回答:找一個高手下棋。然後,他就想起范增的話:我們真的非要下這盤棋嗎!傷害不夠深嗎?警戒不夠重嗎?但是不下棋他活着又有何意義呢!他又該何去何從?

沒了信仰活着還有什麼意義。但是問題是有信仰的人,卻很喜歡玩着沒意義的遊戲,下這沒意義的棋。還以此為自己的價碼,樂此不彼。和猶大一樣以為自己比耶穌還聰明。今天的手段可能更高,可是結局肯定也更慘烈!這是猶大的教訓也是亞拿尼亞夫婦的教訓。但人類總是忘記歷史的.教訓,哪怕是聖經的教訓。人們總是在教會團體中聽到魔鬼從地獄中發出的得意的笑聲,也看見很多人迴應!

《鴻門宴》觀後感6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一直很想看新版由李仁港導演的《鴻門宴》,錯過了去影院觀看,所以想在網上看,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始終沒有如願,費了很多周折,就耽擱下來了,好不悵然!

今晚看完新聞偶而轉到電影頻道,正趕上快要上演《鴻門宴傳奇》,我原以為是舊版的《鴻門宴》,但是,令我驚喜的是新版的,就是我要想看的,喜悦的心情難以言表!

停下了別的事情,坐下來,全神貫注地觀看,看過之後,真的感覺是一部優秀的製作。具備一部好的影片具備的要素:好的題材、好的劇本、好的演員、好的導演、好的製作團隊!

鴻門宴的故事家喻户曉、婦孺皆知:“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早已成為人們熟悉的典故,“霸王別姬”的故事也已成為千古絕唱。電影的題材既是歷史片也是戰爭片,之前也有拍攝過,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須有創新、有超越,對導演和演員都是新的挑戰。

影片拍得立意獨特,既尊重歷史又有所創新,以全新的視角刻畫人物併發揮想像,突破固有的模式,並以一個老者敍述的口吻,顯得寓意深長、前後呼應。看罷讓人浮想聯翩、心潮澎湃!

影片對人物的刻畫尤為成功,人物形象飽滿、呼之欲出,導演好像不去特別關注人物是誰,而是更多心思傾注在人物的形象與真實以及人性的特點;而不只在於人物的成功與失敗。在那個年代,也許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是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看,我想就不要更多去關注成敗,而應更理性地去看人性的東西:時勢造英雄,劇中的豪傑都可稱之為英雄!劉邦贏得不光彩,項羽輸得很體面……黎明、張涵予、黃秋生、馮紹峯等演員表演可圈可點,刻畫人物栩栩如生。

影片的開始和結尾銜接自然,真乃畫龍點睛之筆,讓人回味無窮!這恰恰是最能打動人的地方,也最能看出導演的功力!

《鴻門宴傳奇》是一部好影片,感謝導演給我們製作了一道豐盛的文化盛宴!

《鴻門宴》觀後感7

期待已久的電影《鴻門宴》,昨天終於看了。之前的心情是欣喜,興奮,並誠心想再學一次,再領略一次史詩般的“歷史盛宴”。然而之後,除了給人以大場面的震撼外,倒叫我有幾多不解——歷史真的可以這樣演繹?

讓我先説説自己對《鴻門宴》簡單而表淺的認識。首先,《鴻門宴》是楚漢爭霸時一個重要事件,是一出高手較量的經典故事;其次,是各色人物智慧、性格、氣魄的“大聚會”,甚至對歷史具有映射作用;三是一個歷史的轉折,新階段的開始。《鴻門宴》很重要,很關鍵,但也不過如此,它改變不了歷史,但它的偶然性裏藴含着歷史的必然。它不具有決定性,卻充滿着引導性。同時,它也揭示出“智慧取勝,道義成功”的歷史規律性。

然而電影給我的直接感受卻是《鴻門宴》決定歷史。先是決定了歷史進程,即“鴻門宴”後,項羽違令驅劉邦出咸陽,軾殺懷王失道寡助,盲目與曾經盟友的十八路義軍為敵,反給劉邦以成功機會;再是決定了人物命運,範曾失寵,輕信張良,性情項羽,狡詐劉邦,韓信一介武夫,顯得人物單薄,特別是樊噲咬斷手指,究竟想説明什麼?後是故事交待簡單,演繹離奇,存有歧義。“霸王別姬”乃史之絕唱,項羽虞妃情愛深厚,但從電影場面上看,劉邦與虞妃在一起的時間倒比項羽還多,虞妃陪項羽死也與歷史不符,實際上是“霸王別妃”後項羽才不想活了,才與劉邦拼命的。還有,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主題不見了,《鴻門宴》,你到底想説明什麼!

難道這就是電影?為了把“歷史”壓縮在拷貝里,採取各種藝術手段,這不難理解。但歪曲事實肯定不會為羣眾所答應。藝術要在生活的“土壤”裏生長,離開生活,就妄談藝術。換一個角度看,我覺得,電影《鴻門宴》是想以“大場面”、“美女加英雄”、“命運賭搏”來贏得票房的,卻因此帶來“篡改史實”、“虛構浪漫”、“製造英雄”負面效應。票房,當然不是離奇哄出來的,也不是明星閃出來的,這得老百姓説了算!

《鴻門宴》觀後感8

好的文字,得架構、得在腦海裏反覆琢磨,但這需要時間、需要磨自己。我沒有這個時間,但不想失去剛剛看片子時閃過的那些念頭,便不要求那麼高了,隨意記下腦海裏亂七八糟的觀後感即可。

最近很迷馮紹峯的片子,《狼圖騰》《黃金時代》《蘭陵王》《女人花》《我想和你好好的》,都是他演得非常好的角色。他演得好的時候,感情非常充沛,就像他説的那樣,象水一樣把自己裝入這個角色,代入感非常好,感情戲尤其好看。

聽説他的項羽演得非常好,所以才想去看《鴻門宴》。不過“鴻門宴”這個片名,對於我實在沒有吸引力,我不覺得一個宴會能編出什麼好看的東西,“霸王別姬,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些耳熟能詳的東西,也沒有新意,所以遲遲沒有去看。

抱着隨便的心態打開片子, 當看到導演是李仁港時,我的眼睛有些發亮,這個導演有一部我大愛的片子《見龍卸甲》,但港片好的越來越少了,所以沒有期待。

結果越看越好看,《鴻門宴》色調、馬戰、古戰場、楚曲亂軍心、舞蹈,這些曾被《見龍卸甲》驚豔的元素全用上了,越看越熟悉。看時我在想,這配樂、這氣勢也聽着熟,不會還是黎允文吧?留意看了結尾職員表,果然。配樂我喜歡2個人,一個是董鼕鼕,一個是黎允文,《見龍卸甲》的配樂當年真是繞樑三日。

《鴻門宴》簡直就是《見龍卸甲》的姊妹篇,同一個製作班底,可見,《見龍卸甲》雖然當年受到了很多詆譭,但業內是得到了認可的。

盲棋。只在十多歲時,在阿城的小説《棋王》中看到過精彩描述。李仁港的片子,有一個很棒的地方,就是將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以精彩的形式在影片中展現。你能聽到琵琶有多美,戰鼓有多好聽,馬戰有多精彩,盲棋車輪戰有多厲害。這些元素其實都很熟悉,印象中沒有什麼稀奇,但在他的片中卻能發出異彩,我怎麼覺得與80年代受歡迎的尋根小説異曲同工呢?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些異彩,得編這個故事的人多少年的眼界、底藴、磨練的積澱才能形成。

從鴻門宴起,故事開始變得好看。鴻門宴後,故事進入高潮,驚豔到了我。非常喜歡鴻門宴後的故事走向,故事一步佈局,看到十步之後的結果,不就是圍棋之道嗎?有趣,有趣!前面所有伏筆,在結尾都得到了呼應。

項羽、劉邦、范增、張良、樊噲、蕭何、虞姬,千古留名者,該何等風流!我之前不知道範增、張良、樊噲這些名字,看完這部片子後,記住了這些名字,人物那麼鮮活,各色命運那樣有趣,我會覺得我們的歷史真是精彩,小市民如我,亦心生仰慕。非常喜歡李仁港對鴻門宴的故事重構,超過了我的想象。

《鴻門宴》觀後感9

最近,學校課餘時間比較充分,我在完成了課業以後就打開電腦看了一下電影。翻看網頁,發現最近《鴻門宴》這部電影比較火熱,於是懷着憧憬心情收看了。

電影《鴻門宴》,不用看電影我們也知道這是講秦朝末期項羽與劉邦兩大派別為了爭奪新王朝統治權展開的一次殊死較量。其中的鴻門宴正是這場紛爭當中最為激烈的部分,在《鴻門宴》當中各派紛鬥、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更是演繹得淋漓盡致。

不過,看完電影《鴻門宴》以後我覺得一個歷史光看一部電影是講不明白,更講不清楚的。電影《鴻門宴》存在許多拍攝漏洞,比如項羽為什麼會平白無故地棄用范增,范增輔佐項羽多年,連十幾歲小孩都知道識人要看這個人跟自己相熟得久不久,而張良區區只來了幾天或是幾個月就拋出這樣的信息來,難道不可疑嗎?同樣的漏洞也發生在劉邦登基以後單純憑藉范增的精囊就設計陷害眾多功臣。

根據這兩點漏洞,我推測是電影編劇為了劇情需要,而自我創新出來的,不過這樣的創新,根扎得還不夠深,不能夠叫人全然信服。

《鴻門宴》觀後感10

看完這部電影回到家中打開電腦在百度上打出鴻門宴這幾個字,我想看看大家對這部電影的看法。看看有沒有和我有相同的理解這部電影,發現很多人覺得這部電影不看好都認為反轉了歷史。顛倒是非、項羽沒有歷史上那樣自大,驕傲。重義氣,沒有霸氣和殺氣,劉邦沒有那種狡猾和弱小的性格描述,范增和張良大家都覺得缺少了什麼。

畢竟是120分鐘的電影,要去描述一本千年的歷史很難。在説寫上下5千年的作者也不可能完全的去知道里面的每個細節,拍一部好電影很難。要去把握很多細節,鴻門宴的導演我很佩服,用不同的位置和時間分段去分開時間來描述每個人物的閃爍點。很難的。

范增的忠讓感到很傷心,就好象他説的那句話,還有一種棋叫兩敗俱傷。張良的忠換來的是劉邦的追殺,最後雖然沒有死,可電影結束的時候打開那大門。回憶一下進入了張良的內心,最後一個一個的倒下,樊噲的忠勇叫劉邦脱下龍袍。我和你出來跟隨你怎麼多年。你為什麼要怎麼做,以前不是説好了打完戰。一起回家鄉和大家喝酒的嘛,很辛酸的一句話,樊噲自殺了。他死也不明白劉邦的想法為什麼要怎麼做。韓信在電影裏是一個很有自信的一個人。就因為在劉邦面前説了兩次,這樣的話,等事情完了’我要得到我應得的。最後劉邦打開了從項羽死後得到的錦囊。韓信引來了亂箭之死。連環計的展現還挺吸引人很值得去思考。

每一部電影沒有完美的,可能現在還有大部分還不認同這部電影。沒有十全十美的。只有自己去感受精彩的瞬間。就好象以前的大話西遊。人人都説垃圾電影,現在了?時間過去了?人人都説是經典。我相信以後鴻門宴也是一部經典,很少看完電影有感觸。今天真的有感觸了。老套是老套了點。依舊是愛恨情仇。依舊是爭奪天下,依舊是連環計。三個依舊概括了一部電影的經典。從一開始就是一步錯棋,沒有人走對過。電影就是電影何必太過偏激,只要安靜的去看每個人物,每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