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甲午風雲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68K

甲午風雲觀後感(精品多篇)

甲午風雲觀後感 篇一

今天,我們看了《甲午風雲》這片電影,這片電影主要講的是:主角鄧世昌在一次海軍之戰中奮勇殺敵,自己的軍艦被日本魚雷炸到了。

大概內容是:別的國家見到中國的地方很大,而且中國的財寶也很多,想要佔領中國。

説是要和中國一起抗爭,實際上是想趁這個時候消滅中國。

鄧世昌卻不管這一套,他的主要責任是海上戰爭。

第一次戰爭中,一個軍艦上的主管方大人貪生怕死,想投靠日本人,還沒戰鬥就舉白旗。

一個叫王伯承的水手一槍把白旗打了下來,還扔到水裏,意思是誓死不罷休,一定要打敗日本人。

這個方大人看到白旗沒了,就躲在船艙的一角,等着別人把他打死。

這個王伯承水手不管殺頭,開炮把“吉野”號打跑了。

論功請賞的時候,這個方大人一定是跑到最前面邀功。

別人問他為什麼能打敗,他就説:“我這件海上小事還是別説了吧!”鄧世昌問他為什麼掉頭,他就説自己假裝逃跑,在後面攻打敵人。

鄧世昌問他為什麼躲到船艙,他説:“胡説,你有什麼證明我是躲在船艙裏呢?”鄧世昌説:“因為你的水手王伯承説的。

方大人就説:“他胡説!”那樣子就像想一下殺死王伯承。

第二次海上大戰,鄧世昌駕駛的“致遠”號在海面上打,屢中敵艦,百發百中真是厲害,可是最後也被魚雷炸沉了。

鄧世昌在海軍上立了大功,讓別人懂得海軍的責任,鄧世昌是最負責人的。

甲午風雲觀後感 篇二

看了《甲午風雲》這部電影,我感悟很深,但印象最深刻的有兩件事。

第一次海戰,清朝三艘戰艦遭遇了日本三艘戰艦的攻擊。清朝兩艘戰艦被擊沉,第三艘戰艦的艦長方大人準備逃走。日本主戰艦的艦長吉野,乘勝追擊。清朝戰艦船尾炮手瞄準日本戰艦準備開火時,被方大人制止了。接着,方大人把戰艦加到最高時速。尾炮手看日本戰艦開火了,便連發三發炮彈,擊退了日本戰艦。方大人卻因為這件事情把尾炮手趕走了,世昌收留了他。在慶功宴上,方大人謊稱主戰艦和另一艘戰艦逃跑時觸礁沉默,他佯裝逃跑,用尾炮趕走日本戰艦。

第二次海戰,日本戰艦掛起美國國旗向清朝戰船衝來,中途,取下美國國旗,換成日本國旗。那些投降派以主戰艦的名義命令其他戰艦成橫一字隊形排開,當主戰艦的副艦長髮現時已經來不及了,日本主戰艦一炮打下清朝主戰艦帥旗。接着,日本主戰艦用快炮進攻,擊沉了主戰艦。方大人見主戰艦被擊沉,想轉舵逃跑,世昌看了,掛起帥旗迎戰敵軍,吉野命令原本攻打方大人的戰艦迎戰鄧世昌,自己和其他戰艦合圍林大人。鄧世昌看了,命令前炮瞄準吉野,左前炮瞄準另一艘戰艦開炮。擊沉一艘戰船後,發現林大人被包圍了,鄧世昌讓瞭望兵打出林大人向我一靠攏的旗號。瞭望兵説晚了,鄧世昌一看,林大人的戰船被擊沉了。鄧世昌説,日本主戰艦是吉野指揮的。只要我們擊沉它,就可以反敗為勝。然後,開艦駛向吉野,三門大炮齊射,吉野被迫逃跑。追了一半,鄧世昌沒炮彈了,吉野轉舵追擊。一邊追一邊放炮,當兩船間隔只有五百碼時,吉野明白了。鄧世昌是要和他同歸於盡。吉野還 想向鄧世昌的戰艦開炮。炮手説太近了!吉野決定發射魚雷!譁,鄧世昌連續避開了兩個魚雷。再發一次!轟!鄧世昌的戰艦在即將撞上吉野時,被炸成了兩截。

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做一件事是靠行動證明的,不能只説不做。鄧世昌為了祖國可以放棄生命,正因為有許多像鄧世昌的人,才有我們今天的生活!

《甲午風雲》觀後感900字 篇三

看着致遠號上海軍戰士們一張張目光堅毅的臉,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原來,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樣勇敢正直視死如歸的人存在。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一個民族應該有的一精一神和氣節,是他們讓我知道無論西方列強怎樣的侵略,封建統治階級怎樣的壓迫,中華民族是不會被打敗的。

但是,在這種驕傲背後,我們還應該清醒的認識到:致遠的沉沒是一個悲劇,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甲午海戰的失敗,它更是封建統治階級腐朽沒落的有力揭露。

18世紀60年代,對中國和日本都是及其重要的一個時刻。在中國以曾國藩為首的一批官僚地主階級接受了“施夷長計以制夷”的觀點,開始了風風火火的洋務運動。而此時的日本在接受西方列強的壓迫後也走上了變法求存的道路,開始明治維新。同樣的背景,同樣的運動,卻面臨着完全不同的結局。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是中日實行變法三十年後的第一次一交一鋒,然而封建統治階級的強國夢徹底被摧毀了。

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那些所謂的統治階級在面臨改革的時候所想到的更多的不是自己的利益和可憐的權利而是千萬中華人民的幸福生活;如果那些接受了幾千年封建思想文化薰陶的士大夫在面對外來侵略者時能更多的保持他們欺辱勞苦大眾時的氣焰,而不是低聲下氣,搖尾乞憐……也許結果就會是另一種樣子了。然而歷史永遠都是留給後人去歎息和緬懷的,又有誰能真切的改變什麼嗎?

一個國家制度的腐朽必將導致這個國家命運的危機。世界是在不停發展的`,沒有人能夠永遠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俯視別人。要使自己能保持強大,只有永遠知道如何保存住大部分人的利益,永遠知道犧牲和擁有在價值的天平上是等價的。其實,這就好比湖水一樣需要的是永遠有活水的沖刷,不然就會枯竭。滿清王朝的破滅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嗎?幾千年的封建帝制的終結不正説明着這一點嗎?

其實為人處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古語説得好“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可見治理國家與為人處事的道理都是一樣的。生命裏面沒有永遠的絕對,所以生命透着許多的未知一性一。曾經有人告訴我“機遇和風險的概率是一樣的”,所以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膽量你就一定會找到你所未知的機遇。

……

眼前海軍戰士們的臉龐已經隨着漫天的炮火漸漸糢糊,海面也慢慢恢復平靜。也許現在的黃海再也找不到屬於那段歷史的痕跡,也許致遠早已在黃海化作一堆泥土,但是,它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留下的印痕是永遠不會被時間所磨滅的,它所給我們的啟示是會被沒一個華夏兒女記住的。

《甲午風雲》觀後感1000字 篇四

一場驚心動魄的海戰開始了,所有船艦都去迎敵。為什麼這次他們這麼積極,還不是因為那個慈禧讓光緒下了命令,可她還暗中讓人去求和?!海上“燕子”對“長蛇”,第一聲炮響起了,海戰非常激烈。不好,“定遠”艦的艦旗被打落了,但很快“致遠”號升起了指揮旗。“致遠”號又被敵人和艦隊隔開了,怎麼辦?只聽“轟隆”一聲敵軍指揮艦“吉野”號的旗子也被打落了,接着,神炮手向敵軍發起了猛烈地炮火。那個偷掛白旗的賣國賊又想開艦逃跑!幸好被愛國將士們及時發現,殺了賣國賊。戰鬥越來越接近白熱化,這時,“致遠”號炮彈沒了!敵軍一顆顆炮彈呼嘯而過,鄧世昌做出了千鈞一髮的決定:撞沉敵指揮艦“吉野”號!越來越接近敵艦了,更近了,敵人的大炮已經發揮不了作用,他們發射了魚雷!躲過第一發,第二發。第三發魚雷接踵而至。“轟隆”一聲巨響,巨浪淹沒了“致遠”號……

鄧世昌的愛國精神令我終生難忘。他雖然犧牲了,但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中日甲午戰爭這一段屈辱的歷史我們永遠也不能忘記!

甲午海戰這一個歷史事件,悲壯地歌頌了海軍將領鄧世昌,水兵王國成等中國廣大愛國官兵在黃海海戰中頑強的戰鬥精神和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體現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我國反侵略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同時也揭露了帝國主義者的侵略本質和清廷的昏庸腐敗,暴露了慈禧、李鴻章、方伯謙等民族敗類賣國求榮的醜惡嘴臉。

經過甲午海戰,對中國對日本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於中國,被迫簽訂了又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清政府已經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甲午海戰的失敗,使洋務派“自強求富”的夢想最終化為泡影。自此,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而勇敢先進的中國人,也在血與火的交織中奮勇抗擊,和爭取民族獨立,拉開了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的序幕。

對於日本,不但擴大了殖民地範圍,戰爭賠款也使日本的經濟飛速發展。自此,日本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在全世界的範圍內與列強爭奪殖民地的鬥爭也日趨激烈,為發動新的戰爭作了準備,最終形成了法西斯策源地,為其上世紀30年代大舉侵華埋下了伏筆。

110年前,在我國黃、渤海水域爆發了震驚中外的甲午海戰,那是場刻骨銘心的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創傷,至今仍隱隱作痛。110年的國恥,提醒我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100年的屈辱,我們將永不忘記。

今天,我們要學習鄧世昌那種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和堅強不屈偉大精神,現在,我們的國家強大了,她的強大靠的不是別人,靠的正是這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勤奮與努力。當然還有那在戰場上付出了生命與鮮血的英雄人物。我們將高喊着“振興中華”來祭奠那些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民族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