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首席執行官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8K

首席執行官觀後感多篇

首席執行官觀後感 篇一

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能夠説是中國企業家的楷模!海爾的成功案例被寫入哈佛大學MBA教程,張瑞敏成為我們民族的驕傲!最早了解的就是海爾在創業初期,以前因為銷燬一批只有一些小毛病的冰箱而被廣大消費者認可。一向認為這是一種營銷手段,昨晚當我觀看了《首席執行官》這部影片之後,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凌敏以張瑞敏為原形,演繹了海爾從起步到海爾走向國際市場的艱苦歷程。當海爾人透過自我的真誠打動了德國通用公司,引進了設備之後,生產出了第一批自我的冰箱,在監測的時候卻發現有76台冰箱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小毛病。凌敏召集了全廠職工大會把76台冰箱擺在會場,在會上他痛心疾首的説:“我們引進了德國的設備,人家派來了專家指導我們,但是你們看看這些冰箱不是有坑的,就是螺絲沒擰緊的,這些都是小毛病,但是為什麼我們就是做不到位?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質量意識!中國貨分等級,質量好的出口,質量不好的轉內銷。為什麼中國人就要用最次的產品?是我們比外國人 低賤嗎?中國產品要想讓國際認可,我們首先就得有質量意識!這些冰箱誰是負責人誰負責砸!”在場的員工都流下了心疼的淚水,這些冰箱就像他們的孩子一樣,但是如果凌敏不這樣做就喚不醒員工們的質量意識。

看到那裏我被感動了,眼中充滿了淚水!想要做到出類拔萃就要從改變觀念着手,給自我設定各個方面的執行標準。1985年海爾公司着手內部管理,編寫了10萬字的《質量保證手冊》,制定了121項管理標準,49項工作標準,1008個技術標準。張瑞敏着手整理企業內部,而且願意花大力氣、花大價錢、小事當作大事,這樣一來,海爾才有了這天的成就。

細想我們在工作中是否做到精益求精?是不是總給自我的不足找諸多的藉口?自我在敬業精神、職責心等方面與別人存在多大的差距?我記得在《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中張瑞敏有這樣一個經典的説法:“如果讓一個日本員工每一天擦6遍桌子,他們必須會一絲不苟地每一天擦6遍,而我們中國的員工第一天會擦6遍,第二天也會擦6遍,但是第三天就會擦5遍,第四天可能之擦4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企業引進了許多一流的設備,而產品質量卻達不到原裝水平的原因;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多工業品產量能到達世界第一,而我們的出口價格卻只有人家的十幾分之一、甚至是幾十分之一的原因;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產品在歐美市場價格上不去的原因。”這個例子十分形象的指出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的問題,一件事情重複做就會失去激情和耐性,導致工作不出色,漸漸麻木。回想一下,剛剛加入公司的激情和衝勁,此刻還保存多少?

影片中引用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一句話:我們從來沒有像此刻這樣清醒過,我唯一感到害怕的,那就是我們自我!看過影片之後,我開始清醒的正視自我,首先從改變觀念入手,拿出自我百分百的熱情、激情和恆心去應對工作,我相信必須回突破自我!

首席執行官觀後感 篇二

該片獲得20xx年第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二等獎。影片以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為創作原型,講述了一羣中華民族的優秀人士,胸懷振興民族工業的大志,十七年如一日奮力拼搏,歷經風雨百折不回,從欠債百萬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銷售額602億人民幣的大型跨國企業的真實故事。該片被譽為中國第一部企業教案、企業精英的奮鬥史。

有人評價説,這部電影沒有一句廢話,任何一句都可以讓我們作為發展理念而思考。我要説,這個電影沒有一個廢鏡頭,每一個場景都值得我們去回味。

片中凌敏的翻譯辭職的鏡頭讓我記憶深刻,他為了6萬美元年薪,離開了海爾,凌敏説,離開海爾,也許你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有一樣東西,恐怕你很難再找到了,“一種創業的激情和成就感”。幾年以後,在美國兩個人又見面了,翻譯目睹了海爾的發展,並且在美國本土海爾也建立了高標準的工廠,一個比他年輕的女孩成了這裏的主管,不言而喻,收入和地位肯定要比他高。這使我想起了我們公司曾經的一位同事,張大龍,他走時,領導吃飯時給我們説,他要是找個工作很容易,但是他要大的發展,憑他的個性,遇到不好的領導,難有大的做為。

片中另一個場景,凌敏到美方工廠視察,美方市場部經理大衞一上場就給凌敏找藉口託詞,“我一直在嚴格實行海爾的管理制度,貫徹海爾的企業文化,但我不得不説,你要求這麼高的產量太難了,還有今年年底進入美國五大超級市場也是絕對不可能的,你的要求太苛刻。”凌敏説:“你要求的年薪數目,我沒有討價還價,不是嗎?對我的要求,你也不能討價還價。”“好吧,我試試。”凌敏斬釘截鐵的説:“不是試,而是必須做到。”美方執行經理自言自語的説:“從來沒有人這樣對我,也許這就是我一直沒有成功的原因吧。”後來當美國AE總裁克萊恩以雙倍的薪水去挖經理大衞時,大衞對他説了這樣一段話,“是海爾讓我如此成功的,也是海爾讓我有了如今的身價,沒有海爾,就沒有我現在的一切,你可以走了。”

人的生存是由愉悦身體和愉悦精神兩部分組成的,身體的愉悦是由物質條件提供的,而精神的愉悦則是由意識——通俗一點講就是不同的“感覺”——提供的。一般情況下,身體的愉悦要比精神的愉悦更加緊迫,但是,當物質條件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精神愉悦的需要就日益強烈,甚至超過了對物質條件的要求。在一家公司供職,當薪水不成絕對的問題時,我們更應該看重的是工作的氛圍,用一句通俗的話説就是在這家公司裏工作的時候有沒有一種創業的激情和“家”的感覺。所以,當大衞乾淨利落地抵制了克萊恩的誘惑,選擇了留下時,我們怎能不為之感動?因為他放棄了實實在在的金錢,選擇了看似虛無縹緲的那種感覺和愉悦。

上面兩個看似不關聯的兩個片段,給我們的現實多麼的接近,有時候思想稍一放縱,抓不住機會,就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首席執行官觀後感 篇三

《首席執行官》又稱CEO,故事講述的是海爾集團CEO,從經營一個小冰箱加工廠到成為一名國際領先集團的老總的故事。

這位首席執行官經營海爾廠從開始到成為國際領先企業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是非常不容易的。也許你現在不覺得他有多厲害,但在當時來説,中國經濟實力落後,這位首席執行官硬是把公司經營的相當好。還不斷地建起了工業園,在美國、歐洲建起了公司,而且企業發展速度迅猛,不斷獲獎,不斷擴大公司。讓世人刮目相看。他經營海爾公司僅用十幾年就趕上了歐洲的大公司,遠遠超過了歐洲人們的預料,為什麼呢?不是因為他有點子,而是因為海爾人重視產品質量,自覺遵守紀律。比如,不合格的產品要扔掉、砸毀。不像一般工廠,偽劣產品就降價銷售。另一個是,他們的紀律非常嚴明,曾經有一次,他們在工作結束後的盤點中發現多了一個螺絲帽,全廠職工就自覺的晚下班三個小時用來檢查哪台冰箱少了一個螺絲帽。誰只要出錯,就要站在兩個大腳印上做自我檢討。由此可見,海爾公司必勝的法寶不是別的,而是科學的嚴格的管理,但最主要的就是職員的自律。

紀律,做事成功的保證!

首席執行官觀後感 篇四

一直認為80年代,是中國五千年來最偉大的十年!如今從這部電影看那個年代,仍然為那個年代人們特有的正氣、正義和激情所感染。海爾正是那個年代崛起的一家企業。

80年代末的一場政治災難,使全民素質大滑坡,愛國熱情受到沉重挫傷,人們以愛國為笑柄,以中國為恥辱。所幸,這個時代,還有一批人在奮鬥,他們不僅為了個人價值的實現,也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富強和尊嚴。在政治救國顯得虛無,全民族處於價值真空的時候,實業救國成為相對容易得多的道路。但很多人在這條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從愛國和救國,走向了忘國和賣國。喪失了這麼多,就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再喪失的`了,就像那個離開海爾,後來又想回歸海爾的翻譯。

作為中國人走向世界,並且為中國爭光,海爾做到了,張瑞敏做到了!我反對相當多的主旋律電影,但是力頂這部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