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500字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5W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500字多篇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 篇一

洪愛欣(18級學科教學歷史)

《萬曆十五年》,由歷史學家黃仁宇所着,作者將眼光放在1587這個“無關緊要”的年份,利用萬曆皇帝朱翊鈞、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這六個人物分別代表着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行政首腦、官僚階層、模範官員、軍事將領、思想界的翹楚,通過對他們的描述和點評,側面描繪出明王朝的衰敗。文中六個人物都試圖有所突破和改變,但被制度所禁錮着的他們,只能成為制度的犧牲品,所以作者也在文中指出,這是“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

黃仁宇以“大歷史觀”而聞名於世,在《萬曆十五年》也能充分地體現出來,他認為以道德為標準來評判歷史有失它的合理性,於是他另闢蹊徑,從技術的角度,從制度框架來進行分析明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原因,黃仁宇拓寬了歷史研究視野,從歷史的小細節出發 ,探究宏觀的歷史問題,這也是他所説的“敍事不妨細緻,但是結論卻要看遠不顧近。”黃仁宇更加註重歷史為什麼會發展至此,所以他通過聯繫比較、歸納等等方法來得出結論。那麼,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又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結合《文藝復興》一課的教學案例,來探索一下在“大歷史觀”的。指導下,歷史教師應當如何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01

以“問題”開始,以“問題”結束

黃仁宇以“中國社會為什麼不能實現代化”這一問題,而展開一系列對幾千年歷史的探索,在《萬曆十五年》亦是如此,為了解釋為什麼明王朝會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他從各個角度,各個細節來論證它。以前的我們一直被框死在歷史是怎樣的,而不去尋求歷史為什麼是這樣的,所以,對於歷史,學生需要建立起問題意識,只有腦中有疑問,有了好奇心才會去探尋原因,帶着問題去尋找史料,才會對歷史有着更深刻的理解。而於歷史教師而言,創設問題情境,不僅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還能有效提升歷史課堂教學質量。以《文藝復興》為例,在進行歷史教學設計時,可以設計“文藝復興是如何產生的”,“文藝復興是簡單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嗎”這些問題來貫穿課堂教學,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發現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對古典文化並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新。利用問題來建構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問題意識,同時也能使學生對於歷史課堂中學到的歷史有更深的理解,也利於師生一起挖掘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

02

培養學生的史料運用和分析能力

《萬曆十五年》採用了紀傳體的鋪敍方式,黃仁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記敍史實,增強了可讀性和趣味性,雖然結論看似平白無奇,但是它的背後,需要大量的史料來支撐,第一章《萬曆皇帝》所參考的書目,便有《神宗實錄》、《穆宗實錄》、《大明會典》等等。同樣,在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也要牢牢抓住史料,提升對史料的整理和理解能力。在《文藝複習》為例,在講述到文藝復興的背景時,便可利用史料進行引導。如“意大利,……那裏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這客觀上需要促使一種不同於封建文化的新文化產生並且發展起來……”通過這則材料,歷史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繫材料和書本內容進行思考,從經濟的角度的出發,文藝復興產生的原因。根據材料,學生可以總結出工商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一些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對史料的閲讀和剖析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論從史出”的治史精神,形成歷史學習的正確方法。

無論是從黃仁宇的“大歷史觀”出發,還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都對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具體的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中融入“大歷史觀”,對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內容組織的豐富和發展有着重要意義。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史料分析能力,同時也有助於增強學生對歷史的思考意識和整體意識。

END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400字 篇二

早就想拜讀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了,可就是一直沒付諸於實踐。 剛好借這次讀書觀影有獎徵文活動,好好品評一番。

總體來講,全書以人物為主線,分為7章,每個章節都有一個主角,並對這個人物的生平事蹟做了詳盡的描述:充滿期冀,希望幹出一番業績到近乎絕望,怠惰政事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在世時專斷集權,死後被查辦的首輔張居正;調和中庸,希望改善政況卻未能如願,被迫下台的首輔申時行;恪守儒道,雖與周圍官員格格不入卻仍堅持原則的古怪官員海瑞;在文官的排擠下,英雄無用武之地,壯志未酬卻身先死的將領戚繼光;自相沖突,言行膽大,最終一切只能成幻想的哲學家李贄。這些主角的選擇,涉及了社會的不同階層,構成了明代中晚期一個表面看似寧靜,而實際上卻波瀾起伏的萬曆十五年。

透過這本書,我們很容易發現,這些人物當中暗藏着各種矛盾:有萬曆皇帝同羣臣之間的矛盾,有各級官員之間的矛盾,有文官、武官之間的矛盾等等。而所有的矛盾都源於這一個矛盾:即人與體制之間的矛盾。正是這個特殊矛盾的存在導致所有這些人都具有一個共同點,最終的命運都具有悲劇色彩。

如萬曆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好多事都不能如願,尤其是在立儲問題上,在與羣臣鬥爭了數年之後最終屈服,開始沉淪,近乎絕望。他的這種屈服表面上是向羣臣屈服,實際是在向體制屈服。説到這裏,大家肯定會感到奇怪,皇帝不是封建社會最高權力的擁有者嗎?不是擁有生殺予奪大權嗎?既然如此,又怎麼會導致自己的悲劇呢?的確,在我們的印象中皇帝的權力是很大,他可以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但是熟悉歷史的人或愛看宮廷電視劇的人都應該知道,皇帝很多時候,並沒有像人們想象的那麼自由,如果他的政策危害到文官集團的利益,那麼文官集團內部就會拿出自己的倫理道德來教育皇帝或引出本朝成例壓制皇帝。這不禁使我想起《康熙王朝》裏的一個事,順治時期提出的“滿漢合同”即滿臣和漢臣融合,同為一體,到康熙時都未能解決。原因很簡單,“滿漢合同”自然會削弱滿臣的主導地位,損害滿臣的利益,他們當然不能答應,以致這件事久久都不能和解。

又如戚繼光,為建立新軍和保衞國家,不得不在理想與現實間遊離,這種遊離迫使他們投機取巧,巴結權貴,最終逃脱不了政治中的現實在貧病交加中死去。在書中,所有的人物,無論地位,無論善惡,統統不能在自己的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他們或身敗或名裂,還有身敗兼名裂,沒有一個功德圓滿者。他們的個人理想、價值在這樣一個昏暗的時代裏,被社會現實擊得粉碎,而他們的人生也隨着湮滅了,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民族的悲劇。

首輔申時行對理想與事實的脱節,有一番深切的認識。他把人們口頭上公認的理想稱為“陽”,而把人們不能告人的私慾稱為“陰”。

這樣説來,在他之前任的首輔張居正,他一面在皇帝和文武百官面前極力倡導節儉和所謂的正德,表明要如何輔佐皇帝處理政事,治理天下,而私底下卻私受賄賂,蓄養佳人,私生活極奢侈,這應該是陰陽兩面性的典型代表了吧。還有那些文官們,他們一面喊着要為朝廷效力,為皇帝效力,背地卻結黨營私,私受賄賂。 這不禁讓我想起當今社會的某種現狀,一些領導在各種場合不停地高喊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反腐倡廉。.。.。.而平日裏不是被這個請,就是被那個宴,收禮收紅包就更不用説了。可見,陰陽兩重性,不光存在於萬曆年間,而且一直延續至今。

我想看這本書的目的應該是感知歷史,思索現實,啟迪未來。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1800字 篇三

近日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此書英文名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譯為“平淡的1587年”。黃仁宇先生並非如傳統史記般瑣碎地描寫該年事記,而是以1587年為支點,將明後期的歷史支撐開來,更大的意圖在於從人性角度闡釋中國文明史。我不是學歷史的,所謂“門內看行道,門外看熱鬧”,在熱鬧之餘,漸覺歷史大潮從心中湧過,一時感慨萬分,以求一吐為快。

一歷史

歷史本無所謂錯與對,但人們在討論歷史的時候總愛如此評論:“如果當年韓信在漢中自立為王……”,“假如元朝大軍向日本進發不遇到海難……”,這些言論無法改變已過去的事實,有意義的在於總結經驗,以改造未來。昆德拉所言“永遠隆起的硬塊”意亦如此。

歷史是慾望推動的,眾多的慾望組成之合力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類開始住在樹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獵為生,後覺得植物也不錯,於是開始了種植。當然,這其中固然有很多衝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從樹上跑下來的時候,其他的強烈反對,“野獸來了怎麼辦?”“在地上怎麼睡啊?……,這些反對和贊成衝突融合,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最初的人類公社,是人類最團結的時刻,因為那時人常常捱餓,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説,就是人的需求還處於最低層——生理需求。要吃飽飯這統一的慾望就是團結的基石,同一團隊的人必須要相互配合才能獵取到食物。但通常這僅侷限於內部,在部落與部落之間,如何獲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協作解決的問題,資源爭鬥(搶地盤)則成了更能解決問題的手段,戰爭和掠奪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後,更高層次需求相應而生。得到尊重變成了理所當然的追求。由於得到尊重的主體必然是個人的,這種慾望徹底破壞了團結,成員之間相互衝突,出現了社會等級。

二道德

等級制度的確立並沒有徹底解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慾望的衝突,這種用暴力或者其他強制性力量對衝突進行緩衝,,這種衝突急迫地需要解決,同時勝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夠長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實際上就是對慾望的抑制,是對慾望衝突最有效的協調中和。

道德是神祕主義的法律,法律則意味着工具性,這種神祕主義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兩大特性同存。神祕主義是人類思維的黑洞,是超越人類理性思維之外的東西,中間藴涵着最強大的能量,這就是道德這個工具難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從這個黑洞裏舀了一點能量出來便世界大亂,拉登沾了一點就能製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為抑制人的慾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祕主義特點就意味着對道德的理解的多樣性。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對如何吃麪包都做了嚴格的規定,這讓今天的我們感到好笑;伊斯蘭教的婦女們個個是蒙面大俠,讓漢人望而生畏;縱慾主義和禁慾主義的爭論今天依然激烈,這説明了道德由於其神祕主義特性,無力完成對慾望的徹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祕主義的法律,而不是單純的法律,有時相反成了慾望衝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實上中華帝國從古到今,道德都成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漢王朝開始,就以道德為根基建構社會制度,但德治始終是美麗的夢想,當管理體系中的大多數成員都把道德當成有效手段,整個社會呈兩幅畫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掛在口頭的目標,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對追求自己的私慾。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見,然後大家都懷着萬分景仰的心態仰望海瑞,心中卻想着自己的勾當,卻誰也不肯去做海瑞,這就是中國政界的現狀。這也是中國整個社會狀況的縮影,絕大多數人都將仁義道德披上,穿上這件漂亮絢爛的衣服,以高尚的名義,行苟且之事。

中國古代的德治,畢竟是種境界,全民景仰,只因無法實現而不去要求自己的生活,然而現在的情況是,以國家的名義公然撒謊,在大家都知道是謊言的情況下,搞政治教育,三個代表,事實上連統治者自己也知道是個謊言,公然推行與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實為世界奇觀之最。

總結:當道德變成謊言的時候,對慾望的抑制無能為力的時候,何不撕掉這層厚厚的包袱,以獲新生?慾望是動力,過分地抑制慾望,也讓一切都變得死氣沉沉,自春秋戰國之後,中國從此敗落,蓋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