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優選2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9W

【導語】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優選20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優選20篇 由本站會員“760562324”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2: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3: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4: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5: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6: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7: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8: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9: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10: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11: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12: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13: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14: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15: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16: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17: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18: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19: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篇20: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正文】

篇1: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經過記錄在16世紀中國的歷史背景下,萬曆年間朝中上下七零八落的事,折射出以德替法制度的混亂,反映了當時社會,高級官員的悲慘人生。

這本書用傳記的手法敍述了當年張居正他生前得志、揚名立萬,死後失勢、遭掘棺之恥;大英雄戚繼光在張居正生前位至“總理薊州軍務”,在張居正死後罷官家居;名士李贄失勢後,以知府身份掛冠而去;海瑞,一個富有傳奇性的人物充分重視法律的作用並且執法不阿,可是作為一個賢傳培養下成長的文官,他又始終重視倫理道德的指導作用……即便是鄭貴妃、張鯨、馮保、高拱、盧鏜、也統統沒有好結果,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無不成為以德替法制度的犧牲品。黃仁宇先生認為:中國兩千年來,以德替法制度,到明代為極限,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本書告訴我們在以德替法的封建專制制度下,為民、為官之人是沒有保障的。因為帝王維護或保護的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統治地位。為了帝國的傳承,帝王能夠犧牲一切,包括所謂的“德”。“德”字何解,就是執法公正不阿,待人謙虛,對朋友不分高低官職。對底下臣民則應當視如兒女,這就是君王所要有的“德”。

沒有保障的為官之人整天就遊手好閒,吃喝玩樂,沒有保障的為民之人不屑為朝廷盡忠,在異族的鐵蹄下,明帝國最終灰飛煙滅。我想一個國家的潮起潮落不全在於國主,民眾才是最重要的,俗話説“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想讓船跑得快,水才是關鍵。順勢的話,朝廷會發展和快,逆勢則會慢,嚴重的話船也保不了。最終,大臣們的貪福之心也所以破滅,居民們的生活保障就得看下一個君王了。

歷史滄桑,萬曆皇帝萬世傳承的願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齊消失在我們目光盡頭,漸漸的久遠。

篇2: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經過六個人物的不一樣視角,以講故事的方式,給讀者描述了一個“平平淡淡”的年份。

萬曆十五年即1587年,是年僅23歲的萬曆皇帝執政的第15年,是元輔張居正去世的第5年,是首輔申時行上任“調劑折衷”的第4年,是海瑞和戚繼光壯志未酬身先死的當年,是李贄削髮為僧的前1年。這一年,努爾哈赤吞併各部始定國政、女真部族崛起,西班牙無敵艦隊準備開徵英國。

這些事情看似毫無關係,但拋開歷史的線性發展,切開歷史的橫截面進行比較,這些事情又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在作者看來,這“平平淡淡”的一年恰是歷史的重點。

本書用作者自我的話來説,能夠算是“大失敗的總記錄”,萬曆皇帝、元輔張居正、首輔申時行、清官海瑞、名將戚繼光、哲學家李贄,這六個人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即便是書中側面提及的人物,也通通沒有好結果。這種情形並非個人原因能夠解釋,而是“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種以傳統道德治理國家的制度已經山窮水盡,導致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喜歡把自我代入到每一個主角中,拋開作為之後人的客觀和理性,僅僅從“如果我是他,我會怎樣做”這個角度來思考,結果十分驚人,大多數情景下“我”都無法做出第二種選擇,因為每個人都深陷其中無法抽身。舉個例子,萬曆皇帝最出名的事情莫過於“三十年不上朝”,身為一個皇帝,這的確很失職,但當你瞭解到年輕時的萬曆也有過一腔熱血,想要勵精圖治、治理國家,在此過程中逐漸發現自我的權力被官宦集團用道德禮儀完全約束,批奏摺本只需要畫紅圈走個流程,甚至連選妃、立太子都不能自我做主,皇帝只是“制度所需要的產物、帝國龐大機器中的一個零件”,這個時候就能夠知曉萬曆皇帝消極怠政的根本原因,而不僅僅認為萬曆皇帝一無是處。

讀歷史類書籍的關鍵點在於,我們從歷史中能夠學到什麼。在一個道德大於法制的社會裏,人人重禮儀而輕實際,社會氛圍虛偽矯飾,政治生態上下愚弄,人情之間黑色交易,規則與潛規則牴牾較量,而歷史的惰性和慣性又讓這些“癌症”延續至今。

身為一名國企員工,以個人愚見,國企歸根到底仍舊是企業,當以效益為先,但我們的確有極小部分同志已然忘記了這一點,組小型團體,玩政治遊戲,搞形式主義,路越走越歪。沒有哪份工作是鐵飯碗,公務員都已經試行合同聘任制,國企員工又豈能混日子玩心思,當你沒能給企業帶來效益的時候,面臨的結果也只會是被淘汰出局。

努力工作,提升企業效益,企業效益高,反過來也會體此刻員工的福利待遇上,很多人把這件事搞反了,認為企業沒有給到相應的福利待遇,就不認真對待工作。但需要明白的是,公司是一個平台,個人需要平台來體現價值,平台離開某一個人並不會有太多影響,請時刻認清自我的定位。

身為國企員工,應當堅定意識,端正態度,加強思想工作建設;身為國企員工,應當腳踏實地,兢兢業業,認真完成分內之事;身為國企員工,應當志存高遠,不斷學習,適應企業發展腳步。工作,不僅僅是為企業工作,更是為自我工作,此刻走的每一步都會在個人履歷上刻下濃厚一筆,期望多年以後,你回頭看自我的履歷,充滿自信,不存遺憾。

篇3: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後面還有多篇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是一部評價很高的書。暑假中讀後頗有感觸。下頭分幾個部分談一談。

一、先説説黃仁宇先生其人。黃仁宇,湖南長沙人,以往學過工科,在報社工作過,當過兵,之後又在美國攻讀歷史。豐富的人生經歷使他對歷史有了自我獨特的思考。

他在自序中提到他與明史的聯繫,博士論文做的就是明代的漕運。為了寫書、做論文,他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讀完了《明實錄》133冊,再加上寫書的時間,一本不厚的書竟用了7年的時間!如此嚴謹的態度,堅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正因為他的治學作風才有可能寫出如此精彩,有影響力的鉅著。

二、談談這本書。明朝税重民窮,水深火熱是眾所周知的。《萬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有的認為税收過多是百姓貧困的首要原因。而黃仁宇先生並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民窮的根本在於律制的腐敗和政府的低能,國家税率低,受惠者並非農民,只是鼓勵了小地主加重剝削以及官僚鄉里額外加徵,自肥腰包。明朝採取極其嚴格的中央集權,施政方針並不着眼於提倡輔助先進的經濟以增加全國財富,而是保護落後的經濟以均衡的姿態維持王朝的安全。

書中有如下論述:“萬曆二十年(1592),北京宛平縣知縣沈榜聲稱它每年要向27個不一樣的機構繳款,總數則不出白銀一千兩。與其相似,全國佈滿了這段距離的補給線,此來彼往,側面收受,既無架構,而提出的統計數字,經常為一紙具文,以致發生了上述税率參差不齊的現象。”這種維護落後的農業經濟,不願發展商業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由先進的漢唐變為落後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有書中可見中國兩千年以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猶以為甚,乃是明朝衰落的癥結。書中所記述的萬曆皇帝、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份掛官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或身敗名裂或不得善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這一切都是因為制度已經山窮水盡,上至天子,下及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

《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原先僅有英文版,後應國內讀者要求,才有了中譯本。其英文版原名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正是由於很多歷史學者忽略了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年份裏發生的事情才未有所得,而作者卻以審慎的態度洞悉了這段時間內那些看似細枝末節卻能夠以小見大的變化,才能由此獨到的見解。

三、談一談引申出來的思考。就以中的海瑞為例。海瑞作為一個御史,盡他的職責,直言敢諫,甚至冒着殺頭的風險直指皇帝的過錯,實為清正。而他的作風不但皇帝看不慣,連朝中百官都人人對他的行事習慣有怨言,其中不乏許多忠良之士,原因何在?

海瑞的信條和個性固然令人尊敬,卻沒有一人按照他這個榜樣來辦事。原因就在於人們已經習慣了另一套為大眾所理解的形式方式。海瑞的行事方式乃是正道,而這正道上已是人跡罕至。

舉一例説明:當時朝廷上派遣欽差到各地巡查。名為巡查,實則撈油。每到一處必是明裏或暗裏的向地方官員要好處。而地方官員也正好趁此機會送錢打點,一則為自我官場升遷打基礎,二則能夠保住官位,在所轄之地橫徵暴斂而不被處理,兩廂情願,心照不宣,何樂而不為?而兩袖清風的海瑞可不管這一套,青菜豆腐招待上官,欽差幾次暗示卻反被海瑞參奏一本,引得人人自危,就怕自我的那點事兒也被揭發。

按理説海瑞的做法並無不妥且是極為正確,可在當時的規則之下必定是要引起驚濤駭浪的。何也?是時此種上下官員的交易方式已經不再是地下的受賄而似乎有正大光明的趨勢。系統之中的每個個體已經在此制度中找到了自我的平衡點,找到了晉升的途徑和維持生計的辦法,習慣成自然,只要人人都能夠得到自我想要的,灰色交易市場已經構成,為什麼要改變呢?偏偏就在此時,海瑞半途殺出,非要攪個天翻地覆。一旦當前的系統被顛覆,每個個體都必須重新定位去適應新的規則和關係,此刻的既得利益到時候就不明白能否找回,誰願意去改變呢?海瑞的行為就像一個印第安部落裏闖入的歐洲人,無異於砸天下所有當官的飯碗。習慣了一套能夠讓他們獲益的規則的人們會在有人想顛覆它的時候奮起反抗的,習慣和利益是罪魁。海瑞正是所以被碰得頭破血流,15年賦閒在家,晚年悽慘。制度造成了這一切。[由本站網友投稿]

篇4: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明萬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國歷史上原本是極其普通的年份。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此書英文名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譯為“平淡的1587年”)。以該年前後的歷史事件及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物為中心,抽絲剝繭,梳理了中國傳統社會管理層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探索現代中國應當涉取的經驗和教訓。作者以其“大歷史”觀而聞名於世,本書中這一觀念初露頭角,“敍事不妨細緻,可是結論卻要看遠不顧近”。本書自8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出版以來,好評如潮,在學術界和文化界有廣泛的影響。這本《萬曆十五年》,意在説明16世紀中國社會的傳統的歷史背景,也就是尚未與世界潮流衝突時的側面形態。有了這樣一個歷史的大失敗,就能夠保證衝突既開,恢復故態決無可能,因之而給中國留下了一個翻天覆地、徹底創造歷史的機緣。

萬曆時期是東西方禮貌相遇,交流碰撞的時期,西方禮貌首次叩開了東方的大門,是東西方禮貌最友好平等交流的時期。先進知識分子組成了西學集團,傳播西方禮貌。

“萬曆時代”時“非君浪潮”高漲,民本主義盛行,是封建皇權統治遇到極大衝擊挑戰的時代。“萬曆時代”是資本主義萌芽方興未艾,是藴育新型生產關係的時代。萬曆三大徵,揚大漢雄威於寰宇,威震敵膽,蒙古、倭寇望而卻步,再保大明六十年國運,實為不易。

“萬曆時代”是市民社會發展,市民力量壯大。首次出現了市民力量和封建統治鬥爭的時代,是社會動盪和藴育社會變革的年代。萬曆年代大科學家紛紛出場,出現了方以智、李時珍、徐光啟、徐霞客、宋應星五位科學巨人以及朱載堉、李之藻,王徵等眾多科學家,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華夏科技禮貌再次站在世界高峯。

“萬曆時代”李贄等大思想家紛紛湧現,政治社團紛紛出現,學派繁榮。是傳播新思想、新觀念、新文化的時代。

萬曆年代出現了徐謂和董其昌等頂級書畫家,是個藝術蓬勃發展的年代。

“萬曆時代”市井文學燦爛,出現了世界級的戲劇家湯顯祖,是個文化事業昌盛的時代。

“萬曆時代”是徹底擊敗日本,昂首東方,是中華帝國最終一次輝煌的年代。萬曆也是滿清初起,世風墮落、思想多元化。危機和挑戰並存的時代。

“萬曆時代”的生機活力比死氣沉沉的康乾盛世強百倍,明朝的文治武功到了頂點,是中國歷史的岔路口。

對於明清比較有兩部書不可不讀,其一《利瑪竇中國札記》,其二《停滯的帝國》。尤其讀了《利瑪竇中國札記》一般不抱偏見的人對明朝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會有一個顛覆性的轉變。我們能看到物價低廉、富裕,人民安居樂業的明代社會。我們也能看到一批富有犧牲精神的西方傳教士,以及一大批寬容、開明有良好學識、修養的明朝君臣士大夫形象,以及晚明社會寬鬆、自由、平等、活躍的政治氛圍。這與《停滯的帝國》描述的滿清帝國衰敗、貧困、閉鎖、愚昧的社會現狀截然相反。

讀《利瑪竇中國札記》你還能發此刻明代“士”這個階層上,人格是平等的,是不論官職大小的,官大一級壓死人不適合當時的情景。在學術上也是人人平等,所謂學霸、輿論導向倒是不可思議的。

回顧那段歷史,無論如何是看不出儒學對西方禮貌和西方科技有強烈的牴觸傾向,封閉、保守。反而是敞開胸懷,熱烈歡迎。用徐光啟的話説是“易佛補儒”。

與利馬竇神父搗亂的主要是一羣迷信的農民,以及一些愚昧的鄉紳。而佛教才是利馬竇神父針對的主要敵人。士大夫地位身份越高,越能理解西方文化,越能依法保護西方傳教士,越能和利神父成為至交,對利神父的學識讚賞不已。

這説明儒學原先是歡迎西方禮貌的。而“五四運動”後,學界卻幾乎一致公認“儒教”是中國現代化的障礙。所以要上溯到孔子,打倒孔家店。五四以來的這種對傳統文化的偏激態度一向影響到今日。他們的誤區就在於:對於“滿清統治”對儒學的惡劣影響研究不透、不深。從而把滿清統治下的理教,當成了儒學的正宗。

其實想了解明末的真實情景能夠看一看中華書局出版的《16世紀中國南部行紀》、《大中國史》和《利馬竇中國札記》。從這些西方傳教士的記錄中能夠看出明末的中國還是十分富裕和強大的,其中有些人比如達·克路士對於明朝和當時的中國人給予了極高的讚賞,甚至能夠説是崇敬,這和數百年後英國人對於清朝乾隆“盛世”鄙視性的描述大相徑庭。儘管一些西方傳教士也尖鋭的指出了明朝存在的諸多問題(比如政治腐敗、火器威力不如西方、自然科學研究比較落後等等),,可是毫無疑問的是那時的中國與西歐差不多處於同一齊跑線,本來是有機會與西方禮貌共同發展的。可悲的是這一切都伴隨着滿人的入侵結束了,之後英國人來到中國時只把滿清統治下的中國人當蠻族了。所以説明朝是中華帝國最終的輝煌。而萬曆朝又是中國最終一個盛世(迄今為止)。

篇5: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初次接觸書名,給我的直覺,無非是寫萬曆十五年那一年發生的歷史事件。該書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之嘔心力作。最早在美國出版,該書的英文名字翻譯成漢語就是“平淡的1587年”。大明立國近三百年,我國封建社會近兩千年,但但摘取這一年,能寫出什麼樣的歷史?讀史能夠明志,讀史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解讀那深邃沉澱的歷史。我細細翻來,每一天讀那麼一小段,合上書本之後,又再去慢慢回味。瞬間,那種瀰漫着焦慮,掙扎,痛苦的人物,一個個活生生起來。從首輔大學士張居正,和事佬申時行,思想家李贄,軍事家戚繼光,清官海瑞,以及萬人之上的萬曆皇帝,沒有一個不是生活在痛苦之中,他們現實的遭遇和治理天下的宏大夢想,都有着無法彌合的衝突。這些人都沒有善終,甚至於抄家罰沒。這是一本以平淡的1587年為基本支撐點,然後讓人物陸續施展自我的政治包袱,現實與夢想的碰撞,失敗後的毀滅。

作者以一斑而窺全豹的方式,一絲一縷的分析,視野直指上千年的中國歷史。中國從漢代獨尊儒術之後,中華民族的歷史,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來統治天下。歷朝歷代,都是經過龐大的文官集團,實行郡縣制,來統治全國。隋代以後,經過科舉制度來選拔官吏,這些文官從小就飽讀經書,滿腦子的孔孟思想,都以仁政愛民為基本的做官准則,時刻要體恤民情,以民為本。這些封建社會的官吏,薪俸很低,要維持自我家庭的生計,享受錦衣玉食,根本無法實現。然後就行成了一套官場的歷史潛規則。一方面道貌岸然的宣揚孔孟之道,一方面又魚肉百姓,實現自我小團體和大團體的利益最大化,為自我的貪污腐敗找到更合理的藉口。在封建社會,歷代帝王,都是宣傳以德治國,沒有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即使有相關的法律制度,也被歷史潛規則打破。同時官員為官的行為,又缺少及時的監督和制約,這就造成了官員們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陽奉陰違,完全為自我的小九九做打算。官員的臉只會向上看,只對上級負責,又怎樣會對百姓負責?那些文官們內心深處的尷尬和不安,也對他們的思想產生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是聖賢書的教導,一方面是現實裏必須理解的官場潛規則。當文官們在捫心自問和尷尬之後,聰明的大腦很快就會

適應這樣的官場潛規則,搜刮起民脂民膏,哪裏還會有憐憫之心?

在這一制度下的悲情人物,首推海瑞。海瑞是個清官,是個楷模,正是因為寡而鮮,才能成為模範,滿朝文官都是海瑞,何來楷模?當海瑞在孔孟思想的薰陶下,立志做為一個清官的時候,他的私人道德其實已經和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公共道德,或者説官場潛規則發生了衝突。很多文官,都明白自我去貪污腐敗是不對的,可是,你要想在這個圈內生活下去,你就必須去貪污,去隨波逐流,否則,僅有頭破血流。儒家思想的道德體系,給予了海瑞無窮的力量,讓他無所畏懼的站在反對貪污腐敗的最前沿。可是,整個文官集團,都滿足於現狀,並安於現狀的時候,他們所理解的孔孟之道的思想,就發生了根本的質變。一方面認識到遵守道德體系要丟官罷官,一方面又要宣揚道德體系來維護他們的統治,就會表面裝作清廉的樣貌,背地裏嘩嘩的數銀子。越是高調的文官,越是最大的貪官。道德以陽的一面存在,而私慾則以陰的一面存在。當道德給他做了一個幌子的時候,私慾就能夠無限制的膨脹。當道德能夠代替管理國家的時候,文官集團裏的官員,則會打着道德的幌子滿足自我的私慾,每個人從骨子裏並不鄙視海瑞,甚至是仰望海瑞,可是,沒有人願意做海瑞,這就是封建社會文官集團的現狀。

對於孔孟之道的作用,歷代皇帝都極力推崇。他們和他們的文官集團想用道德的力量,來統治他們的疆土和人民。用道德體系來保障鄉土秩序,而不去大力的發展科學技術。在1587年,萬曆領導下的文官們在勾心鬥角的時候,西班牙人帶着他們的堅船利炮,發動了對英國的全面戰爭。西方也拉開了全面的工業革命。歷代皇帝都會被推崇為人的楷模,上天之子。萬曆從懵懂無知的小皇帝,到勵精圖治的精幹皇帝,再到頹廢無為的慵懶皇帝,他的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在年輕的時候,多麼的想建立一個強盛的大明帝國,並且親身去實行各種禮儀規範。來實現以“禮”來建立人們對道德的信心。可是,當他在看穿了這些文官們的陰陽兩面以後,思想發生很深的變化,開始了消極怠工。他的消極怠工,不是針對個別文官,而是針對整個道德禮治體系。在傳統戲劇裏,皇帝都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而瞭解了萬曆的遭遇之後,也明白過來,皇帝並非能夠隨心所欲,皇帝只可是封建帝制裏的一顆最大的棋子而已,並且始終受着道德禮教體系的壓抑和控制。

勵精圖治,嘔心瀝血的萬曆首輔張居正。他幾乎開創了“萬曆盛世”,把明朝多年的積弊,表面上一掃而光,國庫充盈,而實際上他為明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了最大的禍根。他死後遭遇清算,其實與萬曆關係不大,主要是因為他的性格造成的。從小就理解孔孟之道教育的張居正,身居首輔之後,一心只想把大明江山,打造的秀美絕倫。他所實施的改革制度和現行的文官制度格格不入,他沒有從根子上發現,一次大改革措施,要從根本上能讓絕大多數文官相安無事,否則理論上的完美,最終也是以慘敗收場,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也是如此。他的死後被清算,甚至他生前所提拔的官吏受到牽連,這不能不説是他一生最大的失敗,當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文官體制上有缺陷的時候,他以個人之力,想改變整個時代,則是多麼的渺小無奈。以至於之後的首輔申時行,好像看透了其間玄機,做起了和事佬,成了一個萬曆皇帝和文官之間的緩衝劑,為此不惜犧牲原則。他們二位的做法,初衷都是好,都是想讓大明帝國的國家機器正常運轉起來。可是張居正的緩衝劑失效了,造成了他死後的被清算。在文官集團和萬千小民之間,明朝所採用的就是以禮和道德來維持國家秩序,也能夠理解為,明朝並沒有真正以《大明律》來維護他們的統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禮教,

而道德和禮教又是比較抽象的一些準則,在私慾面前,不堪一擊。正是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慘絕人寰的改朝換代的杯具。

歷史就是這樣的神奇,透過歷史能讀懂未來。歷史總是在創造匪夷所思的故事,相同的歷史,由不一樣的人去描述,就會有不一樣的歷史觀。歷史的真相往往隱藏在細節之中,不一樣的人發現的細節不一樣,所得到的感悟就迥然不一樣。《萬曆十五年》所表達的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的縮影:絕對大多數的人都穿了件絢麗的外衣,那就是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裏卻幹着傷天害理的勾當,來滿足自我的私慾。

篇6: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不一樣於斷代史或大事記的傳統歷史寫作手法,黃仁宇先生所著的《萬曆十五年》(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選取了明朝萬曆年間一個普通的年份進行了社會和人文層面的分析,誠如開篇所言:“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萬曆十五年……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敍”,然而隱藏在平靜的社會生活後面,潛伏着明朝由盛轉衰的必然趨勢。

有鑑於唐朝藩鎮製造成的**和宋朝管理的鬆懈,明朝實行嚴格的中央集權,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甚至取消了丞相設置轉而依靠原先僅為文學侍從的“大學士”作為統治中樞,組織機構的失衡日漸構成。文官的地位在明朝到達了歷史的頂點,武將們出生入死、屢建奇功,但其社會影響,卻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文章。明朝任用文官作為總督巡撫來指揮各級武官,在總督巡撫之下還有“兵備使”或“海防道”,名為監察,實際擁有調度攻防的權力,在軍政方面,人事的任免以及補給、交通各項也統統由文官主持。這種軍事組織,一方面打擊了武官的進取性,更造成決策和軍事行動的遲緩。在經濟上明朝的財政、税收政策打擊新興的工商業,維持單一的農業經濟;在文化上僵化科舉制度,採用“八股取士”;而對外貿易上實行“海禁”,重回閉國鎖關的政策。明朝擁有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200萬的軍隊,卻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軍事供給和作戰本事,“土木之役”中一國之君竟被瓦刺俘虜,而之後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景山,然後是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努爾哈赤率領清兵入關取而代之,留下了歷史的遺憾。

中國封建社會在唐宋到達頂峯,明朝的皇帝從太祖朱元璋起未嘗不是雄心壯志,延續一個強盛的帝國夢想。從家教和制度約束的角度來講,明朝的皇帝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如萬曆皇帝年青時一次與後宮歌女把酒言歡,慈聖太后得知後竟在宗廟祖先牌前痛哭流涕,自責未盡教導之職,並罰皇帝長跪,與朝臣商議差一點廢了萬曆皇帝,雖貴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帝,但小日子也不好過。與其政治抱負不相稱的是明朝單一、低效的國家管理機制。明朝強化封建的倫理道德和政治思想,萬曆年間的歷史舞台上出現了一位封建社會模範官僚:海瑞,他的一席治國話語很有代表性:“兩漢力田孝弟併科之意,隆禮相愛,惟上意向,唯民趨之,一歸本業,力返真純”,期望領導社會回覆到歷史上和夢想中的單純。然而,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歷史發展的潮流,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滾滾向前,生產技術和經濟文化在明朝快速發展,複雜的社會發展挑戰着政治管理層的智慧,然而明朝的統治者未與時俱進,死守着封建傳統的治國理念,單一、低效的官僚管理制度與經濟發展的要求構成強烈的反差,雖然明朝經濟發達,但當大敵當前竟無法組織有效的軍事供給制度和作戰戰略。明朝的政治家們也未嘗不在反思“土木之役”、正規軍打可是倭寇此類現象的

制度根源,張居正、戚繼光等有識之士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終因觸動既得利益者而遇到強大阻力而無力迴天。傳統史學家將明朝的滅亡與宋朝一樣歸於外族入侵這樣的外部因素,然而《萬曆十五年》揭示的制度性缺陷説明明朝的衰敗已是歷史的必然,而這種衰敗,也代表着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中國大歷史的轉折點,而其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深遠。

最終,黃仁宇先生《萬曆十五年》一書所思考和研究問題的方法也值得我們學習,一個朝代的興衰,在一個“四海昇平”的年份裏找到了體制根源,從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事物發展的機理,從風平浪靜中洞察湧動的暗流,這不是一種睿智嗎?

篇7: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最初對這個書感興趣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作者黃仁宇的傳奇人生,我是贊同人生要有不一樣體驗的。所以一個當過軍人的學者,一個顛沛流離遠走異國的歷史學家,這本身對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為評論説這個書和我們以往看待歷史的視角不一樣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麼的。能從和我不一樣的角度看問題,這一點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對這個書最大的感受,還是從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中看到的,吳曉波説,僅有經過細節式的歷史素描,才可能讓時空還原到它應有的錯綜複雜和莫測之中,讓人的智慧光芒和美麗,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錯誤,被日後的人們認真地記錄和閲讀。(説實話,我認為對於離我們遠的歷史,我們需要更多的細節,因為抽離和宏觀天然就多。可是對於激盪三十年這樣的書,僅僅才過去三十多年,當事人都還在,這種時候細節就顯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視野和宏觀上對歷史規律的把握才是最難得的。在這一點上我有些苛求了)

黃仁宇對於歷史細節的把握源於他對歷史第一手資料的潛心研究,這種態度在此刻浮躁的年代越來越少了,雖然我們並不是一代人。這個書語言平實生動,並沒有晦澀之處,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可是其中所表現的邏輯卻不像他的語言那麼簡單。我讀歷史也不算少了,可是我對這個書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認識歷史,怎樣去認識歷史,這個東西我此刻也還不明白,但黃仁宇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覺,讓我們覺得這樣也能夠啊。我覺得這個書是紮實的,也是趣味的。

三國演義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此定下了三國的基調。萬曆十五年的開頭,也定了這本書的基調,就是大風起於青萍之末。這種從事情的微小發端,從而進一步能預見到之後的演變,這就是讀史明智的緣由,這也是基於對長期歷史演變的深刻理解而提煉出的歷史性規律認識。讀歷史的確是明智啊。

萬曆當皇帝其實挺失敗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沒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卻得天天做。隨着年齡的增長當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僅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這也是因為當時的政治氣候決定的,文人集團過於勢大,程朱理學深入人心,那個時候什麼最大,不是皇帝,是禮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張居正有多優秀自不待言,可是生前如此風光,死後卻如此蕭索,這其中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得不出能夠一句話總結的原因。可是我想到了俾斯麥,他在位時縱橫捭闔合縱連橫,讓德意志始終處於最主動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體系土崩瓦解,德國從此走上了另一條道路,由此導致了一戰。這麼優秀的人,為什麼不能建立一套長久的體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體制中找到適宜的接班人呢,總是政治過渡的這麼不順暢。以儒家的觀點就是沒有以德服人,還是不夠優秀的。

反觀申時行,不似張居正那般鋒芒畢露一手遮天,但申時行是懂得進退為人為官之道的。他們最大的差別不在本事上,在為人之道上。我其實最佩服的是汾陽王郭子儀了,那是幾千年中國歷史人物的典範啊。

還有兩個人的比較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繼光,雖然他們是一文一武毫無關聯。我想比較的其實是海瑞的不合實際和戚繼光的實事求是。海瑞和社會政治現實格格不入,我們能夠敬服海瑞的高潔,但我仍質疑海瑞的做法對社會有什麼進取作用。而戚繼光呢,在明朝軍制如何落後的情景下,充分的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現實,從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實事。明朝有此名將,軍事上卻難有進取,不得不説,中華歷來被外地入侵都是內部不團結的時候。武將有好下場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來還是得讀書啊。

至於李贄,我沒什麼想説的,以前小時候看到李贄估計會説一些膚淺之言,可是這次看了之後,我卻不敢説什麼了,以後看了他的書或者有更深刻的瞭解再説吧。

這個書挺好的,以後有機會還要重讀。

篇8: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改變了人們歷史觀唸的書,它的大歷史觀使人們對歷史的認識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該書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嘔心力作。最早在美國出版,從1999年第一版到此刻,《萬曆十五年》出版二十餘次,這在學術上日益邊緣化的今日無疑是罕見的。

書中介紹了受制於他人事事不能自我做主的萬曆皇帝,深諳為臣之道,處事圓滑的首輔申時行,出色的改革家張居正,孤獨的將領戚繼光,古怪的模範官吏海瑞,還有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作者寫這本書時説“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寫作這本書的目的也重在説明這一點”。書中所寫的人物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其中緣由並非其個人所致,而是當時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他們只是制度的犧牲品。

對於萬曆皇帝,所有人都認為他昏庸無能,但他也值得同情。他雖貴為天子卻事事被他人壓制,羣臣在立儲問題上與他針鋒相對,使他最終被迫妥協。在無奈下,他用沉默向百官反抗,開始了長達三十二年的罷工。所以,使中國的國力不斷衰敗,這讓人十分扼腕。由於成憲的不可更改,一個年輕地皇帝沒有把自我創造本事在政治生活中充分利用,他的個性也無從發揮,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導進這烏有之鄉,充當着活着的祖宗。幾百年之後,他帶着人們最強烈的印象,仍然體現着命運的殘酷。

在儒家的道德中做官要清廉,做人得正直,孝順。但現實卻是做官的貪污腐敗,做人背信棄義。張居正想改變現狀,但無奈根基太深無法撼動。海瑞為官清廉與體制格格不入,最終導致了杯具命運。當時的中國是一個以道德維繫的體制,但這種道德僅有聖人才能做到而大部分人都不是聖人,所以當道德與現實相差過大時,人們選擇放棄道德,成為“兩面派”,開始了明着一套,揹着一套。

正是在這種傳統的影響下,人們雖然口口聲聲説着道德,但私底下卻沒有人這麼做。現代社會道德的缺失也正是如此,老人跌倒了不敢扶,以及“小悦悦”事件正是這種道德缺失的具體體現。只加強道德建設並不夠,還需要健全法律制度。學習西方的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完善我國的法制,這才是改變現狀的必由之路。

中國以道德代替法律是一種失敗的,但此刻很多西方人士,認為西方法律才是道德的根源,這也是不正確的。正如作者所説:西方所謂的“自由”與“民主”都是抽象的觀念,務必經過每一個國家的地理及歷史上的因素才行得通。英國之民主即不可能與日本之民主相同,而法國的自由也和美國的自由有差別,所以要具體分析。

書中指出道德並非萬能,不能代替技術,尤不可代替法律,但從沒有説道德能夠全部不要,只是道德觀點應當遠大。凡能先用法律和技術解決的問題,不要先扯上一個道德的問題,因為道德是一切意義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能妥協。所以,在現代應加強法制建設,同時重視道德作用。只可是不要把道德技術化,要優先研究法律的作用,這樣便不會重走以前的老路。

篇9: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的《萬曆十五年》今日最終讀完了。一部歷史書竟能讓我如飢似渴、手不釋卷地讀完,連我自我都感到些許詫異。一部書只寫了一年——萬曆十五年,寫了幾個人,寫了幾件事,場景不可謂不小,正如該書作者黃仁宇所言: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聽人言,大師就是能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比起許多鴻篇大作,《萬曆十五年》實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卻濃縮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將整個中國歷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彷彿讀完這一年,頃刻間便能在讀者的腦海中建構起清晰的歷史脈絡一般。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以知一葉而知全秋的寫法,將整個中國歷史映耀腦海。同時黃仁宇先生的文學化寫法,使讀者絲毫感覺不到乾巴枯燥、索然無味的歷史書,而是在品味小説,鑑賞詩詞般,一瀉千里地讀完。讀完後還感覺脣齒留香,餘香滿頰。細細玩味着,淺淺嘗茗似的,在腦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簡直就是在品嚐一道大廚精心製作的文化大餐。

當我們品味這道美食時,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國是一個有極強文化傳統的封建王朝,在秦統一中國,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來,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發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統一,思想上的統一,精神上的統一引導中國的發展。眾所周知,先秦哲學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可到了漢代卻獨尊儒術,這並不能歸咎於生物的隨機選擇,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這在以土地為基本生活資料的封建王朝是十分重要的。

錢穆先生曾説,中國的國家是國與家的結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我的管理範圍內是具有絕對權威的。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內户主具有權威是生理中產生的,而君臣關係則是一種社會關係,儒家的“仁”很好的調和了箇中矛盾,使得家國一體。家是一國,國是一家。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萬曆皇帝是具有絕對權威,自我能夠隨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張居正、申時行等代表的士官階層對皇權卻是一種無形的鉗制。這與西方的三權分力是不一樣的,三權分力講究平等,而一士官階層對皇權的鉗制則是不平等的。士官對皇權要盡忠、盡孝、盡義,是為了輔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給予的拘束。這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士官對自我也是從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我。這就造成了重禮輕法,重道德輕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圍了。每個文人都有自我的一套道德準則,有自我的良心,有自我的政治抱負。從那裏看,張居正死後被諫,乃至於被鞭屍,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為忠,敬祖為孝。自古以來,忠孝佔據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能夠用於治國,孝能夠上升為忠。觀其《萬曆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家,再來治國的呢?

《萬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圖。它就是一隻張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獸。它要吃人,它將人變成怪獸。張居正死後被吃,海瑞被吃,申時行被吃,戚繼光被吃……還有無數人都被這張沾滿鮮血,腥臭無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説: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

篇10: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黃仁宇寫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書的核心思想就是“萬曆十五年平淡無奇,明朝註定滅亡。”也就是説,在平淡無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後,導致了一個不平凡的大帝國的滅亡,這實在是十分經典的。你彷彿看到冰山上頭的一角,然後感覺到底下有一個巨大的冰山,在支撐着它,使你認清一個歷史的必然性,明朝的滅亡並不是決定在李自成打進北京城,而是決定在萬曆十五年。

我們能夠把萬曆十五年這個時期的明朝看作是一個家族企業,萬曆皇帝就是這個家族企業的繼承人、董事長;把第二章所寫的首輔申時行當做是他任命的CEO;把第三章寫的張居正這個人,當作是一個前任的CEO,你能夠比較前面的CEO跟後面的CEO做法有什麼不一樣,從而影響了什麼樣的一個未來;第四章,“活着的祖宗”,你能夠看作是這個家族企業所遺留下來的一些企業文化、企業的價值觀,所帶來的一些制約,祖宗雖然已經死了,可是彷彿活着,你的權力和限制都是來自祖宗,可是到底對一個人影響有多大,又與這個人的本事有關係,如果萬曆是唐太宗或者康熙這樣的皇帝,把他擺在同樣一個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樣的事情。

第五章所寫的海瑞,是一個低階別的政府官、地方官,有點像我們分公司、辦事處的主管。他們直接接觸客户,立即服務,為當地服務。然後他也會產生書中所講的困惑:到底是聽朝廷的,還是要聽老百姓的?類似這種矛盾。像以服務為導向的部門,自然是以客户為先。可是,朝廷的意願與百姓的心聲,永遠是兩難的選擇。

接下來戚繼光。戚繼光是一個將領,他去打倭寇,這比較像行銷部門,跟競爭對手作行銷的戰爭。例如我從台灣被派到大陸來,就是一個外派的將領,就是要來攻打這個市場。而在打仗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用掉公司很多的資源,但這個仗要怎樣打,公司就要所以決定怎樣去分配資源。

如果説“活着的祖宗”代表了歷史的包袱、歷史的價值觀、或者是朝廷上層的價值觀,第七章講到的李蟄正好相反,代表的是下層平民文化的價值體系和思想體系,他比較接近老百姓,可是跟上層的思想體系有一些衝突,是“自相沖突的哲學家”。這就好像剛進公司的大學畢業生,感覺公司的上層,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識分子”,權力很高,已經萎靡了。

從第一章唸到第七章,從“公司董事長”內心的轉變,一向看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後你會慢慢醒悟,平淡的“萬曆十五年”如何決定了幾十年後明朝的滅亡。把它歸到你此刻的企業裏面,或許這一週也是平淡無奇,和以前一樣,但可能公司未來的五年就決定在這一週,不是因為這個禮拜產生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變局,不是!而是在這一週背後,有一個很大的冰山、一個很大的體系在運作,有形的官僚體系,加上無形的思想體系在運作,而導致了你五年後的景況。

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當我們觀察身邊周遭組織裏的這些人,從他們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當中,能夠看到企業未來的興衰,從而培養出一種對未來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們去品讀。

篇11: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讀罷黃仁宇的《萬曆十萬年》,不得不對本書作一個高度的評價。短短四個篇章,從萬曆及兩位首輔的角度揭示了大明帝國在長期“不事朝政”的萬曆手下正常運轉的奧祕;後三篇章選取了萬曆年間具有代表性的三個人剖析了萬曆這個時代。其中最令人感慨的,必是張居正、申時行兩位首輔。在筆者眼中,前者是一位素質過硬的政治家,後者是一位聰明絕頂的官僚。但如果給他們打分的話,兩者我都不會給滿分,因為兩個聰明一世的人在同一個問題上犯了不一樣的錯誤,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一不一樣的人眼中有不一樣的歷史

在分析、比較這兩位首輔之前,筆者認為有必要闡明這樣一個觀點:不一樣的人眼中有不一樣的歷史。同樣一段《明實錄》中的史料,由於史官對事件背後的故事不會有詳盡交代(甚至是為了政治利益能夠篡改歷史),不一樣的人會從同一段史料中得到不一樣的結論。

例如在談到隆慶年間的首輔高拱被黜一事時,黃仁宇認為是高拱一句“十歲孩童如何治天下”的言論體現了其謀逆之心,從而得出張居正與馮保聯合罷黜高拱是維護了大明江山的結論。在筆者看來,這一結論多少有些荒謬。第一,從政治意圖來看。明朝文官大部分是政治動物,他們的所作所為必定貼合“贏利遠大於風險”這必須律。“高拱謀反”的獲利無非是繼續做首輔或者自我登基,而付出的卻是身家性命乃至九族安危。況且太平盛世謀反乃是滑天下之大稽!第二,從史料看來,並無充足的資料能夠證明“高拱謀反”(史料中並無高拱收買內侍、準備兵丁武器等行動)。若將黃仁宇先生的“謀反”理解為“攝政”,那麼對於一個10歲的天子,任何人成為首輔必然都會“攝政專制”。第三,從結果來看,如果高拱是真的謀反,他的下場會是罷黜這麼簡單嗎?第四,就張居正、馮保和高拱的關係來看,他們完全有理由陷害高拱。張居正並非高拱的親信,高拱對權力的獨攬已經引起了諸多大學士的不滿,自然也危及張居正的安全。而高拱對馮保的升遷也屢次阻攔,足以引起他的憤恨之情。所以,高拱被黜是張居正和馮保的陰謀,他們將高拱原話中的“孩童”改為“天子”,這句話便有了十足的殺傷力。這麼一個簡單的文字遊戲獲得的回報便是張居正

的首輔地位和馮保的司禮監秉筆太監一職。能夠説除了獲利之外,張居正能夠自保,馮保能夠復仇。

除了對“高拱罷黜”一事筆者與黃仁宇先生觀點不一樣外,“徐階是強佔土地的富豪、地主”和“鄭貴妃是聰明的女政治家”的觀點筆者也不是完全認同。此外還需指出黃仁宇先生在第一章中所犯的一個小錯誤,即宮女“許配”給太監後並非成為“答應”。“答應”是侍奉皇上的地位較低的宮女,而這種被稱為“對食”的現象並非是光明正大的。

以上是筆者闡述的一個基本觀點:不一樣的人眼中有不一樣的歷史。

二“官僚”和“政治家”的名詞解釋

下頭筆者將對“官僚”和“政治家”連個名詞進行簡單的解釋。在筆者看來,政治家相對於官僚,對政事更加負責,出發的角度基本上是江山社稷、道德禮儀;而官僚關心更多的是自身的地位和安全。在那裏不妨列舉幾位名人。徐階(嘉靖年間首輔)是政治家和官僚的綜合體,並且他在這兩方面都相當出色,在嘉靖年間的首輔之爭中不但政績上有所建樹,最終也得以保全自身;嚴嵩是不折不扣的官僚,他應對蒙古騎兵入侵京城附近地區的行為作出的“不抵抗”的決定至今令人唾棄;海瑞是一個純粹的政治家(實際上他是懂得官場之道的,可是卻絕不踐行),但很不幸的是他也是一個不合格的政治家;抗倭名將戚繼光也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和官僚的綜合體。

筆者説張居正是一名政治家,並非説他不懂為官之道,只是他升遷太過剛愎自用,不知韜光養晦,才在死後遭挖墳鞭屍抄家(這和多爾袞何其相似!),所以不能稱之為合格的官僚;説申時行是一位出色的官僚,但同時他也是一名較為合格的政治家,畢竟治理黃河和封貢互市都是他不可抹殺的功勞,但因為他在“爭國本”事件中太過圓滑,首鼠兩端的行為觸犯了文官集團堅守的道德禮儀,所以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若兩人做比較的話,張居正是政治家的代表,而申時行是官僚的代表。

三張居正和申時行

自古以來,君權和相權是一種博弈平衡的關係。可是在明代,作為君權外圍的宦權也加入了這種博弈。君權的外圍有宗室、外戚和宦官三種,但在明朝,宗室被打壓(為了防止靖難之役重演),外戚勢力弱小,宦權得以提高(尤其是東廠出現之後)。就相權而言,在明太祖朱元璋撤銷宰相後跌入低谷,但之後出現的內閣又極大地提升了文官集團的權力。大學是手中有權力,而言官御史們有戰鬥力,他們的目的有的是為了個人私利,但大部分是為了江山社稷或道德禮儀,所以文官集團內部也是矛盾重重。君權時而聯合相權對抗宦權,時而聯合宦權對抗相權,但都是為了尋找權力的平衡點。若宦權與相權聯合,那兒皇權便岌岌可危(天啟年間的魏忠賢及閹黨造成的**就是一例)。對於張居正和申時行而言,前者維護的是相權(是自身的相權而非整個文官集團的權力),後者維護的是君權。

這種情景的產生,主要原因在於兩人所處的時代環境不一樣。張居正當政時,萬曆正處於青少年時期,不可能完全獨立地把握政局,所以張居正扮演了臣子、導師和嚴父三種主角。他是一位合格的教師,教習經史,並適當調整科目以使萬曆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避免了萬曆沉迷書法而重蹈宋徽宗的覆轍);他也是一位合格的臣子,對於一個10歲的天子,他聯合宦官馮保、外戚李太后穩定了政局,避免了朝政動盪。同時在前期,他肅清吏治,任用賢人,使得大明帝國能夠正常運轉。但作為一名“嚴父”來説,他的行為太極端,在萬曆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種子暫且不説,他當政後期任人唯親、扶植私黨、排除異己都在與他有利益衝突的文官心中埋下了導火索。更重要的一點是,由於張居正和其親信勢力過於龐大,影響到了皇權,所以張居正死後的悲慘結局也可想而知。張居正確實有過硬的政治素質,但太過剛愎自用、傲慢自大,才不會有一個完美的收場。此外,還需張居正一個並非高瞻遠矚的決策,那就是“考成法”。最初施行時確實增加了財政收入,但也導致了明朝中後期一個極為嚴重的社會矛盾——流民現象。所以張居正當政前期的表現令人歎服,但後期其盲目自大卻又令人扼腕歎息!

作為張居正的親信和萬曆的教師,申時行成為首輔的時候,萬曆已經成為了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加之張居正的前車之鑑,申時行的政治風格更傾向於温和穩重。例如張居正剛去世時,言官大臣紛紛上述彈劾,申時行既不參與彈劾自我的教師(在其他人眼中他不搞政治投機),也不維護自我的教師(不與眾矢之的統一戰線以維護自身安全),但暗中他還是極其照顧張居正的家人,多次暗中阻止吵架等活動。由此可見,申時行處事確實圓滑。而卻他上任之後立刻廢除了張居正的“考成法”,大大緩解了社會矛盾;他任用潘季馴治理黃河,對蒙古採取封貢互市政策,這都是他不可磨滅的攻擊。但作為一名官僚而言,他對君權的態度在“爭國本”事件上與文官集團的道德立場完全相悖,導致辭官回家的慘淡收場。

在對待君權的態度上,張居正的極左做法觸怒了君權,申時行的極右做法觸犯了相權,所以他們在權力博弈中並未找到平衡點,結局也就不那麼完美。可是在“成王敗寇”的權力鬥爭中,千百年來哪有完美的結局呢!

四這本書帶給我們的

黃仁宇先生在書中也降到了海瑞、戚繼光和李贄三人,他們代表了不一樣階層不一樣環境的人,但同樣懷有“治國平天下”的夢想。當年明月曾説過:“‘知行合一’這句話,張居正讀懂了,海瑞沒有讀懂。”我想戚繼光和李贄也都讀懂了,僅有海瑞一個人生活在他那“非黑即白、非是即非”的教條主義世界中。

應對同樣的現實,戚繼光順從了,人們在他的殺敵保固與為官的左右逢源中卻讀不出他的無奈與孤獨;李贄選擇了出價,卻始終無法割捨對這個社會的關心,同樣更不會有人讀懂他孤傲的悲涼。

這本書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歷史的大失敗,大明帝國這台生鏽的機器已經經不起任何折騰,只是依靠文官集團和幾個強有力的君主在維持着齒輪的正常運轉。張居正的折騰(京察、考成等)造成或加劇了社會矛盾,而申時行、王錫爵等人的“無為而治”反而更加有效。但最終,崇禎皇帝,這個有勇氣、有骨氣、有決心可是缺乏知人和遠見之明的君主改革了驛站制度,社會矛盾加劇,加之四方戰火和天災人禍,導致了整個大明帝國的滅亡。

之後建立的大清帝國,類似的體制、類似的經濟模式也預示着歷史的大失敗會繼續上演。中國的這種所謂的封建專制體制並不見得比資本主義落後,只是一個延續了上千年的制度在腐敗的鐵鏽出現後,自然落後於一杆新制的槍炮。

篇12: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除了文學,我最喜歡的書就是歷史類的。對於歷史本身,我也是頗有興趣的,但可惜的是,純粹的古人筆觸我也是看不進去的,於是乎,現當代的歷史著作變成了我的最愛。煙索重樓,月迷津渡,從書中走出來的一個個人物身上都有股子道骨仙風的氣質。這些人大部分或是王侯將相,或是富貴顯達,也有臭名昭著。總之,能夠被記住的人身上,總有那麼基礎值得觀瞻的地方。茫茫人海,凡夫俗子,又有誰會被永久的銘記呢?記得張愛玲説過類似的話,一個人,無論是好名或者是惡名,總比不留名要強。讀歷史,就是讀那活靈活現的人物就是讀那錯綜複雜的時間。讀歷史,是對人類的一次反省,又是對人類自身的一次昇華。

讀歷史,不能錯過明朝史,因為明朝史漢族掌握政權的最終一個封建王朝。而讀明史,就不能錯過《萬曆十五年》,相對而言,我更喜歡這本書的英文名字《1687:ayearofnosignificance》,直譯是《1687:無關緊要的一年》。確實,萬曆十五年間沒有發生什麼重大的歷史事件,但這些“細枝末節”恰恰是明朝衰落的關鍵。就歷史來講,有三個不可忽視的特點:一:學術性。黃仁宇本身就是一位大家,他的學術造詣是值得欽佩的。書中有着很多的歷史資料來佐證作者的觀點,且看附件中參照的文籍就能夠懂得其中大意。在40年之前,有着一位雙鬢斑白的學者,帶着老花鏡,手拿放大鏡,在浩如煙海的古典文獻中收集所需要的資料。這份努力,本身就有股酸楚的味道。二:坦誠性:作家本身所擁有的大歷史觀註定了他對歷史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有着相當的瞭解。書中也説過:“用視而不見的態度抹去這些事實,就是不忠於歷史;對一個英雄人物隱惡揚善,也並不是真正的推崇”。在這樣的歷史態度的引導下,《萬曆十五年》也顯露出更為深刻的坦誠。原本的講,對與錯本沒有什麼界限,是與非也只在一念之間。所以,真實並且客觀的對待歷史就顯得尤為重要。哪個太監被打了,哪個大臣的父母過世了,哪位夫人升為誥命了,哪位大臣又從

江北調往江南了。也許每一天都發生的偶然就會一不細心撞上一種必然——轟,碩大的明王朝就此灰飛煙滅……三:個性化的表達。個性化不代表標新立異,黃老就屬於樸實的個性化表達。他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娓娓道來,艱澀複雜的歷史文獻就會豁然開朗,並且又增添了一種耐人尋味的厚重感,我們也更理解作者本身所藴含的歷史感與書香氣。另外,本書適合各種各樣的人羣欣賞,因為識字的人就能看得明白,但其中的奧祕又是不一樣層次的感受了。

讀史是一種很暢快的情感,從中受益的過程更顯得酣暢淋漓。而讀了《萬曆十五年》,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明白了一個為人處世的道理:要在拿得住的範圍有所突破。拿海瑞和戚繼光來比較:一文一武,在文人當道的明朝,似乎海瑞更應當吃得開,然而事實呢?“海瑞的一生體現了一個有教養的讀書人服務於公務而犧牲自我精神,但這種精神的實際作用卻至為微薄”。海瑞用他對律法的絕對忠誠,對自我要求的絕對嚴苛,對清廉正義的絕對奉行,使自我成為了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天下讀書人,對他只能是又敬又畏,也僅有當他死後,才會讓人大舒一口氣。與此不一樣,戚繼光處處受挾制,但卻終究成功的成為一名抗倭名將,帶領他的戚家軍傲視羣雄。戚繼光作為官員,有很多不好的習慣,例如腐敗。可是他成功了,原因何在?正是那份妥協。很多時候,很多情景,不是憑藉一己之力就能夠有所變動的,在有把握的範圍內施展自我的才華,使矛盾暫時擱下,不予激化,避重就輕,相信會有更能理解的結果。

接下來就得談談張居正了,也讀了不少有關張居正的書了,光是感想就寫了許多篇。可是這一次,經過《萬曆十五年》,我更理解在一個矛盾的王朝,張居正的矛盾有多深刻。張居正的宏圖霸業自不必多言,但他身上先進與落後的地方,糾結又説不通的地方,又實在是吸引人。“張居正在理論上找不到更好的學説,只能以自我的一身挺立於合理與合法之間,經受來自兩方的壓力”。於是,不難理解,張居正的成就與改革是一個歷史特定的產物,他的性格,與萬曆皇帝的年幼成就了他得以施加相權的條件。所以,一旦他的前提滅亡或者是皇帝的年長,就會很容易改變他的改革。説白了,他的夢想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座空中樓閣,是隨時能夠坍塌的,是沒有經濟或政治的因素作為強大後盾。所以,如煙花般壯烈的悲壯也就在所難免了。張居正自身又是“無數因果關係中的一個幻影”,因為萬曆,有了張居正,有了張居正,有了延伸的大名五十年光景。

培根説:讀史使人明知。史書要細細慢慢的讀,啟迪智慧,借古看今,通古曉今,博古論今。

篇13: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以銅為鑑能夠正冠,以史為鑑可知興

——李世民

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在史學界地位頗高。他不是二十四史那樣訴説着單一歷史事件,也不是《明朝那些事》用現代口吻調侃過去,它經過萬曆十五年這一看似平淡歷史年份為支撐點,從各色人物杯具結局,梳理當朝政治、經濟和文化脈絡,剖次明王朝甚至是封建社會沒落的制度、體制原因。以往平面的歷史人物,經過閲讀此書之後變得立體而豐滿:閲讀之前,我以為萬曆可是是個懶惰至極的昏君,但縱觀全書後,我懂得萬曆消極怠工的背後有他皇權與禮教抗爭的無奈;閲讀之前,張居正被視為雄心滿懷勵精圖治的政治家,但我看到在其大刀闊斧的改革背後,也有着與整個文官集團不合時宜的矛盾;閲讀之前,我以為首輔申時行可是是個和稀泥的的何事佬,但透過他左右示好我看到了他大局的權衡;閲讀之前,我以為海瑞是位模範的“青天大老爺”,但剝去個清官楷模的外衣,海瑞也有他憤青般的悲哀……

中華五千年禮貌,儒家孔孟,道家莊老,為何到淪落至今卻成為餘秋雨口中的“無信仰、無道德、無感恩”國人素質?也許,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撥開歷史迷霧給了我們一個解釋,歷朝歷代,經過龐大的文官集團,來統治全國。在文官集團和萬千小民之間,明朝所採用的就是以禮和道德來維持國家秩序,也能夠理解為,明朝並沒有真正以《大明律》來維護他們的統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禮教,而道德和禮教又是比較抽象的一些準則,在私慾面前,不堪一擊。道德以陽的一面存在,而私慾則以陰的一面存在。當道德能夠代替管理國家的時候,文官集團裏的官員,則會打着道德的幌子滿足自我的私慾,彷彿海瑞,成為了文官集團的標籤,每個人仰望着他,可是,沒有人願意做海瑞,那些文官們內心深處有着尷尬和不安,一方面是聖賢書的教導,一方面是現實裏必須理解的官場潛規則。一個個充當着紙筆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正是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慘絕人寰的改朝換代的杯具。

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歷史是一條時間的大河,擁有很多史籍的中國人能夠從中得到更多歷史的啟迪,讀史以明志,我們如何來建設我們的國家,不走禮與法的脱節,體制與道德相脱離的老路,值得探究與考量。從微觀説,確立“法”的思想、樹立“法治”觀念,擺脱人情因素或許是公務員工作的基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制度理念貫穿於心中將帶我們遠行。

篇14: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這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並多次重印。我是在閲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曆十五年》”一文後,才上網購得此書閲讀的。在讀書中,經過書裏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我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為“順藤摸瓜”讀書法。由於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閲讀。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歷史學範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裏,應當是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三類為主。在閲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閲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才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有利於自我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為“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於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閲讀。

經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我的讀書方法和閲讀書目體系。

再來談談《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吧。全書以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為歷史時間的橫斷面,然後講述了與這個橫斷面有關的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終,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所以,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杯具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

讀了這本書後,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就是我們此刻一再提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我們民族歷史那個階段、那種機制值得我們驕傲,更值得我們在當今列強環伺的國際形勢下提出“復興”的口號?如果説中國的漢唐盛世值得我們後人“復興”,那麼,萬曆十五年的杯具,不是由漢唐而來的嗎?

期望經過閲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和做歷史的思考,能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

篇15: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最近看完了《萬曆十五年》,明朝萬曆年間的重臣,張居正、戚繼光、申時行、海瑞……無一不以杯具收場。甚至萬曆自我,在這種文官集團體制之下,也只能無為而治。由此能夠看到一種強大體制慣性所帶來的悲哀。他們每個人都各有特點,亮光閃閃,也試圖做出改革,但最終失敗,大部分人還落得個革職、入獄、自殺的下場。一羣文官為了整個集團的平衡,國家的武備、科技的革新、商業的發展都陷於停滯。我認為,中國在近代的落後,不是從滿清後期開始,而是始於明朝。其實我很厭惡宋朝、明朝兩個漢族朝代,尤其是明朝。宋朝也積弱不振,但至少商業、航海、科技發達;明朝則陷入了皇帝官員無能、體制鬆散、陳腐慣性而團體抵制改革的怪圈。假使鴉片戰爭、甲午海戰發生在明朝,也許早就亡了。

還是異族統治好!進而論之,被英國殖民,也許今日會更好。越看中國歷史,就越厭惡中國,越厭惡儒教。其實我是一個反中醫、反孔教的人。

下部書準備看看《彩色歐洲史》。

篇16: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黃仁宇先生是一位我很喜歡的歷史學家,喜歡他細緻冷靜的筆觸,喜歡他顯微鏡下的大歷史觀,喜歡他對歷史技術性的剖析,喜歡他描述時理性、同時又富有人情味的操作。《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我只是他萬千讀者中普通的一員。王朔先生在他的《《萬曆十五年》讀後感》中開篇就提到“説來慚愧,《萬曆十五年》這本寫於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陸發行並引起強烈反響的書,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於一觀。”而我是2000年時得聞其名,真正與其結緣已是六年之後的事,屆時《萬曆十五年》已經再版21次。三年之後,提筆想寫點什麼的時候,才發現它真的是好評如潮。應對如此多名家的書評,我真正感覺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了,好在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萬曆黃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他皇帝生涯的前10年裏,他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權威,凡事依大學士張居正而行。張居正在政治上、經濟上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使處於統治危機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現了短暫的復甦和繁榮,當時太倉的積糧可支用10年,國庫錢財多達400餘萬。20歲親政以後,萬曆皇帝也曾有一段時間勤於政務,以往組織三次大徵。但後期他怠於政事,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以至於“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數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怠政是萬曆皇帝對朝野上文官集團的一種報復。黃仁宇先生説:“他(即萬曆皇帝)身上的巨大變化發生在什麼時候,沒有人能夠做出確切的答覆。可是追溯皇位繼承問題的發生,以及一連串使皇帝感到大為不快的問題的出現,那麼1587年丁亥,即萬曆十五年,能夠作為一條界線。這一年表面上並無重大的動盪,可是對本朝的歷史卻有它異常重要之處。”

《萬曆十五年》分七個章節,敍及六個主要人物:萬曆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分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有的身敗,有的名裂,有的身敗兼名裂。這種情形實不是某個人性情本事導致的成敗得失,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成為了其的犧牲品。《萬曆十五年》文末總結,“1587年,是為萬曆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提高或者絕對保守,最終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所以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那裏作杯具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萬曆十五年》採取傳記體的鋪敍方式,以人物為中心,選取不一樣的主角來代表當時社會的不一樣階級,濃縮了明代中晚期社會結構,也濃縮了各種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這種描述方式使歷史專題的研究變得大眾化,讓原本枯燥、單一、專業性極強的學術專著成為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文章,每一個人都為之吸引的故事。六個主要人物,七個章節,看似個各各獨立卻有一條主線一脈相承。而作者對明代社會及社會制度的分析,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及社會制度的分析緊緊圍繞這條主線,在每個章節中緩緩展開、娓娓道來,潛移默化中打動着讀者。

篇17: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經讀過好幾遍了。近來再重讀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國古代政治的最鮮明特點是觀念治國。

早在國人歷史早期,古人便憑藉想象將世界和自身進行描述和理解。這倒也不稀奇,幾乎所有禮貌的早期都有這個特點。但將想象充分賦予到政治中的,中國卻是為數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諸侯國。周公同幾乎所有的古人一樣,不能科學地理解天下的構成;他同時認為周王貴為天子,萬民理應萬世順從,但之後的事實證明,並非如此。周朝人力圖使政治體制順應自然,但由於知識的侷限,實際是讓自然順應了他們的意志,這便造成了政府行為自上而下的慣例,而中國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終構成,後世之人自覺不自覺地理解了這一觀念,改都改不了。

再到之後,觀念由對天的感性過渡到對儒家思想的理性。歷朝歷代的首要任務與其説是治國,莫不如説是對儒家思想的推廣和執行;皇帝及中央政府的最重要職責與其説是推佈政令,莫不如説是身先士卒,踐行儒家禮儀,與萬民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能夠稱之為儒教了。

造成這一現象的是中國的自然環境和政治傳統。中國地域太大,自古而然,技術發展的限制迫使從周公起的統治者以觀念規劃全國,構成一套獨有的政治體制。這種體制的特點是上端細緻入微,下端粗糙肥大。上端的統治者一是看不清下端複雜多變的實情,二是實在沒有本事去處理數以千萬計的分散在各地的小自耕農集團。為了統治的便利,僅有靠觀念,即之後的儒家道德。這種道德一來能夠統一文官觀念,讓他們即使分散在各地,與中央隔絕,也本事解當地的疑難;二來能夠規範百姓,使他們各自安分守己,少為國家制造麻煩。道德的產生是因技術的無奈,而實戰的結果證明,道德的力量遠遠超過行政和司法,這就是我們反覆強調“以德治國”的原因。

這種德治方式在起初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秦漢、隋唐創造的盛世王朝。然而時代在發展,我們永遠也找不到放諸四海而皆準道理,永遠也找不到一勞永逸的創造。這種制度的優越性到了明清時期再也無法維持下去,中國在歷史的座標系中開始走下坡路,這也許就是黃仁宇先生創作《萬曆十五年》的緣故。

《萬曆十五年》並非只寫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的故事,也並非只寫萬曆年間的故事,他寫的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優越的終結,是對“以德治國”的深刻剖析。取名“萬曆十五年”也許只是個象徵,也許只是因為音韻的和諧。

中國古代德治政治的優越性結束了,形式也結束了,但它的流毒卻遠未終結。儒教的本本沒有多少人再學習了,儒教的精華沒有多少人再記得了,但儒教的糟粕卻深

深紮根在現代人的心靈深處,因為中國處於封建社會幾千年,而進入現代社會還不到一百年。這種紮根的結果就是魯迅先生所説的中國人的劣根性,這就是現代中國人還存在的諸多毛病。即便是年輕人,任你穿的很“哈韓”,吃的很“歐美”,唱的很“港台”,但骨子仍未脱離中國人的“奴性”以及其他任何“惡劣性”!儒教講究“仁”,二“人”即為“仁”,中國人是研究人的人,最擅長“玩人”、“治人”、“整人”,因而任何朝代的任何一級組織的任何一次改革與反改革、革命與反革命,始終繞不開人事的問題,最終的落腳點都是對人的整肅。

篇18: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對於明朝,異常是萬曆年間的歷史,是極其枯燥無味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個王朝,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黑暗時期,而至於好皇帝,更是屈指可數。

萬曆這個年號本身過去的就很平庸,除了萬曆末年與努爾哈赤的幾場決定性戰役,幾乎能夠略過,而至於萬曆十五年這一年則更是可有可無。但聰明的歷史學家就能發現其中奧妙,其實在之後,發生的一系列大事都與這一年有很大機緣。

黃仁宇老先生,主張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的大歷史觀。關於這個,確實讓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因為這個對我來説實在是有些深奧,令我費解。而從書中資料來看,也是比較枯燥的,然而要深知,像這樣的一類書,並不是説一昧地去看故事情節,這不是小説,也不是故事書,而是純粹的歷史書籍,也有着教科書的意思。既然這樣,那就應以一名學習者的身份來挖掘它的精華,品味其意思所在。此書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紹一個人物,以每個人物來反映這段歷史;它從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人的角度來寫的。反映當時從皇帝、首輔、地方官員、將軍、哲學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從這些朝廷中各種人中,我們能夠看出,明朝的太陽早已成夕陽,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從軍事上來説,戚繼光――這個孤獨的將領,帶領戚家軍平倭寇之後,並沒有所以受到重用,也許是因為明朝的重文輕武,導致戚繼光在此後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沒有得到什麼重視,而後軍事掌控於庸才之手,軍事力量也逐漸下滑,到了努爾哈赤起兵之時,明朝的軍事力量早已成為不堪一擊的“紙老虎”了。再加上朝中無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滿族的鐵騎埋沒。而從統治階級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風邪氣盛行,一些忠義之臣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像這樣的朝廷難道還能長治久安?只能等着滅亡了。而萬曆十五年,恰恰為此埋下了深遠的伏筆!

這本書閲畢,到有一種憤慨之情,熱血噴張的感受,與對世道蒼涼的哀歎!即使是那麼平凡、枯燥的文字,卻使我情不自禁,歷史的確有它的魅力啊!對此我也嗟歎不已!我還得到了題外的啟示:黃仁宇善於着手於小事當中,而發現大症結;那我在生活當中不也應處處留心,從小事做起,善於發現問題與觀察思考。而我自我也正是缺乏這一點啊!《萬曆十五年》使我受益匪淺啊!

篇19: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的《萬曆十五年》今日最終讀完了。一部歷史書竟能讓我如飢似渴、手不釋卷地讀完,連我自我都感到些許詫異。一部書只寫了一年——萬曆十五年,寫了幾個人,寫了幾件事,場景不可謂不小,正如該書作者黃仁宇所言: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聽人言,大師就是能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比起許多鴻篇大作,《萬曆十五年》實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卻濃縮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將整個中國歷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彷彿讀完這一年,頃刻間便能在讀者的腦海中建構起清晰的歷史脈絡一般。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以知一葉而知全秋的寫法,將整個中國歷史映耀腦海。同時黃仁宇先生的文學化寫法,使讀者絲毫感覺不到乾巴枯燥、索然無味的歷史書,而是在品味小説,鑑賞詩詞般,一瀉千里地讀完。讀完後還感覺脣齒留香,餘香滿頰。細細玩味着,淺淺嘗茗似的,在腦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簡直就是在品嚐一道大廚精心製作的文化大餐。

當我們品味這道美食時,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國是一個有極強文化傳統的封建王朝,在秦統一中國,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來,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發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統一,思想上的統一,精神上的統一引導中國的發展。眾所周知,先秦哲學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可到了漢代卻獨尊儒術,這並不能歸咎於生物的隨機選擇,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這在以土地為基本生活資料的封建王朝是十分重要的。

錢穆先生曾説,中國的國家是國與家的結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我的管理範圍內是具有絕對權威的。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內户主具有權威是生理中產生的,而君臣關係則是一種社會關係,儒家的“仁”很好的調和了箇中矛盾,使得家國一體。家是一國,國是一家。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萬曆皇帝是具有絕對權威,自我能夠隨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張居正、申時行等代表的士官階層對皇權卻是一種無形的鉗制。這與西方的三權分力是不一樣的,三權分力講究平等,而一士官階層對皇權的鉗制則是不平等的。士官對皇權要盡忠、盡孝、盡義,是為了輔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給予的拘束。這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士官對自我也是從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我。這就造成了重禮輕法,重道德輕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圍了。每個文人都有自我的一套道德準則,有自我的良心,有自我的政治抱負。從那裏看,張居正死後被諫,乃至於被鞭屍,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為忠,敬祖為孝。自古以來,忠孝佔據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能夠用於治國,孝能夠上升為忠。觀其《萬曆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家,再來治國的呢?

《萬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圖。它就是一隻張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獸。它要吃人,它將人變成怪獸。張居正死後被吃,海瑞被吃,申時行被吃,戚繼光被吃……還有無數人都被這張沾滿鮮血,腥臭無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説: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

篇20: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萬曆十五年》是即我在牀頭讀完《明朝那些事》之後又一本關於中國階段歷史的描述,由於習慣性失眠,書中其中感慨也大多因為深夜的躁動而隨風去了,但也卻有一部分隨着可吸入顆粒物一齊沉澱到了我的血液裏。

我驚詫,此書中許多人物身上,竟都有當今現實社會的影子。

若將萬曆兒時看做我們的當代,他原本聰明敏感、樂於上進,也以往勵精圖治、喜歡讀書,他本不是暮氣沉沉、消極厭世的人,怨只怨那些作為臣僚的教師或家長,從不曾將他當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確切的説是有尊嚴的獨立個體來看待,同樣也像像我們的學生時代,很多時候被當成了學習的機器,原本活潑好動、樂於思考,最終卻極度厭學。諸如參加完升學考,要將書本剪碎或早上依舊習慣的坐在寫字枱前卻不明白該幹什麼。所以,萬曆皇帝作為學生,臣僚做為教師,最大的失敗之處,是大臣們剝奪了萬曆作為一個聰明的年輕人應有的個性、思想和活力。

張居正不讓他練習書法,申時行不讓他練兵,所有人都不讓他立三皇子為太子,甚至與他生前形影不離的愛妃都不能與自我埋在一個墳墓裏。失去了如此自由,就算做着皇上,又有什麼趣味?但他畢竟是皇上,依然擁有無盡的奢華和整個國家,而當今社會我們的悲哀何至於此。

張居正作為首輔原先言行不一,到我們看見了太多人士的虛偽。官二代,富二代,軍二代,黑二代。這個社會原先已經並正在真正屬於這些有錢有勢有權和不要命的,“學校十年功,不如一棵葱”的現象難免出現。

我一向感覺,張先生本不是奸臣,他也是期望明朝國富民強的,他僅僅是一個有缺點的聰明的剛愎自用的大臣而已。孔子説,“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其實,“難養”的豈止是女人和小人?任何人彼此接觸久了,都難免“不遜”起來,皇帝如此,張居正如此,恐怕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也難免如此。事實擺在眼前,改變雖不及萬難卻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由此,我唯有在心田播種善的種子,也時刻提醒自我,只要是人都會產生某些偏見和不可避免的缺點,學習如何體諒並選擇,哪些是我們應當學習的,那些是“見不善而內自省”的,現實無奈與社會種種幽暗的側面,但卻必須允許這些幽暗的存在,因為他畢竟是“豐富多彩”這個詞的重要部分。

應對如次、遇到問題、唯有進取想辦法,努力讓自我多一些才能,開闊些眼界,理清些思緒。而決不能消極怠工,心灰意冷。充滿期望才能使我們歡樂生活。

——我們無奈於幽暗,也儘量做到讓幽暗無奈於我。

【小編簡評】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 優選2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

【網友評價】

真是被情節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