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6W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精品多篇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感悟 篇一

這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並多次重印。我是在閲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曆十五年》”一文後,才上網購得此書閲讀的。在讀書中,通過書裏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為“順藤摸瓜”讀書法。由於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閲讀。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歷史學範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裏,應該是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三類為主。在閲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閲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才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有利於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為“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於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閲讀。

通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讀書方法和閲讀書目體系。

再來談談《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吧。全書以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為歷史時間的橫斷面,然後講述了與這個橫斷面有關的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後,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所以,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劇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

讀了這本書後,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就是我們現在一再提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我們民族歷史那個階段、那種機制值得我們驕傲,更值得我們在當今列強環伺的國際形勢下提出“復興”的口號?如果説中國的漢唐盛世值得我們後人“復興”,那麼,萬曆十五年的悲劇,不是由漢唐而來的嗎?

希望通過閲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和做歷史的思考,能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 篇二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的《萬曆十五年》今天終於讀完了。一部歷史書竟能讓我如飢似渴、手不釋卷地讀完,連我自己都感到些許詫異。一部書只寫了一年 ——萬曆十五年,寫了幾個人,寫了幾件事,場景不可謂不小,正如該書作者黃仁宇所言:在歷史上,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聽人言,大師就是能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比起許多鴻篇大作,《萬曆十五年》實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卻濃縮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將整個中國歷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彷彿讀完這一年,頃刻間便能在讀者的腦海中建構起清晰的歷史脈絡一般。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以知一葉而知全秋的寫法,將整個中國歷史映耀腦海。同時黃仁宇先生的文學化寫法,使讀者絲毫感覺不到乾巴枯燥、索然無味的歷史書,而是在品味小説,鑑賞詩詞般,一瀉千里地讀完。讀完後還感覺脣齒留香,餘香滿頰。細細玩味着,淺淺嘗茗似的,在腦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簡直就是在品嚐一道大廚精心製作的文化大餐。

當我們品味這道美食時,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國是一個有極強文化傳統的封建王朝,在秦統一中國,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來,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發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統一,思想上的統一,精神上的統一引導中國的發展。眾所周知,先秦哲學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可到了漢代卻獨尊儒術,這並不能歸咎於生物的隨機選擇,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這在以土地為基本生活資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錢穆先生曾説,中國的國家是國與家的結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己的管理範圍內是具有絕對權威的。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內户主具有權威是生理中產生的,而君臣關係則是一種社會關係,儒家的“仁”很好的調和了箇中矛盾,使得家國一體。家是一國,國是一家。在《萬曆十五年》一書中,萬曆皇帝是具有絕對權威,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張居正、申時行等代表的士官階層對皇權卻是一種無形的鉗制。這與西方的三權分力是不同的,三權分力講究平等,而一士官階層對皇權的鉗制則是不平等的。士官對皇權要盡忠、盡孝、盡義,是為了輔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給予的拘束。這並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士官對自己也是從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這就造成了重禮輕法,重道德輕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圍了。每個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準則,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負。從這裏看,張居正死後被諫,乃至於被鞭屍,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為忠,敬祖為孝。自古以來,忠孝佔據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可以用於治國,孝可以上升為忠。觀其《萬曆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家,再來治國的呢?

《萬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圖。它就是一隻張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獸。它要吃人,它將人變成怪獸。張居正死後被吃,海瑞被吃,申時行被吃,戚繼光被吃……還有無數人都被這張沾滿鮮血,腥臭無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説: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

作品鑑賞 篇三

主要思想

《萬曆十五年》以1587年為關節點,在歷史的脈絡中延伸,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的歷史大事與人物着手,記敍了明朝中晚期的種種社會矛盾和開始走向衰敗的跡象。作者指出,“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其間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正是從這些細枝末節的中,作者認識到,萬曆十五年是明朝甚至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走向滅亡的轉折點,是歷史的關節點。

藝術特色

鋪述方式

由目錄見,該書章節安排較有寓意, 全書選擇了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六個主要人物來解剖。書中的每一章,都像是主要人物的傳記, 每部分都像是寫某一個人,但作者展現的不僅僅是單個的人和事,其敍述的人和事都與當時的社會制度聯繫在一起,中央集權制度、內閣制、科舉制、文官制度、朝服特點、喪禮程序等等。作者以傳記體的鋪敍方式展開,讓讀者對人物的生平、思想、政績、履歷有了一個整體的瞭解,但是,在鋪排敍述的過程中,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串聯中,作者展現的是人物生活背後更為廣闊的社會歷史。

敍事角度

《萬曆十五年》以散漫的筆調敍事,敍事視角轉換靈活而自由。全書多以全能視角敍事,但作者常轉換敍述的角度。如在第一章“萬曆皇帝”一章中,作者以萬曆皇帝的角度,描述了身為君主的種種限制與無奈,從深層角度分析了其消極怠政的原因及其逐漸消極反抗的過程。作者從萬曆皇帝的角度展開分析,剖析其怠政的原因,站在萬曆皇帝的視角,讓讀者看到了一個較為真實的、不一樣的皇帝,使讀者對萬曆皇帝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也使得萬曆皇帝這一形象生動而豐滿,更對其昏庸的印象多了一份理解與同情。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 篇四

開拓眼界,發人深省,雖一家之言,卻是高屋建瓴。《萬曆十五年》的作者以萬曆寫封建皇權與相權的對立,以張居正申時行寫文官集團的統治法,以海瑞寫土地制度與經濟,以戚繼光寫軍事,以李贄寫思想哲學,構思十分巧妙。萬曆十五年,是千百年來封建中央集權制下天朝的縮影。

對發展生產力缺乏興趣的統治者,飽讀詩書的文人集團控制了朝廷,皇帝更像是背鍋的吉祥物。治理目標僅僅是百姓能填飽肚子不造反,經濟上重農抑商,軍事上重文輕武,以德治代替法制,造成律令與實際的脱節,重公平輕效率推崇集體抹殺個性,當然這個公平指的還是封建禮教中的“公平”。無論是勵精圖治的萬曆還是懶惰怠政的萬曆,無論是大刀闊斧改革的張居正,是老成持重和的一手好稀泥的申時行,是清正廉潔活在教科書中的道德楷模海瑞同志,是大膽創新搞軍事改革的戚繼光俞大猷,還是思想界的離經叛道的李贄,他們都無法阻止歷史的車輪緩緩駛向滅亡。

讀來苦悶哀惋,但依舊樂此不疲,連着讀了兩遍,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好書,百聞不如一讀。另外,由於對西方制度不甚理解,作者寫的尾聲太高端暫時還消化不了,會再來拜讀的。

《萬曆十五年》讀書心得 篇五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作者選取萬曆十五年作為一個分界線,介紹了神宗萬曆,首輔張居正,申時行以及清官海瑞,將軍戚繼光,哲學家李贄等人的經歷,挖掘出這些看似風光的人物各自的經歷中隱含的的悲劇,從中看出他們所處的大明王朝表面繁榮下的無奈。

關於明朝,説句慚愧的話,如果不是因為這本書是寫的萬曆年間的事情,我對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萬曆是明朝的一個皇帝,明朝有段時間是萬曆年間而已。至於戚繼光,李贄,海瑞,張居正這些人在看這本書之前也只是知道他們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們其實是一個時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實中國古代對於社會機制的設計已經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動作。下面的文官機制也能基本上照常運行,它已經將自身內部的人訓練成了它自己的齒輪,不會因為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的不合作就亂了套,哪怕這個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萬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認識到裏面幾個真實的人。在黃仁宇先生夾敍夾議的文字裏,我看到了他們內心的掙扎。印象最深的是萬曆皇帝,書裏雖沒有萬曆心理活動的描寫,但作者對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還是把萬曆個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現出來了,雖貴為天子,但他終其一生都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很多時候,他企圖用個人的力量和傳統習俗做抗爭,但強大的阻力將他推回。

萬曆在十歲那年登基成為大明帝國的主宰,由於年紀尚小,大部分的決定背後都有張居正的協助。他曾經勵志做一個聖明的皇帝,但得知張居正的真實面目之後,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師矇騙了這麼久,他的世界觀受到了強大的衝擊,在隨後數次與朝廷文官的爭鬥中,也讓他心灰意冷。他發現了自己雖貴為九五之尊,但實質上不過是封建禮教的一面旗幟,是文官集團為了保護其所有權而創造的符號象徵。

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者尚且如此,這個王朝還能走多遠呢?

萬曆十五年,張居正已死,死後被大清算,家產抄了,兒子革職,所有的榮耀都被剝奪,甚至差點開棺戮屍。一個厲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舉國的重大決策的大權,卻淪落至此,子孫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榮耀多尊貴,現在就有多卑微,多慘淡。

其實張居正所厲行的改革,總的來説,對明朝還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權重和鋒芒畢露,威脅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遷,於是反張派必除之而後快,張居正怎麼也不會想到,是他親手為大明帝國走向衰敗埋下了伏筆。

讀史思今,時至今日,凡有爭議之事發生,道德就時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卻是陌生的,我們很少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道德卻成了人們口中的輿論導向和判斷是非的標準,由此觀之,這和幾百年前的萬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卻有教化之處。然而,受過教育的人應有獨立之思想,能夠明辨是非。願你我能以史為鑑,審視自身和社會,不做隨波逐流的跳蚤。

作者簡介 篇六

黃仁宇(1918-2000),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後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1950年退伍。其後赴美攻讀歷史,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

作品影響 篇七

該書英文版推出後,被美國多所大學採用為教科書,獲得美國書卷獎1982年和1983年曆史類好書兩次提名。中文版入選《新週刊》和《書城》“改革開放20年來對中國影響最大的20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