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愛和自由讀後感(共52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26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2篇《愛和自由讀後感》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愛和自由讀後感》相關的範文。

愛和自由讀後感(共52篇)

篇1:《愛和自由》讀後感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每個家長都是愛自己的孩子,那這份愛到底是什麼?“愛是忍耐,愛是慈祥,對他們不動怒,只是喜歡,凡事包容,凡事相信,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在這本書中,我感受到:愛是尊重,是給他們一個良好的教育和獨立的發展下去。

看這本書的時候,就有一種感覺,我們做父母的都是愛孩子的,就是打他、罵他,都説是為他們好,其實不是這樣的,你把自己的遺憾和夢想寄託在了孩子身上,孩子們揹着父母沉重的寄託,在生活和學習中是很累的,父母要為孩子想一想,要和他們溝通和理解,才知道他們的想法和理想,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權威自居,我説的都是對的,都是為你好,你那麼小你什麼都做不了,你這樣做是沒有意義的!成人固守着自己的信念,沒辦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觀察孩子,更沒辦法觀察到孩子的內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給孩子提供成長所需要的環境!然後成人就開始抱怨這孩子真不乖,帶孩子真是折磨人啊。這也許就是我前面説到的所謂的“問題”。如果不能瞭解兒童時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種“灌輸”,而是需要條件的準備,兒童會自己吸收這一規律,那麼這些問題就會一直困擾着我們。

書中説到的發展和潛力,他們要掌握技能和智力,孩子們的感覺來於內部,因為大人給他什麼,他就接受什麼,這樣的孩子有發展前景嗎?在他們的生命中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與挑戰,從而才會成熟和優秀,所以家長要配合老師的工作,保證心態正常,孩子就不會那麼恐慌,做父母的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環境,這樣才能給孩子的潛力得到發展。

愛和自由並重把愛帶給孩子的時候,同時也要適當的給他們自由,多加指導和相信,在這些環境下才能自由的成長,一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偉大的創造力和勇氣。

篇2:愛和自由讀後感

假期裏,我讀了一本叫做《愛和自由》的書,這是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説:“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

這句話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知道兒童的想法,瞭解兒童的心情,感知兒童的苦難。

不論是學校還是家裏,我們面對的都是孩子,一個個獨立而獨特的個體。自己有限的教育經驗是否能夠滿足於這麼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這也是一個古老的教育話題――怎樣因人施教。即書中提到的“愛的能力”之一。

我覺得要樹立孩子的一種比較良好的自我評價感覺,因為,孩子對自己的評價都不是很客觀,大部分評價都來自成人。所以,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好孩子比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壞孩子”更容易教育。

當孩子出現不遵守紀律的時候,要理解孩子的種種行為,不在孩子面前反覆強調他的種種不是,而是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錯誤行為。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否能夠不斷髮揮和擴充自己原有的優勢,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比較系統的教育方案。

讀了這本書,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才發現,原來作為老師,我是那麼不合格,我忽略了孩子的內心,缺乏對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從此刻起,在工作中,我要多聆聽學生的心聲,而不是急於批判學生。聆聽孩子的心聲,是我們與孩子溝通的最好方式。聆聽是我們對孩子最好的愛!

總之,需充分觀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來尋找相應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恆,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我們有足夠的洞察能力,在每個孩子身上看到不同的閃光點,我們也將更加具備了愛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做人。” 通過閲讀《愛和自由》這本書,我深深地體會到:同時,也使我清醒地認識到:要教育好一個學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長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們能夠持之以恆,用我們火熱的愛心去點燃學生心中希望的火花,那麼,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個學生像一棵棵小苗苗沐浴着陽光雨露,茁壯地成長!

篇3:愛和自由讀後感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蒙氏理論的書,記得當時在網上訂購時還是抱着試試看的心理,拿到書後才一翻,就馬上被吸引住了,一邊看一邊打心眼裏認同,合上書本,內心充滿了接觸到真理的激動。

都説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會特別認同,現在卻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書裏哪些案例和説法觸動了自己,只知道一邊翻閲一邊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從小能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是多麼的幸福,甚至有一種衝動,恨不得把書上的文字騰印到父母的腦子裏,告訴他們當年那種傳統的教育方法是怎樣傷害和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總之,由此“愛和自由”的理念已經深深紮根在心裏,看着孩子們無邪的笑臉,作為老師的神聖使命感再次昇華,看着孩子的臉,在心裏對她們説我也要“讓我的愛象陽光一樣包圍着你們,而又給你們光輝燦爛的自由”!

“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曾經,我也認同一個家庭裏的孩子至少要怕一個人,要有個人“鎮”得住他;認同孩子小的時候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至於道理,長大了就會懂了;認同一個凌厲的眼色使過去,孩子就噤若寒蟬的“威嚴”……因為,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的,我們從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不貪玩,按着父母安排的路去讀文科或理科、考甲校或乙校、進A單位或B單位,到我們成為父母,再理所當然地按這個模式去教孩子。

我們從來沒有或者有過卻沒有答案去問自己: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眼前這些就是我想要的嗎?我們的身體已經成熟,我們的心智卻停滯不前,面對紛擾的社會,我們內心的惶恐不安遠遠大於自尊自信,這就是傳統教育帶來的後果。為什麼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意,拼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説的去做,但不要學我”?為什麼父母以自身的經歷和教訓教導孩子卻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條屬於自己的自強自立的人生道路?

現在,我不再站在“上帝”的角度去指使她們的方向,而且從瞭解自己開始,瞭解生命的意義,瞭解成長的規律,認識到並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己和她的成長,用真正的、無限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內心的小孩”和現實的孩子一起快樂、自由地成長!

篇4:愛和自由讀後感

的確是這樣。孩子在幼兒園時,其成長更倚靠自我教誨,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充滿愛和自在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揚。愛的教育讀後感30字在六歲前,給孩子充實的自在,孩子並不會因為這些自在而變得毫無構造與紀律,相反,在自在中,他就變得自律與順從。

蒙特梭利説:“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謝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在的空間建立兒童自我認識的自動性……”

在蒙氏教誨,必要孩子們遵循的“規矩”特別少,比較主要的三條:第一,不傷害自己;第二,不傷害別人;第三,不傷害環境。孩子們在遵守這三條基本規矩的條件下,他們有權利為自己做決議,他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蒙特梭利説:“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謝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在的空間建立兒童自我認識的自動性…

遺憾的是,大部門家長卻不懂得這些,他們做了些什麼呢?一方面,他們總在孩子沒感覺的時間強制孩子。另一方面,他們在孩子有感覺的時間沒有把相應的詞語同孩子內涵的感覺配上對。紅巖讀後感600字孩子的那種天生的內涵視察和感覺就在大人的客觀逼迫中消散殆盡了……

實在,六歲之前的孩子不必要學習任何一門本領,他們要學的是掌握本領的方法。蒙特梭利堅信:兒童所有的智力是從感覺生長到概念。那麼我們怎樣理解感覺呢?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聽一個講座,我們能記着的必定是自己有領會的部門,因為你只對這部門內容有感覺。常有這樣的家長,以為自己的孩子該到學話的時間了,但是卻不願啟齒,怎樣教他他都不跟着念,此時有些家長便開始懷疑孩子的智力了,實在,這與智力有關,而與孩子的感覺有關。這使我想起女兒一歲半時間的一件事,當時女兒只會説一個字,比如,爸爸、媽媽、蛋蛋,飯飯……一天早晨我抱着女兒散步,一座大樓還在施工,那巨大的塔吊在忙碌地轉動着,女兒瞪着大眼睛看的很專注,此時,我隨意説了一句:“蓋高樓”,女兒頓時跟着説“蓋高樓(nou)”,這叫我非常愉快,女兒能説三個字了!現在想起來,正是由於女兒當時對蓋高樓有感覺,才會立即跟着我説,並把“蓋高樓”這個概念建立起來,我當時的一個隨意操作卻應了女兒的認知必要。

篇5:愛和自由讀後感

讀書只是一種提升自我的開始。當我拿起孫瑞雪老師寫的《愛和自由》的時候,我覺得抓住和把握一個兒童的前六年,真的太重要了,這本書中有幾句話給我很大啟示。“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着在心理成長上的。我們要做孩子精神上的僕人而不是主人。”不難看出,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心理髮展都是很重要的。而我們在教育孩子或關心孩子時就要採取有效的方法。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我們老師通過更多的主動關心、真誠的愛、堅持不懈的努力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才願意和你溝通。我通過這本書,讓我明白對孩子生活上的悉心照料固然重要,但是對孩子心理的關注更為重要,我們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瞭解以後才可能理解孩子。孩子的內心世界真的很奇妙,不要簡單地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不要以成人的行為準則去規範約束孩子。其次我們要給孩子自由。首先是行動的自由,吃喝拉撒睡、觸摸、遊戲等方面的自由。有了這樣最基本的自由,幼兒才能隨之產生獨立的思維。在完全獲得這樣的獨立自主之後,孩子的“自由”上升到更高層次,即行為的自由,自己做決定、做選擇,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簡單地説,行動的自由,導致思維的自由,最終導致行為的自由、自主。當然這種自由並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蒙特梭利説過――自由是建立在一定規則上的自由。並不是什麼都依着他,不約束不管教,這個度就需要我們老師、家長來把握。

最後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作為家長、老師要及時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現了問題,我們有沒有發自內心的去理解,愛孩子!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

有人説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我們給什麼他們就會接受什麼,真的是這樣,所以我就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怎樣做才是給孩子真正的愛!我想這也是孫瑞雪老師的《愛和自由》帶給我的教育真諦吧!讓我們都學會觀察、學會等待。改變一個觀念:允許孩子犯錯誤,錯誤和失敗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東西和成功。

篇6:《愛和自由》讀後感

熊孩子們常常令人捉摸不定。有時候他們很乖,非常配合,讓你覺得感動,有時候又桀驁不馴,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所以,我們又疑惑,又頭疼,甚至火冒三丈。

我們想要一個聽話的小孩,還是他們真實的自己?也許並不矛盾,關鍵來自於意志力。在此之前,我並沒有意識到順從與意志力之間的關係。

孩子的`順從,來自於內心之愛。因為有愛,才能夠去順從。孩子又在順從的過程中,去克服困難,努力完成任務,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意志力。

舊的教育觀念,是對孩子説教,讓孩子去學習榜樣的行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達到讓孩子順從的目的。但是強加的意志,實現了表面的順從,但不能消除內心的牴觸情緒,有壓迫必然會有反抗。

有愛的環境之下,充足的信任和空間,孩子能夠感知受到的尊重,精神得以自由。於是能夠判斷不同環境之中需要遵守的規則,用自身的行動做出紀律的遵守,實際上也是意志力的體現。

天才兒童異於常人之處,更多的在於內心驅動的力量。他們內在的品質與品格,會驅使他們投入的完成一件事,而不懼困難和挑戰。

天才兒童的成就,我相信不是家長傳輸的經驗所得,而是在父母的幫助之下,得到了真實自我的呈現。

意志力的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伴隨着孩子的成長,通過孩子的運動和探索活動逐漸發展而得到的能力,有賴於持續、穩定的環境的支持,因此也容易遭到破壞。

作為父母,我們能夠做到的是,不再用舊觀念去教育和要求孩子,不再沒完沒了的説教,不去破壞他們意志力發展和追尋自我的過程。去做一名理智的幫助者,而不是“無私奉獻”的主導者。

篇7:《愛和自由》讀後感

孫瑞雪老師的《愛和自由》好多年前讀過一次,但已經漸漸忘記,這次重新拜讀再加上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進行思考,別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看書的過程中,會回憶到自己兒時的記憶,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學習的記憶,更多是玩。所以對於孩子來説,這個時期學習的過程更多像是玩的過程,從中來獲取感受,就像孫瑞雪女士説的,幸福和快樂的感覺實在童年時期建立的,這種認識將持續整個人生;安全感、獨立性、自信都是源自一個穩定的哎的環境;讓孩子成為自己,需要的是自由。正如書名“愛和自由。”

愛,是給孩子充足的愛。不是給予肉體的生命,而是從身體的完整到精神的完整。兒童帶着什麼來到這個世界?在接觸到幼兒教育之後,我的意識發生變化的是,關於孩子,並不是單純的給孩子帶來生命,在生理髮育上,滿足孩子的吃喝拉撒。而是在兒童0―6這個階段,我們需要感受到兒童的情緒、心理、智力,而這些衍生出來的,而是讓孩子擁有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這影響到孩子自我、尊嚴、幸福、價值的感受。作為老師,在指引的過程中,不是直接給予結果,或先入為主。而是需要引領孩子,在認知過程中幫助孩子去區別概念,理解概念,讓孩子感受自己的感覺,慢慢長大。

培養兒童的認知和感覺。書裏有一個孩子玩瓶子的例子,兒童內在精神的衝動支配着身體去實現,這個過程的變化,行程了兒童自身的實體化。這就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從注意到一個感興趣的物體。通過精神的衝動支配着身體去感受事物,建立概念,在與現階段的認知形成連接,產生了認知。但對於大人來説,習慣從自己的經驗干預孩子,從而讓孩子產生認知的過程,總忍不住破壞孩子探索的過程,不自覺的破壞了孩子的發展點。而殊不知兒童,也需要在感受中形成自己的認知,和經驗的累積。

兒童的心智發展。我們都知道,隨着現在社會競爭給予成人的壓力,會讓我們將感受到的這種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可以變得優秀來應對這種社會壓力。所以很多大人會給孩子報很多提升自己的課程,卻沒去尊重孩子是否感受到壓力,因為兒童的語言有限,其實不會清楚的表達自己接受還是拒絕,只能通過哭、逃避、不專注來做反饋。所以,兒童心智發展是重複和連接的,是需要時間的,不可過分的干預。不是純粹的知識輸入,卻與生活無關,通過知識量去判斷兒童的智力水平。而是兒童可以獨立的觀察、思考,從而感觸,感受,順其成長規律的理解了物體的概念,掌握了技能方法,這個過程就是智力的形成過程了。

孩子的自由,是獨立。獨立從外部因素上,有生活常識上的經驗,表達,自主。從精神上,是有安全感、自信、與幸福感。對於孩子,我們應該將孩子放在與我們平等的水平線上,從語言的溝通,行為的秩序,保持着耐心與不約束,讓充足的愛使孩子獨立,自由,心有歸屬。

讓孩子自由、快樂、積極主動的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件事簡單,卻又不簡單。這要取決於我們是否願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容忍孩子在做與自己認知世界向背馳的事。這就是給予孩子對感興趣的東西探索的自由。使其保護了自己的興趣,從而掌握了規律,

這本書也讓我豐富了對幼兒的認識,對兒童的行為習慣有了判斷與方向。並提醒我,與孩子相處,尊重孩子的思想,將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給予孩子完整,獨立的童年。對成年的我們,學習什麼是愛,愛會使人獨立,心安,踏實,精神上的安全感。從而變的自信,做到真正的愛和自由。

篇8:《愛和自由》讀後感

我接觸這本書是寶貝女兒剛剛降生時,讀後真可謂受益匪淺,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温習,看了又看,比上學時的教科書使用率都告得多。我覺得這本書裏面的觀念對於剛剛為人父母的人來説,是最好的指導。

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我們中國人傳統的家庭教育是家長制,大人的權威神聖而不可動搖;知識教育是填鴨式,老師的威信更是堪比神明,這樣的教育方法我認為只有兩點“好處”:一是讓大人覺得有面子,二是便於操作、省事。但是這樣的方式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傷害,注意的人不多,孫瑞雪教授就是這少數人之一,是科學幼兒教育的先行者,經過十多年的幼教摸索,實踐產生真知,《愛和自由》這篇“少數派報告”的雛形逐漸成形,並先以一篇演講稿的形式在網上流傳,反響極大。

孫瑞雪教授的“愛和自由”來源於意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專家――蒙台梭利的理論,並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探索出一種相對適合中國國情的幼兒教育觀念,我個人認為其核心是愛,這種愛是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和忘我投入的愛,而保證這種愛不變味的方法就是一種觀念――平等。給孩子自由就是站在平等的立場上才可能個實現的,試想一下,在一個家長制作風嚴重的家庭,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管制和壓抑,“愛和自由”的觀點能實現麼?所以説,平等對待孩子是對中國傳統教育的一種挑戰,更是對父母本身觀念的一種挑戰,如果你不試着平等的對待孩子,把孩子作為朋友碰等對話,你就很難理解孩子、發現孩子,更甭提讚美孩子,你會忽視孩子一個個敏感期、無法滿足孩子不同時期的特殊需要,這些都會在孩子日後的行動中顯現出負面作用,比如,有些孩子當長到不同時期都會喜歡反覆做一件事,有時的確讓大人很頭疼,如果沒有看過《愛和自由》,我想一般我們都會習慣的打斷她、任憑她哭鬧而讓她做大人們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去,但是,孩子反覆做一件事其實是再學習,蒙台梭利説過:“如果反覆進行練習,就會完善兒童的心理感覺過程”、“反覆練習是兒童的智力體操。”這其實更是孩子從感覺上升到概念、從具體到抽象的治理髮育過程,粗暴的打斷只會讓孩子逐漸喪失自由學習的樂趣和能力。

這本書中類似這樣的觀念還有很多,基本上是對我們傳統育兒觀念的“顛覆”,可以説這本書就是讓我們接受並改變一種育兒理念,給孩子平等的愛,而不是如何餵養、如何讓孩子睡覺、長胖等具體的操作方法,術業有專攻。我有時讀着讀着真有種委屈的感覺,因為很多錯誤的例子就曾經真實的發生在我身上,為什麼這本書不在我小時候流傳呢,那樣我是不是會幸福許多呢!

篇9:愛和自由讀後感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這是看《愛和自由》最初打動我的地方,短短的幾句話卻讓人別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從事幼兒教育這幾年來,自認為是位充滿活力與愛心的老師,但是看完孫瑞雪老師的《愛和自由》,我突然領悟我們的愛對於我們的寶貝來説是一種“虐待”。我們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夠,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潛力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成果,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我們的安排,孩子總是問為什麼,而我們的理由就是:“因為我愛你們。”但是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成長規律。

幼兒教師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哪怕是小擦傷也好也會讓我們覺得無法向家長交代,因此我們處處留意,時時留意,這個不許,那個不讓,始終讓孩子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們整天對寶貝們説:“孩子們不能這個樣子,不能碰那個東西會劃傷你的手,你們就聽老師的吧,老師是為你們好,老師愛你們。”我相信,這是大多數老師都在做的事情。看完《愛和自由》,作為90後老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同時,我們在自我改變的同時,也要把這種思想傳遞給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家長,我們的'教育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只有家園密切合作,我們才能給予我們的寶貝真正的愛與自由。

看完《愛和自由》還有的一個感觸就是關於知識,我們是引領幼兒前行的教師,我們怎樣去“教授”知識呢。我認為我們就應改變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帶着孩子去認識,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超多從生活中學習而不是活動中學習的過程。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並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是智力。孫老師説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身邊的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有愛沒有自由,孩子就會失去自我,只有自由沒有愛,孩子便會冷漠。愛與自由同在,並加以引導和體恤,讓孩子們要學會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篇10:愛和自由讀後感

近期拜讀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一書,瞭解了孫瑞雪和她的蒙氏教育,她提倡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探索和嘗試。她認為:“兒童是精神存在物,兒童將按照預定好的內在藴藏着一種強大精神能量和潛能,孩子的發展不需要成人給他增加什麼新的內容,只能提供發展的環境和條件”。

這本書始終貫穿着愛與自由的平衡關係,強調給孩子“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告訴我們要學會愛孩子、學會放手、給孩子自由,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

在孫女兒還只有2個多月時,孫女兒的父母為了學習和工作,把陪伴孫女兒的擔子交給我和她的爺爺。

隨着孩子的一天天長大,我們在陪伴的同時,孫女的求知慾也在成長。我先是帶她參加各種學習班,且在報班前徵求她的意見,發現她對什麼都感興趣,什麼都想學。於是我就給她先後報了火花思維、樂高、畫畫、播音主持、舞蹈、輪滑等。

在孩子的生活方面,我更多的是“干預”。如當寶貝做事動作很慢時,我沒有足夠的耐心讓她自己去體驗完成;當她想自己動手吃飯時我怕她把飯粒掉在地上難得打掃衞生我就幫她喂;當她玩沙子時我怕她會把沙子弄傷眼睛而不讓她去沙坑玩;當她室外玩耍時怕她發生意外就不讓她四處奔跑……總之我都會盡力包辦。現在孫女兒四歲5個月了,雖然很懂禮貌,愛學習,會收拾自己的玩具,會幫我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但一些精細的事,如剪指甲、繫鞋帶都不會做。作為孩子的奶奶,這不得不讓我對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產生反思。或許就是因為沒有給她足夠的“自由”,對孫女兒過度的“呵護”,“剝奪”了孫女兒的“自由”。那麼我接下來應該如何愛和呵護孩子呢?《愛和自由》這本書中的許多實例,讓我有所思,有所感悟:

最最重要的,我得放棄完全“控制”孩子的想法,要給她“自由”,即一個相對自由的發展空間,允許孩子犯點小錯,比如孩子打碎一個碗、潑一杯牛奶、弄髒了自己的衣服等等。讓她在犯錯中增長見識,讓她在犯錯中學會控制情緒和冷靜面對,讓她在犯錯中學會誠實和承擔責任!

孩子的“自由”成長,很重要!

篇11:《愛和自由》讀後感

繼閲讀《捕捉兒童敏感期》之後,在小海鷗班老師的推薦下,我拜讀了孫瑞雪的又一力作――《愛和自由》。在閲讀這本書時,我感覺書中所講,既與《捕捉兒童敏感期》一脈相承,又在此基礎上總結、提煉得更加系統。

我曾經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意義是什麼?提供衣、食、住、行等物質條件保障孩子身體上的成長自是不必説的。但是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這些還只能算是人的低級需求。孩子長大後,她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她是否有能力執着地追求自己的夢想並因此感到快樂?讓她覺得她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如果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那父母的意義應該是幫助和見證一個人完整地成長為真正的自己。

之前讀過的《捕捉兒童敏感期》介紹了“兒童成長敏感期”這一概念,教父母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快樂成長。《愛和自由》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完整成長”的概念,也就是讓孩子能做自己身體的主人、情緒的主人、感覺的主人、心理的主人、認知的主人及精神的主人,在兒童成為這些主人的過程中完成“完整成長”。書中介紹兒童因抽象思維未形成,對周圍事物的探索是通過自己的身體的各種感觀來實現的,在兒童不斷掌控自己身體的過程中,完成了做自己身體的主人的成長過程。要完成兒童各方面的“完整成長”,就必須給予兒童自由,並進行適當的正面引導,讓兒童完整地成長成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有個性的人。

當今社會“內卷”十分嚴重,在育兒方面,各種“雞娃”方法也層出不窮,許多兒童往往在幼兒園階段就開始參加各種興趣班學習了,這是父母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所表現出的焦慮。作為孩子的父親,我也一度迷茫,到底是給孩子報班,不讓她輸在起跑線上?還是保護好她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不過早苛責她的學習?在看過這本書後,我也得到了我的答案。書中舉了一個十分生動的例子,即我們在聽講座時,印象最深的一定是自己有所體會的那部分內容。這部分內容,必定是我們的感覺最深的那部分,必定跟我們的經歷和心理狀態相契合。兒童的成長也是一樣,不需要成人那種“灌輸”(這種“灌輸”還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而是需要條件準備,兒童會自己吸收。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細心觀察,在適當的時機進行引導,讓孩子的感觀與概念相契合,調動兒童的興趣,給予充分的愛和自由,引導兒童自主探索、學習。

最後,非常感謝小海鷗班老師的推薦,這本書必定會幫助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

篇12:<<愛和自由>>

<<愛和自由>>-讀後感

這兩天一直在拜讀孫瑞雪老師的<<愛和自由>>一書。 其中有一句蒙特梭利的話對我印象很深:兒童所有的智力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我似乎也走入到了一種誤區,常常因為自己的喜好在幼年時未能實現的淋漓盡致,而追加到孩子的身上.總想讓孩子彌補自己內心的一絲遺憾,這種方法恰恰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的孩子不能成為家長某種程度上的替代品.孩子是無辜的,孩子的心靈更需要在健康、自由的狀態下成長。而做為家長的我未免太自私了。 在孩子一歲零兩個月的時候,我發現每當我在家習琴的時候,孩子會隨着音樂的節奏打拍子、晃動自己的身軀。像所有的家長一樣,我覺得孩子對這方面很感興趣,孩子應該在這方面有所培養。於是,每當我再練琴之時便讓寶貝在鋼琴的鍵盤上也得到最初的.感受。那時,對自己的這一做法,我的內心很滿足。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這一興趣逐日減弱。對於孩子的這一表現,我曾經失落過。那時心裏的感受是,寶貝的持久力也太短了。現在,回想起當時的做法對孩子的確很不公平。嬰幼兒期,寶寶大多數是需要父母愛的呵護,而不是一味的“填鴨”式的教育。孩子某一時期恰巧是某階段的敏感期(恰巧是曇花一現),家長們正確的引導也是必要的。但過多的時候,還是應該追崇“感覺發展到概念”這一理性的教育原則。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角度,用孩童的眼光去感覺,再慢慢的過度到自發式的學習。 我家的寶貝眼下四歲了。小朋友除了每天開心的在幼兒園度過集體生活外。晚上接到家的第一件事情是:畫畫。他畫卡車、警車,甚至畫出在街上見到的534醫院的救護車,畫完後還在車上標明“+”符號及534三個數字。而且,畫畫是小朋友每天“雷打不動”的、自發式的活動。這説明了什麼?説明了“兒童所有的智力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的。比如:寶貝在姥姥家的樓下玩耍時,每天上午總有一輛拉生活垃圾的垃圾車。每當這時,凡是在園子玩耍的小朋友都會安靜下來,放下手中的一切玩具看着垃圾車工作。寶貝當晚畫了一幅垃圾車的畫,並且把垃圾車的車牌號,也標明在了車體上。我不是在吹捧自家孩子的本領,而這些小細節都在與蒙特梭利那句“兒童所有的智力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所相符。寶貝畫畫的興趣是他在二歲時一直延續到現在的。(有過鋼琴事件後,我再也沒有給他下過過多的指令)。 教育每天都有新的台階,做為成年人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要武裝自己的頭腦。大量閲讀有關教育方面的書籍,只有不斷的武裝頭腦才能與自己的寶寶共同進步。 祝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滿,寶寶健康成長!   燕子老師 於2010年12月22日

篇13:《愛和自由》讀後感

《愛和自由》的作者是孫瑞雪,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教育精神的創始人;“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長”教育思想的創始人;兒童敏感期的創始人;這本書的寫作是基於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論。

看到書名――《愛和自由》,我們首先會思考愛是什麼?自由又是什麼?無數人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心靈對愛的認識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是不同的,無法用言語説清,愛是生命的祕密。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作為老師的我們對孩子的愛也是偉大的愛,但是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藏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的定義一樣,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簡單的説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自己的行為,這本書可以説自由是一種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樣子,不給孩子太多的規則和束縛,面對孩子,有時我們卻又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

對於孩子的愛和尊重,我們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到自己孩子身上,把自己很多未曾實現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己夢想的那一個,孩子揹負父母沉重的寄託,生活得很累,所以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着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我知道給孩子愛和自由,如果只是所説那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要真正的做到卻不是那麼輕鬆的,傳統的教育,傳統的文化,傳統的風俗,好多好多的傳統限制着我們今天的精神活動和行為,當我們覺得孩子是這樣的時候,他們呈現的卻總是另一個樣子;我們給他們的偏不要,我相信父母此時一定在想,我都把最好的給他了,他總是不要,我有給他愛啊,我是如此的愛他,為什麼他還是不如我的意呢?要做到真正的給孩子愛和自由,我們首先要面對的是我們自己內心的痛,面對即使是孩子從你身上掉下來的肉,但是他是他,你是你的這個事實,要放下對孩子的期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即使我是一名教師,也需要面對這痛的,期待是老師的期待,如果將其投射在學生身上,那便是在禁錮他們的自我發展,是在壓抑他們的自我發展,要給他們全然的自由和愛,必須先放下內心的期待,放下對孩子們的那些不允許,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們自由並且給他們真正的愛。

愛孩子,要時時刻刻關注他們的心理髮展,在生活中給予點點滴滴的愛,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我們老師通過更多的主動關心,真誠的愛,堅持不懈的努力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學生才願意給我們溝通,因為這是一本愛孩子的書而不是教孩子的書,希望讓我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着孩子們而又給我們光輝燦爛的自由。

篇14:愛和自由讀後感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從中瞭解到怎麼去愛孩子。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那愛到底是什麼?什麼才是父母真正對孩子的“愛”呢?母愛的真正本質在關心孩子的成長,怎樣才能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愛呢?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並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為孩子的發展和每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這些須建立在你對兒童生命發展瞭解的基礎上,這就是愛。

讀完《愛和自由》這本書,內心都激盪着震撼和深深的思考,並伴隨着些許多悲哀和無奈。悲哀在於,還有許許多多的家長包括我自已沒有意識到兒童擁有一種積極的精神生活。我們不能再無視兒童的心理和發展,而且必須從一開始就去幫助兒童,這種幫助並不在於塑造兒童,因為這一任務屬於自然之神,而是在於觀察兒童心理髮展的外在表現,在於能為兒童成長提供必要的手段,因為這種手段單靠兒童自己是辦不到的。

這本書以愛和自由為全書的立足點,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並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擇。作者用各種事例詮釋了“愛和自由”對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相信這樣孩子就可以全面發展,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同時,也簡要地提到了約束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總體來講,作者比較審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實踐着兒童教育,並總結出一些經驗。

看完這本書,對孩子愛和自由得到很好詮釋!

篇15:愛和自由讀後感

讀到《愛和自由》第三章,創造力來自哪裏,心理學界有一個共識:個性等於創造力,有個性的人對世界的感受是獨特的,思維狀態是獨特的。

又結合到上週參加的心理學繪畫療法諮詢師培訓,蒐集了一些孩子畫的樹,沒有一幅是一樣的,看到有些孩子的畫中規中矩、有些色彩鮮豔、有些富有想象力……每個孩子對樹的感知、印象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的思維和個性也是獨特的。

反思目前我們“通俗”的育人目標,“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我們不能説,聽話就不好,反過來説,不聽話就一定不好嗎?

人有四種天生氣質,憂鬱型、樂天型、激進型、冷靜型,也許這個孩子天生氣質就是冷靜型,而我們成人卻要求他成為樂天型,孩子就會想盡辦法和你內耗,沒有達到我們要求的樂天型氣質,就被冠上了“不聽話”,或“有問題”的孩子,想想冰山的下面,我們應該找找每一個我們所謂的“問題孩子”形成的原因。

孩子在強勢的父母或老師的壓力下,努力地向着成人的目標邁進,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有過多的情緒堆積在心裏,形成心理問題。

本來是很有個性和想象力的一個孩子,在被一次一次地“打壓”和“糾正想法”之後,就順着常規的、大眾的思路走下去了,因為那樣,大家才會説他是“好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他改變自己原有的個性特質,他本身的天賦在這個過程中被淹沒了……

做為老師,做為家長,我們任重道遠……

篇16:愛和自由讀後感

“當給兒童自由時”是《愛和自由》這本書自序的第一句話,看完全書後,回頭再看這句話有很多感想。

本書以愛和自由為全書的立足點,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並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擇。作者相信這樣孩子就可以全面發展,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作者用各種事例充分講解了“愛和自由”對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同時,作者在全書的快結束部分,也簡要地提到了約束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總體來講,作者比較審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實踐着兒童教育,並總結出一些經驗。但作者沒有對蒙氏思想提出創造和提升,也沒有結合時代和國情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實踐,還是停留在對蒙氏思想基本技巧的尊崇和仿效上。

“當給兒童自由時”,這句話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書的立意。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捨的對象。作者要求成人儘可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儘可能充分的自由。但無論加上什麼樣的修飾詞,這種施予和授予的關係沒有變,孩子是被動的,是從屬地位的。這意味着,成人有權力決定給什麼樣的愛,給什麼樣的自由。給什麼,怎樣給,取決於成人認為怎樣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這種施捨的“愛和自由”是功利主義的,並且會因社會的壓力而不斷修正、變化,最終就是妥協和放棄。

篇17:愛和自由讀後感

對蒙特梭利教育瞭解得不多,暑假裏,翻閲了《愛和自由》,才對其教育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蒙特梭利説:“兒童只有依靠愛和自由,才能獲得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激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由的空間確立兒童自我意識的主動性……”

在蒙氏教育,需要孩子們遵循的“規則”特別少,比較主要的三條:第一,不傷害自己;第二,不傷害他人;第三,不傷害環境。孩子們在遵守這三條基本規則的前提下,他們有權利為自己做決定,他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每一個生命都不一樣,每一個生命的發展都不一樣。就拿敏感期來説,蒙氏教育講究要在兒童敏感期來臨時,抓住這個敏感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孩子6歲才出現數學邏輯的敏感期,但這並不説明他要比5歲就出現數學敏感期孩子笨,只不過他的數學敏感期來的晚而已。一個孩子要畫畫到凌晨,也不要打擾他,因為他正是處於繪畫的敏感期。他要通過持續、反覆的操作來達到認知和發展的目的。但如果在孩子童年時期沒有足夠的自由來發展他的敏感期,那孩子有可能喪失了這麼一次發展的機會。有可能他終生不再繪畫,終生都不能感受到繪畫的美。

孩子在一個充分自由與愛的環境裏,發展的是心智,認知的是真理,而不是在控制和壓抑下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是不可能幸福的。

篇18:愛和自由讀後感

《愛和自由》讀下來,沒有第一次那麼費力,邊讀邊有自己的一些感悟。整本讀下來,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記錄下來,一方面與他人分享,一方面見證自己的'成長過程。

“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一定要嚴謹和科學。如果你不嚴謹和科學,你可能就毀了孩子的一輩子。為什麼説人類心靈的工程師是幼兒教師呢?有一個朋友説:”我發現了一個祕密,國際上幼兒園教師在最賺錢的職業排位上位居第三。“我們知道在發達國家牙科大夫比較掙錢,律師比較掙錢,實際上在國外幼兒教師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的人博士畢業直接就去帶孩子。人們把最優秀的人放到了幼兒教育上,是因為零到六歲決定人的一生。”

最初認為工作就只是一份工作,一種謀生的方式,在卡迪亞從事三年幼兒教育事業後,發現它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方式,更是一種成長方式。怎樣去描述它呢?在卡迪亞工作,感覺自己是永遠且完全被接納的,可能自己存在很多不足(自己都承認且不接納的)但仍被卡迪亞接納。

自己也願意不斷地完善自我,追隨幼兒園成長的步伐,從內心真正地順從。而且工作中時常會反思,當發現自己狀態不夠好,處理問題不夠那麼有愛時就會反問自己“愛在哪兒?”工作中的困惑是由於不理解產生時反問自己“理解在哪兒?”

篇19:《愛和自由》讀後感

讀完孫瑞雪老師的《愛和自由》,感受頗多。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只是心靈上的震撼,更是思想上的吸引,我認為這是一本可以改變老師、改變家長,最重要的是可以改變孩子一生的書。

當今的社會,我們關注教育、重視教育,但教育最需要的是什麼?是愛。要真正懂得愛孩子,並非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真正關注孩子生命內在的發展,而不僅是技能的馴化;真正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僅是物質的替代;真正尊重孩子作為個體的獨特性,而非流水線上的作品;真正讓孩子創造自我並創造世界……這才是教育!

愛到底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這是看《愛和自由》最初打動我的地方,短短的幾句話卻讓人別有一番感悟和滋味在心頭。

作為教師,從事幼兒教育六年來,自認為是位充滿活力,愛心豐盈的老師,但是看完這本《愛和自由》,我突然領悟到我們的愛或許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説是一種“虐”。我們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夠,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潛力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成果,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我們的安排,孩子總是問為什麼非要聽大人的話,而我們的理由往往就是:“因為我愛你們。”但是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成長規律。

幼兒教師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哪怕是小擦傷也好,也會讓我們覺得無法向家長交代。因此我們處處留意,時時留意,這個不許,那個不讓,始終讓孩子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們整天對寶貝們説:“孩子們不能這個樣子,不能碰那個東西,它會劃傷你的手,你們就聽老師的吧,老師是為你們好,老師愛你們。”我相信,這是大多數老師都在做的事情。看完《愛和自由》,作為80後老師必須要改變自己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同時,我們在自我改變的同時,也要把這種思想傳遞給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家長,我們的教育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只有家園密切合作,我們才能給予我們的寶貝真正的愛與自由。

看完《愛和自由》,另一個感觸就是關於知識。我們是引領幼兒前行的教師,我們怎樣去“教授”知識呢?我們要改變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帶着孩子去認識,去感知,去自然而然的從生活中學習而不是課堂學習的過程。書裏有這樣一句話: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並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就是智力。

孫老師説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身邊的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有愛沒有自由,孩子就會失去自我,只有自由沒有愛,孩子便會冷漠。愛與自由同在,並加以引導和體恤,讓孩子們要學會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作為家長,我們都曾經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們帶來希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庭大事中的大事。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然後,現實中的許多問題又困擾着他們,學校學習壓力的增大,各種興趣愛好班的層出不窮,使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我們常常會説:“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呢?我給他吃、穿、養他,我花錢讓他學這學那,我心裏愛他。”是的,但有用嗎?這是愛嗎?

你每天總在埋怨他、責備他、訓斥他,百分之七十的語言都是否定的語言。你當着別人的面訓斥他,你甚至在大街踢了他一腳。家裏來人時,你當着孩子的面告訴客人你所認為的孩子的某些缺點。你不斷地以一個成人的角度誤解孩子等等,這些都不是愛。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是在指責中長大的,此刻我們忘記了自我的童年,忘記自我童年的故事,忘記自我童年的願望,忘記自我被束縛後慢慢被磨蝕的、沒有個性的痛苦!這是我們的遺憾,因此,我們就更應讓我們周圍的環境充滿愛、自由與温情,對寶貝更應用心去關愛,彌補我們的遺憾。如果你愛孩子,讓他的精神愉快,你給了他們美好,兒童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金色的未來。

總之,我覺得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首先,一定要改變自己想要左右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們的行為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的環境裏健康成長的孩子。第二,要做一個有心的人,去仔細觀察孩子們的一言一行,傾聽和交流是最好的橋樑,也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最好方法。第三,成人就是孩子的榜樣。俗話説:“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映照着成人的言行舉止,所以,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很重大。

其實,不只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不快樂,任何人都不會感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和温暖,人與人之間要是能夠相互理解、相互寬容,是不是都會得到好的結果。

愛與自由同樣重要,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要適當放手給孩子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寬容,學會理解孩子、懂孩子,我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肯定也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親愛的老師們,讓我們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熱愛孩子,讓他們充滿快樂,我們給與孩子愛與自由,孩子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完美的未來。因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文明之父。

篇20:《愛和自由》讀後感

這是《愛與自由》的作者孫瑞雪老師很欣賞的一段詩,同時也她也將詩句中的“愛”和“自由”作為她這本幼兒教育演講錄的書名,

作為一名即將走入幼教領域的工作者,我非常慶幸在這時讀了這本書,它讓我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告訴我不僅僅要愛孩子,更要學會如何愛孩子。書中有太多太多讓我感動的語句,也有很多讓我受益匪淺的道理,讓我明白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重要的職責是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建立起穩定的安全感和自信,讓孩子形成完整的人格遠遠重要於知識的傳授。

孫瑞雪老師是一位蒙特梭利教育(蒙氏教育)的倡導者,所以書中處處都體現了蒙氏教育理念。許多幼兒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會在不經意間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幼兒,我們會不經意見扮演了“上帝”,孩子的“上帝”。其實看似弱小的幼兒,他們內在藴藏着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潛能,他的發展不需要成人給他們增加什麼新內容,只需要給他們提供發展的環境和條件,蒙特梭利説過:“我們要做孩子精神上的僕人而不是主人。”如果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都應該瞭解兒童成長的科學規律,在實際的生活和活動過程中讓他們的“精神胚胎”(敏感期)的內在規律自然發展,他們一定會成為人才的。的確,零到6歲甚至到12歲,兒童都處在很弱小的狀態,必須有成人來幫助他成長,但並不是成人自以為是的“灌輸”,而是需要條件準備,兒童自己會吸收。兒童內在有一個自然、有序的發展過程,它只需要我們提供一個適合他們發展的環境。書中還舉了許多生動的例子,讓我們成人會“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在整本書中沒有看到具體的教法和技巧,更多的是用飽含激情的話語讓我們體會到蒙氏教育的核心對孩子的愛和尊重。

書中提到在《早期教育與天才》的書中提到一個觀念: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這裏提到的興趣是孩子天生就有的,而且孩子的個別差異決定了他們每個人會對不同的事物感興趣,但是我們現在的一些教育卻與之相違背:畫畫全班都畫,數數字集體來數......人們有很多東西必須是共有的,比如知識、道德,這是有理由的。但共同的東西不能共同的時間來教,即使孩子開始能用,那也是國小以後的事了。幼兒園(3-6歲)的兒童還不能很快的將感覺點轉向成人招引過去的注意點,這個能力是會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強的,我們的《幼兒園教育實施綱要(試行)》上也提出要保護孩子的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每個幼兒生來就是獨特的,有個性的人對周圍世界的感知是獨一無二的,思維狀態也是很獨特的,如果每一個兒童能帶着自己獨特的思維看待周圍的世界將來也一定會是富有創造性的人才,這樣我們的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發展每個人自身的潛力。

現在的社會出現了這樣一個現象幼兒、幼兒家長、幼兒教師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這樣的“三獨”現狀也帶來了許多轉變,作為教育者,我們的傳統兒童觀也要向心生代兒童觀轉變,現在的兒童交友面廣,接受新事物的的能力方面都比較強,所以我們這一代的老師應該更加註重孩子的個性培養,不要過多抑制他們的慾望而是要發展它們。這需要我們老師平時的觀察,在細節上鼓勵孩子發展他們的興趣。

在《愛與自由》這本書中我深刻的體會到了什麼叫真正的“愛”!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在各方面發展都會比較出彩,比如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小、獨立性強、思想開闊、自信、記憶力好、解決問題能力強,同時孩子快樂無比!許多家長會有錯覺:父母越愛孩子,孩子就越依戀她(他),但在作者看來是,父母越愛孩子,孩子也就越不過分依戀父母。因為很多經驗告訴孩子,父母只是短暫離開,那種持久的愛的行為使孩子自己知道父母不管在哪裏,愛是穩定不變的!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態度不能起伏太頻繁愛他們的時候會表現出特別愛,情緒低落時候又會對孩子冷漠態度,這樣在孩子心理上會造成一定的壓力,他們會懷疑父母是否是一直關愛自己的,這樣會不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對他的成長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書中第十三章節自由與紀律給了我深刻的啟示!不僅僅是對未來教學理念的啟示,更是對我自身的發展也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作者贊成給孩子充分的自由,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摸清事物的規律,才能去認識、認知,這就是充分發展潛能的自由!當然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自由,這種自由是建立在一定的“紀律”的基礎上的。然而,在蒙氏教育理念裏:紀律必須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的。因為人是自己的主人,當你是自己的主人的時候,當你自動遵循某種生活準則的時候,那你就有了自我控制能力了,人的這種自我控制能力稱之為紀律。但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理解的守紀律,就是聽老師話,很安靜地坐在那裏,其實不然。事實上,兒童是非常願意遵守規則的,他們常常在遊戲中主動的約定一些規則並且很好的遵守它,像是遊戲規則、衞生規則、交通規則等,但這些規則是和兒童發展和諧的,是兒童在生活中、在與同伴遊戲中自己建立的,是和幼兒的內在需求沒有衝突的。這樣的規則基本上都符合量少、嚴謹、科學的要,這樣兒童才樂意去自覺遵守並感到快樂!

蒙特梭利説,我們必須避免抑制孩子的自發活動,顯然這是指在行為上給孩子自由。孩子們有了自由就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因為有了興趣就能反覆的做那件事,因為長久的專注,兒童就會逐漸感知和把握事物的規律並順應這種規律,最早的紀律就形成了。專注是思維活動,專注可以產生智慧。智慧需要有自由的時間和空間的保證,更需要行動的自由。人的行動越多的運用智慧,人的內心就能保持內心的平靜。現在的人越來越表現出浮躁的心態,可能也是因為從小生活在強制的約束之下的結果吧!兒童和成人還不一樣,把自由給成人,成人有可能就睡大覺,什麼都懶得做,或者他願意做什麼就做什麼,放縱了自己,另外,成人可能什麼都不做,“懶散”多舒服!當然以上這些都是兒童時期被扭曲了的成人。但兒童生下後有一種自然的法則,就是不斷地、不停止地發展生命,兒童沒有一秒會放棄這種發展,因為內在的力量在驅動着他感知周圍的一切(學習),所以活動中的幼兒是最正常的幼兒!而回頭看看我們自己,小時候很多的是在成人的強制下長大的,長到成人可能都不曾做過自己願意做的事情,而且更多的情況是這樣,習慣性的接受任務、指令,如果不給分配任務就覺得無所事事。在蒙特梭利看來這是不可想象的,這是兒童期沒有獲得過自由,凡事都不敢去超越某個範圍,無形中的禁忌使人不敢去思考,事實上我們許多人可貴的創造力就是被這些所謂的規矩、規則給抹殺了。

《愛與自由》整本書直觀、感性的體現着蒙特梭利教育觀和理念,但不是人人都贊同這樣一種教育觀念,不過在《愛與自由》這本書中讓我瞭解到了為麼現在社會上會存在一些奇怪的現象,我彷彿能從這本書中找到一些根源。許多人的行為都是在年幼的時候形成的,然後逐漸影響到整個成長過程。零到六歲的兒童對新事物新知識的吸收性是成人無法想象的,他們在這幾年裏學到的東西可能是將來一生都沒辦法趕上的,而我們成人能做的不是一味的灌輸,而是在瞭解這個規律後,為他們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條件讓他們成長,發揮出他們的潛能!好書總是要不停地、反覆地研讀,這本書我肯定會再次翻開,或許在我工作實踐後會有另一番新的體悟!

篇21:愛和自由讀後感

在幼兒園的讀書節活動中,我們班有一位博士媽媽借給我幾本書,其中有一本叫《愛和自由》,這本書讓我深受啟發和教育。此刻我和大家一齊分享我的讀後感。

什麼是愛?什麼是自由?這個問題讓我一向很糾結,如果讓孩子自由了就不能顯示自我的愛嗎?太愛孩子了,孩子就沒有了自由嗎?我是帶着這兩個問題來讀這本書的。一向以來,我總認為:把孩子的生活照顧得好好的,讓她衣食無憂,只管學習,其她什麼不用管。這就是母愛最好的體現。可是我錯了:就是因為平時對孩子的照顧太多,以至於孩子這麼大了還像個六七歲的孩子。自我也總覺得她怎樣老是長不大,卻沒有發現時自我錯誤的放回把孩子培養成了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人。

“愛的同時也包括了自由,沒有自由的愛,也不能稱其為愛”。看到這句話,我也思緒萬千。是啊,想想他這麼大了,除了讀書,我們到她到外面走走的時間太少太少。有時候,甚至她想和同學一齊出去玩的自由都會被我剝奪。我和她爸爸平時工作很忙,等到節假日只想在家休息,一點也不想動。我沒有想到:孩子在這個階段正是要接觸這個世界的時候,應當多帶他出去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大自然完美的風光,讓她的心境能夠徹底放鬆下來,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平時我們和孩子溝通的太少,總是用自我主觀的意識去告訴孩子:你應當怎樣做,不許怎樣做。卻不會想到我應當在告訴孩子我的想法的同時,也聽聽她的想法,並經過溝通來得到一個雙方都能理解的滿意的答案。這樣一來,孩子開心,自我也開心。否則,孩子會認為她僅有理解的份,再也不想説出自我的看法。是我剝奪了她表達自我心聲的看法的機會,同時,還葬送了她的語言表達本事。

“當給兒童自由時”,這句話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書的立意。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捨的對象。作者要求成人儘可能地瞭解自我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儘可能充分的自由。讀完這本書,我們可能會記住一些叮囑,會改善你的一些行為,給孩子“愛和自由”。但如果內心深處,可能還是把這些作為望子成龍的手段,而不是從本質上放棄功利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生命,有權利做自我的決定,有權利選擇自我的生活,併為自我的行為負責,那麼這些改良能堅持多久呢?當升學的壓力和誘惑擺在你面前,能給孩子多少真正的選擇自由呢?

而蒙氏原著中,也很多談到了愛,自由,可是,這並不是蒙氏思想的基礎和本質。“尊嚴和獨立”:生命的尊嚴和個體的獨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張這種尊嚴和獨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賦予人類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極力想説明,如果你認識不到,不尊重這種天賦人權,你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而愛、自由不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權利,是從“尊嚴和獨立”生髮出來的。如果不認識到這點,所謂的“愛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偽善的,也是善變的。

篇22:愛和自由讀後感

在幼兒園的讀書節活動中,我們班有一位博士媽媽借給我幾本書,其中有一本叫《愛和自由》,這本書讓我深受啟發和教育。此刻我和大家一齊分享我的讀後感。

什麼是愛?什麼是自由?這個問題讓我一向很糾結,如果讓孩子自由了就不能顯示自我的愛嗎?太愛孩子了,孩子就沒有了自由嗎?我是帶着這兩個問題來讀這本書的。一向以來,我總認為:把孩子的生活照顧得好好的,讓她衣食無憂,只管學習,其她什麼不用管。這就是母愛最好的體現。可是我錯了:就是因為平時對孩子的照顧太多,以至於孩子這麼大了還像個六七歲的孩子。自我也總覺得她怎樣老是長不大,卻沒有發現時自我錯誤的放回把孩子培養成了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人。

“愛的同時也包括了自由,沒有自由的愛,也不能稱其為愛”。看到這句話,我也思緒萬千。是啊,想想他這麼大了,除了讀書,我們到她到外面走走的時間太少太少。有時候,甚至她想和同學一齊出去玩的自由都會被我剝奪。我和她爸爸平時工作很忙,等到節假日只想在家休息,一點也不想動。我沒有想到:孩子在這個階段正是要接觸這個世界的時候,應當多帶他出去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大自然完美的風光,讓她的心境能夠徹底放鬆下來,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平時我們和孩子溝通的太少,總是用自我主觀的意識去告訴孩子:你應當怎樣做,不許怎樣做。卻不會想到我應當在告訴孩子我的想法的同時,也聽聽她的想法,並經過溝通來得到一個雙方都能理解的滿意的答案。這樣一來,孩子開心,自我也開心。否則,孩子會認為她僅有理解的份,再也不想説出自我的看法。是我剝奪了她表達自我心聲的看法的機會,同時,還葬送了她的語言表達本事。

“當給兒童自由時”,這句話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書的立意。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捨的對象。作者要求成人儘可能地瞭解自我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儘可能充分的自由。讀完這本書,我們可能會記住一些叮囑,會改善你的一些行為,給孩子“愛和自由”。但如果內心深處,可能還是把這些作為望子成龍的手段,而不是從本質上放棄功利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生命,有權利做自我的決定,有權利選擇自我的生活,併為自我的行為負責,那麼這些改良能堅持多久呢?當升學的壓力和誘惑擺在你面前,能給孩子多少真正的選擇自由呢?

而蒙氏原著中,也很多談到了愛,自由,可是,這並不是蒙氏思想的基礎和本質。“尊嚴和獨立”:生命的尊嚴和個體的獨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張這種尊嚴和獨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賦予人類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極力想説明,如果你認識不到,不尊重這種天賦人權,你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而愛、自由不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權利,是從“尊嚴和獨立”生髮出來的。如果不認識到這點,所謂的“愛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偽善的,也是善變的。

僅僅“愛和自由”,並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嚴和獨立”地發展,他需要職責,需要平等。不揹負職責,很難談到尊嚴;沒有平等,獨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嚴和獨立,孩子在被施捨的環境中成長,很難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當然需要愛和自由,但不是施捨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擔負各自的職責。這樣,人格才能健康發展,並走向成熟。

這本書給我很大的啟發,最終我用作者的一首詩來結束我的讀後感: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着你,而又給你,光輝燦爛的自由!

篇23:愛和自由讀後感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必須要好好地教育孩子,不能讓他輸在起跑線上;不能讓他以後過不好的生活;我要讓他出人頭地。好像只要我們努力了,孩子就能過上想象中的幸福生活。

實際上,兒童是依據內在的理性獨自發展的,這種理性的過程是自然的,而不是大人強硬的灌輸進去的,所以,兒童應當自我去親身體驗,將經驗肉體化,才能構成屬於他自我的概念。

蒙台梭利舉過一個例子。一個孩子拿着玩具火車玩,他不讓火車在軌道上走,火車必然要在軌道上走,這是成人的規則,而孩子用這個火車在進行其他玩法的時候,爸爸就會説:“兒子,這是不對的,這個東西應當在火車軌道上走。”爸爸給兒子示範怎樣走。他的孩子不想這麼做,但爸爸認為應當這樣做,他就不斷地干涉孩子。

我們是不是也經常這樣做?我們帶回家的玩具,孩子並不按常規的方法來玩,而是用你想不到的方式去玩。

我給陽陽買的玩具汽車,剛拿回家,教他放在地上跑,可是他卻拿起來用手轉動汽車的輪子,專心致志地看着它轉。無論我怎樣示範正確的玩法,他都不為所動,依舊執拗地看輪子轉,並且一玩就能玩很長時間。我遂放棄了教他的想法,任他自由去玩。

有一天,我突然發現他能夠讓汽車在地上跑的飛快,比我玩得都溜。我想這或許是他發展到了這一步,或者這只是他研究汽車的一部分。

因為他有時候還會將發動起來的汽車不是讓它向前跑,而是讓他撞到物體上,然後再將汽車拉回來,反覆地撞。奶奶着急的喊他:別這樣玩,把汽車就撞壞了!他不聽,照玩。我看了孫教師的《愛和自由》後,認為他是在找尋屬於他自我的獨特的感覺,所以我不去幹涉他。

經常受到外力干涉的孩子,在感覺上的發展會有必須的缺陷。孫教師説的“濟濟”小朋友的表現,讓我看了感到十分心疼。一個幼小的孩子,別的小朋友每當按自我的方式去玩玩具的時候,他都要去幹涉,讓別的小朋友按他的方式玩,搞得別人壓抑得受不了。而他自我呢?得經受多少次如此的壓抑才能構成這樣的感覺或者説心態?大人那些自以為是的正確方法是多麼地傷害孩子的感知本事!

幼兒期是感覺經驗開創期,創造經驗感覺期,感覺知識敏感期。這時,如果是從自我的經驗得出結果,它變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我的,但別人教給你的東西,那是別人的,那是別人的感覺經驗,感覺經驗是不能代替的!創意是不能教的!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用自我的感覺來感受屬於他的獨特的世界!

篇24:愛和自由讀後感

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這是看《愛和自由》最初打動我的地方,短短的幾句話卻讓人別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從事幼兒教育四年來,自認為是位充滿活力與愛心的教師,可是看完孫瑞雪教師的《愛和自由》,我突然領悟我們的愛對於我們的寶貝來説是一種“虐待”。我們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夠,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本事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成果,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我們的安排,孩子總是問為什麼,而我們的理由就是:“因為我愛你們。”可是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成長規律。

幼兒教師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哪怕是小擦傷也好也會讓我們覺得無法向家長交代,所以我們處處細心,時時留意,這個不許,那個不讓,始終讓孩子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們整天對寶貝們説:“孩子們不能這個樣貌,不能碰那個東西會劃傷你的手,你們就聽教師的吧,教師是為你們好,教師愛你們。”我相信,這是大多數教師都在做的事情。看完《愛和自由》,作為80後教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僅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同時,我們在自我改變的同時,也要把這種思想傳遞給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家長,我們的教育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僅有家園密切合作,我們才能給予我們的寶貝真正的愛與自由。

看完《愛和自由》還有的一個感觸就是關於知識,我們是引領幼兒前行的教師,我們怎樣去“教授”知識呢。,我認為我們應當改變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帶着孩子去認識,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很多從生活中學習而不是課堂學習的過程。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並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是智力。

孫教師説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身邊的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僅有愛沒有自由,孩子就會失去自我,僅有自由沒有愛,孩子便會冷漠。愛與自由同在,並加以引導和體恤,讓孩子們要學會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歡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是在指責中長大的,此刻我們忘記了自我的童年,忘記自我童年的故事,忘記自我童年的願望,忘記自我被束縛後慢慢被磨蝕的沒有個性的痛苦!這是我們的遺憾,所以我們更應當讓我們周圍的環境充滿愛、自由與温情,對寶貝更是應當用心去關愛,彌補我們的遺憾。

人類的創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對一個孩子來説。如果他6歲以前能夠成長得十分好,他就越容易進入更高狀態的人類的思想、人類的情感和人類的一切科學理論,如果我們被某一種東西禁錮的話,我們只能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

親愛的教師們讓我們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熱愛孩子,讓他們充滿歡樂,我們給與孩子愛與自由,孩子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完美的未來。因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禮貌之父”。

篇25:愛和自由讀後感

讀了《愛與自由》,我有三點體會:

一.不要讓家長和教師不由的成了孩子成長的羈絆

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當中,要經過觀察、觸摸、操作、參與、活動來認識世界。家長和教師在孩子探索未知事物的過程當中,要發揮孩子的主動性,不能壓制、包辦、脅迫。比如孩子不細心受了傷,他哭了起來,家長就説:“你要堅強,不能哭。”這是壓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家長不讓孩子幹力所能及的家務,這是包辦。孩子不願意上各種興趣班,家長就硬逼着孩子去上各種輔導班,這就是脅迫。

二.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科學地愛孩子

科學地愛孩子,就是讓我們的愛能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營養。讓孩子體會到我們真正在愛他,如果他會表達,他會由衷的説“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教師,我愛你!”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研究問題,就容易做到科學地愛孩子。在澡堂洗澡時,常見到一些媽媽拿着澡巾給孩子搓背,孩子的肉被搓紅,哇哇大哭,可是媽媽仍不停手,還説:“淨會鬧人!”兒童的皮膚是多麼嬌嫩,可是媽媽無情的傷害了孩子卻渾然不知!我們有些學生作業做到很晚卻做不完,這是對學生身體的摧殘。

三.讓孩子成為自我的主人

讓孩子自信、陽光的成長,這樣的孩子抗挫折本事強,善於解決問題。這種有獨立性的、自主性的孩子將來才會成為人類各行各業中的優秀勞動者。正所謂“人各有志,生財有道。”《范進中舉》中的范進之所以最終瘋了,就是他沒有成為自我的主人,成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

最終,我用《愛與自由》中的一段話與大家分享:你幫忙了他,但他真正的心裏過程是由他自我完成的,而你的幫忙中最重要的是:沒有從根本上打擾過他,在關鍵時刻愛過他,你喚起了他,使他找到了內在的感覺,幫忙他讓他自我建立了清晰準確的概念。

篇26:愛和自由讀後感

正如題目所言,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透過超多的實例來論述自我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我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於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可是,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麼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麼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為。如果真的愛孩子,又瞭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我的意願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記得以前有位姐姐帶着自我正上幼兒園的女兒來玩,小女孩活潑可愛,新奇地望着周圍的一切。年輕的媽媽告訴女兒:“這位阿姨是教師!”“教師。”聽到這兩個字,小女孩頓時害怕地躲到了媽媽身後。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卻笑不出來:小女孩的教師到底對她做了什麼,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教師

這件事也許是個案,但確實讓我在一段時光之內對中國的幼兒教育產生了擔憂。《愛和自由》就有一個教師粗暴對待學生的案例:某幼兒園,教師和孩子在玩扔球,教師扔了一個球給孩子,孩子沒接住,“笨死了,連個球都接不住!”之後是孩子把球扔給教師,結果,教師也沒接住。當時看到這一幕的蒙氏教師想:這回教師沒話説了吧!之後,令人驚愕的一幕發生了,教師説:“笨死了,連個球都不會扔!”

怎樣着都是孩子的錯!可想而知,經常被這麼指責的孩子必然會膽怯、不自信、內向、對別人也不會寬容到哪兒去,並且對什麼都沒信心,也不敢去挑戰自我,更不用提什麼創造力了!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歡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温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歡樂、有效率的多

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是不是就會更加以寬容的心態來應對這個紛亂的世界呢

篇27:愛和自由讀後感

讀到孫瑞雪教授這樣一些話:

“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兒童的感覺來自於內部,也就是説兒童不是一個空瓶子,不需要我們成人往裏面灌東西。”“兒童是精神存在物,兒童將按照預定好的內在藴藏着一種強大的精神能量和潛能,他的發展不需要成人給他增加什麼新的資料,只需供給發展的環境和條件。”

是啊,我們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序和心理,所以我很珍賞書名中的自由二字,從前我也是片面的認為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它怎樣會和紀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我?但經過親身的和孩子們生活在一齊我很有感觸。首先,我覺得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僅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其次,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傾聽和交流是很好的橋樑,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彈力帶。第三,成人是孩子的榜樣,老生常談到”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反照着成人的言行舉止,所以,我深感自我肩上職責的重大。

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歡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這是我們的心願和目的!

篇28:愛和自由讀後感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蒙氏理論的書,拿到書後才一翻,就立刻被吸引住了,一邊看一邊打心眼裏認同,合上書本,內心充滿了接觸到真理的激動。

都説僅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會異常認同,此刻卻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書裏哪些案例和説法觸動了自我,只明白一邊翻閲一邊忍不住幻想:如果自我從小能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是多麼的幸福,甚至有一種衝動,恨不得把書上的文字騰印到父母的腦子裏,告訴他們當年那種傳統的教育方法是怎樣傷害和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總之,由此“愛和自由”的理念已經深深紮根在心裏,看着孩子們無邪的笑臉,作為教師的神聖使命感再次昇華,看着孩子的臉,在心裏對她們説我也要“讓我的愛象陽光一樣包圍着你們,而又給你們光輝燦爛的自由。”

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不求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的定義“愛”的。“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止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

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以往,我也認同一個家庭裏的孩子至少要怕一個人,要有個人“鎮”得住他;認同孩子小的時候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至於道理,長大了就會懂了;認同一個凌厲的眼色使過去,孩子就噤若寒蟬的“威嚴”……因為,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的,我們從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不貪玩,就是好孩子。

我們從來沒有或者有過卻沒有答案去問自我: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眼前這些就是我想要的嗎?我們的身體已經成熟,我們的心智卻停滯不前,應對紛擾的社會,我們內心的惶恐不安遠遠大於自尊自信,這就是傳統教育帶來的後果。為什麼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對自我的處境不滿意,拼命把期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説的去做,但不要學我”?為什麼父母以自身的經歷和教訓教導孩子卻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條屬於自我的自強自立的人生道路?

我們瞭解自我開始,瞭解生命的意義,瞭解成長的規律,認識到並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我和她的成長,用真正的、無限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內心的小孩”和現實的孩子一齊歡樂、自由地成長!

篇29:《愛和自由》讀後感

做父母的常遇到這種事,你的孩子在某一天突然説句“大人”話,或在某一天突然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出色,這是為什麼呢?是不是我們孩子真的在某一刻突然開竅了?不是。兒童的心智發展是自發的和連續不斷的,並直接與兒童的心理潛力有關,而不直接與老師或家長的工作有關。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兒童在某一階段喜歡重複做一件事,一套積木反覆搭反覆拆,一個故事要反覆聽也不煩。這個反覆做的過程,其實就是兒童心智發展的過程,兒童的學習是從感覺開始的,當他不斷地觸摸,感知後,他會自己對感知的東西進行組織,分類、歸納,然後產生一個概念。兒童一旦掌握了某個概念,就會使這個概念普遍化,並把所有的概念聯繫起來。比如,兒童今天知道了“瓶子”,又知道了“圓”,兒童就會自己把瓶子和圓聯繫起來,這種聯繫不用人教。

對於0――6歲的兒童,教師和家長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引導兒童從感覺走向概念表達。這本書叫《愛和自由》,倡導兒童在自由的環境中成長,而這種自由並不是排斥教師和家長的介入,而是要求施教者,不要輕易打斷孩子的感知過程,並在孩子有感覺的時候把相應的概念給他。並在教學中把握住兩點:一是用一種方法隔離孩子的內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感知上。舉個例子:用教具色板解釋顏色,和指着一個人穿的一件某種顏色的衣服來解釋顏色,哪個更好呢?當然是色板。因為前者孩子看到的是單純的顏色,而後者孩子看到的是人、衣服和顏色。二是教學時説的話必須要簡單,只引起名稱和它代表的物體或抽象概念的聯想,我們拿出一個三角形,就告訴孩子這是三角形,不要再多説什麼。

關於孩子將所學概念一般化的過程,蒙特梭利不主張以教學計劃的方式約束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事實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不可能按着施教者的計劃走,孩子把概念應用在他所處的環境中,需要時間,而且個體差異很大,有的孩子馬上就用,有的孩子則很久以後才用,他們不用並不等於沒掌握。這就是孩子會在某一天突然説出一句“大人”話的原因,其實這句“大人”包含的概念和邏輯,都是孩子已經掌握了的,只是沒有用而已。

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一定要嚴謹和科學,否則,你可能毀了孩子一輩子。對於我國兒童教育的現狀我很擔憂,擔憂的是兒童的教育環境,這個環境從小處説包括家長、教師,從大處説包括幼兒園、學前教育機構。這個環境或出於愛心,或打着愛的招牌做的卻是違反兒童心智發展規律的事,有的家長逼着孩子學畫畫,學鋼琴,學英語……幼兒園也紛紛打出美術、音樂、英語等特色吸引生源,有的沒有師資力量的幼兒園也不示弱,外請老師辦各種班。家長們儘管很迷茫,大多盲目跟風乖乖掏錢,人家孩子學了,我孩子也得學,再窮不能窮教育,絕不能叫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有誰冷靜下來想一想,孩子真正需要什麼呢?

兒童的學習應該在他的敏感期到來的時候開始,比如,畫畫,有的孩子4歲到了畫畫的敏感期,有的孩子5歲畫畫的敏感期才到。如果我們在兒童沒有產生畫畫敏感期時強迫兒童學畫畫,將會產生從此扼殺孩子的畫畫天賦的惡果!在這一點上,我是有切身體會的,女兒四歲半開始學鋼琴,跌跌撞撞彈了兩年,除了給我和女兒留下些痛苦記憶,幾乎沒有什麼有益的收穫,後來女兒對我説,媽媽,其實你讓我再大點開始學鋼琴就好了,現在,我明白了我做錯了一件事:在女兒的音樂敏感期沒到時強迫她學鋼琴,不但扼殺了女兒音樂的天賦,也影響了女兒在成長過程中自信心的建立。

總之,0――6歲兒童的心智發展是內在的,自發的和連續的,在這個階段兒童需要一個寬限的環境,無論是家長和老師都不要強制和干預,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有一天孩子定會起飛,而且越飛越高。

篇30:《愛和自由》讀後感

《愛和自由》一書從20xx年出版到現在,已經修訂到第四版了,每一次的再版,在銷量上都有一次質的飛躍。這本書其實是一本孫瑞雪的演講實錄,開始的時候,由家長們根據錄音整理而成,在家長內部和網上廣泛流傳,後經作者整理,出版成書,出版10多年來,這本書給無數的家長帶來了思想上的轉變,也為無數的孩子帶來了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正如這本書的序言中所説的,《愛和自由》的流傳,不是因為潮流或者炒作,而在於思想的吸引力,因為這是一本可以改變孩子一生的書。

確實如此,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就有一種強烈的相見恨晚的感覺。我們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非常愛自己的孩子,即使打他、罵他、限制他、恐嚇他也認為是愛他,可是這真的是愛嗎?當然不是。大多數人都是在自以為是的愛的名義下,控制、壓抑或者迫害着孩子,不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人去平等地對待,總是將自己的訴求投射到孩子身上,帶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和限制,孩子過早地和內心的快樂遠離。所以我們現在看到那麼多的成年人都不快樂,我想可能都是因為在0-6歲的時候沒有得到過足夠的愛的滋養,而得到了過多的迫害了吧。

在孫瑞雪所發揚的蒙氏教育看來,每個孩子來到世間,都是帶着一種精神能量來的,這種精神能量被蒙特梭利稱之為“精神胚胎”,這個精神胚胎在肉體的胚胎形成的那一刻,已經置入到了孩子的身體裏。這個精神胚胎裏有孩子的成長密碼,這個密碼以敏感期的形式出現,在不同的敏感期,如果給予孩子尊重友愛的環境,以及適當的刺激,孩子的能力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發展。即在0-6歲期間,如果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尊重和理解,孩子就會在精神胚胎的內在動力的引領下,發展自己完整的生命。

但是會有多少孩子能幸運地獲得真正的愛、尊重和理解呢?孫瑞雪説,兒童的'智力來源於感覺,他們的感覺經驗無人能夠替代。他們用嘴啃東西、用手觸摸東西、扔東西、摔東西、他們自己吃飯吃得哪兒都是,他們打小朋友……這些在大人看來不衞生、不禮貌或者具有破壞性的事情,都是孩子在用感覺獲得對世界的認知,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探索,這種探索行為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自主性和獨立性,這種自主性和獨立性直接決定着他們心理的正常發展。可是,有多少孩子因為父母的無知而被限制了這種對生命的探索。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説外公給自己的外孫買了一輛很好的小汽車,外孫看到後很喜歡,就拆着想看看怎麼回事。可是外公看到小汽車被拆壞了覺得很可惜,就把小汽車放到大衣櫃上藏着了,説要等到孩子不會拆的時候再給他玩。過了幾年,等再把小汽車給外孫的時候,外孫已經對拆小汽車不感興趣了。如此這般,買這個小汽車對孩子來説還有什麼意義呢?如果給孩子一件東西,不讓他按照自己內心的需要去和小汽車相處,而是因為自己內心對東西的可惜,那這個東西是買個自己呢,還是買給孩子的呢?顯而易見,這不是愛孩子,是愛自己內心對東西的可惜的這一想法。

正如孫瑞雪所説的:“你以為你愛孩子,你想象你可以愛孩子,你認為這就是愛孩子,和你真的愛孩子是有差別的。也許,你需要停下來思考:你是不是基於你的想法,你的恐懼,你的焦慮,你的習性來愛的。這可能就意味着你更愛你的想法,更愛你的恐懼,更愛你的焦慮,更愛你的習性。愛就是愛,恐懼就是恐懼,焦慮就是焦慮,一切如是。我們要學會從一切如是中將愛剝離出來,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愛的禮物。”

所以,要真正地愛孩子,不僅需要家長了解孩子,瞭解孩子的需要,給予孩子內心真正所需要的愛和尊重。同時還需要家長覺察自己,看自己是否將自己內心的想法、恐懼、焦慮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限制孩子按照自身的內在發展動力來發展自己。

歸根結蒂,要真正學會愛孩子,就要學會覺察自己,覺察自己內心不是愛的那些東西,然後讓自己有能力將孩子作為一個完整的獨立的人來尊重。這樣才是孩子按照自己的內在動力來發展的基礎。

篇31:《愛和自由》讀後感

孫瑞雪的《愛和自由》好多年前讀過一次,但已經漸漸忘記,這次重新拜讀再加上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進行思考,別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兒童總在“思考”,而且兒童思維需要時間,因此正常的兒童是沉靜而安詳的,甚至顯得“傻呆呆”的,這是他進入了“沉思”狀態。這一點出乎我的意料,結合書中描述“正常兒童”的其他論述,着實反傳統。傳統中人們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聰明孩子應該是“活潑機靈”的。面對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會打斷他,叫他的名字,企圖將其“喚醒”,抱怨其“反應遲鈍”。如此一來,反倒寬心了。

二、兒童只對能夠成長自己的工作感興趣,而對純粹的玩具沒有興趣。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小孩子會捨棄“高檔”玩具,而選擇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個孩子希希自小喜歡形體富於變化,玩法多樣的玩具,如小熊換衣、磁鐵拼圖、立體造型組、磁鐵釣魚組、積木等,對毛絨玩具、電動玩具卻反應平平。有次媽媽出差沒有給希希買毛絨玩具,而是買了個“魔板”,希希很喜歡,反覆擺弄,在變化中尋求快樂和成就感。兒童是最明白自己的,他會根據內在成長的需要選擇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項工作後,孩子會對自己的成果進行觀察和思考,大人需要保持沉默,不要急於提醒孩子“歸位”。的確如此,結合我園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應該也是需要一點時間來思考和回味剛才的操作的。

四、“兒童認識成人不以成人的語言和表情來衡量和判斷,兒童用心靈感受,虛假的信息兒童用心靈馬上能感覺出來。”

五、國際上,幼兒教育觀念在本世紀初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包括非洲的一些國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給兒童進行“教育”,兒童不斷通過行動來構建自己。國際上幼兒教師的收入和律師、牙醫的收入一起位居社會前三,很多博士畢業後就去幼兒園帶孩子,因為0―6歲是一個人最重要的階段,整個社會都將最好的資源提供給了這個階段。

六、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定義“愛”的。“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休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書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關於“順從”的論述,這一點書中出現多處,第一句是“當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時候,他會對愛人順從。什麼是順從?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昇華就是順從。”這個順從的含義比較深刻,不僅僅是我們傳統中所理解的。那種感覺就像熱戀中的戀人,如果一方請另一方幫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麼這一方一定會很順從地去做,順從中充滿了愛戀、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兒童和成人表現出來的就應該是順從。當我看到“一個快樂的孩子不會搞破壞,一個快樂的成人也不會去破壞。快樂的人類不會去毀壞財富、破壞環境、發動戰爭,他們只會有建設性的行為”時,我感動得淚流滿面。

七、關於神遊。比如一個人下崗了,他明白自己需要重新鼓足勇氣,經過在培訓,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己今天做什麼,明天做什麼。但是,實際中他每天只會在家裏唉聲歎氣,一邊想着上述的種種計劃和過程。這個人的心和力被分開了,蒙特梭利稱之為“神遊”。看來,這種狀態在很多成人身上明顯存在着。

那麼,迴歸到兒童時代呢?兒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麼的,當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碼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卻備受阻礙的時候,兒童智能通過幻想來實現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離,神遊就此形成。仍是書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開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裏憑藉老師講述的植樹過程來構思一篇植樹的作文時,神遊就此開始。而這些,不是應該被反思的嗎?

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視,養育一個正常的孩子,需要我們成人反思自己,成長自己,首先做一個正常的成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文明之父”這句話太好了!

篇32:《愛和自由》讀後感

《愛和自由》一書裏表達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如果你愛孩子,讓他的精神愉快,你給了他們美好,兒童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金色的未來。

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並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是智力。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周圍的環境都是這樣教的:普通的“教”的本質了:讓孩子把注意力轉向什麼,然後“教”什麼。但注意力不是感覺,更不是深入的感覺。……孩子小的時候看到的和大的時候看到的不一樣,如果我們總是指引她看我們看到的事,那孩子大時可能就看不到小時候能看到的事物了。

在身邊經常聽到有的家長抱怨:“我一拿起書,沒幾分鐘孩子就跑開了!”或者“我覺得這本書孩子會喜歡,可是一拿到孩子面前,孩子就説,我不要看。”這個時候我通常會問一句,“孩子不要看書的時候,在做什麼呢?”家長的回答一般就是“他就是喜歡玩!”於是我回答:“那你就和他一心一意的玩唄。為什麼一定要他這個時候和你看書呢?”當兒童有感覺的時候,將詞語同他內在的感覺及時配對上,不要打擾,破壞他的感覺和觀察。此時,詞語捕捉了感覺,穩固了感覺,清晰了感覺,加深了感覺,使模糊的、稍縱即逝的感覺成為清晰的屬他的對象。

其實關於在《愛和自由》這本書中提到的這一條,順從孩子的意願。我喜歡這句話,也堅定的按照這句話在做。孩子快樂,就能產生足夠的安全感,才能為獨立邁出堅實的步子。因為人們並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類社會的通病。看到這句話,我回憶起國小時一位女老師把一個粉擦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學習不好的同學砸過去的情形;回憶起童年我的故事外婆用鬼故事把我嚇的不敢回家;回憶起爸爸對我説,你這樣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回憶起玩得滿頭大汗的自己被媽媽狠狠打了一頓;太多太多的故事讓我下定決心,自己一定不能這樣對待我的孩子。好多成人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時候,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童年,忘記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記自己童年的願望,忘記自己被束縛後慢慢被磨蝕的沒有個性的痛苦!而又繼續把這種痛苦施加的自己的孩子身上!雖然我的父母也愛我,但是回想這一路的愛,自己還是覺得有缺憾,雖然我也很愛很愛父母,但是我不能説他們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我自由的愛,寬容的愛和理解的愛!所以對下面的話我要謹記在心,學會怎樣去愛。

什麼是愛,是一種巨大的寬容和理解,有了愛,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給孩子發展的基本權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讓孩子經自由走向獨立。

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在數字敏感期沒有到來的時候,可以有意識的教孩子數樓梯,但不需要告訴孩子“1是棒子,2是小鴨子”。在繪畫敏感期沒有到來的時候,可以把畫筆交給孩子,但不要教他如何畫,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孩子喜歡玩水,喜歡玩沙,喜歡玩土,那麼少對他説:髒,不要玩,不要摸,不要碰,這麼多的不要,只能使他動不得,玩不痛快,失去的是重要的探索精神。當孩子鬧脾氣的時候傾聽他陪伴他,笑的時候陪他笑,哭的時候安慰他,共同體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從他的角度考慮他的感覺。當孩子小的時候引導他形成好的生活習慣,形成好的思考習慣。不以成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是以孩子的需求為需求。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精神和靈魂,那麼請當他是平等的人,而不是成人的附屬。

看完《愛和自由》能夠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熱愛孩子。在生活世界面前,永遠做一個學生,學習如何幸福的生活。

篇33:愛和自由讀後感

今年春節期間看了《愛和自由》第四版,和以前看過的第三版比較,感覺第四版的實際操作性更強。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教育機構工作人員,第四版裏面都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可在實際中作為參考。

看完這本書讓我更加全面的瞭解了兒童的內心世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八章“孩子達到順從的三個階段”中寫道的:“當兒童有時順從、有時不順從時,那是他還沒有具備順從的能力。”、“所有的兒童發火、發脾氣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因為某種需求、某種發展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當我們成人聽懂並相信這一切,我們在對待兒童所謂種種執拗的行為時不再會感到焦慮和生氣,而會覺得很坦然。這樣我們成人就給了孩子一個自由的發展自己的空間。

前些天,我的先生對我説:“我發現你這段時間對小米越來越有耐心了。”是的,我們必須知道,在兒童0-6歲發展自我的階段,不是他們對某件事固執,往往是我們成人自己太固執了。我們固執於我們的經驗與需求,而禁錮甚至責怪孩子,這無疑阻礙了兒童的內在發展。

整本書還有其他很多細節都讓我頓悟:哦,原來孩子是這樣的。

感謝這本書帶來的一切!

篇34:《愛和自由》讀後感

這本書表達的是一種思想,一種因為愛孩子,而付諸行動上的,如何愛。包括讓孩子在合理自由的環境下成長,尊重孩子,讓他學會獨立思考、行動。

1、合理的自由:這本書並非説一定要讓孩子為所欲為,它仍然是有界限的。比如打擾別人、野蠻不禮貌等,那些是需要制止的。但制止的方式,並不是打罵,而是把孩子抱走,讓他明白,這樣做,是不被允許的,然後他自然不這麼做。

2、尊重孩子:這本書讓我很感動的是,對孩子的玩耍,她用了“工作”這個詞。其實想想是這樣,操作教學用具,畫畫,玩沙,對那麼小的孩子的意義不亞於後來的作業大人的工作。用這個詞,真正體現了作者對孩子的尊重。尊重他的興趣,愛好,在不打擾別人的情況下,專注的發展自己的愛好。

3、獨立思考行動:這是在前面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真是有自由寬鬆的環境下,通過專注的工作,慢慢養成對實物的感知,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邏輯關係,從而對事物,能有自己的看法,並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策略性的表達自己的看法。

總體,是一本很好的書,講述的是思想,是精神。掌握這種精神,為自己的孩子,制定一個規則,在規則內,讓他自由的成長。

篇35:愛和自由讀後感

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透過超多的實例來論述自我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我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於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但是,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麼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麼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為。如果真的愛孩子,又瞭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我的意願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我們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序和心理,因此我很珍賞書名中的自由二字,從前我也是片面的認為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它怎樣會和紀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我?但透過親身的和孩子們生活在一齊我很有感觸。首先,我覺得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其次,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傾聽和交流是很好的橋樑,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彈力帶。成人是孩子的榜樣,老生常談到”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反照着成人的言行舉止,因此,我深感自我肩上職責的重大。

其實,何止是兒童,在充滿指責、冷漠、抱怨的環境裏,任何人都不會感覺到快樂,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圍的環境充滿了愛、自由與温情,人與人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會快樂、有效率的多?

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篇36:愛和自由讀後感

放假有幾天了,我讀了一本叫做《愛與自由》的書,它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愛和自由新兒童教育法>的最新版本。這是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説:“我愛孩子們,始終留意翼翼地仰視他們。”這本書不是教你具體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告訴我們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和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愛和自由>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明白兒童的想法,瞭解兒童的情緒,感知兒童的苦難。

我們都以前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們帶來期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庭大事中的大事。然而,正如作者所提到的,我們不是不想去愛孩子,而是,我們是否具備了愛的潛力……

不論是學校還是家裏,我們應對的都是孩子,一個個獨立而獨特的個體。那麼,我們所學的幼教專業,自我有限的教育經驗是否能夠滿足於這麼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這也是一個古老的教育話題――怎樣因人施教。即書中提到的“愛的潛力”之一。

我覺得要樹立孩子的一種比較良好的自我評價感覺,因為,孩子對自我的評價都不是很客觀,大部分評價都來着成人。所以,要讓孩子覺得自我是好孩子比讓孩子覺得自我是“壞孩子”更容易教育。當孩子出現不遵守紀律的時候,要理解孩子的種種行為,不在孩子面前反覆強調他的種種不是,而是能夠採取轉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錯誤行為。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否能夠不斷髮揮和擴充自我原有的優勢,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比較系統的教育方案。總之,需充分觀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來尋找相應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恆,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我們有足夠的洞察潛力,在每個孩子身上看到不一樣的閃光點,我們也將更加具備了愛的潛力。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愛真的要有方法,做父母的也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如果因為愛孩子而毀了孩子不是太可悲和讓人痛苦了嗎?我從<愛和自由>學到的,該怎樣愛我的孩子!我才有資格和權利對孩子説:“媽媽愛你!”

篇37:愛和自由讀後感

大多數家長對孩子智力發展比對孩子人格發展更為關注,那麼如何能讓兒童的智力達到良好的發展呢?孫瑞雪老師在這一章告訴我們:感覺訓練是兒童智力發展的唯一途徑!

感覺訓練為什麼佔有這麼大的比重呢?兒童雖然有潛在的精神發展的能力,有自發的生命發展的需求,但他對世界依然是一無所知。這種巨大的心智潛能需要依靠外在的事物來發展,也就是需要在外界尋找一個配對的事物。開發潛能最好的辦法是在兒童時期不斷進行感覺訓練,重複的次數達到某種數量時,兒童就產生了概念。比如色彩的學習,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色板告訴孩子紅色是哪一個。有了“顏色的抽象”,他會發現燈籠是紅色的,夕陽是紅色的,順着這個規律發展,他知道了紅色以後就會認識其他的顏色。這個認識過程反反覆覆,可能要一週、一個月或是半年。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與兒童的年齡和認知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在基本感覺訓練方面,書中提到,感覺訓練是由自我完成的。因為感覺必須自己體驗、自己經歷,最後才會得出感念。這種自我教育需要成年人為他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隔離刺激物。比如我們在教孩子讀“a”時,就在孩子面前放一個“a”,這時孩子就會去辨認這個文字。但如果把“O”和公雞放在一起,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你問孩子卡片上是什麼,他可能會回答説“大公雞”。有的老師或者家長可能會糾正他,此時孩子的體驗方式就發生了改變,進而失去了自我教育的能力。

孫瑞雪老師説,對事物的認識好比吃飯,經過消化之後,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而且要能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親愛的家人們,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的孩子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讓他們在愛和自由的環境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篇38:愛和自由讀後感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讀過孫瑞雪的《愛和自由》這本書,如今再重新閲讀還是感受良多。我們每個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沒有一本現成的教科書教你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孩子不是機器零件可以拿卡尺去衡量,糾偏,批量生產,只能因材施教。孩子很小的時候,這本書是我們教育過程的指引,現在孩子長大了,反過來去看走過的路,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誤的懊悔,時光不能倒流,只有總結經驗,做更好的父母。

一直很接受蒙氏的教育理念,給孩子真正的愛和自由。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沒有條件的,不求回報的。但是這種愛如果不能做到真正的愛,那麼愛也會變成温柔的虐待。我們不能以愛的名義把我們的觀點和做法強加給孩子,強迫孩子做不自己願意做的事,或是讓他們被迫接受不同的觀點,這實際是以愛的名義對孩子進行綁架和傷害。父母的愛是有原則的,既不能溺愛也不能粗暴,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蹲下身子和孩子一樣的高度去傾聽她的意見,正確的要去鼓勵她,錯誤的要去引導她,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大腦和心靈是空白的和純潔的,父母怎樣去填補這個空白是非常嚴肅和重要的一個課題。父母給與孩子的首先是正確的愛,是在一切以孩子的健康快樂幸福成長為前提的基礎上的無私的愛,讓孩子感受到愛,才能學會怎樣去愛別人,愛這個世界,把愛和善良傳播給更多的人。

我們看到很多高智商人才的犯罪,這些人的人生軌跡令人痛心和惋惜。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愛是缺失的或者是扭曲的,那麼這些孩子的人格也是不健全的,他們的世界是不完整的,他們始終渴望彌補童年的缺失,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做一些反人格反社會的事情。所以再高智商的人才如果沒有健全的愛不能稱其為真正的人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我們一定要給與孩子足夠的,正確的愛。

給孩子自由,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充分的自由,這個範圍,我理解是不會發生危險,不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德,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孩子做她喜歡的事。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在一定的距離內看管孩子,主要是防止發生危險,在安全範圍內放手讓孩子去探索,滿足她的好奇心。而孩子長大後,隨着孩子心智發育的成熟,父母更多的是去引導孩子在社會規則和道德框架內盡情的發揮自己的才能。

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中,我們一直認為興趣為先,培養能力為主,健全優良品德為準繩。通過引起興趣,引導孩子主動去做她喜歡的事情,因為喜歡,所以熱愛,再加上適當的鼓勵,會把喜歡的事情深入並持續下去,越深入,越有興趣,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孩子小的時候學過古箏,圍棋,畫畫,這些課程都是在她學過一段時間後真正的感興趣才確定下來的,我們並沒有用大人的眼光去強迫她選擇和學習,而一旦確定下來就一直堅持,風雨無阻。在學習過程中,會促進孩子性格及習慣的養成,無形中培養她堅強,樂觀,勇敢,毅力,專注,主動探索,執着追求的精神。

對於孩子的成長,父母的陪伴非常的重要,這種陪伴不是僅僅陪伴在孩子旁邊照顧她的起居,而是完全融入孩子的生活,就像朋友一樣,一起成長,完全體會孩子的快樂與悲傷,分享她的喜怒哀樂,温和而堅定的做她精神世界的朋友。

理論上的道理每一對父母都懂,但是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去就會有很多偏差。回看走過的路,感覺有很多失誤的地方,一是太着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沒有充分了解孩子的心智發育程度,渴望孩子出成績,超出了她的智力水平,拔苗助長,欲速則不達,反而破壞了她的興趣點。二是作為母親,與孩子的距離太近,更偏重於孩子生活上的照顧,患得患失,沒有充分給孩子自由,讓她放手去探索,使孩子過度依賴父母,影響孩子的性格。

對孩子的教育是一個非常艱鉅的任務,原生家庭的點點滴滴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很多時候方式和尺度的把握非常的困難,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給孩子做好的榜樣,父母的責任任重道遠,共勉。

篇39:《愛和自由》讀後感

之前自己曾經讀過一本《童年的祕密》,《愛和自由》和《童年的祕密》裏的觀念是相同的,包括叔叔和爸爸的例子也源自那本《童年的祕密》。不過因為是中國人寫的,所以更好懂。

我把看完這本書自己感觸深的地方摘出來談自己的感受。紅色為摘錄《愛和自由》的文字。排列順序不是原文順序。

因為人們並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類社會的通玻

這個我感觸非常深。這裏要説起《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因為讀完這本書我經常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所幸自己的記憶力還不錯,多年前的事情一直記憶深刻,這個我想《窗邊的小豆豆》作者東徹柳子也一定是對童年的記憶深刻才能完成這本好書吧。我回憶起童年裏因為把一羣小朋友領到家裏把媽媽辛苦曬的一罈子柿餅給分發了遭到媽媽的責備;回憶起國小時一位女老師把一盒粉筆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學習不好的同學砸過去,粉筆四濺的情形;回憶起童年本來美好的夏天晚上怎樣被表叔用鬼故事嚇的不敢回家;太多太多的故事讓我記起不要這樣對待我的孩子。所幸我還屬於下面這段話的前者。

自己有又知道有的人絕少,而自己有又不知道自己有的人太多。

關於這句話我最想説的是好多成人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時候,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童年,忘記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記自己童年的願望,忘記自己被束縛後慢慢被磨蝕的沒有個性的痛苦!而又繼續把這種痛苦施加的自己的孩子身上!

個性跟創造力是畫等號的。因此人的整個培養過程應該是一個個性的培養過程。有個性的人是指在思維上、在整個生存狀態上跟別人不一樣。

關於個性我的理解是一定不能讓孩子受到束縛,這也就是《愛和自由》這本書裏提到的自由。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每個敏感期,要學會尊重孩子。不然的話也就像下面説的一樣,只能是這樣的結果。

我們在成長中的每個敏感期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和指導,我們甚至沒有在“自己發展”時得到尊重,我們深深的、獨到的思維能力喪失了。

雖然我的父母也愛我們,但是回想這一路的愛,自己還是覺得有缺憾,雖然我也很愛很愛父母,但是我不能説他們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我自由的愛,寬容的愛和理解的愛!所以對下面的話我要謹記在心,學會怎樣去愛。

什麼是愛,是一種巨大的寬容和理解,有了愛,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給孩子發展的基本權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讓孩子經自由走向獨立。

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看完《愛和自由》還有的一個感觸就是關於知識,以及怎麼樣去“教”。首先談談我的認識,我認為的教應該不是枯燥的教,而是帶着孩子去認識,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大量從生活中學習而不是課堂學習的過程。下面的這一條我就非常認同。

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並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是智力。

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周圍的環境都是這樣教的。看下面:

普通的“教”的本質了:讓孩子把注意力轉向什麼,然後“教”什麼。但注意力不是感覺,更不是深入的感覺。

這一條我這個媽媽感覺做的還比較好,從來我抱着豆豆很少沉默不語不去關注孩子,即使她很小很小時,我抱出去,看見她在看什麼,或者她可能會看到什麼,我都會把我的注意力變成她的注意力,然後輕輕的告訴她她在看什麼,這個豆豆説話比較早以及現在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願,我覺得應該和她從小跟她説有關係吧。另外看完《窗邊的小豆豆》時我真的非常喜歡書中的巴學園,如果我們的學校都像巴學園那樣給孩子自由多好啊!而不是現在這種“普通的教”。

當一個人在樹林裏散步的時候,他能夠長久的沉思,他能夠浪漫的聯想,在這個時候如果遠處鐘聲傳來的話,那麼他這種感覺會更好的加深,像詩一樣。蒙特梭利説,一個優秀的蒙特梭利教師,她的傑出點就在於,當這個孩子正好在森林裏散步的時候,老師就是那個鐘聲,能夠把這種美好的感覺加深。

篇40:《愛和自由》讀後感

這是一本“愛”孩子的書,不是“教”孩子的書。當我在閲讀這本書時,發現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見作者對兒童的關愛。同時這本書也是讓每個家長和我們幼教工作者更進一步的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從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從書名中可以看出整本書的核心思想就是“愛和自由”。那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愛?又是如何賦予孩子們什麼樣的自由世界?而我們有怎樣保證每個孩子在愛和自由中成長呢?

愛是什麼

以愛的情感喚醒兒童成長的積極性;

以自由的空間確立兒童的創造熱情和自我意識;

以規則的內化形成兒童的社會秩序和內在智慧;

以平等的關係引導未來社會的和諧和文明。

心靈感悟

愛表現在

洞察孩子的行為;

理解孩子的心理;

滋養孩子的心靈;

協助孩子成長;

給予孩子能力;

允許孩子以其自我的方式成長、發展,

而不是服務於成人的目的。

以愛的情感喚醒兒童成長的積極性。在這裏我們教師是觀察者、協助者、傾聽者,是環境的維護者,在兒童有需要的時候上前協助。兒童是自己的主人,自己完成自我創造的歷程。

自由表現在

自由地活動身體,來代替應該如何活動;

自由地看和聽,來代替應該如何看、如何聽;

白由地説出所感和所想,來代替應該如何説;

自由地表達情緒,來代替被壓抑;

自由地感覺所感的,來代替應該感到的;

自由地要求想要的,來代替總是等待對方允許。

孩子們是自己的主人。孩子們進餐時自主取餐、用餐、歸位餐具,這時我們老師會關注到需要幫助的孩子們,在點滴的細節中協助孩子能夠享受到自己照顧自己的快樂,走向獨立。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發展的需求不同,對材料的選擇不同。這種方式讓孩子充分展示自我的需求,並獲得本質的幫助。兒童在自由選擇自己的活動時會高度專注,不被打擾,久而久之,這種專注的品質就會固定在身上。活動室裏是我們的課堂,而活動室外、大自然中也是我們的課堂。自由使用和支配自己的身體,不僅能發展身體,同時也能發展兒童的情緒、感覺、心理、認知與精神。在這裏,兒童自己選擇自己想要進入的空間,自己選擇自己的夥伴去活動。

規則表現在

教師、家長、孩子一起成長

教師、家長、孩子共同遵守規則

教師、家長、孩子共建秩序和平等

我們要從關係的糾葛和強權中解放出來

在幼兒園裏,我們建構了一個充滿愛的氛圍,規則維護着秩序,保障着每個人的自由空間,實現着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友愛。

平等表現在

尊重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生命體;

尊重每個孩子生命成長的需求;

尊重每個孩子個體的獨特性。

我們可以在課堂中進行社會實踐課,帶孩子走進真實生活中――例如嚴老師帶領他們班的孩子在超市進行採買東西,製作臘八蒜,帶領孩子們進行製作糖葫蘆,我們在消防日進行“消防安全,牢記心中”的消防疏散演練活動……,我們也可以讓家長帶領幼兒走進最尖端的科技領域(科技館、天文館……),也走進最美妙的藝術天地(大劇院、美術展……),我們走出學校,視野延伸向心靈可及和未及的邊緣。我們幼兒園裏會舉行“親子迎新年,歡樂中國年”的主題活動,親子運動會等等,我們在各種文化活動中享受創造的樂趣,享受歡慶的時刻。

當兒童在充滿愛,擁有自由,建立了富有人性而清晰規則的平等環境中成長,兒童將真正擁有自己的思想、獨立的意志和判斷力,自尊、自愛、自信、自律、自主、自強的人格特徵也隨即自然呈現。

畢業時刻,孩子們在舞台上綻放生命。我們依然清晰的記得,愛使我們相聚在一起,愛使我們帶着生命成長的積澱走向未來。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們也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我們老師通過更多的主動關心、真誠的愛、堅持不懈的努力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愛孩子――表現在生活點點滴滴中

愛孩子――讓它成為他自己

愛孩子――就關心孩子的成長

讓我的愛

像陽光一樣包圍着你

而又給你

光輝燦爛的自由

―――泰戈爾

篇41:愛和自由讀後感

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這是看《愛和自由》最初打動我的地方,短短的幾句話卻讓人別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從事幼兒教育四年來,自認為是位充滿活力與愛心的老師,但是看完孫瑞雪老師的《愛和自由》,我突然領悟我們的愛對於我們的寶貝來説是一種“虐待”。我們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夠,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潛力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成果,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我們的安排,孩子總是問為什麼,而我們的理由就是:“因為我愛你們。”但是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成長規律。

幼兒教師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哪怕是小擦傷也好也會讓我們覺得無法向家長交代,因此我們處處留意,時時留意,這個不許,那個不讓,始終讓孩子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們整天對寶貝們説:“孩子們不能這個樣貌,不能碰那個東西會劃傷你的手,你們就聽老師的吧,老師是為你們好,老師愛你們。”我相信,這是大多數老師都在做的事情。看完《愛和自由》,作為80後老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同時,我們在自我改變的同時,也要把這種思想傳遞給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家長,我們的教育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只有家園密切合作,我們才能給予我們的寶貝真正的愛與自由。

看完《愛和自由》還有的一個感觸就是關於知識,我們是引領幼兒前行的教師,我們怎樣去“教授”知識呢。,我認為我們就應改變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帶着孩子去認識,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超多從生活中學習而不是課堂學習的過程。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並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是智力。

孫老師説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身邊的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有愛沒有自由,孩子就會失去自我,只有自由沒有愛,孩子便會冷漠。愛與自由同在,並加以引導和體恤,讓孩子們要學會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是在指責中長大的,此刻我們忘記了自我的童年,忘記自我童年的故事,忘記自我童年的願望,忘記自我被束縛後慢慢被磨蝕的沒有個性的痛苦!這是我們的遺憾,因此我們更就應讓我們周圍的環境充滿愛、自由與温情,對寶貝更是就應用心去關愛,彌補我們的遺憾。

人類的創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對一個孩子來説。如果他6歲以前能夠成長得十分好,他就越容易進入更高狀態的人類的思想、人類的情感和人類的一切科學理論,如果我們被某一種東西禁錮的話,我們只能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

親愛的老師們讓我們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熱愛孩子,讓他們充滿快樂,我們給與孩子愛與自由,孩子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完美的未來。因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禮貌之父”。

篇42:愛和自由讀後感

教育教學中教師眼裏要有一面欣賞性的鏡子,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就用凹透鏡看,那麼就會多一些寬容、理解;當孩子有了進步時,就用凸透鏡看,那麼就會有更多欣賞、信任。讓我們持續一份平常心,去尊重,去等待,把期盼的目光放的遠一些,再遠一些,用一個細微的眼神,一聲輕輕的問候,一個真誠的微笑,一次輕輕的撫摸,一份小小的禮物,去帶給孩子更多的驚喜、笑容、感動、幸福和無限的生機。我們要用智慧的眼睛去欣賞學生,摒棄用分數衡量孩子存在價值的做法,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使我們的教育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春天。

愛,是什麼?無數人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心靈對愛的認識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樣的,無法用語言説清,愛是生命的祕密。父母對於孩子的愛那更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藏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自由,又是什麼?人人都在追求自由,但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一樣,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義在不一樣的領域又是不一樣的,簡單地説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願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我的意願決定自我的行為。在我看來自由是人類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夠説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這本書中的自由能夠説是一種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樣貌,不給孩子太多的規則和束縛,不把自我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可説實話,應對孩子,有時我卻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擾很多父母的問題吧?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尺度不好把握,話扯遠了,談談我對這本書裏感受最深的二點吧。

一、《愛和自由》達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我很多觀念強加到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很多遺憾和未曾實現的夢想寄託在自我的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我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揹負着父母沉重的寄託,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孫老師曾説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讀過這本書的父母就應都有所收穫,能更寬容應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着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二、書中説到其實教育的整個目的就是為了發展人自身的潛力,“我們總是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為智力發展的標準,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以前兒童根本就不用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所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對此觀點我是贊同的,為人父母,就應清楚明白對於孩子來説什麼東西是對於孩子的未來是最重要的?通常偉大的人物後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過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們有個偉大的父親分不開的,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環境下,她們的爸爸宋查理就經常告訴她們:“我宋查理的女兒都是將來是要做大事業的人!”,玫琳凱的媽媽,從小就一向告訴她“寶貝,你必須行!”,就是這樣一種信念一向伴隨她走過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夢想、自信、用心樂觀的心態傳遞給孩子,孩子的將來必須會是完美的,他會學會享受生活給他的一切經歷,把困難當成挑戰,把挫折看做是磨鍊,天堂和地獄其實都在我們的心智之間。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人的成功、升遷、成就85%是來自於我們的態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來自於我們的技能,這天很多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整個教育體系教會我們的都是技能,卻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於“事實與數字”僅有10%在於“感覺與態度”,花90%的時光來研究只有15%和我們幸福相關的東西,我們的教育體系是不是有點問題呢?個人成長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課題,“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着在心理成長上的。”我認為的成長是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挑戰,從而慢慢走向成熟和優秀,再邁向卓越。

還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們中國的實際狀況結合起來,而不僅僅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們要探討和摸索的。

篇43:愛和自由讀後感

放假有幾天了,我讀了一本叫做《愛與自由》的書,它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愛和自由――新兒童教育法》的最新版本。這是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説:“我愛孩子們,始終留意翼翼地仰視他們。”這本書不是教你具體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告訴我們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和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愛和自由>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明白兒童的想法,瞭解兒童的情緒,感知兒童的苦難。

我們都以前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們帶來期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庭大事中的大事。然而,正如作者所提到的,我們不是不想去愛孩子,而是,我們是否具備了愛的潛力。

不論是學校還是家裏,我們應對的都是孩子,一個個獨立而獨特的個體。那麼,我們所學的幼教專業,自我有限的教育經驗是否能夠滿足於這麼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這也是一個古老的教育話題――怎樣因人施教。即書中提到的“愛的潛力”之一。

我覺得要樹立孩子的一種比較良好的自我評價感覺,因為,孩子對自我的評價都不是很客觀,大部分評價都來着成人。所以,要讓孩子覺得自我是好孩子比讓孩子覺得自我是“壞孩子”更容易教育。當孩子出現不遵守紀律的時候,要理解孩子的種種行為,不在孩子面前反覆強調他的種種不是,而是能夠採取轉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錯誤行為。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否能夠不斷髮揮和擴充自我原有的優勢,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比較系統的教育方案。總之,需充分觀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來尋找相應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恆,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我們有足夠的洞察潛力,在每個孩子身上看到不一樣的閃光點,我們也將更加具備了愛的潛力。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愛真的要有方法,做父母的也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如果因為愛孩子而毀了孩子不是太可悲和讓人痛苦了嗎?我從<愛和自由>學到的,該怎樣愛我的孩子!我才有資格和權利對孩子説:“媽媽愛你!”

篇44:愛和自由讀後感

教育問題是每個家庭重點關心的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是每位家長的心中願望。但由於家長對教育上尤其是幼兒教育認識上的誤區,造成“揠苗助長”事倍功半,甚至釀成家庭教育的慘劇。

正確樹立幼兒教育觀刻不容緩!

通過虛心閲讀愛和自由文章後,受益匪淺。

一、兒童是一個精神存在物,藴含強大精神能量和潛能

兒童一生下來就藴含着強大的精神能量和潛能,按着內在的成長規律成長。他的發展不需要成人給他增加什麼內容,只需要給他提供發展的環境和條件。

人的成長過程實際是一個心裏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着在心裏成長上的。

我們要做孩子精神上的僕人而不是主人,否則,將破壞一個具有生命和人格魅力的人的發展。

二、兒童所有智力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

家長總是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為智力發展的標準。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以前的兒童不需要學習任何技能,他所需要學習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

智力就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智力就是這一過程,這一過程中的每一種感覺的上升都和其中的經驗和體驗連在一起,兒童天生具備這種能力,只不過這一能力每個人都不一樣,這個過程每一個人也不一樣。

所以,普通“教”的本質:讓孩子把注意力轉向什麼,然後教什麼。杜絕家長在孩子感覺的時候,破壞孩子的感覺;杜絕兒童感覺到時,我們沒有把詞語同他內在的感覺及時配上對!

三、關於“智力”的理解

真正內涵:一個人的力量來自於哪裏,來自他高貴的品質、完整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和充滿創造力的思想。

感覺訓練是兒童智力發展的唯一途徑。

四、什麼是“愛”和“獨立”

愛是土壤、是陽光、是兒童成長的一切。

“教”孩子可能是奴役孩子。因為你怕弄髒了衞生,你怕麻煩,你代孩子所做的一切不是“愛”,你剝奪了孩子“體驗”和“學習”的過程。

愛是讓孩子走向獨立。這種獨立不僅僅是身體“行動”上的獨立,更重要是“思想”上的獨立。

五、關於“獨立”的理解:

兒童的成長是一個趨於獨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阻止了他,那麼對這個人就沒有了自由,也沒有了獨立。沒有獨立也就沒有了真正的生存能力、學習能力、發展能力。

六、關於“自由”和“獨立”的理解

每個人都會依據自己的獨立程度來使用自由,而這一切基於一個條件:當他是孩子的時候,父母給予的愛和自由是一環接着一環的。

蒙特梭利説:我們必須把我們的後代造就成為強有力的人,也就是我們所説的獨立和自由的人。

自由不是條件而是品質。有了這樣的品質才能作為人而存在,才不會在思想和意識上喪失做人的權利。

七、“自由”與“紀律”內涵:

自由: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充分發展潛力的自由,給予孩子充分認知的自由。由這種自由,他才能最大限度的摸清事物的規律,才能夠去認知、認識。

紀律誤區:平常意義上的紀律的“典型形象”,就是比較聽老師話,安靜的坐在那裏,不活動。

紀律內涵:紀律必須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人必須是自己的主人,當你是自己主人的時候,當你自動遵守某種生活準則的時候,那你就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了。人的這種自我控制能力稱之為紀律。

反思:我們“愛”錯了嗎?

家長們在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和愛着自己的孩子。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牙牙學語之際就開始給孩子報各種學習班。在親戚朋友面前,以自己孩子會背多少古詩、多少才藝而喜形於色!用自己對自然和社會的認知“灌輸”自己的主觀認識。以怕弄髒了、怕麻煩等等藉口剝奪了孩子“體驗”和“感知”的學習機會,以命令式或者威脅式的語言規範孩子的思維和言行。

篇45:愛和自由讀後感

看完這本書,會讓你覺得心頭像壓了一塊大石頭那樣,真的,很沉重。 書的作者是一位長期從事蒙氏教育的工作者,她的理念、她的思想,她所説的每一句話,都會讓你,尤其是為人母的你、為人師的你感慨萬分。到底,我們都對孩子做了什麼!我們真的是在愛孩子嗎?或許,就像作者所説的那樣,我們更愛的是我們自己?

説到愛孩子,我們的爸爸媽媽們或許都會拍着胸脯肯定自己,但是如果是問給孩子自由了嗎?很多爸爸媽媽們都不敢出聲了。我們老師呢?對孩子,我們又給了他們足夠的自由嗎?答案是:沒有。

在我們傳統的思維裏,自由代表的就是放縱,就是不聞不問。所以,我們掛着“愛”的旗號,包辦了孩子的一切。怕孩子摔疼,我們始終牽着他們的手不肯放開;怕孩子弄髒,嫌他們慢,我們堅持餵飯、幫他們穿衣、穿鞋襪;為了孩子“好”,我們幫他們做好了所有的選擇,吃什麼、穿什麼、看什麼、玩什麼,而且還幫他們安排好了時間。孩子們什麼都不用考慮,按着我們為他們安排好的路線一步一步的走着,如果偏離了這條路線,就是不聽話……

天啊!多麼可怕,這就是我們給孩子的愛麼?

我非常慶幸自己看了這本書,因為我從中明白了孩子他一生下來就藴涵着強大的精神力量,他將按照內在的成長規律成長!

那我們要給予孩子的是什麼呢?是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愛,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並讓孩子感知到您的愛,為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而這些必須建立在你對孩子生命發展瞭解的基礎上。有很多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一無所知,他總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或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不知從孩子的利益出發。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的發展都非常出色,比如説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比較小、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等等,最重要的是孩子快樂無比。

還有一點想説的是讓孩子從愛走向獨立。因為孩子是靠愛而走向成長、走向獨立、走向充滿幸福的人生。愛是孩子獨立的前提,獨立是孩子被愛的結果。所以當媽媽很“倒黴”,你必須多愛孩子,不能多愛自己。那為什麼我們大多數的成人做不到這一點呢?因為我們也沒有長大,也在渴求愛,也在走向獨立的途中。

是的,當我們有了孩子的時候,我們想我們會更愛我們的孩子,我們希望孩子比我們成長得更好,但我們卻做不到。因為我們的童年大都成長得不好,那些不好的東西已經作為潛意識積澱在我們身上,我們也在用這些東西對待孩子。

所以,要更好的愛我們的孩子,首先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任何人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能尋找到一個愛你的人,先讓自己長大、獨立,讓自己內心充滿愛!

讓我們期待:孩子因為愛而願意順從,因為有意志而能夠順從。

篇46:愛和自由讀後感

孫瑞雪的《愛和自由》這本讀物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更加了解兒童的心理、訴求、想法。這本書告訴我們,兒童教育同樣要與時俱進,給我帶來幾點兒童教育的思考。現今我國發展很快,兒童物質生活豐富,現在的兒童還需要什麼呢?

一、兒童需要父母的理解和鼓勵。大部分的人平時都會給孩子買很多的東西,可是那並不是他最想要的,只有理解和疼愛才是孩子最需要的。請減少與別人孩子的比較,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沒有盛開的花朵,請耐心等待他盛開的高光時刻。

二、兒童需要家人的陪伴。只有時常陪伴在兒童身邊,兒童才會感覺到開心快樂,兒童才會感覺到被重視。現在好多兒童一上國小就被父母送進寄宿制學校學習,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缺失了幸福感,更有嚴重者學習很差,不願與人交流,甚至發生自閉現象。還有好多農村兒童父母外出打工,很少陪伴孩子,讓童年時光失去了色彩,等到孩子大一下進入叛逆期,出現很多過激行為,父母想挽回時就晚了一步,請抽一些時間與孩子一起度過美好時光吧。

三、兒童需要玩耍時間。現在的教育模式很多家長喜歡讓孩子搶跑,提前學習與自己年齡不符的知識,而忽略了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就把孩子的創造性給抹殺了,提前學習的知識並不能給孩子帶來創造力,甚至讓孩子收到傷害。有個小女孩,國小六年級鋼琴十級,為了練好琴,父母費心費力時時監督督促,孩子為了不練琴,把水故意灑在鋼琴上,後來鋼琴十級證書拿到手後,孩子再也不願碰鋼琴一下。

我們今天的兒童教育應該重新審視,要符合現在兒童發展的需要,保護兒童恰當的接受教育,尊重兒童的玩耍權利,陪伴好兒童最重要的一段時光。這就是我的讀書感悟。

篇47:愛和自由讀後感

這學期,我有幸讀了《愛和自由》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在孩子早教上有了很大的認識。這本書強調要給孩子更多的愛,更多的自由,才會培養出更加獨立的孩子。

兒童對所有東西的熱愛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是一種薰陶,我們不強迫,但是我們不能不讓她接觸,孩子對周圍的一切不都是從她的觸覺、嗅覺、味覺、視覺、聽覺感知到的,在我們讀給兒童聽故事的時候,不是一種自然的過程嗎,不是聽覺的一種享受嗎?

我們更多一定要關注的是孩子的每個敏感期,要學會尊重孩子。讓兒童在愛和自由中成長!兒童只有依靠愛和自由,才能獲得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這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激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由的空間確立兒童自我意識的主動性…”

我們不能為了灌輸式的學習而給孩子帶來很多外界的內容和認知,孩子的學習各個階段表現出來的行為都不一樣,比如重複做一件事,重複聽一個故事,孩子會從反覆聽故事中吸收理解內容,首先是邏輯,然後是情節,最後是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細選書,讓孩子吸收好的東西。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智力真正的內涵,或許我們就會走上長輩們的老路,以為成績衡量一切,而忽略了高貴的品質,完整的人格,崇高的道德和充滿創造力的思想。而做好這一部分,0―6歲是關鍵的時期。

愛,獨立,這兩個概念是相互相通的,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也給孩子足夠的空間。生活在壓抑,因為怕犯錯而察言觀色,謹小慎微的狀態下,這樣更容易喪失自我。所以從愛走到獨立,父母要有很大的勇氣,很多時候要學會放手。同時也不可限定孩子的思維,不可“教”孩子一些影響到他創造力的內容,而是讓他自己去感知,去發現。

理解孩子,就是要讓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中,我們不能把我們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特別是效果上。就像蒙託梭利教育學校不會強迫剛送來的孩子馬上進教室工作學習一樣,孩子都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慢慢接受的過程,只要給予的方法正確,裏面還有愛和自由,這就足夠讓這孩子的成長規律正常起來。這裏面也涉及到紀律的問題,也可以説是專注力的問題,孩子都很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反覆的做,在長久的專注過程中他才能把握事物的規律,這樣他就願意遵守紀律,並且有了自我控制力。

篇48:愛和自由讀後感

在《愛和自由》這本書中,作者孫瑞雪通過實際例子敍述了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才能使孩子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成為一個專注、堅強、完整的人。

孫瑞雪園長的這一觀點,我是贊同的。這本書裏的“愛”和“自由”中首先愛孩子我們身為教師最重要的就是愛孩子,家長更是愛自己的孩子。但愛不是溺愛,也不是盲目的愛,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都是理解的。其次是自由,自由不是隨波逐流,也不是控制他讓他去完成承認心裏認為的自由。愛和自由密不可分。

我們成人總是覺得愛孩子,就是去管他,讓他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和做事。因為有了這個想法才“干涉”的太多,總認為孩子就是孩子,我們總是讓孩子去認真的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道這樣其實違背了孩子發展的過程和心理,因此我很欣賞書名中的“自由”兩個字,之前我認為自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它不能和紀律自律相提並論。但是讀了這本書,再去結合我和孩子相處的經歷,我深受感觸。我認為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一定不能去“把控”孩子,孩子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而且他所有的行為都是有自己的原因的。我們要試圖去設身處地的去理解他。

第二,我們要細心去觀察孩子,傾聽和溝通是最有效的瞭解他們的方式,和孩子成為好朋友,這樣的相處也有利於孩子的心理髮展,我們也可以拉近和孩子的距離。

第三,成人的榜樣作用,俗話説:“言傳不如身教”,我們的言談舉止對孩子很重要,他們會潛意識的去學習和模仿。作為老師來説,我覺得我身上的擔子很重,但是也必須要去肩負。

愛與自由同樣重要,我們要將滿滿的愛給孩子,同時,也要將自由還給孩子們,對待他們要多些引導、寬容和理解,我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肯定也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篇49:《愛和自由》讀後感

看着同事陸陸續續把《愛和自由》的讀後感都發表了,今天,我也簡單説一下自己收穫的東西。説實話,愛和自由這本書真的很有意思,感覺很有意義。上次學習討論會的時候,我分享的是愛和自由的第十一章: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分享一:什麼是愛?愛是一種巨大的寬容和理解,有了愛,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給孩子發展的基本權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讓孩子經由自由走向獨立。

分享二:我們想交給孩子,我們用我們的主見,“強行讓孩子這樣、那樣,我們鼓勵孩子,用各種方法暗示孩子、懲罰孩子,這就是在奴役孩子”兒童處於直接經驗時期,所有的經驗應該來自於孩子自己。

第十二章:應該怎樣理解孩子摘錄:

分享一:儘量給孩子愛,讓他充分享受到愛

分享二: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鏡子

分享三:孩子失去了發展自己的自由,也習得了限制別人自由的習慣,這就是我們成人好控制和壓制他人的最根本原因。

分享四:在人的一生中,拿出6年的時間給孩子,並通過孩子發展自己,是最有價值的。

分享五:兒童小時候哭是絕對有理由的。

分享六:兒童的內心世界比天還要寬廣。只要我們潛心的去愛兒童,兒童就變得非常美好,只要愛兒童,我們就會給兒童自由,有了愛和自由,兒童就具備了基本成長的條件。

分享七:兒童認識成人不以成人的語言和表情來衡量和判斷,兒童是用心靈來判斷的。

當把這本書看完之後發現對自己的成長很有意義。我是一個要求比較高的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不管做什麼事情太看重結果。就像在教學中,總想着讓孩子順着自己的想法發展,當孩子的行為脱離自己的想法時,總是想方設法暗示或提醒孩子順着自己的想法走,而忽略了孩子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個體,所以,愛孩子也要有個度,我們成人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試着自己來,讓孩子順着自身的發展規律發展,相信我們的孩子,他可以的,愛孩子也要把握好度!細細想想,M小一班的寶貝真的很偉大,不管我們成人以什麼態度對待他,他們都以開心的笑容回報我們,因為自身的原因每天都是嚴肅對待工作,笑容很少,口氣還很硬,但是當看完十二章之後發現孩子們給於我的遠遠大於我給與他們的,所以我願意為了我的孩子們而改變自己,現在當我和孩子抱在一起聽着他們説我喜歡你,邀請我去他們家做客的話語,我想説是孩子們讓我學會了改變,我會為了我的孩子們一直改變到底,堅持自己堅持的,加油!也希望其他朋友能閲讀愛和自由這本書,真的很有意思哦!

高代弟20xx年5月20日

篇50: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

從事幼兒教育四年來,自認為是位充滿活力與愛心的老師,但是看完孫瑞雪老師的<愛和自由>,我突然領悟我們的愛對於我們的寶貝來説是一種“虐待”。我們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夠,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潛力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成果,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我們的安排,孩子總是問為什麼,而我們的理由就是:“因為我愛你們。”但是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成長規律。

幼兒教師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哪怕是小擦傷也好也會讓我們覺得無法向家長交代,因此我們處處留意,時時留意,這個不許,那個不讓,始終讓孩子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們整天對寶貝們説:“孩子們不能這個樣貌,不能碰那個東西會劃傷你的手,你們就聽老師的吧,老師是為你們好,老師愛你們。”我相信,這是大多數老師都在做的事情。看完<愛和自由>,作為80後老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裏健康成長的孩子。同時,我們在自我改變的同時,也要把這種思想傳遞給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家長,我們的教育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只有家園密切合作,我們才能給予我們的寶貝真正的愛與自由。

看完<愛和自由>還有的一個感觸就是關於知識,我們是引領幼兒前行的教師,我們怎樣去“教授”知識呢。,我認為我們就應改變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帶着孩子去認識,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超多從生活中學習而不是課堂學習的過程。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並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是智力。

孫老師説愛與自由並重,我們要把愛帶給身邊的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有愛沒有自由,孩子就會失去自我,只有自由沒有愛,孩子便會冷漠。愛與自由同在,並加以引導和體恤,讓孩子們要學會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是在指責中長大的,此刻我們忘記了自我的童年,忘記自我童年的故事,忘記自我童年的願望,忘記自我被束縛後慢慢被磨蝕的沒有個性的痛苦!這是我們的遺憾,因此我們更就應讓我們周圍的環境充滿愛、自由與温情,對寶貝更是就應用心去關愛,彌補我們的遺憾。

人類的創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對一個孩子來説。如果他6歲以前能夠成長得十分好,他就越容易進入更高狀態的人類的思想、人類的情感和人類的一切科學理論,如果我們被某一種東西禁錮的話,我們只能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

親愛的老師們讓我們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熱愛孩子,讓他們充滿快樂,我們給與孩子愛與自由,孩子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完美的未來。因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禮貌之父”。

篇51: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

放假有幾天了,我讀了一本叫做<愛與自由>的書,它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愛和自由——新兒童教育法>的最新版本,<愛與自由>讀後感。這是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説:“我愛孩子們,始終留意翼翼地仰視他們。”這本書不是教你具體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告訴我們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和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愛和自由>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明白兒童的想法,瞭解兒童的情緒,感知兒童的苦難。

我們都以前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們帶來期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庭大事中的大事。然而,正如作者所提到的,我們不是不想去愛孩子,而是,我們是否具備了愛的潛力、、、

不論是學校還是家裏,我們應對的都是孩子,一個個獨立而獨特的個體。那麼,我們所學的幼教專業,自我有限的教育經驗是否能夠滿足於這麼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這也是一個古老的教育話題——怎樣因人施教。即書中提到的“愛的潛力”之一。

我覺得要樹立孩子的一種比較良好的自我評價感覺,因為,孩子對自我的評價都不是很客觀,大部分評價都來着成人。所以,要讓孩子覺得自我是好孩子比讓孩子覺得自我是“壞孩子”更容易教育。當孩子出現不遵守紀律的時候,要理解孩子的種.種行為,不在孩子面前反覆強調他的種.種不是,而是能夠採取轉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錯誤行為。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否能夠不斷髮揮和擴充自我原有的優勢,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比較系統的教育方案。總之,需充分觀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來尋找相應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恆,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我們有足夠的洞察潛力,在每個孩子身上看到不一樣的閃光點,我們也將更加具備了愛的潛力。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愛真的要有方法,做父母的也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如果因為愛孩子而毀了孩子不是太可悲和讓人痛苦了嗎?我從<愛和自由>學到的,該怎樣愛我的孩子!我才有資格和權利對孩子説:“媽媽愛你!”

篇52: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

昨天又看完了一本書—《愛和自由》,孫瑞雪著。圍繞着什麼才是真正的愛,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每個父母都在説愛自己的孩子,哪有不愛的,又怎麼會傷害自己的孩子呢?看完這本書我才知道,我們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多麼嚴重,而且是根深蒂固,在我們無意間就表現出來了,並且用原生家庭的價值觀影響着下一代。

打是愛嗎?不是;罵不是愛;經常無緣無故把怨憤和不快發泄到了孩子身上不是愛;孩子犯錯了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一頓不是愛……愛是什麼?當孩子打爛了一個杯子,走過去看着孩子有沒受傷,對孩子説:“這個杯子被你打碎了非常可惜,但是你有沒受傷才是媽媽最關心的,沒有受傷就好,**你收拾!”在危險時刻讓孩子感覺到她(他)才是最重要的,這就是愛。很多時候我們第一個反應就是:你怎麼把杯子打碎了,怎麼那麼不小心,怎麼那麼笨,一個杯子都拿不住,你看看你,杯子又碎了,又要浪費錢買杯子了……把所有的責任讓一個如此幼稚的孩子承受着,他此刻內心是多麼的委屈、傷心,為什麼沒有人問他有沒受傷,而大人只關心一個沒有生命和情感的杯子???此刻我想到了高中出車禍後我父母對我的批評,我一個人忍着劇痛在樓上哭了一個上午,沒有人説要帶我去醫院的,只有批評。

我自己當媽媽後曾經經常犯這樣的錯,打着愛孩子的旗號宣泄自己內心的怒火,經常傷害着我的孩子。現在我的大寶做錯事了,不再聽到我獅子般的吼叫,第一個先關心安慰受驚嚇的寶貝,然後和她一起處理現場,温和的語氣也使得她願意和我一起去處理,而且我驚奇的發現,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不再有三次四次如此下去的不知悔改。

什麼又是自由呢?我一直以為我給孩子已經夠自由的,她想玩水就讓她玩,她想玩泥巴也讓她玩,她想幫我做家務哪怕越幫越亂我也讓她……這本書裏述説的自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體驗。如何理解呢,舉一個例子,大寶出門都是自己穿鞋子,經常穿反,我讓她,我要讓她自己體驗反和正的過程,讓她自己在過程中學習,一段時間後她自己就能知道怎麼樣穿才是適合的。我們大人如何做的呢?寶爸經常説你怎麼給她穿反了?有一次我在門口等她,她還在穿鞋子,樓上奶奶剛好經過,看到她穿反了還親自蹲下來幫她糾正過來(我抱着小寶);又一次在小區裏和小朋友玩,那些阿姨看到説鞋子穿反了;幾乎每個看到了的人都會提醒我。而我只是簡單的回覆:這是她自己穿的,沒關係的。

我們經常用我們的成長經驗教育我們的孩子,在她沒有任意的體驗前就幫她規劃好了一切,鞋子沒有穿反,她怎麼知道什麼是正呢?!沒有前哪來後。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因為這也是一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