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堂密碼》讀後感(精選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6W

第一篇:課堂密碼讀後感

《課堂密碼》讀後感(精選多篇)

當我們不再用要什麼就取什麼,看不慣什麼就改什麼的心態來行事,而是尊重學生,尤其是學生的生活,尊重同事,尤其是同事的課堂時,才可能在有序的課堂中獲得樂趣,在有趣的課堂中獲得成績,課堂密碼讀後感。這是我在這本書中感悟最深的一段話,以生為本,因物而論,我們要用辯證的思維來觀察我們的課堂,把握好教學細節中的度。

“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這已經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教育口號,但其關鍵應該是教師的教學進度與學生的學習授受度步調要一致才可能做到教學相長,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沒有放慢自己的腳步去適應孩子的進度,卻讓孩子加快步伐來適應自己的進度,在這種超越自身能力的過程中,孩子不但對散步喪失了興趣,還學會了依賴父母來達到目標,課堂上的類似現象出經常發生在我們老師身上。課堂教學真正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教師非常努力,但學生不參與,那麼課堂教學的效果仍為零。在課堂教學中,具有真實教育意義的是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只是學生學習的助推劑,因此,評價一堂課優劣的標準,從目標的角度來看,應該是學生的學習接受度,而不是教師的教學進度。因此課堂效率需要教師的努力,需要學生的參與,但更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協同學習,減少教師教學進度與學生學習進度的差距。

學生欠交作業,抄作業的現象普存在,有時甚至一些科代表也有這種現象出現,當出現這種現象時,我們應理性地追問自己,當學生為了完成任務不得不抄襲作業時,究竟是他們沒有能力完成作業,還是他們不願意完成作業呢?如果學生沒有能力完成作業,哪教師應該怎樣做呢?如果是學生不願意完成作業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如果簡單地把學生不完成作業歸因於學生學習態度不好,既可能冤枉了學生,又可能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機會。因此,學生不願意學習,如果是原初學習態度出了問題,哪是需要批評的,有可能在批評中就轉變了學生的態度。如果是過程學習態度出了問題,哪麼需要的就不再是簡單的批評了,而是診斷與幫助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古語提醒我們,如果要做好某事,前提是準備好做這件事的工具,而且要掌握做這件的方法。良好的學習態度緣積極的學習興趣而積極的學習興趣是對學習過程內在享受,這種享受是由良好的學習方法帶來的,而學習興趣也只可能由良好的學習方法產生,為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我們的教育首要任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應該怎樣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讀完這本書後我認為:第一,教師的課堂教學氛圍應該是民主平等的。課堂上,老師要讓自己與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形成互動的、和諧的、民主的關係,要成為引導學生學會尋求知識、吸收知識、運用知識的組織者和領路人,成為學生表達觀點、傾訴情感的知音。第二,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應該是高質有效的。可以説,一位教師的課講授得很出色,如果沒有有效的組織教學,那麼這一節課一定是一節失敗的課。一節有效組織的課堂教學也就是一堂好課的標準。任何一節課都要以組織教學開始,並貫穿於課的始終。所以我們要學會課堂教學的各種組織方法和策略,並按照新課程理念要求,從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的高度,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積極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使教師有效地教學,學生有效地學習。第三,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人文真誠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熟悉學生的差異,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多角度地預測可能會產生的多元化的答案,從而做到心中有數、準確地評價學生可能出現的五花八門的回答,讀後感《課堂密碼讀後感》。

真正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並不是教師個人的精彩課堂,也不是學生個人習得學科知識的課堂,而是教師與學生藉助課堂教學這一活動與平台,在教師的精彩教學之中,在學生學科知識的習得過程中,體會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共鳴與知識共享的樂趣的課堂。”是的,就是這樣的課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課,才是精彩的課。

課堂效率=教學進度×學習接受度

文中提出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評價,並不是看課堂教學過程如何,而是看課堂教學產生的學習結果如何。不管課堂教學過程多麼豐富多彩,多麼受學生歡迎,如果學生對教師講解的內容難以理解,難以接受,那麼這堂課也是低效的。不管老師上課講了多少知識,也不管是怎麼講解知識的,最終的判斷標準應該是學生接受了多少知識。從上面這個公式可以看出課堂效率等於教學進度與學習接受度的乘積。兩個因數都達到最大的時候,乘積就是最大的。因此要讓課堂發揮最大的效率,肯定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努力和投入,教師一味地加快教學進度而不顧學生的學習接受度,或者學生只管個人的學習接受度而不順應教師的教學進度,都很難讓課堂效率最大化。作為一門學科,體育課與其它課程教學一樣,也有其固定的教學內容和一定的教學方法。但作為體育課又不同於其它課程教學,它具有更廣泛的活動空間和獨特的教學方式。在平時的體育課實踐與同事們的交流學習中,我認識到把“教”與“玩”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提高國小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愛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他們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常常以直接興趣為動力。因此,國小生的情趣特點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這就要求我們在體育教學中應從學生的情趣特點出發,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寓教於玩,這樣既能增強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又能在娛樂遊戲中體現體育教學內容,達到體育教學目的。其次,國小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國小生,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都比較差,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教師講的頭頭是道,學生卻似懂非懂的情況,這就説明體育教學只強調“教”是不夠的,還必須同“玩”結合起來,通過做遊戲等趣味活動來啟發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做到潛移默化。 通過教與玩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其實踐效果是明顯的,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增強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豐富了體育教學形式和體育教學內容,實現了教者與學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鳴。因此,在體育課堂上,學生精神飽滿,興高采烈,自覺、主動地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其次、強化了學生的體能鍛鍊,吸引了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通過“玩”達到了學生運動量,促進了體能的增強。第三、為體育課堂營造了一個比較自由、民主的寬鬆環境,在活動中培養健康的情趣,鍛鍊堅強的意志,促進學生個人性格、氣質的發展。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課堂就是我們的主戰場。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課堂教學因素佔了相當的比例,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周密準備、課堂求真務實、不斷改進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二篇:《課堂密碼》讀後感

《課堂密碼》是對課堂教學的深度思考。走近課堂,既不遠離課堂,也不走進課堂,才發現課堂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我們需要成績,但卻不能從學生身上搶成績;我們需要趣味,但又不能偏離學科來討好學生;我們需要有序,但又不能用權力和體力去管制學生。當我們不再用要什麼就取什麼,看不慣什麼就改什麼的心態來行事,而是尊重學生,尤其是學生的生活,尊重同事,尤其是同事的課堂時,才可能在有序的課堂中獲得樂趣,在有趣的課堂中獲得成績。

“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這已經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教育口號。《課堂密碼》的有效性向我們揭示了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只有教師的教學進度與學生的學習接受度步調一致,才可能做到教學相長,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至於那些多姿多彩的教學技巧,只有在教學進度與學習步調一致的情況下,才可能真正起到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

剛開始上課時,學生都還樂意聽老師講課,過了二十分鐘後,還能夠聚精會神的學生就越來越少了。學生的學習態度之所以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我相信並不是因為學生天生就不想學習,而是因為學生的學習接受度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就像孩子的步伐無法跟上父母的步伐一樣。因此課堂效率=教學進度*學習接受度。我們要努力打造“有效課堂”。效就是效率。課堂效率是指學生在單位學習時間裏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在此過程中獲得的良好的學習體驗。可以説,時間、結果和體驗都是考量課堂教學效率的必不可少的指標。所以,課堂教學是否有效並不在於教師有無完成教學內容或者完成多少,而是學生有無從中學到知識、技能和方法以及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的教學。可是,現實教學中卻有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往往僅以教了多少來衡量課堂的效率和質量,認為只要加大投入,搞“大運動量”訓練就能取得好成績。

其實,“課堂效率等於教學進度與學習接受度的乘積。兩個因數都達到最大的時候,乘積就是最大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一定要相互照顧對方的進度,將過量的教學進度用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接受度,或者將過量的學習接受度用於促進教師的教學進度,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效率。教師要確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的概念,在教學時既不能跟着感覺走,也不能簡單地把“效率”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師還要具備反思的意識,持續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今天的課堂教學是有效的嗎?學生和我在這40分鐘裏學到了哪些知識或技能?哪些方面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發展和提升?”如此“各取所需,各有所得”的課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課堂。

如何營造有趣課堂呢?筆者以為,教師除了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設以外,課堂上還要善於創設良好的學習心理氛圍:用教師的親近感帶引學生求知的潛動力,用新奇多變的教學設計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情激情促使學生產生主動體驗的需要,用巧設問題來激活學生的思維,用成就感來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試想,教師微笑的表情、温和的語言,怎不牽引學生輕鬆愉悦地就學?教師信任、期待的目光,怎不驅動得學生積極思考,努力探求?教師飛揚的激情,怎不讓學生被深深感染?……這樣,“當我們着力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科學方法來幫助學生應對考試時,學生不但贏得了好成績,還體驗到了學習過程中的樂趣,這就是素質教育。”

塑造有序課堂就意味着教師既要“通過課堂管理來避免或消除影響班級有序學習的事件”,又要“通過合作學習凝聚班級合力,在整體上提高課堂效率”。這是教師實施課堂管理的兩個核心目的,也是有序課堂的兩個基本要求。所以,不要以為靠教師威嚴命令乃至訓斥獲得的安寧就是有序的課堂,因為“這種依靠‘威逼利誘’創造出來的教學氛圍,它的持久性是值得懷疑的”。也不要以為學生正襟危坐、豎耳傾聽、沒有題外語言題外動作的課堂就是有序的課堂。

事實上,“課堂的動與靜本身,並不是評價課堂教學有序與否的標準,而是要看它們是否有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對課堂動與靜的調控,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進行智慧的設計,而不能僅依靠其個人權威。作為學校一方要安排足夠的讓學生動起來的課程,如體育課、探究課、(本站向您推薦)勞動課,以此消耗或過濾學生動起來的本能,只有這樣,才可能讓學生在需要靜的課程中靜下來。而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允許學生有適度的運動,只是運動的幅度可以小一些,比如讓學生笑一笑,讓學生有適當走動的機會,或者師生一起做做與教學內容有關的遊戲等等。

總之,“高效、有趣、動靜有序”就是理想的好課堂。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在有序的課堂中獲得樂趣,在有趣的課堂中獲得成績,就是我們課堂成功教學的祕訣所在。

第三篇:《課堂密碼》讀後感

《課堂密碼》讀後感王鋭

讀完《課堂密碼》一書,感觸挺深,下面從幾個方面談點感受。

一.面對課堂的深度與寬度,我們何去何從?

回顧自己的課堂,深度和寬度都很大,造成學生難以接受,尤其是化學成績靠後的學生。一開始就關注深度,使的一些學生被拋到後面,認為化學很難,害怕化學。知識的深度和寬度是相對的。對於中學生來説,要達到的深度也就是課程標準的要求,它對於每一個學生來説都是一樣的。在某種程度上,它是以學生的基礎一致為前提的。深不一定就是難,現在看來應該是學生理解和應用的深,而題目並一定難,只要學生對知識有足夠的思考量,能把知識聯繫到一起,會綜合運用就是“深”。對於寬度,和社會上的一些新知識結合好像增加了寬度,雖然學生知道的多了,但也造成學生記憶的增多,沖淡了重點。因而,以後在教學中,開始的時候要淺一點,當學生的基礎打牢了以後,才能朝着深度去邁進。,對於教學的寬度要適可而止,不可一味地注重新奇。

二.讓教學進度與學習接受度保持適當張力

在教學中,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就基本按着事先安排好的計劃進行授課,內容趕的很快,導致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理解和練習,不能很好的掌握,漏洞較多,給以後的學習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就是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是否能夠接受的緣故。其實,教學進度和學生的接受度並不是完全矛盾的,只要把握好,不該講的知識不講,需要講的少講,重點的點撥講就行了,把時間留給學生思考、練習、再思考,再一個就是對於課堂上不能掌握好的學生要用課下的時間予以指導和輔導,學生是完全可以掌握的。

我們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學進度,一是要願意花時間打基礎。只有基礎紮實的

進度才會達到真實且可持續的效果。二是教學着眼點要高,但教學着手點要低。我們對課堂教學要有百分之百的期望,但要明白通過上新課達到百分之多少,通過作業達到百分之多少,通過複習達到百分之多少,不要希望一堂課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三是要對教學內容分層。以前我們只想到學生分層,其實教學內容分層更重要,對學習精力與潛力都有限的學生來説,只有“有所失才能有所得”。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把教學內容中的重點指出來,才可能真正做到更快的進度與更好的效果共存。

三.課堂的有效與有趣能夠兼得

原來我認為課堂有效,就是學科知識的掌握與學習成績的獲得,有趣就是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保證學生的聽課激情。現在看來,真正有趣的課堂有利於有效課堂的實現,而真正有效的課堂又有利於學科興趣與學習興趣的激發與維持。這需要我們調整自己的生活與教學態度,多看生活與教學中的積極面,還需要更透徹地理解教學內容,把教學智慧融入教學內容的選擇與重組之中,讓教學內容更親近學生,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學生擊親近冰冷而又抽象的教學內容。

四.動靜結合方顯課堂本色

課堂學習既可以在靜態下,也可以在動態下進行,但並不是所有的動與靜, 都有利於課堂教學的開展。學生在該動的時候不動是不行的,比如教師佈置學習任務時,他既不思考,也不行動。在靜的狀態下,學生容易獲得知識;在動的狀態下,學生容易形成能力。只要學生真正聽進去,有激情,眼光放亮的在聽,可以一節課都在講。如果學生無精打采,那不一定是學生走神,可能是學生由於聽不懂了,那就要及時調整教學,讓學生動起來,手動起來,腦動起來。以上是自己的一點淺薄認識,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第四篇:《課堂密碼》讀後感

讀《課堂密碼》後

玉成九義校賈文英

最近,我拜讀了《課堂密碼:對課堂教學的深度思考》(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周彬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一書,感觸頗多,受益匪淺。

《課堂密碼:對課堂教學的深度思考》一書分為五個部分,即:打造“有效課堂”;營造“有趣課堂”;塑造“有序課堂”;課堂中的“學生”;課堂中的“教師”。 作者主要觀點如下:莫把課堂只當課堂;莫把課堂只當教學;莫讓課堂止於安靜;以學生為師;以同事的課堂為友。 下面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要忙而有功。

周博士在書中告訴我們,要"打造有效課堂"。什麼叫課堂教學?什麼叫"有效課堂"?彷彿沒有比考試更直接、更權威、更有説服力的。作者對考試前師生既緊張又忙碌的日子描寫讓人不免一笑:用忙碌來麻痺自己的神經,減輕緊張感。教師生怕還有什麼知識點沒有講給學生聽,學生生怕還有什麼知識點沒有掌握,大家都在過着查漏補缺的生活。教師都希望學生能夠在考前百分之百地掌握知識點,學生自己也是如此。可是,教師與學生呈現出來的疲態、顯現出來的茫然,很難讓人相信這支疲憊之師能夠在大學聯考或會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對於很多事情"笨鳥先飛、勤奮、忙碌"都是褒義,但是對於教師來説怎麼能高效的完成工作才是最重要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第一,在教學上,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能力,這樣就需要根據新課程標準仔細研讀把握教材,備課時不斷提升自己對課堂的預見能力,設計生動有效的課堂,提高課堂效率,真正的給學生們帶來他們喜歡和需要的知識。

第二,在自身素質提高方面,教師的個人素質是決定教學專業水平的關鍵,像是專業知識水平、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的思想都是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備的條件。像是語言表達能力和思想都是與生俱來的,要想改變非常的難,需要堅持不斷的努力和實踐。所以不斷地學習,給自己充電,不斷為自我實現而努力。

第三,在時間分配方面,教師的工作瑣碎而繁雜,但就是在一樣的工作強度下,還是經常看到很多教師不會佔用學生的課下時間,他們利用課間時間充分的運動、課下進行午休,並且他們也不把工作帶回家中,一樣可以把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他們怎麼做到的?祕訣就是合理分配時間:由於課前備課十分精細,學生們能夠當堂達成學習任務,課下基本不用找學生輔導;合理制定計劃,按部就班的完成一項項工作;不拖拖拉拉,把工作趕到前面做。每當自己撓頭於眼前大把的工作而猶豫先完成哪項的時候,別人早已進行一半了。做到合理計劃工作時間,不僅有利於自己的工作,對於身體和心情也是一樣有利的。 這樣,教師才不是忙而無功,而是忙而有功。

二、教師要塑造“三有課堂”。

第一、打造“有效課堂”。真正有效率的教學,不但要教師上好課,更要求教師有把課堂聯合起來的能力,這樣即使不是每堂課都精彩,也同樣能夠為學生提供有效率的教學。學得好,還要考得好,重視學科知識的提取,在於強化學生的學習責任,更在於促使學生在學習環境中進行互動並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這是為了別人,更是為自己。課堂結構=學科深度×教育廣度,注重深度與廣度的均衡配置。書中“有效課堂”的理論讓我豁然開朗,也讓我再次深思揣摩,再次用科學的眼光來審視課堂教學。我是一名一線教師,我校每期都有集體備課,説課,聽課,評課,很多教師提出了自己課堂教學中不少的困惑。真正的課堂密碼,是一種對待課堂教學的科學觀念和思維方法,這種觀念和方法,猶如暗夜中的明燈,引領我 1

對激活課堂充滿信心,我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做《課堂密碼》的踐行者。

第二、營造“有趣課堂”。 原來我認為課堂有效,就是學科知識的掌握與學習成績的獲得,有趣就是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保證學生的聽課激情。現在看來,真正有趣的課堂有利於有效課堂的實現,而真正有效的課堂又有利於學科興趣與學習興趣的激發與維持。這需要我們調整自己的生活與教學態度,多看生活與教學中的積極面,還需要更透徹地理解教學內容,把教學智慧融入教學內容的選擇與重組之中,讓教學內容更親近學生,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學生去親近冰冷而又抽象的教學內容。

課堂效率=教學進度×學習接受度,那些多姿多彩的教學技巧,只有在教學進度與學生接受度步調一致的情況下,才能夠真正起到提高課堂效率的作用。因教施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教學一定要有活力,教師的定力深,課堂越活潑,越有利於教學目標的落實。“與學生結盟”,“與教材為敵”,以有趣課堂實現課堂有效。

第三、塑造“有序課堂”。追求教學的輕鬆與幸福,讓學生在課堂中做主人,自主參與,不僅僅是身體的參與,而且是學生的思維參與到教學內容中,從而產生學習能力與自主能力。實現師生共享點,既不是教師適應學生個體,也不是學生個體適應教師,而是教師適應學生羣體,而學生也要主動地向學生羣體靠攏。

要實現課堂教學“動”與“靜”的有機統一。課堂學習既可以在靜態下也可以在動態下進行,但並不是所有的動與靜,都有利於課堂教學的開展。學生在該動的時候不動是不行的,比如教師佈置學習任務時,他既不思考,也不行動。在靜的狀態下,學生容易獲得知識;在動的狀態下,學生容易形成能力。只要學生真正聽進去,有激情,眼光放亮的在聽,可以一節課都在講。如果學生無精打采,那不一定是學生走神,可能是學生由於聽不懂了,那就要及時調整教學,讓學生動起來,手動起來,腦動起來。

總之,課堂是鮮活的,是富有生命力的,需要每位教師用心去經營、澆灌。《課堂密碼》立意於對課堂的結構與效率進行分析,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激活課堂,為我們的教學添姿加彩!讓我們激活課堂吧!

第五篇:《課堂密碼》讀後感

《課堂密碼》讀後感

微電園一小***

讀罷《課堂密碼》一書,我自己收穫頗多、感悟不少。

《課堂密碼》這本書,對我們在一線的老師有非常大的幫助,它讓我們對課堂教學的發展方向,有更為清晰的把握,對課堂教學本身,有更為深刻的理解,是我們一直尋找指導我們課堂教學的密碼。

為何教師總是忙而無功?書中告訴我們,要“打造有效課堂”。什麼叫課堂教學?什麼叫“有效課堂”?彷彿沒有比考試更直接、更權威、更有説服力的。作者對考試前師生既緊張又忙碌的日子描寫讓人不免一笑:用忙碌來麻痺自己的神經,減輕緊張感。教師生怕還有什麼知識點沒有講給學生聽,學生生怕還有什麼知識點沒有掌握,大家都在過着查漏補缺的生活。教師都希望學生能夠在考前百分之百地掌握知識點,學生自己也是如此。可是,教師與學生呈現出來的疲態、顯現出來的茫然,很難讓人相信這支疲憊之師能夠在大學聯考或會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確實,幾乎所有的教師都知道:在學生前期的學習中,儲存知識的能力肯定比提取知識的能力更重要;但在後期的學習中,提取知識的能力就顯得更有價值了。當然,只是根據學習的階段來區分知識的儲存與提取哪個更有價值,既不科學也不全面,因為不管是知識的儲存還是知識的提取,都是貫穿於學習、教學的整個過程的。

對於很多事情,“笨鳥先飛、勤奮、忙碌”都是褒義,但是對於教師來説,怎麼能高效的完成工作才是最重要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第一,在教學上,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能力,這樣就需要根據新課程

標準仔細研讀把握教材,備課時不斷提升自己對課堂的預見能力,設計生動有效地活動課堂,提高課堂效率,真正的給學生們帶來他們喜歡和需要的知識。這個要求是非常高的,在與不斷地學習、思考和嚴格要自我要求,這也是提升教師專業化素質最好加以改變的一條。

第二,在自身素質提高方面,教師的個人素質是決定教學專業水平的關鍵,像是專業知識水平、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的思想都是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備的條件。像是語言表達能力和思想都是與生俱來的,要想改變非常的難,需要堅持不斷的努力和實踐。所以不斷地學習,給自己充電,不斷為自我實現而努力。

第三,在時間分配方面,教師的工作瑣碎而繁雜,但就是在一樣的工作強度下,還是經常看到很多教師不會佔用學生的課下時間、利用課間時間充分的運動、課下進行午休,並且他們也不把工作帶回家中,一樣可以把工作完成的很出色。他們怎麼做到的?祕訣就是合理分配時間:由於課前備課十分精細,學生們能夠當堂達成學習任務,課下基本不用找學生輔導;合理制定計劃,按部就班的完成一項項工作;不拖拖拉拉,把工作趕到前面做。每當自己撓頭於眼前大把的工作而猶豫先完成哪項的時候,別人早已進行一半了。做到合理計劃工作時間,不僅有利於自己的工作,對於身體和心情也是一樣有利的。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