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論持久戰讀後感15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87K

論持久戰讀後感1500字精品多篇

《論持久戰》讀後感 篇一

作為一箇中國人,毛澤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雖然很崇拜他,但是很不解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帶領了中國從一個半殖民半封建的國家走到了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曾經也有過懷疑,毛澤東是怎麼樣讓思想、政治、軍事,這三個方面很有機融合在自己身上的,三個毫不相關的問題在主席身上為什麼沒有一點點副作用呢?畢竟,人無完人,他是怎麼做到的?還記得家裏的爺爺一直把毛澤東作為一個神一樣的人敬仰者,有很多的疑惑。當然可能也是因為我們已盡遠離了毛主席的時代,他那些曾經指引着我們前進的思想已經被我們所淡忘了,也許他在那個瘋狂的年代所做的事情,讓我們對他的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是這一次讀了《論持久戰》之後,我對毛主席的形象不再只是從書本上,還有各個圖片上的主席形象了,有了更多的認識。

第一次拜讀毛澤東的作品,也許只是讀了一篇作品就判斷一個作家的好壞,太武斷了,可是,在我看來,我一個從未經歷過抗日戰爭,不瞭解戰爭真正情況的人,在看了主席寫的這一片文章之後,也對中國贏得抗日戰爭充滿的信心。在之前的學生生涯中有學習過他的詩,有聽聞主席的文采,這次讀了主席的文章之後才知道毛主席的確是一代文學大師,也的確是一個軍事家。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還能夠冷靜下來正確的分析了抗日戰爭的形勢,並且用一篇文章,簡單明瞭的闡述了自己的理論不得不讓人佩服,還有不得不驚歎主席對抗日戰爭三個戰爭階段的預判。

論持久戰是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發表的一篇關於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未來的的文章。在整篇文章一萬多個字中,主席將抗日戰爭中,中日交戰的優勢、劣勢都總結了出來。短短38個小段落,從開始國人對這一場戰爭的各種看法開始,引出了持久戰這個主題,接着討論了兩種主流的看法;一是中國必敗論、二是速戰論,最後在文章最後的幾個自然段(小節)裏,毛澤東為中日戰爭提出了正確的指導方針:敵強我弱、敵退步、我進步、敵小我大、敵寡助、我多助。這二十字裏藴含了主席在之前多次與國民黨鬥爭中總結出的珍貴的戰爭經驗,是我們贏得抗日戰爭的理論基礎。這篇文章也給在困苦鬥爭中的中華人民,給與了一個強大的信心。

通讀了整篇文章,感覺到論持久戰這一篇文章,就是在不斷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再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講解了中日戰爭的優劣勢,特別是在第六段,在於美國記者_的談話中,通過與美國記者的一問一答,主席系統地、詳細地回答了中國會不會亡國;在什麼條件下,中國可以戰爭日本;戰爭前途會怎樣發展;及關於中國東北等各個方面的問題。整篇文章中,毛主席總共提出了21個問題,前半部分問題主要回答了抗日戰爭為什麼是持久戰,最後為什麼中國會贏得勝利,還有總結批評了兩個當事主要存在中國戰敗輪和速勝論。後半部分是什麼是持久戰,怎樣進行持久戰,中國如何通過持久戰贏得抗日戰爭最後的勝利,和進行人民戰爭的重要性。在我個人看來,主席將整篇文章分為了38個小段落,前30個小段主要是交代了文章的背景,當時的中日局勢,當時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主要思想,日本作為一個侵略國家的優勢劣勢(主要見第十分點),中國憑什麼可以贏得這一場戰爭(第十一段)。後八個小段,主席提出了什麼是持久戰,怎麼進行持久戰等等。每一個小點,都能夠看到主席運用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抗日戰爭的根本問題做出了很正確、精闢的論述,成功的預見到了抗日戰爭未來的發展路線,做出了正確指導抗日戰爭的決策、政策,制定了指導抗日戰爭的正確路線、方針。《論持久戰》,它不僅成為了國內戰爭,乃至世界戰爭中的的軍事理論,同時它也是哲學上也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現在,世界總體和平的今天,也許不會在發生像七八十年前一樣的慘烈的戰爭,但是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從這一篇文章一種學到東西。在此我簡單的談一談我讀完這一篇文章後,我的一點點感悟。首先,做人做事必須得樂觀,當然並不是盲目的樂觀。樂觀的前提是冷靜、客觀的分析了情況,才積極地思考,對待事物。第二點,要辯證的分析現有的問題,有利的、不利的都要統統列出來,對於有利的因素不要過分的誇大,但是對於不利的事情也是認真對待,不能忽視問題的重要性。要學習的是毛澤東辯證唯物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第三,就是積極努力去做事,不要因為一些困難就放棄,不努力什麼也沒有。

論持久戰讀後感 篇二

讀了毛澤東《論持久戰》後頗有感受。文中主要闡述了,在我方弱於敵人時或環境不利於我方時應採取持久戰的策略,只要採取此策略則必勝。在此情況下要杜絕投降論和速勝論,因為在敵強於我時這兩種論調就不現實,必然導致客觀失敗。主要內容是:

1、揭示了抗日戰爭發展的基本規律(敵強我弱、敵退步、我進步、敵小我大、敵寡助、我多助);

2、論述了只有實行人民戰爭,才能贏得勝利的思想;

3、闡明瞭抗日戰爭作戰的形式上,主要是運動戰,其次是游擊戰。

在《論持久戰》中,毛主席説:“中日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一個決死的戰爭。”日本是一個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但它的侵略戰爭是退步的、野蠻的;中國的國力雖然比較弱,但它的反侵略戰爭是進步的、正義的,又有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這種進步因素的代表。日本戰爭力量雖強,但它是一個小國,軍力、財力都感缺乏,經不起長期的戰爭;而中國是一個大國,地大人多,能夠支持長期的戰爭。日本的侵略行為損害並威脅其他國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國際的同情與援助;而中國的反侵略戰爭能獲得世界上廣泛的支持與同情。最後,毛主席得出一個結論:“中國會輸嗎?答覆:不會。中國會速勝嗎?答覆:不會。這個戰爭會持續很久。從這裏,可以看出來:國內,當時有着“中國會輸、中國能速勝的錯誤思想。為了人民,毛主席告訴了我們正確的看法。

毛主席還指出,這個持久的戰爭要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毛澤東着重指出,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將是中國很痛苦的時期”,“我們要準備付給較長的時間,要熬得過這段艱難的路程。”毛澤東強調“此階段中我之作戰形式主要的是游擊戰,而以運動戰輔助之”。“此階段的戰爭是殘酷的,地方將遇到嚴重的破壞。但是游擊戰爭能夠勝利”。

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還強調了“兵民是勝利之本”。他説:“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只要動員了全國老百姓,就會造成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

讀完《論持久戰》,我感觸很多。其實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場持久戰呢?無論是誰,都不可能經歷一帆風順的一生,也不太會有註定失敗的一生,成功的取得往往需要經受過無數困難與挫折的洗禮,不可能不廢吹灰之力就能享受幸福的生活。但是,只要你有毅力,不怕失敗,不怕挑戰,成功近在咫尺。所以“速勝論”與“亡國論”都是錯誤的,我們的人生同樣需要持久戰。在一生中,我們會經歷不同的階段,正如抗日戰爭的三個階段一樣,人生或許有更多的時期,認清每個時期自己的任務,確立不同的目標,我們會過得更加充實。論持久戰提出了“兵民是勝利之本”的論斷,那麼在人生中,自己就是勝利之本,每一個人都掌握着自己的前途與命運,選擇怎麼樣的人生道路,最終會有什麼樣的歸宿,你,都是根本。我想,我們現在需要從全新的角度去學習思考論持久戰,去體會革命前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賦予它不一樣的含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負我們的使命,不斷的成長與提高。

《論持久戰》讀後感 篇三

《論持久戰》讀後感

一代偉人毛澤東有很多令人欽佩的地方,我認為其中之一就是他的邏輯思維、辯證思想,在論持久戰中就發揮的淋漓盡致。

他並不像大多數人一樣,隨便斷言中國的勝敗。他認為既然説勝利,那麼就得有勝利的依據。反而言之,你説失敗,那又為什麼會失敗呢。毛澤東對每一個問題的論證都是嚴謹的,循序漸進句句在理,也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推斷出來抗日戰爭在持久中勝利的結論。

《論持久戰》是一篇深刻的文章。之所以認為其深刻就在於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體會。這些體會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對於企業還是個人都是意義非凡的。

第一、對於“持久”二字的領悟。

先就企業而言,比如説我們的汽車後市場。市場還未成熟,切勿有一口吃個胖子的想法和行動。任何一個企業都不要妄想一朝一夕成就偉大的業績。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根據實際慢慢推進。

當年的抗日戰爭,是要通過武力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的土地。現在的汽車後市場品牌戰,則是要通過謀略將潛在消費者的意識收歸旗下。儘管兩者的目的和手段都不一樣,本質卻是相同的,通過量的積累實現質的飛躍。要打贏這場戰爭我認為可以分為五步:首先是要有做品牌的想法,其次是有系統的規劃,接下來就是品牌推廣、品牌維護,最後則是品牌回饋。

就個人而言,尤其是剛剛進入公司的新人,不要腦子裏總想着晉升,想着自己為什麼沒有好的發展。職場新人總是跳來跳去,到頭來一事無成的例子比比皆是。選對了企業,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踏踏實實做事,在學習中成長,堅持下來的才是成功的。

金恆德是一個有着巨大發展前途的企業,記得面試的時候段總説過一句話“公司給了你機會,怎麼發展就看你自己了。”這句話對於金恆德的每一個員工都是一樣的,發展靠個人,成功靠堅持。

第二、嚴謹的態度。

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很多人都會犯一個錯誤——説閒話,尤其是無憑無據的閒話。且不説公司制度,就談根據。我們議論的問題往往都是無憑無據。記得有一個經典的遊戲“傳話筒”,就是第一個人看題板,之後用動作傳遞給下一個人,一個接一個的。往往到了最後一個人那裏,答案跟題板上的已經相差十萬八千里了。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同樣的事情傳到自己的耳朵裏已經不再是事情的本來面目了,那我們又何須在意、何須八卦呢?

還有我們無意中傳的一句話也許對於別人來説是很大的困擾,那麼我們為何不把時間用在別的事情上呢?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非正式組織,這個組織發展好了對於公司能夠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發展不好可以會對企業造成危害甚至是威脅。所以希望金恆德的企業文化能夠深入人心,成為非正式組織茶餘飯後討論的重點。那麼我們這個企業就會慢慢的成為一個有凝聚力、有發展的企業。

第三、經驗之談。

毛澤東的一生都是不斷的在總結經驗,這一點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那成功的背後又能給你我什麼啟示呢?我認為凡事都要總結經驗,事情做過了之後要知道回顧,做好了想想怎麼才能做到更好,做不好的要檢討哪裏出了問題,怎麼樣才能在以後避免同樣的問題發生。

第四、謙虛的態度。

論持久戰中的最後一句話是這樣説的“我所説的只是一個概論,希望諸位研究討論,給以指正和補充。”在一個企業中,無論你是領導還是職員,都要時刻保持謙虛的態度,當然謙虛並不是不自信,而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身上都有亮點,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們難免會有想不到疏忽的地方,為什麼不去爭取一下別人的意見呢?

第五、遠見與預測能力。

很多年輕人,包括我在內,看問題並不是很長遠。只是看到眼前的狀況就輕易的下決定,結果一無所有。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以前的公司的一個同事,他很有能力,剛來公司的時候,公司給的職位只是一個最低職位——營業員,他看的很長遠,看中的是公司的氛圍和前景。而且他綜合分析了當前的局勢:部門沒有領班。他認為自己努力、踏實做事就一會會得到晉升。結果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成為了部門的領班。最後,就是他的腳踏實地、遠見還有能力,使他成為了公司唯一一個從普通員工成為經理的傳奇人物。

第六、速戰速決,切勿優柔寡斷。

毛澤東總結革命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持久中速決。我們生活中、工作中會面臨很多決斷的時候,我們就要權衡利弊速戰速決。我前兩天學車就對這點深有體會。前幾天練路的時候,前面有車的時候我總是一邊想變道,一邊又想減速停車,結果想來想去變道停車都來不及了。當我們認為一件事情有兩個或幾個解決方法的時候,就要果斷的選擇其一,不要錯過了最佳時機。

第七、發揮主觀能動性。 創新,在這個超速發展的時代一直被人們掛在嘴邊。那麼創新的源頭是什麼呢?主觀能動性。我們要有改變現狀、改變事物的想法,然後付諸行動,這樣才會產生新事物、創造新傳奇。金恆德是一個大舞台,給每一個人都提供了同樣的機會,如何在台上翩翩起舞只能在你我了。

上面是本人的拙見,希望大家對我的感想提供寶貴意見。

招商四部胡曉力

論持久戰讀後感 篇四

毛澤東,提到這個名字我們很多人就會心生敬意,即使是他曾今犯下的錯誤也掩蓋不了他創下的輝煌。我們偉大的毛澤東領袖,作為新中國的締造者之一,擁有令人驚歎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亦懷有令人折服的文學創作能力。在那個急需有人拯救中華民族的年代,他創造了令全世界都讚歎的軍事奇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論持久戰》等都是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留下的寶貴的軍事思想財富。

《論持久戰》明確的點出了中國與日本打的是一場持久戰——戰爭不能速勝,中國不會滅亡,最後的勝利是中國的。文中還明確指出“亡國論”、“速勝論”這些思想的錯誤性。毛澤東同志是站在一個超越了軍事的角度來對軍事行動進行表述。他的思想方向實現從政治層面着眼,再結合其特點運用哲學思想理論來進行認識,使我們能看得更加深遠更加深刻。以下就知我對其中的一些片段的認知和理解。

“抗戰十個月以來,一切經驗都證明下述兩種觀點的不對:一種是中國必亡論,一種是中國速勝論。前者產生妥協傾向,後者產生輕敵傾向。他們看問題的方法都是主觀和片面的,一句話,非科學的。”這是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講述的一段話。從中看來,我們平時看問題不能太片面也不能太極端,要學會全面的思考,而不要走兩個極端,要權衡這件事情的利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透它,從而解決這件事。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事情,有順心的也有不順心的,那些不順心的事不一定就是壞事,因為事情都有兩面性,換一個角度看,或許壞事就會變成好事,那我們面對這件事情的心情自然就會好起來,進而就能夠更好的處理這件事,做出理智,正確的決策。

“抗戰十個月以來,各種表現急性病的意見也發生了。例如在抗戰初起時,許多人有一種毫無根據的樂觀傾向,他們把日本估計過低,甚至以為日本不能打到山西。有些人輕視抗日戰爭中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他們對於“在全體上,運動戰是主要的,游擊戰是輔助的;在部分上,游擊戰是主要的,運動戰是輔助的”這個提法,表示懷疑。”這也是這篇文章中提到的一段話,總有人會認不清中國現在的實力以至於對日本作出盲目的,不切實際的判斷。這樣就會影響我方的作戰力。在我們實際生活中也是這樣的,面對困難時不要過度悲觀也不要過於樂觀,這都不是面對問題的最好心態,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低估對方的實力都是失敗的隱患。只有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優點和弱點,才能揚長避短或者是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從而遊刃有餘地解決自己面度對的困難。

“平型關一個勝仗,衝昏了一些人的頭腦;台兒莊再一個勝仗,衝昏了更多的人的頭腦。”平型關和台兒莊是抗日戰爭中少有的大捷,之後幾乎就沒有打過什麼勝仗,其中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人們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這就告訴我們:不能被一點點小小的勝利就衝昏了頭腦,我們要冷靜的面對一切。驕兵必敗,這是歷古以來的規律。冷靜分析當前局勢才是上上之策。

以上只是讀了這篇文章後的一部分感受。現在新世紀的我們,要秉承這樣的優良傳統,以高昂的精神和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去,學習毛澤東思想,生活態度,和思考方式,以及那種人生理想,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論持久戰讀後感 篇五

第一次拜讀毛澤東主席的作品,也許只是讀了一篇作品就判斷一個作家的好壞,太武斷了,可是,在我看來,我一個從未經歷過抗日戰爭,不瞭解戰爭真正情況的人,在看了主席寫的這一片文章之後,也對中國贏得抗日戰爭充滿的信心。在之前的學生生涯中有學習過他的詩,有聽聞主席的文采,這次讀了主席的文章之後才知道毛主席的確是一代文學大師,也的確是一個軍事家。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還能夠冷靜下來正確的分析了抗日戰爭的形勢,並且用一篇文章,簡單明瞭的闡述了自己的理論不得不讓人佩服,還有不得不驚歎主席對抗日戰爭三個戰爭階段的預判。

論持久戰讀後感論持久戰是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發表的一篇關於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未來的著名的文章。在整篇文章一萬多個字中,主席將抗日戰爭中,中日交戰的優勢、劣勢都總結了出來。短短38個小段落,從開始國人對這一場戰爭的各種看法開始,引出了持久戰這個主題,接着討論了兩種主流的看法;一是中國必敗論、二是速戰論,最後在文章最後的幾個自然段(小節)裏,毛澤東主席為中日戰爭提出了正確的指導方針:敵強我弱、敵退步、我進步、敵小我大、敵寡助、我多助。這二十字裏藴含了主席在之前多次與國民黨鬥爭中總結出的珍貴的戰爭經驗,是我們贏得抗日戰爭的理論基礎。這篇文章也給在困苦鬥爭中的中華人民,給與了一個強大的信心。

通讀了整篇文章,感覺到論持久戰這一篇文章,就是在不斷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再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講解了中日戰爭的優劣勢,特別是在第六段,在於美國記者斯諾的談話中,通過與美國記者的一問一答,主席系統地、詳細地回答了中國會不會亡國;在什麼條件下,中國可以戰爭日本;戰爭前途會怎樣發展;及關於中國東北等各個方面的問題。整篇文章中,毛主席總共提出了21個問題,前半部分問題主要回答了抗日戰爭為什麼是持久戰,最後為什麼中國會贏得勝利,還有總結批評了兩個當事主要存在中國戰敗輪和速勝論。後半部分是什麼是持久戰,怎樣進行持久戰,中國如何通過持久戰贏得抗日戰爭最後的勝利,和進行人民戰爭的重要性。在我個人看來,主席將整篇文章分為了38個小段落,前30個小段主要是交代了文章的背景,當時的中日局勢,當時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主要思想,日本作為一個侵略國家的優勢劣勢(主要見第十分點),中國憑什麼可以贏得這一場戰爭(第十一段)。後八個小段,主席提出了什麼是持久戰,怎麼進行持久戰等等。每一個小點,都能夠看到主席運用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抗日戰爭的根本問題做出了很正確、精闢的論述,成功的預見到了抗日戰爭未來的發展路線,做出了正確指導抗日戰爭的決策、政策,制定了指導抗日戰爭的正確路線、方針。《論持久戰》,它不僅成為了國內戰爭,乃至世界戰爭中的著名的軍事理論,同時它也是哲學上也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論持久戰讀後感1100字 篇六

毛澤東的很多東西都是大實話,用在哪裏都合格的,比起他的後任們的幾個代表之類的浮雲要實用多了,用在商戰上也是一樣

戰略防守階段,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小公司想和大公司在商場上過招,先要做的就是忍耐,利用手中的高新技術給大公司提供一些服務,以換來生存和發展空間,逐步成長

,忍字當頭,否則,大公司只要一個抬手,公司就死於非命了。

戰略相持階段:敵來我走,敵疲我擾,敵走我追,進入這個階段的公司,有了一定的客户和固定收入,不必要完全依靠大公司來進行業務,本身的核心東西趨向於保守,對大公司的不平等條約開始反抗,在某一業務上會產生分歧點,但總的方向上還是要忍氣吞生。借大公司的流量和渠道暗中鋪自己的路

戰略反攻階段:小公司羽毛以成,業務渠道及社會方面的人脈網搭建完成,資金渠道不成問題了,核心團隊人員穩定,技術上成熟,這時就開始考慮脱離大公司的品牌來創建自己的品牌

但是這個時侯大公司絕不會放肥肉溜走,兵戎相見在所難免,主動出擊方為上策,先炮製出有利於自己的社會風向,利用社會人脈來製造大公司的醜聞和負面新聞,同時向大公司的商業對手暗送秋波,想辦法在法律上和道義上佔上風,製造一個口實來擺脱大公司展翅高飛。

要點:

1:問:在什麼條件下,小公司能戰勝並進而瓦解大公司的行業壟斷呢

答: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社會行業技術層面自由化的局面迫在眉捷;第二是國內外市場及行業需求的增加;第三是大公司內部人員矛盾的激化

打擊它,瓦解它,最終達到廢除壟斷。

2:主要戰略戰術

1;運動戰

1:小公司本身實力不足,如果在正面與大公司進行戰略對抗,無疑是自殺行為,採取運動作戰和流動作戰的方針,在大公司照顧不到的二線三線地區進行宣傳和鋪廣,採取反覆宣傳

定時宣傳,接力性宣傳等手段來提高知名度,在人手不夠的條件下,可以在全國多個地區分階段,分時間,分內容的宣傳行為,來打擊對手的產品

2:空隙戰,所謂百密一疏,再大公司的產品難免會有出問題的時侯,抓住這個機會,製造口實,用控制的一些媒體來發表一些混淆而含糊不清的文章,中國百姓和民眾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

寧信其有,不信其無,遙言這個東西沒有比在中國更有力量的了,只要謠言滿天飛,再確實的搞些質量評定一類的東西,大片的市場就都空出來了。

3:消耗戰

此戰法只用於成長起來以後的中型公司或在某一方面有絕對技術優勢的小型公司,在產品上不厭其煩的推出新功能和新技術,做到精確,精細,精巧,完美,新功能推出一定要快速而有效,迫使大公司抽調專業技術開發人才來進行對抗性資金和人力消耗,而小公司則牢牢佔領市場一線,必竟第一印象遠遠大於仿造者。

4:計謀戰

採取36計中的任意一計來打擊,削弱對手,以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一切計策都要在法律規定以內進行,否則很容易出問題,我相信可能一時不會出事,但是紙包不住火

過份採用非社會手段解決問題,總會有敗露的一天。

《論持久戰》讀後感 篇七

原來只知道《論持久戰》是毛澤東寫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今天查了相關資料,看了原文才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它是毛澤東在1938年寫的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的演講稿。當時抗戰全面爆發,在國民黨內出現了“速勝論”和“亡國論”等論調。在共產黨內,也有一些人寄望於國民黨正規軍的抗戰,輕視游擊戰爭。針對這些言論和戰爭的具體情況,毛澤東作了具體分析並且對於戰爭也作了預測和戰略部署。可以説是一部超前的戰略分析著作。

文中首先對於“速勝論”和“亡國論”予以否定並提出抗日戰爭將是持久戰。中國不會亡,中國人不會淪為亡國奴,我們必然會取得戰爭的勝利。全文總結起來原因有四點: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由於敵強我弱,所以這場戰爭一定不會很快結束。而後三點則可説明我們一定會勝利,只不過要經過持久戰。文章條理清晰,娓娓道來。據理力爭的推翻了“速勝論”和“亡國論”的無科學理論,使人們對這場戰爭持正確的態度。同時,條條闡述我們會取得戰爭勝利的原因,增強了我們對戰爭的信心。

隨後文中闡述了我國將採取的戰略,分析了戰爭趨勢。我們的戰略方針是運動戰為主,游擊戰為輔。同時強調“兵民是勝利的根本”,應團結廣大農民羣眾,只有人民戰爭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可見他把勝利的最重要因素放在人上面而非武器,也許日本在武器上比我們先進,但是勝利最終還是屬於我們的。而歷史也足以證明他的理論的正確性。

同時,也指明瞭中日都不會妥協以結束戰爭。與日本方面,他們的胃口很大,單純幾個省份的割讓並不能滿足他們的狼子野心;對於中國,我們也不容許日本保留中國的寸土。我們是絕不會妥協的,戰爭也是必然會進行下去的。

最後,而對於戰爭的趨勢,他預測將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三個階段的具體情況不能預斷,總體趨勢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這一點是我最為佩服的,當時毛澤東寫這篇文章時剛處於戰爭初期,而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對戰爭的推測準的讓我們吃驚。足以顯示了他對戰爭獨特而敏鋭的洞察力和他的軍事才華,也難怪這篇文章會被奉為經典,成為一部偉大的馬列主義的經典軍事理論著作,同時被譽為世界十大軍事名著之一。

在文中,毛澤東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對戰爭的根本問題作了精闢的論述,制訂了指導抗日戰爭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證明了其無比的正確性。它可用於指導反侵戰爭,並經得起實踐的檢驗。他在文中所展示的思考模式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即使在社會主義的今天,學習這篇著作也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論持久戰》讀後感 篇八

作為一箇中國人,毛澤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雖然很崇拜他,但是很不解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帶領了中國從一個半殖民半封建的國家走到了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曾經也有過懷疑,毛澤東是怎麼樣讓思想、政治、軍事,這三個方面很有機融合在自己身上的,三個毫不相關的問題在主席身上為什麼沒有一點點副作用呢?畢竟,人無完人,他是怎麼做到的?還記得家裏的爺爺一直把毛澤東作為一個神一樣的人敬仰者,有很多的疑惑。當然可能也是因為我們已盡遠離了毛主席的時代,他那些曾經指引着我們前進的思想已經被我們所淡忘了,也許他在那個瘋狂的年代所做的事情,讓我們對他的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是這一次讀了《論持久戰》之後,我對毛主席的形象不再只是從書本上,還有各個圖片上的主席形象了,有了更多的認識。

第一次拜讀毛澤東主席的作品,也許只是讀了一篇作品就判斷一個作家的好壞,太武斷了,可是,在我看來,我一個從未經歷過抗日戰爭,不瞭解戰爭真正情況的人,在看了主席寫的這一片文章之後,也對中國贏得抗日戰爭充滿的信心。在之前的學生生涯中有學習過他的詩,有聽聞主席的文采,這次讀了主席的文章之後才知道毛主席的確是一代文學大師,也的確是一個軍事家。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還能夠冷靜下來正確的分析了抗日戰爭的形勢,並且用一篇文章,簡單明瞭的闡述了自己的理論不得不讓人佩服,還有不得不驚歎主席對抗日戰爭三個戰爭階段的預判。

論持久戰是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發表的一篇關於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未來的著名的文章。在整篇文章一萬多個字中,主席將抗日戰爭中,中日交戰的優勢、劣勢都總結了出來。短短38個小段落,從開始國人對這一場戰爭的各種看法開始,引出了持久戰這個主題,接着討論了兩種主流的看法;一是中國必敗論、二是速戰論,最後在文章最後的幾個自然段(小節)裏,毛澤東主席為中日戰爭提出了正確的指導方針:敵強我弱、敵退步、我進步、敵小我大、敵寡助、我多助。這二十字裏藴含了主席在之前多次與國民黨鬥爭中總結出的珍貴的戰爭經驗,是我們贏得抗日戰爭的理論基礎。這篇文章也給在困苦鬥爭中的中華人民,給與了一個強大的信心。

通讀了整篇文章,感覺到論持久戰這一篇文章,就是在不斷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再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講解了中日戰爭的優劣勢,特別是在第六段,在於美國記者斯諾的談話中,通過與美國記者的一問一答,主席系統地、詳細地回答了中國會不會亡國;在什麼條件下,中國可以戰爭日本;戰爭前途會怎樣發展;及關於中國東北等各個方面的問題。整篇文章中,毛主席總共提出了21個問題,前半部分問題主要回答了抗日戰爭為什麼是持久戰,最後為什麼中國會贏得勝利,還有總結批評了兩個當事主要存在中國戰敗輪和速勝論。後半部分是什麼是持久戰,怎樣進行持久戰,中國如何通過持久戰贏得抗日戰爭最後的勝利,和進行人民戰爭的重要性。在我個人看來,主席將整篇文章分為了38個小段落,前30個小段主要是交代了文章的背景,當時的中日局勢,當時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主要思想,日本作為一個侵略國家的優勢劣勢(主要見第十分點),中國憑什麼可以贏得這一場戰爭(第十一段)。後八個小段,主席提出了什麼是持久戰,怎麼進行持久戰等等。每一個小點,都能夠看到主席運用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抗日戰爭的根本問題做出了很正確、精闢的論述,成功的預見到了抗日戰爭未來的發展路線,做出了正確指導抗日戰爭的決策、政策,制定了指導抗日戰爭的正確路線、方針。《論持久戰》,它不僅成為了國內戰爭,乃至世界戰爭中的著名的軍事理論,同時它也是哲學上也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現在,世界總體和平的今天,也許不會在發生像七八十年前一樣的慘烈的戰爭,但是並不代表,我們不能從這一篇文章一種學到東西。在此我簡單的談一談我讀完這一篇文章後,我的一點點感悟。首先,做人做事必須得樂觀,當然並不是盲目的樂觀。樂觀的前提是冷靜、客觀的分析了情況,才積極地思考,對待事物。第二點,要辯證的分析現有的問題,有利的、不利的都要統統列出來,對於有利的因素不要過分的誇大,但是對於不利的事情也是認真對待,不能忽視問題的重要性。要學習的是毛澤東主席辯證唯物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方法。第三,就是積極努力去做事,不要因為一些困難就放棄,不努力什麼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