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資本論讀後感1500字精品(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5W

資本論讀後感1500字精品(精品多篇)

資本論讀後感 篇一

【作者簡介】

增田宗昭Muneaki Masuda,1951年出生於大阪府枚方市。Culture Convenience Club(文化便利俱樂部)株式會社(CCC)總裁兼CEO。日本同志社大學畢業後進入鈴屋株式會社,參與了輕井澤Bell Commons等開發項目。離職後,於1983年創立“TSUTAYA枚方店”,1985年成立CCC公司。

該公司業務多樣,除運營日本全國1400多家“蔦屋”(英文名TSUTAYA,是日本規模最大的圖書、唱片、電影DVD租賃連鎖店)之外,20xx年推出跨業種通用積分服務“T積分”,會員人數已達到6000萬。20xx年在東京都澀谷區開設了複合型文化空間“代官山蔦屋書店”,又於20xx年在人口僅五萬左右的佐賀縣武雄市改造並運營“武雄市圖書館”,大膽地將“代官山蔦屋書店”的理念引入公共設施。該圖書館開館13個月,進館人數突破100萬人,引起熱議。

【總體感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書籍和實地探訪相結合的方式不錯。

以後出差前多多看一些相關書籍是極好的。

【踐行清單】

1、趁着週末休整用了3個小時時間去了一趟杭州蔦屋書店。然後在去的路上回來路上及回來以後把《知的資本論》看完了。

之前有聽過樊登讀書講解這本書,而且在輝哥奇譚公眾號內也多次提過蔦屋書店,特別關於生活提案的描述有打動到我。

2、多觀察多總結多分享,培養自己的“提案力”。

3、種草了一批書,比如蔡康永的,以前覺得好膚淺現在覺得真智慧;還有中信出版集團的知中作品全集,安排起來呀。

【個人摘錄】

“案件不會發生在會議室裏,而是發生在現場!!”(這句話對我的工作很有啟發)

人往往顛倒目的和手段,把手段當成目的。比如説,本來人工作是為了變得幸福。因為覺得要變得幸福,必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所以才通過工作,換取收入。在這裏,當然幸福是目的,金錢是手段。但是對不少人而言,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賺錢變成了目的。他們為了錢疲於奔命,卻離幸福越來越遠。(不忘初心)

人為什麼會把手段和目的搞反呢?説到底,是因為這樣做更輕鬆。雖然説幸福是目的,但是要不斷地追問自己幸福是什麼卻很困難、艱鉅。於是,人們無意識地把易於衡量的金錢當成了目的。

實際上,自由對人的要求更高,也更難。而被人管理則要輕鬆得多。所以人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的自由拱手讓出,走上被人管理之路。

現在我們正處在第三階段,即提案力的時代。提案只有在可視化之後才有意義。換句話説,就是設計。如果沒有將提案可視化的能力,或者説如果不成為設計師,就沒有辦法增大顧客價值。

關於提案力:平台有無數。但那些都只是“選擇的場所”,而實際在做選擇的是顧客自己。如果是這樣,那麼接下來顧客認可的難道不是“選擇的技術”嗎?我認為,能夠找到對每一位顧客而言價值較高的產品進行提案的人,將會在第三階段創造更大的顧客價值,並在競爭中佔據優勢。

(雖然作者針對提案強調的是設計,但是我同時想到了以下:李佳琦直播間和薇婭直播間、B站頭部阿婆主、小紅書抖音等自媒體頭部用户等,就是替很多人篩選或者別人相信他們的篩選,即“選擇的技術”)

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培養斟酌、鑑別設計的能力。

以通過網絡處理的大量信息和成本較低的庫存為武器,制訂作為與顧客接點的實體店的策劃,藉此創造競爭對手沒有的顧客價值。

要保持自由,需要有使命感。不想做的事就不做,這不叫自由。做必須做的事,這才是自由。

許下承諾很容易,遵守承諾卻很難。要克服這樣的困難,必須有感謝的心。人不夠強大,所以沒有感謝的心,就很難恪守承諾。

《資本論》讀後感 篇二

《資本論》:一本關於失業的書

我對馬克思如何來呈現事實不感興趣,對那些據説是他從事實中推演出來的相關規律也不感興趣。此次全球範圍內的經濟危機足以證明馬克思對於資本描述的正確性。

《資本論》第一卷已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資本主義的完整圖畫。對我來説,《資本論》第一卷主要的、形式好處上的問題關乎再現/表徵的問題,即如何從個別元素、歷史過程和各種角度來構造一種總體性;尤其是如何公正地對待這種總體性;作為一種關係系統,它不僅僅是非經驗性的,而且是完全處於運動之中的,不斷擴張,處於總體化運動之中。這對於資本主義的存在來説是本質性的,也是其獨特經濟本性最為核心的部分。然而,永恆的崩潰過程對於資本主義結構來説也是本質性的:於是,在這兒我們就有了這樣一種機器,它不可避免地會崩潰,因此為了維持自己的實存,它務必不斷地用擴張自身、擴張自己控制領域的方式來修復自身。

曾有人認為貨幣能夠解決《資本論》第一卷(論商品)的等價問題,這當然是一種錯誤的解答,因為貨幣並不是一種解決方式而是一種中介:貨幣是二元性的,它被用於表達一種關係,可實際上卻隱藏了這種關係本身。這種貨幣的神祕本性解釋了為何如此多的烏托邦圍繞以下原則組織架構自身:擺脱貨幣就將擺脱所有問題。如果貨幣是一種真正的解決,那麼諸如商品及勞動的“合理價格”這樣的東西就是可能的,因而社會民主自身是可能的:能夠用這樣的方式來修補資本主義,從而將它改造成一個公正的社會。另一方面,蒲魯東的偉大口號:“財產即偷竊”——也讓人無法滿意,因為它假定以無政府主義精神擺脱貨幣將廢除更深層的問題,但是貨幣僅僅只是這一問題的症候而已。貨幣、財產、資本主義自身依靠一種深層的結構性矛盾,或者至少它們依靠一種結構性的悖論(勞動價值論告訴了我們這()一悖論的答案),因此無法用法令或修補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必然會轉入生產過程——資本與新的資本只能在那裏得到生產。有了生產自身,它很快就將我們引向了勞動價值論的祕密之處,引向瞭解答。那裏的問題表現為:突然間引入了時間——雖説依舊是量化的、靜態的、非辯證的方式。勞動價值論導向了所有關於利潤率、勞動小時數以及那些搞笑的變量組合的計算(這滿足了馬克思自己的興趣,他對於數學與微積分的興趣能夠排在第二位)。然而突然之間,這些探究撞了牆:工作日的限制、法律對於工作日的限定、工廠法所要求的限制,突然間阻礙了資本必然的擴張。

因此,論述務必進入一個新的論域,一個新的層面,問題和解答在那裏都充滿着強度:讚美羣眾性或協作。馬克思興高采烈地稱之為“賜予資本的免費禮物”:協作勞動以辯證的方式成倍地增加了價值和產品。這當然是亞當·斯密的發現,而在那裏它成了馬克思的形而上學。馬克思主義並非賦予生產以價值,而是賦予羣眾生產以價值。論協作的一章是《資本論》第一卷跳動的心臟。

然而,這一讚美是短命的。當協作轉化為機器時,這一讚美人類的原則成了名副其實的弗蘭肯斯坦所創造的怪物。然而,這一全新現象從根本上轉化了整個問題。它導向一種更復雜的新的時間理論以及關於資本主義“毀滅”了過去的理論,同時又導向以下問題的新解答:新的立法阻礙了絕對剩餘價值,使之停滯。——提高生產力,強化價值生產卻不延長價值生產,這一理論名為“相對剩餘價值”論。

辯證地看,這一本來能夠讓馬克思總結自己著作的新解答——機器、工業技術,卻導致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兩難。這一兩難有兩種形式:首先,節省勞動的裝置突然導致了勞動者(個性是童工)工作時間令人震驚的上升。其次,節省勞動的機器本該壓縮勞動者的數量,但是是以讓工人失業的形式進行的。在這一事例中,我們的兩難局面具有了另一種形式:如果價值源於勞動,假定勞動者越多,那麼所生產的價值也就越多,可資本家為什麼堅持壓縮勞動者的數量

在這一點上,整個過程的真理也變得越來越清晰了,馬克思將決定性地闡明他所謂“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即他在同一文本脈絡中稱之為“絕對”規律的東西。以下是我的引用:“社會的財富即執行職能的資本越大,它的增長的規模和潛力越大,從而無產階級的絕對數量和他們的勞動生產力越大,產業後備軍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勞動力同資本的膨脹力一樣,是由同一些原因發展起來的。因此,產業後備軍的相對量和財富的力量一同增長。”當我們記起這一正式的響亮的表達——“產業後備軍”——僅僅指失業者的時候,我們就擁有了更具戲劇意味、更容易獲得的辯證悖論。它僅僅意味着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是:增加財富和生產力的同時,不斷增加失業者的數量。

此刻我們能夠回過頭來評價整部《資本論》的好處了。這是一本關於失業的書:抵達《資本論》概念頂端的是以下命題,即產業資本主義一方面生產出數量巨大的資本——這種資本在潛在的好處上是無法投資的,另一方面製造出人數不斷上升的失業人羣。當前第三階段資本主義或金融資本的危機能夠充分證實這一狀況。

《資本論》讀後感 篇三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批判地吸收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價值論的合理資料,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原創含義,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是不同商品進行交換的比例的基礎,它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係;二是創造價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是價值的源泉,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腦力體力的耗費,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但它不是價值的源泉;三是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活勞動,即正在進行的生產過程中耗費的抽象勞動,物化勞動作為過去勞動的凝結物,在新的商品生產過程中只能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能創造價值,商品價值中不包含任何一個自然物質的原子。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徹底的一元價值論。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任何科學原理都是對特定條件下的特定問題的分析。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產生於130多年前工業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而當時的生產方式、勞動形態、商品形式和財富構成等都與當今有着巨大的差別。因此,分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能脱離對那個特定時代特點的分析,概括地講,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的客觀歷史條件主要如下。

第一,勞動形態主要表現為體力勞動。工業化初期,社會生產主要集中在物質生產領域,非物質生產部門的比例相對較小,勞動形態主要表現為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生產中的體力勞動。因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以物質生產領域的體力勞動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雖然馬克思也涉及到對非物質生產領域(服務貿易行業)的分析,但由於當時這些部門在整個社會生產中所佔的比例很小,影響力微乎其微,所以當馬克思在談到服務貿易時説:“資本主義生產在這個領域中的所有這些表現,同整個生產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能夠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勞動過程的知識含量不高。工業化初期知識、科學、技術不夠發達,勞動過程的腦力支出、知識含量不高,簡單的、以體力支出為主的、按時間計算的勞動是主要的勞動形式。因此,馬克思還不可能對科技創新勞動在創造價值中的獨特作用加以系統論述。

第三,指揮、管理勞動還不能作為獨立的勞動形態。工業化初期,隨着產業革命和生產力發展,一邊是資產者財富的積累,另一邊是無產者貧困的加深,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創立之初,應對的就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尖鋭鬥爭,勞動價值論創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會制度代替的必然性。在當時,指揮、管理主要還是資本家的職能,而資本家行使指揮、管理的職能與剝削目的是結合在一齊的,而絕大部分勞動者是被指揮、被管理、被剝削的。因此,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揮、管理勞動作為創造價值的獨立勞動形態來研究。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的不斷推進,超多新狀況、新問題湧現出來,社會勞動出現了許多新特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有了新的實踐土壤。但是,按照勞動價值論的原創含義,服務性勞動、科學研究勞動、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經營管理勞動,由於都不直接創造物質產品,都不創造價值。這一原創含義,與現實經濟活動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遇到了一系列挑戰。

大學生《資本論》讀後感 篇四

從2008年9月開始,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迅速波及全世界,引起了一場全球性金融危機。這場金融危機的一個後果是,馬克思和他的《資本論》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裏,可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源和本質,從媒體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的説法,其實看過《資本論》之後,發現其中早已論述得很清楚:和以往歷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一樣,這次危機的根源還是生產相對過剩,而勞動人民購買力相對不足的矛盾。

若僅觀察美國,可能會得出相反結論,因為在美國次貸危機是消費過度的結果。只要放眼全球就會發現全部真相。由於資本主義全球化,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形成國際經濟大循環。危機前的經濟增長是靠美國過度消費、中國過度生產來推動的,而美國的過度消費又是由透支未來的消費信貸支撐的,這種模式註定不能持久。當美國的過度消費突然中斷,中國製造沒了用户,就表現為生產過剩。可見,無論資本主義如何發展,都逃脱不了馬克思100多年前的預見。

其實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資本,價值是這部書的主旨。通過目錄來看,出現最多的詞語是資本,最核心的概念是剩餘價值,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其實資本論的脈絡是很清晰的。用一個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從《資本論》裏,我似乎可以看出一個古怪的植物狀社會體系。這個體系的頂端是些厚厚的葉子,遮蔽了所有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投下無盡的陰影在根部。佔整個體系絕大部分的根盤在深深的泥漿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統利用水分和養料,通過枝杆送至葉片上,而葉片將它們幾乎全部用於再生產,於是植物體便不斷長大。無需解釋,根代表的就是廣大的勞動人民,他們不停地把各種自然資源轉化成社會財富,通過市場交換或租金——枝或杆,財富最終落到資本家——葉子——的手裏,財富變成了資本,被重新投入再生產過程。為了吸取更多的養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葉子要得到充分的陽光和空氣,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隨之長粗,變長。原本小小的醜陋植物逐漸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植物不能沒有根也不能沒有葉,社會不能失去上層的資本階級,更不能失去下層勞動大眾。

問題在於,植物是一體的而人不是,由人構成的社會不可能像植物那樣安靜地生長。社會要發展,方向是平等,但照這種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若不考慮自然資源的枯竭及大規模毀滅性的戰爭或災難,這個社會體系早晚要被自己生產的產品撐死!可怕的預言!而馬克思給我們指明瞭出路。“樹木不可能無限制地長高,並非因為時間不夠;相似結構的社會體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於敵人太強!”

説到金融危機,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週期性經濟危機的不可避免性和客觀必然性。世界很多國家都提高了經濟的國有化程度。例如美國就以國家入股的方式,實際上將幾大金融機構和汽車巨頭國有化。但國有化並不是我們要的公有制,因為這些國家的資本主義性質沒有改變。要實現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資本,還需要先改變國家的資本主義性質。這才是應對經濟危機的治本之策。社會主義公有制不是烏托邦。今天我們通過《資本論》不僅是要加深對當前的經濟危機的認識,更重要的是為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為世界人民的根本幸福做貢獻。

《資本論》讀後感 篇五

生產的實現必須有兩個必要因素既:勞動力資源運營體系與生產資料運營體系。現從橫向和縱向兩方面分析一下維持勞動力資源運行的必要條件。橫向分析滿足勞動力資源平穩運行的條件為,經濟體系必須為勞動者提供:吃、穿、住、用、行、教育、娛樂和安全保障所需的必要物質條件。縱向分析為,經濟體系必須同時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或者第五代勞動者提供上述物質條件。(因為以人的壽命分析,一般一個家庭最多隻能同時歷經五代)。

維持生產資料運營的體系,橫向分析為:技術、能源、礦產和設備,縱向分析為持續的技術革命與設備更新。

市場化經濟體系下,資本追逐利潤在勞動力資源運營體系上的表現為,不斷在橫向和縱向兩方面壓縮勞動者吃、穿、住、用、行、教育、娛樂和安全保障的空間,同時對滿足上訴要求的物質供應體系實現分層,直到挑戰整個經濟運營體系容忍度的底線,這個過程絕大部分體現出來的是資本的負能量。

市場化經濟體系下,資本追逐利潤在生產資料層面上的表現為,通過技術革命不斷提高設備對能源、礦產的利用效率,併為生產出滿足勞動力資源運營體系所需的最終產品。這一過程資本所表現的大部分是正能量。

生產過程生產出的最終產品都是為了滿足不同階層勞動者所需的吃、穿、住、用、行、教育、娛樂和安全所需的物質產品,並在市場上完成交易,並由此形成了一個滿足不同階層勞動者所需的成體系,分層次的產品結構。

這個產品結構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體系的運營結構,但由於生產過程中財富、社會資源分配結構的不合理,最終會導致經濟體系出現一個不合理的結構比例關係。這一過程中,資本通過對土地的控制導致勞動力資源運營體系的結構失衡,通過對能源、礦產的控制導致生產資料運營體系出現失衡,並最終導致整個結構出現畸形,因為這些不可再生資源是不能夠通過技術創新生產出來的,因此它不適用於市場的供需與價格曲線體系,但是西方的權貴階層特別是金融權貴階層卻硬將這三個因素納入到其金融體系中,並通過金融體系控制經濟運營體系各個方面,最終導致整個經濟結構與產品結構出現畸形。

從另外一個層面分析,或許這是由於資本獲得利潤通過擠壓勞動力資源運營體系來的更加高效,而通過技術革命與設備更新提高對能源、礦產的利用效率卻來的更加艱難與緩慢。也正是這一點,資本的負能量總是比資本的正能量來的兇猛與不可控制,並最終導致整個體系變形與崩潰。

而這種崩潰的最初起源或許就在我們一系列的生產過程中,源自於我們的土地市場,源自於我們的金融體系,源自於我們企業運營的規則與法律,源自於我們經濟運營體系中一系列社會資源、自然資源和財富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基礎之上。

或許我們解決大的經濟問題,結構性的經濟問題,最核心與最根本的內核就在我們平時漫不經心的,或者已經完全習慣了的思維方式之中。存在並不一定意味着合理,同樣習慣的規則也並不一定意味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