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藝術論文題目【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41K

藝術論文題目【精品多篇】

語言藝術論文 篇一

關於語言藝術論文

摘要:低年級的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往往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項,那就是語言藝術的運用。如果低年級的班主任能夠很好地掌握語言藝術的竅門,那麼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將事半功倍,對班集體的影響程度、管理水平都會大大提高。從多年的國小班主任的教學管理工作來看,筆者認為提高低年級班主任的管理語言藝術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從低年級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的特點入手,分析合理運用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礎上提出對策建議,期望對我國的國小教育工作有所助益。

關鍵詞:低年級;班主任;班級管理;語言藝術

在低年級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往往充當着教師和班級管理者的雙重角色,如果班主任善於運用語言藝術進行班級管理,就能夠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吸引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低年級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自身語言藝術水平的提高和語言藝術的運用。

一、國小班主任管理中語言的`特點

要熟練運用語言藝術進行班級管理,首先要對語言藝術的特點有所瞭解。

1.語言要言之有理

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確保每句話都講道理,通過良好的語言組織技巧,條理清晰地將道理闡述出來,同時要注意對學生情緒的關注和照顧,確保學生和班主任能夠在較為理性的狀態下進行溝通交流,塑造和諧的師生關係,這也是發揮語言藝術進行班級管理的重要前提。

2.語言要言之有別

言之有別,即指在低年級的班級管理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進行教育和管理,對不同性格的學生要有所側重地運用語言藝術。此外,低年級的學生的三觀尚未完全確立,班主任要注重對學生性格的深入瞭解,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進行有效溝通。

3.語言要言之有物

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注重結合事實情況開展管理,以事實為依據進行説理和教育。

二、合理運用語言藝術

對於低年級的班級管理工作來説,語言不僅僅是一門技能,更是一門藝術,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合理運用語言藝術。

1.有機地將表揚語言和批評語言相結合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與學生進行交流,多給予學生關懷。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低年級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探究陳麗娟(張家港市大新中心國小,江蘇蘇州215636)要注重表揚語言與批評語言的結合。用表揚的語言來肯定學生的成績和行為,用批評的語言來讓學生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妥和錯誤,在指出學生錯誤的同時不斷督促學生進步。

2.要充分重視師生情感的建立

在低年級的班級管理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作為班級的重要管理者,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不能盲目照搬別人的經驗和做法,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生加強溝通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師生關係,將有聲的管理行為與無形的感化行為結合起來,可以達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3.要充分挖掘管理語言的特色

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管理特點,每位學生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特點。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學會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語言藝術,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生活氛圍,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更好地學習、成長和進步。

4.要有善於説服教育的語言藝術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犯錯誤的學生,此時説服教育就成為首要任務。低年級班主任在進行説服教育時要注重語言藝術的運用,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要巧妙勸説,注重方法技巧,從而激起學生的進步慾望,發揮育人效用。

三、結束語

在低年級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是多樣化的,班主任要善於運用語言藝術,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實現增進師生情感、促進班級管理的雙贏。

參考文獻:

[1]馮麗娟。專業化角度探索國小班主任管理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6).

[2]吳開源。國小班主任工作存在問題以及應對策略[J].才智,(2).

藝術論文 篇二

摘要:二度創作屬於二胡藝術實踐過程中不容缺少的重要環節,二胡藝術家們往往會結合自身閲歷或者是情感認知等情況,運用科學化的技法技能就二胡音樂作品實施個性化以及多維度展現。此外,二胡演奏者們所具有的較強二度創作能力並不是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來的,必須要在長時間艱苦奮鬥的基礎上形成。二度創作能力培養需要在紮實基本功前提下,不斷積累閲歷,促進藝術素養水平的提升,全面把握二胡音樂所具有的地域性以及時代性,增強二胡創作能力。本文就二胡表演藝術中的二度創作與實踐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二胡表演藝術;二度創作;實踐

音樂一度創作屬於二度創作的重要基礎。從某種程度上講,所有音樂作品都是藉助音樂表演二度創作向聽眾展現的,然後在表演人員藝術表現力基礎上引發聽眾們的共鳴。然而由於表演人員自身條件因素,音樂表達或者是傳遞期間給予聽眾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具體來説,二胡藝術的音色比較柔美,且表現力非常豐富,在表現手法方面是多層次的,並因歷史文化淵源受到廣大聽眾朋友們的喜愛。因此,現階段對二胡音樂實際表演過程中存在的二度創作進行分析研究,不僅在二胡教學方面有重要意義,而且在社會效應方面也發揮着重要作用。

一、二胡表演藝術中二度創作的重要性

從專業化角度出發,所有表演藝術發展過程中,其藝術行為可以從狹義角度劃分為三個階段,也就是創作階段、表演階段以及欣賞階段。在這三個階段當中,藝術家屬於創作以及表演藝術的自然主體,而觀眾則屬於欣賞層面的自然主體。音樂作曲家們把多種音樂素材以及創作技法進行有機,使其成為一個整體,並在此過程中融入相應的思想感情,最終創作出完整化音樂作品,該音樂創作過程我們可以將其稱為一度創作[1]。而在一度創作前提之下,音樂表演人員結合自身對於相關樂譜的不同解讀以及對於樂器本體技法情況的熟練掌握,藉助樂曲充分表達內心情感,然後將表演人員的自身經歷不斷融入其中,進而表現出風格各異的表演,這種表演可以稱為二度創作[2]。從二度創作的特點上來看,二度創作中的表演人員在整個表演期間不僅要充分闡釋作品深層次內涵,而且要融入一定的創造性表演,使其與他人的藝術有所區別,體現藝術的個性化特徵。

音樂表演是二度創作,同時也是賦予音樂作品強大生命力的創造行為。音樂表演不僅要做到對原作品的真實再現,而且要藉助表演進行不斷創造,就原作品實施補充以及豐富,致力於超出作曲家本來設想,加入新鮮活力,使表演藝術重煥光彩,這也是音樂表演以二度創作形式存在的本質性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説二胡演奏人員的二度創作屬於二胡演奏者對作品生命力的再次賦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二胡演奏生硬再現原作問題的出現[3]。實質上,二胡音樂演奏並不是對於前輩藝術家相關演奏技法以及表現情感的單純性模仿,也不是機械朗讀原作譜面,而是表演藝術家們在自身閲歷、情感積累以及能力認知等條件下,就二胡音樂作品實施的個性化以及多維度的再次展現[4]。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滿足相關欣賞主體所具有的多元化審美,從根本上促進二胡藝術可持續性發展。此外,二胡演奏家作為二胡音樂作品以及觀眾之間的重要橋樑,所發揮的溝通交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一個優秀二胡作品只有在融入演奏人員個性化二度創作的基礎上,才可以從內容層面以及形式層面進一步賦予音樂作品核心靈魂。

二、二胡表演藝術中二度創作實踐

通常情況下,二胡表演藝術當中的二度創作需要經歷三個階段,具體如下:

第一,二胡表演二度創作的理論準備階段。在該階段,我們需要就作曲家所處於的特定化歷史時代以及社會背景進行全面化了解。究其原因在於作曲家屬於特定歷史時代中的人,其創作往往會受到特定歷史時代發展情況、社會意識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滋潤以及影響,進而在實際音樂作品當中表現出個性化的人格追求以及獨特風格特徵[5]。總而言之,二胡作曲家作品中一般會凝結着作曲家自身對於大自然、社會以及道德等的感受與領悟。

第二,二胡二度創作的技術操作階段。當順利結束理論階段準備之後,就可以進入到技術操作階段中去了。因二胡作曲家一般是藉助旋律、復調、曲式以及和聲等創作手段,實現對自然、社會與道德等感受有效融入的。所以説,在二胡演奏家二度創作過程中,創作人員必須要就樂譜旋律、和聲以及復調等技法,從技術層面實施深入化分析研究,最終實現音樂作品全面化、系統化的呈現。例如,在二胡演奏曲目《二泉映月》當中,二胡演奏者應注重右手弓法的合理運用,然後選擇存在音頭的專業化換弓方法,也就是音頭換弓,還可以叫做“傳統換弓”。其特點在於所發出來的音色相對來説比較紮實質樸以及剛勁有力,能夠很好地切合《二泉映月》所要表達的內涵。如果在實際工作中運用無音頭換弓方法,也就是“無痕換弓”,則音樂聽上去會過於華麗以及水靈,無太多的衝突感,而且爆發力也相對較弱,難以充分表達出《二泉映月》的蒼涼以及剛勁。

第三,二胡二度創作的演繹對比階段。從某種程度上講,一部非常優秀的二胡演奏作品,必須要經受得住歷史考驗以及時間沖刷。當優秀作品經歷了一定的時代變遷之後,往往會被具體所處該時代的作品演奏家們因歷史文化因素以及人文自然因素等的影響而做出不同演繹,甚至會在同一時期內演變出差異化流派,一般表現為不同演奏人員或者是同一個時代但流派存在差異的演奏家們在對同一部作品進行演繹的時候,會表現出個性化風格特徵[6]。所以説,一個較為成熟的二胡演奏家必須要在文化以及藝術不同風格或者是不同流派對比研究當中,緊緊把握作品內容以及獨特化的藝術個性。然後在此前提下,二胡演奏家們再參照或者是吸收同時代不同演奏家們關於作品演奏的精華,進而發掘出自己對於音樂作品的獨特感受,形成合理化的音樂演奏方案。當然,當演奏家形成個性化藝術風格的時候,應緊緊把握“度”的基本原則。該原則要求二胡演奏家們必須要就自己的獨特藝術表現力與作品原始創作意圖進行平衡。比如,美國音樂評論家約瑟夫巴諾威茨指出:“成功的演奏必定是演奏者的個性與作曲家的個性融為一體,而不是任何一方受到壓抑。這兩者之間永遠需要一種微妙的平衡。”

三、結語

總而言之,二度創作屬於促進二胡藝術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同時也是構架二胡作曲人員以及聽眾的關鍵性橋樑。當二胡演奏者擁有較強二度創作能力之後,就可以增強二胡音樂作品所具有的流傳度,從而充分發揮二胡藝術價值。然而,二胡演奏者所具有的二度創作能力培養屬於一個長期過程,必須要具有較為紮實的基本功,並具備較為豐富的生活閲歷,不斷提升藝術素養,全面把握二胡音樂作品所處於的地域性特徵,增強二度創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國昌。解釋學視角下鋼琴演奏中的二度創作意義——論鋼琴表演藝術中的“視域融合”[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5:155-157.

[2]李豔傑。論音樂表演中的二度創作實踐[J].大舞台。2012,11:69-70.

[3]季維模。三個高峯三座豐碑賞析《江河水》.《新婚別》.《長城隨想》,走進閔氏博大境界的二胡藝術[J].中國音樂。2013.01:144-150+199.

[4]區潔。論歌唱表演藝術中的二度創作[J].藝海。2013.05:60-61.

[5]宋飛。關於二胡表演藝術不同演奏類型的思考——對二胡藝術20種演奏類型的區分與認識[J].中國音樂。02:42-50.

[6]寧志遠。也談二胡藝術的二度創作[J].藝海。03:50-52.

藝術論文 篇三

摘要:研究動畫藝術創作對薩滿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從作品入手,在研究薩滿文化的起源和內涵的基礎上,深入挖掘薩滿文化的特點和精髓所在,把理論應用於實踐,創作具有薩滿文化內涵的動畫原創作品,利用動畫這種特殊的表現手段,研究和推廣薩滿文化,從根本上做到對薩滿文化的延續和傳承。

關鍵詞:動畫藝術論文

隨着科技的發展和觀眾欣賞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於動畫片的要求也日驅增高,目光不僅僅停留在影視作品的觀賞性上,更追求於影片的文化內涵,所以各國的藝術家們,都開始立志於尋找既能提高作品的文化內涵,增加影片的娛樂性,且又能最大化增加影片的經濟價值的方法。藝術家們發現,把民族文化融入到藝術創造中,不僅僅能夠很好的宣傳本國的傳統文化,使作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同時,又有堅實的觀眾羣,降低了作品的推廣難度,增加了其經濟價值。如今,民族文化儼然成為了各國推廣自己的名片,也成為了各種藝術表現的代名詞,所有的文化產業都想以民族文華為基礎宣傳和推廣自身品牌。影視作品中,薩滿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對於藝術創作的影響是巨大的。把薩滿文華融入到動畫作品中也成為動畫行業中重要課題。

一、薩滿文化藝術的歷史起源

原始薩滿文化藝術,是遠古的先人們與大自然博弈時創作和積累下來的經驗,更可以説是一種生存的智慧,是人類和自然共同生存和進步過程中的一種總結性的文化,是遠古先民們特有的美感和靈性的文化遺留。在遠古時代,先人們對於自然和宇宙的認知較少,對於自然災害的抵禦能力也較低,所以人們容易把把自己的個人意願與信仰結合,認為生老病死和慾望的滿足都依靠於神的旨意。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人們信仰古老的文化宗教——薩滿教。薩滿被人們認為是北方民族的精神信仰,堅信他能將人的願望與意志相互傳達。人們藉此來表達內心的願望和期許,是一種精神上和感情上的寄託。

二、薩滿文化的內涵

1、薩滿文化是原始文化和北方民間文化的共同產物原始先民們對於自然和宇宙所表現出來的敬畏之心,從而不斷的探索和發現,形成了薩滿教特有的文化觀。從史學的角度看,薩滿的一些唱詞、神話記載了大量的民族起源、風土人情、文化交流的信息,在薩滿祭祀過程中,音樂、舞蹈貫穿始終,用北方民間的音樂和舞蹈,通過自己的表達方式,表現對於神的敬畏之心和記錄文化信息。2、薩滿的觀念傳承北方民族精神之魂薩滿強調集體意識,在過去時代北方民族的靈魂所在。那個時期大家都講究集體意識至上、個人服從集體,弘揚了集體精神和頑強的生存意識。滿族的先世女真族,建立渤海地方政權、建立金,最後建立了清代統一政權。是薩滿集體意識的集中體現,所以我們説,薩滿的觀念是傳承北方民族的精神之魂。3、薩滿是人們崇拜大自然的一種集中體現北方人民在不斷探索和發現大自然神奇奧祕的同時,把自己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尊敬之情寄託在薩滿文化中,把自然視做生命的起源,是人與物賴以生存的母親。自然給予了他們光和熱,給予了他們生活所必須的食物,他們對於自然的感情是向上的,故而薩滿是一種正面且積極的文化體現。

三、原創動畫短片《薩滿鼓》中薩滿文化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薩滿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其中的對大自然的崇拜和希望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是薩滿文化的主要精神支柱,是先人們對於自然的敬畏之心,是不斷探索大自然以後,經驗的總結,是人類智慧的昇華。

(一)崇拜和敬畏大自然是薩滿文化的核心

人類作為大自然最優秀的產物,在不斷的探索和發現中,人們認為,人類可以和大自然和諧共處,相互依賴且相互並存,以薩滿文化中的崇敬自然的樸實的崇拜觀念為基準,創作作品《薩滿鼓》,作品中薩滿神化身變作鷹、鹿、熊、鹿、魚五位神靈,在人們遇到災難時,為人們祛除災禍,成為了人與自然的保護神。隨着時間的推移,對於神的崇拜深入人心,更加依賴人們信仰的神明,是人類美好願望的實現者。

(二)體現人們期望遠離災難,嚮往和平的美好願望

黑暗籠罩着大地,人們彷徨失措,此時,閃電閃過,飛鷹破空而出,薩滿神降臨,鼓聲震天,薩滿神伴隨鼓聲舞動,世界變得明亮而又温暖,人們開始高呼,一起舞動身體,之後薩滿又化作一隻雄鷹、野狼、雄鹿與海魚後,拯救了自然災難中的人類。驅趕災難,是和平的象徵,給人們帶來安定。

(三)作品體現薩滿的核心文化觀念

薩滿藝術充滿了無窮的神祕性,受薩滿世界觀的主宰,其中的動物和植物,是人類與自然溝通的使者,作品《薩滿鼓》很好的詮釋了薩滿的世界觀。

1、敬畏自然的力量作品《薩滿鼓》源於舊石器時代,無可預測的自然環境,危險時刻發生,但是那時的人類生活和生產基本上都依賴於大自然,自然的饋贈人們無可替代,自然的災害又不能避免。所以人們崇拜於自然的博大的同時,也更加敬畏它。當人們遭遇災難時,會因為恐懼而變得手足無措,從而需要精神崇拜來支撐信念,薩滿鷹神的出現,給予了人們想要的,賴以生存的能量,他舞動太平鼓,給人們帶來了希望,人們有了這樣的信念支撐,對於自然的崇拜,才能更好的和自然相互依存。

2、圖騰崇拜圖騰崇拜是原始人類在捕獵的情況下,見識了動物或者植物的能力,崇拜於動物或者植物的神奇力量,希望與它們一樣,充滿力量,無所畏懼,人們開始把這些動物或者植物看成自己精神的寄託,尋找能夠代表本民族的圖騰象徵,希望自己可以與圖騰上的動植物一樣,變得勇猛無畏。薩滿被看做是人類信息的傳達者,是與神明傳達自己願望的使臣。鷹有高超的飛行技巧,擁有令人敬畏的外形和強悍的捕獵手段,所以薩滿被稱為鷹的化身,可以完成人與神溝通的重大使命。作品《薩滿鼓》的故事背景來自於滿族創世神話《天宮大戰》,是阿布卡赫赫命令神鷹從天空飛來,用翅膀上的羽毛給人類帶來的光和熱,帶來了生存的希望,最後鷹是薩滿的第一護衞神。在薩滿教中把鷹看做是火、光明、生命的象徵,因此,滿族有崇拜鷹的傳統,並且把鷹作為民族的圖騰文化加以崇拜。至今在滿族薩滿隆重的祭祀中,依然有鷹、熊、鹿等醒目的民族圖騰作品,他們被人類看做是人類的信仰,是人類崇拜的具象的圖騰文化,具有特殊的文化涵義。

四、運用動畫這樣的特殊表現形式促進薩滿文化的傳承

(一)薩滿為代表的傳統民族文化融入動畫藝術創作中

薩滿教是一種融合了戲劇、音樂、詩歌和寓言的神聖綜合藝術。薩滿文化中包含了品種繁多的薩滿舞蹈和感染力極強的薩滿音樂。在薩滿祭司活動中,薩滿舞蹈和音樂的結合,氣勢恢宏,有很好的渲染效果。通過動畫的藝術形式表現薩滿文化,是對薩滿文化新的詮釋,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完美結合的產物,動畫的表現形式多樣,且不受環境和製作的限制,能夠更為玄幻的詮釋薩滿神明的意境。

(二)通過動畫特殊的表現手法,創作富有薩滿文化的原創動畫作品

薩滿教神話故事是人類社會初期階段意識形態的產物,其中最為著名的創世神話《天宮大戰》、《尼山薩滿》等。這一類創世神話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在宇宙中,是如何創造天地,創造人類的。講述了宇宙開始,善與惡,真與假,生與死,明與暗的交疊。《天宮大戰》中宏大雄闊的氣勢,天真質樸的想象,鮮活生動的語言,優美動人的情節,擁有着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隨着社會文明意識的提高,又有一系列的優秀作品出現,例如:《紅羅女》、《兩世罕王傳》、《金兀朮傳》等。薩滿的寓意明確,且具有很強的文化指向性,內容深邃,在薩滿文化中有很多奇幻的寓言故事,可以把這些神話故事利用動畫這種富有張力富有表現力的藝術手段表現出來,創造一系列富有薩滿文化的原創動畫作品。

五、結論

薩滿文化最為我國的一項傳統的民族文化,在我國北方有着深厚的羣眾基礎,是推動人類發展進步的信念支撐,是北方民族信仰的開始,是先人們對於自然和宇宙的不斷探索的精神和智慧的結晶,是我們北方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薩滿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核心,其中音樂和舞蹈的表現形式,可以很好的融入到動畫創作中,且動畫的表現形式多樣,製作的過程中受限的部分較少,利用動畫的這一特性,將薩滿文化和動畫創作相結合,能夠創作出不一樣的藝術效果,是動畫創作和民族文化相結合的全新嘗試。

參考文獻:

[1]王宏剛。於曉飛。《北方薩滿文化》.四川文藝出版社,.3.161頁。

[2]景超。薩滿信仰的文化學詮釋。滿族研究。2007.32頁。

藝術論文 篇四

摘要: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迄今為止已有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在長期的改革與發展過程中,民族聲樂藝術美學特徵十分鮮明,作為中華民族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聲樂藝術的表現方式呈現出多元化態勢,不拘一格的表現形式將中華民族歷史發展規律刻畫得淋漓盡致。基於此,本文重點探究了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的美學特徵,旨在對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美學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為聲樂藝術美學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民族聲樂藝術;美學特徵;探究

21世紀作為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發展與創新的黃金時期,其美學特徵愈加鮮明,一方面凝結着無數聲樂藝術作家的勞動成果;另一方面集中了中國人民艱苦奮鬥、勤勞勇敢的智慧與結晶。通過對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美學特徵的研究與探析,我們能夠從中瞭解和掌握民族聲樂藝術的自然特性和美學特性,有利於傳統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的科學轉型和深度創新,其意義深遠而重大。

1、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的內涵闡釋

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從不同的層面分析,其內涵有所不同。從廣義層面而言,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大致可以被劃分為三類:一是戲曲演唱;二是曲藝説唱;三是民歌演唱。從狹義層面而言,所謂的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實質上指的是符合新時期的民族聲樂,也就是所謂的富有當代特色的民歌演唱,與傳統的民族聲樂存在必然關聯,均富有民族特色和民歌氣息,其藝術審美理念完全一致。中華民族聲樂藝術不但完全繼承了中華民族傳統藝術文化元素,而且融入了西方藝術文化元素,其歌唱形式與傳統民族聲樂藝術稍有差異。可以説,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具備兩面特性,一方面擁有中華民族傳統藝術文化氣息;另一方面具備西方聲樂藝術文化氣息,可謂是兩者的統一、集合體。

2、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的美學研究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發展初期,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其活躍程度並不高。然而,儒家、道家等學派十分重視民族聲樂藝術,並將其作為自身道德修養的一部分,由此將民族聲樂藝術上升到了美學層面,從美學角度出發,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民族聲樂藝術改革和創新的新思路。[1]新中國成立之後,隨着改革開放、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的美學特徵逐漸被顯現出來,並作為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的基礎特徵之一,從美學層面而言,中華民族聲樂藝術顯得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特性,並且與西方聲樂藝術一脈相承,能夠有機統一、結合起來。因此,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的美學特徵極其重要,作為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基石和保障。

3、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的美學特徵

3.1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的情感美學特徵

美學作為研究人類意識、知覺和情感的一門多元化學科,聲樂同樣是洞察人類情緒的一門藝術學科,自古以來,二者之間的關聯十分緊密,共同豐富着人類的情感世界。《樂記》作為中國古代音樂的記載範本,部分內容闡述了音樂對人類情緒的影響作用,認為音樂是由人類根據自己的情緒所創作,也是反映人類情緒的一種主要工具。[2]音樂作為聲樂藝術的核心組成部分,與詩詞結合起來,實現了聲樂藝術的多元化和多樣性,聲樂藝術實質上就是對人類情感世界的真實寫照,也是人類情感美學特徵的重要體現。聲樂藝術之所以魅力無限,正是由於其具備兩個主要因素:一是聲音;二是情感。前者即就是來自音樂中的聲音,通過演唱者口中所傳遞出來的聲音;後者就是音樂、歌曲中涵蓋的複雜情感要素,包含了創作者的創作情緒和生活情感等。聲樂藝術的情感美學特徵同時擁有抒發情感、傳遞感情的作用,作為創作者抒發情感和傳遞感情的主要途徑之一。也就是説,創作者在聲樂創作過程中,將自己的情感要素、複雜情緒融入其中,達到藝術美學的高度,觀眾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創作者此刻波瀾起伏的情緒和多元化的情感要素。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發展過程中,受到西方聲樂藝術美學特徵的深遠影響,逐漸形成了聲情、詞情、曲情等美學特徵,這些美學特徵與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創作息息相關,極大豐富着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創作手段,凝練出中華民族聲樂藝術潛在的情感美學要素。

3.2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的創造性美學特徵

中華民族聲樂藝術除了具備情感美學特徵之外,還作為一種具備創造性美學特徵的藝術綜合體。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民族聲樂藝術在長期的矛盾鬥爭和方式轉型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了創造性美學特徵。也就是説,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始終處於創造過程。新世紀的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在傳承中國傳統民族聲樂藝術的基礎上,發揮出了當代民族聲樂藝術的美學特徵,一方面在學習傳統民族聲樂藝術;另一方面在創造新的民族聲樂藝術。與此同時,在傳承民族聲樂藝術的同時,不斷學習和借鑑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聲樂藝術,可謂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不僅符合傳統歷史發展規律,而且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性。“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作為當代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創造性美學特徵的主要表現方式。首先,古為今用是當下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在作詞、譜曲、歌唱過程中,完整繼承傳統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固有特點,通過學習和借鑑傳統中華民族聲樂藝術中的精華思想和創作技巧,來豐富當今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突出創造性美學特徵;其次,洋為中用是新時期中華民族聲樂藝術作品創作過程中,不斷學習和借鑑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創作技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和民族聲樂藝術發展特點,將西方國家和地區民族聲樂藝術作品中有用的東西拿出來,融入中華民族聲樂藝術作品創作過程中去,以此來豐富中華民族藝術創作手段,突出中華民族藝術創造性美學特徵,最終實現與西方聲樂藝術相接軌。

3.3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的現代性美學特徵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華民族聲樂藝術走出國門。然而,在走出國門,實現現代性美學特徵的過程中,中華民族聲樂藝術作品要符合中華民族傳統歷史風格,符合中國當下基本國情和民族聲樂藝術創作理念,在此基礎上,學習和借鑑西方發達國家、地區的民族聲樂藝術作品創作理念與創作技巧,堅持傳統與借鑑齊頭並進。與此同時,中華民族聲樂藝術要繼續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民族聲樂藝術典範,始終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發展道路,在不忘本的基礎上,有選擇性、有針對性的對待西方聲樂藝術文化。唯有此,方可取得實質性的藝術創作成效,突出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現代性美學特徵。21世紀以來,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發展速度十分驚人,其國際地位日益提升,已然成為國際民族聲樂藝術領域中的主力軍。究其原因,取決於中華民族聲樂藝術鮮明的美學特徵,充分提升了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的美學高度,呈現出了情感美學、創造性美學和現代性美學特徵,完全符合中國傳統民族聲樂藝術發展態勢和國際聲樂藝術創新軌跡。隨着國際文化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和革新,中華民族藝術在傳承傳統民族藝術創作方法的同時,不斷學習和借鑑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聲樂藝術創作技巧,豐富了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創作方法,實現了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創作方法的多元化和多樣性,最終有利於中華民族聲樂藝術國際地位的提升和美學特徵的集中體現。

參考文獻:

[1]劉暄、文化視野下的當代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特徵[J].音樂探索。(04).

[2]趙燕、中華民族聲樂的審美特徵探析[J].作家,.

[3]趙金霞、我國現代民族聲樂藝術的特徵[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