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六國論原文及賞析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7W

六國論原文及賞析新版多篇

國論的原文賞析 篇一

宋代: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國論 篇二

蘇轍

愚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衝,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范雎用於秦而收韓,商鞅用於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秦之用兵於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於前,而韓、魏乘之於後,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邪?委區區之韓、魏,以當虎狼之強秦,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韓、魏折而入於秦,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安於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間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3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1)韓、魏塞秦之衝()

(2)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

(3)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

(4)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

32.對下面語句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

A.把韓、魏兩國拋棄給秦國,而四國在後方休養生息,並暗中幫助解決韓、魏的急難。

B.讓韓、魏兩國對付秦國,而四國在後方休養生息,並暗中協助解決韓、魏的急難。

C.用韓、魏兩國對付秦國,而四國在國內休養生息,再讓韓、魏用陰謀手段協助解決四國的急難。

D.把韓、魏兩國拋棄給秦國,而四國在國內休養生息,四國有了急難,就讓韓、魏背地裏幫助解決。

33.文中舉范雎收韓、商鞅收魏的例子用意是什麼?選出分析正確的一項()

A.為説明昭王出兵攻齊的做法不妥。

B.為證明範雎、商鞅有遠見卓識。

C.為説明韓、魏戰略地位重要,為天下所重。

D.為證明秦之所忌非韓即魏。

34.對本文和蘇洵的《六國論》的內容和寫法所作的比較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都把六國分為兩類國家,並稱贊其中的一類,抨擊其中的另一類。

B.都分析了六國滅亡的原因,但一文認為弊在賂秦,一文認為未厚韓親魏以擯秦。

C.都從六國滅亡立論,都採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

D.都是在宋王朝面臨北方和西夏威脅的形勢下發表議論的,都要求積極抗敵。

35.翻譯下列語句(2分

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蘇轍六國論原文及翻譯 篇三

【原文】

嘗讀六國世家①,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免於滅亡。嘗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衝③,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範睢用於秦而收韓,商鞅用於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④,而範睢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秦之用兵於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於前,而韓、魏乘之於後,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耶?委區區之韓、魏,以擋強虎豹之秦,彼得安不折而入於秦哉?韓、魏折而入於秦,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擋秦,而天下之諸侯,借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擋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於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⑤。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

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⑥,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⑦,以取www.其國,可不悲哉?

【譯文】

我曾經讀《史記》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的世家,私下奇怪這些各霸天下一方的諸侯以五倍於敵的地域,十倍於敵的軍民,奮發向西而進,去攻擊崤山之西不過千里之大的秦國,卻沒能免於滅亡的命運。我常常為他們深刻地考慮,認為他們一定會找到一條能保全自己的計策。因此不得不責備當時的謀士們防備禍患之策的疏漏,目光看不到長遠利益,並且不瞭解天下的大勢。

秦國和諸侯們爭奪天下的要害之地,不是在齊國、楚國、燕國和趙國之內,而是在韓國、魏國的郊外;諸侯各國與秦國爭奪的關鍵之地不是在齊國、楚國、燕國、趙國之內,而同樣是在韓國、魏國的郊野。秦國對於韓國、魏國的存在,就像人患有腹心的疾病一樣。韓國、魏國堵塞着秦國東進的要道,而遮蔽着崤山之東的各諸侯國;所以天下最重要的戰略位置,沒有比得過韓國、魏國的。當時範睢被秦國任用就主張收服韓國,商鞅被秦國任用就主張收服魏國。秦昭王沒有得到韓國、魏國的真心降服,就出兵攻打齊國的剛(在今山東兗州附近)、壽(在今山東東平縣北)之地,範睢因此很是擔心。因此,秦國所忌諱的就很明白地看出來了。秦國對燕國、趙國用兵,對秦國來説就是很危險的事了。跨越韓國、魏國而攻擊他國的都城,那麼燕國、趙國在前邊抗拒,韓國、魏國乘機在後面偷襲,這就很危險了。但秦國攻擊燕國、趙國,卻不曾對韓國、魏國的存在感到擔憂,這是因為韓國、魏國依附於秦國的緣故。

韓國、魏國作為諸侯各國的屏障而秦國能在其中進進出出,這難道説那些謀士瞭解了天下的大勢嗎?任由弱小的韓、魏(兩國)去抵抗如狼似虎的'強大秦國,那他們(韓魏)怎麼能不屈服並歸降秦國呢?韓國、魏國依附了秦國,於是秦國便能派兵通過其地而向東進攻諸侯各國,從而使整個天下的諸侯國遭受到被秦國滅亡的禍害。

韓國、魏國不能獨自抵擋秦國,而天下各諸侯國可以憑藉韓國、魏國而擋住秦國向西進攻的道路,因此,還不如親近厚待韓國和魏國以抵擋秦國。秦國既然不敢輕易越過韓國、魏國以謀取齊國、楚國、燕國和趙國,那麼,齊國、楚國、燕國和趙國,便可以因此保全自身了。憑着四個沒有戰事的國家,幫助面對強敵的韓國和魏國,使韓國、魏國沒有來自東面的後顧之憂,而為天下各諸侯國的安全去抵擋秦兵。用韓國、魏國對付秦國,而其他四個國家在內部休養生息,並在暗中幫助韓國、魏國的危急,這樣的話,便可以對付一切變故,那強大的秦國還能有什麼作為呢?

不知道出此計策,卻貪圖邊土上的尺寸小利,違背誓言破壞協約,而自相殘殺。秦兵還沒有出擊,而天下的諸侯國已把自己搞得困頓不堪了。因此使秦國能乘機攻取他們的國家,這能不令人悲歎嗎?

【註釋】

①世家:指《史記》中記述諸侯王的家世興衰的傳記。六國在《史記》中專列“世家”記述。

②山西:戰國秦漢時,崤山或華山以西為山西,即關西;以東為山東,即關東,也指秦以外的六國。秦國地屬山西。

③塞秦之衝:堵塞、阻擋着秦國的軍事要道。

④剛:今山東寧陽。壽:今山東鄆城。皆齊國領地。

⑤出身:挺身而出。

⑥場:邊界。

⑦伺其隙:利用六國間的矛盾。

【評析】

六國,指戰國時韓、趙、魏、齊、楚、燕六國。作者分析了六國先後被秦滅亡的歷史,指出六國諸侯眼光短淺,胸無韜略,不能聯合一致,共同對敵,以致先後滅亡。此文可與蘇洵的《六國論》並讀,二者都是總結六國滅亡的歷史教訓,洵文着眼於政治形勢,批評苟安的國策;轍文着眼於戰略形式,批評六國沒有戰略眼光,不能聯合抗敵,卻互相殘殺。

譯文: 篇四

兵:兵器

善:好。

弊在賂秦:弊病在於賄賂秦國。賂,賄賂。這裏指向秦割地求和。

道:原因

或曰:有人説。這是設問。下句的“曰”是對該設問的回答。

率:都,皆。

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為”的`意思。

完:保全。

以攻取:用攻戰(的辦法)而奪取。

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的地方。

其實:它的實際數目。

所大欲:所最想要的(東西),大,最。

厥先祖父:泛指他們的先人祖輩,指列國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對去世的尊長的敬稱。祖父,祖輩與父輩。

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斬荊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創業的艱苦。

視:對待

舉以予人:拿它(土地)來送給別人。實際是舉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然則:既然這樣,那麼。

厭:同“饜”,滿足。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諸侯)送給秦的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也越厲害。奉,奉送。彌、愈,都是“更加” 的意思。繁,多。

判:決定。

至於:以至於。

顛覆:滅亡。

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來就應該這樣。

“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史記·魏世家》和《戰國策·魏策》。事,侍奉。

此言得之:這話對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説的道理。

終:最後。

繼:跟着。

遷滅:滅亡。古代滅人國家,同時遷其國寶、重器,故説“遷滅”。

與嬴:親附秦國。與,親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國。

既:連詞,既然

免:倖免。

始有遠略:起初有長遠的謀略,這句中的“始”與下文“至丹”的“至”,“洎牧”的“洎”,“用武而不終”的“不終”,互相呼應。

義:名詞作動詞,堅持正義。

斯:這。

始:才。

速:招致。

再:兩次。

卻:使······退卻。

洎(jì):及,等到。

以:因為

讒:小人的壞話。

邯鄲為郡:秦滅趙之後,把趙國改為秦國的邯鄲郡。邯鄲,趙國的都城。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乾淨的時候。 革,改變,除去。殆,幾乎,將要。

智力:智謀和力量(國力)。

向使:以前假如。

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命運。數,天數。理,理數。皆指命運。

當(tǎng):同“倘”,如果。

易量:容易判斷。

以:用。

禮:禮待。名作動。

食之不得下嚥也 :指寢食不安,內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動。咽,吞嚥。

勢:優勢。

而:卻。

積威:積久而成的威勢。

劫:脅迫,劫持。

日:每天,一天天,名作狀。下文“月”同。

於:比。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脅迫啊!

可以:可以憑藉。

苟:如果。

下:自取下策。一本無“下”。

從:跟隨。

故事:舊事,先例。

下:指在六國之後。

國論 篇五

李楨(明)

宋二蘇氏論六國徒事割地賂秦,自弱、取夷滅,不知堅守縱約;齊、楚、燕、趙不知佐韓、魏以擯秦:以為必如是,而後秦患可紓。

夫後世之所以惡秦者,豈非以其暴邪?以餘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當是時,東諸侯之六國也,未有能愈於秦者也;其溺於攻伐,習於虞作,強食而弱肉者,視秦無異也。兵連禍結,曾無虛歲。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增一秦也。惟其終不克為秦之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當蘇秦之始出也,固嘗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誠知其易也。使秦過用之,彼其所以為秦謀者,一憂夫張儀也。惟其不用,而轉而説六國以縱親,彼豈不逆知天縱約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時之富貴,幸終吾身而約不敗。其激怒張儀而入之於秦,意可見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齊、魏之師已為秦出矣。夫張儀之辨説,雖欲以散縱而就衡,顧其言曰,親昆弟同父母,尚有爭錢財,而欲恃詐偽反覆,所以狀衰世人之情,非甚謬也。彼六國相圖以攻取,相尚以詐力,非有昆弟骨肉之親,其事又非特財用之細也。而衡人方日挾強秦之威柄,張喙而恐喝之,即賢智如燕昭者,猶且俯首聽命,謝過不遑,乃欲責以長保縱親,以相佐助,豈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於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嗟夫!自春秋以來,兵禍日熾;迄乎戰國,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六七君者,肆於人上,日驅無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終劉於虐乎?其必不爾矣!是故秦不極強,不能滅六國而帝,不帝,則其惡未極,其惡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與六國之自為之也。後之論者,何厚於六國,而必為之圖存也哉!

曰:"若是,則六國無術以自存乎?"曰:奚為其無術也。焉獨存,雖王可也。孟子嘗以仁義説樑、齊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