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1500字(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4W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1500字(多篇)

2022年形勢與政策論文1300字 篇一

1.國際金融風暴的衝擊

① 總供給方面:資金、原材料、勞動力

二是隨着國際大宗商品(石油、糧食、鋼鐵、銅、鋁等)的大幅回落,投入品的價格將在窄幅波動中趨向進一步下降。儘管隨着新興市場國家實體經濟的回升及需求的增加,投入品價格會有波動,但重現2019年價格大幅持續上升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從而增強了企業的投入能力,減輕了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本壓力,但同時也壓縮了部分行業的贏利空間。

三是在勞動力的供給及勞動力成本方面,由於2019年經濟增長的持續回落,相應地為經濟運行見底後的經濟回升儲備了數量比較充裕的勞動力,特別是為熟練工人的再就業提供了機會,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近年來工資成本快速上升的壓力,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勞動力的供給保障。此外,如果在經濟結構調整、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方面加快步伐,2019年的經濟增長在總供給的支撐條件方面將會進一步改善。

從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增強改革動力,促進宏觀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角度來看,以增值税轉型為主的税收制度改革和以農村土地管理制度為主的農村改革,有可能為2019年宏觀經濟運行及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①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關鍵是消除阻礙經濟發展方式從粗放發展轉變為集約發展的體制性阻礙。

――建立完善的生產要素市場體系,合理的生產要素價格形成機制

――建立起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鼓勵企業的自主創新

② 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關鍵是根據現有的產業基礎來正確地選擇產業結構調整及產業升級的途徑。

――加快產業間的升級步伐

杭州的產業升級: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中國台灣模式)

寧波的產業升級:發展重化工業、臨港工業(韓國模式)

――加快產業內部的升級步伐

運用高新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工藝、產品。

③ 經濟發展空間佈局的轉變

關鍵是通過加速城市化進程及城鄉統籌的步伐,來加速要素在優勢區位空間的集聚,從而提升工業化的水平。

――從“強縣戰略”適時轉向都市戰略,加快都市經濟圈的建設(強縣撤縣建區;強縣擴權升格)

――在加速城市化進程中,大力發展服務性(重點是生產服務性)行業的發展,為提升工業化水平提供支撐體系。

④ 市場組織方式與交易方式的轉變

關鍵是構建從傳統的市場組織方式與交易方式向現代的市場組織方式與交易方式轉變的轉換機制。

――以專業市場為主體的共享式銷售網絡向現代商業的獨享式銷售網絡的升級(關鍵市場交易秩序的規範)

――以地緣、血緣、親緣為紐帶的人格化交易方式向建立在法制基礎上的非人格化交易方式的轉變。

⑤ 企業組織結構與經營方式的轉變

關鍵是根據企業產業升級的內在要求和企業發展的現實基礎,積極穩步地推進企業組織結構與經營方式的轉變。

――鼓勵更多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來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培育各行業中的“領袖型”企業,形成合理的產業組織結構。

――鼓勵正在從事產業間升級的企業加快建立現代公司制的公司治理結構。

⑥ 政府職能的轉變

――公平地界定財產權利,一視同仁地保護公民的財產權利

――放鬆政府的產業管制,建立市場的准入制度

――反對限制各種壟斷行為,規範市場競爭中的行為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維護社會公平

――提供公共產品,構築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1300字 篇二

自1949年中國台灣題目構成以來,我們始終把解決中國台灣題目、完成祖國同一大業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進行了長時間不懈的努力。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中國的發展從此進進歷史新時期。《告台灣同胞書》就是在這樣一個重要歷史背景下發表的。

30年來,中國為增進中國台灣題目的解決提出了一系列對 台方針政策:同道根據國際國內情勢發展變化,從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和國家發展戰略全局動身,在同道、周恩來同道關於爭取和平解決中國台灣題目思想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為確立“和平同一、一國兩制”的方針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同道提出現階段發展、推動祖國和平同一進程的八項主張,豐富和發展了對台方針政策。

黨的xx大以來,我們就對台工作做出重大決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主張、新舉措,賦予對台方針政策新的內涵:《反國家法》的制定和實施,把我們關於解決中國台灣題目的大政方針法律化,表達了我們堅持和平同一的一向態度和最大誠意,同時表明了全中國人民果斷反對、保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全的共同意志和堅定決心。《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以來,在兩岸同胞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發生重大變化。1987年底兩岸同胞長時間隔盡狀態被打破,兩岸同胞交昔日益密切,兩岸經濟合作蓬勃發展,構成互補、互利的格式;1992年兩岸達成“九二共鳴”,雙方在此基礎上舉行首次“汪辜會談”;20__年國共兩黨領導人實現歷史性會談,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

20__年3月中國台灣局勢發生積極變化,迎來難得歷史機遇。5月以來,本着“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共贏”的精神,兩岸協商在“九二共鳴”的基礎上得到恢復,並獲得重要成果,兩岸全面直機雙向“三通”邁出歷史性步伐,雙方妥善處理一系列題目,保持改善和發展勢頭,推動展現出和平發展的遠景。今天兩岸同胞來往之頻繁、經濟聯繫之密切、文化交換之活躍、共同利益之廣泛是史無前例的,中國人民維護台海和平、推動發展、實現祖國和平同一的事業,日趨贏得國際社會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國普遍承認“一箇中國”的格式不斷鞏固和發展。

30年來,發展的實踐告知我們,推動發展、實現祖國和平同一最重要的是要遵守“和平同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和現階段發展、推動祖國和平同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盡不動搖,爭取和平同一的努力盡不放棄,貫徹“寄希看於中國台灣人民”的方針盡不改變,反對*活動盡不讓步,牢牢掌控“和平”、“發展”的主題,真誠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台海地區謀和平,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全,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

聽了教授的的講座,真是收穫頗豐!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我們應當意想到中國台灣題目不單單是一個經濟題目或意識形態題目,而是一個牽涉多方利益的複雜歷史題目。但是,不管如何,我們都應當堅持一箇中國原則不動搖,在此基礎上以大學生獨佔的開放眼界對未來做出大膽但公道的假想。並且在祖國需要的時候貢獻自己的氣力。

2022年形勢與政策論文1800字 篇三

歷史在不停的發展當中,未來如何誰也不敢説。我們活在當代還是説説現在有點實際意義。曾看過一篇報道講美國的貧富懸殊異常嚴重,其實中國也差不多,有人窮奢極欲就有人在死亡線上掙扎。沒有真正的公平,一切只是相對。社會的黑暗面不如説是人類的劣根性在作怪。我們活在現實的世界就不祈求柏拉圖式的天堂,但我們可以努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那就是合作。國與國之間需要合作,人與人之間同樣需要合作。

有問題就解決問題,粉飾太平毫無意義。“重臉面輕實利”要不得,哪國都有自己的問題,總唱讚歌不解決問題。中國的中庸之道由來已久。它有一定價值,但害處也不少,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沒人願當出頭鳥,總希望別人來説。今年的兩會有何成果在此不做探討,只是一些代表不涉及敏感問題,竟扯什麼“男人節”“女人節”讓人捧腹。有問題就解決,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以後或許會有辦法,但迴避絕對不行。有人講今天的中國還是小家子氣,不肯在世界面前承認不足,是因為自卑,對自己的嚴重不自信。要面子是傳統,別人不會理解“面子”對中國人的意義,但有人會利用這一點佔我們的便宜,吃虧了還得表現的很高興。想必也只有我們願意幹了。

中國有實力、有能力左右世界,這是事實。只要我們能靜下心來一件件解決問題,未來一切都有可能。所謂外交無非是各國在世界範圍內追求國家權利的最大化,即國家利益。國際關係格局的演化是各國外交不斷“博弈”的過程。這一切都是以國家實力為基礎的。中國不能樂觀,但也無須悲觀。我認為,中國台灣會統一,只是時間問題。但很可能是有代價的從美國取得。當放手中國台灣對美國有利時,中國台灣就是中國的了。那時,日本會是另一大制約中國的因素。同時朝鮮很可能成為一個新的威脅。

我個人一直認為中國真正的勁敵是日本。大和民族有其自身優勢,我們一貫不把日本放在眼裏,曾看過一本書講述大和民族精神。不管是櫻花還是武士道都不可小覷。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強大,民族精神很重要。日本幾次能從瓦礫中迅速崛起,難到不可怕嗎?只是我們一直不願承認這個事實。日本的學者大量來研究中國文化,中國歷史,難道人家真就對你有興趣嗎?不是!是在準備!“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是孫子的教誨,人家應用在國際關係中,我們用在內槓上。中國人在外有“一人龍,三人蟲”之説。不管對錯,我們都該警醒了!現在不早做防備,當事實發生了再做事後諸葛毫無意義。

國際關係就是人的關係。只要國民整體素質上去了,國家在世界舞台上才有發言權。迴歸到底還是要抓教育,從兒童抓起。我們作為當代青年大學生,有理想、有抱負,更要珍惜大好時光學習,奮鬥。國家的路需要我們走出來,自己的人生之路更需要一步步踩出來。

隨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事業的快速發展,中國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新時期當前的經濟形勢在波動中實現平穩增長、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現狀是投資、消費和出口增長都比較穩定。中西部經濟增長速度快於東部地區,農民收入增幅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幅;內需對經濟的增長的貢獻度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經濟發展實現了量的擴展與質的提升。但是,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消費需求的擴張力不夠強勁,投資的接續能力不足,出口面臨的國際環境偏緊,結構性矛盾依舊突出,消化過剩的產能,節能減排的壓力還比較大;地方政府債務和國際金融風暴有待化解和防範。從當前我國的發展現狀看,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一方面,對此,為穩定經濟的發展,我們應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

縱觀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導致腐敗增生,腐敗是人類尚未攻克的頑疾,它的出現時經濟發展帶來的結果。對此,我們現正在積極應對,以來,黨中央對反腐敗從戰略上予以高度重視,實施了多項措施,包括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上打出“組合拳”,紮實推進反腐敗行動,反腐敗成為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再次是反腐敗不留死角,法律面前不分國企、外企、和私企,反腐子彈不長眼,不管你是教授、官員、醫生還是高人,擊中誰就是誰,打‘老虎‘’蒼蠅’絕不手軟。20xx年反腐有一新亮點,就是糾正不正之風,將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列為“靶心”動員全黨對作風上的弊垢掃除,全面改革以清除腐敗土壤。同時加強監督力度,監察機構履職能力大幅提升。

2022年形勢與政策論文1800字 篇四

過本學期的《形勢與政策》課,我對當今變幻多端的國際形勢有了一定的瞭解,更加的關注大學生就業創業。這有助於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的成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對於我們大二的學生來説,就業創業的主題便成為我們同學共同關注的熱點。

當前中國人才過剩,勞動力價格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人不能及時就業,隨着高校的擴招,金融危機的襲擊,當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國家的許多政策鼓勵和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給予我們許多的優惠政策。我們只有把握住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並適應這種趨勢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面對如此大的競爭壓力,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更是需要自主創業來為自己鋪路。

當今世界形勢發展變化很快且十分複雜,正處於舊格局解體走向新格局的過渡時期,分析當前的國際格局,應該説還是一個以美國為超級大國,以歐盟、俄羅斯、日本、中國為大國及國際集團的形式。我認為中國的發展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要保證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不要錯過珍貴的和平年代。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使國防、科技、教育、基礎設施等方面得到提高,才能充分保障國家安全。

二、要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外交政策。有了良好的外交,才有良好的國際環境,才能吸引外資,為經濟建設做出貢獻。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瞭解,使我對目前大學生就業創業有了一定的想法。大學生就業創業這一個主題是最比較吸引我的,聽完後使我受益匪淺,感觸很多。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我們認識到,形勢與政策左右我們的發展,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史有“識時務者為俊傑”,今應為“適時務者為俊傑”。社會歷史的大發展已決定了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因此,我們應學會認識和把握形勢與政策。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打造出“誠、勤、信、行”的大學生;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鋭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做一個成功人士。

通過老師的講解,我意識到未來不能只有天馬行空的虛無,更重要的是要從現在開始去行動,去親手締造自己的未來和人生。大千社會,無奇不有,作為大學生,我應做好心理預備,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從零做起,從基層做起,最終定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不能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應該拋掉陳舊的觀念,擁抱外面精彩的世界。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我們大學生正是青年,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羣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着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作為我們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必修課程,《形勢與政策》對於我們大學生關注熱點問題,分析當代我國形勢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習這門課程不僅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開闊胸懷視野、增強責任感,還使得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中國,認識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因此,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把握住自己,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為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1500字 篇五

推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徵求意見稿公佈後,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通過學習《規劃綱要》,我感到這份廣集眾智以凝聚共識,力求完善的綱要處處體現着黨和國家重視和發展教育的堅定決心,充分體現了國家建設人才強國的堅定決心,現談一下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領會綱要精神,明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內涵。 通過學習,我感覺《綱要》的每一條都是針對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脈絡清晰、目標明確、規劃周密。感觸最深的地方就是《綱要》中提及的“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國家把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這種高度是體現了教育在新時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 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知識社會,信息時代,人們對於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視,教師自身創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關鍵因素。 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促進公平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對我們教師來説就是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歧視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進步。 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要求我們教師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念,強化課堂教學,提高資源建設質量,確保教學質量及育人質量。

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人才評價制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教育規劃綱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養觀念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為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育規劃綱要》指出: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注重知行統一。堅持教育教學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應試教育造成我國大批學生“高分低能”已是不爭的事實。改革以大學聯考為代表的人才評價制度勢在必行。《教育規劃綱要》提出根據培養目標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學、多樣的評價標準。做好學生成長記錄完善綜合素質評價,強化人才選拔使用中對實踐能力的考察克服社會用人單純追求學歷的傾向。

三、政校分開,高校去行政化,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在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方面,《綱要》明確提出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適應中國國情和時代要求,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係。適應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求,明確政府管理的權限和職責,明確各級各類學校辦學的權利和責任,形成不同辦學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學校目標管理和績效管理機制。健全校務公開制度,接受師生員工和社會的監督。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政校分開管辦分離的學校制度的實質就是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這是引導和鼓勵學校自主整合資源、輕裝上陣,努力辦出品牌,打造特色,真正辦出優質教育,讓人民滿意學校。校長不應該是官員,切實減少官本位思想,少用行政命令,多用理念引領,多用依法治校。 四、落實綱要精神,不斷提升自身素質。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要傳道必須精於道,要授業必須精於業,要解惑必須先自知。作為一名教師應時刻不忘記學習,善於學習,具有學習意識,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質。當今社會,知識更新日新月異,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堅持與時俱進,更新觀念,鑽研業務,成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人民滿意教師。

2022年形勢與政策論文1800字 篇六

摘要: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各種複雜的不確定和非傳統因素分化演繹,為中國的國家發展和對外交往提出了新的難題,在這種情況下,認清形勢,明確目標、思路變得尤為重要。儘管世界局勢的複雜性和變化性在加劇,但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關鍵詞:國際形勢;外交;合作;共同體

我們拋開意識形態之對立不言,單就國家的利益博弈而論。中國,目前處於守勢,而日本,美國之類的國家則是出於攻勢。他們視中國為未來國際地位的最大挑戰者,那正是因為近年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舉世矚目,成為21世紀真正的世界大國,才使他們對中國的崛起虎視眈眈,警惕加倍!

就意識形態、社會體制而言,中國目前仍處於轉型期,相當於落後世界先進主流50年。但是這種逐漸形成的並且正在完善的社會體制一旦崩潰,勢必將**頻仍,民不聊生。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對外為韜晦策略,而在目前形勢之下,已轉為主動突圍。

20xx年11月初,在北京舉行的中非數十國論壇足以見證了中國的國際發展戰略方針:是以新時代的步伐在邁進,是以尋求外部合作為主的外交政策。

對當前的中國而言,最大的國際問題莫過於中國台灣和朝鮮問題。台海局勢,關乎世界格局,牽涉中、美、日、俄世界各極,這也是中國和平統一的關鍵關口。而對中國台灣的迴歸有極大異議和阻力的無疑是美國和日本,他們與中國台灣

“淵源”頗深,單在目前的局勢下,大家都在觀察對方的舉動,以伺機獲得主動。恰恰中國與日本在東海問題上也是糾葛不休,另外,日本首腦“拜鬼”也時常引發中國民眾被屠殺時留下的傷痛。那麼,現任日本信任首相安倍是否將依照自己的承諾不再參拜“神社”,是否有與中國修好之意,中日真能合作開發東海能源嗎?中國台灣問題在好的發展趨勢之下日本還會如此干涉嗎?我們均不得而知,更有待觀察。

當然,還有多年來一直充當中國台灣 “老大哥”--美國,它是“割捨”,還是將要採取什麼奇異的干預對策,它在“霸主地位”之上將給於中國台灣什麼樣的支持,我想它連自己也不知道。因為這是一個互相牽制的時代,誰也不希望為了局部而危害全局,更不想在國際上落下有損威信的罵名。

朝核問題,最終結果如何,將取決於中、美、日、俄、韓、朝的六方再次聚頭。而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上存在着許多憂慮,從立場上很難做到像美國那樣“超脱”。50多年來,朝鮮至少在對美國、日本、中國台灣關係等原則問題上沒有出賣過中國。不管朝鮮的內政如何,中國在國際上都不能保持中立,而必須站在朝鮮這個“讓人愛恨交加的傢伙”一邊。

另一方面,在世界大的格局下,美國跟中國一道同為大國,他們一起作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的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其目標應當更遠大:共同合作,維護一個有利於世界長期和平與繁榮世界體系。美中關係是個“密切而複雜”的問題。

或許,在某些時候,老美會想一些閒不住的做法來對中國進行“圍堵”和“制衡”。比如前不久,美國曾遊説韓國和日本加入“北約”,在這之前還勸説過澳大利亞,這不都是為了擴大自己的“霸權”而向中國和俄羅斯逼近嗎?

而中俄目前的關係僅止於“互有所需”這一極其表面而又脆弱的層面,並隱藏着深層的風險。這一深層風險就是,隨着兩國的相繼崛起,雙邊關係可能會再次面臨“變”的格局。但是,在對待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圍堵”時,中俄將會毫無疑問的“對外”。

在美國與歐洲諸國看似親密的關係漸行漸遠時,他們也在不知不覺中向中國靠近,歐洲援華政策便是最好的例證。他們希望中國變,但是不宜過激,以免引起社會動盪。社會穩定了,也就穩住了歐洲人對中國大片市場的幻想。因此,他們非常關注中國的社會穩定、政治穩定。如果中國的改革不穩定,引起了社會動盪,它所有的投資可能全都泡湯。而保持社會穩定,也正是中國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中歐在將來的合作中一定會走向好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劉國光主編《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2]譚祟台等《發展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3]張培剛主編《新發展經濟學》,河南人民出版社,20xx.

[4]楊萬鍾主編《經濟地理學導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1600字 篇七

時間如駒過隙,3年的形勢與政策課程以華麗的姿態結束了,經過這門形勢與政策課程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使我受益匪淺,不管是在國家政策,還是社會經濟、就業等方面都使我對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最重要的是這門課程是我們當代大學生必須要學的一門課程,因 它不僅可以讓我們瞭解國內外紛繁複雜的形勢,還可以提升我們的道德素養。

同時這門課程是一門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為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高校培養目標為依據,緊密結合國內外形勢,緊密結合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對大學生進行比較系統的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它的草本任務是通 過適時地進行形勢政策、世界政治經濟、國際關係草本知識的教育,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及時瞭解和正確對待國內外重大時事,使大學生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下有堅定的立場、有較強的分析和適應能力。

基本形勢和熱點問題對於學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基本理淪,對於掌握形勢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形勢是變化的,但在一個時期內,形勢的發展有其規律性和必然性,如當代世界格局、主要大國之間的關係、國內改革開放的總趨勢等,在一段時間乃至更長時期都是相對穩定的,把國際形勢、國內形勢中相對穩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規律性的內容進行歸納,可以構成基本形勢的框架。

比如説到兩會熱點問題就不得不提食品安全。説到問題食品,很多人立刻就能舉出例子,染色饅頭、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等等,問題食品涉及範圍之廣,不禁讓我們迷茫,到底還有什麼食品是我們可以放心食用的。正所謂民以食為天,為什麼在民生之根本問題上,卻經常出現問題?

監管問題也不是食品安全問題的唯一歸因,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主任陳君石院士看來,我們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數量很多,其條件不盡相同,衞生操作規程又很難監控,所以時不時出些問題倒是“正常”的了。每年“兩會”期間,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很多食品安全方面的議案或提案,其中大部分都要求政府嚴加監管。站在政府的立場上考慮,這可能嗎?我只想強調,安全的食品不是監管出來的,它是生產出來的。

我覺得,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程對我們具有重要意義。我認為社會歷史的大發展是決定個人發展的最大環境、最大上限,它制約着可選擇度,決定着大學生成功的機率,影響很具體,也很深遠。而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程,讓我們瞭解到社會形勢與國家政策對人們的作用,我們知道其在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形勢是制定政策的依據,政策影響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靈活變通,具備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順應形勢與政策,發展自我: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定位自己的方向及發展地位;依據個人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努力奮鬥,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拓展素質,不斷提高個人能力;利用形勢與政策,為我所用,形成對形勢與政策的敏鋭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養超前的把握形勢與政策的膽識,利用形勢與政策,實現自我大發展。樹立一個遠大理想,為國做貢獻,使我們做有價值的人。

學習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程,對我們的道德知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無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還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程中,青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大學生是青年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羣體,因此,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

學習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程我更加深刻的瞭解到當今國內外形勢風雲變幻,進入21世紀的中國正面臨着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挑戰,當代大學生也面臨着深刻的國內外環境,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正視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定信念,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而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懂得把握機會,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為祖國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我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我們自己的實力,從而去從容的應對的挑戰。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1100字 篇八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脱貧攻堅已經取得決定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脱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在全國範圍全面打響脱貧攻堅戰。脱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經過7年多的不懈努力,脱貧攻堅制度體系全面建立,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基本方略深入人心,脱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脱貧攻堅給貧困地區貧困羣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帶來巨大變化,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特色優勢產業穩步發展,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發展能力和活力明顯增強。

我國在脱貧攻堅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與大規模減貧同步,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當前,我們要高度重視打贏脱貧攻堅戰面臨的困難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脱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鉅,決不能鬆勁懈怠。在全年剩餘的時間內,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確保高質量完成脱貧攻堅目標任務。

要堅決克服疫情影響。當前,要在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前提下,建立疫情分析應對機制,組織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組織貧困户發展生產,組織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加快扶貧項目實施。

要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脱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而深度貧困地區脱貧攻堅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確保剩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期脱貧,對未摘帽貧困縣和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啃下最後的硬骨頭。要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彈。對沒有勞動能力的特殊貧困人口要強化社會保障兜底,實現應保盡保。

要將鞏固脱貧成果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扶貧是一場持續的戰鬥。已經脱貧的羣眾可能會因災、因病、因殘、因產業失敗和務工不穩等原因返貧,還有大量處於貧困邊緣的人口也可能陷入貧困。因此,需保持脱貧攻堅政策穩定,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人口,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不減,駐村工作隊不撤,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扶上馬送一程。需深化扶志扶智,激發貧困羣眾脱貧的內生動力,並建立起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

值得強調的是,在脱貧攻堅過程中,始終要加強和完善扶貧資金管理。中央財政要繼續增加專項扶貧資金規模,各級財政也要滿足脱貧攻堅的資金需求。要加大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力度,加強扶貧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用好扶貧的土地和金融政策。對已經實現穩定脱貧的地方,各地可以統籌安排專項扶貧資金,支持非貧困縣、非貧困村的貧困人口脱貧。

行百里者半九十。現在,脱貧攻堅已經進入決戰倒計時,時間緊迫、任務艱鉅。我們要緊繃這根弦,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全力以赴、只爭朝夕、決戰決勝,凝心聚力打贏脱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脱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2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1900字 篇九

如何提高大學生素質一直是一個社會話題,隨着近十幾年來高校連續擴招,大學生羣體的急劇增大,大學生中思想道德、知識水平、就業能力等一系列問題不斷凸顯,社會上對大學生是否真正具備高等人才的優秀素質有了很深的擔憂。大學生,作為這個社會上的精英羣體,是否禁得起當代社會競爭的驚濤駭浪,是否擔得起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歷史任務?

對於現今大學生素質方面的問題,有很多是普遍一直存在的,或者是大家都知道並且看法比較統一的,比如大學生空有理論實際經驗不足,重視文化知識培養忽視思想品德修養,誠信,倫理,善惡觀念缺失等等。這些都是問題,很嚴重的問題,也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但在這裏我想主要談一談近幾年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學生的就業素質問題。

説到大學生就業,可能大多數人都會立馬反應出一個字——難!確實難 ,大部分都難,只有很少一部分對得到的工作滿意的。而究竟難在哪?我想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是知識技能不過關。大學生經歷了煉獄般的大學聯考,一到大學大部人分就放鬆了,吃喝玩樂都是常事,甚至名牌大學也不例外,或者參加太多社團活動,或者談戀愛,或者男生打遊戲,女生逛商場,學習遠不如高中時用功。大學課程也是得過且過,勿論精通了,四年本科學到的只是其實並不多。(這也是現在有很多企業招聘寧願要職業技校的學生也不要本科學生的原因,有很多本科生甚至為此把簡歷

改成了大專畢業)這樣的大學生畢業之後,無論專業知識還是職業技能都是不過關的,用人單位當然不敢要。

第二,是工作經驗的不足。這是一個老問題了,似乎也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儘管現在大學都有實習學分要求,也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但學生很多都是陽奉陰違,做做表面工作就混過去了,沒有多大實際改觀。我所接觸的很多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都曾在實習報告上做過假,雖不是説所有人都如此,但起碼可以説明這種現象確實存在。現在一些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培訓機會(有些是騙人的),但大多數公司沒有那麼“好心”,也沒那個“耐心”,而毫無工作經驗的應屆本科生往往成為這中間的淘汰者。

第三,對自身定位不明確。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所以仔細説一説。

定位不明確,比較普遍的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很多大學生,尤其是重點大學的學生,大多有些心高氣傲,對未來也是理想地充滿信心。他們往往給自己定下了過高的目標,而在應聘過程中又往往不能如願,“高不成低不就”正是如今重點高校大學畢業生所呈現的突出問題。

另一種是瞎跟風。每個不同時期都會有一些比較熱門的職業,比如80年代搞外貿,90年代下海經商,20xx年生產鋼筋水泥,05、20xx年炒房炒股搞金融,07、20xx年投資、報考公務員,20xx年„„受自然利益驅使,投身熱門行業本無可厚非。但很多大學生卻是盲目“從熱”,沒有考慮這個行業,這個工作是否適合自己。或者受家庭影響,或者

受他人誤導,又或者自己不堪利益、虛名的誘惑,總之他們很多人選擇了也許並不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而失去了原本在其他領域有所建樹的機會。很多大學生看人家出國了,好,我也出國;看人家考公務員了待遇好,好,我也去考;考研,進外企,也都存在着這種跟風現象。對國家來説,拿出大量財力、物力來培養大學生,而現在大學生的個人能力沒有得到其應有的、最充分的發揮,沒有在國家缺少人才的崗位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不能不説這是國家的一種損失,而且是巨大的人才損失。

根據上述所談到的問題,如何來提高大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定位的任務就擺到了眼前。解決這一問題,這需要國家,學校和大學生自身的共同來作用。

對於國家來説,應首先做好宏觀調控,完善各項就業機制,尤其是制定出一些合理的有利於大學生就業指導和培訓的政策措施,從大局上做好大學生就業導向工作。

對於各高校來説要加強對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身,正確定位,發揮個人特長。同時,及時提供就業信息,並對將來情勢加以分析,讓學生通過諮詢和指導,對就業趨勢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有利於自身定位和個人長遠發展。

大學生自身則要保持一個理智的、清醒的頭腦,自己適合什麼,水平如何,選擇哪種職業有利於今後更好地發展都要有比較客觀的認識。在選擇專業,選擇課程,考慮畢業後考研還是就業,出國還是進外企,考公務員還是當村官等等這些選擇的時候,先問問自己,我到底適合什麼,人家適合的就一定也會適合我嗎,我未來的人生究竟要怎麼走。找出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路,才能達到人生潛力最大的發揮,我認為這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