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公文 > 教育公文

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多篇)

欄目: 教育公文 / 發佈於: / 人氣:2.71W

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多篇)

【第1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XX年是我市教育災後重建的決勝年,同時也是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發展提升的關鍵一年。教育系統圍繞“一年恢復、兩年提升、三年建設西部教育強縣”的奮鬥目標,堅持“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不讓一名教師落伍,不讓一所學校落後”理念,推進各項工作紮實有序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XX年教育系統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全面完成校舍重建任務,硬件水平大幅提升。

XX年,我們全面完成了76所學校校舍的重建任務,XX年春季全市5萬餘名師生全面告別板房,入駐永久性校舍。全市教學設施設備均達到xx省XX裝備標準,學生生機比達9:1,校校有電子白板,班班通網絡,多媒體教室、遠程視頻教學互動系統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應用於課堂教學。覆蓋城鄉的信息化支持服務體系和嶄新的xx教育裝備,給步入後援建時代的xx教育注入了生機和動力,我們進一步加強了設備的管理和使用培訓,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育人作用。借力重建,xx學校硬件建設達到縣域領先水平,省內外的單位、團體、組織、嘉賓紛紛慕名而來,參觀我市學校災後重建成果。

二、加強師資培訓,狠抓隊伍建設,提升教育軟實力。

1、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幹部培訓力度。XX年3月組織全市38名中國小校長赴江蘇無錫掛職培訓。4月組織校長、副校長參加xx的專項培訓。5月組織部分學校的校長參加省級專項培訓; 6月-7月將全市九年一貫制學校分管國小副校長分為5批先後參加xx省教育廳災區中國小校長管理能力提升培訓。7月校級幹部、教導處管理人員參加教育部、兒基會組織的愛生學校理念遠程培訓。在香港嘉裏集團郭氏基金會的援助下,務實有效地開展教導主任65人培訓。10月組織我市中國小41名校級幹部赴江蘇南通掛職學習一個月。

二是深化幹部選拔任用改革,建立中國小校長公開招聘機制。結合佈局調整,通過提拔、輪崗、交流、調任等方式進行了70餘名幹部選任。截至目前,7名師培中心的教研培訓人員到鎮鄉學校任職,10名城區學校的幹部到鎮鄉學校任職,9名鎮鄉學校的幹部到城區學校任職,2名幹部在城區學校之間交流,6名幹部在鎮鄉學校之間交流。一大批城區學校和教師培訓中心的優秀幹部交流到鎮鄉學校,提高了薄弱學校的管理水平。xx教育形成了學校幹部良性流動、管理水平均衡發展的新格局。

2、培養教師職業精神,增強教師隊伍集體活力。

一是加強師德建設,規範辦學行為。倡導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關愛學生、教書育人,規範教師從教行為,加大對有償補課和體罰學生等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進一步加強教師骨幹隊伍的考核和管理工作,注意教師骨幹隊伍示範和引領作用的發揮,今年我們推薦了3名教師參加xx省第九批中國小特級教師評選。

二是加強學習交流,把握髮展方向。組織全系統教師認真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各校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和完善學校三年發展計劃、五年發展規劃以及中長期發展規劃。同時,堅持理想教育,廣泛開展“教師職業理想”、“學校發展與個人發展”等討論活動。

三是深入實施以整體提高教師職業道德和業務綜合素質為核心的教師全員培訓。在郭氏基金會援助培訓以及國培計劃等基礎上,我們除加強骨幹教師培訓、心理教師培訓外,還陸續增加了國學經典誦讀、美術教師培訓、“四課”技能培訓、高中新課改培訓、音樂教師培訓、國小英語教師、中學生物、國小科學教師培訓等項目,開展教師優質課競賽和技能比賽,進一步加強了現代教育技術使用培訓和對教學設備的管理和使用培訓。全年各級各類教師參培人數達XX餘人次。

三、重視質量,教育教學成績不斷提高。

1、中大學聯考成績優異。今年我市參加大學聯考人數1628人,三本以上上線841人,其中一本198人,二本438人,三本205人。綜合上線率達到51.66%,再次取得了總上線率和應屆上線率均為xx市第一的好成績,創我市上線率歷史新高,超額完成xx市教育局下達的大學聯考奮鬥目標。我局榮獲xx市普通高中XX級教學管理一等獎,xx中學與南軒中學也同時榮獲了xx市教學質量一等獎。全市會考a等學生共計895人,佔參考人數的33.86%,比去年提高了3.86個百分點,穩居xx市前列。兩類高中招生工作也按計劃順利完成。

2、順利組織全市學科骨幹教師風采展示活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各學科以“有效課堂研究”為中心,舉行了優質課競賽和專題講座等活動,一批優秀青年教師嶄露頭角;開展了xx市國中化學教師技能大比武,優勝者代表xx赴江蘇參賽,取得了一等獎、二等獎各一個的好成績;深化與江蘇學校“手拉手,結對子”活動,雙方不斷互派幹部和教師學習與交流;順利組織開展了XX年特崗教師的招募工作。

3、教育科研工作取得較大突破。獲得中國學前教育學會“xxx”規劃課題一等獎。在第四屆xx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的評選中取得1個一等獎、4個三等獎的好成績。取得xx省第xx屆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1名。參加第二屆xx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評選取得4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取得xx市“xxx”現代教育技術科研課題研究成果評選3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xx市第xx屆優秀教育科研成果2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12個三等獎。為推動教育發展,我們堅持每年4月份召開一次全市範圍內的教育發展研討會,今年的主題是“災後教育教學重建研討與經驗交流”。

四、緊扣教育實際,紮實、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結合學校工作實際,教育系統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激發各學校(單位)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生機和活力。

一是做好公開承諾工作。各基層黨組織認真落實“五好黨支部”和“黨員示範崗、黨員先鋒崗”等崗位爭創系列工作,採取多種形式,做好黨支部和黨員個人的公開承諾工作。全系統46個黨支部、1348名黨員已全面完成公開承諾。結合黨員公開承諾活動,我們在全市3400餘名在職教職工中開展了師德承諾及踐行承諾活動,紮實了開展學科競賽和素質練兵等活動,以此提高教職工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二是開展教師職業規劃活動。教職工根據學校發展規劃和自身崗位特點,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職業理想為目標,以豐富和錘鍊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手段為重點,立足崗位實際,制定自己3-5年的成長和發展規劃,撰寫《職業規劃書》,並在學校的指導和督促下付諸實施。

三是推進基層組織建設,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繼續深入開展“五好四強”、“五帶五爭”、“千百十”、“四個一”、“七個一”等黨建創建活動,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通過創先爭優活動,探索助推教育科學發展的措施,推進黨組織服務科學發展長效化。XX年新發展黨員27名,24名預備黨員轉正,考察確定22名入黨積極分子。在建黨89週年之際,隆重舉行“七一”慶祝大會,表彰了10個五好基層支部,10個優秀支部書記,101名優秀共產黨員。受到市委表彰的優秀黨組織2個,優秀黨員1名。

四是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示範作用。在“8.13”清平泥石流災害和“8.19”特大暴雨中,教育系統快速反應,緊急調度,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響應,連續奮戰,湧現出了付潤章等一批典型。僅用6天時間建成了清平板房學校,做好開學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了清平學校以及全市所有學校9月1日順利開學,xx教育經受住了考驗。

五、感恩奮進,組織師生積極參與系列主題活動,成績斐然。

以“感恩?奮進”為主題,組織開展了教育系統師生文藝匯演、演講比賽、徵文比賽三大主題活動,師生踴躍參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其中全市文藝匯演教育系統包攬兩個一等獎,五個獲獎節目參加了xx市第五屆勞模表彰會彙報演出;全市職工感恩演講比賽,教育系統獲一等獎2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6個、優秀獎9個,並承辦了xx市“銘記黨恩、感恩奮進”演講比賽活動;全市感恩徵文比賽,教師獲一等獎4名,二等獎9名,三等獎15名,優秀獎29名,收到全市各學校精選的198篇學生徵文,共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20名。在全市所有中國小幼兒園中開展“感恩歌曲大家唱活動。組織參加由教育部、國家語委、中央文明辦聯合舉辦的“中華誦?經典誦讀大賽”,經過xx賽區、xx賽區的層層選拔,我市選送的3個節目代表xx地區參加全國比賽。

六、加強資金管理,為教育發展保駕護航。

一是嚴格執行中、省、市關於教育收費的政策規定,鞏固教育規範收費,同時強化宣傳教育,進一步發揮xx教育網站在規範教育收費政策宣傳中的作用,使廣大家長知曉、明白黨和國家的教育收費政策。XX年,全市未出現一例教育亂收費現象。

二是加強專項審計,嚴格規範經費的使用和管理。全面推行收費的公示、審計、督查和責任追究等制度,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安排和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有效防止和堅決查處擠佔、挪用、截留教育重建資金的行為,確保資金安全。深入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築牢防治“小金庫”的思想道德防線,公佈了舉報投訴電話,廣泛收集羣眾對“小金庫”問題的反映、投訴和建議意見。到目前為止,教育系統沒有發生違規設立“小金庫”的現象。

七、一崗雙責,高度重視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工作。

全市各學校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強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力度,強化對師生的安全教育,安全工作長抓不懈。在民辦教育機構安全管理方面,因校舍未達到安全標準,我們吊銷了6所民辦學校的辦學許可證;關閉板房幼兒園5所;暫時停辦或作臨時過渡3所。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從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全面實施校園安全防範設施建設,以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共建平安和諧校園。

繼續做好信訪工作和維穩工作。在羣工局、涉校辦、公安局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教育局各科室通力合作,經多方努力,“5.12兩週年紀念日”、“全省災後重建xx現場會”、“涉日維穩”等特殊時段和敏感時期平穩度過,為教育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秩序。

八、建立多維一體的學生資助體系。

我市建立了以政府資助為主導、社會資助為輔助、學校資助為重要補充的多維一體的較為完善的資助體系。一是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實施“兩免一補”。全市4065名學生享受“兩免一補”共計311萬元。二是為本市貧困大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今年,共有276名大學生與資助中心簽訂了貸款合同,申請金額達158.815萬元。三是對中職貧困學生進行學費、生活費等資助。全年有1252名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中職國家助學金共計128.865萬元,享受資助比例達到99.7%以上。免學費人數達288人,免學費金額達45.22萬元。所有費用都已經足額發放到學生手中。除此之外,還有嘉裏集團郭氏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李嘉誠基金會、利樂拉伐集團、xx省總工會、xx市總工會、xx市團委等社會團體和單位對我市貧困學生設立的各項資助。

災後重建為xx教育帶來了全新的機遇,我們將更加註重教育軟實力的提升,辦好每一所學校,關注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創先爭優,努力躋身省市教育強縣之列,推動xx教育後援建時期快速發展。

【第2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2022年,市語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語委各成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以貫徹落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四川省實施辦法為主線,紮實做好基礎性工作,努力建立適合成都實際的語言文字工作機制,不斷鞏固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社會應用的規範化水平,為構建和諧語言生活,服務建設“全域成都”做出了一定貢獻。現將全年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依法行政,整體推進語言文字工作格局。

2022年,我市繼續加大語言文字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認真落實國家語委“一個目標、兩條腿走路、三個結合、四項任務”的工作新思路。各語委成員單位、區(市)縣繼續鞏固上下聯動、左右協調的語言文字工作格局,以原有工作機制為基礎,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工作機構和各項工作制度。市普測中心新增了成都職業技術學院為成都市普通話水平 測試站點;市商務局、市體育局、大邑縣、蒲江縣、邛崍市等部門和地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語委成員單位。

(二)加強協調,齊抓共管,推動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機制逐步形成。

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它服務於全市中心工作,涉及面十分廣泛。2022年,在市語委的統籌協調下,我市各地區、各行業找準結合點,卓成有效地開展了各俱特色的語言文字工作。

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結合民生目標與本行業實際,對市屬公園各種路標牌、橫匾、公園門票、商品物價標籤等標識牌的用字進行了清理與規範;市新聞出版局加強對《成都日報》、《成都商報》、《成都晚報》等紙質媒體的審讀工作,把好語言文字質量關,編髮了工作簡報《嚴把報紙編排質量關,減少語言文字失誤率》(《新聞出版審讀》第2期),要求各平面媒體編輯要進一步規範用語;市電台推出了“國學大講堂”欄目,邀請國學名師,採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解讀經典篇目,共播出了8期專題節目;市商務局制定了《成都市商務系統2022年語言文字推進計劃》,與全市商務系統深化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市公安局將語言文字工作與公安隊伍建設、和諧警民關係建設、執法規範化建設結合起來,更好地為公安中心工作服務;市工商局充分利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契機,在城管、交通等部門的配合下,在城區主要街道、大型商場、車站等地開展為期6個月的户外商業廣告整治,發現有錯別字、生僻字、自造字等不規範用字,及時予以糾正,對違反《廣告語言文字管理暫行規定》等相關法規規定的廣告,按有關廣告管理法規予以處理。

(三)重在建設,創新載體,營造規範用語用字良好的社會氛圍。

1.規範漢字書寫大賽成績斐然。6月,市語委支部開展了“首屆全國大中國小生規範漢字書寫大賽成都市分賽區選拔賽”。本次大賽以“書寫經典,傳承文明”為主題,以推行規範漢字為宗旨,旨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具備熟練的寫字技能,提高學生規範漢字書寫水平,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字和書法藝術。書法大賽自開展以來,各區(縣)市語委高度重視、廣泛宣傳、認真支部;各中國小積極響應,踴躍參與。比賽設置國小一組、國小二組、中學組、高中組、大學組五個組別,每個組別又分硬筆和軟筆。全市共幾百所學校,76萬多人次參加了此次比賽。成華區、青羊區、武侯區等區(市)縣,還將開展此項活動與語言文字示學校創建工作緊密結合。通過初賽,市語委辦共收到1500餘件參賽作品,其中硬筆1100餘件,軟筆400餘件。經書法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個人一等獎67名,二等獎138名,三等獎 211名及優秀支部獎24個。選送53件作品參加全省比賽,其中50件分獲全省一、二、三等獎,市語委榮獲全省優秀支部獎。

2.推普周系列活動精彩紛呈。以宣傳週為重點,採取形式多樣的方式推廣普通話,已經成為語言文字工作部門的常規工作。各地、各部門採取公益宣傳廣告、語文規範知識培訓、演講朗誦比賽、徵文比賽、監督監測社會用字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推廣普通話,“推廣普通話宣傳週”已經成為有一定社會影響的品牌活動。

推普週期間,市語委向各語委成員單位、區(市)縣發放了6000餘份推普周宣傳畫,對市委辦公廳、市總工會、市交委執法總隊等單位舉行了公益性普通話培訓,收到良好效果。各地、各部門單位通過張貼宣傳畫,設立宣傳諮詢點、開設普通話培訓班等多種方式,營造説普通話的良好氛圍。市文化局結合文化工作實際,注重與其他常規工作的銜接和融合,努力發揮推普周的整合帶動作用;市總工會先後支部了語言文字基礎知識測試、詩歌朗誦、演講比賽、公文處理測評、書法比賽及獲獎作品展等活動,進一步增強機關人員使用規範的語言文字意識和能力;市城市管理局開展了“成都,我為您自豪-城管之歌” 普通話演講比賽;錦江區開展了系列“經典誦讀進社區”活動;邛崍市在鼓樓廣場舉行推普周啟動儀式,向羣眾散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推普倡議書》等推普周宣傳資料5

000餘份;蒲江縣在馭虹橋中心廣場開展了“説普通話,寫規範字,用文明語,做文明人”萬人簽名活動。

3.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有聲有色。9-10月,按照國家語委、省語委有關精神,由市語委、市教育局、市文明辦聯合支部開展了“中華誦'2022經典誦讀大賽”成都賽區選拔賽。此項活動以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大提出的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戰略任務,以迎接、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為主題,設置公務員組、教師組、大學生組、綜合組四個組別。自活動開展以來,各區(市)縣、市語委各成員單位高度重視此次比賽,進行了精心策劃和充分準備。市公安局、市體育局及各區(市)縣語委辦等100多個單位支部參賽。經過初選和決賽,最終評選出一等獎4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2名及優秀支部獎13個,其中4名教師榮獲全省一等獎,市語委還被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省語委評為優秀支部單位。

(四)誦讀經典,傳承文明,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構建和諧校園。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副市長、市語委主任傅勇林同志的親自指導下,我市教育系統開展了“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試點工作,通過一年多來的研究與實踐,“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試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建立機構、提供保障。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周光榮局長為組長的經典誦讀活動領導小組。各區(市)縣及試點學校、幼兒園也成立了推進經典誦讀活動領導小組,並制定了專門的工作計劃。組建了省市國學名師的專家團隊,為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提供智力支持。

2.編寫教材、走進課堂。以“潛移默化,紮實持久”為指導思想,制訂並下發了《成都市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實施綱要》。支部四川師大專家學者編寫了《成都市國學經典誦讀讀本》。從2022年秋季起,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正式走進全市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等各類學校,讓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融入到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8月,舉辦了成都市首期國學經典誦讀指導教師培訓班,培訓了試點學校和二十個區縣的200餘名教師。

3.活動展示、持續發展。6-12月,市語委與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精神文明辦、市廣播電視台聯合舉辦了“成都市少兒國學經典誦讀大賽活動”。該項活動歷時半年,以全市社區和校園為兩大主陣地,全面覆蓋20個區(市)縣,上百個社區,數百所學校應聲而起,參與人數上萬人,影響極為深遠。最終評選出一等獎5個,二等獎11個,三等獎15個及優秀支部獎20個。12月18日,“成都市少兒中華經典誦讀大賽頒獎晚會”在成都電視台隆重舉行,400多名演員共同演出了一場頒獎盛典特別節目,晚會還對此次大賽獲獎單位、個人以及優秀支部單位進行了頒獎。

(五)以評促建,量化評估,促進全市語言文字工作縱深發展。

1.發揮學校的示範輻射帶頭作用。學校是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的主要部門,創建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是推動全社會語言文字工作規範化發展重要抓手之一。2022年,成都市科華中路國小、成都市玉林國小、成都市青龍國小、成都市雙水國小、成都市鹽道街國小得勝分校、西南交通大學子弟國小、郫縣示範幼兒園等7所學校通過了市級語言文字示範校的驗收;成都市天涯石國小、成都市成華國小、成都市成華實驗國小被評為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目前,我市已創建國家級示範學校4所,省級示範學校6所,市級示範校48所。這些示範學校在當地有效地發揮了學校在語言文字工作中輻射和示範帶動作用。

2.繼續推動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11月,邛崍市、蒲江縣分別通過了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達標驗收。在創建過程中,兩地堅持“以創促建、以評促改,重在過程、重在實效”的指導方針,以二類城市評估達標為契機,按照“以黨政機關為龍頭,以學校為基礎,以新聞媒體為榜樣,以公共服務行業為窗口”的工作思路,結合本地區的中心工作,營造了有利於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語言文字環境,取得了明顯的成績,為促進兩地語言文字規範化和提高人民羣眾整體語言文字素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階段語言文字的社會應用基本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規定,達到了“普通話初步普及、漢字的社會應用基本規範”的新世紀初葉語言文字工作目標要求。目前,在主城區已經於XX年通過國家一類城市語言文字評估驗收後,已有10個二、三圈城區市縣通過了國家二類城市檢查驗收。

(六)嚴格管理,狠抓質量,穩妥開展普通話水平培訓測試工作。

近年來,隨着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社會影響不斷擴大,社會各個行業對普通話水平測試的需求都有所增加。

1.優化服務,方便測試人員。以“堅持標準、着眼推動、強化服務”為指導思想,努力創設便利條件,切實為各行業人員做好普通話培訓測試的服務工作,並多次深入到各測試站點及測試單位指導工作,圓滿完成了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的任務。全市共測試40609人次,其中學生35239人次,教師3045人次,公務員1208人次,社會人員1117人次,總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338人。

2.加強管理,確保測試質量。2022年,市語委辦、市普測中心堅持測試員聘任上崗制度,聘任了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16名,省級普通話水平員139名。堅持“統一標準、規範操作、保證質量、體現公正”的工作思路,進一步完善了測試管理的有關規定,嚴格規範管理普通話測試報名申請、錄音、成績送審、收費、試題管理、蓋章登記、編號分類、證書發放等程序,維護了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權威性、嚴肅性,確保我市普通話測試工作健康有序地開展。

【第3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xx年是“xx”收官之年,全市教育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1123”思路,緊密圍繞“深化、攻堅、形象”三個年度主題,全面完成了各項任務。

一是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化了教育教學改革。我們以課程改革為主線,在課堂質量評價基礎上,全面啟動了教學全程質量評價,探索構建了高效課堂模式,加強了考試評價研究,加強了課堂管理,完善了監控體系,提升了幹部的指導能力、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推動了教育質量的提高。在率先提出德育“八大領域”理論的基礎上,完成構建德育基本框架,學科德育、校園文化和全員德育三大領域的實施實現重點突破。在創造性的提出體育工作“六大目標任務”基礎上,制定實施細則,明確落實“六大目標任務”的方法和途徑,結合“每天鍛鍊一小時”和“陽光體育運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大為提高,身體素質進一步增強。

二是以校舍抗震加固為重點,完成了標準化建設攻堅的年度任務。

xx年,我市標準化建設和抗震加固工作創造性的實現了有效整合、一體同步,按時在年底前全部竣工驗收,為xx年全面實現辦學標準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自市教委成立9年來,我市教育標準化建設完成規模居在全市前列,教育發展性投入累計25億元,新建和改造學校310所(次),建築面積近230萬平方米,接近xx年前全市學校建築面積總和的三倍(市教委成立時,全市學校建築面積85.2萬平方米),學校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三是以加強管理為抓手,優化了教育整體形象。規範學校辦學行為,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齊開足國家課程,開發和建設了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嚴格控制學生作息時間和作業量,學生課業負擔得到切實減輕;規範教育收費,全年無違規現象。大力加強校園安全工作,人防、物防、技防網絡構建完成,學校保安、安保器械和視頻監控全部落實到位,學生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堅持開展“雙爭”活動,典型引路,帶動全市教育系統師德水平不斷提高,教育工作者良好形象被廣泛認可,社會各界對我市教育的總體滿意度達到98.15%,繼續保持高位水準。

過去的一年,全市教育系統萬名幹部教職工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以奮勇爭先的責任感積極投身改革,使教育事業發展各項主要指標均取得了喜人成績,具體表現在:

一、“創先爭優”活動紮實推進

按照中央、市委和市委的相關工作要求,結合“創先爭優”活動,以“講黨性,做表率,樹形象”主題教育為載體,堅持一手抓活動、一手抓建設,各單位從黨員幹部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入手,通過各種形式加強黨員黨性教育,提升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弘揚敬業奉獻精神,營造出濃烈的“爭創”氛圍。堅持把創先爭優活動與提升教育質量、推動x教育發展相結合,以發展成果檢驗創先爭優活動成效,帶動了全系統黨員幹部工作作風的轉變,表現出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昂揚向上的鬥志,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得到有效發揮。

二、教育教學工作取得新進展

教學全程評價得到深化。以課程改革為主線,深入推進課堂改革,在課堂質量評價基礎上,全面啟動了教師教學全程質量評價,通過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對教師的工作態度、課堂教學、教學業績進行全面、科學的考核,形成了教學質量全程監控和評價的工作體系,有效地提升了教學評價的科學化水平。

考試評價研究工作深入推進。規範考試管理,制定實施《大型考試考務管理流程》。初步建立了全市考試質量分析系統,推進試用考試質量分析平台與無紙化“網絡閲卷”,從命題質量、教學效果、學生成就三個維度進行了全面、系統、科學的分析,標誌着考試評價研究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中大學聯考成績穩居遠郊市縣前列。xx年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後的首屆大學聯考,我市大學聯考升學率達到91.34%,連續七年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已經位居全市郊市前列。本科上線率首次突破50%大關,達到53.41%,比xx年提高12.74%。高中階段普及率達到98.75%,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德育“八大領域”框架構建完成。在深入挖掘和總結

全市各基地校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全面完成了落實德育“八大領域”基本框架的構建,為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各學校着力落實學科德育、校園文化、全員德育等關鍵領域,實現了重點突破。張坊中心校被教育部、全國婦聯評選為“全國示範家長學校”,成為我市中國小特色辦學的典型代表。

校外教育成績喜人。紮實推動社會大課堂和科技藝術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市內外資源,組織2.5萬名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科技藝術教育方面,共獲市級一等獎23個,二等獎33個,三等獎61個,全市七百餘名中學生成為特長生,總數接近xx年的兩倍。

體育衞生工作成績突出。着力落實了學校體育“六大目標任務”,選擇18所學校作試點,為深入落實“六大目標任務”提供借鑑。提升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共評出優秀課70節,實驗中學周辛老師《背越式跳高》一課獲得市級一等獎,國家級二等獎,被收錄進全國第四屆體育教學觀摩展示大會交流材料。競技體育成績喜人,在市級比賽中年度收穫最豐富,共獲得各級各類獎項15個,其中,參加第48屆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取得了團體總分203、綜合排名第六的歷史最好成績。重點加強食堂管理和疾病防治,學校衞生工作水平進一步提升,x中學等6所學校獲得北京市健康促進學校稱號。

三、學前教育再上新台階

全市幼兒園擴班35個,新建嶽各莊中心園、周口店鎮西莊分園等6所幼兒園,比計劃多建1所。共增加學位1600個,學前三年兒童入園率達到94.75%,位居郊市縣前列,基本解決了幼兒入園難的問題。

穩步推進級類晉升,佛子莊、閻村等5所中心園晉升為一級二類園,原子能院幼兒園成為廠礦園中第一所一級一類園,雙語碧波幼兒園成為民辦園中第一所一級園。截至目前,全市兩所直屬幼兒園是市級示範園,27所鄉鎮中心園中有25所幼兒園已達到市頒合格園標準,一級標準以上幼兒園16所,學前教育管理水平又上升了一個層次。

四、職成教育健康、迅速發展

職業教育持續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招生工作成效顯著,x職業學校和x二職完成招生1114人。校企合作穩步推進,與北汽福田、愛麗絲幼兒園等簽署了合作協議,與長安汽車、北京西南物流園市等達成了合作意向。專業建設進一步加強,在繼續加大工民建、汽修、幼教3個專業建設的基礎上,重點打造了二職高的印刷專業和x職業學校的物流專業,並完成了物流、財會、幼教等實訓基地建設。

成人學校規範化建設初見成效。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鄉鎮成人學校管理規程彙編》,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明確了各類人員崗位職責,學校管理逐步向規範化邁進。韓村河鎮社市成人職業學校成為我市第17所市級示範性學校,市級示範校的數量和規模居全市之首。打造了23所市級重點村校,12個農民教育培訓項目獲得市級獎勵。完成各類成人培訓15萬人次。

學習型x建設穩步推進。出台了《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的實施細則》,啟動了學習型社市建設。舉行了第六屆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全市11萬人次參加。

五、兩支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

教師專業化發展確立了新格局。召開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會議,在全市率先出台了《關於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意見》,確立了今後一個時期我市以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為主體,以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和班主任隊伍建設為兩翼的教師隊伍建設新格局。發揮骨幹教師引領作用,共評選市級骨幹712人;市級骨幹120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7人。骨幹教師數量比十年前翻了兩番,為全市教育質量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校際結對幫扶和支教工作有序開展。積極爭取市市優勢教育資源對我市部分農村校校開展幫扶,共有32所學校與市市優勢學校形成“手拉手”關係。選派骨幹教師37名到農村16所學校支教,為提升了農村地市教育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師教育工作成效顯著。依託“綠色耕耘”,完成 245名骨幹教師和40名高中英語教師培訓工作。完成第四期、第五期120名農村中國小教師研修培訓工作。開展80名教研組長、137名新任教師和252名信息技術教師培訓。完成國中教師104人脱產培訓。22名國小英語師資專科班順利畢業,213名英語教師參加國際英語教師職業資格培訓,30名國小英語教師赴加拿大培訓,教師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明顯增強。

人力資源得到有效整合。積極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師流動機制,對教師流動進行了疏導、規範。全年補充新教師219人,分流中國小教師68人,新評職稱390人,認定教師資格552人。

師德建設得到加強。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樹新時期形象、展教師風采”系列活動,通過主題徵文、演講和文藝演出活動,帶動了全系統教師形象建設的普遍提升,隗金枝等4人獲得市級勞動模範稱號。加強師德考核和機制建設,制定了教職工違反師德行為處理辦法,為解決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提供了制度保證。

幹部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合理調整校級幹部,優化了領導班子結構;強化了素質培訓,通過專題培訓和綜合培訓,提高了幹部的思想水平和業務指揮能力;加強管理,落實四項監督制度,形成了良好的幹部管理機制和氛圍。

六、標準化建設攻堅取得新突破

我們將抗震加固和標準化建設統籌考慮、捆綁實施,抗震加固的同時實施標準化建設,使校舍達到市頒辦學條件標準。捆綁實施後兩項工程共投入資金13.5億元,比分別實施的預算資金總額節約了4.09億元。

xx年是抗震加固任務是最重的一年,任務量是三年總量的一半,涉及30所學校的50棟建築,共計10.3萬平方米已全部如期竣工。校舍翻擴建項目已經完成了立項審批及財政評審工作。

完成了長溝中學、交道中學基本建設工程,嶽各莊中學、龍門台國小等5所學校已經開工建設。

教師進修學校建設完成年初計劃。經過前期調研,完成了土地劃撥和工程設計方案,正在進行概算、招投標。

改善了學校醫療衞生環境,為學校新建醫務室72個並配備醫療設備;為79所中國小建設洗手池及消毒設施,全部工程提前一個月竣工驗收。

七、統籌兼顧,推動各項工作全面發展

加強了校園安全工作。加強技防,為203所學校、幼兒園安裝探頭1500個,建設監控平台,並與市公安分局聯網。加強物防,為各類學校、幼兒園共配備警棍、防割手套406套,警用噴霧器和鋼叉203套。加強人防,配備專業保安406名。加強安全教育、檢查、評價和崗位責任制度建設,為提高學校安全保衞水平,維護師生人身安全和學校財產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教育系統全年無安全事故,堪稱“平安之年”。

深化了依法治教。加強制度建設,出台並完善“一意見四制度”,即《關於進一步加強依法治教工作的意見》與《重大事項依法決策制度》、《信息公開制度》、《信訪、申訴制度》和《行政問責制度》。完成了新一輪規範性文件清理,共清理文件289件。堅持依法行政兩手抓,一手抓服務,一手抓管理,依法組織教師資格認證、審批社會力量辦學,實現學生法制教育全覆蓋,嚴格依法行政,行政複議、行政訴訟案例為零。

完成了發展規劃。完成本年度中國小布局調整任務,撤併學校3所;依法取締了商農子弟學校和北京中警安全防範技術培訓中心;完成各項統計工作,連續第六次被評為市級教育統計一等獎。

發揮了督導評價導向作用。按計劃完成169個單位年度綜合督導評價工作,同時,完成了19所國小規範化建設的督導驗收,積極引導各類學校健康、規範發展。

落實了老幹部工作。走訪慰問離退休幹部教師4600餘人次,組織開展了趣味運動會等大中小型活動,並對關工委和老教協的組織機構進行了合理調整。

擴大了對外開放。圍繞我市“三化兩市”佈局,與西城市教委簽署合作辦學協議,整體引進北京國小、北京第四幼兒園等優質資源。與加拿大皇家大學簽署合作辦學協議,通過幹部教師培訓等形式,促進我市教育國際化、現代化水平的提升。

維護了弱勢羣體利益。完善特殊教育工作,制發了《關於規範特殊教育學生學籍管理的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對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管理的實施辦法》,進一步加強了特殊教育學生學籍管理和送教上門工作。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共投入資金2833萬元,全市受益學生5萬餘人。

語言文字工作有序開展,全年完成普通話測試xx餘人次。

總的來看,全市教育工作多項指標已經躍居全市郊市前列:一是終身教育體系在全市率先建立健全,形成了覆蓋幼小中職成各個學段的大教育格局。二是教育教學質量位居全市前列,學前三年適齡兒童入園率從xx年底的31%提高到目前的94.75%,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和完成率全部維持在99.9%,大學聯考升學率上升到xx年的91.34%,。三是成人教育位居全市前列,示範校數量和年度成人培訓規模均居全市前列;社市教育榮獲全國先進市縣稱號。四是學前教育影響力逐步擴大,繼全市學前教育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後,9月份,我市在市政府學前教育專題會做典型發言,同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莫斯科“世界幼兒早期保育與教育”大會上展示,引起了多個發展中國家的關注和認同。目前,作為全國學前教育先進候選市縣正在接受教育部評選。

八、社會各界對教育工作給予高度認可

人民羣眾滿意度保持高位水準。在社會評價中,抽測各類學校(幼兒園)班級總數415個,抽測總人數12895名,回收問卷總數12748張,總參評率為98.86%,各類學校的社會總滿意度為98.15%。

市領導給予高度評價。市領導劉偉、史全富、王智慧、樑順、劉順林等在市教委視察和調研時,均給予市教委高度評價,特別是市委書記劉偉對市教委幾年來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一是思路清晰,二是措施得力,三是作風紮實,四是效果顯著。

一年的汗水換來了豐收的喜悦,我們圓滿完成了全年任務。取得成績有諸多原因,主要是得益於上級的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全市人民的鼎力支持,萬名幹部教師眾志成城,形成了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氛圍,推動了工作順利開展。得益於 “1123”思路的引領,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改革中實現突破,創新中尋求發展,探索並遵循教育規律,為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方法,確保了前進的正確方向。得益於明確重點、狠抓落實,圍繞年度主題強力深化改革、集中攻堅、再樹形象,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保持了整個教育工作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還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1123”思路落實還不夠深入,隊伍整體素質仍然有待提高。辦學條件還存在差距,學前教育與職成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教育管理水平還相對較低……所有這些,均須密切關注並着力解決。

在新的一年裏,我們將繼續堅持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市委六屆九次全會和市六屆人大六次會議精神,以服務“三化兩市”建設為目標,以推進教育現代化為主線,積極進取、開拓創新,以飽滿的熱情和優秀的業績迎接建黨90週年,推動x教育事業發展再上新台階!

【第4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2022年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教育提出的要求,積極應對寧波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教育提出的挑戰,按照“發展、提高、統籌、服務”的方針,着力以提高質量、提升層次為重點,以統籌教育資源為抓手,以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為目標,不斷加快教育創新步伐,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通過全體同志的共同努力,奮力開拓,取得了較好成績,為圓滿完成年度工作任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矗so100

(一)各級各類教育得到協調發展

基礎教育:按照高標準、高質量普及從學前3年教育到高中段的15年基礎教育的要求,積極抓好基礎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重點抓好幼兒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工作這兩個重點。義務教育段入學率和鞏固率繼續保持在100%和99%以上;採取擴容、擴班挖潛和鼓勵民辦高中發展及宏觀調控等積極有效的措施,進一步解決國中畢業生處於高峯期的困難,使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超過90%;全市共有22774名考生被普通高校錄取,比上年增加1118人,全市在大學聯考報名人數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錄取率仍與去年基本持平,達85.6%;另有5286名三校生被高職院校錄齲狠抓了教育部關於《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落實,加強幼教管理體制規範管理,健全管理網絡;着力扶持培育一批中心幼兒園,幼兒教育毛入園率達到了108%。

高等教育:根據國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試行)的要求,從正確處理好我市高等教育發展中的質和量關係以及辦學條件和最終辦學規模的關係,實現由量的擴大向質的提高轉變、由條件定發展向穩定學校辦學規模的轉變的實際出發,在對市屬各普通高校的辦學條件進行了詳盡分析的基礎上,全年共安排市屬普通高校招生計劃20342人,比上年增長5.4%;其中本科5800人,增長5.5%;高職13742人,增長5.7%;使在甬高校學生規模達到9萬人。安排市屬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計劃8200人,比上年增長29.13%。其中本科(含專升本)1600人,增長23.08%;專科層次計劃6600人,增長30.69%;學生數將達到4萬人。2022年預計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達到35%。

中職教育:為保持高中段教育的協調發展,今年我市仍按照職普1:1的比例進行招生,全市有33486名國中畢業生進入中職學校學習。上半年,通過努力,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慈溪錦堂職業中學、寧波大紅鷹職校被破格認定為省一級重點職校,至目前,全市41所獨立設置中職學校中省級以上重點職業學校達到25所,其中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12所。另外,今年我市還有選擇地引進了省內外優秀普通中專學校來寧波招生,讓寧波考生有更多去大中城市學習、工作的機會。

成人教育:加大農民培訓的力度。市教育局成立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領導小組,組織、指導全市農村職業學校、成人學校積極參與當地政府組織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據統計,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統有152所職成校列入當地政府定點培訓機構,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58655人,農民工崗位培訓179975人,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01886人,回鄉初高中畢業生職業培訓24813人。同時,在全市全力推進職工、農民“雙證制”教育,6月初在東錢湖成人學校召開了全市“雙證制”教育現場會。至6月底,全市參加“雙證制”教育達6291人。繼鄞州、海曙區被教育部列為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以後,慈溪市、江東區、江北區、鎮海區、象山縣又被省教育廳列為首批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

(二)辦學層次和辦學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1、狠抓了全市高等教育層次的提升。為進一步優化我市高校的佈局結構,提升我市高等教育的層次,上半年,我們進一步加大了“申博、升本、升格”工作的力度。寧波大學通過開展學科建設工程和隊伍建設工程,努力提高學校的教學、科研水平,並計劃於下半年再次申報博士點;通過努力,寧波高等專科學校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已正式升格並更名為寧波工程學院,第一次本科招生計劃就達到570人,使學院能在一個比較高的本科平台上發展;寧波大學衞生職業技術學院已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並更名為寧波天一職業技術學院。同時,我市大力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引進國外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通過多方努力,經教育部批准,由浙江萬里學院與英國諾丁漢大學合作創辦的寧波諾丁漢大學上半年已正式籌建並開工建設,並於今年計劃

招收300名本科生。

2、積極做好基礎教育段學校升等級的工作。上半年,由市教育局領導帶隊到各直屬學校及各縣(市)、區教育局和有關學校調研,進一步掌握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的底數,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加大建設的力度,着力使各學校向上一層次發展。同時,着力集中建設一批省級重點中學,到2022年在全市建成15所省一級重點普通高中,2022年達到20所。在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引導、指導、幫助一些未列入省等級重點中學的向省等級重點中學發展,未列入示範性學校的向示範性學校方向發展,以不斷提高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度。

3、突出了抓基礎教育的內涵發展與提高。上半年,着手建立更加科學化、透明化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評估體系。在不斷完善省級基礎教育課改實驗區實驗工作的基礎上,按照“積極穩妥,逐步推進”原則,實施了全市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狠抓了在甬高校互聯及接入中國教科網的工作,推進了中國小校園網的建設;狠抓了教育信息化工程示範鎮、市級優秀網站與創新實驗基地的建設,進一步完善了東方191網校。加大了實驗室建設投入的力度;同時,加大會考、中招制度的改革力度,在基礎教育段建立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與招生錄取相結合的機制,在城區及餘姚、鎮海等地的體育會考中推廣了游泳選項測試,實行了會考“兩考”分離。

(三)教育資源統籌工作正在積極有序進行

1、推進了學校現代化建設。上半年,在全市範圍內進行了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的摸底調查,進一步推進了新一輪全市中國小校佈局調整工作;在2022年北侖區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了浙江省萬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的實施,北侖區有7所學校分別申報了

一、二類標準化學校,均獲通過。目前,此項工作已在全市範圍內推開,通過測算,至2022年全市將有90%的學校達到標準化學校要求,需投入資金約35億餘元。

2、加快了高教園區建設。高教園區(南區)公共設施建設正在抓緊進行,功能得到進一步完善;寧波諾丁漢大學於2022年4月15日舉行奠基、開工典禮,正式投入建設。高教園區(北區)的建設也在全面展開。3月份,經專家論證,市高教園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討論並確定了寧波工程學院校區規劃方案;市委徐福寧副書記、市政府成嶽衝副市長就寧波工程學院的土地徵用事項多次召集鎮海區、江北區和市有關部門協調。目前,土地徵用和拆遷户的過渡房建設正在進一步落實之中。4月21日,中國科學院、浙江省政府、寧波市政府代表在杭州簽訂了共建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的協議和備忘錄,中科院材料研究所正式落户寧波高教園區(北區)。

3、推進了高教資源的共享。為逐步深化高教園區(南區)各高校間教育資源的共享,上半年繼續在園區內5所院校間開展校際選修課活動,每所高校根據自身的實際各推出兩門特色、精品公選課供各校學生互選,共有1972名學生進行了選課。高教園區(南區)的中心綠化帶、圖書館和體育館等公共配套設施於去年年底基本建成後已全部面向社會開放,實現了園區與社會的資源共享。另外,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與寧波諾丁漢大學簽訂了共建協議,實現與諾丁漢大學圖書館數字化文獻的網絡共享。

(四)教育創新得到了進一步推進

1、紮實推進成人學校運行機制改革。在有關縣(市)、區進行了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運行機制改革試點,成校幹部實行公開選拔、競聘上崗,優化了成教隊伍結構。上半年,慈溪崇壽鎮成人學校首次向全鎮中國小代課教師公開招聘了成教工作者。東錢湖成校也向社會自主招聘了11名工作人員。用人制度改革突破了成人教育“政府配人,學校幹事”、“有多少人辦多少事“的傳統運作模式,開始確立“以事業發展為中心,以自主辦學為動力”新的成人教育發展觀。

2、進一步規範了民辦教育。認真學習貫徹《民辦教育促進法》,進一步落實了民辦教育發展的各項扶持政策。一是加強了年檢,改進了年檢辦法。從2月份開始,對全市民辦學校進行了年檢,共有93家通過年檢,1家暫時保留,對8家予以註銷的學校在教育網上進行公告;對12所公辦學校舉辦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由指定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資產審計。二是初步規範了名校辦民校的行為。結合《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貫徹,對全市的名校辦民校、國有轉制學校等進行了全面排摸,在廣泛調查和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革的建議方案,推進了此類學校的規範化建設。三是加強對流動人口子女學校的檢查。目前,全市外來進城農民工子女在我市就讀義務教育的人數已達9萬人,其中流動人口子女學校接納4.4萬人。為保障外來工子女的安全,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分別會同消防部門和交警部門對此類學校進行了消防和校車接送等專項

檢查。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對之進行了重新清理,已有47所達到基本的辦學標準,還有15所正在整改之中。

3、進一步推進了素質教育。強化了學生的德育工作。在全市啟動了“新課程新德育”工程,加強了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統籌勞技中心與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開展了“行為規範示範學校”建設,在城區將學生思想品德與行為習慣納入了國中學生畢業與升學考試;在全市推廣了縣(市、區)、鄉鎮(街道)、學校三級道德教育的試點工作經驗;加強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員隊伍建設。同時,在全市深入實施了體育藝術新課程標準及新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舉辦了寧波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在省第九屆中學生運動會上取得了團體總分第一的好成績。舉辦了寧波市教育系統第七屆藝術節,協同市委宣傳部等組織了“百場音樂會”,促進了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全面發展。

4、深入開展了創新實驗活動。在全市教育裝備部門和學校網站中開展了創辦“十大優秀網站”活動,通過活動,積極推進了信息技術在管理和教學中的應用;同時,在全市中國小開展了創辦“十大創新實驗基地”活動,為全市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實驗平台。

(五)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1、進一步推進了“名師工程”建設。建立了以“教壇新秀、學科骨幹、市名師、省特級教師、正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為主要內容的五個梯次系列化的培養、評選制度;依據《寧波市中國小骨幹教師管理暫行辦法》,制發了《寧波市中國小骨幹教師考核辦法(試行)》,進一步強化對骨幹教師的考核與管理,並爭取進一步提高市級以上骨幹教師待遇。5月下旬,成立了寧波市特級教師協會,以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帶動效應,更好地發揮他們在推進素質教育、基礎教育新發展以及教師隊伍建設中的作用。上半年,評定了首批市學科骨幹202名,並進行了隆重的表彰。組織了第八屆市教壇新秀的評選工作。制定了《寧波市高等學校“甬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實施辦法》,招聘一批教學能力強、科研水平高的高校學科人才。

2、建立了以實行聘用(任)制和崗位管理為重點的新的人事管理機制。加大了用人制度改革力度,按照精簡、規範、優化、高效的原則,科學設置中國小的內部機構,會同市人事局印發了《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比例方案》;在教研室等局直屬單位實施了人員聘用(任)制,並規範了考核制度,今年先行推出3個教研員崗位面向社會招聘,逐步在直屬單位建立起“能進能出、優勝劣汰、競爭上崗”的用人機制。開展了第二次面向社會人員教師資格證書的認定工作,全市共有1423人申報教師資格。組織召開了專題研討會,研究貫徹實施《浙江省貫徹國家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標準實施意見》。建立了市、縣兩級教育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開展教育系統內人事代理,逐步建立單位用人的新機制。

3、進一步強化了職評的導向機制。上半年,新制發了中專、中國小教師職務任職資格推薦評審工作的文件,進一步明確了職評的導向。注重對教師教學能力教育教學實績的評估,強化對教師業務能力的測試,增加申報和評審的透明度,充分體現公開、公正、公平原則;改進了“小中高”、職高專業課高級職務評審的推薦辦法,完善對初次定級教師的統一考核制度,並根據專業職務結構比例設置中、高級職務崗位,按照比例要求控制申報數量,對實行職稱“評聘分離”的學校,適當放開中國小教師職稱申報的名額限制;同時,對山區、海島、經濟欠發達鄉鎮學校教師進行政策傾斜和照顧。

4、進一步強化了教師繼續教育。建立了教師“培訓超市”,實行“菜單式培訓”,逐步做到按需培訓,落實了暑期教師全員培訓任務;為拓展教師繼續教育的空間,更好地解決教師培訓中針對性、實效性問題,上半年建起了寧波市教師教育網,探索教師網上培訓新模式;為深化教學改革、推進我市教育國際化,上半年,組織了24名非英語專業學科骨幹教師赴美國培訓,較好地提高了這些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為提高教師的學歷學位,與浙師大合作在寧波教育學院開辦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學科領域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班教學點,探索在職培養新模式。

(六)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得到加強

1、加強了基層黨的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全市中國小黨建工作會議和全市高中學生黨建工作座談會精神。按照“圍繞一個主題、解決一個問題、達到一個目的,解決一項工作”的總體要求,堅持一月一次黨支部書記例會;圍繞學習貫徹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教育改革發展、轉變作風等三方面內容,組織召開直屬學校(單位)民主生活會,查找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建立了市教育局黨員信息庫系統,對11所高校、43所直屬學校(單位)近9000名黨員情況進行全面採集、核實及

電腦輸入,至6月底,黨員基本信息維護基本結束;新建了高教園區圖書館黨支部,完成了寧波二中等8個黨支部(總支)的換屆選舉工作;並按新社團的不同情況,幫助、指導、督促新社團組織建立黨組織或落實了黨建工作聯絡員;籌建了寧波市教育黨建網。

2、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學習和主題教育。根據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工作要點和當前的形勢要求,健全了各級中心組學習制度,堅持每月一次理論學習、每季一次專題研討、每半年一次學習自查、每年一次督查考評,並對全年的教師政治學習作了具體安排;市教育局領導在加強自身學習的基礎上,為各直屬學校(單位)領導幹部作了專題輔導報告;拓展了“三滿意”主題教育,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從加強領導、創新載體、強化宣傳、注重實效的要求出發,對創“三滿意”活動作了進一步的規範和改進;開展了“以教師為本,為教師解難”的主題活動,通過多種方式,有針對性地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進一步拓展“三進”活動內容、深入開展“義教”等活動,引導廣大教師以自己的愛心去認真教育每一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真誠關心每一位學生,從而讓社會更多地瞭解教育,支持教育。

3、狠抓了高校穩定工作。3月份,針對部分高校學生收發“罷餐”短信的情況,市委教育工委高度重視,要求各在甬高校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網絡的作用,全面準確瞭解學生的真實思想情況,做好針對性的思想工作,並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同時,加強了對食堂的監督管理,加強對食堂進貨渠道、價格、質量、服務的管理,在源頭上把好價格關,並做好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幫扶,較好地化解了矛盾。針對台灣“3·20”公投有可能影響高校穩定的實際,根據市委領導的要求,早部署、早落實,把工作做在前面,有效地維護了“3·20”前後高校的穩定。另外,對上半年全市高校發生的多起學生出走、跳樓、自殺等意外事件進行了通報,要求各高校高度重視,舉一反三,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加強管理,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確保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確保學校的穩定。

4、加大了對教育的宣傳力度。建立了教育新聞發佈會制度;與《寧波日報》合作,從4月份起至8月份,每月推出一個專版,分專題介紹近幾年來寧波教育的政策、創新、發展情況;在寧波電視台《交流》欄目以“會考,今年有些不一樣”等為題,就老百姓比較關注的2022年會考與招生等熱點問題,與人民羣眾進行了交流與溝通;開展了新世紀教育創新十件大事評選和首屆宣傳寧波教育好新聞評選工作。對吳訓威同志的先進事蹟進行了廣泛宣傳,開展了向吳訓威同志學習的活動。

5、各羣眾團體的作用得到了進一步發揮。進一步完善和深化了教代會建設,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民辦學校工會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推進了民辦學校工會工作和民主管理工作。在全市教師中開展了“我與我的學生”徵文活動;春節期間,市女教職委組織全市女教職工開展了“春風行動”——為民工子女學校捐書捐款活動,累計捐贈圖書50000冊電腦等教學設備300餘台,課桌椅2000餘套,捐款20000餘元。開通了教師心理熱線,聘請了20餘位專家擔任教師心理諮詢員。

(七)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工作不斷得到加強

1、深入抓好上級有關教育決策的落實。上半年,進一步抓了《寧波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和《寧波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貫徹,加強了對各縣(市)、區落實“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情況的檢查;同時,組織人員到有關縣(市)、區進行了調研,為下半年市政府組織對《決定》、《意見》的貫徹落實進行檢查提供了情況和檢查重點。強化了教育督導工作,完成了對縣(市)區2022年教育工作主要目標考核及擬定了2022年對縣(市)區主要考核目標;配合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對江北區及寧海縣的省教育強縣進行了評估,指導江東、北侖兩區準備迎接省對第二批省教育強縣的複查材料工作,督促象山縣、奉化市積極做好爭創省教育強縣的準備工作。同時,配合省教育廳對我市8所高中段學校進行爭創省等級重點中學的認定性評估。

2、加強了黨風廉政和相關制度的建設。深化了黨風廉政責任制及責任追究辦法,在修訂完善責任書內容的基礎上,市教育局與直屬學校簽訂了2022年規範辦學行為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各校校長為規範辦學及收費的“第一責任人”。加強了教育內部審計工作,按照教育部《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在對中國小校長離任責任審計的基礎上,上半年對任職在五年以上的市實驗國小、教醫幼兒園、寧波七中、三江中學等主要負責人進行了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根據高校佈局結構調整需要對浙江輕

紡職業技術學院、寧波服裝學院進行了財務審計;對教育學會、成人教育學會進行了財務年度審計。

3、加強了教育法制建設。組織全體機關幹部學習了《行政許可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組織縣(市)區分管民辦教育的同志認真學習了《民辦教育促法》及其“實施條例”,並共同研討了當前我市民辦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的問題;狠抓了《寧波市學校安全條例》貫徹實施。根據《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起草了《寧波教育聽證制度》和《寧波市教育局專家委員會工作規則》,逐步完善了行政複議和行政調解等工作程序。同時,根據市政府和市審改辦的統一部署,在2022年第二次審批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對我市教育行政許可項目進行了認真全面的清理,起草了機關“一站式服務”工作方案,積極推進教育局電子政務,努力方便羣眾辦事,提高服務水平。進一步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着力推進我市語言文字規範化,開展了公務員普通話培訓與測試工作。

(八)教育對經濟社會的貢獻度進一步加大

1、加強了高校學科、專業建設。在繼續做好市級重點學科、重點專業建設的基礎上,制訂了全市高校精品學科、精品專業建設方案,以進一步加大我市高校學科和專業建設力度。召開了全市高校專業設置研討會,引導各高校根據寧波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優化專業設置,加大緊缺專業的建設力度,增強高校服務社會的能力。

2、進一步推進了產學研結合。建立了科研配套經費制度,積極鼓勵高校申報國家、部、省和市級科研立項,今年在甬高校承接科研項目有1057項,百萬元以上的項目共4項,上半年縱橫向科研經費超過5000餘萬元;寧波大學承擔國家科技部的“高通量多功能新型液分離膜材料及相關製品、組器關鍵技術”,寧波工程學院承擔的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杭州灣大橋工程指揮部的“海洋環境混凝土結構配筋腐蝕進程的預埋式無損監測系統的設計研究”等項目,為寧波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3、推進了中職教育牽手企業活動。市、縣(市、區)兩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省級以上重點職業學校共同走訪企業,瞭解企業生產狀況、用人需求信息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加快校企合作步伐,城區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率在90%以上,全市中職學校與500多家企業簽訂了“訂單”培養計劃。實施了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培訓制度,在企業建立了專業師資培訓基地,同時還選送了8位專業教師到德國接受了專業培訓。

(九)社會對教育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1、加大了對熱點、難點問題的治理。為切實解決社會各界關心的教育亂收費問題,學校收費管理實行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各負其責”的制度,堅持和健全了治理教育亂收費局際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教育、糾風牽頭,監察、財政、物價等部門共同參與的治理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立了教育收費決策聽證制度。上半年共處理投訴、轉辦的亂收費投訴件23件。同時,加大了師德建設的力度,在繼續深化“三全”、“三讓”主題教育的基礎上,強調了教師在五種情況下(學生思想學習進步時、學生成績下降時、學生做錯事時、學生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時、學生身心發生重大變化時)必須找學生談話的“五必談”制度。強化了學校食堂食品衞生管理工作,對全市大、中、國小校進行了食堂量化分級管理。

2、加大了教育幫扶工作的力度。繼續在全市14個經濟欠發達鄉(鎮)和6個片(區)實施“兩免一補助”教育扶植政策,對特困生、低收入生活困難家庭學生繼續實施減免優惠政策;並從今年秋季開始,在全市範圍內對特殘教育學校中就讀的殘疾學生實行全免費教育。繼續實施“東西部學校結對幫扶”工程,加強了對西藏自治區比如縣的教育支持工作,完成了教育部下達的新疆班招生計劃;做好與貴州對口學校的幫扶結對,落實了20萬元資金支援三穗縣醫院門診樓建設、10萬元資金支援三穗縣民族高級中學學生宿舍樓建設、12萬元資金支援三穗縣民族高級中學多媒體語音實驗室建設;選派了22位教師赴貴州黔東南州、黔西南州支教,暑假期間組織12位特級教師、名教師赴貴州開展為期半個月的講學。加快了與江西等6省的合作,落實了教育部下達的中西部地區合作辦學招生計劃,加快了“教育移民”的進度。

3、進一步加強了機關作風建設。以機關效能建設為契機,在局機關開展了“為民、務實、清廉”的主題教育;建立和完善了“十八項”制度,提出了機關效能建設實施意見;開展了機關幹部下基層調研活動;在全機關推行了首問責任制。市教育服務中心共受理羣眾諮詢、投訴、建議3288件,接待羣眾來訪165人次。

4、進一步密切了與人民羣眾的聯繫。繼續推動和改進“三進”工作,發動全體局機關幹部、教職員工深入社區、學生家庭,瞭解人民

羣眾對教育的意見和建議。組織開展了機關幹部與生活困難羣眾結對幫扶活動,全局機關共計捐款2萬餘元,並於“七一”前夕,對生活困難羣眾進行了走訪慰問

【第5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_____市教育局團委____年度上半年工作總結

____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__週年、“五四”運動__週年和“青年文明號”活動開展__週年的重要之年。上半年,教育局共青團工作以創新為核心,服務為宗旨,活動為保證,提高為重點,全面推進團的各項工作。

一、以換屆選舉為契機,鞏固和發展團的自身建設

今年教育局團委直屬團委(支部)適逢任期屆滿,按照《團章》有關規定都要相應召開團代會進行換屆選舉。為了確保換屆選舉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為下半年教育局第六次團代會的召開做好充分準備,局團委專門下發文件,提出了換屆選舉工作意見。為了把思想政治素質好、文化水平高、工作作風實、熱愛黨團事業的優秀青年選拔到團幹部崗位上來,我們請示局黨委同意,在直屬學校實行團委書記競聘上崗。為確保競聘上崗活動的順利進行,教育局團委於_月份專門在市一中組織了團委書記競選觀摩會。

在學校黨總支(支部)的領導下,絕大部分學校有序、成功地開展了團委書記競聘上崗活動,並順利召開團代會,認真回顧、總結了前,盡在好總結範文網。

【第6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市教育局2022年度工作總結暨2022年度工作安排

二、明年工作初步想法明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也是教育發展的重要之年。根據市委市政府總體要求,特別是韓市長教師節講話精神,我們的初步想法是:認真貫徹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打造教育名市為目標,以創新教育思想為先導,以優化佈局結構為主線,以深化改革開放為動力,以提高隊伍素質為保證,加快_____教育發展步伐,為構建全面發展戰略新高地作出新的貢獻。

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一加強教育研究,在創新發展思路上下功夫。要加強教育研究,創新發展思路,樹立全新發展理念。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一方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育隊伍,走人才強教之路。

二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超前謀劃,協調發展,為構建_____全面發展戰略新高地,建設高科技現代化城市服好務。

三是堅持高標準規劃。面向全國,面向未來,瞄準一流,搶佔前沿,用建設教育名市對未來_____教育發展的總體目標進行定位,並以此促進思想解放,鼓舞士氣,凝聚人心。

四是堅持統籌發展。以調整優化為主線,統籌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統籌城鄉教育協調發展,統籌校際之間協調發展,保證整體提高,共同發展。

五是堅持改革創新。解放思想,打破常規,大膽創新,用改革的思路、改革的辦法,解決教育發展中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

以這些理念為指導,做好近期、中期、長期發展規劃,重點安排好明年工作,做好“十一五”發展規劃。加強打造教育名市的研究,成立專家組,專題立項,深入調研,科學論證,廣泛借鑑先進地區經驗,明確打造教育名市的內涵、指標體系、戰略任務和政策措施,出台打造教育名市的決定,組織召開全市基礎教育工作會議,進行動員和部署,為_____教育發展再上新台階,開好頭,起好步。

[本篇文章大*祕*書*網-網址為-d-大ˇ祕ˇ書ˇ網-解決您的燃眉之需]二優化教育結構,在提高基礎教育水平上下功夫。重點抓好三大調整:一是佈局結構調整。

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全市學校佈局調整方案。在市區,通過新建、合併、置換、利用閒置資源等方式,進一步優化學校佈局。

針對新村地區缺少一所普通高中的實際,研究論證利用廣播電視大學現有資源,合併六中和十三中高中部,改造建設一所市級示範高中。在萬寶三區新建一所國小,與七十九中學整合成九年一貫制學校。

在靚湖國際花園規劃新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論證六十九中、四十四中、機關二小整合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對十九中學和六十中學進行資源重組,優勢互補。對中區部分資源進行調整,整合成九年一貫制學校,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問題。

把十六中學、五十九中學和杏南國小整合成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達到規模效益。做好二十三中學、一中外國語學校等資源置換的論證工作。

在農村,重點是撤併那些規模小、效益低的辦學點,借鑑外地經驗,考慮在鄉鎮集中建設寄宿制學校。二是層次結構調整。

主要是大力發展高中教育。要採取措施,加快農村高中發展步伐,擴大辦學規模,提高普及率。

要通過政策扶持、資金傾斜等辦法,打造一批品牌學校,改造一批薄弱學校,逐步縮小校際之間的差距,提高整體辦學層次。對_____中學、石油高中、機關一小等14所直屬學校和34所區屬學校進行維修改造。

抓好農村77所d級危房校舍改造工作,完成剩餘的26所農村寄宿制學校鍋爐改造任務。爭取政府對教學儀器和試驗設備加大投入,抓好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市推進,完成833所學校的計算機配備和網絡建設,徹底消滅微機“空白校”,力爭比省裏提前實現“校校通”。

三是專業結構調整。重點是加快特色職業教育發展。

圍繞打造高精專勞動力品牌,研究確定職業教育發展思路,[屬大=祕=書=網=站-d原創文章,找文章還是到大☆祕☆書☆網,更多原創]出台發展職業教育的相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做好建設中專易地新建工作,形成品牌。

進一步強化蒙妮坦、外事職高等品牌效應,擴大影響。辦好四縣一區職教中心,抓好教學樓、實驗樓、食堂宿舍、實驗實習基地等項目建設,改善辦學條件。

要引導學校結合農村實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實用技術等培訓,為“三農”服務。另外,還要採取措施,投入一部分資金,解決好薩區衞校等歷史遺留問題。

三深化改革開放,在推動教育創新上下功夫。一是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研究企辦教育三年過渡期滿後的管理辦法,形成科學有效的管理體制。同時,進一步強化“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

二是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各種相關配套措施,制定科學合理的考評辦法,進行分配製度改革試點。

調研企業移交學校改革的時機、條件及相關政策。三是深化課程改革。

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突出中國小生思想道德建設,強化藝體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改革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完善評價體系。

引導優質學校注重內涵發展,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爭取再有一批學校跨入省級示範行列。四是擴大開放外聯。

鼓勵和支持學校與外地名校加強合作與交流,引進新的辦學理念和管理經驗,爭取建立附屬學校、生源基地和培訓基地,借勢發展。堅持引人引智相結合,聘外教、聘專家,聘高人、聘能人,為我所用。

要通過各種傳媒,宣傳_____教育,擴大對外影響力,提高_____教育知名度。四堅持人才為本,在提高隊伍素質上下功夫。

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嚴把進口關。今後教育要按照新機制選人用人,嚴格堅持標準和程序,把好質量關。

二是對原企辦教育人員狀況進行調研,出台政策,改善結構,提高素質。建議今後各事業單位用人,優先從教育超編人員中選拔,錢隨人走,逐步消化。

三是研究政策,引導大中專畢業生和優秀教師向農村學校流動,改善農村學校人才結構。四是加強隊伍培訓,辦好各種培訓班,強化職業道德建設,提高職業素質。

五注重環境建設,在安全穩定和行風建設上下功夫。認真執行“一費制”,全面實行收費公示制,加大查處力度,使我市中國小亂收費現象得到比較徹底的遏制。

完善救助體系,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搞好貧困學生救助工作,維護穩定。健全完善市、縣區、校三級安全工作網絡,努力形成有效的運行機制,消除各種安全隱患,保證教育事業順利發展。

【第7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省教育廳的指導下,成都教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統籌城鄉、“四位一體”科學發展戰略,積極推進統籌城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全面落實“十大行動計劃”,大力實施成都教育一體化、現代化和國際化三大發展戰略,教育災後重建任務全面完成,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基本確立,教育現代化有序推進,教育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

一、完善“公平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切實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

健全政府教育職責體系,建立和完善公平均等的城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高教育的公共服務效能。

一是完善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全市近100萬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生全部免除了學雜費、課本費和作業本費,近70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現了“零費用”入學。全市的19公辦民助類改制學校“迴歸”公辦體制辦學,執行同類公辦學校招生政策和收費標準。

二是健全特殊羣體的幫困助學體系。全市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共9.4萬人次;全市近10萬名一,二年級中職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接受義務教育的進城務工就業農村勞動者子女18.6萬人(其中在中心城區就讀的12.9萬人);落實藏區“9+3”免費職業教育計劃,全市共有21所(佔全省總量的1/4)中等職業學校接收“9+3”學生2594人,佔全省總數的42%。

三是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強與衞生部門的聯繫,根據不同階段防控工作的要求,結合學校特點和學生實際,及時採取各種措施,指導各區(市)縣、學校開展防控工作,在第一時間與衞生部門和學校共同、及時處理疫情,防制疫情擴散,保護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四是統籌改善和提高教師待遇。全市899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順利實施,全市新增財政支出20.35億元,近7萬名義務教育學校在職教職工工資平均增加1.9萬元/人.年,4萬餘名退休教職工退休費平均增加1.6萬元/人.年。通過集中建設、政府補貼等方式,建成農村教師住房6293套,全市農村教師住房困難問題基本解決。

五是統籌改善災區辦學條件,災後重建取得重大勝利。市政府籌集資金48.8億,通過自建、援建和捐建等方式,全部重建的169所中國小在今年秋季開學前如期交付使用,18萬災區中國小生告別板房進入永久性校舍,災後重建學校的基礎性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已經如期完成,校園綠化工作將逐步完成,校園特色文化正在建設和完善之中。

二、構建“城鄉共享”的優質教育資源滿覆蓋體系,深入推進城鄉教育高水平均衡發展

堅持“全域成都”的理念,構建起了既並行發展又互相補充的優質教育資源全域成都滿覆蓋體系,有效提升了全域成都的教育質量和均衡發展水平。

一是推進名校城鄉共享。組建名校集團,推動名校進工業園區、進災區、進山區,提升新建學校、農村學校、薄弱學校的發展水平,全市組建名校教育集團115個,其中學前教育26個,國小39個,國中26個,高中24個。中心城區組建學前教育名園集團6個,國小名校集團12個,國中名校集團6個,高中名校集團3個,涵蓋39所幼兒園和114所普通中國小。通過領辦支持、指導合作、對口幫扶等形式,四、七、九三校教育集團,覆蓋了所有20個區(市)縣,觸角延伸至43所城鄉學校,涉及學生8萬餘人。

二是建立城鄉互動聯盟。制定並實施《城鄉學校互動發展聯盟實施方案》,在全市範圍全面推進城鄉學校 “互動發展聯盟”,集成推進教育資源的城鄉間流動共享。五個中心城區、高新區與三圈層的8個區(市)縣和青白江區簽訂了互動交流協議,全面啟動了互動發展工作。通過城鄉教育互動發展,在城鄉教育間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

三是開展城鄉百校結對。在城鄉互動發展聯盟的基礎上,在全市範圍內,遴選出137所較好的學校與143所較弱的學校深度結對,中心城區的名校與郊區邊緣學校全部結對。結對學校共同制訂結對計劃,採取“一對一”支援形式或共同體發展模式,形成合作互動的發展團隊,共同教研、共同科研、共同培訓、共同發展,共享前沿信息、共享教育資源、共享發展成果,輻射優質教育。

四是支部城鄉師徒牽手。在全市支部和選拔1932名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骨幹教師(包括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教育專家)與4869名農村教師和一般教師結成師徒,採取師徒“一對一”、一師多徒、名師工作室等多種有效方式,切實提升農村教師專業化水平。温江區、青羊區、錦江區、成華區等成立了32個“名師工作室”,高新區建立了名師與區內薄弱學校教研組結對幫扶制度,63位名師“滿覆蓋”區內7所薄弱學校的78個教研組或年級組。

五是教育網絡全域覆蓋。以教育的信息化為基礎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城鄉共用共享。力爭通過3年努力,讓所有獨立建制學校擁有校園網,學生計算機生機比達到14:1,學校教師計算機師機比達到3.7:1,教室多媒體系統達到4個班擁有一套,實現 “校校網、班班通、人人會”的教育信息化建設目標。目前,全市生機比為19.6:1,多媒體系統到班比例達到4:1,校園網建設完成比例達到48%,全市接入光纖建設進度約70%。市、區、校三級資源共建共享交換平台已完成開發任務。

三、完善“城鄉一體”的現代教育體系,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

一是農村優質學前教育資源逐步擴大。今年計劃修建的51所農村標準化中心幼兒園,將完成56所。全市標準化中心幼兒園總計完成68所。並將以此為骨幹,實現農村幼教服務網絡滿覆蓋,促進全市城鄉幼兒教育優質發展。

二是“兩基”成

果進不斷鞏固提高。2011年,全市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升學率為104.3%;全市國中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9.77%,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學校升學率為93.54%;國小生輟學率為0.07%,國中生輟學率為0.35%;全市義務教育階段適齡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8.93%。

三是普通高中辦學效益顯著提高。全市普通高中校均規模由去年的1475人增至1830人,公辦學校校均規模首次突破xx人;三類示範校在校生所佔比例由去年的80.4%增加至85.68%;大學聯考本科硬上線人數比去年增加10.09%,上線率達42.7%(含藝體),佔同齡人口的24.39%,專科上線率達85.2%,佔同齡人口的48.65%,600分以上的特優學生佔全省近一半。

四是職教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果。2011年,我市區域內中職招生10.65萬人,在校生26.11萬人,畢業生就業率為98.96%,對口就業率為79.3%,畢業生雙證率達到80%以上;全市職教攻堅經費總投入13.54億元,其中,爭取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支持經費近3000萬元;34名優秀選手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取得全國一等獎3個、二等獎12個、三等獎6個的歷史最好成績,獎牌數量佔全省83%。

五是社區教育體系逐步完善。成立社區大學,初步形成以社區大學為龍頭,社區教育學院為支撐,社區教育學校為骨幹,社區教學點為延伸的四級社區教育體系,青羊區、武侯區的社區教育示範區、實驗區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和輻射,社區教育西部協作會議在我市首次召開,西部社區教育高地的地位初步顯現。

六是辦學條件顯著改善。今年,全市義務教育段193所薄弱學校硬件改造任務將全面完成,進入軟件提升階段。通過實施國中學校提升行動計劃,已經提升83所國中學校辦學水平。全市國小生均教育技術裝備值由過去(xx年)的587元提高到現在的808元,國中由過去的710元提高到現在的1228元;高中由過去的986元提高到現在的1429元。

七是內涵發展的素質教育有效實施。聚焦課堂推動減負提質。從“五個禁止”入手,徹底封殺“瘋狂奧數”,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啟動“成都市中國小‘內涵發展聚焦課堂’系列展示活動,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及課堂教學狀況的隨機視導。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深入開展。建立素質教育監測公佈制度,建立和完善學生學業水平質量監測體系。啟動市級專項學能監測工作。建立健全中國小校、教師、學生科學的評價制度。

四、建立“全球視野”的教育合作機制,統籌提升成都教育國際化水平

以開放的視野,堅持“引進來走出去”戰略,抓住災後教育重建契機,推進災區教育與援建省市教育合作,積極推進成都教育與先進地區教育、國際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有效提升都教育國際化水平。

一是建立與援建省市的合作機制。災區與援建省市建立了教師培養培訓機制,援建省市為災區制定了中國小骨幹教師“研修項目計劃”、資培訓協議和支教計劃,分期為災區培訓教師和開展支教活動,把先進的教育理念注入災區教育;上海市與19個區(縣)的32所知名學校與都江堰市19個鄉鎮的51中國小、幼兒園簽訂對口幫扶協議,福建省教育廳與彭州市教育局、福建17所知名學校與彭州市16所學校簽訂了“手拉手”對口幫扶協議;都江堰市教育局與上海市教委教究室簽定了教研合作協議和職業教育合作協議,建立共同教研科研機制。

二是建立城市間戰略合作機制。與英國、法國等國的友好城市簽署教育合作備忘錄。以共同構建區域性教育高地為目標,在教育發展戰略、教育規劃、教育政策、課題研究及教育數據庫建設等方面,與寧波市、雅安市等開展戰略合作,通過整體謀劃,戰略項目和具體項目合作與交流,積極創新合作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的軟硬環境,促進區域教育和諧發展,提升區域內教育的競爭力。

三是建立局校(所)間戰略合作機制。充分利用和發揮區域內高等院校的資源優勢,促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與四川師範大學簽訂了教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教育科研、教師培訓、素質教育、大學生實習就業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將有效整合行政部門的資源優勢和高校的智力優勢,促進高師院校為地方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做貢獻。與成都大學共建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不斷增強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加強統籌城鄉教育的決策諮詢研究。青羊區依託中央教科所的優勢和力量,整體謀劃和提升區域教育水平。

四是積極引進境內外優質資源落户。由市政府投資1.8億元建設,佔地260畝,美國梅里塔斯國際教育集團全權辦學的樂盟國際學校(成都)今年秋季順利開學;爭取國家漢辦支持,特批20名城鄉學校骨幹教師納入對外漢語教師資源庫。高新區採取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的辦法,引進台灣大地幼兒園、新加坡阿波羅愛兒坊幼兒園等,在區內開辦了連鎖幼兒園;成華區通過內引外聯發展戰略,引進北大附小、北大附中等名優資源,成立北大附小英語特色學校和北大附中外語學校,引進美國加州陽光幼兒園入駐龍潭同樂社區,加盟標準化幼兒園。

五、不斷創新教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增強城鄉教育交流互動的活力

城鄉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根本原因在於體制機制障礙。我我們抓住體制機制這個根本,大膽探索創新,為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一是實施“校區校點”村小管理體制改革,切實提升農村教育水平。通過建設一批農村寄宿制國小或完全國小、與鄉鎮中心校合併、設立為鄉鎮中心校校區等方式,徹底消除原有的294所村小。保留的校區與中心校統一排課,統一教學進度和教學活動,辦學情況納入對各區(市)縣考核評估範圍,其師資由中心校重新調配,並分兩年完成輪換、輪訓;村小設立為獨立建制國小的,力爭用兩年時間,完善學校教育技術裝備配置,使學校達到《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必備標準》的要求,保證三年內有50%以上教師交流輪換、培訓提高和充實補充,學校校長由所屬區(市)縣的窗口國小派出,其考核評估納入縣域內國小的統一考評。

二是深化“城鄉聯動”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面向市場。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推動公辦中等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通過税收優惠、鼓勵生產性實習等多種方式,在實訓基地形成辦學、生產一體的實體。組建8大專業職教集團,依託專業和資源優勢,完成

旅遊、汽車、電子、服裝等4個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形成人才培養的集團優勢,加入8個集團職教的企業145家,其中產值上億的企業達31家,並開展了多個項目培養和訂單培養。集團實施“1+1+n”組建方式和“1+1+1”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起“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城鄉一體”的職業教育發展新機制,實現優質職業教育資源的城鄉共享。改革公辦中等職業教育投入方式,實現公辦、民辦等職業教育平等共同發展,在全國率先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券制度,對具有本市户籍的中等職業學校一、二年級在校學生按每人每學年1200元的標準發放中等職業教育券,全市享受中等職業教育券的學生共8.9萬人。

三是建立“交流共享”的幹部教師管理和使用機制,統籌人才資源的城鄉合理流動。統籌建立幹部教師流動機制,繼續實施中國小校長定期交流輪換制度,每年從城區學校選派1%的教師到農村學校定期服務,建立起了幹部教師流動的激勵導向機制、經費保障機制、教師培訓機制等長效機制;統籌實施 “成都市特崗教師計劃”,招募名額從去年的600人擴大到今年的30個學科1938人,實施範圍從農村中國小校擴大到了城區(鎮)中國小(幼兒園);統籌城鄉幹部教師的培訓培養,為期一年的1081名校長參與的“千名校長大練兵”活動圓滿結束,啟動169所災後重建中國小校校長專題培訓,選派45名城鄉學校骨幹校長到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參加“影子培訓”,啟動“十萬教師大比武”活動,三年一輪的6500名市級骨幹教師培訓順利進行,成立200人的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團隊,啟動建設80所教師發展基地學校建設工作,啟動成都大學每年招收培養100名定向免費師範生工作,啟動全市教師遠程培訓平台和網上學習精品資源庫建設。

七、大力規範教育收費行為,不斷加強行風建設

高度重視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制定下發《成都市2011年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實施意見》。嚴格執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後的各項教育收費政策,嚴格禁止“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認真研究解決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擇校高收費問題,對義務教育段擇校生實行“兩控”,限制高收費。

加強監督檢查和輿論監督,嚴查亂收費行為。在成都人民廣播電台“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與聽眾交流,宣傳教育收費政策,解答和處理羣眾的投訴。安排部署了全市中國小校服務性收費專項清理檢查工作,與市物價局、糾風辦、財政局等七部門聯合開展全市教育收費專項檢查。1至11月,共受理羣眾關於亂收費電話、網絡和信訪投訴101件,全部進行了認真處理,對情況屬實的按照《成都市教育局治理教育亂收費責任追究(暫行)辦法》予以責任追究。

2011年,我市在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等方面的舉措和成效,受到教育部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11月6日,我市被教育部表彰為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集體,並在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會上作交流發言,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對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給予了肯定和表揚。原教育部部長賙濟同志三次深入試驗區調研,近日,袁貴仁部長又蒞臨我市視察指導工作;《教育部簡報》、《全國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工作簡報》等已七次專題刊發成都教育改革與發展經驗;教育部官方網站刊發十一條試驗區建設階段性成果。11月10日,《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以《一體化,全覆蓋――成都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新跨越》為題對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了專題報道;12月19日,央視綜合頻道《新聞調查》以《成都:叫停奧數的背後》為題,對成都教育一體化和教育均衡發展進行了深度報道。重慶、雲南、廣西、吉林等省市也先後到我市考察學習。

【第8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根據《xx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推進城區教師支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青教通字〔2022〕79號),現就做好2022學年度支教工作總結和20xx學年度支教工作的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20xx學年度支教工作總結

(一)單位支教工作總結

請各單位根據下述提綱,並結合本單位特色做法,進行總結:

1.加大對口聯誼和結對幫扶工作力度,建立完善長期穩定的區與市、校與校的對口支援機制等情況;

2.派出學校按照要求指定一名校級幹部專門負責支教工作,定期走訪調研,與支教教師所在地區教育部門、學校一起做好支教教師管理工作,加強支教過程的跟蹤管理情況;

3.派出學校實行導師制,指定學科骨幹教師,負責對支教新教師進行一對一業務指導工作情況;

4.其他特色工作。

(二)支教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主要包括:

1.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傳播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做好傳、幫、帶。每學期聽課評課不少於30節;上展示課或研究課不少於2節;結合農村教育教學實際,積極開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提報教案)。

2.虛心學習農村教師艱苦創業精神,積極開展社會調查,瞭解農村和農村教育,至少完成關於農村教育的調研報告(提報調研報告)。

3.到農村學校支教的新聘教師,主動接受學科導師的指導,按規定派出學校聽課和參加教研活動;在農村教育教學實踐中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和應用,撰寫讀書筆記;堅持聽課評課,進行教學反思,積累教學案例(提報讀書筆記)。

(三)表彰支教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

對xx市城區教師到農村支教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其中先進單位30個,先進個人100名(指標安排見附件1)。評選標準如下:

1.先進集體基本條件

(1)認真貫徹《xx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推進城區教師支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青教通字〔2022〕79號)及相關文件精神,積極開展支教宣傳教育活動;

(2)選派優秀教師支教,及時瞭解支教教師的工作與生活情況,為支教教師提供較好的後方支援;

(3)與支教教師所在的支教學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際關係,並積極開展有關對口支援活動;

(4)加強對支教教師的管理,促使支教教師充分發揮作用。

2.先進個人基本條件

(1)具有高尚的師德,主動要求從事支教工作,模範遵守受援學校的各項制度,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出色地完成支教任務,事蹟突出;

(2)熱愛受援學校,關心學生全面成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深受受援學校師生的愛戴;

(3)充分利用教師所在學校的教育資源,拉動兩校進行多方面合作;

(4)支教時間一年以上。

(四)有關要求

1. 支教工作先進個人由五市三區教體局根據下達的指標,從受援學校推薦的支教教師中評選;支教工作先進單位由派出支教教師的學校申報,由市教育局負責組織評選。

2.支教教師的教案、調研報告、讀書筆記、《城區教師支援農村教育登記表》(附件2)等材料由各受援學校彙總,交各受援區市教育(體)局人事科考核鑑定、蓋章後,統一交還各派出單位。其中《城區教師支援農村教育登記表》由各派出單位存入其本人檔案,其它材料審核後退還教師本人。

3.支教工作總結、《xx市支教工作先進單位申報表》(附件3)和《xx市支教工作先進個人申報表》(附件4)紙質件請各區市教育(體)局和局屬各學校於7月6日前報市教育人事服務大廳(xx路38號),電子件通過金宏辦公系統報青島教育人才市場。

二、20xx學年度支教工作

(一)20xx年支教計劃

全市擬安排500名城區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xx市教育局直屬單位選派45名、市內四區教育(體)局選派40名、五市三區教體局區域內選派415名(指標安排見附件5)。城區教師支教的相關政策按青教通字〔2022〕47號和青教通字〔2022〕79號文件執行。

(二)有關要求

1.開展城區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工作是提高農村學校和城鎮薄弱學校教師執教水平,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為確保支教工作能夠長期、紮實有效地開展下去,在落實支教工作財政補貼的基礎上,xx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xx市20xx年推進區市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政辦字〔20xx〕xx號)明確規定從2022年開始,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評聘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應具有1年以上在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經歷。根據規定免費師範畢業生須到農村支教兩年,2022年招聘的免費師範畢業生均需參加20xx年度支教工作(第二支教年度另行通知)。各區市教育(體)局、各學校要引導廣大教師特別是優秀、骨幹教師正確認識到農村支教工作的重要性,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優秀、骨幹教師投身支教工作,進一步提高到農村支教工作的實效性。

2. 市內四區教育(體)局要落實市教育局下達的支教計劃,抓緊與各市教體局對接,確定支教計劃和方案,認真做好宣傳發動和支教教師選派工作。要加大對口聯誼和對農村教育結對幫扶工作力度,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長期穩定的區與市、校與校的對口支援關係。五市三區教體局要切實安排好其他城區教師到本地農村支教工作,妥善安排支教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確保支教教師到最需要的地方發揮作用。同時,要認真做好本區域內城鎮教師支教規劃,合理配置城鄉教師資源,選派本地城鎮學校教師到農村學校交流任教,確保教師城鄉交流工作落到實處。各區市教育(體)局、各學校要加強對支教教師的跟蹤管理,全程關注、關心支教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為支教教師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幫助,為支教教師解決實際困難,確保支教教師安心工作,為提高農村教育水平做出積極貢獻。

3. 請市內四區教育(體)局、局屬各學校於6月8日前將《到農村學校支教教師報名表》(附件6)和《城區教師支教人員花名冊》(附件7)通過金宏辦公系統報青島教育人才市場。請五市三區教體局於開學第一週內,將《城區教師支教人員花名冊》(附件7)通過金宏辦公系統報青島教育人才市場。

4. 市教育局擬於8月下旬開展城區教師到農村支教工作總結表彰和新一年度市區支教教師培訓工作。五市三區自行開展支教教師培訓工作。20xx年秋季新學期開學前,請各派出單位與受援單位聯繫接洽,確保支教教師按時到農村支教學校報到。

【第9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領導:

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市教育局向各位專家三天以來,不畏炎熱、不辭勞苦地深入課堂聽課,仔細翻閲檔案資料,貼近師生訪談調查的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以及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風表示深深的敬意!你們的工作熱忱、敬業精神、淵博學識和豐富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各位專家從徐聞中學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從辦好優質高中教育,滿足人民羣眾需要,實現好、維護好人民羣眾利益的高度出發,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指出了徐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堅信,通過這次專家評估,將極大地推進徐中各方面地工作向前發展,同時也必將對本地整體教育產生巨大的影響。下面,我對這次評估工作作個表態:

第一,始終把這次創建評估作為徐中提檔升級的新起點,堅持抓反覆、反覆抓,在可持續發展上下功夫。我們深知,儘管學校有很多工作沒有做到位,但專家們對徐中的評價較高,肯定較多,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把表揚當起點,把鼓勵當動力,在“鞏固、發展、創新”上花氣力,從思想和行動上創建一所名符其實的國家級示範高中。

第二,針對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聯合制定整改方案,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專家們提的這些意見,客觀、公正、科學、嚴謹,市教育局將會同徐中,在徐聞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認真整理,制定對策,逐一整改。重點要解決好辦學理念有待進一步創新的問題、辦學行為有待進一步規範的問題、學校管理有待進一步細化的問題、師資隊伍有待進一步加強的問題、辦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的問題。通過一個時期的整改,真正達到先進的辦學理念、優美的校園環境、精湛的教師隊伍、一流的教學質量。

第三,強化教育主管部門的責任意識,全力做好支持和服務工作,在創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上下功夫。現在,困擾徐中發展有二個瓶勁問題:一是債務化解難的問題,二是改善辦學條件的問題。為此,一方面,徐聞中學要挖潛增收,開源節流;另一方面,我們將積極向當地政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爭取領導重視,爭取上級政策扶持,為徐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徐聞中學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是全體徐中人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與各級領導、專家的重視支持分不開的。同樣我堅信,有各位領導、專家的重視、關心、支持,有徐中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徐聞中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最後,我誠懇地邀請各位領導、專家多來徐聞指導工作。由於條件有限,如接待不周敬請原諒。

【第10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德育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靈魂,為了紮實有效地搞好德育工作,我市教育局把創德育工作特色作為了“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兩大重點工作之一,一年來,我們認真進行調研、探討,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各項德育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現將本年度德育方面工作總結如下:

一、樹立本土師德標兵,強化全員育人機制

德育為先、育人為本。學校德育工作開展是否富有成效,能否完成新時期下的育人任務,關鍵是要有一支過硬的德育工作隊伍。為了推進德育隊伍建設,我市明確要求全體教師“立終身從教志向,樹為人師表品行,興教學研究風氣,儘教書育人職責”,形成“人人承擔育人重任,堂堂滲透德育內容,處處藴含德育寓意,時時貫徹德育思想,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良好德育氛圍和格局。首先,我市《**教育》以“板樣在身邊”為題,強力推出部分德育工作優秀校長、班主任、政務教務主任和教師,在全市教育系統迅速掀起了學習高潮,學習他們熱愛教育事業、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學習他們克服困難、艱苦創業的拼搏精神;學習他們立足本職、精益求精的進取精神;學習他們顧全大局、甘為人梯的高尚品質。

其次,建章立制,實施班主任工作等級評價。評價分為三個等級:優秀班主任、合格班主任、見習班主任。每學期對各班主任的工作進行評價,其考核結果與獎勵工資掛鈎。

第三,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構建德育網絡。家長學校,是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的重要場所;是中國小、幼兒園開展家庭教育工作,聯繫學校、家體、社會,促進形成三結合教育網絡的'工作橋樑;是優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環境,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為此,我市大力推進“家長學校”建設,今年新增家長學校78所,覆蓋了全市每一所學校、幼兒園。家長學校有了牌子、教室、活動安排;建立了家庭教育講師團隊伍,建立了家長學校活動檔案。進一步開展了“四個一”活動,即組織家長讀一本書,給家長上一堂高質量的課,舉行一次家庭教育經驗交流,開展一次親子活動。

二、創特色校園文化、育新人潤物無聲

為了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使之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學生德育的發展,今年年初我市提出了“日常工作有規律,特色活動成系統,人有我精求規範,人無我有創品牌”的德育工作指導思想,鼓勵各校在搞好德育常規的基礎上,創立本校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我市各學校積極行動,因校制宜的開展了特色創建活動,並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初步形成德育特色、教育服務“三農”特色、科技創新教育特色、體衞特色、藝術特色、教育科研特色、學習型校園特色等校園文化。

一年來,我們一是抓規範——培養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校德育的基本要求。為此,要求各學校要抓《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落實,加強行為習慣的訓練。總結推廣示範校**中學、**完孝**完孝**學校的經驗,把《規範》細化為校紀校規、班紀班規,貫穿於教學、日常生活、學習、待人接物等各個方面。明確學生一日常規,包括進校、離校、集會等校園規範,起牀、用餐、就寢等家庭規範,上學、放學、行路途中的交通規範。推廣**中學、**完小等學校的經驗,經常性地開展學生儀表儀容檢查;政教處、團委、學生會每學期要組織多次全校性的檢查;通過對學生儀表儀容的檢查,規範學生的穿戴,體現中學生的精神面貌。對新生報到註冊後要組織學習《學生手冊》,遵守《學生手冊》的教育活動。總之,在“抓規範”的落實過程中,既從大處着眼,又從小處着手,力求讓學生做到在學校是個好學生,在家庭是個好孩子,在社會是個好公民。從而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

二是抓活動——創設德育情景。今年九月是“全國第二個中國小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我們在全市廣泛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誠信教育活動、德育共建活動、青年志願者活動、主題班會活動、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要求學校建立專項活動檔案,建立學生成長檔案作為改革學生評價的重要內容備查。要求德育活動方案、總結上報到我局基教股。市立中學的青年志願者活動在**市第十一屆運動會上的服務,受到組委會及各縣(區)代表團的高度讚揚和評價,為我市在本屆運動會創造組織工作一流、服務水平一流、運動水平一流作出了貢獻。

全市六月、九月舉行了中國小生新童謠、新兒歌、新詩歌學習誦讀和演唱活動。評選出中國小生新童謠、新兒歌作品326件。

舉行國旗下的講話專題演講材料評選活動,如:《把握每一天》、《成功始於足下》、《每天進步一點點》、《衝刺》、《你努力了嗎》、《青春永不言敗》、《生命就是時間的積累》、《尊人者自尊》、《學會關愛每一個人》《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等,通過活動,使愛國主義教育化為了學生現實的具體行動——勤奮努力,提高素質,報效祖國。

三是抓德育校本課程開發。我市的**、**、**、**、**、市*中等校,充分利用當地德育資源,開發出德育校本課程,如**的《炎帝與狗腦貢茶文化》,**的《知家鄉、愛家鄉》等,形成了特色,做出了成效。

三、創“星級平安和諧校園”、重抓學校德育工作有實效

為了貫徹黨中央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積極響應胡錦濤同志今年2月發表重要講話中指出的“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同時,通過行之有效考核激勵機制,幫助我市中國小校創造性地完成“鞏固一項成果,爭創兩大特色,抓好五項工作”、使全市教育形成特色、工作績效均得到可持續提高;促進教育與學校,社會、學生家長與學校的溝通與交流,在全市形成開放的教育,積極參與的教育,家庭、學校主動溝通的氛圍,增強教育的凝聚力。我們開展了“平安和諧校園”創建活動。

“平安和諧校園”創建的考評內容為:1、**市中國小校教育工作目標考核細則;2、**市中國小校安全穩定工作考核細則;3、**市中國小校校園文化建設考核細則。三項共300分。考核評價結果:1)得分在280以上分者為五星級;2)得分在260分以上者,為四星級;3)得分在240分以上者,為三星級;給學校授予《安全和諧文明星級學校》牌匾並給予通報表彰;考核結果將作為上述部門學校行政領導工作績效和評先評優的依據。

“平安和諧校園”考評方案把德育工作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確定了德育管理、德育活動、德育效果等德育一級指標,每一個指標都有相應的二級指標和具體內容與要求,同時,在學科教育、體育工作、衞生工作、藝術教育、科技教育等方面也提出了許多德育要求。從指標權重看,教育局對學校、學校對教師、教師對學生的有關德育指標所佔權重分別為30%、29%、55%,體現了德育工作的核心地位。

隨着改革開放,社會的發展變化,德育的內涵在不斷豐富,外延在不斷擴大。我們將不斷調整和改進德育工作方法,在來年把德育工作做的更好。

【第11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歡迎來到,本文為大家帶來教育局工作總結範文,歡迎大家閲讀借鑑,想了解更多,請繼續關注。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省刻育廳的指導下,成都教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統籌城鄉、“四位一體”科學發展戰略,積極推進統籌城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全面落實“十大行動計劃”,大力實施成都教育一體化、現代化和國際化三大發展戰略,教育災後重建任務全面完成,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基本確立,教育現代化有序推進,教育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

一、完善“公平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切實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

俊全政府教育職責體系,建立和完善公平均等的城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高教育的公共服務效能。

一是完善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全市近100萬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生全部免除了學雜費、課本費和作業本費,近70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現了“零費用”入學。全市的19公辦民助類改制學校“迴歸”公辦體制辦學,執行同類公辦學校招生政策和收費標準。

二是健全特殊羣體的幫困助學體系。全市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共9.4萬人次;全市近10萬名一,二年級中職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接受義務教育的進城務工就業農村勞動者子女18.6萬人(其中在中心城區就讀的12.9萬人);落實藏區“9+3”免費職業教育計劃,全市共有21所(佔全省總量的1/4)中等職業學校接收“9+3”學生2594人,佔全省總數的42%。

三是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強與衞生部門的聯繫,根據不同階段防控工作的要求,結合學校特點和學生實際,及時採取各種措施,指導各區(市)縣、學校開展防控工作,在第一時間與衞生部門和學校共同、及時處理疫情,防制疫情擴散,保護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四是統籌改善和提高教師待遇。全市899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順利實施,全市新增財政支出20.35億元,近7萬名義務教育學校在職教職工工資平均增加1.9萬元/人.年,4萬餘名退休教職工退休費平均增加1.6萬元/人.年。通過集中建設、政府補貼等方式,建成農村教師住房6293套,全市農村教師住房困難問題基本解決。

五是統籌改善災區辦學條件,災後重建取得重大勝利。市政府籌集資金48.8億,通過自建、援建和捐建等方式,全部重建的169所中國小在今年秋季開學前如期交付使用,18萬災區中國小生告別板房進入永久性校舍,災後重建學校的基礎性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已經如期完成,校園綠化工作將逐步完成,校園特色文化正在建設和完善之中。

二、構建“城鄉共享”的優質教育資源滿覆蓋體系,深入推進城鄉教育高水平均衡發展

踞持“全域成都”的理念,構建起了既並行發展又互相補充的優質教育資源全域成都滿覆蓋體系,有效提升了全域成都的教育質量和均衡發展水平。

一是推進名校城鄉共享。組建名校集團,推動名校進工業園區、進災區、進山區,提升新建學校、農村學校、薄弱學校的發展水平,全市組建名校教育集團115個,其中學前教育26個,國小39個,國中26個,高中24個。中心城區組建學前教育名園集團6個,國小名校集團12個,國中名校集團6個,高中名校集團3個,涵蓋39所幼兒園和114所普通中國小。通過領辦支持、指導合作、對口幫扶等形式,四、七、九三校教育集團,覆蓋了所有20個區(市)縣,觸角延伸至43所城鄉學校,涉及學生8萬餘人。

二是建立城鄉互動聯盟。制定並實施《城鄉學校互動發展聯盟實施方案》,在全市範圍全面推進城鄉學校 “互動發展聯盟”,集成推進教育資源的城鄉間流動共享。五個中心城區、高新區與三圈層的8個區(市)縣和青白江區簽訂了互動交流協議,全面啟動了互動發展工作。通過城鄉教育互動發展,在城鄉教育間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

三是開展城鄉百校結對。在城鄉互動發展聯盟的基礎上,在全市範圍內,遴選出137所較好的學校與143所較弱的學校深度結對,中心城區的名校與郊區邊緣學校全部結對。結對學校共同制訂結對計劃,採取“一對一”支援形式或共同體發展模式,形成合作互動的發展團隊,共同教研、共同科研、共同培訓、共同發展,共享前沿信息、共享教育資源、共享發展成果,輻射優質教育。

四是支部城鄉師徒牽手。在全市支部和選拔1932名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骨幹教師(包括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教育專家)與4869名農村教師和一般教師結成師徒,採取師徒“一對一”、一師多徒、名師工作室等多種有效方式,切實提升農村教師專業化水平。温江區、青羊區、錦江區、成華區等成立了32個“名師工作室”,高新區建立了名師與區內薄弱學校教研組結對幫扶制度,63位名師“滿覆蓋”區內7所薄弱學校的78個教研組或年級組。

五是教育網絡全域覆蓋。以教育的信息化為基礎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城鄉共用共享。力爭通過3年努力,讓所有獨立建制學校擁有校園網,學生計算機生機比達到14:1,學校教師計算機師機比達到3.7:1,教室多媒體系統達到4個班擁有一套,實現 “校校網、班班通、人人會”的教育信息化建設目標。目前,全市生機比為19.6:1,多媒體系統到班比例達到4:1,校園網建設完成比例達到48%,全市接入光纖建設進度約70%。市、區、校三級資源共建共享交換平台已完成開發任務。

三、完善“城鄉一體”的現代教育體系,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

一是農村優質學前教育資源逐步擴大。今年計劃修建的51所農村標準化中心幼兒園,將完成56所。全市標準化中心幼兒園總計完成68所。並將以此為骨幹,實現農村幼教服務網絡滿覆蓋,促進全市城鄉幼兒教育優質發展。

二是“兩基”成

果進不斷鞏固提高。20xx年,全市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升學率為104.3%;全市國中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9.77%,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學校升學率為93.54%;國小生輟學率為0.07%,國中生輟學率為0.35%;全市義務教育階段適齡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8.93%。

三是普通高中辦學效益顯著提高。全市普通高中校均規模由去年的1475人增至1830人,公辦學校校均規模首次突破xx人;三類示範校在校生所佔比例由去年的80.4%增加至85.68%;大學聯考本科硬上線人數比去年增加10.09%,上線率達42.7%(含藝體),佔同齡人口的24.39%,專科上線率達85.2%,佔同齡人口的48.65%,600分以上的特優學生佔全省奎一半。

四是職教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果。20xx年,我市區域內中職招生10.65萬人,在校生26.11萬人,畢業生就業率為98.96%,對口就業率為79.3%,畢業生雙證率達到80%以上;全市職教攻堅經費總投入13.54億元,其中,爭取刻育部和省刻育廳支持經費近3000萬元;34名優秀選手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取得全國一等獎3個、二等獎12個、三等獎6個的歷史最好成績,獎牌數量佔全省83%。

五是社區教育體系逐步完善。成立社區大學,初步形成以社區大學為龍頭,社區教育學院為支撐,社區教育學校為骨幹,社區教學點為延伸的四級社區教育體系,青羊區、武侯區的社區教育示範區、實驗區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和輻射,社區教育西部協作會議在我市首次召開,西部社區教育高地的地位初步顯現。

六是辦學條件顯著改善。今年,全市義務教育段193所薄弱學校硬件改造任務將全面完成,進入軟件提升階段。通過實施國中學校提升行動計劃,已經提升83所國中學校辦學水平。全市國小生均教育技術裝備值由過去(xx年)的587元提高到現在的808元,國中由過去的710元提高到現在的1228元;高中由過去的986元提高到現在的1429元。

七是內涵發展的素質教育有效實施。聚焦課堂推動減負提質。從“五個禁止”入手,徹底封殺“瘋狂奧數”,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啟動“成都市中國小‘內涵發展聚焦課堂’系列展示活動,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及課堂教學狀況的隨機視導。全面推進基礎刻育課程改革。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深入開展。建立素質教育監測公佈制度,建立和完善學生學業水平質量監測體系。啟動市級專項學能監測工作。建立健全中國小校、教師、學生科學的評價制度。

四、建立“全球視野”的教育合作機制,統籌提升成都教育國際化水平

以開放的視野,堅持“引進來走出去”戰略,抓住災後教育重建契機,推進災區教育與援建省市教育合作,積極推進成都教育與先進地區教育、國際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有效提升都教育國際化水平。

一是建立與援建省市的合作機制。災區與援建省市建立了教師培養培訓機制,援建省市為災區制定了中國小骨幹教師“研修項目計劃”、資培訓協議和支教計劃,分期為災區培訓教師和開展支教活動,把先進的教育理念注入災區教育;上海市與19個區(縣)的32所知名學校與都江堰市19個鄉鎮的51中國小、幼兒園簽訂對口幫扶協議,福建省刻育廳與彭州市教育局、福建17所知名學校與彭州市16所學校簽訂了“手拉手”對口幫扶協議;都江堰市教育局與上海市教委教究室簽定了教研合作協議和職業教育合作協議,建立共同教研科研機制。

二是建立城市間戰略合作機制。與英國、法國等國的友好城市簽署教育合作備忘錄。以共同構建區域性教育高地為目標,在教育發展戰略、教育規劃、教育政策、課題研究及教育數據庫建設等方面,與寧波市、雅安市等開展戰略合作,通過整體謀劃,戰略項目和具體項目合作與交流,積極創新合作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的軟硬環境,促進區域教育和諧發展,提升區域內教育的競爭力。

三是建立局校(所)間戰略合作機制。充分利用和發揮區域內高等院校的資源優勢,促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與四川師範大學簽訂了教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教育科研、教師培訓、素質教育、大學生實習就業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將有效整合行政部門的資源優勢和高校的智力優勢,促進高師院校為地方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做貢獻。與成都大學共建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不斷增強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加強統籌城鄉教育的決策諮詢研究。青羊區依託中央教科所的優勢和力量,整體謀劃和提升區域教育水平。

四是積極引進境內外優質資源落户。由市政府投資1.8億元建設,佔地260畝,美國梅里塔斯國際教育集團全權辦學的樂盟國際學校(成都)今年秋季順利開學;爭取國家漢辦支持,特批20名城鄉學校骨幹教師納入對外漢語教師資源庫。高新區採取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的辦法,引進台灣大地幼兒園、新加坡阿波羅愛兒坊幼兒園等,在區內開辦了連鎖幼兒園;成華區通過內引外聯發展戰略,引進北大附小、北大附中等名優資源,成立北大附小英語特色學校和北大附中外語學校,引進美國加州陽光幼兒園入駐龍潭同樂社區,加盟標準化幼兒園。

五、不斷創新教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增強城鄉教育交流互動的活力

城鄉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根本原因在於體制機制障礙。我我們抓住體制機制這個根本,大膽探索創新,為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一是實施“校區校點”村小管理體制改革,切實提升農村教育水平。通過建設一批農村寄宿制國小或完全國小、與鄉鎮中心校合併、設立為鄉鎮中心校校區等方式,徹底消除原有的294所村小。保留的校區與中心校統一排課,統一教學進度和教學活動,辦學情況納入對各區(市)縣考核評估範圍,其師資由中心校重新調配,並分兩年完成輪換、輪訓;村小設立為獨立建制國小的,力爭用兩年時間,完善學校教育技術裝備配置,使學校達到《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必備標準》的要求,保證三年內有50%以上教師交流輪換、培訓提高和充實補充,學校校長由所屬區(市)縣的窗口國小派出,其考核評估納入縣域內國小的統一考評。

二是深化“城鄉聯動”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面向市場。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推動公辦中等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辦學;通過税收優惠、鼓勵生產性實習等多種方式,在實訓基地形成辦學、生產一體的實體。組建8大專業職教集團,依託專業和資源優勢,完成

旅遊、汽車、電子、服裝等4個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形成人才培養的集團優勢,加入8個集團職教的企業145家,其中產值上億的企業達31家,並開展了多個項目培養和訂單培養。集團實施“1+1+n”組建方式和“1+1+1”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起“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城鄉一體”的職業教育發展新機制,實現優質職業教育資源的城鄉共享。改革公辦中等職業教育投入方式,實現公辦、民辦等職業教育平等共同發展,在全國率先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券制度,對具有本市户籍的中等職業學校一、二年級在校學生按每人每學年1200元的標準發放中等職業教育券,全市享受中等職業教育券的學生共8.9萬人。

三是建立“交流共享”的幹部教師管理和使用機制,統籌人才資源的城鄉合理流動。統籌建立幹部教師流動機制,繼續實施中國小校長定期交流輪換制度,每年從城區學校選派1%的教師到農村學校定期服務,建立起了幹部教師流動的激勵導向機制、經費保障機制、教師培訓機制等長效機制;統籌實施 “成都市特崗教師計劃”,招募名額從去年的600人擴大到今年的30個學科1938人,實施範圍從農村中國小校擴大到了城區(鎮)中國小(幼兒園);統籌城鄉幹部教師的培訓培養,為期一年的1081名校長參與的“千名校長大練兵”活動圓滿結束,啟動169所災後重建中國小校校長專題培訓,選派45名城鄉學校骨幹校長到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參加“影子培訓”,啟動“十萬教師大比武”活動,三年一輪的6500名市級骨幹教師培訓順利進行,成立200人的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團隊,啟動建設80所教師發展基地學校建設工作,啟動成都大學每年招收培養100名定向免費師範生工作,啟動全市教師遠程培訓平台和網上學習精品資源庫建設。

七、大力規範教育收費行為,不斷加強行風建設

高度重視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制定下發《成都市20xx年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實施意見》。嚴格執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後的各項教育收費政策,嚴格禁止“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認真研究解決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擇校高收費問題,對義務教育段擇校生實行“兩控”,限制高收費。

居強監督檢查和輿論監督,嚴查亂收費行為。在成都人民廣播電台“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與聽眾交流,宣傳教育收費政策,解答和處理羣眾的投訴。安排部署了全市中國小校服務性收費專項清理檢查工作,與市物價局、糾風辦、財政局等七部門聯合開展全市教育收費專項檢查。1至11月,共受理羣眾關於亂收費電話、網絡和信訪投訴101件,全部進行了認真處理,對情況屬實的按照《成都市教育局治理教育亂收費責任追究(暫行)辦法》予以責任追究。

20xx年,我市在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等方面的舉措和成效,受到教育部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11月6日,我市被教育部表彰為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集體,並在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會上作交流發言,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對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給予了肯定和表揚。原教育部部長賙濟同志三次深入試驗區調研,近日,袁貴仁部長又蒞臨我市視察指導工作;《教育部簡報》、《全國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工作簡報》等已七次專題刊發成都教育改革與發展經驗;教育部官方網站刊發十一條試驗區建設階段性成果。11月10日,《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以《一體化,全覆蓋――成都市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新跨越》為題對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了專題報道;12月19日,央視綜合頻道《新聞調查》以《成都:叫停奧數的背後》為題,對成都教育一體化和教育均衡發展進行了深度報道。重慶、雲南、廣西、吉林等省市也先後到我市考察學習。

【第12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上半年工作小結

上半年,市教育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年度教育工作目標任務,堅持以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以規範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為重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拓創新,擴大開放,不斷增強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各項工作緊張有序開展,部分工作已取得明顯成效。現總結如下:

1.堅持統籌兼顧,教育事業發展更加協調。幼兒教育:召開0-3歲早期教育工作座談會、現場推進會,大力推進我市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工作,提高早教指導服務質量。目前全市116鄉鎮(街道)都依託幼兒園掛牌成立了早期教育指導中心。認真編制全市幼兒園創建規劃,加快優質幼兒園建設步伐。積極發揮xx市學前教育共同發展促進會的平台作用,通過學習交流提高幼教管理水平。義務教育:健全國中、國小學籍數據庫,加強學籍電子化管理,嚴格審批學生轉出、轉入,加強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流動的監管,嚴防輟學現象發生。出台《XX年xx市國中招生工作意見》,以及《XX年xx市國小畢業水平考核辦法》,嚴格執行派位制度,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學上。高中教育:嚴格執行省“五嚴規定”,進一步落實公辦高中招生“三限”規定,規範招生行為,確保順利完成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分別招生3.35萬人和3.7萬人的硬性任務。今年大學聯考工作做到精心組織、精緻管理,大學聯考成績再創新輝煌。全市參加大學聯考41369人,二本以上達線11062人,比去年達線總人數增加10%,其中普通類8034人,體藝類3028人。特殊教育:繼續實施合格特校建設工程,大力提升特校硬件和軟件的建設水平。預計今年城鄉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義務教育階段鞏固率等事業發展指標將全部達到或超過年初目標。

2.堅持重點突破,教育現代化建設快速推進。一是完成教育現代化創建規劃。全市教育現代化創建工作分三個階段向前推進。從XX年到XX年,是以點帶面、典型引路階段。從2022年到2022年,是重點突破,全面推進階段。從2022年開始,是提升品質,縱深發展階段。督促指導各縣(區)對照市創建規劃和省教育現代化的16項指標要求,結合當地全面達小康進度的實際,制定創建規劃和年度教育現代化建設實施項目。二是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上半年車橋中學、都樑中學2所中學創建成為省三星級高中,21所幼兒園創建成為省優質幼兒園。下半年將有2所普通高中申報省四星級普通高中,3所職教中心接受省四星級評估,29所幼兒園接受省市級優質園評估。三是大力推進重點縣區創建教育現代化。在加強對全市面上創建教育現代化督促指導的同時,今年重點指導督促金湖、洪澤創建教育現代化先進縣。

3.堅持優質發展,教育均衡取得實效。一是一批重點工程順利實施。大力實施育才興教工程,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投入資金1.53億元,資助各級各類學生21.15萬人,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因貧失學。大力實施校舍安全工程,全市共落實抗震鑑定經費近2千萬元,對全市768所中國小、8023幢校舍建築、512.0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進行逐一鑑定,明確c、d級校舍202.4萬平方米。大力實施教育信息資源中心建設工程,年初xx教育信息資源中心順利建成,已在項目學校開展推廣應用試點工作,並研發“網絡同步助學”系統,將遠程教育延伸到家庭。大力實施“龍芯電腦”推廣應用工程,全市284所學校被列為省幫扶學校,目前這些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紮實推進裝備標準“三進二”,上半年8個縣(區)教育裝備投入1160多萬元,新增實驗室27口,實驗儀器設備80多萬元,添置計算機400多台,圖書6萬多冊。實施“優質資源下鄉工程”,免費發放中國小英語錄音教材336491套。二是推行集團化辦學模式。全市組建71個基礎教育辦學集團,其中中學教育集團24個,國小教育集團22個,幼兒教育集團25個,涉及77所相對薄弱學校和新建學校,集團校間有序開展交流幫扶活動。三是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示範區建設。堅持點面結合,着力指導洪澤縣創建“江蘇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示範區”,以此帶動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四是認真做好改制學校的清理規範工作。按照“有利於發展、有利於羣眾、有利於穩定”的原則,已初步擬定市直有關改制學校方案。

4.堅持內涵建設,素質教育深入實施。一是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安全教育、環保教育為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周恩來精神宣傳月”活動,召開了全市“周恩來班”命名錶彰大會,命名錶彰100個市級“周恩來班”。全省表彰了60個省級“周恩來班”,我市有14個班級獲此殊榮。二是切實加強體藝、科技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實施“333”工程,全市創建30所體育特色學校、30所藝術特色學校和30所科技特色學校,舉辦了全市xx屆少兒“四棋”比賽等多種體藝活動。深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四早工程”,開展國小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研討活動。三是切實加強課程管理。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計劃,加強校本課程開發, 我市榮獲“江蘇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出版了《xx地方文化之教育傳承》一書。四是切實規範辦學行為。嚴格執行省“五嚴”規定,組織開展了“規範辦學百校行”活動,完善規範辦學行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特別是在招生管理方面,進一步改革招生制度,出台了“小升中”改革新方案和會考辦法,將熱點高中招生計劃的50%按照學生數定向分配到全市所有國中,公辦國中按學區免試就近入學,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100%就讀市區公辦學校。

5.堅持品牌建設,職業教育蓬勃發展。一是認真組織技能大賽和創新大賽。舉辦了全市第五屆職校師生技能大賽,1200多名師生參加了15個專業大類、43個項目的角逐。我市組織280名優秀選手參加省技能大賽,獲得13個一等獎、30個二等獎、72個三等獎,獎牌總數比去年增加近10%。淮陰衞校作為省賽賽點,高水平、高質量承辦了全省護理專業競賽。在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中,xx市共創下獲獎率第一、中職金牌數第一、中職獎牌數第一等6項全省第一,市教育局被評為最佳組織單位。二是深化職教課程改革。組織了3個全市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現場會和2個課程改革專題培訓, 900多名校長和骨幹教師、1500多名學生參加了活動。組織申報了7個省級課改實驗點,其中6個實驗點接受了省廳現場視導評估。積極做好第一屆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的申報立項工作,累計上報選題建議達450餘條。三是加強示範專業建設。xx市中等專業學校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等14個專業被確定為XX年市級示範專業。同時推薦12個專業參加省示範專業驗收,已有8個專業接受了省評估驗收。四是成功舉辦職教論壇。4月初市教育局會同開發區管委會等4個部門協助市政府成功舉辦首屆職教區域合作發展(xx)論壇。來自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176個院校的專家、校長共384人蔘加論壇。會上有近百個單位簽約了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協議,會後近兩月內又有安徽、河南等省60多個職業學校來我市進行校企、校校合作交流。

6.堅持德能並舉,師資素質大幅提高。一是加強教師師德建設。啟動實施“師德建設年”活動,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小師德考評制度。二是加強教師培訓。上半年專題培訓幼兒園、國小、中學教師2456人次。組織九個年級共10門學科的課堂教學研討會,參加教師近3000人。組織各年級段教師優秀課評比活動28個科次。舉辦了xx市“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 中有效應用”教學評比活動,共有中國小、特教六門學科120名教師參賽。三是加強城鄉教師交流。繼續實施“三百工程”,選派200名左右城鎮優秀教師赴農村支教,100名左右農村教師到城區優質學校掛職進修。四是加強名師培養。啟動實施“雙名”工程,年初印發了《xx市學科帶頭人評選辦法》,於5月底評選出361名學科帶頭人,並實行“滾動制”管理,聘期為三年,到期後重新評選認定。推薦28名江蘇省第十一批特級教師人選報省參評。

7.堅持優質建設,重點項目順利推進。一是着力推進市直學校工程建設。淮陰商校二期建設實訓樓主體工程已經建成,目前正在辦理五座橋樑等附屬工程的招標手續。附中田家炳教學樓總面積11000平方米,總造價1477萬元,已於5月15日順利封頂,預計8月10日前完工。淮中生態商務新城分校的230畝土地已劃定,初定規模為20軌的國中,現已完成初步規劃設計工作。實小生態商務新城分校的80畝土地也已劃定,初定規模為10軌的國小和8軌的幼兒園,現正在進行規劃設計工作。xx國小總投資5000萬元,佔地35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目前正抓緊時間完成拆遷工作。二是督促指導縣(區)職教中心建設。楚州區職教中心新校區目前正處於選址階段;淮陰區職教中心擴建工程即將開始;漣水職教中心新校區8月份開工建設,明年投入使用;盱眙縣職教中心已接受省四星級評估,新校區建設即將開始;經濟開發區職教中心新校區一期工程已開工,下半年將接受省四星級評估。

8.堅持緊貼中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本領不斷增強。一是全力做好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組織開展各職業學校負責人觀摩大企業,走進大企業活動,引導廣大學生為本地經濟建設服務,到大企業頂崗實習和就業。截止6月底,為富士康輸送 2900 名,為達方電子有限公司輸送1300名頂崗實習和就業學生。組織市縣職業學校招生退役士兵1431名,開設了中、高級職業技能培訓班近50個。培訓返鄉農民工20萬人次,為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村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二是全力做好安全穩定工作。上半年,市教育局召開各類安全工作會議4次,開展安全工作專項檢查3次,狠抓安全責任落實,排查並及時解除安全隱患。在全市中國小、幼兒園大力推進學校“1+3”安全監控體系建設,紮實開展“學校安全月”和“安全工作先進(合格)校”創建活動。督促各地、各學校配備專職保安和專門設備,提高學校、幼兒園的人防、物防與技防的水平。為市直中國小、幼兒園增配46名保安,給學校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今年以來全市沒有發生一起校園傷害案件。上半年成功辦理省市領導交辦件及領導信箱150餘件,處理羣眾來信60餘件,接待來訪30餘次,做到“件件有答覆,事事有迴音”。三是認真做好語言文字工作。上半年組織10次普通話水平測試,參加測試5000多人。積極推進我市三類城市語言文字評估工作。盱眙、漣水、洪澤先後接受評估,效果很好。金湖縣語言文字工作評估作為全省語言文字工作評估現場,接受全國部分省專家觀摩,在全省、全國產生了重要影響。四是認真做好各類招生考試工作。順利完成大學聯考、會考等各類教育考試18次,總規模達36.8萬人次。五是認真做好雙擁、綜合治理、掛鈎幫扶、提議案辦理、“十二五”教育規劃編制等相關工作。

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全市教育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鋭意改革,爭先創優,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努力實現“蘇北領先、全省進位、特色顯著”的發展目標,着力實現五個“突破”。

一是在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上求突破。全市教育現代化創建工作分三個階段向前推進。從XX年到XX年,是以點帶面、典型引路階段。綜合實力較強的縣(區)率先創建,基礎較為薄弱的縣(區)從單項工作上先行推進,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從2022年到2022年,是重點突破,全面推進階段。重點難點集中攻堅,全市大多數縣(區)要通過省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區)評估驗收。從2022年開始,是提升品質,縱深發展階段。下半年將對照各縣區的創建任務,進一步加大督促檢查的力度,確保完成三星級上高中、省市級優質幼兒園、省級社區教育中心等各項創建任務,並重點指導督促金湖、洪澤全力創建教育現代化先進縣。

二是在教育均衡發展上求突破。建設一批優質學校,認真完成田家炳教學樓、商校二期建設,異地新建北京路國小,配合支持新城公司建設淮陰中學、市實驗國小分校,督促指導楚州區、淮陰區等縣區建設職教中心。繼續大力實施育才興教、校舍安全、現代遠程教育、“龍芯電腦”推廣應用等重點工程,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推進優質資源共享。積極採取“分區規劃、分類指導、分層推進、分別支持、分期評估”的策略,大力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示範區創建活動,出台《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十條”意見》,在師資培訓、硬件改造、考核獎勵等方面對“示範區”創建予以大力支持,進一步調動縣區政府及學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把“示範區”建設打造成引領全市教育發展的品牌工程。深入實施“三百工程”,健全和完善支教機制。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擴大優質資源的輻射力和影響力。積極開展按照“有利於發展、有利於羣眾、有利於穩定”的原則,積極穩妥地做好改制學校的清理規範工作,通過對改制學校的收回,進一步擴大市區公辦優質教育資源,緩解擇校熱,促進教育公平。

三是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求突破。認真落實市政府出台的《關於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廣泛開展“師德建設年”活動,建立和完善師德考評制度。深入實施“雙名”工程,培養一批名師名校長,用三年時間培養100名特級教師、1000名學科帶頭人和10000萬名骨幹教師後備隊伍。全面推行教職工全員聘用制,進一步完善教師補充機制、流動機制,切實解決中國小教師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不斷完善義務教育階段績效工資實施方案,健全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大教師培訓力度,精心制定培訓計劃,合理安排暑期教師培訓,完成市級以上培訓5000人次。

四是在深化素質教育上求突破。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計劃,着力解決農村中國小英語、信息技術、音體美等課程難以開足的問題,重視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技術類課程的開設。充分利用本校現有的課程資源以及當地自然、經濟與文化資源優勢,開發特色鮮明的校本課程。深入推進“周恩來班”創建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四早”工程。大力實施“333”工程,切實加強學校體育、藝術及科技教育。舉辦江蘇省中外中國小校長國際論壇,擴大對外交流,提升全市中國小校長管理水平。建立科學的學生評價機制,實現評價內容綜合化、方式多樣化、主體多元化、過程動態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嚴格執行“五嚴”規定,繼續開展“規範辦學百校行”活動,進一步完善規範辦學行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

五是在提高服務經濟能力上求突破。鞏固擴大招生規模,根據全市未來幾年龐大用工需求,完成今年全市中職3萬人以上的招生任務。組織xx市第五屆師生技能大賽和第四屆創新大賽,提升師生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依據我市產業需求,整合優化職教資源,積極實施“四個一”建設工程,即建設一批職教集團、一批示範性職業學校、一批示範性專業、一批示範性實訓基地,打造職教強校品牌。圍繞“有技能、肯吃苦、會創新”的要求,積極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工程、職業素養培育工程、創新教育和實踐工程,着力打造xx職教優生品牌。主動服務xx“五大建設”、構築台資集聚新高地、借港出海、融入長三角等發展戰略的實施,積極為富士康等本地企業提供技能型人才,力爭畢業生就業率、本地就業率分別達98%和70%。

【第13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一、注重區域整體發展,不斷提高教育現代化實施水平

繼續把推進教育現代化作為全局性工作和任務的重要內容,堅持發展不動搖。全市所有鄉鎮都通過了教育基本現代化達標鄉鎮評估驗收,並在此基礎上,將建設重點由學校、鄉鎮層面轉向市(縣)、區的區域層面,加大了區域教育現代化的推進力度。擬訂了《常州市實現區域教育現代化實施規劃》,紮實推進全市教育現代化建設。

全面實施《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設五年規劃》,全年新增校園網73個(全市達到151個);完成常州教育網改版工作,每月點擊數超過25萬,教育局機關、教研室等基本實現無紙化辦公,常州城域教育網完成論證並啟動建設,鐘樓、新北、天寧區教育信息中心及學校完成虛擬主機託管;網上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不斷加快,容量已達250g,25萬個文件,500部視頻資源;舉行第xx屆職業學校多媒體課(學)件評選、全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設計評比、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研究性教學成果展評和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論文評比活動,組織參加全國“基於網絡環境下的學與教”評比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1個;召開常州市教育信息化推進會暨教育技術工作會議,對教育技術裝備與管理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全市近萬名中國小教師通過了第二輪現代教育技術培訓考核,全市所有鄉鎮中心國小高年級和農村國中開設信息技術課,職業學校均將信息技術應用列入必修課程。

加大窗口學校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強現代化學校、示範(重點)學校的建設。全市新增省級示範實驗幼兒園8所(使全市達到32所)、省級實驗國小13所(使全市達到46所)、省級示範國中10所(使全市達到34所)、省級重點高中4所(使全市達到23所,其中示範高中8所),首次評選市級模範學校34所,並向省推薦第xx屆模範學校17所。

繼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新村配套學校常州市勤業中學一期工程順利完成,正常開學;常州外國語學校外籍專家樓、正衡國中教學辦公樓、職教中心信息教育中心、少年宮二期工程主體工程按期峻工,北郊中學初高中分離方案論證確定,此外,武進新苑高中一期工程、新區國英國小二期工程、溧陽職教中心一期工程、金壇金沙中學建設工程等穩步推進、按期完工。

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 全年組織教育管理幹部、教師出國(境)考察、培訓69人次,接待國(境)外教育團組21批、計80餘人次來訪;暑期組織500餘名中學生參加境外夏令營、冬令營活動,組織常州市一中、三中分別與韓國南楊州市、英國埃塞克斯郡開展師生友好交流;新通過聘外資格學校4所(使全市達到27所),新聘外教84名,新通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4個;適應全市外向型經濟發展,妥善安置了30餘名在常外籍人士子弟就讀。

二、統籌協調各類教育,不斷提高教育事業的發展水平

強化“兩基”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採取有效措施,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全市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達97.25%;高標準高質量實施義務教育,國小和國中的入學率、鞏固率分別達100%、99%以上;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市應屆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一級學校的比例達95.37%。xx年,我市大學聯考又創佳績:省常中張璇同學以685分成績位列全省第一名;我市大學聯考萬人進線率、市區本科上線率、平均總分等指標名列全省前茅;在全省總分名列前20名的考生中,我市(含金壇、溧陽)佔了1/5;本、專科總錄取率為85.85%(其中,市區為90.23%,武進為89.61%,金壇為79.85%,溧陽為77.89%),比去年增長5.65%;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40.03%。

職業教育進一步發展。進一步加大職校招生宣傳力度,引導合理分流,繼續面向蘇北地區、西北安康地區招生辦班,擴大了重點職業學校的招生規模;全面施行學分制和彈性學制,擴大課程分層教學面,並取得階段性成果;職校生中級工達標率達99.1%,一次就業率達96.39%。1662名職校學生參加全省普通高校單獨招生考試,1599人被錄取,本科達線率、十二個專業總分、平均分、600分以上人數比例、總錄取率(96.2%)、本科錄取率(28.5%)等均居全省第一。

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常州大學城首期建設工程全面啟動;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升格成立,使全市高職院達5所;在職校與大專院校聯辦五年一貫制高職的基礎上,劉國鈞職教中心、武進職高、西林職高等又經省廳批准開辦特色優勢專業五年一貫制高職教育;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着名高校遠程教育校外站點先後落户我市;常州職業技術師範學院更名為江蘇職業技術師範學院,江蘇石油化工學院更名為江蘇工業學院。

終身教育體系逐步建立。制訂《關於加強社會力量辦學管理的若干規定》,對91家社會力量辦學機構規範辦學和教學質量進行評估檢查,對218家社會力量辦學機構進行年檢;全年共組織1.5萬人參加全國成人大學聯考,比去年增長14.64%,1.3萬名中國小、幼兒園教師參加全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旨在為市民學習提供菜單式服務的“常州市民學習信息服務中心”完成建設,投入運行;建成8個市級(其中3個省級)“5122”教育富民工程示範基地;完成各類成人培訓45.1萬人次。全面開展普通話培訓測試,全年完成普通話培訓公務員2500人、教師2300人,普通話測試公務員2400人、教師2100人,組織第xx屆全國推普宣傳週活動,推普宣傳電視片《龍城雅韻》獲省專題片第一名。

三、鋭意進取,全面提高素質教育實施水平

1、加強行政推動,全面實施課改

xx年秋季起,全市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和起始學科全面進入課程改革實驗。年初,我們召開了全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動員大會,審批確定了首批xx餘名課改實驗教師,制訂“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意見”,積極組織相關學科新大綱、新教材的學習和培訓工作。邀請近100名課改專家(課程標準制定者)來常講學,課改實驗教師接受國小語文、國小數學、國小科學、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國中語文、國中數學、中國小體育等學科培訓1.5萬人次、通識培訓3500多人次;舉辦暑期校科級幹部培訓班,對學校領導進行課改知識的全員培訓,並組織“走進新課程”書面考核;組建12個新課程課題研究組,分六組對全市新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調研;定期出版《常州市課程改革動態》,加大課改宣傳,加強課改交流。

2、加強教育科研,實施課題帶動

各地各校“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在確定467項、省市級教科研課題的基礎上,設立了325項青年教師研究課題,32個省級電教課題全部結題;面向教育系統,公開招聘兼職教研員24名,壯大了教科研隊伍;確立了省常中等35所學校為首批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組織召開了“蘇錫常鎮揚五市高三語文研討會”和xx年高三各科複習教學研討會,對高三“3+x”科目設置改革的研究,得到了國家考試中心和兄弟省市教研部門的重視和好評。召開全市高中教學工作會議和國中教學工作會議,制訂“關於進一步減輕中國小生過重負擔的若干意見”和“課程實施評估方案”,開展“減負”檢查寫實性通報,加強了教學管理、課程管理和常規管理。

3、加強特色教育,促進全面發展

成功舉辦全市中國小特色教育校長論壇;舉行市xx屆“育苗杯”田徑比賽、健美操比賽、各種球類比賽、“世紀印象”常州市教育系統藝術作品展、校園整台文藝節目匯演、常州市首屆青少年科技節,舉辦常州市中國小英語口語大賽,並在全省比賽中獲一等獎2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1個,積極組織參加省“金鑰匙”科技知識競賽和“未來科學家”科技知識競賽,分獲中學團體一等獎和國小團體三等獎,組織全市18所中專、職校345名學生參加第xx屆職校學生“五項技能比賽”,組隊參加省第二xx屆珠算技術比賽並獲團體二等獎,有力地推動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參加省xx屆運動會青少年部比賽取得優異成績,充分證明了體教結合工作已初見成效。

4、加強正面引導,切實轉變觀念

積極穩妥地做好各項招生考試工作,切實轉變觀念,為課改提供環境保障。編制市區各國小施教區圖,依法規範就近入學。做好招生宣傳工作,正面引導分流。着力做好文章:“家門口的學校很精彩”、“擇校要理智”、“大學聯考不是獨木橋”,較大程度上緩解了“擇校熱”。在重點普高錄取前,舉辦中職招生諮詢市場,使大部分預計在普高分數線下的考生及早明確就讀方向,理智地選擇職業類學校。繼續實施將省重點高中公辦計劃30%的名額分配到各國中校的做法,並在去年2所重點高中試行的基礎上,擴大到全市12所省重點高中。

5、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第14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根據《關於做好200x年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工作總結評估的通知》,現將局200x年突發公共事件應對工作總結評估情況報告如下:

一、突發公共事件基本情況。200x年,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把安全穩定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狠抓落實,成立教育了局應急管理工作機構,完成了《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院校共完成 2356 個專項應急預案,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應急預案體系和預警體系。預案體系和預警體系基本覆蓋了我市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教育局保障公共安全和防範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明顯提高, 200x年教育系統並未發生自然災害、校園衞生事件、校園安全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為200x年“教育年”活動的開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

二、總體應對工作及分析評估

(一)組織領導體系方面。各縣(市)區、市直各院校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均建立了突發事件等信息溝通和聯動機制。總體來看,應急管理組織領導體系的不斷健全和工作機制的日益完善,為突發公共事件防範應對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二)應急準備方面。一是全市教育系統應急預案體系初步形成,已制定各類預案2356件,並切實舉行了演練。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院校積極組織開展防汛搶險、地震應急、火災逃生、集體中毒等安全事故處置等方面的演練活動。200x年全市教育系統共開展預案演練500餘 次。二是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對應急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普法教育,並相繼成立了有關專家諮詢機構。三是加大資金物資投入力度。為市直各院校配備滅火器615個,改造d級危房5.2萬平方米。總體來看,應急預案、隊伍、資金、物資等準備工作的進一步加強,為防範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預防預警方面。一是健全監測網絡體系。二是加強預警信息發佈。三是認真落實防範措施。通過預防預警工作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當地和萌芽狀態。總體來看,突發公共事件監測網絡體系的不斷完善和預測預警能力的有效提高,為及時制訂實施相關防範措施提供了準確依據。

(四)宣教培訓方面。一是廣泛開展科普宣教活動。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院校結合《中國小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遼寧省學校安全條例》、《鐵嶺市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和《鐵嶺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對廣大師生在校期間組織進行公共安全教育。特別針對寒暑假等節假,在假前充分做好了節假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傳染病預防、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宣傳教育活動。有效提高了廣大師生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二是深入組織應急管理業務培訓。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院校為管理幹部、在校師生定期舉辦應急培訓會。聘請公安、衞生、交通、消防等部門專業人員對廣大師生進行宣傳教育培訓應急逃生能力。200x年,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院校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宣教培訓工作,加大政策法規宣傳力度,覆蓋範圍更加廣泛,有效增強了廣大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和避險自救技能,提高了各級應急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

雖然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院校都制定了預案,開展了演練,但通過演練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從演練過程來看,救援處置裝備保障不足,總體説使用的救援、處置裝備數量較多,但一些教師、學生不能熟練使用救援裝備。因此完善救援處置裝備,提高師生應急逃生的實踐能力是2022年應急演練的重點環節。部分應急預案尚不完善,還存在不完全或缺乏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缺陷。在2022年工作中有待於進一步修改、補充、完善.

【第15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2002年,是全面實施常州教育“十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在省教工委的指導和常州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局黨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推進學習型系統建設為契機,以創建“團結、廉潔、開拓”好班子為抓手,圍繞慶祝建黨八十一週年和迎慶十六大勝利召開,按照年度黨委工作意見,大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幹部隊伍建設、思想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一、精心組織迎慶十六大主題活動

2002年是黨的十六大召開的喜慶之年。年初,市教育局黨委部署全年黨務工作,要求以新的作風、新的面貌、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六大召開。我們在局屬黨員幹部中深入開展了“奮發有為,開拓進取,迎接黨的十六大召開”主題教育,舉辦全市政治教師培訓班,為迎接黨的十六大召開、學習宣傳十六大精神培訓骨幹;組織開展“‘三個代表’在學校”宣傳報道活動,濃厚各單位迎慶十六大的宣傳輿論氛圍。黨的十六大召開以後,我們及時組織黨員幹部以及師生收看十六大電視報道,召開各種學習座談會,並對全市教育系統學習、宣傳、貫徹十六大精神作出總體部署;舉辦市教育局十六大精神學習班,我市教育系統興起了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的熱潮。

二、紮實推進學習型系統建設

積極響應市第九次黨代會“建設學習型城市,全面提高市民素質”的號召,及時提出了“率先建設學習型系統,在學習型城市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的奮鬥目標,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常州市教育局建設學習型系統工作方案》,召開動員大會,市教育局機關、轄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局屬單位都制定了建設學習型機關、系統、單位的實施意見,開闢專題宣傳網頁和電視專欄,組織開展“學習日”活動,在教育系統開展新“三學”及推廣普通話活動,開展建設學習型系統工作先進單位考評工作,召開學習型系統建設推進會,籌建市民學習信息服務中心, 主動向社會開放教育資源,積極為學習型社區建設提供服務,積極報道學習型組織建設及活動情況,我局紮實推進學習型系統建設,被常州市建設學習型城市工作指導委員會確定為試點部門。

三、加強學習培訓,提高黨員幹部的綜合素質

堅持領導班子中心組學習、黨員教育和教職工政治學習制度,組織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學習江澤民同志“七一”講話、《論“三個代表”》、“5·31”講話、十六大精神,結合學習中共中央十五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新世紀共產黨員修養》和《教師道德修養》讀本;徵集黨員領導幹部深入學習“七一”講話,努力實踐“三個代表”文章40篇,表彰1,在全市評比中獲獎,並將優秀徵文彙編成冊;圍繞迎接課改實驗,組織222名校級幹部參加6種不同類型的專題培訓班;精心組織併成功舉辦了教育系統暑期校科級幹部培訓班,轄市區教育行政部門黨政負責人、局屬單位校科級幹部近300人通過聽取市委李全林書記、市政府周亞瑜副市長關於經濟發展和教育發展的兩個專題報告,徵集研討文章130餘篇,進一步增強了加快發展常州教育,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以及服務經濟,文明社會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從而為全面推行基礎教育新課程、不斷促進教育創新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中央《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頒發後,市教育局黨校和教師培訓中心及時舉辦黨務幹部培訓班,提高幹部任用工作規範化程度。精心組織中國小新任校長任職培訓班、中學校長提高研修班等,不斷提高黨員幹部和廣大教師的政治素質、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

四、深化“好班子”創建,大力加強幹部隊伍建設

在總結前兩年創建活動的基礎上,着重在完善評選機制、重視創建過程上進一步深化“好班子”創建工作,努力以創建為契機,促進各基層領導班子建設。經全面考察和複評,確定26個單位繼續為“好班子”,10個單位新進入“好班子”行列,使局屬“好班子”比例達到82%,局黨委再一次被市委表彰為“好班子”。

重視 “省333工程”、市“831工程”培養對象的培養過程,激勵他們開拓奮進,爭當教育系統的領頭雁和排頭兵;積極開展青年人才資源調查工作,以爭創“青年文明號”為抓手,樹立優秀青年典型,大力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對校長助理、後備幹部的考察培養工作,召開“助理一得談”座談會,着力研究培養、選拔機制,大力加強年輕幹部隊伍建設;在校科級幹部中繼續深入開展“五個一”活動,對校科級幹部的150多篇論文進行了評比表彰;認真開展學校領導幹部年度考核,結合暑期幹部調整,優化班子結構,加強了基層班子建設。

繼續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對改革幹部人事制度工作的調研,全面推行基層單位中層幹部競聘上崗,直屬單位近300名中層幹部已競聘到任;大力實行幹部考察預告制度,在12個單位公開預告考察目的、內容、方式、步驟、要求及考察組成員,讓全體教職工瞭解並積極參與考察工作,打破幹部考察的神祕感、談話對象的侷限性,擴大考察知情渠道和信息來源,保障了教職工在幹部選用、班子建設上的知情權、監督權,提大學聯考察工作的有效性和考察結果的真實性。

五、貫徹落實《暫行規定》,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以迎接省教工委貫徹落實《江蘇省中國小黨的基層組織工作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情況檢查為契機,加強對基層單位落實《暫行規定》情況的指導和檢查,按期召開轄市區基礎教育黨建工作會議,分片召開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交流各單位黨建工作的基本做法、成功經驗及其工作特色,探討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新舉措,促進了基層黨組織的規範化建設。舉辦第十四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局屬80多名積極分子參加了培訓。全年局屬單位共發展黨員68名,完成12個支部(總支部)改選。

結合黨員分類目標管理,積極主動地開展新一輪黨員民主評議工作,要求全體黨員對照分類目標管理標準進行自評、自我總結,各級黨組織進行互評和羣眾評議,積極開展在職黨員“雙重管理”試點工作,促進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七一”前夕,局黨委共表彰了7個先進基層黨組織,16名優秀黨務工作者和94名優秀共產黨員,並將部分先進單位和個人的事蹟攝製成專題片,供廣大黨員和基層組織學習。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全面展開的新形勢,在慶祝建黨81週年座談會上,我局部分優秀黨員向全系統黨員發出“與時俱進、立足本職,共譜課程改革新篇章”的倡議,號召廣大黨員增強課改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迎接新挑戰,爭當課程改革的先鋒和模範。

六、豐富校園文化,加強教育宣傳,不斷提高學校文明程度

組織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組織學習人民公僕鄭培民、優秀教師查文紅等先進事蹟,組織開展“我心目中的好教師”徵文評比活動,不斷增強廣大教師“熱愛人民、熱愛事業、熱愛學生”的高尚情感,提高師德水平;在廣大學生中開展“道德與我同行”知識競賽和徵文活動,組織5萬名學生參加“7·13”文明小市民行動日活動,開展“青少年文明網上行”活動和“新世紀、我能行”少先隊體驗教育活動等;組織改編《傳統美德》讀本;組織3個合唱團參加市首屆合唱節以及各界羣眾慶祝十六大“龍聲飛揚”歌詠大會,獲2個金獎,1個銀獎,組織數萬名學生觀看“瘋狂英語”、“邪教——罪惡本質”、“龍城鉅變”等影展,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學會生存、學會服務、學會創造,培養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習慣、樹立遠大理想。

配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市”和“省級文明城市”,加大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力度,對2001年市級文明單位標兵、市級文明單位、局級文明單位初評情況進行通報和評定,市實驗國中、市三中、市二十五中、蘭陵中學、翠竹中學經初評,確定升格為市級文明單位標兵和市級文明單位;教育局機關認真開展創建文明機關活動,促進了機關幹部思想作風建設;積極開展2002年度全市“十佳好事”徵集評選推薦工作;響應省文明委關於實施“文明交通工程”的要求,在廣大學生中開展了文明交通宣傳教育活動。在創文明城市工作中,市教育局獲組織獎。

成功接待了新華社、省區域教育現代化採訪團、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教育報等媒體採訪我市教育,制定《關於做好常州教育網站通聯工作的若干意見》,發揮教育網站在宣傳報道中的獨特作用,“常州教育報”、“常州教育時空”等教育宣傳陣地建設得到加強,進一步密切同市、省新聞媒體的聯繫,為我市教育的改革發展創設了良好的輿論環境。

七、從嚴治黨,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召開教育紀檢監察工作會議,全面部署年度紀檢監察工作。各基層黨組織都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並根據各自實際,進一步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施細則,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與行政工作要求統一部署、統一實施、統一檢查、統一考核。

繼續在黨員幹部中深入開展黨風黨紀教育,組織黨員幹部學習《廉政準則》、《黨紀處分條例》,學習江澤民總書記和尉健行同志在中紀委七次全會上的講話精神,開展以學習鄭培民先進事蹟為主題的廉政教育,組織全體機關黨員和基層單位領導幹部200多人蔘加“黨紀政紀條規知識”書面考試,不斷提高黨員幹部廉潔自律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繼續加強建章立制工作,加強和完善教代會制度,大力推進校務公開;加強對教育收費的監督檢查,開展“教育收費規範學校”創建活動,實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治理中國小亂收費;全面部署清房、清理圖書和教材採購回扣專項工作;繼續開展對基建工程實施全過程的廉政監察,確保在簽訂施工合同的同時,簽訂廉政責任書;積極開展效能監察試點工作,全過程參與教育裝備和大宗物資採購的招投標;加大對考試、招生、職評等工作的行政監察,標本兼治,着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對工會、共青團組織的領導,統戰工作、老幹部工作、關心下一代工作和信訪接待工作等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為2003年開創黨建工作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據不完全統計,我局先後榮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地區“支持兒童”活動組織獎、全國女職工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希望工程”貢獻獎、江蘇省“黨建帶團建”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先進基層黨校、江蘇省創建“五四紅旗團委”組織獎和江蘇省教育系統信訪工作先進集體等殊榮。

2002年常州市教育局黨委工作總結

【第16篇】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總結

xx年是我市教育災後重建的決勝年,同時也是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發展提升的關鍵一年。教育系統圍繞“一年恢復、兩年提升、三年建設西部教育強縣”的奮鬥目標,堅持“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不讓一名教師落伍,不讓一所學校落後”理念,推進各項工作紮實有序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xx年教育系統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全面完成校舍重建任務,硬件水平大幅提升。

xx年,我們全面完成了76所學校校舍的重建任務,xx年春季全市5萬餘生全面告別板房,入駐永久性校舍。全市教學設施設備均達到xx省xx裝備標準,學生生機比達9:1,校校有電子白板,班班通網絡,多媒體教室、遠程視頻教學互動系統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應用於課堂教學。覆蓋城鄉的信息化支持服務體系和嶄新的xx教育裝備,給步入後援建時代的xx教育注入了生機和動力,我們進一步加強了設備的管理和使用培訓,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育人作用。借力重建,xx學校硬件建設達到縣域水平,省內外的單位、團體、組織、嘉賓紛紛慕名而來,參觀我市學校災後重建成果。

二、加強師資培訓,狠抓隊伍建設,提升教育軟實力。

1、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幹部培訓力度。xx年3月組織全市38名中國小校長赴江蘇無錫掛職培訓。4月組織校長、副校長參加xx的專項培訓。5月組織部分學校的校長參加省級專項培訓; 6月-7月將全市九年一貫制學校分管國小副校長分為5批先後參加xx省教育廳災區中國小校長管理能力提升培訓。7月校級幹部、教導處管理人員參加教育部、兒基會組織的愛生學校理念遠程培訓。在香港嘉裏集團郭氏基金會的援助下,務實有效地開展教導主任65人培訓。10月組織我市中國小41級幹部赴江蘇南通掛職學習一個月。

二是深化幹部選拔任用改革,建立中國小校長公開招聘機制。結合佈局調整,通過提拔、輪崗、交流、調任等方式進行了70餘名幹部選任。截至目前,7培中心的教研培訓人員到鎮鄉學校任職,10名城區學校的幹部到鎮鄉學校任職,9名鎮鄉學校的幹部到城區學校任職,2名幹部在城區學校之間交流,6名幹部在鎮鄉學校之間交流。一大批城區學校和教師培訓中心的優秀幹部交流到鎮鄉學校,提高了薄弱學校的管理水平。xx教育形成了學校幹部良性流動、管理水平均衡發展的新格局。

2、培養教師職業精神,增強教師隊伍集體活力。

一是加強師德建設,規範辦學行為。倡導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關愛學生、教書育人,規範教師從教行為,加大對有償補課和體罰學生等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進一步加強教師骨幹隊伍的考核和管理工作,注意教師骨幹隊伍示範和引領作用的發揮,今年我們推薦了3名教師參加xx省第九批中國小特級教師評選。

二是加強學習交流,把握髮展方向。組織全系統教師認真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各校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和完善學校三年發展計劃、五年發展規劃以及中長期發展規劃。同時,堅持理想教育,廣泛開展“教師職業理想”、“學校發展與個人發展”等討論活動。

三是深入實施以整體提高教師職業道德和業務綜合素質為核心的教師全員培訓。在郭氏基金會援助培訓以及國培計劃等基礎上,我們除加強骨幹教師培訓、心理教師培訓外,還陸續增加了國學經典誦讀、美術教師培訓、“四課”技能培訓、高中新課改培訓、音樂教師培訓、國小英語教師、中學生物、國小科學教師培訓等項目,開展教師優質課競賽和技能比賽,進一步加強了現代教育技術使用培訓和對教學設備的管理和使用培訓。全年各級各類教師參培人數達xx餘人次。

三、重視質量,教育教學成績不斷提高。

1、中大學聯考成績優異。今年我市參加大學聯考人數1628人,三本以上上線841人,其中一本198人,二本438人,三本205人。綜合上線率達到51.66%,再次取得了總上線率和應屆上線率均為xx市第一的好成績,創我市上線率歷史新高,超額完成xx市教育局下達的大學聯考奮鬥目標。我局榮獲xx市普通高中xx級教學管理一等獎,xx中學與南軒中學也同時榮獲了xx市教學質量一等獎。全市會考a等學生共計895人,佔參考人數的33.86%,比去年提高了3.86個百分點,穩居xx市前列。兩類高中招生工作也按計劃順利完成。

2、順利組織全市學科骨幹教師風采展示活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各學科以“有效課堂研究”為中心,舉行了優質課競賽和專題講座等活動,一批優秀青年教師嶄露頭角;開展了xx市國中化學教師技能大比武,優勝者代表xx赴江蘇參賽,取得了一等獎、二等獎各一個的好成績;深化與江蘇學校“手拉手,結對子”活動,雙方不斷互派幹部和教師學習與交流;順利組織開展了xx年特崗教師的招募工作。

3、教育科研工作取得較大突破。獲得中國學前教育學會“xxx”規劃課題一等獎。在第xx屆xx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的評選中取得1個一等獎、4個三等獎的好成績。取得xx省第xx屆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1名。參加第xx屆xx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評選取得4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取得xx市“xxx”現代教育技術科研課題研究成果評選3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xx市第xx屆優秀教育科研成果2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12個三等獎。為推動教育發展,我們堅持每年4月份召開一次全市範圍內的教育發展研討會,今年的主題是“災後教育教學重建研討與經驗交流”。

四、緊扣教育實際,紮實、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結合學校工作實際,教育系統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激發各學校(單位)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生機和活力。

一是做好公開工作。各基層黨組織認真落實“五好黨支部”和“黨員示範崗、黨員先鋒崗”等崗位爭創系列工作,採取多種形式,做好黨支部和黨員個人的公開工作。全系統46個黨支部、1348名黨員已全面完成公開。結合黨員公開活動,我們在全市3400餘名在職教職工中開展了師德及踐行活動,紮實了開展學科競賽和素質練兵等活動,以此提高教職工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二是開展教師職業規劃活動。教職工根據學校發展規劃和自身崗位特點,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職業理想為目標,以豐富和錘鍊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手段為重點,立足崗位實際,制定自己3-5年的成長和發展規劃,撰寫《職業規劃書》,並在學校的指導和督促下付諸實施。

三是推進基層組織建設,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繼續深入開展“五好四強”、“五帶五爭”、“千百十”、“四個一”、“七個一”等黨建創建活動,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通過創先爭優活動,探索助推教育科學發展的措施,推進黨組織服務科學發展長效化。xx年新發展黨員27名,24名預備黨員轉正,考察確定22名入黨積極分子。在建黨89週年之際,隆重舉行“七一”慶祝大會,表彰了10個五好基層支部,10個優秀支部書記,101名優秀共產黨員。受到市委表彰的優秀黨組織2個,優秀黨員1名。

四是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示範作用。在“8.13”清平泥石流災害和“8.19”特大暴雨中,教育系統快速反應,緊急調度,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響應,連續奮戰,湧現出了付潤章等一批典型。僅用6天時間建成了清平板房學校,做好開學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了清平學校以及全市所有學校9月1日順利開學,xx教育經受住了考驗。

五、感恩奮進,組織師生積極參與系列主題活動,成績斐然。

以“感恩·奮進”為主題,組織開展了教育系統師生文藝匯演、演講比賽、徵文比賽三大主題活動,師生踴躍參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其中全市文藝匯演教育系統包攬兩個一等獎,五個獲獎節目參加了xx市第xx屆勞模表彰會彙報演出;全市職工感恩演講比賽,教育系統獲一等獎2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6個、優秀獎9個,並承辦了xx市“銘記黨恩、感恩奮進”演講比賽活動;全市感恩徵文比賽,教師獲一等獎4名,二等獎9名,三等獎15名,優秀獎29名,收到全市各學校精選的19學生徵文,共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20名。在全市所有中國小幼兒園中開展“感恩歌曲大家唱活動。組織參加由教育部、國家語委、中央文明辦聯合舉辦的“中華誦·經典誦讀大賽”,經過xx賽區、xx賽區的層層選拔,我市選送的3個節目代表xx地區參加全國比賽。

六、加強資金管理,為教育發展保駕護航。

一是嚴格執行中、省、市關於教育收費的政策規定,鞏固教育規範收費,同時強化宣傳教育,進一步發揮xx教育網站在規範教育收費政策宣傳中的作用,使廣大家長知曉、明白黨和國家的教育收費政策。xx年,全市未出現一例教育亂收費現象。

二是加強專項審計,嚴格規範經費的使用和管理。全面推行收費的公示、審計、督查和責任追究等制度,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安排和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有效防止和堅決查處擠佔、挪用、截留教育重建資金的行為,確保資金安全。深入開展“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築牢防治“小金庫”的思想道德防線,公佈了舉報投訴電話,廣泛收集羣眾對“小金庫”問題的反映、投訴和建議意見。到目前為止,教育系統沒有發生違規設立“小金庫”的現象。

七、一崗雙責,高度重視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工作。

全市各學校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強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力度,強化對師生的安全教育,安全工作長抓不懈。在民辦教育機構安全管理方面,因校舍未達到安全標準,我們吊銷了6所民辦學校的辦學許可證;關閉板房幼兒園5所;暫時停辦或作臨時過渡3所。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從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全面實施校園安全防範設施建設,以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共建平安和諧校園。

繼續做好信訪工作和維穩工作。在羣工局、涉校辦、公安局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教育局各科室通力合作,經多方努力,“5.12兩週年紀念日”、“全省災後重建xx現場會”、“涉日維穩”等特殊時段和敏感時期平穩度過,為教育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秩序。

八、建立多維一體的學生資助體系。

我市建立了以政府資助為主導、社會資助為輔助、學校資助為重要補充的多維一體的較為完善的資助體系。一是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實施“兩免一補”。全市4065名學生享受“兩免一補”共計311萬元。二是為本市貧困大學生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今年,共有276名大學生與資助中心簽訂了貸款合同,申請金額達158.815萬元。三是對中職貧困學生進行學費、生活費等資助。全年有1252名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中職國家助學金共計128.865萬元,享受資助比例達到99.7%以上。免學費人數達288人,免學費金額達45.22萬元。所有費用都已經足額發放到學生手中。除此之外,還有嘉裏集團郭氏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李嘉誠基金會、利樂拉伐集團、xx省總工會、xx市總工會、xx市團委等社會團體和單位對我市貧困學生設立的各項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