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化學實驗總結精品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5W

高中化學實驗總結精品多篇

高中化學實驗報告總結 篇一

【實驗名稱】鈉、鎂、鋁單質的金屬性強弱

【實驗目的】通過實驗,探究鈉、鎂、鋁單質的金屬性強弱。

【實驗儀器和試劑】

金屬鈉、鎂條、鋁片、砂紙、濾紙、水、酚酞溶液、鑷子、燒杯、試管、剪刀、酒精燈、火柴。

【實驗過程】 1.實驗步驟 對比實驗1

(1)切取綠豆般大小的一塊金屬鈉,用濾紙吸乾表面的煤油。在一隻250mL燒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兩滴酚酞溶液,將金屬鈉投入燒杯中。

現象:

有關化學反應方程式:

(2)將已用砂紙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鎂條放入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兩滴酚酞溶液。

現象:

然後加熱試管,現象: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對比實驗2

在兩支試管中,分別放入已用砂紙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鎂條和一小塊鋁片,再向試管中各加入2mol/L鹽酸2mL。

現象: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實驗結論:

【問題討論】

1、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有哪些?

2、元素金屬性強弱與元素原子結構有什麼關係?

高中化學實驗報告總結 篇二

一、實驗題目:固態酒精的製取

二、實驗目的:通過化學方法實現酒精的固化,便於攜帶使用

三、實驗原理:固體酒精即讓酒精從液體變成固體,是一個物理變化過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學性質不變。其原理為:用一種可凝固的物質來承載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狀和硬度。硬脂酸與氫氧化鈉[高二化學實驗報告(共2篇)]混合後將發生下列反應: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實驗儀器試劑:250ml燒杯三個 1000ml燒杯一個 蒸餾水 熱水 硬脂酸 氫氧化鈉 乙醇 模版

五、實驗操作:1.在一個容器中先裝入75g水,加熱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攪拌均勻。

2、在另一個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氫氧化鈉溶解,將配置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蠟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攪拌,趁熱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卻後即可得固體酒精燃料。

六、討論:

1、不同固化劑製得的固體霜精的比較:

以醋酸鈣為固化劑操作温度較低,在40~50 C即可。但製得的固體酒精放置後易軟化變形,最終變成糊狀物。因此儲存性能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纖維為固化劑操作温度也在4O~ 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纖維。致使成本提高。製得的固體酒精燃燒時可能發生爆炸,故安全性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纖維素為固化劑雖製備工藝並不複雜,但該固化劑來源困難,價格較高,不易推廣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氫氧化鈉作固化劑原料來源豐富,成本較低,且產品性能優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將氫氧化鈉同時加入酒精中。然後加熱攪拌。這種加料方式較為簡單,但由於固化的酒精包在固體硬脂酸和固體氫氧化鈉的周圍,阻止了兩種固體的溶解的反應的進一步進行,因而延長了反應時間和增加了能耗。

(2)將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熱溶解,再加入固體氫氧化鈉,因先後兩次加熱溶解,較為複雜耗時,且反應完全,生產週期較長。

(3)將硬脂酸和氫氧化鈉分別在兩份酒精中加熱溶解,然後趁熱混合,這樣反應所用的時間較短,而且產品的質量也較好。 3 、温度的影響:見下表:

可見在温度很低時由於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無法制得固體酒精;在30 度時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較長的時間。且兩液混合後立刻生成固體酒精,由於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產品均勻性差;在6O 度時,兩液混合後並不立該產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非常均勻,混合後在自然冷卻的過程中,酒精不斷地固化,最後得到均勻一致的固體酒精;雖然在70度時所製得的產品外觀亦很好,但該温度接近酒精溶液的沸點。酒精揮發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選用該温度。

因此,一般選用60度為固化温度。

4 、硬脂酸與NaOH 配比的影響:

從表中數據不難看出。隨着NaOH 比例的增加燃燒殘渣量也不斷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過量很多。我們取3:0.46也就是硬脂酸:NaOH為6.5:1,這時酒精的凝固程度較好。產品透明度高,燃燒殘渣少,燃燒熱值高。

5 、硬脂酸加入量的影響: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固體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對酒精凝固性能影響的實驗結果見下表,且可以看出,在硬脂酸含量達到6.5 以上時,就可以使製成的固體酒精在燃燒時仍然保持固體狀態。這樣大大提高了固體酒精在使用時的安全性,同時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顏色的影響:

酒精在燃燒時火焰基本無色,而固體酒精由於加人了NaOH,鈉離子的存在使燃燒時的火焰為黃色。若加入銅離子,燃燒時火焰變為藍色。因此添加不同離子到固體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顏色的火焰。

高中化學實驗報告總結 篇三

【實驗名稱】探究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變化 【實驗目的】

1、瞭解化學反應中往往有熱量變化;

2、知道化學反應中往往會吸收熱量或放出熱量。

【實驗儀器和試劑】

試管、剪刀、砂紙、塑料薄膜袋、2mol/L鹽酸、氯化銨晶體、氫氧化鈣固體、鎂條。

【實驗過程】 實驗1

步驟:向一支試管中放入用砂紙打磨光亮的鎂條,再加入5mL2mol/L鹽酸,用手觸摸試管外壁。

現象:

有關反應化學方程式:

結論:

實驗2

步驟: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高二化學實驗報告(共2篇)]中加入約7g氫氧化鈣固體,再加入氯化銨晶體,排除袋內的空氣,紮緊袋口,再將固體混合均勻,使之充分反應。

現象:

有關化學方程式:

結論:

【問題討論】

實驗1.2中反應物能量總和與生成物能量總和的相對大小有什麼關係?

四:高中化學必修2實驗報告

班級:

姓名:

座號

【實驗名稱】探究銅鋅原電池 【實驗目的】

1、通過實驗探究初步瞭解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2.瞭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實驗儀器和試劑】

鋅片、銅片、稀硫酸、導線、靈敏電流計、燒杯。

【實驗過程】

【問題討論】

分析構成原電池需要哪些必要條件?

高中化學實驗報告總結 篇四

【實驗名稱】探究化學反應的限度

【實驗目的】

1、通過對FeCl3溶液與KI溶液的反應的探究,認識化學反應有一定的限度;

2、通過實驗使學生樹立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觀念,並能作出合理的解釋。

【實驗儀器和試劑】

試管、滴管、0.1mol/L氯化鐵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

【實驗過程】

1、實驗步驟

(1)取一支小試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鐵溶液5~6滴。

現象: 。

(2)向試管中繼續加入適量CCl4,充分振盪後靜置。

現象: 。

(3)取試管中上層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試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 現象: 。

2、實驗結論 。

【問題討論】

1、實驗步驟(2)和實驗步驟(3)即I2的檢驗與Fe的檢驗順序可否交換?為什麼?

2、若本實驗步驟(1)採用5mL0.1mol/LKI溶液與5mL0.1mol/L氯化鐵溶液充分混合反應,推測反應後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為什麼?

高中化學實驗總結 篇五

一、制氣原理:

要求:學生應熟練掌握制氣的化學方程式,應特別注意反應物的狀態(固體或液體)及反應條件(加熱或常温).

1、會考突出教科書上原理的考查

(1)O2——KClO3和MnO2共熱、KMnO4加熱

(2)H2——Zn與稀H2SO4或鹽酸

(3)Cl2——MnO2與HCl共熱

(4)HCl——NaCl固體與濃H2SO4共熱

(5)H2S——FeS固體與稀H2SO4或稀HCl

(6)NH3——Ca(OH)2固體與NH4Cl固體共熱

(7)SO2——Na2SO3固體與濃H2SO4

(8)NO——Cu與稀HNO3

(9)NO2——Cu與濃HNO3

(10)CO2——石灰石或大理石與鹽酸

(11)CH4——無水CH3COONa與鹼石灰共熱

(12)C2H4——乙醇、濃H2SO4170℃

(13)C2H2——電石與水或飽和食鹽水

(14)CO——甲酸與濃硫酸共熱

2、大學聯考則出現制氣的替代方法

(1)O2:2Na2O2+2H2O—→4NaOH+O2↑ 2H2O22H2O+O2↑

O2不能用Na2O2和CO2反應制取.

(2)Cl2: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

2NaCl(固)+3H2SO4(濃)+MnO

2

(4)NH3:濃氨水與NaOH或CaO

(5)SO2:Cu與濃H2SO4共熱Cu+

2H2SO4(濃)2NaHSO4+MnSO4+Cl2↑+2H2O (3)HCl:濃HCl與濃H2SO4混合 CuSO4+SO2↑+2H2O

制SO2不能用C與濃H2SO4,因產生的氣體為SO2、CO2的混合氣

注意點:(需用鬆軟棉花的實驗)

1、用KMnO4製取O2時,為了防止生成的細小顆粒堵塞導管,在大試管口放一鬆軟棉花。

2、實驗室製取氨氣時,由於氨氣極易與空氣中的水結合,導致外部空氣向試管裏“衝”,裏面氨氣向外逸出,

在小試管口放一疏鬆棉花。

3、在製取C2H2時,若用大試管為反應器時,在大試管口放一鬆軟棉花,防止生成的泡沫噴出。

4、Cu和濃硫酸製取SO2做性質試驗的小試管口堵一塊蘸有少量鹼液的棉花防止污染。

二、氣體的淨化、乾燥:

1.氣體的淨化與乾燥裝置

氣體的淨化常用洗氣瓶(盛溶液)、乾燥管(固體)。如圖所示。

常見淨化裝置

a b cd e

a為加熱固態試劑以除去氣體中雜質的裝置,為防止固體“流動”,兩端用石棉或玻璃棉堵住,但要使氣流通暢。b、c、d一般盛液體藥品,用於洗液。e一般盛固體藥品,往往根據增重可測出吸收物質的質量,用於定量計算

2.氣體的淨化

選擇氣體吸收劑應根據氣體、雜質的性質(酸鹼性、氧化還原性)而確定,所選用的吸收劑只能吸收氣體中的雜質,而不能與被提純的氣體反應。一般情況下:①易溶於水的氣體雜質可用水來吸收;②酸性雜質可用鹼性物質吸收;③鹼性雜質可用酸性物質吸收;④水分可用乾燥劑來吸收;⑤能與雜質反應生成沉澱(或可溶物)的物質也可作為吸收劑。

除氣體中雜質氣體除去方法:

(1)吸收法:①難溶於水的氣體(極易溶於水的氣體如:HCl、NH3)——水

②難溶於水的氣體(酸性氣體)——鹼性物質(氫氧化鈉、石灰水、鹼石灰、生石灰)

③難溶於水的氣體(鹼性氣體NH3)——酸性物質(濃硫酸、五氧化二磷)

④難溶於水的氣體(H2S)——CuSO4溶液或氫氧化鈉溶液

⑤SO2(SO3)——濃硫酸 ⑥CH4(C2H4或C2H2)——溴水

⑦Cl2(HCl)——飽和NaCl溶液(HCl易於水,飽和氯化鈉降低了氯氣的溶解)

⑧根據氧化還原性吸收:CO2(SO2)——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

(2)轉化法:①CO2(HCl、SO2)——飽和的NaHCO3溶液(反應轉化為CO2,降低了溶解)

②SO2(HCl、SO3)——飽和NaHSO3溶液③H2S(HCl)——飽和NaHS溶液

④CO2(CO)——通過灼熱的CuO ⑤NO(NO2)——水 ⑥O2——灼熱的銅網吸收

注意:CO2(CO)不能用點燃轉化;C2H6(C2H4)不能用加H2轉化

3.氣體乾燥劑

常用的氣體乾燥劑按酸鹼性可分為三類:

①酸性乾燥劑,如濃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膠。酸性乾燥劑能夠乾燥顯酸性或中性的氣體,如CO2、SO2、NO2、HCI、H2、Cl2 、O2、CH4等氣體。

②鹼性乾燥劑,如生石灰、鹼石灰、固體NaOH。鹼性乾燥劑可以用來乾燥顯鹼性或中性的氣體,如NH3、H2、O2、CH4等氣體。

③中性乾燥劑,如無水氯化鈣等,可以乾燥中性、酸性、鹼性氣體,如O2、H2、CH4等。

在選用乾燥劑時,顯鹼性的氣體不能選用酸性乾燥劑,顯酸性的氣體不能選用鹼性乾燥劑。有還原性的氣體不能選用有氧化性的乾燥劑。能與氣體反應的物質不能選作乾燥劑,如不能用CaCI2來乾燥NH3(因生成 CaCl2·8NH3),不能用濃 H2SO4乾燥 NH3、H2S、HBr、HI等。

4.氣體淨化與乾燥注意事項

一般情況下,若採用溶液作除雜試劑,則是先除有毒、有刺激性氣體,後除其它氣體,最後乾燥;若採用加熱除去雜質,則是先乾燥後加熱。

對於有毒、有害的氣體尾氣必須用適當的溶液加以吸收(或點燃),使它們變為無毒、無害、無污染的物質。如尾氣Cl2、SO2、Br2(蒸氣)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H2S可用CuSO4或NaOH溶液吸收;尾氣CO可用點燃法,將它轉化為CO2氣體。

高中化學實驗總結 篇六

化學實驗在大學聯考題的比重是越來越大,目前大學聯考實驗命題的特點有二:一是突出考查實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能力,二是突出考查實驗探究能力,這一點在考試大綱中已有明確要求。課本實驗往往成為考查學生實驗探究能力命題的載體。因此,課本實驗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針對目前實驗在教材中的分佈比較分散,學生又難以掌握的現狀,我組織了組內老師進行了整理,現發給你們。

一、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以配製100mL1.00mol/L的NaOH溶液為例:

1、步驟:(1)計算 (2)稱量: 4.0g (保留一位小數)(3)溶解(4)轉移:待燒杯中溶液冷卻至室温後轉移(5)洗滌 (6)定容:將蒸餾水注入容量瓶,當液麪離刻度線1— 2cm 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凹液麪最低點與刻度線在同一水平線上(7)搖勻:蓋好瓶塞,上下顛倒、搖勻 (8)裝瓶貼標籤 :標籤上註明藥品的名稱、濃度。

2、所用儀器:(由步驟寫儀器)

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3、注意事項:

(1) 容量瓶:只有一個刻度線且標有使用温度和量程規格,只能配製瓶上規定容積的溶液。(另外使用温度和量程規格還有滴定管、量筒)

(2) 常見的容量瓶:50 mL、100mL、250mL、500mL、1000mL。若配製480mL與240mL溶液,應分別用500mL容量瓶和250mL容量瓶。寫所用儀器時,容量瓶必須註明規格,托盤天平不能寫成托盤天秤!

(3) 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須查漏。方法:向容量瓶內加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隻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過來,如不漏水,正立,把瓶塞旋轉1800後塞緊,再倒立若不漏水,方可使用。(分液漏斗與滴定管使用前也要查漏)

(4)命題角度:一計算所需的固體和液體的量,二是儀器的缺失與選擇,三是實驗誤差分析。

二、Fe(OH)3膠體的製備:

1、步驟:向沸水中加入FeCl3的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停止加熱。

操作要點:四步曲:①先煮沸,②加入飽和的FeCl3溶液,③再煮沸至紅褐色,④停止加熱

2、涉及的化學方程式:Fe3++3H2O Fe(OH)3(膠體)+3H+

強調之一是用等號,強調之二是標明膠體而不是沉澱,強調之三是加熱。

3、命題角度:配製步驟及對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三、焰色反應:

1、步驟:洗—燒—蘸—燒—洗—燒

2 、該實驗用鉑絲或鐵絲

3 、焰色反應可以是單質,也可以是化合物,是物理性質

4 、Na ,K 的焰色:黃色,紫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

5 、某物質作焰色反應,有黃色火焰一定有Na ,可能有K

6、命題角度:實驗操作步驟及Na ,K 的焰色

四、Fe(OH)2的製備:

1、實驗現象:白色沉澱立即轉化灰綠色,最後變成紅褐色沉澱。

2、化學方程式為:Fe2++2OH-=Fe(OH)2 4e(OH)2+O2+2H2O= 4e(OH)3

3、注意事項:(1)所用亞鐵鹽溶液必須是新制的,NaOH溶液必須煮沸,(2)滴定管須插入液以下,(2)往往在液麪加一層油膜,如苯或食物油等(以防止氧氣的氧化)。

4、命題角度:製備過程中的現象、方程式書寫及有關採取措施的原因

五、硅酸的製備:

1、步驟:在試管中加入3—5mL飽和Na2SiO3溶液,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膠頭滴管逐滴加入稀鹽酸,邊加邊振盪,至溶液顏色變淺並接近消失時停止。

2、現象:有透明的硅酸凝膠形成

3、化學方程式:NaSiO3+2HCl= H2SiO3↓+2NaCl(強酸制弱酸)

4、NaSiO3溶液由於SiO32-水解而顯鹼性,從而使酚酞試液呈紅色。

六、重要離子的檢驗:

1、Cl-的檢驗: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若生成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沉澱;或先加硝酸化溶液(排除CO32-干擾),再滴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澱生成,則説明有Cl-存在

2、SO42-的檢驗:先加入鹽酸,若有白色沉澱,先進行過濾,在濾液中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澱即可證明。若無沉澱,則在溶液中直接滴入BaCl2溶液進行檢驗。

命題角度:檢驗方法、除雜、沉澱洗滌及相關純度的計算

七、氨氣的實驗室製法:

1、反應原理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收集:向下排空氣法(管口塞一團棉花,避免空氣對流)

3、驗滿:①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若試紙變藍,説明氨氣已收集滿 ②將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試管口,出現大量白煙,則證明氨氣已收集滿

4、乾燥方法:鹼石灰乾燥(不能無水氯化鈣)

5、裝置圖:固體和固體加熱制氣體的裝置,與製氧氣的相同

拓展:濃氨水或濃銨溶液滴到生石灰或燒鹼中制氨氣,或濃氨水直接加熱也可制氨氣

6、命題角度:因氨氣作為中學化學實驗製取氣體中唯一的實驗,其地位不可估量。主要角度為:反應原理、收集、乾燥及驗滿等,並以此基礎進行性質探究實驗。

八、噴泉實驗:

1、實驗原理:氨氣極易溶於水,擠壓膠頭滴管,

少量的水即可溶解大量的氨氣(1:700),使燒瓶內壓強迅速減小,

外界大氣壓將燒杯中的水壓入上面的燒瓶,

故NH3、HCl、HBr 、HI、SO2 等

氣體均能溶於水形成噴泉。

2、實驗現象:產生紅色噴泉(氨氣溶於水形成鹼性溶液,酚酞遇鹼顯紅色)

3、實驗關鍵:①氨氣應充滿 ②燒瓶應乾燥 ③裝置不得漏氣

4、實驗拓展:CO2、H2S、Cl2 等與水不能形成噴泉,但與NaOH溶液可形成噴泉

九、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實驗:

1、實驗原理:Cu+2H2SO4(濃) CuSO4+SO2↑+2H2O

2、現象:加熱之後,試管中的品紅溶液褪色,

或試管中的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將反應後的溶液倒入盛有水的燒杯中,溶液由黑色變成藍色。

3、原因解釋:變黑的物質為被濃硫酸氧化生成CuO,CuO與衝稀的硫酸反應生成了CuSO4溶液。

【提示】由於此反應快,利用銅絲,便於及時抽出,減少污染。

命題角度:SO2的性質及產物的探究、“綠色化學”及尾氣的處理等。

十、鋁熱反應:

1、實驗操作步驟:把少量乾燥的氧化鐵和適量的鋁粉均勻混合後放在紙漏斗中,在混合物上面加少量氯酸鉀固體中,中間插一根用砂紙打磨過的鎂條,點燃。

2、實驗現象:立即劇烈反應,發出耀眼的光芒,產生大量的煙,紙漏斗被燒破,有紅熱狀態的液珠,落入蒸發皿內的細沙上,液珠冷卻後變為黑色固體。

3、化學反應方程式:Fe2O3+2Al 2Fe+Al2O3

4、注意事項:

(1)要用打磨淨的鎂條表面的氧化膜,否則難以點燃。

(2)玻璃漏斗內的紙漏斗要厚一些,並用水潤濕,以防損壞漏斗

(3)蒸發皿要墊適量的細沙:一是防止蒸發皿炸裂,二是防止熔融的液體濺出傷人。

(4)實驗裝置不要距人太近,防止使人受傷。

5、命題角度:實驗操作步驟及化學方程式。

十一、中和熱實驗(瞭解):

1、概念:酸與鹼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水時所釋放的熱量

注意:(1)酸、鹼分別是強酸、強鹼 對應的方程式:H++OH-=H2O △H=-57.3KJ/mol

(2)數值固定不變,它與燃燒熱一樣,因具有明確的含義,故文字表達時不帶正負號。

2、中和熱的測定注意事項:

(1)為了減少誤差,必須確保熱量儘可能的少損失,實驗重複兩次,去測量數據的平均值作計算依據

(2)為了保證酸鹼完全中和常採用H+或OH-稍稍過量的方法

(3)實驗若使用了弱酸或弱鹼,引種和過程中電離吸熱,會使測得的中和熱數值偏小

1、原理:C酸V酸=C鹼V鹼

十二、酸鹼中和滴定實驗(瞭解):(以一元酸與一元鹼中和滴定為例)

2、要求:①準確測算的體積。 ②準確判斷滴定終點

3、酸式滴定管和鹼式滴定管的構造:①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端,注入液體後,仰視讀數數值偏大 ②使用滴定管時的第一步是查漏 ③滴定讀數時,記錄到小數點後兩位 ④滴定時一般用酚酞、甲基橙作指示劑,不用石蕊試液。④酸鹼式滴定管不能混用,如酸、具有氧化性的物質一定用酸式滴定管盛裝。

4、操作步驟(以0.1 molL-1的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為例)

①查漏、洗滌、潤洗

②裝液、趕氣泡、調液麪、注液(放入錐形瓶中)

③滴定:眼睛注視錐形瓶中溶液中溶液顏色的變化,當滴到最後一滴,溶液顏色發生明顯變化且半分鐘內部不變色即為滴定終點

5、命題角度:滴定管的結構、讀數及中和滴定原理。

十三、氯鹼工業:

1、實驗原理:電解飽和的食鹽水的電極反應為:2NaCl+2H2O 2NaOH+H2↑+Cl2↑

2、應用:電解的離子方程式為2Cl-+2H2O 2OH-+H2↑+Cl2↑,陰極產物是H2和NaOH,陰極被電解的H+是由水電離產生的,故陰極水的電離平衡被破壞,陰極區溶液呈鹼性。若在陰極區附近滴幾滴酚酞試液,可發現陰極區附近溶液變紅。陽極產物是氯, 氣,將濕潤的KI澱粉試紙放在陽極附近,試紙變藍。

3、命題角度:兩極上析出產物的判斷、產物的性質及相關電解原理

十四、電鍍:

(1)電鍍的原理:與電解原理相同。電鍍時,一般用含有鍍層金屬陽離子的電解質溶液作電鍍液,把待鍍金屬製品浸入電鍍液中,與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作陰極;用鍍層金屬作陽極,與直流電源的正極相連,陽極金屬溶解,成為陽離子,移向陰極,這些離子在陰極上得電子被還原成金屬,覆蓋在鍍件的表面。

(2)電鍍池的組成:待鍍金屬製品作陰極,鍍層金屬作陽極,含有鍍層金屬離子的溶液作電鍍液,陽極反應:M – ne- =Mn+(進入溶液),陰極反應Mn+ + ne- =M(在鍍件上沉積金屬)

十五、銅的精煉:

(1)電解法精煉鍊銅的原理:

陽極(粗銅):Cu-2e-=Cu2+、Fe-2e-=Fe2+

陰極 (純銅):Cu2++2e-=Cu

(2)問題的解釋:銅屬於活性電極,電解時陽極材料發生氧化反應而溶解。粗銅中含有Zn、Ni、Fe、Ag、Au等多種雜質,當含有雜質的銅在陽極不斷溶解時,位於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銅以前的金屬雜質,如Zn、Ni

高中化學實驗總結 篇七

本學期的工作伴着期末監考和創文驗收一起結束了,回顧一學期,過得太快了,太累了,雖人進半百,依然感到經受歷練和得到提升,自己變得更加淡泊名利和簡單了。哪怕考核對咱差評都能當成是對別人的最好安慰,誰讓咱經手了那麼多的活,讓人家受累了呢!畢竟幫咱把本學期工作完成了!謝謝!真的謝謝!現對14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本學期我主要崗位之一是化學實驗員。一如既往的全心全意為高中三個學年的化學老師的實驗教學熱情服務。

1、由於本學期辦公室在教學樓內,有了更多的便利。能非常方便的詢問化學老師什麼時候實驗,高二王彩雲和高一賈博祥需要的實驗用品少時我直接給他們取過來,實驗用完我再帶回去,讓他們更感滿意。

2、由於學校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多年爭取終於得到政府上百萬的資金投入,改造實驗室,在施工過程中,領導讓我每天到現場看一看,儘管是假期我也堅持去了。

3、實驗室搬家中自己和化學老師一起幹,帶頭搬很重的藥品箱,回遷後收拾滿是灰塵的實驗室,清洗落滿灰塵的化學儀器,核對檢查新進儀器,協助驗收,建立台賬,監督後續安裝,等等活太多了。

4、在準備五年助學金材料迎檢過程接近尾聲時,我早來晚走擠時間,按時準備了一節學生分組實驗,為了充分利用學生到實驗室上課的機會,加配了六個演示實驗。賈博祥老師預習實驗效果很滿意。12個班都上了實驗課,效果都非常好。

二、由於領導的信任和工作需要,我兼職政教處幹事工作。負責樓內衞生、紀律、助學金髮放、班主任考勤、以及幫助本部門組織學校各項活動。

1、開學初高一班主任配合我發校服,收校服收據,交財務。

2、班主任配合我收高一保險單和保險費。

3、培訓禮儀生,軍訓會操頒獎時組織上台送花、送獎品。

4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新生入學資助金的發放。由於大學生已開學,原來的聯繫電話有的已停用,聯繫起來困難重重。有的是通過班主任網上聯繫、有的是找同學的同學聯繫、有的是利用休息時間用自己的手機打長途電話才聯繫上。通過各種辦法才收齊全部資料。大學生助學金每人20xx元、1000元、500元共名單54人,因有重複的又二次上報,接待家長簽字領取助學金。

5、落實“滋蕙計劃”獎學金20xx元27人,計算各學年分配指標,收取材料和上報名單,寫請款報告,打印發放儀式方案,培訓參加頒獎儀式的禮儀生,在立紅幫助下讓學生和家長簽字領款。

6、每天樓上樓下、檢查紀律、衞生,請班主任或自己找學生領着去清理不到位的地方。發現有學生聚集時趕緊問清情況和疏散回班,發現有交往過密的學生,及時談話説服教育。在自己及班主任和部門領導得力配合下,樓內衞生紀律都保持良好狀況。為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提供良好保障。

7、每天收回班主任考勤表,對沒簽到的班主任,到辦公事,和班級看一眼是否在。

8、落實20xx年秋季助學金文件,計算各學年分配指,領導同意並通過班主任會議下發學年組,催繳和核對信息、學生助學金材料。有的班主任沒有簽字、有的學生沒有簽字、有的貧困證明沒有民政局公章,有的交傳真件不能存檔,都要返回重報,助學金電子信息與實際材料不相符的,與班主任或學年主任溝通調整;本學期又經歷了兩個學年助學金二次補報,從新核對。到農行批量開卡,往新卡上寫班級姓名,將新卡號輸入電腦,發新卡簽字,將農行打款明細讓學生逐一確認簽字,打印、蓋章、送農行。

9、為了迎接省市級助學部門對國家助學金五年來材料的檢查,得到了主管領導和主任、學年主任以及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調用了文晶、立紅、姜迎雪等老師技術支持,忙了兩個星期終於通過了市助學辦的複檢。

本學期的工作量極大,自己也覺得特別特別累。經歷了化學實驗室的搬家繁重體力勞動,經過了迎檢材料大補,經歷了助學金髮放的大量工作,還有那些常規檢查,需要配合的大型活動,對禮儀生的培訓,等等。但看到教學樓內衞生和紀律挺有成效、助學金髮放馬上完成了、化學實驗課的良好效果,化學老師對我的理解和鼓勵,各位班任辛苦的配合,同事們的安慰,以及各級各位領導的支持都讓我感到温暖,這一年沒有虛度,過的沉重充實,有很多收穫,雖然累的半死,臉上確能掛住笑容。這就是我20xx年工作生活。

高中化學實驗總結 篇八

摘要:隨着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進行,化學實驗教學已經成為化學課堂教學的重點,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將對高中學生的實驗總結問題進行分析,並對提高學生實驗總結能力的發展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總結;研究

在高中化學教育階段,隨着化學課堂的教學內容逐步深入,學生必須要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尤其是在化學實驗的總結階段,更加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文字總結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接下來將主要從進行高中化學實驗總結研究的意義、高中化學實驗總結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以及高中學生化學實驗總結的提升策略等三個主要方面進行研究。

1進行高中化學實驗總結研究的意義

通過進行高中化學實驗總結的相關研究,可以對目前高中學生的化學學習現狀進行分析,並對學生的化學實驗總結狀況以及能力進行分析,這樣就可以發現學生在化學實驗總結方面的問題以及一些不足之處,從而可以對這些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改正,促進學生實驗總結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對高中化學實驗總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高中化學實驗總結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2.1學生對實驗過程的記錄不詳細:在高中化學實驗的總結過程中,必須要對實驗過程進行一個詳細的記錄,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進行化學實驗的總結工作,為實驗總結奠定一個良好的材料基礎。但是由於學生個人能力以及對化學實驗分析的不到位,導致學生在記錄化學實驗的過程的時候,出現各種不科學和不詳細的問題,這樣就嚴重影響了高中化學實驗總結,並且不利於學生做出一份合格的化學實驗總結報告。[1]因為,對於化學實驗來説,最重要的就是過程的記錄,如果不能夠詳細的記錄和總結實驗過程,這份化學實驗報告就是沒有任何重要意義和價值的,因此學生必須要改正自身對實驗過程的記錄不詳細的問題。

2.2學生缺乏對實驗總結格式的瞭解:對於高中階段而言,學生的學習任務是非常繁重的,這樣就可能導致一些學生在化學學習和實驗操作的時候,並沒有全身心的投入,這樣就會導致化學實驗報告的總結問題。[2]一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生缺乏對實驗總結格式的瞭解。很多學生在寫完化學實驗報告之後發現,自己總結的內容和教師要求的內容根本不一致,這樣一來就會使自己的總結時間白白浪費,而且沒有達到任何實際的效果。對於化學實驗總結報告而言,正確的格式也是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學生不能按照統一的格式進行記錄和總結,這樣也會影響實驗總結的最終效果。

2.3學生缺乏獨立總結實驗的能力:對於學生而言,在進行化學實驗學習的時候,不僅僅要具備化學實驗的能力,還要具備相應的文字總結能力。因為,對於任何實驗成果和重大發現都是需要藉助文字來進行闡述的,如果學生不具備相應的文字闡述能力,就會出現化學實驗總結報告內容不完善、甚至是記錄不嚴謹的問題。因此,面對學生缺乏獨立總結實驗的能力的現狀必須要採取合理的解決措施進行處理,改變學生的化學學習現狀。

3高中學生化學實驗總結的提升策略

3.1學生應端正態度,詳細記載實驗過程: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化學實驗總結能力的提高,學生自身必須要端正學習態度,嚴格的進行化學實驗過程的記錄,並且對於化學實驗的步驟進行科學的記錄,保證化學實驗總結可以得到科學的記錄和總結。所以,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實驗過程以及實驗步驟進行詳細的記錄,為化學實驗報告的總結提供詳細的實驗資料。

3.2學生應該嚴格規範化學實驗的總結要求與格式:學生在進行化學實驗總結的時候,還要嚴格按照實驗報告總結的格式和要求進行,包括對實驗的材料部分的記錄、實驗過程的記錄、實驗原理和實驗反應的記錄等等,最後還要根據此次實驗過程進行科學的實驗報告總結和分析,這樣才可以提高化學實驗報告總結的科學性和合理性。[3]學生通過不斷地嚴格規範自身對化學實驗的總結要求與格式的學習,可以更好地提高化學實驗總結的水平和能力。

3.3學會應提高學習能力,培養化學素養:學生還要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自身的化學素養。對於化學實驗總結來説,也同樣需要學生進行不斷的練習和學習,根據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不斷規範自己的化學實驗的總結報告,提高文字敍述和總結能力,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證化學實驗報告總結的質量。而學生通過進行化學實驗報告總結,也可以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化學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的化學素養,從而促進化學課程的學習。

4結語

通過本文的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學生化學實驗總結能力還有所欠缺,需要在不斷的練習和實踐中進行鍛鍊,並且取得更大的進步,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進行化學學習。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對學生化學實驗總結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指導和幫助作用,促進學生化學學習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廖劍強;;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綜合創新能力[J];中學物理;2014(02):56-60

[2]陳少剛;高中學生開放式實驗教學探究[D];東北師範大學;2014(09):78-80

[3]俞立先;影響高中學生實驗活動總結的若干因素初探[D];蘇州大學;2014(12):90-99

高中化學實驗總結 篇九

高中化學實驗大總結: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發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煙的同時生成白色物質。

2、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空氣中燃燒:

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的氣味。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

有刺激性氣味產生,試管上有液體生成。

6、氫氣在空氣種燃燒:

火焰呈現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種燃燒:

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

黑色的氧化銅變為紅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還原氧化銅:

使生成的氣體通人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為有光澤的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渾濁。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

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1、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

藍色晶體逐漸變為白色粉末,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12、鈉在氯氣中燃燒:

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3、點燃純淨的氫氣:

發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4、將氯氣通入無色KI溶液中:

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生成。

15、細銅絲在氯氣中燃燒後加入水:

有棕色的煙生成,加水後生成綠色的溶液。

16、強光照射氫氣、氯氣的混合氣體:

迅速發生反應發生爆炸。

17、新制氯水中呈黃綠色,光照有氣泡生成,久置氯水成無色。

18、氯水中加石蕊試液:

先變紅色後褪色。

19、紅磷在氯氣中燃燒:

有白色煙霧生成。

20、濕潤的澱粉碘化鉀遇氯氣:

試紙變藍

21、氯氣遇到潤濕的有色布條:

有色布條的顏色褪色。

22、溴(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炭:

溶液分層,上層接近無色,下層接近橙(紫)色。

23、細銅絲在蒸氣中燃燒:

細銅絲髮紅後生成黑色物質。

24、鐵粉與硫粉混合後加熱到紅熱:

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物質。

25、硫化氫氣體不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乾冷蒸發皿):

火焰呈淡藍色(蒸發皿底部有淡黃色的粉末)。

26、硫化氫氣體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乾冷燒杯):

火焰呈淡黃色,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燒杯中有液滴生成)。

27、氯化鐵溶液中通人硫化氫氣體:

溶液由棕黃色變為淺綠色,並有黃色沉澱生成。

28、集氣瓶中混有硫化氫和二氧化硫:

瓶內有淺黃色粉末生成。

29、二氧化硫氣體通人品紅溶液:

紅色褪去,加熱後又恢復原來的顏色。

30、過量的銅投入盛有濃硫酸試管中,加熱反應完畢後,待溶液冷卻後加入水:

有刺激性氣體生成且氣體有刺激性氣味。

31、鈉在空氣中燃燒:

火焰呈藍色,生成淡黃色物質。

32、把水滴入盛有過氧化鈉的試管,放入帶火星的木條:

木條復燃。

33、加熱碳酸氫鈉固體,並通人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34、氨氣與氯化氫相遇:

有大量白煙產生。

35、加熱氯化氨與氫氧化鈣的混合物:

有刺激性氣體產生。

36、加熱氯化氨:

在試管中有白色晶體產生。

37、無色試劑瓶中濃硝酸授陽光照射;

瓶中部分顯棕色,硝酸呈黃色。

38、銅片與濃硝酸反應:

反應激烈,有棕紅色氣體產生。

39、銅片與稀硝酸反應:

試管下端產生無色氣體,氣體上升逐漸變成棕紅色。

40、在硅酸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

有白色膠狀沉澱。

41、在氫氧化鐵膠體中加入硫酸鎂溶液:

膠體變渾濁。

42、將點燃的鎂條伸人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

劇烈燃燒,有黑色物質附着於集氣瓶內壁。

43、向硫酸鋁溶液中加入氨水:

生成蓬鬆的白色絮狀沉澱。

44、向Fe3+的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

有白色絮狀物出現,立即轉變為灰綠色,最後轉變成紅褐色沉澱。

45、向Fe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變血紅色。

46、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

泡末逐漸減少且有沉澱生成。

中學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七原則

掌握下列七個有關操作順序的原則,就可以正確解答“實驗程序判斷題”。

1、“從下往上”原則。以C12實驗室製法為例,裝配發生裝置順序是:放好鐵架台→擺好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石棉網→固定好圓底燒瓶。

2、“從左到右”原則。裝配複雜裝置應遵循從左到右順序。如上裝置裝配順序為:發生裝置→集氣瓶→燒杯。

3、先“塞”後“定”原則。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燒瓶固定後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或因用力過猛而損壞儀器。

4、“固體先放”原則。上例中,燒瓶內試劑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裝入,以免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總之固體試劑應在固定前加入相應容器中。

5、“液體後加”原則。液體藥品在燒瓶固定後加入。如上例中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後在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6、先驗氣密性(裝入藥口前進行)原則。

7、後點酒精燈(所有裝置裝完後再點酒精燈)原則。

28.中學化學實驗中温度計的使用分哪三種情況以及哪些實驗需要温度計

1、測反應混合物的温度

這種類型的實驗需要測出反應混合物的準確温度,因此,應將温度計插入混合物中間。

①測物質溶解度。②實驗室制乙烯。

2、測蒸氣的温度

這種類型的實驗,多用於測量物質的沸點,由於液體在沸騰時,液體和蒸氣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測蒸氣的温度。①實驗室蒸餾石油。②測定乙醇的沸點。

3、測水浴温度

這種類型的實驗,往往只要使反應物的温度保持相對穩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熱,温度計則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對反應速率影響的反應。②苯的硝化反應。

29.常見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實驗有哪些

需要塞人少量棉花的實驗,它們是①加熱KMnO4製氧氣②制乙炔③收集NH3。其作用分別是:防止KMnO4粉末進入導管;防止實驗中產生的泡沫湧入導管;防止氨氣與空氣對流,以縮短收集NH3的時間。

30.常見物質分離提純的9種方法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温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昇華法:SiO2(I2)。

5、萃取: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 :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裏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如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飽和的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9、轉化法:

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後再還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31.常用的去除雜質的方法10種

1、雜質轉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氫氧化鈉,使苯酚轉化為苯酚鈉,利用酚鈉易溶於水,使之與苯分開。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2、吸收洗滌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和水,可使混合氣體先通過飽和碳酸氫鈉的溶液後,再通過濃硫酸。

3、沉澱過濾法:欲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加入過量鐵粉,待充分反應後,過濾除去不溶物,達到目的。

4、加熱昇華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採用此法。

5、溶劑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採用此法。

6、溶液結晶法(結晶和重結晶):欲除去硝酸鈉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鈉,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鈉結晶析出,得到硝酸鈉純晶。

7、分餾蒸餾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採用多次蒸餾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將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分離,可採用此法,如將苯和水分離。

9、滲析法:欲除去膠體中的離子,可採用此法。如除去氫氧化鐵膠體中的氯離子。

10、綜合法:欲除去某物質中的雜質,可採用以上各種方法或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32.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1、實驗室裏的藥品,不能用手接觸;不要鼻子湊到容器口去聞氣體的氣味,更不能品嚐味道。

2、做完實驗,用剩的藥品不得拋棄,也不要放回原瓶。

3、取用液體藥品時,把瓶塞打開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標籤應向着手心,不應向下;放回原處時標籤不應向裏。

4、如果皮膚上不慎灑上濃H2SO4,不得先用水洗,應根據情況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沖洗;若萬一眼睛裏濺進了酸或鹼,切不可用手揉眼,應及時想辦法處理。

5、稱量藥品時,不能把稱量物直接放在托盤上;也不能把稱量物放在右盤上;腐蝕性藥品不能用紙,應用燒杯或表面皿。加法碼時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體時,不要把滴管伸人量筒(試管)或接觸筒壁(試管壁)。

7、向酒精燈裏添加酒精時,不得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也不得少於容積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燈去對點另一隻酒精燈。熄滅時不得用嘴去吹。

9、給物質加熱時不得用酒精燈的內焰和焰心。

10、給試管加熱時,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試管口對着自己或旁人;液體的體積一般不要超過試管容積的1/3。

11、給燒瓶加熱時不要忘了墊上石棉網。

12、用坩堝或蒸發皿加熱完後,不要直接用手去拿同,應用坩堝鉗夾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熱時,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燈芯接觸,以免容器破裂。燒得很熱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沖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過濾液體時,漏斗裏的液體的液麪不要高於濾紙的邊緣,以免雜質進入濾液。

15、在燒瓶口塞橡皮塞時,切不可把燒瓶放在桌上再使勁塞進塞子,以免壓破燒瓶。

33.化學實驗中的先與後22例

1、加熱試管時,應先均勻加熱後局部加熱。

2、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先拿出導管後撤酒精燈。

3、製取氣體時,先檢驗氣密性後裝藥品。

4、收集氣體時,先排淨裝置中的空氣後再收集。

5、稀釋濃硫酸時,燒杯中先裝一定量蒸餾水後再沿器壁緩慢注入濃硫酸。

6、點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氣體時,先檢驗純度再點燃。

7、檢驗鹵化烴分子的滷元素時,在水解後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中和鹼液再加AgNO3溶液。

8、檢驗NH3(用紅色石蕊試紙)、Cl2(用澱粉KI試紙)、H2S(用Pb(Ac)2試紙]等氣體時,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後再與氣體接觸。

9、做固體藥品之間的反應實驗時,先單獨研碎後再混合。

10、配製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鹽溶液時,先溶於少量濃鹽酸中,再稀釋。

11、中和滴定實驗時,用蒸餾水洗過的滴定管先用標準液潤洗後再裝標準掖;先用待測液潤洗後再移取液體;滴定管讀數時先等一二分鐘後再讀數;觀察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改變時,先等半分鐘顏色不變後即為滴定終點。

12、焰色反應實驗時,每做一次,鉑絲應先沾上稀鹽酸放在火焰上灼燒到無色時,再做下一次實驗。

13、用H2還原CuO時,先通H2流,後加熱CuO,反應完畢後先撤酒精燈,冷卻後再停止通H2。

14、配製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時,先用燒杯加蒸餾水至容量瓶刻度線1cm~2cm後,再改用膠頭滴管加水至刻度線。

15、安裝發生裝置時,遵循的原則是:自下而上,先左後右或先下後上,先左後右。

16、濃H2SO4不慎灑到皮膚上,先迅速用布擦乾,再用水沖洗,最後再塗上3%一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時,先水洗,後塗 NaHCO3溶液。

17、鹼液沾到皮膚上,先水洗後塗硼酸溶液。

18、酸(或鹼)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後用布擦。

19、檢驗蔗糖、澱粉、纖維素是否水解時,先在水解後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銀氨溶液或Cu(OH)2懸濁液。

20、用pH試紙時,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測溶液塗到試紙上,再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跟標準比色卡對比,定出pH。

21、配製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氣氧化的鹽溶掖時;先把蒸餾水煮沸(趕走O2,再溶解,並加入少量的相應金屬粉末和相應酸。

22、稱量藥品時,先在盤上各放二張大小;質量相等的紙(腐蝕藥品放在燒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藥品。加熱後的藥品,先冷卻,後稱量。

34.實驗中導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在許多化學實驗中都要用到導管和漏斗,因此,它們在實驗裝置中的位置正確與否均直接影響到實驗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實驗中具體要求也不盡相同。下面擬結合實驗和化學課本中的實驗圖,作一簡要的分析和歸納。

1、氣體發生裝置中的導管;在容器內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許或與其平行,不然將不利於排氣。

2、用排空氣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氣體時,導管都必須伸到集氣瓶或試管的底部附近。這樣利於排盡集氣瓶或試管內的空氣,而收集到較純淨的氣體。

3、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導管只需要伸到集氣瓶或試管的口部。原因是“導管伸人集氣瓶

和試管的多少都不影響氣體的收集,但兩者比較,前者操作方便。

4、進行氣體與溶液反應的實驗時,導管應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這樣利於兩者接觸,充分發生反應。

5、點燃H2、CH4等並證明有水生成時,不僅要用大而冷的燒杯,而且導管以伸人燒杯的1/3為宜。若導管伸人燒杯過多,產生的霧滴則會很快氣化,結果觀察不到水滴。

6、進行一種氣體在另一種氣體中燃燒的實驗時,被點燃的氣體的導管應放在盛有另一種氣體的集氣瓶的中央。不然,若與瓶壁相碰或離得太近,燃燒產生的高温會使集氣瓶炸裂。

7、用加熱方法制得的物質蒸氣,在試管中冷凝並收集時,導管口都必須與試管中液體的液麪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防止液體經導管倒吸到反應器中。

8、若需將HCl、NH3等易溶於水的氣體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須在導管上倒接一漏斗並使漏斗邊沿稍許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人反應器而導致實驗失敗。

9、洗氣瓶中供進氣的導管務必插到所盛溶液的中下部,以利雜質氣體與溶液充分反應而除盡。供出氣的導管則又務必與塞子齊平或稍長一點,以利排氣。

11、制H2、CO2、H2S和C2H2等氣體時,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裝一長頸漏斗,且務必使漏斗頸插到液麪以下,以免漏氣。

12、制Cl2、HCl、C2H4氣體時,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應器的塞子上裝一漏斗。但由於這些反應都需要加熱,所以漏斗頸都必須置於反應液之上,因而都選用分液漏斗。

35.特殊試劑的存放和取用10例

、K:隔絕空氣;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態烷烴中),(Li用石蠟密封保存)。用鑷子取,玻片上切,濾紙吸煤油,剩餘部分隨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處。鑷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長柄小刀切取,濾紙吸乾水分。

3、液Br2:有毒易揮發,盛於磨口的細口瓶中,並用水封。瓶蓋嚴密。

4.I2:易昇華,且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應保存在用蠟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處。

5、濃HNO3,AgNO3:見光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處。

6、固體燒鹼:易潮解,應用易於密封的乾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膠塞塞嚴或用塑料蓋蓋緊。

3H2O:易揮發,應密封放低温處。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揮發、易燃,應密封存放低温處,並遠離火源。

2+鹽溶液、H2SO3及其鹽溶液、氫硫酸及其鹽溶液:因易被空氣氧化,不宜長期放置,應現用現配。

10、滷水、石灰水、銀氨溶液、Cu(OH)2懸濁液等,都要隨配隨用,不能長時間放置。

36.主要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的具體實驗80例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為有光澤的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渾濁。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2.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為白色粉末,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發出黃色火焰,生成白色固體。

14.點燃純淨的氫氣,用乾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17.一帶鏽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並加熱:鐵鏽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並有氣體生成。

18.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澱生成。

19.將Cl2通入無色KI溶液中,溶液變成黃色—棕褐色。

20.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澱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試管里加少量水:反應劇烈,發出大量熱。

22.將一潔淨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附着,溶液顏色逐漸變淺。

23.將銅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銅片表面有銀白色物質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試管裏,注入濃的碳酸鈉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25.細銅絲在氯氣中燃燒後加入水:有棕黃色的煙生成,加水後生成綠色的溶液。

26.強光照射氫氣、氯氣的混合氣體:迅速反應發生爆炸,並有白霧產生。

27、紅磷在氯氣中燃燒:有白色煙霧生成。

28.氯氣遇到乾燥布條不褪色,遇到濕的有色布條:有色布條的顏色退去。

29.加熱濃鹽酸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有黃綠色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

30.給氯化鈉(固)與硫酸(濃)的混合物加熱:有霧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氣味的氣體產生。

31、在溴化鈉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後再加稀硝酸:有淺黃色沉澱生成。

32.在碘化鉀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後再加稀硝酸:有黃色沉澱生成。

33.I2遇澱粉,生成藍色溶液。

34.細銅絲在硫蒸氣中燃燒:細銅絲髮紅後生成黑色物質。

35.鐵粉與硫粉混合後加熱到紅熱:反應繼續進行,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物質。

36.硫化氫氣體不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蒸發皿):火焰呈淡藍色(蒸發皿底部有黃色的粉末)。

37.硫化氫氣體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乾冷燒杯):火焰呈淡藍色,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氣瓶中混合硫化氫和二氧化硫:瓶內壁有黃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氣體通入品紅溶液後再加熱:紅色退去,加熱後又恢復原來顏色。

40.過量的銅投入盛有濃硫酸的試管,並加熱,反應畢,待溶液冷卻後加水: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加水後溶液呈天藍色。

41.加熱盛有濃硫酸和木炭的試管:有氣體生成,且氣體有刺激性的氣味。

42.鈉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黃色,生成淡黃色物質。

43.鈉投入水中:反應激烈,鈉浮於水面,放出大量的熱使鈉溶成閃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處遊動,發出“嗤嗤”聲。

44.把水滴入盛有過氧化鈉固體的試管裏,將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口:木條復燃。

45、加熱碳酸氫鈉固體,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6.氨氣與氯化氫相遇:有大量的白煙產生。

47、加熱氯化銨與氫氧化鈣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48、加熱盛有固體氯化銨的試管:在試管口有白色晶體產生。

49.無色試劑瓶內的濃硝酸受到陽光照射:瓶中空間部分顯紅棕色,硝酸呈黃色。

50.銅片與濃硝酸反應:反應激烈,有紅棕色氣體產生。

51.銅片與稀硝酸反應:試管下端產生無色氣體,氣體上升逐漸變成紅棕色。

52、在硅酸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有白色膠狀沉澱產生。

53.在氫氧化鐵膠體中加硫酸鎂溶液:膠體變渾濁。

54.加熱氫氧化鐵膠體:膠體變渾濁。

55.將點燃的鎂條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有黑色物質附着於集氣瓶內壁。

56.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鬆的白色絮狀物質。

57.向硫酸亞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白色絮狀沉澱生成,立即轉變為灰綠色,一會兒又轉變為紅褐色沉澱。

58、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紅色。

59.向硫化鈉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變渾濁。S2-+Cl2=2Cl-+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漸減少,且有沉澱產生。

61.在空氣中點燃甲烷,並在火焰上放乾冷燒杯:火焰呈淡藍色,燒杯內壁有液滴產生。

62.光照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黃綠色逐漸變淺,(時間較長,容器內壁有液滴生成)。

63、加熱(170℃)乙醇與濃硫酸的混合物,並使產生的氣體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有氣體產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漸變淺最後褪色。

64.在空氣中點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煙產生,放出熱量。

65.在空氣中點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濃煙產生,放出熱量。

66.苯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並帶有黑煙。

67.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68.將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顏色。

69.將乙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色逐漸變淺,直至褪色。

70、苯與溴在有鐵粉做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有白霧產生,生成物油狀且帶有褐色。

71.將少量甲苯倒入適量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振盪:紫色褪色。

72.將金屬鈉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試管中:有氣體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試管中滴入過量的濃溴水:有白色沉澱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試管中滴入幾滴三氯化鐵溶液,振盪:溶液顯紫色。

75.乙醛與銀氨溶液在試管中反應:潔淨的試管內壁附着一層光亮如鏡的物質。

76.在加熱至沸的情況下乙醛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有紅色沉澱生成。

77.在適宜條件下乙醇和乙酸反應:有透明的帶香味的油狀液體生成。

78.蛋白質遇到濃HNO3溶液:變成黃色。

79.紫色的石蕊試液遇鹼:變成藍色。

80.無色酚酞試液遇鹼:變成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