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化學實驗報告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99K

化學實驗報告精品多篇

大學活動報告 篇一

活動名稱:“永遠跟黨走”團日活動

活動地點:某某學院3306

活動時間20xx年x月x日

活動參與人員:10小教一班

活動目的:組織學生回顧黨團結帶領全 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譜寫中 華民族自強不息壯麗凱歌的光輝歷程, 宣傳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進社 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偉大事 業的各方面偉大成就,宣傳馬克思主 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最新成 果。引導我班學生牢記使命,堅定信 念,志存高遠,勤於學習,勇於實踐, 善於創造,甘於奉獻,與祖國共奮進, 與時代同發展。

活動流程:

1、團支書介紹本次活動的目的、流程。

2、黨史知識競賽:題目以黨的不同歷史時期分成七類題庫,內容為黨史知識及典型人物事蹟。根據黨的歷史時期,答題系統分為建黨系列、根據地系列、長征系列、抗日系列、解放戰爭系列、建國系列、改革開放系列7個系列,所有答題均為客觀題。

3、“對黨説句心裏話”主題平展,將班級全部同學分為七組,經討論後,派一個代表將相對當説的話分享給全班同學。

4、全班合唱歌曲《愛我中華》、《春天的故事》

5、班長總結本次主題團日活動,談談從本次活動中得出的感想。

七、感悟與體會:

“往日輝煌已為舊,明朝璀璨催揚鞭”。回首“永遠跟黨走”主題活動。學習、實踐團中央精神而取得的成績而感到欣慰;展望新的征途,我們堅信在黨總支和部分團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青年團員和全體團幹部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譜寫更加燦爛的青春華章。

化學實驗報告 篇二

【1】 地溝油的精煉:

(1)將地溝油加熱,並趁熱過濾

(2)將過濾後地溝油加熱到105℃,直至無氣泡產生,以除去水分和刺激性氣味,

(3)在經過前兩步處理後的地溝油中加入3.5%的雙氧水,在60℃下攪拌反應20 分鐘,再加入5%的活性白土,升温至60℃,攪拌25 分鐘可以達到最理想的脱色效果 。

【2】 草木灰鹼液的準備:將草木灰倒入塑料桶內,然後倒入熱水,沒過草木灰2cm即可。在靜置2天后,需要放一個正常的雞蛋進行浮力實驗,如果雞蛋能浮起來,説明濃度達標了。如果不能,就再靜置久一點。 仔細過濾;為了防止鹼液灼傷皮膚,最好戴手套;

【3】稱取200g精煉地溝油和量取1000ml鹼液分別置於兩個燒杯中,放在不鏽鋼鍋裏水浴加熱,用温度計測量兩者的温度達到45攝氏度時,將鹼液和精煉地溝油緩緩倒入大玻璃缸裏混合,加入50ml酒精,再放入不鏽鋼鍋中水浴加熱,同時用電動攪拌棒攪拌。

【4】繼續攪拌可以觀察到混合的液體迅速變成乳白色,二者開始皂化反應,因為水油不融,所以需要不停攪拌來支持皂化反應。攪拌皂液的時間長達3小時;當出現。固體狀態時添加丁香粉

【5】將皂液裝入準備好的'牛奶盒裏(即入模),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星期後去掉牛奶盒(即脱模),然後切塊。可以看出表面成熟度高於內部。把這樣的肥皂放在陰涼通風處,任其成熟2星期左右。在這段時間裏肥皂顏色會加深,水分逐漸蒸發,體積會縮減圖為脱模後的樣子,這張照片裏是加入了丁香粉的肥皂。

【6】去污效果:將肥皂用水打濕放在沾有黑、紅墨水的手上揉洗一會,沒有大顆的泡泡,是細密的白沫,當然,很快就變成黑沫了;沖洗乾淨後。清潔效果還是相當可以的!關鍵是洗完了真的不幹燥,好像有甘油留在手背上。

化學實驗報告 篇三

【實驗名稱】

鈉、鎂、鋁單質的金屬性強弱

【實驗目的】

通過實驗,探究鈉、鎂、鋁單質的金屬性強弱。

【實驗儀器和試劑】

金屬鈉、鎂條、鋁片、砂紙、濾紙、水、酚酞溶液、鑷子、燒杯、試管、剪刀、酒精燈、火柴。

【實驗過程】

1、實驗步驟

對比實驗1

(1)切取綠豆般大小的`一塊金屬鈉,用濾紙吸乾表面的煤油。在一隻250mL燒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兩滴酚酞溶液,將金屬鈉投入燒杯中。

現象:xxxx。 有關化學反應方程式:xxxx。

(2)將已用砂紙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鎂條放入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兩滴酚酞溶液。

現象:xxxx。 然後加熱試管,現象:xxxx。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xxxx。

對比實驗2

在兩支試管中,分別放入已用砂紙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鎂條和一小塊鋁片,再向試管中各加入2mol/L鹽酸2mL。

現象:xxxx。 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xxxx。

2、實驗結論:

【問題討論】

1、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有哪些?

2、元素金屬性強弱與元素原子結構有什麼關係?

大學活動報告 篇四

一、活動背景

為了明確作為大一新生的我們,應該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大學生活過得更加充實。在輔導員提出以“我的大學生活”為主題,舉辦一次班會活動的建議下,經過將近一週星期的精心策劃和準備。於 xx年 11 月 12 日晚上 ,在 A 棟的 A410 教室裏,舉行了一場由營銷系大一新生自主組織策劃的一場班會活動。

二、活動目的

為了使同學們明確,大學生活的光陰不是用來虛度的,我們的大學生活到底應該怎樣度過才算是有意義和大學階段的學習在自己人生旅程中的重要性等角度,闡訴了我們應該抓緊每分每秒,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大學時間,制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使自己為以後的人生過得更加精彩而努力奮鬥。

三、活動之前的準備

1、根據老師的要求,班委幹部對此次班會活動進行了精心的策劃,並形成了書面策劃,同時號召全體同學積極參與此活動,這為此次班會成功開展提供了前提保證;

2、提前向教務處申請活動教室,並在活動之前佈置好會場,準備好活動的必需物品;

3、提前向全體同學通知活動的時間、地點。

四、活動基本情況

(一)活動分為三個環節

1 、童年生活的美好憧憬;

2 、中學時代的叛逆;

3 、大學時代的彷徨。

(二)活動的過程:

1 、獨唱《遺失的美好》,街舞的表演;

2 、小品表演、氣球對對碰和水果蹲遊戲

3 、“我的大學生活”主題發言

五、活動的效果

(一)、表現開展的多樣性,避免了班會活動中的冷場情況。客觀來講,“我的大學生活”這個主題似乎較為枯燥,對於才入學的新生似乎帶有更多更好的説教味道,但是我們的同學還是表現得很活躍,在節目的參加與遊戲等各方面都表現得較為熱情,極大的配合了主持人開展各項活動。班委們特地地將開展唱歌、小品與做遊戲相結合,避免了常規的演出形式,極大的豐富了節目內容。

(二)、以幻燈片形式展開,使主題深動形象。將活動主題“我的大學生活”一直作為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雖然三個模塊看似毫不相連,但是都從不同側面講述了我們是如何過度到大學生活和我們的大學生活今後應該怎樣的度過。以第一環節對童年生活的美好憧憬為例;向我們講述了童年時代對我們記憶的絢爛,然後從不同角度詮釋了屬於我們的最美好年代。我們在開展活動的同時,利用幻燈片的文體動感形象,將童年這個經典主題演繹得更加完美,這樣更直觀的將同學們帶入了兒時的純真年代。如我想做什麼?我想長大後去大學繼續深造,我希望擁有一個什麼樣的家庭„„透射出我們童年時期對大學的追求和嚮往。童年是一段值得回憶的美好往事,古人曾説:“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告誡我們應珍惜大學時間,從今做起,從而引出我們要在大學生活中把握光陰,努力學習,所以我們將其列為了第一個環節。因此,在大學這個為以後的人生打下基礎的重要時期,我們班委一定會將學習工作列為重中之重,幫助我們的同學打下一個紮實的學習基礎。

(三)、最後對大學生活進行了總體性規劃。李成成和彭三妹同學對我的大學生活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她們在發言中這樣講到:“進入大學已經將近一個月了,本來對大學生活充滿無限遐想。因為小説裏把大學生活描述得如夢境般美麗。但是來到這裏有一種夢境破碎的感覺。也許這就是現實。這就是真實的生活。作為一個大學生我是渺小的,但也是充滿生機的。既然不能改變環境,那麼就讓我們自己來迎接新的生活吧。”讓我們的大學生活不再暗淡,散發出屬於我們的青春光彩!彭三妹同學在自己的發言中講到: “大學生活是我人生的一個台階,一個小站。最重要的是,它是我人生的轉折點,這是一個生命的過程。”我們相信,他們熱情洋溢的講話是讓在座的各位同學都為之動容的!他們的眼神可以告訴你“營銷系 09 級的全體同學已經作好了播下理想種子的準備 ” 。“寶劍鋒從磨礪出”我們渴望這三年的耕耘能讓我們收穫到成功的喜悦。

這三個部分絲絲相扣,環環相連,向我們的同學展示了一個更加外事鮮法的大學。活動的內容亦有圈也有可點之處。“我的大學生活”這個主題包含的內容其實很廣泛,對於從未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大一新生來講,三年的大學時光這頂大帽子很容易使之茫然。茫然總伴隨着無聊,無聊總是與沉淪墮落相連。為此,班委也對空泛的主題,進行了細微的分割。例如,加強同學之間的交往,鍛鍊同學們大膽表演的能力····主持人通過做遊戲的形式,加強了同學們之間的溝通、交流與聯繫。然後,我們班會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安排了一個師生互動環節,讓同學們 和 老師自由組合選擇搭檔。在兩人在背後中間放在一個事先準備好的打氣球,參與者揹着氣球圍繞教室跑兩圈,然後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桌上的蠟燭吹滅時將背上的氣球用力擠爆。經過兩輪的比賽,選出三組進行決賽,所用時間最少的一組將是最終的勝利者。策劃這個師生互動環節節目是為了調動同學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樣既可以讓自己得到鍛鍊,也可以使同學們 和 老師彼此交流感情。

四、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問題

1 、節目之間的銜接不理想;

2 、存在同學缺席的情況;

3 、主持人之間配合缺少默契,事先準備不充分等缺點。

(二)建議

1 、完善策劃書的細節,增強活動的邏輯連接;

2 、開展活動之前發動全體同學的參與積極性,加強同學們集體榮譽感的教育 ;

3 、活動之前主持人應加強溝通,做好處理突發事件的準備。

總之,這次主題班會使我們班全體同學進一步加深了對大學生活的理解,同時也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同時也讓大家深深的體會到大學生活的美好,同學們都表示要在這裏播下理想的種子,爭取在三年的大學學習生活中有所建樹。

撰寫化學實驗報告模板 篇五

實驗名稱:

鹽溶液的酸鹼性

實驗目的:

探究不同種類鹽溶液的酸鹼性的聯繫與區別,找出產生其現象的原因。

實驗儀器:

試管11支、不同測量範圍的精密PH試紙、玻璃棒、表面皿

實驗藥品:

待測試劑(C=1mol/L)11種:NaCl、KNO3、NaSO4、Na2CO3、Na2S、CH3COONa、NH4Cl、(NH4)2SO4、Al2(SO4)3、FeCl3、Cu(NO3)2

酸鹼指示劑:

甲基橙、酚酞、石蕊

實驗過程:

一、測強酸強鹼鹽溶液的PH

待測試劑1:NaCl

實驗步驟:用精密PH試紙測得PH=6.4

實驗現象:

待測試劑2:KNO3

實驗步驟:用精密PH試紙測得PH=6.4

實驗現象:

待測試劑3:NaSO4

實驗步驟:用精密PH試紙測得PH=6.7

實驗現象:

二、測強鹼弱酸鹽溶液的PH

待測試劑4:Na2CO3

實驗步驟: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顯深紅色;用精密PH試紙測得PH=14

實驗現象:

待測試劑5:CH3COONa

實驗步驟:CH3COONa溶液中滴加酚酞,顯淡紅色;用精密PH試紙測得PH=9

實驗現象:

待測試劑6:Na2S

實驗步驟:Na2S溶液中滴加酚酞,顯深紅色;用精密PH試紙測得PH=14

實驗現象:

三、測強酸弱鹼鹽的PH

待測試劑7:NH4Cl

實驗步驟:NH4Cl溶液中滴加石蕊試液,顯淡紫色;用精密PH試紙測得PH=7

實驗現象:

待測試劑8:(NH4)2SO4

實驗步驟:(NH4)2SO4溶液中滴加石蕊試液,顯紅色;用精密PH試紙測得PH=3.5

實驗現象:

待測試劑9:Al2(SO4)3

實驗步驟:Al2(SO4)3溶液中滴加石蕊試液,顯深紅色;用精密PH試紙測得PH=2

實驗現象:

待測試劑10:FeCl3

實驗步驟:FeCl3溶液中滴加甲基橙,顯紅色;用精密PH試紙測得PH=1

實驗現象:

待測試劑11:Cu(NO3)2

實驗步驟:Cu(NO3)2溶液中滴加甲基橙,顯深紅色;用精密PH試紙測得PH=1.5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注:本實驗中所有PH均按室温25℃情況下測得)

鹽的種類化學式PH酸鹼性

強酸強鹼鹽NaCl6.4弱酸性

KNO36.4

NaSO46.7

強鹼弱酸鹽Na2CO314鹼性

Na2S14

CH3COONa9

強酸弱鹼鹽NH4Cl7中性

(NH4)2SO43.5酸性

Al2(SO4)32

FeCl31

Cu(NO3)21.5

從上表可推知:強酸強鹼鹽溶液顯弱酸性;強鹼弱酸鹽溶液顯鹼性;強酸弱鹼鹽溶液大部分顯酸性。

實驗反思:

1、不同類型鹽溶液酸鹼性不同的原因:發生了水解。e.g.

①強酸弱鹼鹽溶液:NH4Cl溶液的水解:NH4++H2O→NH3H2O+H+。使得C(H+)>C(OH—),因此溶液顯酸性。

②強鹼弱酸鹽溶液:CH3COONa溶液的水解:CH3COO—+H2O→CH3COO+OH—。使得C(H+)

③強酸強鹼鹽溶液顯中性是因為沒有發生水解,C(H+)=C(OH—),PH=7(25℃)

2、經對照書本提供的實驗結果:

“強酸強鹼鹽溶液顯中性;強鹼弱酸鹽溶液顯鹼性;強酸弱鹼鹽溶液顯酸性。”則此實驗存在誤差:

a.強酸強鹼鹽溶液顯弱酸性的誤差。分析其原因:由於配製溶液的水並不完全是純淨水,而是經過氯氣消毒的水,因而其中含有微量的H+,離子方程式Cl2+H2O==2H++Cl-+ClO-

b.強酸弱鹼鹽溶液(NH4Cl)顯中性的誤差。分析其原因:

①配置溶液濃度偏小,結果不準確;

②不在PH試紙測量範圍之內,使其不能準確測得PH。

3、同種類型,離子組成不同的鹽,其溶液雖然酸鹼性一致,但具體的PH還是有差別的(除顯中性的強酸強鹼鹽溶液)。分析其原因:PH受該鹽水解後生成的弱電解質的酸鹼度有關。對於強酸弱鹼鹽溶液,水解後生成的弱鹼的鹼性越弱,越難電離,C(OH—)越小,因而C(H+)越大,酸性越強;對於強鹼弱酸鹽溶液,水解後生成的弱酸的酸性越弱,越難電離,C(H+)越小,因而C(OH—)越大,酸性越強。

4、實驗時,先用酸鹼指示劑大致估計酸鹼性,再用精密PH試紙測量的原因:各種不同的精密PH試紙有不同的測量範圍,必須在其測量範圍之內才能較準確的測出溶液的PH。

5、在測Cu(NO3)2、FeCl3酸鹼性的時候,向其中滴加的是甲基橙而最好不用石蕊的原因:

①石蕊的酸鹼測量範圍較廣,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測量的誤差,而甲基橙的範圍小,且由理論分析可知Cu(NO3)2、FeCl3的PH也在其測量範圍之內,因此可以減小誤差。

②FeCl3是黃色溶液,Cu(NO3)2是藍色溶液,加入紫色石蕊後顯示出來的顏色可能不能準確反映其酸鹼性。

P.S.有這麼多試劑用來做實驗還是少見的,所以我發揮主觀能動性,隨便做了幾個小實驗。

撰寫化學實驗報告模板 篇六

實驗1

用玻璃杯取高度為h1的常温自來水,然後放在盛有水的平底鍋內加熱,使杯內水温升高並達到沸點,待冷卻至常温後,加入適量生石灰,蒸餾水變成由大量白色顆粒組成的混濁液體,此時白色顆粒很大。靜止約15分鐘,漂浮白色顆粒大多消失,水底剩有較多的白色顆粒(較小),此時溶液較為透明,水面有少量漂浮物,杯底微熱。

實驗2

取水方式同實驗一。在達到沸點後,加入適量生石灰,發現石灰顆粒立即分解成為微粒(氫氧化鈣),並使水混濁。約過5分鐘,底部有白色粉末沉澱,上端水漸變清澈,還能看見一些微小顆粒向上運動。大約到25分鐘時,下端沉澱為極細膩的白色粉末,温度比實驗1同一時間高,溶液清澈透明(比同一時間透明),並且體積越來越多(比實驗一同一時間要多),但仍有少量微小粒子不斷向上運動。

總結一下實驗一,二:

1、從實驗2看,冷卻時間越長,清澈溶液體積越多,即顆粒(氫氧化鈣)完全溶解於水的數量越多。則説明温度越低,氫氧化鈣的溶解率越高。在初始温度較高情況下,氫氧化鈣溶解率呈單調遞減趨勢。

2、從實驗2,1看,導致液體體積,透明度在相對低温情況下都不如2高的原因,在於1其中產生的氫氧化鈣在單位時間內少。所以,温度越高,分解率越快。

幾句報告外面的話:

1、水面漂浮物的成因。有三種可能:1,氫氧化鈣有想溶於水的意思,但緩慢溶解一些溶不下去了,可能密度變小,於是上升到水面。2,少量顆粒遇熱膨脹,密度變小,浮到水面。3,生石灰在與水結合時,由於水不純的原因,被水拿走了點東西,可又沒生成東西,只好抱着殘缺的身體去上面生活。

2、關於氫氧化鈣個性論。大多數物體,像糖,擱到水裏越受刺激分子越活分,結果就激動起來,找到了新家,跟水合作的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但氫氧化鈣不一樣,人家越是給他搞排場,讓他分子激動,他反而越冷靜,越喜歡獨處的美,於是自己生活不受打擾,悠哉遊哉。當然,這些的前提都是他們還是自己。

3、關於氫氧化鈣特殊性質的科學説法(引):

為什麼有些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温度升高而下降

大多數固體物質溶於水時吸收熱量,根據平衡移動原理,當温度升高時,平衡有利於向吸熱的方向移動,所以,這些物質的溶解度隨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KNO3、NH4NO3等。有少數物質,溶解時有放熱現象,一般地説,它們的溶解度隨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例如Ca(OH)2等。

對Ca(OH)2的溶解度隨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問題,還有一種解釋,氫氧化鈣有兩種水合物〔Ca(OH)2??2H2O和Ca(OH)2??12H2O〕。這兩種水合物的溶解度較大,無水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很小。隨着温度的升高,這些結晶水合物逐漸變為無水氫氧化鈣,所以,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就隨着温度的升高而減小

撰寫化學實驗報告模板 篇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上的許多理論和定律都是從實驗中發現歸納出來的。同時,化學理論的應用、評價也有賴於實驗的探索和檢驗。雖然到了近代乃至現代,化學的飛速進步已經產生了各種新的研究方法,但是,實驗方法仍然是化學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新課程改革將科學探究作為突破口,科學探究不但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是中學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它對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形式。

用化學實驗的方法學習化學,既符合化學的學科特點也符合學生學習化學的認識特點,是化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手段。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生獨立進行或合作開展化學實驗研究。通過化學實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通過使用探究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化學基礎理論、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幫助學生髮展思維能力和訓練實驗技能,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的目的。

一、對新課程標準下的中學化學實驗的認識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明確了高中化學課程的基本理念:立足於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着眼於提高21世紀公民的科學素養,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體系。“知識與技能”即過去的“雙基”;“過程與方法”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學會學習;“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人文關懷的體現。所以新的課程理念的核心是“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在知識、學法、人文等方面得到發展。”其中第5條特別強調:“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1]高中化學課程由2個必修模塊和6個選修模塊組成,其中“化學實驗”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模塊有別於以往教材的處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教育部20--年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化學課程改革指明瞭方向,根據新的教學理念及由此產生的新課程標準,對照新舊教材,我們不難發現新課程在實驗教學方面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的轉變:

1、從只注重培養實驗操作能力向培養實驗思維能力和培養實驗操作能力並重轉變,改變以往為“教”設計實驗變為“學”設計實驗,使實驗更好地配合學生的主動學習,打破以往教師壟斷實驗方案的設計向教師幫助、指導學生參與實驗方案的設計的轉變,這就是所謂的化學實驗的探究化[2]。改變化學實驗“照方抓藥”式的現狀的關鍵,是加強化學實驗的探究化設計,這對於更好發揮化學實驗的功能,促進學生科學素養主動、全面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必修1中“驗證鐵能否與水蒸氣反應”的探究實驗,教材一方面提供了實驗必要的儀器和藥品,讓學生來設計實驗方案;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一個實驗方案,讓學生參考並嘗試利用該方案進行實驗,最後讓學生小結交流探究活動的收穫。這樣的實驗教學,在指導學生學習設計實驗的同時又鍛鍊了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動手能力。

另外,新課標不再硬性劃分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而是給教師創造性和學生的主動性提供空間。教師通過實驗創設學習情景,為學生提供可觀察的化學現象和實驗操作,其活動指向是學生自主觀察、分析思考、交流討論、實驗研究,不是教師單純的表演或展示。從這一角度看,它和學生實驗一樣,都是學生的活動。在新課標中也提倡學生進行合作開展化學實驗研究實現從“單兵作戰”的自發研究向羣眾性研究與組隊研究的“兩條腿走路”轉變。

2、從只重視理論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轉變,更加重視化學實驗與生活、技術的聯繫,注重用實驗探究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的課內學習轉變為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的模式,更適應開放式學習的需要,這就是所謂的化學實驗的生活化[2]。

新課標“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學化學”,幫助學生“從科學、技術和社會相互聯繫的視角認識化學”,從歷史和現實的結合上了解化學。此外,新課標還列出若干可供選擇的學習情景素材,這有助於教師落實“貼近生活,聯繫實際”的教學要求,加深學生對“科學——技術——社會”觀念的理解,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啟發教師不斷地從社會生活和新的科技發展中吸取新鮮的信息,學生在體驗中逐步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實驗來解釋和解決日常生活和社會實際問題,對於拓展化學實驗的功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化學實驗的內容選取於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許多化學現象,實驗藥品取用於學生身邊常見的化學物質,這樣可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感到化學並不神祕,就在我們身邊,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激發他們對實驗探究的興趣。在新課程的教材中就有很多這樣的實驗素材。諸如必修2中“用生活中的材料製作簡易電池”實驗;選修1中“鮮果中維生素C的還原性”實驗;選修2中“用澱粉自制吸水材料,並進行模擬保水試驗”;選修4中“温度對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的影響”實驗;選修5中“自制肥皂與肥皂的洗滌作用”實驗;選修6中“用氧化還原滴定法或電化學分析法測定污水中化學耗氧量”實驗等等。

3、從只應用近代實驗方法向適當應用現代實驗方法和儀器,重視中學實驗向現代化轉變,這就是所謂的化學實驗的現代化[2]。

化學實驗的現代化科學手段的發明與使用,是和人類對物質的組成和結構的探索分不開的。鑑定物質的化學成分需要定性分析,測定物質的各組分的含量需要定量分析,確定物質的結構需要結構分析。高中化學新課程在化學分析方法的定量化和實驗手段的現代化方面,跟以往的化學課程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進。在高中化學新課程中引入了現代儀器分析的四大類儀器或方法(光譜類、色譜類、質譜類、電化學類)。例如:選修5中,“用質譜法測定相對分子質量”,“用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等方法鑑定分子結構”;選修6中“用化學方法或紅外光譜法檢驗滷代烷中的鹵素”實驗,“用中和滴定法或氣相色譜法測定醋酸中醋酸的含量”實驗等。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這些現代實驗分析儀器和方法的學習並不是要求學生都要掌握它們的具體的原理和應用技術,不同的實驗技術所要求的程度是有區別的。有的只是屬於介紹性質,只要求學生掌握其最基本的原理,達到拓展科學視野的目的就可以了。

4、重視綠色化學思想與可持續發展觀念在實驗中的體現,這就是所謂的化學實驗的綠色化[2]。高中化學新課程在設計上十分注重“體現綠色化學思想”。例如:選修6(實驗化學課程模塊)中,將“形成綠色化學的觀念”作為一項重要目標;將“樹立綠色化學思想,形成環境保護的意識”單獨作為一條“內容標準”;將“查閲資料:符合‘綠色化學’思想的化工產品的生產” 作為“活動與探究建議”中的一項學習活動。

二、開展化學實驗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在新課程標準下,化學實驗教學有了更為突出的作用和意義。因此,抓好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那麼,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一)、加強思想認識,重視實驗教育功能的發揮

激發學習興趣、體驗科學探究、訓練可行方法、學習化學知識、學會團結協作是化學實驗的主要教育功能。對此教師首先要有深刻的思想認識,同時要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發揮好這些化學實驗教育功能。

具體而言,教師在實驗內容的設計和選擇上,需要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關注人類所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可以讓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會得到大量的感性認識,將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並運用已有知識和相關資料解決問題。同時,學會團結協作是當前社會分工日益完善、細緻所導致的對人才自身素質的要求,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中要重視選擇一些需要通過小組協作方式才能完成的試驗探索,讓學生在實驗探索的過程中根據要求,進行分工協作,共同完成實驗,在實驗探究中學會合作與分享。

新課程在必修1的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裏就已經明確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並強調了掌握好實驗方法的重要意義。我們可以利用好第一節《化學實驗基本方法》的教材,先對學生進行化學學科特點和化學學習方法的教育,這包括了實驗安全教育和實驗規範教育。實驗安全教育可以通過學生分組進行思考與交流再由學生小結,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實驗的操作應該規範,應該仔細檢查安全措施,確保實驗的安全和成功。然後,利用小組合作做實驗可以兩人一組,有大致的分工,職責基本明確,緊密配合的形式完成“粗鹽的提純”實驗。學生完成實驗後要做好總結和相互評價,老師最後結合自己觀察的情況點評學生們的表現,表揚一些組或個人。通過這樣的實驗教學,既培養了學生的實驗安全意識,又樹立了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

(二)、提高動手能力,關注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

進行化學實驗的基礎是實驗者必須對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和技能有一定的瞭解。新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中將“獲得有關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習實驗研究的方法,能設計並完成一些化學實驗”列作“知識與技能”目標之一。在新課程裏增加了大量的學生實驗探究的內容,在實驗探究中的每一個實驗,必須由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才能完成,因此,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是完成好化學實驗教學的基礎。同時,要十分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特別是觀察、實驗、假説、推理、收集資料、分析資料、處理數據等。要重視通過實驗發展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和批判性等良好的品質,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編寫時由於考慮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往往是演示實驗多,學生實驗少,如果教師教學是按照“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實驗→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例題→課堂訓練→課後鞏固練習”,其效果是學生會應試而沒有得到發展。因此,教師要創造條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教材,儘可能做到演示實驗學生化,讓每個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其學生操作流程是:根據要解決的問題→設計實驗原理→選實驗器材→動手實驗→記錄現象及數據→處理數據得出結論。

例如:在必修1的第一章第一節《化學實驗基本方法》中,教材並沒有硬性區分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提倡教師多采用邊講邊實驗的教學方式。這樣有利於學生掌握實驗技能,培養觀察、思維、獨立操作等能力,容易獲得成功感。建議實驗1“粗鹽的提純”、實驗2“硫酸根離子的檢驗”作為邊講邊進行學生實驗,實驗3“實驗室製取蒸餾水”作為演示實驗,實驗4“萃取和分液”即需在老師的指導或示範下學生完成實驗。

(三)、培養問題意識,提高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

增強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將問題轉化為課題的能力是提高學生設計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前提。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認識活動中意識到的一些懷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驅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和解決問題。心理學研究表明,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思維、被動的思維。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能用於實驗探究的問題可能來自自然現象、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也可能來自學習的過程中,還有可能來自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情境,無論是什麼情況,始終要讓學生產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渴求和慾望。對於教材中某些驗證性的實驗如果改為探究性的實驗,可將學生帶入科學探究的情境中,從而不斷增強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意識和能力。

例如,對於必修1中的“Fe(OH)2的製備和性質”探究實驗,教師先講清楚Fe(OH)2的顏色、狀態及溶解性,然後演示新制的FeSO4與NaOH溶液反應,結果學生未能觀察到白色絮狀沉澱,而看到的卻是灰綠色沉澱。這一現象會立即引起了學生的注意,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提出問題:①為什麼要用新制的FeSO4溶液?②為何將滴管插入試管裏溶液的底部,慢慢擠出NaOH溶液?③久置的NaOH溶液中溶解了什麼物質?當學生通過分析認識到FeSO4、Fe(OH)2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所氧化時,換一瓶已煮沸過的NaOH溶液,以除去溶解的氧氣,再進行實驗,先得到了白色沉澱,但過一會兒就轉變成灰綠色,然後逐漸變為紅褐色,這一現象又引起了學生的疑問。教師進一步引導討論:採取什麼方法能使生成的Fe(OH)2氧化速率減慢?經過一系列的思考、討論、比較,最後選用在新制FeSO4液麪上,滴加幾滴苯作保護層,將滴管伸入試管底部;滴加煮沸過的NaOH溶液終於得到了白色Fe(OH)2沉澱,並保持了較長的時間。通過類似的實驗教學,最終會使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變成一種習慣,成為一種需要。

三、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點滴經驗

實驗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實驗教學中的問題發現和形成、實驗設計、操作、觀察、思維、表達和交流等科學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實驗意識、課題發現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實驗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和思維能力,這是其他活動形式難以代替的。

新教材為學生創造了許多動手的機會,怎樣才能調動好學生的積極性?我在擔任新課程高一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嘗試通過不同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積累了一點經驗與大家分享。我藉助於學生手頭上的一本教輔書《化學活動與探究》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驗教學。該書的活動項目取材於教材中的典型,並設計成活動卡片。每個卡片上包括了6個欄目:問題思考、活動探究目的、活動探究用品、活動探究內容、交流與討論、收穫與體會。以下是一些具體的做法:在開始活動前,讓全班學生自願分成8個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每個星期輪排1個小組進行實驗,各組自由選題,實驗的內容可以從活動卡片中30個活動項目中選取。組長負責組織,在課餘時間內完成實驗,包括實驗預習、分工、活動記錄(包括實驗內容、實驗討論、實驗收穫等,以上內容在實驗報告中反映)及活動評價(包括自評、他評,他評中包括組長對組員的評議和組員對組長的評議)。整個小組的實驗活動在1個星期內完成,並由組長在下週的化學課上用15分鐘進行“結案陳詞”(告知同學他們的實驗課題、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實驗收穫、活動評價的得分等)。累計每個星期不同小組的實驗報告,定期進行展示,讓大家進行投票選出最佳合作小組等。在各組活動過程中,老師也會參與到其中,小組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時地表揚,對於存在的問題要及時予以點撥、疏通,起到指點迷津的作用;並對他們實驗過程進行評價,並納入學分制的計算範疇。通過這些實驗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勇於探索的思想品質;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求實的科學態度,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實驗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認真對待實驗,作為教師更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實驗,通過實驗啟發引導學生關注實驗過程,突出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增強實驗的探索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驗設計、評價能力。

總而言之,化學實驗是中學化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實驗教學改革在高中化學課程改革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廣大的化學教師要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認真、細緻地學習研究新課程,提高認識,明確目標。圍繞實驗展開學習是中學化學教學特色的充分體現,化學實驗教學只要真正得到落實,對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發學生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也為化學教育走素質教育之路發揮出獨特的功能[3]。新理念、新課標、新教材迫切要求實驗教學理念的更新,這是一次挑戰,讓我們有所準備,勇於面對這一挑戰。

化學實驗報告 篇八

(1):實驗目的,專門寫實驗達到的要求和任務來實現。(例如,為了研究添加硫酸銅條件的溶液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2):實驗原理,該實驗是對寫的操作是什麼通常是實驗室書世外桃源基礎上做在那裏,你總結就行了。(您可以使用上述反應式)

(3):實驗用品,包括在實驗中,液體和固體藥品使用的設備。(如酒精燈,濾紙,以及玻璃棒,後兩者用於過濾,這應該是在右側。)

(4):實驗步驟:實驗書籍有(即上面的話,氫氧化鈉硫酸銅溶液加到生成藍色沉澱,再加熱藍色沉澱,觀察的現象

(5)的反應):實驗數據記錄和處理。

(6):分析與討論

實驗題目:溴乙烷的合成

實驗目的

1.學習從醇製備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鞏固蒸餾的操作技術和學習分液漏斗的使用。

實驗原理:

主要的。副反應:

反應裝置示意圖:

(注:在此畫上合成的裝置圖)

實驗步驟及現象記錄:

實驗步驟現象記錄

1.加料:

將9.0ml水加入100ml圓底燒瓶,在冷卻和不斷振盪下,慢慢地加入19.0ml濃硫酸。冷至室温後,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後在攪拌下加入13.0g研細的溴化鈉,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熱,燒瓶燙手。

2.裝配裝置,反應:

裝配好蒸餾裝置。為防止產品揮發損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卻,並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剛好浸沒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熱石棉網上的燒瓶,瓶中物質開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狀物質逐漸蒸餾出去,約30分鐘後慢慢加大火焰,直到無油滴蒸出為止。

加熱開始,瓶中出現白霧狀hbr。稍後,瓶中白霧狀hbr增多。瓶中原來不溶的固體逐漸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黃色。

3.產物粗分:

將接受器中的液體倒入分液漏斗中。靜置分層後,將下層的粗製溴乙烷放入乾燥的小錐形瓶中。將錐形瓶浸於冰水浴中冷卻,逐滴往瓶中加入濃硫酸,同時振盪,直到溴乙烷變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層分出(約需4ml濃硫酸)。用乾燥的分液漏斗仔細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層,將溴乙烷層從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餾瓶中。

接受器中液體為渾濁液。分離後的溴乙烷層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製

配蒸餾裝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熱,蒸餾溴乙烷。收集37-40℃的餾分。收集產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卻。無色液體,樣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樣品重9.8g。

5.計算產率。

理論產量:0.126×109=13.7g

產率:9.8/13.7=71.5%

結果與討論:

(1)溶液中的橙黃色可能為副產物中的溴引起。

(2)最後一步蒸餾溴乙烷時,温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產量因而偏低,以後實驗應嚴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