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精品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84K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精品多篇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一

1、多元含氧酸具體是幾元酸看酸中h的個數

多元酸究竟能電離多少個h+,是要看它結構中有多少個羥基,非羥基的氫是不能電離出來的。如亞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個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結構中,是有一個h和一個o分別和中心原子直接相連的,而不構成羥基。構成羥基的o和h只有兩個。因此h3po3是二元酸。當然,有的還要考慮別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來解釋。

2、酸式鹽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鹽溶液當然呈酸性啦,其實不然。到底酸式鹽呈什麼性,要分情況討論。如果這是強酸的酸式鹽,因為它電離出了大量的h+,而且陰離子不水解,所以強酸的酸式鹽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鹽,則要比較它電離出h+的能力和陰離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陰離子的水解程度較大(如nahco3),則溶液呈鹼性;反過來,如果陰離子電離出h+的能力較強(如nah2po4),則溶液呈酸性。

3、h2so4有強氧化性

就這麼説就不對,只要在前邊加一個“濃”字就對了。濃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體現在整體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電子,所以它有強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幾乎沒有(連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還弱得多。這也體現了低價態非金屬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價態的強,和hclo與hclo4的酸性強弱比較一樣。所以説h2so4有強氧化性時必須嚴謹,前面加上“濃”字。

4、書寫離子方程式時不考慮產物之間的反應

從解題速度角度考慮,判斷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誤時,可以“四看”:一看產物是否正確;二看電荷是否守恆;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題目限制的條件。從解題思維的深度考慮,用聯繫氧化還原反應、複分解反應等化學原理來綜合判斷產物的成分。中學典型反應:低價態鐵的化合物(氧化物、氫氧化物和鹽)與硝酸反應;鐵單質與硝酸反應;+3鐵的化合物與還原性酸如碘化氫溶液的反應等。

5、忽視混合物分離時對反應順序的限制

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對化學反應原理提出的具體要求是:反應要快、加入的過量試劑確保把雜質除盡、選擇的試劑既不能引入新雜質又要易除去。

6、計算反應熱時忽視晶體的結構

計算反應熱時容易忽視晶體的結構,中學常計算共價鍵的原子晶體:1 mol金剛石含2 mol 碳碳鍵,1 mol二氧化硅含4 mol硅氧鍵。分子晶體:1 mol分子所含共價鍵,如1 mol乙烷分子含有6 mol碳氫鍵和1 mol碳碳鍵。

7、對物質的溶解度規律把握不準

物質的溶解度變化規律分三類:第一類,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氯化鉀、硝酸鉀等;第二類,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是增加的程度小,如氯化鈉;第三類,温度升高,溶解度減小,如氣體、氫氧化鈉等,有些學生對氣體的溶解度與温度的關係理解不清。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篇二

一、重點聚集

1.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

2.離子反應

3.氧化還原反應

4.分散系 膠體

二、知識網絡

1.物質及其變化的分類

(1)物質的分類

分類是學習和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一種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知識系統化,有助於我們瞭解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分類要有一定的準,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進行不同的分類。分類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分類法。

(2)化學變化的分類

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將化學變化進行分類:

①根據反應前後物質種類的多少以及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可以將化學反應分為: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複分解反應。

②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將化學反應分為離子反應和非離子反應。

③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

2.電解質和離子反應

(1)電解質的相關概念

①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電解質是在水溶液裏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非電解質是在水溶液裏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②電離:電離是指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

③酸、鹼、鹽是常見的電解質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為H+的電解質;鹼是指在水溶液中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為OH-的電解質;鹽電離時產生的離子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或銨根離子。

(2)離子反應

①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稱為離子反應。

②複分解反應實質上是兩種電解質在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的反應。

發生複分解反應的條件是有沉澱生成、有氣體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備這三個條件中的一個,複分解反應就可以發生。

③在溶液中參加反應的離子間發生電子轉移的離子反應又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3)離子方程式

離子方程式是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

離子方程式更能顯示反應的實質。通常一個離子方程式不僅能表示某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能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一般依照“寫、拆、刪、查”四個步驟。一個正確的離子方程式必須能夠反映化學變化的客觀事實,遵循質量守恆和電荷守恆,如果是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反應中得、失電子的總數還必須相等。

3.氧化還原反應

(1)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和特徵

氧化還原反應是有電子轉移(電子得失或共用電子對偏移)的化學反應,它的基本特徵是反應前後某些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

(2)氧化劑和還原劑

反應中,得到電子(或電子對偏向),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物是氧化劑;失去電子(或電子對偏離),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物是還原劑。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還原劑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

“升失氧還原劑 降得還氧化劑”

(3)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總數必定相等,化合價升高、降低的總數也必定相等。

4.分散系、膠體的性質

(1)分散系

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屬於被分散的物質,稱作分散質;後者起容納分散質的作用,稱作分散劑。當分散劑是水或其他液體時,按照分散質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

(2)膠體和膠體的特性

①分散質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膠體在一定條件下能穩定存在,穩定性介於溶液和濁液之間,屬於介穩體系。

②膠體的特性

膠體的丁達爾效應:當光束通過膠體時,由於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而形成光的“通路”,這種現象叫做丁達爾效應。溶液沒有丁達爾效應,根據分散系是否有丁達爾效應可以區分溶液和膠體。

膠體粒子具有較強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帶電粒子使自身帶正電荷(或負電荷),因此膠體還具有介穩性以及電泳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