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就業服務管理局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1W

就業服務管理局工作總結

就業服務管理局工作總結

2017年,在**縣委、縣政府、縣人社局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社局、市就業局的精心指導下,在相關部門、鄉鎮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我局聚焦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貧困户、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特殊羣體,積極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援助扶持政策,大力實施職業培訓,不斷擴大公共就業服務有效供給,提升勞動者的就業創業能力,切實服務廣大的城鄉勞動者就業創業,努力避免大規模失業風險集聚,確保漢源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現對2017年全年就業各項工作進行認真梳理,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民生工程完成情況。全縣城鎮新增就業2568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31.69%;失業人員再就業698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26.9%,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就業200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81.8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二)民生實事完成情況。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863人(其中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384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12.94%;品牌培訓192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60%;創業培訓90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12.5%);發放高校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40萬元,成功扶持27名高校畢業生創辦31個項目,完成目標任務的110.71%;現有見習基地9個,今年累計吸納34名高校畢業生見習,發放見習補貼10.18萬元;向30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115.61萬元;發放失業金2036人次203.2萬元;發放靈活就業補貼252人60.8萬元。

(三)就業扶貧工作完成情況。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户職業技能培訓378人,其中技能等級培訓38人,勞務品牌培訓27人,創業培訓4人,專項能力培訓198人 ,靈活培訓111人,發放貧困户培訓補貼8.41萬元;為4名成功創業的貧困家庭勞動力發放創業補貼4萬元;開發貧困户公益性崗位241個,安置貧困家庭勞動者236人,發放崗位補貼203.81萬元;開展就業扶貧專項招聘會4場,送崗位下鄉14場,;建就業扶貧示範村1個,認定就業扶貧基地1個。

二、重點工作推進措施

(一)夯實就業服務基礎,推動信息化建設工作開展。

1、就業失業登記及困難認定。鞏固加強就業服務基礎,加強基層就業服務業務人員的培養培訓,嚴把就業創業服務第一關,切實做好就業失業登記和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工作,確保就業援助落到實處,持續推進就業穩定增長。共計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916本,認定就業困難人員601人。

2、招聘和求職公共就業服務。積極發揮人力資源市場橋樑作用,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月”等系列活動,全面收集招聘和求職信息,通過四川公共招聘網管理平台、就業局公眾微信平台廣泛發佈,及時搭建招聘求職供需平台,紮實做好職業介紹工作,確保各類企業、城鄉勞動者、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貧困户等羣體“就業有門路、失業有退路”,努力促進轉移就業。開展漢源縣2017年“促進轉移就業•助力脱貧攻堅”專場招聘會4場、“送崗位下鄉”系列活動14場,組織70餘家企業提供招聘崗位4000餘個,接待求職人員2.3萬人,現場達成就業意向1300餘人,為7000餘人提供勞動維權和法律援助服務,累計發放就業創業政策宣傳資料8.3萬餘份。

3、建立就業大數據啟動信息化建設工作。持續加強與基層勞動平台的團結協作,充分發揮基層勞動平台積極作用,全面完成農村勞動力、建檔立卡貧困户、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城鎮新增就業人員、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自主創業人員、職業技能人才等9大人力資源數據庫建立,明確服務對象和服務措施,紮實數據基礎,確保就業服務不偏不離、精準高效。全力以赴做好全縣30個鄉鎮17餘萬人的農村轉移勞動力實名制登記和動態監測工作,確保勞動力動態更新率達55%以上,並按季分析縣域就業形勢,從新增就業情況、人力資源供求情況、園區企業用工情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情況、領取失業金人員情況等方面形成有數據、有原因、有問題、有對策、有建議的高價值可行性報告,供上級部門調控政策參閲利用。

(二)紮實開展就業扶貧,全力助推貧困户按期脱貧致富奔康。

1、“一庫五名單”建立。完善四川省就業服務管理系統中《農村勞動力轉移精準扶貧對象系統模塊》的貧困户人員基本信息和就業信息核實及動態管理,建立“一庫五名單”數據庫,精準掌握貧困勞動力的基礎信息、就業培訓、轉移輸出、自主創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情況,確保信息與脱貧辦的“六有”大數據平台信息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底數清、措施明、成效顯,確保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

2、就業扶貧技能培訓。加大就業扶貧政策宣傳,引導貧困户樹立“免費培訓富腦袋、就業創業富口袋”的意識。根據貧困勞動力需求,結合我縣農業產業和旅遊發展需求,聯合農業、林業、旅遊等部門,採取“缺什麼、訓什麼、補什麼”的方式,組織貧困勞動力積極參加“扶貧靈活就業”“扶貧專項能力”“扶貧脱產專班”等“短、頻、快”的技術技能培訓,積極以技能實現轉移就業,以“一人就業、全家脱貧”作為奮鬥目標。全年培訓貧困户378人,其中技能等級培訓38人、勞務品牌培訓27人,創業培訓4人,專項能力培訓198人、靈活培訓111人。

3、貧困户就業援助安置。根據貧困村和貧困户因病、因殘、孤老、年幼無依等致貧原因,針對貧困户中有一定勞動力、無就業渠道,且通過其它幫扶不能按期脱貧的貧困户,開發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拓寬公益性崗位類別,開發保潔、道路維護、交通協管、市場協管、託老托幼、病患陪護等崗位,促進困户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同時,解決貧困村環境衞生、道路交通、老無所養、幼無所依等問題,確保2017年退出的25個貧困村都有公益性崗位,充分保障貧困村脱貧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加強崗位管理和監督,通過摸清底子、梳理清單、建立台賬、強化監督等措施,加強對貧困户公益性崗位人員的監督管理,確保貧困户的幫扶崗位補貼資金按時足額到位,切實保障貧困户的合法權益。全年開發貧困户公益性崗位241個,安置236名貧困户上崗就業,發放崗位補貼資金203.81萬元。

4、扶貧載體促轉移就業。根據我縣農業大縣的特質,針對吸納10人以上貧困户就業的大規模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規模企業、農村電商等新型經營主體建立就業扶貧基地,給予吸納就業補貼;積極對接縣外職業中介和企業,擇優選取吸納就業能力強、工作崗位優勢高、勞動保障服務好的機構,建立勞務合作機制,搭建1個勞務協作平台,採取將企業“請進來”、把貧困户“送出去”的“雙向流通勞務”機制,更好促進貧困户轉移就業、充分就業。全年開展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4場、送崗位下鄉系列活動14場,打造就業扶貧示範村1個、建立就業扶貧基地1個,吸納貧困户就業18人、發放吸納獎補1.8萬元、給予扶貧基地獎補5萬元。

(三)針對落實就業援助,促進各類重點羣體就近就地就業。

1、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促就業。緊緊圍繞貧困家庭子女、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五類人員”為重點,堅持以市場需求、產業發展和就業促進為培訓導向,通過對重點產業發展和城鄉勞動者培訓需求的調查統計,針對我縣農旅融合發展需求,整合縣人社、農業、扶貧、教育等部門培訓資源,組織培訓機構“送培訓下鄉”,實施“技能培訓脱貧行動”“重點產業急需緊缺工種技能培訓行動”“高技能人才培訓行動”“創業培訓行動”“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行動”“勞務品牌培訓行動”等“六大培訓行動”,開展助推重點產業、輔助“農旅一體”旅遊產業發展、扶持特殊重點羣體就業創業、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的焊工、中式烹調師、美髮、電工、養老護理員、電子商務專項能力等職業技能培訓,積極促進企業穩定用工,全力扶持城鄉勞動者轉移就業,並按政策及時落實各項培訓補貼。全年累計培訓863人(含青年勞動者41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户378人(含靈活培訓111人)、重點產業急需緊缺工種320人、高技能人才102人、勞務品牌192人、創業培訓90人,青年勞動者培訓佔比達50%以上。

2、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穩就業。根據就業困難人員、建檔立卡貧困户、冰雹災害羣體、農村殘疾人等四類重點羣體的就業難問題,針對性實施就業援助,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和給予社保補貼扶持靈活就業兩種方式,累計援助874實現就業。一是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根據不同羣體多種類開發崗位,多行業實施就業援助,及時做好崗前資格審查、用工備案登記、在崗監督檢查、補貼申報指導、補貼資金審核及撥付等工作,全年共計開發公益性崗位779人,安置688人(其中,災後公益性崗位95人,建檔立卡貧困户236人,常規公益性崗位307人,農低農殘公益性崗位50個),發放崗位和社保補貼1021.15萬元(其中,崗位補貼740.49萬元、社保補貼280.66萬元);二是加大靈活就業人員就業指導,嚴格按照《漢源縣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漢府發〔2015〕18號)和(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於印發《就業創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辦法》的通知)(川財社〔2016〕182號)等規定及時落實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今年共計為252名就業困難人員發放靈活就業社保補貼60.8萬元,進一步加大對就業困難羣眾的就業援助力度,調動其自主就業的積極性,幫助實現穩定就業。

(四)大力實施創業扶持,着力推動創新創業工作更上新台階。

1、營造良好創業氛圍。一是廣泛宣傳扶持政策,積極通過手機APP、QQ、微信、微博、網站等新型媒體多形式、多渠道加強創業政策宣傳,讓城鄉勞動者知政策、想創業、能創業、創好業、促就業、穩增長;二是強化創業項目庫建設,開展創業項目專家巡診活動,深入挖掘各類型的優秀創業典型參加各類創業大賽,利用就業局、大美漢源、最漢源等公眾微信廣泛推廣,加強典型事蹟事例的宣傳,提高社會關注度和透明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引導創業帶動就業的良好社會氛圍。今年累計開展創業項目巡診2場,為44餘個創業者提供創業指導、風險評估,推薦漢源縣四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漢源縣驊楠皇木臘肉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參加四川省優秀返鄉農民工創業評選,分別榮獲全省返鄉農民工創業明星、返鄉農民工創業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

2、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在創業補貼政策和資金補貼使用管理辦法調整的情況下,拓寬銀行放貸服務面,及時與中國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農信社等金融機構完善創業擔保貸款三方合作協議的簽訂,確保全年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的落實,及時有效扶持符合貸款的創業者享受政策惠及。以創業培訓為抓手,創新培訓模式,舉辦各類創業活動,開展創業項目專家巡診,簡化創業擔保貸款申請審批流程,加大放貸力度,幫助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失業人員等解決經營過程中資金短缺的瓶頸問題。全年完成創業培訓招生組織90人,受理創業擔保貸款14筆,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0萬元(高校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40萬元)。

3、扶持高校畢業生創業。堅持以扶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為重點,圍繞“以貸促創,以創促就”的就業方針,全力扶持大學生創業,及時組織創業補貼申請、項目審查、實地考察、補貼審核、補貼發放。認真做好大學生檔案檔案的轉接、存放、提取、利用、保管工作,確保大學生檔案安全運轉和規範管理,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優質的就業創業服務。2017年共計代管高校畢業生檔案9346份,開展大學生創業項目巡診2場,受理高校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4筆,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0萬元、創業補貼31萬元、創業吸納就業補助4.8萬元;引領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201人,扶持27名高校畢業生成功創辦31個項目,累計吸納就業76人,確保大學生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

(五)做好失業保險工作,充分發揮失業保險穩定就業的作用。

1、失業金和企業穩崗補貼發放。認真貫徹落實《社會保險法》和《四川省失業保險條例》,建立健全失業保險徵繳發放內控制度,加大基金徵收力度,確保失業保險費應收盡收,及時審核失業保險待遇申領資料,確保按時足額發放,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今年共計為2036人次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203.2萬元,為2036人次代繳醫療保險54.14萬元。

2、企業穩崗補貼發放。全力發揮失業保險“穩就業”的積極作用,嚴格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政策,對2016年度裁員率低於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的企業,發放企業上年度繳納失業金總額的50%給企業,用於企業穩崗就業崗位。今年為30家參保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補貼100.78萬元。

(六)嚴格資金使用規範,確保就業創業補助資金安全運行。

嚴格按照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印發就業創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辦法》的通知(川財社〔2016〕182號)文件要求,執行基金財務管理制度,確保就業創業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建立完善就業創業補助資金支出績效評估機制,設立初審、複審、複核、審批四崗聯審,按照專款專用原則和規定標準、程序,對撥付資金材料及實際情況進行認真審核,及時撥付就業創業專項資金,並將資金運行情況及時準確錄入四川省公共就業服務管理系統。建立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就業創業補助資金管理內控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對虛報、套取、私分、挪用各種補貼資金的單位和個人,一經發現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確保就業創業補助資金不截留、不挪用、不虛報、安全、規範的運行。2017年,共計籌集就業創業補助資金971萬元(其中,中央補助資金657萬元,省級補助資金299萬元),支出共計1177.32萬元(其中職業培訓補貼89.61萬元,社保補貼280.66萬元,崗位補貼740.49萬元)。

三、工作亮點

(一)創新就業扶貧檔案管理模式。一是以“就業業務下延基層片區責任制”為依託,開啟就業扶貧新路子,確保實時掌握貧困家庭勞動力基本情況,實施動態管理,切實實現“户有卡、村有冊、鄉有檔、縣有庫”的四級聯動管理,有效保障“一庫五名單”的生命力;二是設立就業扶貧“人員台賬卷”“資金補貼卷”“政策依據卷”“綜合業務卷”“工作目標卷”5個專卷,注重工作痕跡管理,健全就業扶貧檔案,確保就業扶貧資金高效利用。

(二)開展漢源縣第一屆職業技能競賽。成功舉辦了以“味蕾上的陽光漢源”為主題的“漢源縣第一屆職業技能比拼競賽——烹調篇”活動。活動以“檢驗培訓實效、促進產學相融、助力農旅發展”為目的,嚴格制定比賽規則、務實創新發展理念、弘揚傳承拼搏精神。來自富林鎮青富村和清溪鎮同心村的8名中式烹調師高級班的參訓學員,通過精心製作規定菜品和自選菜品的角逐,最終由活動評委組根據菜品的色、香、味、形等逐項評分評定,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2名,活動現場頒發獎金和榮譽證書,共計發獎金2600元。通過此次活動,有效促進了青富村和同心村農家樂行業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為“三為漢源、愛家樹風”活動的深入人心起到積極作用。

四、存在的問題

(一)創業擔保貸款工作開展難度大。

1、創業擔保貸款門檻高。一是貸款申請人條件要求高。申請貸款僅限“五類人員”,其家庭成員至申請貸款之日起往前追溯5年內有過貸款記錄的均不符合貸款申請條件;二是貸款擔保人條件要求高。銀行對貸款擔保人條件僅限與申請貸款人無親姻關係的財政供養人員,且無貸款記錄,但公職人員承擔房貸、車貸情況比較普遍,所以符合擔保條件的人員相對很少,無力擔保。

2、創業擔保貸款流程繁瑣。一是“先培訓、後創業”的流程要求,讓“先創業、後培訓”的人員不能申請創業擔保貸款,申請貸款前必須先參加創業培訓,創業培訓對象僅限“五類人員”,符合參訓條件的人員自然有限;二是“先創業、後貸款”的流程要求,制約着很多“想創業、無資金”的人員難創業,讓“能創業、缺資金”的創業者難發展。

3、創業擔保貸款耗時長。申請貸款人要經過以下流程才能申請貸政府貼息貸款:培訓報名——參加培訓——合格領證——創業成功——資金不足——申請貸款——貸款審核——發放貸款,先後需要2至3個月時間,對資金短缺的新創業者在資本週轉運營上的困難更是雪上加霜,有的甚至難以扛過資金壓力,新生創業項目不得不以失敗告終。

4、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要求高。按照《四川省財政廳財政部駐四川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關於貫徹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及獎補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川財金﹝2016﹞124號)規定,我縣小微企業難以達到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相關條件:“小微企業當年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不包括大學生村官、留學回國學生、返鄉創業農民工、網絡商户)數量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30%(超過100人的企業達到15%)、並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分析2016年度企業社會保險參保情況,我縣急需創業扶持的小微企業,幾乎沒有達到以上條件的,都不能享受政府貼息扶持政策。

建議:及時調整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放寬政策覆蓋面,簡化貸款申報、審批、貼息流程,提高政策可行性和操作性,讓更多有資金困難的創業者和企業享受政策幫扶。

(二)職業培訓工作開展難度大。

1、招生組織難。由於個別城鄉勞動者思想觀念陳舊,對職業培訓認識不足,都認為職業培訓課時多、培訓時間較長,影響正常的生產生活,特別是現行的“直補”培訓方式,很多學員不接受“先交錢、後培訓”,不願參加培訓,給培訓招生帶來較大的難度。

2、培訓工種少。漢源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老百姓基本靠農業生產收入為主,農業產業發展較為豐富,對農業生產技術的需求較大。但是,目前受補貼專項資金使用範圍的約束,人社部門能鑑定的工種較少,以致培訓靈活性相對較弱,不能適應當前城鄉勞動者的需求

3、培訓監管難。由於培訓機構分佈各鄉鎮“送培訓到家門”,路途較遠,就業局工作人員有限、業務繁多,不能全程或專人開展監管,導致監管難度很大,與學員的交流也不足,學員轉移就業流動性大,大量跟蹤服務比較困難。

4、系統錄入難。在培訓信息系統錄入時,因系統原因,培訓機構工種情況更新不及時,縣訓練中心的果樹工、電子商務等工種系統內沒有,這部分數據無法錄入。例:在此次自查清理時,發現因系統原因,有的班級人員在正常導入後,系統出現人員信息丟失,再次倒出人員時,只有1個人或3個人的情況。並且系統還不能進行更改,重新補錄人員,導致系統內部數據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差異。

建議:調整培訓工作目標考核辦法,不以目標任務為培訓工作的“牛鼻子”,儘快明確個人直接補貼的標準,豐富培訓工種和培訓方式,優化系統管理,切實將“我為系統服務”的現狀改善為“系統為我服務”的初衷。

五、2018年工作打算

(一)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政策,完成就業工作相關目標任務。2018年預計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95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55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1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促進28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創業;完成技能培訓540人。

(二)落實就業扶貧相關政策,促進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創業。繼續貫徹落實《雅安市精準就業扶貧實施方案(2016年-2020年)》、《“一庫五名單”動態管理辦法》等5個操作辦法和《雅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進一步做好就業扶貧工作的十二條措施》等政策。加大就業扶貧政策的宣傳力度,落實企業吸納就業、就業培訓、中介服務、創業扶持、轉移就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扶持政策,持續實施職業指導、創業扶持等就業創業服務。

(三)開展各項培訓工作,促進勞動者綜合技能素質提升。聯合相關部門,繼續推進各項技能培訓、勞務品牌培訓、創業培訓工作,高質量完成2018年的培訓任務,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提高市場競爭力,為實現自主就業創業打下基礎。大力宣傳就業創業及培訓政策,鼓勵廣大勞動者積極參加各項培訓,提升綜合技能素質,提高就業創業能力。

(四)加強創新創業扶持,促進各類羣體實現自主創業。

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及貧困家庭創業者,及時發放創業補貼及創業吸納就業獎補,鼓勵其穩定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認真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並以活動為契機,認真做好畢業季高校畢業生回鄉報道登記、檔案管理、職業介紹、就業培訓、創業扶持、就業見習等就業創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就近就地快速實現就業創業。

(五)做好農勞數據監測,積極搭建招聘求職服務平台。建立實時考核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基層勞動平台積極作用,持續做好全縣30個鄉鎮17餘萬農村轉移勞動力實名制登記和動態監測工作,確保農村轉移勞動力信息更新及時,信息精準,數據準確,為就業援助工作奠定基礎。認真做好招聘求職信息登記,充分利用公共招聘網、就業專網、黨政網、公眾微信、基層勞動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等平台,公開發布招聘求職信息,分片區開展送崗位下鄉活動,將崗位送到勞動者身邊,有效促進勞動力實現就業。建立勞務輸出協作對接機制,做好轉移就業勞動力跟蹤服務,及時提供轉移就業信息、引導性培訓、勞動維權等服務。

(六)嚴格資金審核制度,按時完成各項補貼資金撥付工作。嚴格執行資金管理使用制度,及時完成資金審核、撥付,確保資金安全、準確,做到不截留、不挪用。繼續加大就業扶持工作力度,緊緊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工作主線,切實落實就業創業優先戰略,努力保持就業局勢穩定。繼續強化就業創業補助資金監督管理,提高監管水平,進一步築牢思想道德防線,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