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區上半年就業服務和勞務輸轉工作總結(精選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5W

第一篇:區上半年就業服務和勞務輸轉工作總結

區上半年就業服務和勞務輸轉工作總結(精選多篇)

區上半年就業服務和勞務輸轉

區政府:

上半年我區就業服務和勞務輸轉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下,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針,按照“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就業方針,堅持統籌城鄉就業,一手抓就業再就業,通過發展經濟增加就業,落實優惠政策扶持就業,強化職業培訓促進就業,提供服務幫助就業,千方百計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一手抓勞務輸轉,採取找門路、搜信息、建基地、擴隊伍,注重領導抓、信息引、典型推、服務促等一系列有力措施,鞏固老基地、開闢新領域,不斷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推動了全區勞務輸轉健康快速發展。截止6月底,全區城鎮新增就業978人,完成全年任務的81,失業人員再就業391人,完成全年任務的86,再就業率為48,開發公益性崗位797個,安置“4050”人員再就業144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30,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累計輸轉城鄉勞動力5.6萬人(次),其中有組織輸轉1.6萬人(次),完成全年任務的80,培訓農民工2.1萬人,創勞務總收入1.01億元,完成全年總任務的50,有力維護了××的社會穩定,進一步加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一、作法:

1、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

區委、區政府始終把勞務輸轉和就業再就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及時安排,專題研究步署,同各鄉鎮、街辦、兩個職專都簽訂了2014年勞務輸轉和就業目標責任書,靠實了責任。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結合目前我區實際情況,區委、區政府又制訂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勞務輸轉加快勞務經濟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我區今後勞務總體目標任務及各項措施。目前,我區已建立了以區就業服務局為中心,23個街辦社區勞動保障事務所站及7個鄉鎮勞務站為依託,8家民辦職介所為補充,以隴東職專、××職專及35家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為陣地,以省勞務辦駐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設立的辦事處為安置點所構成覆蓋城鄉的就業服務組織體系,在全區各鄉鎮行政村聘用了97名兼職勞務信息員。還建立了月彙總、季彙報制度,對就業和勞務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定期統計、彙總,並嚴格按照目標責任制兑現獎懲,逐步形成了級級靠責任、層層抓落實的新格局。

2、打造服務平台,完善服務職能

我們利用中心勞動力市場大廳設立的從失業登記、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失業金髮放、檔案託管的“一站式”服務流程,對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免費開展了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還創新信息服務手段,在“191”(要就業)互聯網站設立了最新就業信息、政策法規查閲、人才資源庫等窗口,累計訪問人數1萬多人次;中心勞動力市場共為189户用人單位和2458名求職人員提取供了諮詢服務,進行職業指導1667人(次),市內介紹成功403人(次),組織勞務輸出860人(次)。其次依託街道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平台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各街辦社區普遍建立了企業用工、求職登記、職業介紹、失業登記、優惠政策落實、開發公益性崗位、企業離退休人員等動態管理台賬,實現了“職責到位、政策落實到位、資金投入到位、措施保障到位”。在××城區開發了797個共益性崗位,組織願意從事公益性崗位的550名下崗失業人員(含市直)參加再就業培訓班,隨後安置483名就業困難人員(含市直)從事社區衞生保潔、治安巡邏、社區服務等公益性崗位,隨後市、區勞動保障部門逐一落實了符合條件的“4050”人員的養老保險補貼。

3、創新思路,成立機動車輛看護隊

由區政法委牽頭,區人勞局、就業服務局積極配合,選聘的50名大齡下崗失業人員經培訓後已上崗對××城區機動車輛停放實行統一管理,進一步協助理順城區交通秩序,維護良好的城市形象。看護隊員工資除每月領取公益性崗位補貼225元外,還可從停車費中按比例提成,月工資高於320元。隊員由市公安局××分局城交隊配發標誌袖章,並負責日常管理。

4、發展民營經濟,增加就業崗位

發展經濟是解決就業的根本出路,是帶動就業,擴大再就業的源泉。我區把發展民營經濟和第三產業作為擴大就業的重要措施來抓,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家政服務、信息服務業、房地產、通訊業等新興服務業,同時區上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依法保障、放手發展”的方針,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全面進入各個行業和領域,培養壯大民營經濟帶頭人隊伍,鼓勵民營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制,使金塬公司、百佳超市、隴運三力快客公司等一大批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全區通過發展第三產業、民營經濟增加648個新的就業崗位。

5、加大培訓力度,提升發展後

我區在農民工培訓中首先是勞動保障、教育、農牧、扶貧、科技等部門通力合作,整合培訓機構和資源,把全區的農民工培訓統一起來進行管理;其次是積極動員××職專、董志職專及各民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轉變觀念,使他們能夠在重視學歷教育的同時把短期技能培訓作為重頭戲來抓;再次各培訓單位在培訓中,一是突出務工前引導性培訓,堅持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法律常識、擇業觀念、競爭意識和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切實增強他們適應城市環境的能力;二是突出職業技能培訓,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各培訓單位對外出人員進行了電動縫紉、電氣焊、電工、微機、汽車駕駛、烹飪等14個專業的技術培訓,並組織參加技能鑑定;三是開展誠信教育,對輸出人員進行誠實守信、團隊精神、吃苦耐勞等方面的教育。目前,我區共開展農民工培訓214期,總計2.1萬人,通過培訓極大的提高了我區農民工競爭力。

6、加強組織輸轉,打造勞務品牌

我們充分調動鄉鎮勞務站、民辦職業介紹機構、慶安勞務派遣公司、××職專、隴東職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大資金投入,支持、鼓勵和引導他們大力開展有組織的勞務輸轉。區勞務辦公室通過××區電視台的《就業之窗》和勞動就業服務網站為外出務工的城鄉富餘勞動力提供免費的就業信息,為全市20140多名外出務工人員免費發放了春風卡、《農民工維權手冊》18000多份,還為280名特困農民工每人發放路費補助50元,同時委託省勞務辦駐北京、上海、廣東、天津、新疆、江蘇等地辦事處在輸入地車站設立了接待站,實現了“輸出有人送、輸入有人接”的一條龍服務,有力地改善了農民工進城務工環境,促進了我區勞務輸轉健康有序發展。

7、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輿論環境

我們堅持把強化宣傳做為最強勁的有力抓手,在改進宣傳方式、注重宣傳實效上下功夫,採取日常宣傳與集中宣傳相結合,新聞媒體與會議宣傳相結合。我們藉助全區再就業援助活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再就業政策諮詢活動周的大好機會,先後在××城區人員密集的地點設立外出務工人員信息政策諮詢點、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政策諮詢點,懸掛宣傳條幅89條,諮詢羣眾達4萬人(次),發放宣傳材料3萬餘份,為就業和勞務營造了濃厚的社會輿論氛圍。我們還通過《甘肅日報》、慶陽電視台、《隴東報》、××電視台多次報道我區勞務和就業,在社會上營造了人人關心勞務和就業的氛圍,各鄉鎮勞務站也開展了形式各異的政策諮詢和信息宣傳活動,後官寨等鄉鎮還利用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過春節的機會,請他們現身説法,召開了勞務座談會,把勞務輸轉這個投資少、見效快的綠色經濟產業宣傳到農户的心坎裏。

二、存在問題

由於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勞動部門組織得力,羣眾參與積極,使我區就業再就業、勞務輸轉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和羣眾的希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失業人員就業觀念滯後;二是勞務輸出人員素質偏低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三是勞務經費困難;四是部分人員服務意識淡薄。

三、下半年打算

我們將認真貫徹國發[2014]36號、甘政發[2014]96號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勞務輸轉的緊急通知》的文件精神,針對以上問題,結合我區實際,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1、進一步建立、健全全區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各鄉鎮、街辦社區勞動保障事務所站要儘快組織人員深入村組、居民住宅樓,對轄區勞動力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項目詳細記錄,逐人進行登記建檔,建立勞動力資源數據庫並實行計算機管理,着重做到勞動力情況三清(即技能狀況清、家庭情況清、就業現狀清)。

2、全面落實再就業政策,集中力量解決政策落實中的操作難點,進一步釋放政策促進就業效應。切實加大再就業資金投入,搞好小額擔保貸款與創業培訓、開業指導、税費減免的一條龍服務,努力營造一個寬鬆的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創業環境。

3、進一步加強鄉鎮街辦社區勞動保障平台建設。組織鄉鎮、街辦(社區)勞動保障所(站)推出“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的四百活動。下半年集中組織全區鄉鎮、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協管員進行一次培訓,認真學習就業再就業的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提高業務能力,增強對本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4、把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作為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重要措施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培訓力度,逐步形成多層次、多專業、多證書的職業培訓模式,舉辦2期下崗失業人員創業培訓班,舉辦30期農民工培訓班。

5、主動同長慶油田各用工單位建立勞務合作關係,為其舉辦3次專場招聘會,為我市大中專畢業生、農村富餘勞動力拓寬就業渠道。

我區在農民工培訓中首先是勞動保障、教育、農牧、扶貧、科技等部門通力合作,整合培訓機構和資源,把全區的農民工培訓統一起來進行管理;其次是積極動員××職專、董志職專及各民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轉變觀念,使他們能夠在重視學歷教育的同時把短期技能培訓作為重頭戲來抓;再次各培訓單位在培訓中,一是突出務工前引導性培訓,堅持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法律常識、擇業觀念、競爭意識和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切實增強他們適應城市環境的能力;二是突出職業技能培訓,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各培訓單位對外出人員進行了電動縫紉、電氣焊、電工、微機、汽車駕駛、烹飪等14個專業的技術培訓,並組織參加技能鑑定;三是開展誠信教育,對輸出人員進行誠實守信、團隊精神、吃苦耐勞等方面的教育。目前,我區共開展農民工培訓214期,總計2.1萬人,通過培訓極大的提高了我區農民工競爭力。

6、加強組織輸轉,打造勞務品牌

我們充分調動鄉鎮勞務站、民辦職業介紹機構、慶安勞務派遣公司、××職專、隴東職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大資金投入,支持、鼓勵和引導他們大力開展有組織的勞務輸轉。區勞務辦公室通過××區電視台的《就業之窗》和勞動就業服務網站為外出務工的城鄉富餘勞動力提供免費的就業信息,為全市20140多名外出務工人員免費發放了春風卡、《農民工維權手冊》18000多份,還為280名特困農民工每人發放路費補助50元,同時委託省勞務辦駐北京、上海、廣東、天津、新疆、江蘇等地辦事處在輸入地車站設立了接待站,實現了“輸出有人送、輸入有人接”的一條龍服務,有力地改善了農民工進城務工環境,促進了我區勞務輸轉健康有序發展。

7、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輿論環境

我們堅持把強化宣傳做為最強勁的有力抓手,在改進宣傳方式、注重宣傳實效上下功夫,採取日常宣傳與集中宣傳相結合,新聞媒體與會議宣傳相結合。我們藉助全區再就業援助活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再就業政策諮詢活動周的大好機會,先後在××城區人員密集的地點設立外出務工人員信息政策諮詢點、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政策諮詢點,懸掛宣傳條幅89條,諮詢羣眾達4萬人(次),發放宣傳材料3萬餘份,為就業和勞務營造了濃厚的社會輿論氛圍。我們還通過《甘肅日報》、慶陽電視台、《隴東報》、××電視台多次報道我區勞務和就業,在社會上營造了人人關心勞務和就業的氛圍,各鄉鎮勞務站也開展了形式各異的政策諮詢和信息宣傳活動,後官寨等鄉鎮還利用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過春節的機會,請他們現身説法,召開了勞務座談會,把勞務輸轉這個投資少、見效快的綠色經濟產業宣傳到農户的心坎裏。

二、存在問題

由於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勞動部門組織得力,羣眾參與積極,使我區就業再就業、勞務輸轉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和羣眾的希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失業人員就業觀念滯後;二是勞務輸出人員素質偏低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三是勞務經費困難;四是部分人員服務意識淡薄。

三、下半年打算

我們將認真貫徹國發[2014]36號、甘政發[2014]96號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勞務輸轉的緊急通知》的文件精神,針對以上問題,結合我區實際,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1、進一步建立、健全全區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各鄉鎮、街辦社區勞動保障事務所站要儘快組織人員深入村組、居民住宅樓,對轄區勞動力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項目詳細記錄,逐人進行登記建檔,建立勞動力資源數據庫並實行計算機管理,着重做到勞動力情況三清(即技能狀況清、家庭情況清、就業現狀清)。

2、全面落實再就業政策,集中力量解決政策落實中的操作難點,進一步釋放政策促進就業效應。切實加大再就業資金投入,搞好小額擔保貸款與創業培訓、開業指導、税費減免的一條龍服務,努力營造一個寬鬆的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創業環境。

3、進一步加強鄉鎮街辦社區勞動保障平台建設。組織鄉鎮、街辦(社區)勞動保障所(站)推出“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的四百活動。下半年集中組織全區鄉鎮、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協管員進行一次培訓,認真學習就業再就業的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提高業務能力,增強對本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4、把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作為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重要措施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培訓力度,逐步形成多層次、多專業、多證書的職業培訓模式,舉辦2期下崗失業人員創業培訓班,舉辦30期農民工培訓班。

5、主動同長慶油田各用工單位建立勞務合作關係,為其舉辦3次專場招聘會,為我市大中專畢業生、農村富餘勞動力拓寬就業渠道。

第二篇:某區上半年就業服務和勞務輸轉工作總結

區政府:

上半年我區就業服務和勞務輸轉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下,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針,按照“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就業方針,堅持統籌城鄉就業,一手抓就業再就業工作,通過發展經濟增加就業,落實優惠政策扶持就業,強化職業培訓促進就業,提供服務幫助就業,千方百計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一手抓勞務輸轉,採取找門路、搜信息、建基地、擴隊伍,注重領導抓、信息引、典型推、服務促等一系列有力措施,鞏固老基地、開闢新領域,不斷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推動了全區勞務輸轉工作健康快速發展。截止6月底,全區城鎮新增就業978人,完成全年任務的81%,失業人員再就業391人,完成全年任務的86%,再就業率為48%,開發公益性崗位797個,安置“4050”人員再就業144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30%,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累計輸轉城鄉勞動力 5.6萬人(次),其中有組織輸轉1.6萬人(次),完成全年任務的80%,培訓農民工2.1萬人,創勞務總收入1.01億元,完成全年總任務的50%,有力維護了**的社會穩定,進一步加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一、工作作法:

1、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區委、區政府始終把勞務輸轉和就業再就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及時安排,專題研究步署,同各鄉鎮、街辦、兩個職專都簽訂了xx年勞務輸轉和就業工作目標責任書,靠實了工作責任。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結合目前我區實際情況,區委、區政府又制訂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勞務輸轉工作加快勞務經濟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我區今後勞務工作總體目標任務及各項工作措施。目前,我區已建立了以區就業服務局為中心,23個街辦社區勞動保障事務所站及7個鄉鎮勞務工作站為依託,8家民辦職介所為補充,以隴東職專、**職專及35家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為陣地,以省勞務辦駐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設立的辦事處為安置點所構成覆蓋城鄉的就業服務工作組織體系,在全區各鄉鎮行政村聘用了97名兼職勞務工作信息員。還建立了月彙總、季彙報制度,對就業和勞務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定期統計、彙總,並嚴格按照工作目標責任制兑現獎懲,逐步形成了級級靠責任、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新格局。

2、打造服務平台,完善服務職能

我們利用中心勞動力市場大廳設立的從失業登記、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失業金髮放、檔案託管的“一站式”服務流程,對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免費開展了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還創新信息服務手段,在“191”(要就業)互聯網站設立了最新就業信息、政策法規查閲、人才資源庫等窗口,累計訪問人數1萬多人次;中心勞動力市場共為189户用人單位和2458名求職人員提取供了諮詢服務,進行職業指導1667人(次),市內介紹成功403人(次),組織勞務輸出860人(次)。其次依託 街道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平台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各街辦社區普遍建立了企業用工、求職登記、職業介紹、失業登記、優惠政策落實、開發公益性崗位、企業離退休人員等動態管理台賬,實現了“工作職責到位、政策落實到位、資金投入到位、措施保障到位”。在**城區開發了797個共益性崗位,組織願意從事公益性崗位的 550 名下崗失業人員(含市直)參加再就業培訓班,隨後安置483名就業困難人員(含市直)從事社區衞生保潔、治安巡邏、社區服務等公益性崗位,隨後市、區勞動保障部門逐一落實了符合條件的“4050”人員的養老保險補貼。

3、創新工作思路,成立機動車輛看護隊

由區政法委牽頭,區人勞局、就業服務局積極配合,選聘的50名大齡下崗失業人員經培訓後已上崗對**城區機動車輛停放實行統一管理,進一步協助理順城區交通秩序,維護良好的城市形象。看護隊員工資除每月領取公益性崗位補貼225元外,還可從停車費中按比例提成,月工資高於320元。隊員由市公安局**分局城交隊配發標誌袖章,並負責日常管理。

4、發展民營經濟,增加就業崗位

發展經濟是解決就業的根本出路,是帶動就業,擴大再就業的源泉。我區把發展民營經濟和第三產業作為擴大就業的重要措施來抓,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家政服務、信息服務業、房地產、通訊業等新興服務業,同時區上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依法保障、放手發展”的方針,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全面進入各個行業和領域,培養壯大民營經濟帶頭人隊伍,鼓勵民營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制,使金塬公司、百佳超市、隴運三力快客公司等一大批民營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全區通過發展第三產業、民營經濟增加648個新的就業崗位。

5、加大培訓力度,提升發展後勁

我區在農民工培訓工作中首先是勞動保障、教育、農牧、扶貧、科技等部門通力合作,整合培訓機構和資源,把全區的農民工培訓統一起來進行管理;其次是積極動員**職專、董志職專及各民辦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轉變觀念,使他們能夠在重視學歷教育的同時把短期技能培訓作為重頭戲來抓;再次各培訓單位在培訓工作中,一是突出務工前引導性培訓,堅持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法律常識、擇業觀念、競爭意識和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切實增強他們適應城市環境的能力;二是突出職業技能培訓,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各培訓單位對外出人員進行了電動縫紉、電氣焊、電工、微機、汽車駕駛、烹飪等14個專業的技術培訓,並組織參加技能鑑定;三是開展誠信教育,對輸出人員進行誠實守信、團隊精神、吃苦耐勞等方面的教育。目前,我區共開展農民工培訓214期,總計2.1萬人,通過培訓極大的提高了我區農民工競爭力。

6、加強組織輸轉,打造勞務品牌

我們充分調動鄉鎮勞務工作站、民辦職業介紹機構、慶安勞務派遣公司、**職專、隴東職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大資金投入,支持、鼓勵和引導他們大力開展有組織的勞務輸轉。區勞務辦公室通過**區電視台的《就業之窗》和勞動就業服務網站為外出務工的城鄉富餘勞動力提供免費的就業信息,為全市xx0多名外出務工人員免費發放了春風卡、《農民工維權手冊》18000多份,還為 280名特困農民工每人發放路費補助50元,同時委託省勞務辦駐北京、上海、廣東、天津、新疆、江蘇等地辦事處在輸入地車站設立了接待站,實現了“輸出有人送、輸入有人接”的一條龍服務,有力地改善了農民工進

城務工環境,促進了我區勞務輸轉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7、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輿論環境

我們堅持把強化宣傳做為最強勁的有力抓手,在改進宣傳方式、注重宣傳實效上下功夫,採取日常宣傳與集中宣傳相結合,新聞媒體與會議宣傳相結合。我們藉助全區再就業援助活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再就業政策諮詢活動周的大好機會,先後在**城區人員密集的地點設立外出務工人員信息政策諮詢點、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政策諮詢點,懸掛宣傳條幅89條,諮詢羣眾達4萬人(次),發放宣傳材料3萬餘份,為就業和勞務工作營造了濃厚的社會輿論氛圍。我們還通過《甘肅日報》、慶陽電視台、《隴東報》、**電視台多次報道我區勞務和就業工作,在社會上營造了人人關心勞務和就業的氛圍,各鄉鎮勞務工作站也開展了形式各異的政策諮詢和信息宣傳活動,後官寨等鄉鎮還利用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過春節的機會,請他們現身説法,召開了勞務工作座談會,把勞務輸轉這個投資少、見效快的綠色經濟產業宣傳到農户的心坎裏。

二、存在問題

由於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勞動部門組織得力,羣眾參與積極,使我區就業再就業、勞務輸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和羣眾的希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部分失業人員就業觀念滯後;二是勞務輸出人員素質偏低難以適應市場的需求;三是勞務工作經費困難;四是部分工作人員服務意識淡薄。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我們將認真貫徹國發[xx]36號、甘政發[xx]96號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勞務輸轉工作的緊急通知》的文件精神,針對以上問題,結合我區實際,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進一步建立、健全全區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各鄉鎮、街辦社區勞動保障事務所站要儘快組織人員深入村組、居民住宅樓,對轄區勞動力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項目詳細記錄,逐人進行登記建檔,建立勞動力資源數據庫並實行計算機管理,着重做到勞動力情況三清(即技能狀況清、家庭情況清、就業現狀清)。

2、全面落實再就業政策,集中力量解決政策落實中的操作難點,進一步釋放政策促進就業效應。切實加大再就業資金投入,搞好小額擔保貸款與創業培訓、開業指導、税費減免的一條龍服務,努力營造一個寬鬆的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創業環境。

3、進一步加強鄉鎮街辦社區勞動保障平台建設。組織鄉鎮、街辦(社區)勞動保障所(站)推出“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的四百活動。下半年集中組織全區鄉鎮、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協管員進行一次培訓,認真學習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提高業務能力,增強對本職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4、把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作為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重要措施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培訓力度,逐步形成多層次、多專業、多證書的職業培訓模式,舉辦2期下崗失業人員創業培訓班,舉辦30期農民工培訓班。

5、主動同長慶油田各用工單位建立勞務合作關係,為其舉辦3次專場招聘會,為我市大中專畢業生、農村富餘勞動力拓寬就業渠道。

二○○六年六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xx鄉2014年勞務輸轉工作總結

xx鄉2014年勞務輸轉工作總結

勞務輸轉是農民脱貧致富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一個大項目。引導、組織和培訓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向城市轉移、向沿海和東部地區轉移,是鄉政府的重要工作,是我們勞動保障工作者的職責,xx鄉認真做好2014年勞務經濟工作,按時完成了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下達的勞務經濟目標(x人社發[2014]45號文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勞務輸出人數累計達3796人次,其中組織輸出1816人次,培訓1829人次,創勞務收入3794萬元。現將2014年的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 統一思想、明確責任、量化考核。

根據省市縣對勞務輸轉工作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貫徹落實“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統一思想,努力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xx鄉勞動保障事務所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輸轉計劃和實施方案,使今年勞務輸轉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確保各項目標超額完成,並取得實效。

二、摸清底數、擴大勞務輸出規模。

按照“政府推動,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辦法,進一步加強地區間的勞務協作,將“走出去”與“請進來”密切結合,搭建勞動力供需對接平台,積極主動與輸入地政府和用工企業加強信息溝通、政策協調以及工作配合,加強在組織輸出、技能培訓、維權等方面的合作,不斷拓建勞務基地,充分發揮駐外工作機構的職能,廣泛蒐集用工需求信息,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及時發佈。進一步完善運作機制,培育壯大勞務中介組織,建立信用等級評定製度,調整工作重心,幫助更多的農民工實現輸出就業。充分發揮鄉勞動保障所的職能,摸清已輸轉農民工出處,對有就業願望的人員及時登記,為輸轉和培訓打好基礎。

三、 集中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

加大培訓力度,積極開展轉移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農民工參加各類職業培訓,按規定從就業專項資金和相關資金中給予補貼,按照“各級政府決策政出一門、各有關部門爭取資金、縣區一級捆綁使用”的原則,採取統一制定培訓規劃、統一審定培訓機構、統一檢查驗收的辦法進行管理;推動全鄉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陽光工程”及其他培訓項目進行整合。按照省委、

省政府關於“就業再就業資金的10%用於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的要求,切實落實培訓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初次技能鑑定的,及時給予補貼。

四、積極引導農民工回鄉創業。

認真貫徹落實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完善以小額擔保貸款、税費減免、場地安排、創業培訓為主的回鄉創業的扶持政策體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創業服務、創業培訓“三位一體”的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機制。按照《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促進就業的通知》(甘政辦發【2014】56號)規定,對持有勞務工作機構證明的回鄉創業帶頭人,給予小額擔保貸款支持。開闢針對各類產業人員的創業孵化基地,提供創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專家指導、開業辦證、創業見習、跟蹤服務、勞動保障事務代理等“一站式”服務,不斷提高創業成功率。落實職業培訓、創業培訓補貼政策,對參加培訓的回鄉創業農民工,按有關政策規定,給予創業培訓補貼。

五、認真做好統計報表工作。

鄉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對縣外打工、就地轉移、回鄉創業、境外就業及職業技能培訓等情況認真統計,登記造冊

按月上報有關報表。

存在的問題:

一是外出務工人員組織化程度低。由於中介組織發展緩慢,規範的勞務中介組織在羣眾中的影響不夠,部分羣眾盲目外出打工,導致就業率、穩定率和收益率差,導致外出人員有組織輸出率較低,從根本上影響了羣眾外出務工的積極性。

二是勞動者整體素質偏低。培訓缺乏相應的師資力量和培訓設施,由於務工人員沒有一技之長,大部分外出從事苦、累、髒、險、重的體力勞動,季節性多,長期性少,自發、零散、季節性、體力型的輸出所佔比例大,而大規模集中組織輸出、常年輸出、技能型輸出所佔比例小,個別輸出人員素質低,吃苦精神不強,輸出質量低,還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

三是經費短缺。由於鄉財政困難,解決外出人員培訓、護送、基地考察、跟蹤回訪等各方面的時效性不夠。

下一步的打算:

按照“鞏固西部,擴大沿海,拓展規模,提升層次”的總體工作思路,繼續把勞務輸轉工作作為發展鄉域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來抓,全鄉積極培養勞務輸

轉明星和勞務輸轉骨幹,支持和鼓勵發展民營企業,使輸出勞務進入市場化運作。

1、進一步理順有組織勞動力轉移渠道。加強與東南沿海勞務中介組織的聯繫,有計劃的選擇一批務工基地,以勞務基地的進一步拓展,確保勞務輸轉的持續發展。

2、樹立品牌意識,抓好特色培訓工作。堅持市場引導培訓,培訓促進轉移的原則,大力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充分發揮培訓網絡和陣地作用,提高務工人員素質,以需定培,讓更多的人學到一技之長,計劃在近幾年內,將全鄉40歲以下富餘勞動力全部培訓一次,動員有特長的人做好技能鑑定,提高技能型輸出比例。

3、狠抓勞動力市場建設。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加強工作人員培訓,大力開展宣傳,按照競爭公平、運行有序、調控有力、服務完善、城鄉一體的目標,實現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制度化、專業化和社會化。

第四篇:勞務輸轉工作總結

徽大政發[2014]69號

關於上報大河鄉勞務輸轉工作總結的

報告

縣勞務辦:

我鄉勞務輸轉工作在你們的精心指導下,圓滿完成各項

工作任務,現對2014年勞務經濟目標完成情況,主要工作

落實情況進行全面總結,請審核:

特此報告

附:2014年大河鄉勞務輸轉工作總結

二oo九年十二月五日

抄報:縣勞務辦存檔(二)

2014年大河鄉勞務輸轉工作總結

2014年我鄉勞務輸出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

繞我縣勞務經濟發展三年規劃為目標,將輸出工作作為農業

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

措施來抓,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勞務辦的精心指

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鄉勞動工作始

終以“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全面

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勞務輸出

工作,結合我鄉實際,充分發揮我鄉勞動力資源優勢,全面

掌握全鄉勞動力資源現狀,努力將勞動力資源轉化為勞動資

本,促進農民增收,切實解決好我鄉農民收入問題,促進我

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現將勞務輸出工作總結如下:

一、 勞務輸出基本情況

2014年度,縣勞務辦下達到我鄉勞務輸出任務是2295

人,現已輸出2295人,佔任務的100%,其中有組織輸出

1100人,已輸出1230人。2014年,全鄉外出打工實現經濟

收入達1396.7萬元,佔全鄉經濟總收入的16.58%。

二、主要經驗和做法

為做好2014年度的勞務輸出工作,鄉黨委、政府於2014

年4月11日專題召開勞務輸出工作會議,對2014年度勞務

輸出工作進行了周密的部署。由於鄉黨委、政府領導重視,

我鄉勞務輸出和各項工作做到早佈置早安排。

三、大力宣傳勞務輸出工作

1、抓熱點、難點問題。着力宣傳與廣大勞動者切實利

益相關的勞動保障政策法規,就業再就業的實際事例,着力

報道改善進城農民工就業環境的解決失地農民就業,社會保

障問題的做法,着力反映幫助困難羣體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的

好經驗等。

2、營造環境。要形成氛圍,鼓勵外出務工,應旗幟鮮

明,大張旗鼓地宣傳外出務工人員艱苦創業、建功立業的先

進事蹟,表彰獎勵發展勞務經濟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能

人,形成“尊重務工人員、爭當務工能人,保護務工成果”

的良好氛圍。

3、改進宣傳方法,增強宣傳亮點。堅持把宣傳工作和

勞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緊緊圍繞勞務中心工作和階段工作

重點。增強宣傳計劃性和針對性,提高勞務宣傳工作的力度。

4、高度重視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轉移。利用鄉區各生

產企業和災後重建等用工需求積極組織就地轉移。

5、建立健全輸出網絡。加強鄉、村勞動力市場信息網

絡建設,建立勞務輸出基地及管理服務機構,多渠道拓展勞

務輸出空間。

6、加強管理和服務建設,完善跟蹤服務制度。積極為

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確保在外務工人員的合法

權益得到保障。

7、充分發揮境外務工優勢,加大境外務工工作力度,

打造新亮點。

8、努力完成縣勞務辦下達給我鄉的各項任務。盡心盡

職,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增強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與時俱

進,真抓實幹,紮實抓好勞務輸轉的各項工作任務,促進全

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鄉黨委、政府及縣勞務辦的正確領

導和指導下,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做好勞務輸出工作,要始

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勞

務輸出活動為契機,以紮實有效的工作措施為動力,為全鄉

的“打工經濟”戰略目標的順利實施而努力工作。

總之,2014年勞務輸出工作,雖取得一點成績,但離上

級的要求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們要認真總結經驗,力爭把下

年的工作做得更好,圓滿完成上級主管部門交給的各項工作

任務,為我鄉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努力。

大河鄉勞務站

二oo九年十二月五日

第五篇:勞務輸轉工作總結

焦家莊鄉勞務輸轉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鄉繼續按照“三個三分之一”的輸轉思路,堅定不移地培訓和輸轉農民。針對30歲以下的初高中、中專畢業生,通過金川公司技校、新華技校等社會培訓機構,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並有組織地輸往東南沿海等發達地區,成為離土離鄉的產業工人;對31—45歲的農民,動員他們就近輸轉,針對46歲以上的農村勞動力,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以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為重點,鼓勵他們發展特色種養業。2014年,全鄉共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人,其中有組織輸出人,實現勞務收入萬元。

一、勞動力摸底調查情況

為全面掌握全鄉農村勞動力狀況,鄉上組織包村領導、包村幹部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對全鄉的農村勞動力狀況進行了詳細的摸排調查,通過走村入户,逐一核對,對我鄉的勞動力情況有了全面掌握。調查數據顯示,我鄉現有農村勞動力14235人,佔總人口的65%,其中男勞動力7411人,佔52%;國小文化及以下佔34%以上,國中文化佔56%,高中及(本站:)以上文化程度佔10%;35歲及以下的勞動力佔51.8%,35-45歲的勞動力佔28.2%,45歲以上的勞動力佔20%。同時,鄉上還成立了以鄉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經聯委主任為副組長,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文書為成員的勞務輸轉信息領導小組,並指定各村文書為專職信息員,對有組織輸出的務工人員,建檔立卡,設立信息庫,實行動態管理,並以電話詢問、家庭瞭解和實地調查等形式,掌握務工者的生產生活、思想動態、維權現狀及勞務收入等基本情況,並規定對信息報送實行月報制,及時掌握存量農民的務工信息,摸清增量農民的就業方向。

二、勞動力培訓情況

在農村勞動力輸轉中圍繞增強農民的擇業競爭力,按照“先培訓後輸出、以培訓促輸出”的思路,把擴大職業技術培訓,作為勞務輸出的一項長遠性工作抓緊、抓實、抓好。首先,加強對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的培訓,由鄉政府經聯委、農技中心牽頭,邀請專家或技術員授課,對採礦、選礦、塑編及農產品運輸、保鮮、加工、包裝等專業技能進行了實地培訓。其次,依託金川公司技校對近年畢業的初高中畢業生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從源頭上減少新生農民。今年,向金川公司、中科、新華等技校輸送培訓人員102人。第三,對長三角、珠三角有組織輸出的務工人員進行進城前就業培訓,為他們提供就業信息。指導他們提高擇業能力,樹立職業道德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做好輸轉前的心理準備。第四,抓好有一定文化基礎的農民工的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民工進城務工的本領,提高勞務輸轉的經濟效益。尤其注重幫助貧困農民學習技能,增強其就業本領,鼓勵他們走出家門,加快轉移,早日實現脱貧致富的目標。今年,全鄉已舉辦裝載機、挖掘機、電焊工、特色種養業等各類培訓班場次,共培訓農民多人,其中技能培訓人。

三、勞務基地建設情況

自2014年開始,我們就着手域外勞務輸出聯絡基地的建設,先後建立了青島雙星集團、北京天釜服裝有限公司、北京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和廣州肇慶中傑鞋業公司等4個勞務輸出基地,並與鎮江市振華職業學校達成意向性意見。目前,在勞務基地的務工人員已達430多人,人均年收入達到1.7萬元左右。我們在已輸出的務工人員中選擇了4-5名聯絡人員作為信息管理員,明確工作職責,給予經費保障,及時、準確地為鄉政府提供基地勞務信息,進一步提高了勞務輸出的質量、效益和管理水平。同時,為進一步提高基地聯絡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加快基地建設步伐,多年來,鄉政府對其家庭成員及其家屬在上學、工作和發展家庭副業等方面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和相關的資金扶

持,讓他們在他鄉異地安心工作,為我鄉勞務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四、勞務工作呈現的新特點

一是勞務輸轉的組織化程度不斷增強。近年來,隨着沿海發達地區用工需求急劇增加,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創造了良好條件,鄉黨委、鄉政府搶抓機遇,積極主動與用工單位、培訓學校簽訂合同,勞動力轉移工作逐步實現了有序轉移。通過政府組織引導或自發輸出,一部分人在勞務帶頭人的帶動下,常年外出或者季節性外出,主要從事一些高風險、高收入的行業,如:南沿溝村勞務帶頭人,每年帶動全鄉450多人到全國各地打隧道,創勞務收入600多萬元。2014年,全鄉有組織輸出人,佔輸出勞動力的%。

二是形成了有一定經濟實力的羣體。近幾年在勞務輸轉過程中,有一部分人通過在發達地區對先進的管理經驗、專業技術的學習,成了回鄉創業的技術骨幹和致富帶頭人。目前,全鄉資產累積達20萬元以上的有79人,其中:20-50萬元25人、50-100萬元28人、100-500萬元20人、500萬元以上6人。鄉政府將在今後五年內再建3-5個工業項目,為農民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加收入。

三是輸轉人員從業結構呈現多元化。全鄉現有富餘勞動力7266人,其中常年外出(季節性轉移時間在6個月以上)的勞動力達5281人,佔轉移勞動力的80.9%,是真正實現轉移的勞動力;男勞動力佔72%,佔到了多數;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佔到了65%,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務工者僅佔8%;轉移到第二產業的佔27%,轉移到第三產業的勞動力佔68%,到外地仍然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動力佔5%,轉移到工業、建築業、商業、飲食業、運輸業和服務業的比重高達84%;輸出到外省市的佔75.93%,外出人員多流入環渤海灣、長三角、珠三角、新疆等地區,尤其是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居多,佔輸出人員的63%。

四是各類專業社規模和效益逐步突顯。近年來,我鄉充分依託資

源優勢和便利條件,積極引導發展蔬菜運銷、鮮食花菜醃製、客運出租、貨運出租、沙石料運銷、廢舊物品收購、家政服務等各類專業社,取得了明顯的效益。以樓莊子村為主搞廢舊回收的農民,分佈在金昌、武威和永昌等地,每年有180多人,創勞務收入200多萬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6.4%;以雙磨街村為主開各種車輛搞運輸的農民,有150多人,每年創勞務收入260多萬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8.8%;以北泉村為主的搞砂石販運的農民,有90多人,每年創勞務收入150多萬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6.8%。另外,還有以河灘、杏樹莊村為主的家政服務專業社、以陳家寨村為主的拆遷搬運專業社、以北泉、雙磨街村為主的房屋裝修專業社等,都是農民增收的好渠道。

五、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我鄉農村勞動力中,國小及以下文化程度佔65%以上,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為4.7年,剛達到國小畢業水平。在外出務工人員中國中文化以下水平的人佔85%,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務工者僅佔8%。顯然,這一狀況與經濟發展的市場環境和市場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是極不相適應的。

二是農村勞動力務工的層次比較低。由於文化水平低,加之農民追求的短期利益,專業技能培訓任務非常繁重,勞動力轉移中體能打工、臨時性打工的多,技能打工、常年性打工的少,招工報名應聘的多,錄用合格的少,很難適應市場的需求。

三是農村留守老人生活得不到完全保障。由於外出務工多為青壯年勞動力,留守農村的大多是婦老幼弱羣眾,全鄉“空巢”家庭有738户,佔總户數的13%,這部分人除幾畝地外,沒有其它生活來源,生活非常困難。一部分困難羣眾已經納入了低保,但還有部分生活得不到保障。

四是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在外出務工人員中,有一部人員是由公司招工或民間中介組織介紹出去的,缺乏組織管理,就業難度大、務工時間不穩定,部分務工者生活困難,給

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同時違犯計劃生育政策、耽誤農業生產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六、今後的打算

一是要切實加強對農民工的培訓。緊緊抓住技能培訓、組織服務、基地建設三個關鍵環節,依託縣內外培訓機構,強化農業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特別要針對初、高中畢業後,不能繼續上學的學生,加大培訓力度。

二是要着力解決弱勢羣體在勞務輸轉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堅持“輸血”與“造血”並舉,把外輸富餘勞動力和內安老弱病殘工作結合起來兩手抓。針對留守老人和貧特困户羣眾勞動能力差和經濟能力差的現實,動員扶持發展以家庭養殖綠色環保為主的“過腹加工”小項目。鄉上通過選擇有勞動能力的貧特困户、五保户、二女結紮户和留守老人,試行這個項目。

三是要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有效解決外出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對務工人員的家屬尤其是老弱病殘家屬,村黨支部、村委會和村級其他組織對他們在春耕、苗灌、秋收中存在的實際困難,發動黨團員要採取“一對一”或“幾對一”的幫助形式積極幫助解決。特別是在苗灌時,村、社幹部對外出務工,無法及時趕回灌溉農田的家庭要切實關心,做到一視同仁,公正對待,保證外出務工家庭苗灌正常進行,絕不能出現因缺乏主要勞動力而耽誤灌溉的現象。對整户遷入城鎮的居民,我們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合理”的原則,適當進行土地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