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八一三淞滬戰役簡介(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4K

八一三淞滬戰役簡介(新版多篇)

淞滬戰役簡介 篇一

“八一三淞滬會戰”,中日雙方共投入近百萬軍隊,中國軍隊在付出傷亡29萬多人的代價後,將日本當時企圖速戰速決的夢想擊碎;日軍在“七七事變”後,曾狂妄地叫囂着,但只一個“淞滬會戰”就打了3個多月,致使日軍亡4萬多人。宋美齡曾在一次對美國的廣播中這樣説:中國人在懦弱的污名下,苦苦掙扎了很多年,現在,我們將一直戰鬥到勝利,或折斷雙腿倒下!即使是我們美麗的土地,及悠久的歷史和它的渴望淹沒在血泊中!

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 篇二

淞滬抗戰是發生在1932年由日軍首先挑起的戰爭,但是中國人民和軍隊的表現十分出色,在淞滬抗戰的過程中幾次讓敵方主動喊停,實在是一次大快人心的戰役。而淞滬會戰卻是恰恰相反,中國人民付出慘痛的代價,可是最後卻依舊得到了失敗的結局,而且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雖然僅僅有一個字不同,但是背後的意義卻是完全不同。那麼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有什麼不同呢?

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的不同之處,首先就來説一説淞滬抗戰的過程。當時日本主動挑釁之下,中國軍隊忍無可忍,尤其是十九路軍開始各個方面的反擊活動,其實當時日本只是為了轉移國際上的視線而已,完全想不到中國的反應如此的劇烈,在這種情況下以十九路軍為主要代表的中國人民頑強抵抗,很快就讓敵方受到打擊,最後不得不在西方几個大國的影響之下幾次喊停。

和淞滬抗戰不同的淞滬會戰卻是完全相反的,當時中國幾乎發動了七十萬的兵力,不過是對抗日本幾萬的軍隊,可是卻始終無法取得勝利不説,最終拖延了三個月將近一百天的時間之內,中國付出的代價卻是相當嚴重和巨大的,可是最後的結局還是以中國失敗告終了,上海地區最終淪陷,而中國人民傷亡更是非常巨大的數目。

同樣都是對日作戰,而且淞滬抗戰還不如淞滬會戰的人數眾多,可是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卻是差別如此的巨大,正是讓國人震驚也讓國人蒙受如此巨大的損失。

次淞滬會戰 篇三

淞滬地區在中國指的就是長江口吳淞和上海之間的一片地區,而在1932年日本不斷向中國進行各種挑釁和滋事的行為,最後致使一二八事變的發生,而這次的戰爭將整個淞滬地區都變成了一片混亂的局面,所以這次的戰爭也被稱為是第一次淞滬會戰。那麼第一次淞滬會戰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第一次淞滬會戰也可以説完全是日本單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且説的直白一些日軍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中國境內,他只是為了將國際上的實現完全轉移到別處,並且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使南京向他們屈服,這才開始在上海淞滬等地區不斷的挑釁,之後國民黨才忍無可忍的發動了戰爭,這就是第一次淞滬會戰的開端。

第一次淞滬會戰的時間大約堅持了一個月左右,這完全是日本自己導演的一出戰爭,他們表面上是在淞滬地區引發戰爭和衝突,其實主要的視線是放在東北地區,轉移了大部分的視線之後,才和國民軍隊發生了激烈的戰爭,而在這場戰爭中國民黨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讓日軍受到了一定的打擊,但是過後中國方面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最後在各個西方國家的協調和勸解之下,雙方終於暫時停止了戰爭。

在第一次淞滬會戰期間,國民黨也算是吸取了之前的種種經驗,但是因為國民軍隊內本身就存在着各種矛盾,始終不能全力的抵抗和發動戰爭,所以最後只能在第一次淞滬會戰中和敵方達成協議。

淞滬會戰簡介 篇四

在淞滬會戰簡介中,介紹到淞滬會戰主要是因為蔣介石想要改變日軍侵略時的這種動向,原來是呈現出由北向南的這種方向,蔣介石的意思是干擾之後讓日軍的方向改為由東向西,這樣改變之後可以説對以後長期作戰時非常有益處的。於是懷着這樣的目的蔣介石開始了一系列的規劃,最後決定在上海發動主動的出擊,希望在給日軍打個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能夠將自己的目標完成。

同時淞滬會戰的簡介中也説明了雙方所用的兵力都是非常巨大的,總共加起來幾乎達到了八十萬,這個數據可是在之前完全沒有達到過的,而且這一場戰爭所持續的時間也是相當長的,三個月的時間讓這種戰爭成了一場特殊的拉鋸戰。在淞滬會戰的簡介中介紹到日軍幾乎投入了二十多萬的人,最後統計之後得到的結論是死傷了四萬多人,更可怕的是中國方面投入的兵力和死傷人數的統計,居然投入了大概八十萬人,而且最後統計出來的死傷人數居然達到了三十萬,可見在淞滬會戰中中國的損失有多大。

淞滬戰役經過 篇五

淞滬會戰,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國軍隊抗擊侵華日軍進攻上海的戰役,又稱作“‘八一三’淞滬戰役”。

淞滬地區位於長江下游黃浦、吳淞兩江匯合處,扼長江門户。由於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淞滬停戰協定》的限制,中國軍隊不能在上海市區及周圍駐防,市內僅有淞滬警備司令楊虎所轄上海市警察總隊及江蘇保安部隊兩個團擔任守備,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變以後,即在上海虹口、楊樹浦一帶派駐重兵,專設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駐滬兵力有海軍陸戰隊3000餘人,大批日本艦艇常年在長江、黃浦江沿岸巡弋。

1937年,日本侵略軍制造“七·七”事變,侵佔平津後,企圖侵佔上海,而後進攻南京。8月9日,駐滬日本海軍陸戰隊官兵兩人驅車闖進虹橋機場進行武裝挑釁,被中國保安部隊擊斃。日軍以此為藉口,要挾中國政府撤出上海保安部隊,亦向上海增兵。

8月13日,日本海軍陸戰隊以虹口區預設陣地為依託,向淞滬鐵路天通庵站至橫濱路的中國守軍開槍挑畔,並在坦克掩護下沿寶山路進攻,被中國守軍擊退。

8月14日,中國政府發表《自衞抗戰聲明》。同時,軍事委員會以京滬警備部隊改編為第9集團軍,張治中任總司令,轄3個師1個旅及上海警察總隊、江蘇保安團等部,擔負反擊虹口及楊樹浦之敵任務;蘇浙邊區部隊改編為第8集團軍,張發奎任總司令,守備杭州灣北岸,並掃蕩浦東之敵。

8月15日,日本政府發表聲明,聲稱“為了懲罰中國軍隊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覺醒,於今不得不採取之斷然措施”。同日,日本下達編組上海派遣軍的命令,以鬆井石根為司令官,下轄第3、第9、第11師(欠天谷支隊)等部,作戰任務為“與海軍協同消滅上海附近的敵人,佔領上海及其北面地區的重要地帶。”

與此同時,蔣介石下達全國總動員令,將全國臨戰地區劃為5個戰區,滬杭地區為第3戰區,馮玉祥任司令長官,顧祝同任副司令長官,並任命陳誠為第3戰區前敵總指揮。決定以主力集中華東,迅速掃蕩淞滬敵海軍基地,阻止後續敵軍登陸。

8月17日,中國軍隊再次向虹口、楊樹浦方面之敵反擊。第87師攻佔日海軍俱樂部,並擊退敵多次反撲。第88師在八字橋、法學院、虹口公園等處與敵反覆爭奪。8月19日,中國軍隊又一次發起攻勢,以從西安到達的宋希廉所屬第36師加入戰鬥,與第88師、第87師一起,經晝夜激戰,突破日軍陣地全縱深,攻入匯山碼頭。日軍憑藉堅固工事頑抗待援,中國軍隊進展困難。第36師第215團第2營300餘名官兵攻入華德路十字街口,突入巷內與敵展開白刃格鬥,不料被日軍以坦克阻塞路口,遭到火力襲擊,全部壯烈犧牲。

在此期間,中國軍隊亦與日本航空隊展開激戰,並積極攻擊進犯的日本陸軍和艦艇,擊落日機47架,炸沉日巡洋艦1艘,中國空軍隊員閻海文、沈崇誨等壯烈犧牲。

8月18日至20日,日軍第3、第11師先後由日本出發,至22日到達上海以東120公里的海域,換乘小艦艇準備登陸。第3戰區鑑於敵登陸威脅增大,遂以第9集團軍專負上海市區之作戰,以新編成的第15集團軍(總司令陳誠)負責吳淞鎮以下沿江防線的作戰。

8月23日晨,日軍上海派遣軍第3、第11師在優勢火力掩護下,於川沙河口、獅子林、吳淞一帶強行登陸。24日,中國第15集團軍先後進至上海,向登陸之敵發起反擊。9月1日,日軍1000餘人圍攻獅子林炮台,第98師一部與敵反覆白刃搏鬥,多數犧牲。9月5日,日軍集中30餘艘軍艦,掩護陸軍向寶山發起猛攻,中國軍隊頑強抵抗,守衞寶山的第18軍第583團第3營500名官兵,在營長姚子青率領下,浴血奮戰,擊退日軍數次衝擊,奮戰2晝夜,多數壯烈犧牲。

9月上旬,由於日軍不斷增兵,戰爭逐步升級,中國軍隊也陸續增援,不斷調整部署。9月11日以後,蔣介石自兼第3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任副司令長官。以陳誠的第15集團軍為左翼作戰軍,以張治中的第9集團軍為中央作戰軍,以張發奎的第8集團軍為右翼作戰軍。9月21日,再次調整部署,朱紹良任中央作戰軍總司令兼第9集團軍總司令;陳誠任左翼作戰軍總司令,下轄第19集團軍(薛嶽為總司令)和第15集團軍(羅卓英為總司令);張發奎任右翼作戰軍總司令,下轄第8集團軍(張發奎兼總司令)和第10集團軍(劉建緒為總司令)。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軍第101、第9、第13師等增援部隊陸續在上海登陸,加入上海派遣軍之作戰。至此,日軍總兵力達20萬人。儘管日軍在武器裝備上佔有很大優勢,但至11月初仍未能獲得決定性勝利,卻付出了重大代價。日本統帥部急於在上海方面取得預期戰果,決心採取新的措施。11月5日拂曉,日軍利用大霧、大潮在杭州灣的全公亭、金山咀登陸,對淞滬實施迂迴包圍。中國右翼軍部分沿海守備部隊已抽調支援市區作戰,猝不及防,陣地相繼失守,戰局急轉直下。日軍第10集團軍於11月6日佔領金山,力圖與上海派遣軍達成合圍。蔣介石被迫於11月8日下令全線撤退,日軍於11月9日佔淞江、11月12日佔上海。至此,戰役結束。

淞滬會戰從1937年8月13日開始,至11月12日結束,歷時3個月。日軍投入10個師28萬人的兵力,動用軍艦30餘艘、飛機500餘架、坦克300餘輛;中國投入70餘個師的兵力,動用艦艇40艘、飛機250架。中國官兵同仇敵愾,鬥志昂揚,以劣勢裝備與敵人拚搏,斃傷日軍4萬多人,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速戰速決的迷夢。

淞滬會戰期間,上海人民以各種方式積極參加抗戰,支援前線。各界羣眾都組織了救亡協會。文藝界救亡協會、學生界救亡協會、上海市紗廠工友救亡協會等團體,都開展了宣傳、募捐、演出、慰勞等活動。全國各界民眾積極支援上海抗戰。湖南學生戰地服務團和福建省民眾組織的慰問團,都到前線進行慰勞。海外華僑踴躍捐獻,支援祖國抗戰,到10月16日,捐款已達33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