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村情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05W

第一篇:村情調研報告

村情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村情調研報告

根據武漢市“萬名幹部進萬村入萬户”活動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部署,我市人口計生委宣教中心成立“三萬”活動工作小組,由何平主任牽頭,陳定國副主任帶隊,顧國平,姚晶等三名同志參加,組建了復原村“三萬”活動工作專班,於3月17日進駐復原村開展入户調查工作,通過召開村支兩委會,村民座談會,送政策,送科技,送温暖,並經過多天的入户調查,走訪了182户農户,廣泛瞭解民情,認真聽取民意,對全村經濟發展、社情民意進行了全方位的瞭解,對當前農村、農業、農民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調研和思考,結合走訪瞭解的情況,形成調研報告。

一、駐點村基本情況

我們進駐的是武漢市蔡甸區張灣街復原村。全村共有6個組,沿漢江邊,區域內有287户,總人數1019人,總面積1838畝。

該村沒有集體經濟,2014年家庭平均經濟收入10000元左右(主要靠在外打工收入)。主要產業是種植棉花,豆類菜(蠶豆,毛豆),和少數玉米。今年有部分農户種了翠冠梨。全村共有三留人員***,一個村衞生室(但沒有醫生)。

二、調研方法

中心全體同志參加調研。駐隊隊員吃住在村組,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每月工作不少於20天,累計走訪農户182餘户。在進村入户之前,我們按照市“三萬”辦要求,認真學習有關文件精神,掌握相應政策,為調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走訪座談中,我向每個村民講述了“萬民幹部進萬村入萬户”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宣傳了這次活動,對村民另外諮詢的問題,本人知曉的均作了相關的解答。不知曉的建議向相關部門諮詢。瞭解了村民家庭的基本情況,如人員結構、勞動人數、家庭經濟狀況。詳細詢問了村民目前的困難和所思、所盼。

通過這段時間的走訪,和村民面對面的交流。村民所反映的問題就目前而言,大致可歸納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水利建設問題。改革開放後,隨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落實、完善,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廣大農民的温飽解決了。所盼的是怎麼才能致富,依舊面臨着這樣一個問題。目前武漢大多數農村遇到多年不見的乾旱,而這裏的農民還是靠天吃飯,沒有從根本上去解決小的問題。村裏靠着漢江而缺水,這似乎説不過去,但現實就是這樣。我們工作組一行,與村幹部一起,商討解決水的問題,多方湊集資金,將多年不用的抽水泵船推到江裏。修復抽水泵、換掉破損管道,經過幾天的搶修,終於將漢江水抽到渠道、水塘,最終緩解了復原村農田的旱情。因此,徹底解決好水利問題是農業的根本問題。

二是土地分配不同及經濟建設與發展問題。復原村耕作農田分配不均是多方原因早、造成的。就目前而言,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比如説:甲家庭原有4口人(2大人、2兒子,按每人一畝計算)這個家庭就應有4畝,可2兒子結婚後,按生一孩來講,這個家就應有8人8畝地,可實際這個家庭還只有4畝,而乙家同樣存在4口人。(2大人,一兒一女)將這個家也應是4畝,一兒結婚後,一女出嫁後,實

際這個家只有5口人,4畝地,叫甲家地就多些。還有的家庭兒女都外出打工,家境較好,在城裏購置商品房,大人隨着搬出去住。這樣閒置下來的土地,他們就給了想要給的人。而得到土的人,他的地就越來越多。不種地的土地都不能拿出來分給需要用地的農户。這樣土地就有了分配不均的問題。

隨着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農民的想法不會停留在温飽問題,而是想有更大的發展,儘快致富。所以外出打工的越來越多,留守老人越來越多,留守兒童越來越多。這樣農民在致富的路上,出現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全社會來關注。

另外,農業生產上,農民的思路很簡單,耕作的品種也少,單一的品種週期長,不能停留在一個或兩個品種上,也應多動腦、多品種。(週期短、收益快的發展思路上)儘快走向富裕。政府應當在引導農民致富的功能上給予更多的指導和服務。

三是關於環境建設與保護問題。在走訪過程中,很多村民提到環境問題。村裏的生活環境是個問題,有些農户將生活垃圾亂扔,沒有一個良好的衞生習慣。養豬户也不顧廣大農民的感受,豬糞、臭水排放到水渠,污染水源。一到夏天及炎熱天氣,整個復原村都能聞到豬糞味,農户意見非常大。這就需要環保部門出面解決這個問題,並通過廣泛的宣傳,讓廣大農户有講究衞生、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四是積極為農民做好事、辦實事。來到復原村的這段時間裏,我們工作一行,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積極與有關部門聯繫,籌集資金、運用政策、聯繫相關部門,為農民修路、圍塘修堰,為每家用

户送去了高檔毛巾,毛巾雖小,卻能讓農民朋友感受到我們工作組對農民的一片深情。同時,積極向市人口計生委領導彙報,尋求支持。在委機關領導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我們為每户有耕地的農民贈送一部電動噴霧器。為保護環境為每家發放了一個保潔桶。深受農民朋友的喜愛。農民朋友説出了心裏的一句話:“黨的政策好!”我們工作隊下來就是為農民辦實事的。

在復原村的這3個多月裏,深深體會到農民種田的艱辛、生活樸實、為人憨厚,讓我和農民走的更近了,心連得更緊了。也看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取得的一些成績,農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農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但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與“國民共富”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制約農村發展的因素依然不少,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我們今後繼續努力為民謀福祉、辦實事,把“三萬”活動的精神代代相傳,也希望農民朋友能儘快富裕起來。

第二篇:xx村村情調研報告

2014年xx村村情調研報告

2014年8月,我光榮地成了xx鎮的一名大學生村官,任xx村黨支部副書記。工作一個月多來,通過實地調查瞭解,對xx村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有了初步瞭解,在此基礎上,對制約村級發展的因素提出了幾點拙見,希望能對xx村的發展有所幫助,現將調研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基本概貌

xx村位於xx鎮東南部,xx省道旁,全村佔地近3227畝,東邊為xx居委會,西邊與xx村為鄰, 南邊與xx村相鄰,北與xx居委會相連,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全村有人口2157人,共629户,10個生產組,21個自然小組,60歲以上人口為464人,18歲以下為269人,男性人口1117人,女性人口1089人,本村勞動力為50%以上。

全村共有耕地面積3227畝,人均耕地1.5畝。該村主要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間作黃豆、芝麻等經濟作物。

全村黨員共有65人,年齡結構老齡化嚴重,目前支部正在大力發展年輕黨員,將把村裏思想覺悟高、致富能力強、在羣眾裏有威信的青年吸收到黨組織隊伍中,以帶動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

2.經濟狀況

本村位於xx鎮的實旱中心,沒有水面灘塗等自然資源,村集體收入沒有任何來源,村級支柱產業以農業為主(稻麥兩季),農民收入主要是種植業,以外出務工予以補充,農民收入比較匱乏,目前處於基本温飽型,尚達不到富裕標準。

二、農村建設的工作情況

1、基礎建設長足發展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村已基本實現水泥路面覆蓋,自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來,我村對道路進行大力修繕、整治,使村容村貌大大改觀,既改善了村民的交通條件,又改變了村民的居住生活環境,使得村民的生產、生活越來越好。

2、經濟能夠穩步發展

得益於國家出台的一系列惠農政策,在鎮黨委政府的關心下,xx村在書記xx的帶領下通過組織農民經濟合作組織

的形式,引進和發展高效農漁業,逐步推行種、養殖優良品種,積極帶領村民致富,促使村民的人均收入穩步增加,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

3、村民各項素質不斷增強

在政府各項惠農惠民政策的引導下,每年的各項社會保險開展之際,村民人人都積極參加,全村大部分人口都參加了政府實施的各項保險事業,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民的看病難,養老無保障等方面的問題,這主要得益於村委會的大力宣傳,使得當合國家的各項政策能夠深入人心,得到最廣大羣眾的支持,促使村民陳舊的思想觀念的轉變,這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提升了村民發展經濟的信心,客觀上促進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廣大農民的一致讚揚。

4、各項工作始終穩步開展

隨着村民自身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計劃生育、治安及信訪等各項工作的開展變得相對容易,村民能夠理性的認識問題、處理問題,不使矛盾堆積,村委會能夠積極的化解矛盾、解決問題,使得全村的各項工作得以順利的開展。

5、弱勢羣體的權益受到保障

弱勢羣體的權益受到村委會的高度重視,在村委會的關心下,都予以納入到了社會保障範圍。村委會實行節日慰問、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等多種形式對弱勢羣體進行幫助,使他們的基本生活有了有效的保障。

三、我對於xx村未來的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幾點想法

1.發展特色的農業生產,提高資源利用率

本村的經濟發展底子薄,基礎差,沒有任何集體資源,制約了本村的經濟發展,我認為應該在特色的產業上動腦筋、想辦法,而不能固步自封,放棄發展。對於村兩委來説,應該首先在思想觀念上下功夫,改變傳統種植方式,其次應該在方法上想點子,學習先進的發展經驗,學習相應的發展典型,找到符合自身發展的道路,不可人云亦云,結合自身的特色、特點、條件極為重要。

2.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黨員幹部做為羣眾的榜樣,理應發揮帶頭作用,在各個方面都應該起示範作用。要搞好黨員的理論培訓工作,提高黨組織的戰鬥力與創新力,既要橫向的發展黨員的各方面水平能力,又要縱向的吸收先進分子進入黨組織,以其先進性做為示範,挑選出致富能手進入村委會班子,改變村民陳舊

的觀念,理清村發展思路,幫助羣眾解決問題,帶動羣眾致富積極性,加快村民的致富進程。

3.做好農村環境保護

環境的污染總是會伴隨着經濟的發展,當然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必然會帶來環境的污染,農村的環境情況的惡化最主要還是生活垃圾、河流、道路這幾個主要的重災區,所以整治農村的環境應該是從這幾處入手,首先建立垃圾站,做好宣傳工作,讓村民不亂拋亂扔,使農民認識到垃圾統一處理的好處,其次要整治道路,做好道路的日常維護,保持乾淨的路面,方面出行,還要整治河流,鑑於本村河流較少的實際情況,所以應該整治河流,使的水清人悦。

以上只是我的一點粗鄙之見,並不成系統,只是目前的所見所想,相信隨着時間和工作的不斷推進,對於本村的實際情況將會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亦會有不一樣的體會,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立足於全村的經濟發展全局,深入到羣眾去,從羣眾最關心、最直接之處入手,積極的為羣眾的利益貢獻自己的力量,為xx村的發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姓名:xx

職務:xx鎮xx村黨支部副書記聯繫方式:xxxxxx

第三篇:xx村村情調研報告

xx鎮xx村村情調研報告

一、 基本概況

xx鎮xx村是2014年村規模建制調整時,由原雙庫村和綦陽村合併而成,所處海拔約為450-850米,全村轄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49畝,其中田1607畝,土1342畝,退耕還林面積942.1畝。坡度為25度以上的耕地面積1500畝,佔總耕地面積的50%,可利用荒坡610畝,佔幅員面積的27.8%。全村共有11個村民小組,1018户,總人口3688人,其中苗族10户68人。村黨總支下設2個黨支部,11個黨小組,黨員94人,其中女黨員6人,預備黨員1人。

二、 農業生活生產基本情況

1、交通情況

隨着新農村建設的加快,全村11個社基本通車,村主幹道已有了水泥路。xx村現有岔藻公路、廣雙公路、藻雙公路三條公路。目前,除9社外,全村其餘社暫無人行便道。

岔藻公路是xx通往村上的唯一一條水泥硬化路,於2014年由xx政府資助修建,從岔灘到xx村鄉場,全長約10公里,路況較好,9、10、11社村民生活出行主要依靠岔藻公路,是xx村到xx的主要通道。

廣雙公路修建於2014年,位於巖上,由縣交通局資助、村民集資建設,從xx廣山埡口到雙庫學校村,全長約6公里耗資19.8萬元(至今還拖欠各界資金9萬餘元),泥結石公路,路況較差,經常發生滑坡及坍塌,全村2014餘人的生活生產要依靠此路。

藻雙公路位於xx河岸邊,羣眾共集資9.8萬元修建於1999年,泥巴路面,從村辦公室到孫家壩,全村4、5、6社共1000餘人受益,是村民種子、化肥及農產品運輸的主要路線。

另外,除以上三條公路外,全村最急切希望修整的是一條從雙庫到xx溝口途經1、2、4、5、6、7社的泥巴路,這條路相對其他公路來説更為便捷,除3社外,全村大部分村民從xx到xx,都會選擇經過這條路,由於路況太差,致使村民出行不便。

2、飲用水情況

全村飲水基本以河溝水及淺井水為主,暫無自來水飲水工程,計劃將在2014年12月初安裝自來水。其中,3、5、6、9、社位於山尖上,即使在豐水期也只能靠人工挑水,飲水十分困難。規劃中的馬桑溝水庫預計年內動工,建成後將解決全村部分飲水困難問題。

3、山坪塘、堰溝情況

全村共有山坪塘15口,其中7口由於年久、技術等問題,部分基礎已損壞,經多次修補也無濟於事,無法正常使用。xx村地勢蜿蜒,山坡上普遍水源不充足,難以滿足村民生產需要。

全村共有馬桑溝、馬頭溝、南泥溝三座水庫,有主堰溝三條,一條由馬桑溝至大土槓總長約3600米,一條由馬頭溝至6社長約3000米,一條由南泥溝至下灣長約3200米,由於滑坡等地質災害及人為原因致使三條基本都不能正常使用,只有部分溝段能勉強進行灌溉,導致馬頭溝水庫出來的水無法使用,直接影響全村生活生產。

4、產業發展

我村主要以種養殖業為產業支柱,隨着我村實際情況,採空區的面積逐步擴大,現9社屬綦江鐵礦採空影響,田面積120畝已不再適應種植水稻等不耐旱的農作物。因此,我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以種植紅高粱、油菜籽、麻竹筍等經濟作物為重點發展經濟,鼓勵村民發展養殖業。

一是紅高粱種植。今年,全村發展紅高粱種植約500畝,年產20餘噸,市場價可達2.4元/斤,投入少,收益相對高。村支兩委通過統一購買種子、簽訂合同種植、制定最低收購保護價、統一收購等措施,使村民收益相對比種植玉米等作物高,村民積極性強,紅高粱種植目前是全村發展勢頭最好的產業。

二是油菜籽種植。全村共發展油菜籽種植約500畝,畝產約200斤,市場價約1.8元/斤。油菜籽通常在5月份收穫,不影響水稻等主要作物的種植,因此村民積極行較高,發展勢頭良好。

三是麻竹筍種植。全村共發展麻竹筍900餘畝,大部分麻竹已經種植七年左右,現正進入高產期,畝產約3噸(鮮筍子)左右,每斤市場價約1元,幹筍子市場價可達30元/斤左右。但由於運輸困難、路況較差、買家難尋、分散銷售等問題使麻竹筍銷路不好,一直無法為村民增收,造成村民積極性不高,影響全村增收計劃。

四是山羊及家禽養殖。全村養殖業主要以農户散養為主,還未發展成產業。山羊養殖除3社陸秀昌養100餘頭、6社張紹軍80頭以外,其餘農户還處於觀望狀態,主要以養少量雞鴨為主。我村計劃明年將培養3家養羊大户,計劃實現養羊500頭以上。

5、收入結構

全村收入以種養殖為主,人均年收3594元,共有低保户110人,全村常年在外務工人數約800人左右。

三、 羣眾需要及主要矛盾

目前,羣眾最急切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公路、飲水、山坪塘及堰溝的整修方面。一是廣雙公路、藻雙公路的硬化及修整從雙庫到xx溝口途經1、2、4、5、6、7社的泥巴路,交通是全村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化肥運不進農產品運不出直接影響全村農業產業發展。二是全村的飲水問題,希望飲水工程覆蓋全村各個社。三是山坪塘及三條堰溝的維修,關係到全村農作物的灌溉。

目前,我村最主要的矛盾有以下方面:

一是村支兩委扣發每畝20元退耕還林保證金,全村共計1.8餘萬元,致使村支兩委與村民矛盾加深,上訪不斷。2014年,全村退耕還林約900餘畝,為促使村民管護好自己的林地,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先扣發每畝20元退耕還林款,作為保證金。如果村民自行管護並驗收合格,將退還保證金;若管護不合格,由村支兩委統一組織人員管護,保證金將不予退還。由於村上無法償還修建廣雙公路的欠款,村支兩委決定先將1.8萬保證金用於償還農民工工資,因此現在無錢退還給羣眾,致使矛盾加深。

二是位於11社老鷹崗部分村名未對林地進行管護,致使驗收不合格,村支兩委曾先後多次組織人員對老鷹崗區域內共計33.99畝的林地進行統一管護,因此,村支兩委決定不予退還老鷹崗部分村民半年退耕還林的補助,致使老鷹崗部分村民與村上矛盾加深。

四、 村支兩委發展規劃

1.發展經濟,做好“萬元增收”工作,增加農民收入及集體收入;

2.培養3家養羊大户,3社陸秀昌、陸安維、6社張紹軍,計劃實現養羊500頭以上;

3.做好綦江鐵礦九社採空區、危房改造和馬桑溝大坵溝二公里維修整治;

4.與鎮政府、縣税務局協調,做好馬頭溝危庫整治工作;

5.抓好南泥溝水庫的危牆建設;

6.做好藻雙公路六公里的維修工作;

7.4、5、6、7四個社五公里社級公路維修;

8.做好xx到適中2014米斷頭公路(xx10社到梅子7社,8、9、10、11社共1500餘人受益)維修。

9.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全年種植紅高粱500畝,油菜500畝。

xx鎮xx村

2014年12月10日

第四篇:村情調研報告

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對**鄉**村農村環境衞生打整治情況的

調研報告

為了廣泛、深入、紮實、有效地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其中開展好縣委提出的“八個專項行動”,來進一步摸清我縣實情,理清發展思路,明確主攻方向,完善發展措施,切實研究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加快清水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科學步伐,我部門領導班子通過組織幹部職工按照縣委安排深入到**鄉**村對該村的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情況進行了專項調研,現就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村位於**鄉中心部位,屬鄉政府駐地,轄上王、下王、東坡、西坡4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372户1802人,全村有勞動力資源268人,2014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4136元。有耕地面積5999畝,其中有撂荒地451畝,歷年建核桃1401畝,2014年新建核桃3120畝,全村有磚木結構房屋農户257户,土木結構房屋農户143户。該村共有新農村點3處,共43户,佔全村的12%,自然村小巷道基本實現水泥路。享受低保待遇102户303 人,五保 10 户。該村在開展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活動以來,通過召開動員會議,組建領導小組,定期不定期的組織羣眾開展環境衞生大整治,同時對全村劃分了片區,落實了區域負責人,建立了長效機制,使全村上下的環境衞生進一步好轉,人們對農村環境衞生的認識進一步提高。- 1 -

二、農村環境整治的基本情況。

“村容整潔”是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農村文明程度、推動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關鍵所在。**村為**鄉政府所在地,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良好,全村近年來通過“一事一議”及新農村建設等項目,使全村小巷道硬化基本實現全覆蓋。在我縣開展農村環境衞生專項整治行動以來,該村在當地鄉黨委、政府的指導下,對開展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主要做了一下工作。一是成立領導組織,成立了以村黨總支書記***為組長,兩委幹部為成員的領導班子,把全村劃分為六個責任區,分片包乾,責任到人。二是制定規劃目標,根據全村的實際,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村莊整治工作。該村共聘請了6名保潔員,(更多好文章請關注)並聘請專人負責垃圾清運,共建立了13個垃圾池,並且正在緊鑼密鼓的繼續在有需要的地方新建,宣傳發動共書寫標語3條,懸掛橫幅2條。三是利用自身特色,該村向全村的衞生保潔員嚴格要求,要求定時定點開展垃圾的清掃工作,並由各個自然村內的老黨員、老幹部做羣眾督察員,督促他們做好環境整治工作。四是宣傳號召並舉,加大整治力度全民總動員,大力宣傳,廣泛號召。商鋪實行“門前三包”,由村內專職人員集體清運,集中處理。在集中整治階段,村委下大力氣,安排專人負責,開展環境整治大清潔,清理衞生死角。五是建立各項制度,落實長效機制我村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如保潔員的管理制度、保潔制度等。村兩委包片責任到人,組建了檢查小組,保證每月兩次檢查,對檢查中成績明顯的保潔員當即給予適當獎勵,對檢查中未盡到保潔職責的保潔員按照管理制度進行懲罰,並對不合格地點進行整改,特別差的要在村內廣播點名批評。

三、存在的問題

- 2 -

1、村民的總體文化素質不高,思想觀念落後,該村村民大部分為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文化素質整體較低,思想觀念比較落後,文明意識不強,導致亂扔垃圾的現場時常發生。

2、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村裏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導致環境衞生整治的力度不大,參與的羣眾較少,範圍不廣。

3、農村環境整治不夠廣泛,雖由於**村為鄉政府所在地,街道,主街道環境衞生形成了環境衞生整治的習慣,但自然村和比較偏僻的地帶開展環境衞生整治的力度還不夠大。5、村級公共活動場所缺乏體育健身器材,村級老年活動室條件簡陋,嚴重阻礙了村裏的精神文明建設進程。

4、村民意識不強,對各自家庭院內院外及周邊存在亂搭亂建,隨意佔道擺放麥堆的現象經常發生,導致村容不夠整潔,雖然該村常期要求村民應保持村容整潔,但積習難改,大家對家居衞生不是很注意。

5、綜合整治經費得不到保障,環境整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鄉是地理位置比較偏遠,經濟條件比較差,財政財力困難,農村環境治理資金遠不能滿足建設要求,因此在落實配套整治資金過程中存在很大難處。各村的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池已經建設完成,也開始投入使用,但是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中轉、處理以及運輸等多個環節尚未步入正常軌道。而垃圾清運、保潔,環衞設施建設及維護,環衞設備購買、更新及日常維護等等僅靠一次性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

- 3 -

6、長效管理機制不完善,農村環境衞生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而非一項一勞永逸的工作,必須建立健全一個統一管理機制。一是缺乏農村環境衞生管理總體規劃。長期來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沒有對農村的環境衞生的總體規劃進行統籌,農村環境保護條件不充分,工作很難全面、協調、有序地開展。二是農村環境衞生保潔隊伍力量薄弱。農村保潔隊伍的參差不齊以及機械裝備的缺乏,挑選保潔員是出於對老弱病殘人員的照顧,而不考慮此類人員能不能擔負起職責;**村雖然配備了專職保潔員,但是疏於管理,缺乏監督考核,幹好幹壞一個樣。三是農村環保宣傳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資金等條件限制,保護農村環境的宣傳教育還沒有真正深入到農村。

三、調查結論和建議

針對調研時所出現的問題,在聽取村民意見建議之後,得出以下結論。

1、多種方式共舉,提高村民素質。

農村環境衞生整治,不僅僅是改造農村環境的問題,更是對村民舊傳統、舊思維破除的過程,能否爭取到羣眾的理解和支持,事關此次整治成敗。建議通過廣泛的、大張旗鼓地宣傳環境整治和文明衞生的重要性,宣傳傳統劣習和不良衞生習慣的的危害性,提高廣大村民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環境衞生意識,形成一個“文明衞生光榮、破壞環境可恥”的新風尚。比如發放《環境衞生整治倡議書》、《村民環境衞生保潔須知》,利用標語、橫幅、黑板報等形式,讓村民天天聽“整治”、日日見“整治”,耳濡目染地產生改變;比如通過學校引導教育,讓孩子成為監督家長的有效“武器”,讓村民產生愛護環境為榮、破壞環境為恥的榮辱觀;比如開展評選“星級文明衞生户”,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調動羣眾參與熱情,積 - 4 -

極投身到環境衞生整治中來。比如完善修訂村規民約,規範約束個人家庭衞生、居住小區衞生和公共場所衞生行為,對不講衞生、不講文明的行為給予批評教育或一定的經濟處罰,並公開曝光,促使羣眾規範個人衞生行為。

2、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為經濟的發展夯實基礎。 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先導性要素,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要想實現農村生產發展、經濟繁榮和農民收入的持續增加,必須重視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不斷加強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建設,改善道路交通條件,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和農業科技裝備水平,以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積極爭取各種項目資金給予扶持。

3、多種方式相結合,切實改變環境衞生髒亂差的現象。 一是加強村級農村環境整治領導小組的檢查力度,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將領導小組人員劃分到每個自然村、每個片區、每條街道,負責計劃的制定、任務的分解、工作的落實等工作,同時,各自然村成立清潔隊伍,劃分了路段,責任落實到户到人。二是加大力度宣傳,積極組織動員羣眾經常參與到全村的環境衞生大整治的行列當中,主要採取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發放宣傳冊、召開廣播會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環境衞生治理的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具體措施等,同時加強對村民的意識教育,提高羣眾的文明意識。三是突出重點,多措並舉,結合千名科級幹部下基層活動,聯村單位幹部職工集中的時間深入各聯繫村,指導環境衞生的整治工作,並參與到其中,與羣眾一道開展以清運垃圾、柴草、糞堆、污泥污水、拆除影響巷道暢通的臨時和非法建築物為主的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來徹底解決村內垃圾亂倒、柴草亂放、糞土亂堆、亂搭亂建、 - 5 -

巷道狹窄不暢、污泥污水橫流等髒亂差的現象,來改變村莊環境面貌。

4、加強對農村環境衞生整治的資金支持,進一步擴大保潔人員隊伍建設。目前,國家和省裏對農村環境整治投入有限且涉及多個部門,但對農村其他工作的投入卻不少。建議在不改變資金用途的前提下,以縣、市為單位,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和涉農環保獎金,尤其是利用好“一事一議”等,將農村環境整治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連村路建設、新農村建設科技示範工程、農村安全飲用水工程、文明村鎮建設、農村改水改廁、農網改造、村衞生室、農村書屋建設等有機結合,聚合財力,集中區域,統籌使用,抓好試點,從而產生集聚效應,起到示範帶動作用,推動農村的全面進步。同時,借鑑我縣對低保户的管理辦法,讓低保户參與到環境衞生整治的行列當中,建立制度,開展義務清掃活動,進一步擴大保潔人員隊伍建設。

5、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爭取更加和諧的農村社會環境。 建設農村和諧社會首先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在農村,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應當是農村及農業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相和諧,農村及農業經濟活動的需求增長與自然生態系統供給能力相適應,形成人與自然共同生息與協調發展關係。應該注重農户經濟增長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的、可持續的發展關係。其次要實現人與人和諧。在人與自然的矛盾日趨尖鋭的基礎上必然伴隨着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鋭,這就使當代人之間、當代人與後代人之間的矛盾加劇,成為農村與農業發展的重大矛盾。因此,人與人應該和諧發展,不僅要代內相和諧,而且要代際相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要一代更比一代和諧。

- 6 -

第五篇:村情調研報告

淺析**村經濟發展路子

2014年6月

根據4月2日全縣春耕春播暨萬元增收工程和4月6日全縣千人“三進三同”暨促農增收動員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結合本鎮“三進三同”活動的總體安排和要求,我於4月8-13日和6月13-19日期間,深入**村7組與農户 “同吃同住同勞動”,體驗農村生產生活現狀,讓我感受頗深,啟發很大,收穫也不小。通過一週多的走訪調查,立足**村實際,本人就該村社會經濟發展提出一些膚淺的認識和看法。

一、**村基本現狀

**村位於**鎮東南部,距縣城34公里,離**場鎮15公里,彭普公路經過2個組,村委在彭普公路旁邊,區位優勢較明顯。該村有11個組838户3310人,有勞動力2490人,其中外出務工人893人。全村區域面積15.8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83畝,其中田829畝,以水稻、玉米、蔬菜、紅薯等為經濟作物,外出務工是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人均純收入4184元。全村30%的村民吃上了自來水,擁有村組公路12公里,仍有3個組未通公路,農網改造全面結束,有1所村小、1個紅磚廠、3個機制磚廠、1個小釀酒坊、3個村級醫療點,區域經濟發展較快。

二、全村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分析

**村離縣城和**場鎮較近,交通便捷,信息傳遞快,與我鎮涼風、白果等村相比有着明顯的區位優勢,社會經濟發展應相對較快,但事實上全村的發展並不理想,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全村仍有相當一部分村民的吃水問題未解決,村組公路路況差,未硬化,仍有3個組未通公路,且通到農户家中的公路更少,沼氣池、人行便道、改廁等基礎設施很少;二是無特色產業支撐,全村僅有養豬大户2户,且規模小,示範帶動作用小,農業生產以水稻、玉米、蔬菜、紅薯為主,經濟效益不明顯;三是全村企業少,除紅磚廠以外,其它企業均只有2-3人;四是資源貧乏,除7、8、11組林業資源多以外,其它資源很少;五是無專業技術人才,大部分青壯年無專業技能,全靠勞力在外務工掙錢,在家均為年老體弱和婦女兒童,只能種植傳統農業;六是小農意識嚴重,多數村民只滿足於現狀,村組幹部對全村發展謀劃少,缺乏開拓創新思維。

三、加快**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措施和建議

(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渠道爭取資金投入。結合**村的地理區位優勢,編制適合該村實際的一些可行性項目,制定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充分利用各種方式,吸納客商在**村投資興辦企業,達到財政增税,企業贏利的目的,同時還可解決當地村民的就業問題,增加農户收入。同時,積極爭取水利、扶貧、畜牧、衞生等項目資金的支持,最大限

度的爭取資金投入,為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一是新修公路15公里,改建公路10公里,同時新修部分村民、院落公路20,解決村民遠輸難問題;二是修建人飲工程9處,全面解決很大一部分村民的飲水難問題;三是新修人行便道20公里,解決村民的出行難問題;四是完善村級醫療站建設,配備技術較好的村級醫生,解決村民的就醫問題;五是新修沼氣池500口,解決村民的燃料問題;六是實施改廁工程500個,解決村民的衞生問題。

(三)發展觀光農業,打造鄉村特色農家樂。利用與縣城較近的優勢,根據全村的土地規模和現狀,發展300畝油菜、300畝小麥、300畝紅薯、500畝板粟、同時發展100畝大棚蔬菜、100畝温室育苗、500頭生豬繁育基地等觀光農業,這不僅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還可吸引很多城市居民在不同的季節來張家村休閒參觀。在此基礎上,規劃打造一批鄉村特色農家樂,保證到**村休閒參觀的人體驗農村生產的氣息,做到吃、住、行、娛樂等一條龍服務,為城鎮居民度週末提供方便,從而增加地方收入。

(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為村民就業創造條件。銜接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以及有關專家,定期不定期在**村舉辦各類培訓班,保證16-60歲的村民都有一門技術或一門學

問,擴大村民就業面,解決農村就業難問題,特別是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村民,真正掌握養殖或農業生產技術,提高單產水平,增加經濟收入。

(五)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以農户萬元增收工程為契機,結合**村的森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山羊、肉牛、土雞等林下經濟作物,特別是5、6、7、9、10、11組,確保在2014年全村95%有勞動力的農户實現增收1萬元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