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縣城建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23W

縣城建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山區縣城建設與管理現狀的調研報告

我們_____是一個純山區縣,_____縣城是一個典型的山城。山區縣城建設和管理既有一般縣城建設管理的共性,也有鮮明的個性。近年來,加強我縣城市建設與管理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就_____山區縣城建設與管理問題在調研的基礎上,作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一、_____縣城建設與管理的現狀

【第2篇】縣城建設與管理情況的調研報告

縣城是一個縣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一個縣最敞亮的窗口,縣城建設在某種程度上既反映黨委政府的發展脈絡,也呈現該地區人民的精神風貌,更能夠看出居住於此的人們的時代氣息和生活熱情。圍繞陵川縣城建設與管理這個議題,筆者深入崇文鎮、住建局、城管中心等21個單位,通過召開專題座談會議、進行實地視察調研等方式,查找陵川縣城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探究縣城建設與管理的辦法,以期形成強大合力,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一、縣城建設與管理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陵川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打造中原地區最具影響的生態休閒旅遊健康度假中心的目標,大力推進縣城建設與管理,縣城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

強化縣城綜合治理,市容市貌明顯好轉。陵川縣委、縣政府不斷強化縣城綜合治理工作,先後開展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年和城鄉環境整治推進年活動,加大環境衞生整治力度,全力提升環境綜合整治水平。建成了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縣城範圍內推行垃圾不落地管理模式,生活垃圾日清日運,環境衞生狀況明顯好轉;在縣城主要街道路口和事故易發路段完善了紅綠燈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和交通信號燈;在縣城主要街道安裝了隔離護欄,施劃了標誌標線,加強了交通治安秩序整頓,規範了交通秩序。加大了牆體美化、街巷硬化、社區綠化、街道亮化、空氣淨化推進力度,美麗縣城建設初見成效。陵川縣城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級衞生縣城,2022年獲得全省十佳衞生縣城榮譽稱號。

二、縣城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從調研情況來看,所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縣城規劃統領不夠。縣城總體規劃不能有效發揮規劃的引領和指導作用。有總規無詳規,使規劃的剛性約束力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在縣城的建設中,出現了公共活動場所建設滯後、公共活動空間受擠壓、道路交通不暢等現象。

縣城管理合力不足。目前,縣住建局、城管中心、國土局、交警隊、崇文鎮及七社區均有縣城建設與管理的監管職責,但協調配合不到位,遇到難題有相互推諉現象,使一些焦點難點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生態優勢體現不明。近年來,儘管在縣城綠化和環縣城綠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於生態理念與現有建築、技術水平、資金狀況等因素的制約,縣城綠化率仍然偏低,未能有效體現出我縣的生態優勢,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建設任務依然艱鉅。

公共服務設施不全。在縣城建成區範圍內,公廁數量過少,貿易市場建設滯後,流動商販在繁華地段擺攤叫賣屢禁不止,缺乏公共停車場所的規劃建設,車輛亂停亂放、擠佔交通道路,停車難問題突出。文化、娛樂休閒等公益性設施建設相對不足,不能滿足羣眾文化、健身、娛樂、休閒的需求。

三、加強縣城建設與管理的建議

(一)儘快完善規劃編制工作,強化規劃的剛性約束,發揮好規劃對縣城建設的引領作用

1. 儘快編制出台區域詳規。要依據總體規劃,儘快編制出台區域性詳規、控制性詳規,做到建設有序、管理有規。規劃編制的各項指標設計要具有前瞻性、科學性、長遠性,結合規劃編制好土地利用規劃,預留教育、衞生、文化事業發展的空間和城市綠化及公共設施配套、公眾活動場地。要着力搞好一心、兩軸、四片區的規劃編制工作,在抓好縣城發展的基礎上,推進縣城平城同城發展,沿長陵公路規劃物流商貿等產業,合理引導新上項目和不宜在中心城區經營的項目向沿線轉移,提高縣城的承載能力和輻射功能,拓展縣城發展空間、提供產業支撐。

2. 加強規劃宣傳,強化規劃意識。要利用陵川電視台、政府公眾信息網、陵川新聞等宣傳媒體和會議、論壇等形式,做好縣城規劃相關知識和內容的宣傳,讓各部門各單位認識規劃、遵守規劃、執行規劃,同時,對違反規劃的單位和個人在依法查處的基礎上公開曝光,起到警示作用。

3. 強化規劃的實施和監督。要建立健全規劃行政執法責任制,依法保證規劃的實施,增強規劃的嚴肅性和約束力。要堅持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要定期評估和評議規劃的實施和執行情況,強化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國土、環保、住建、城管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行政執法力度,樹立規劃的權威性。要認真落實規劃管理工作分級負責制度,對監管不力,造成重大損失的,應當認真查處。

【第3篇】縣城建設管理的現狀調研報告

xx縣城是一個縣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一個縣最敞亮的窗口,縣城建設在某種程度上既反映黨委政府的發展脈絡,也呈現該地區人民的精神風貌,更能夠看出居住於此的人們的時代氣息和生活熱情。圍繞xx縣城建設與管理這個議題,筆者深入崇文鎮、住建局、城管中心等21個單位,通過召開專題座談會議、進行實地視察調研等方式,查找xx縣城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探究縣城建設與管理的辦法,以期形成強大合力,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一、縣城建設與管理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xx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打造“中原地區最具影響的生態休閒旅遊健康度假中心”的目標,大力推進縣城建設與管理,縣城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

縣城建設步伐加快,發展框架持續拉大。近年來,xx縣確立了“北控、南擴、東進”的建設思路,提出了“一心、兩軸、四片區”的建設目標和規劃佈局,將縣城規劃範圍由17村(社區)擴大至23個村(社區),控規面積由30平方公里擴大至53平方公里,拓展了縣城發展空間,提升了縣城綜合承載能力,為人口集聚、產業發展、城鎮化建設推進奠定了基礎。

強化縣城綜合治理,市容市貌明顯好轉。xx縣委、縣政府不斷強化縣城綜合治理工作,先後開展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年”和“城鄉環境整治推進年”活動,加大環境衞生整治力度,全力提升環境綜合整治水平。建成了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縣城範圍內推行“垃圾不落地”管理模式,生活垃圾日清日運,環境衞生狀況明顯好轉;在縣城主要街道路口和事故易發路段完善了紅綠燈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和交通信號燈;在縣城主要街道安裝了隔離護欄,施劃了標誌標線,加強了交通治安秩序整頓,規範了交通秩序。加大了牆體美化、街巷硬化、社區綠化、街道亮化、空氣淨化推進力度,美麗縣城建設初見成效。xx縣城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級衞生縣城,xx年獲得全省“十佳”衞生縣城榮譽稱號。

重視縣城綠化美化,生態環境逐步改善。縣委、縣政府從綠化美化入手,實施了環縣城綠化工程,完成綠化面積近3000畝;實施了崇安公園、郝經公園等景觀公園建設和綠化工程,園林綠化面積達到400餘畝;實施了縣城主、次幹道的綠化工程,綠化里程達20.9公里;實施了社區公共綠地建設工程,綠化覆蓋率達38.8%,綠地率達31.2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9.5平方米。近四年來,縣城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年均達355天,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100%,縣城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公共服務持續跟進,民生工程惠及百姓。縣委、縣政府把民生改善作為縣城建設的重中之重,大力推進縣城集中供水、供熱、供氣工程。目前,縣城建成區內,自來水管網集中供水覆蓋率達到99%,飲用水安全水質達標率100%;集中供熱管網覆蓋面積達到191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率達到70%;集中供氣管網覆蓋9300户,用氣户數達到6750户,集中供氣率達到70%。狠抓了教育基礎設施改善,縣城高中達到44軌,國中38軌,國小24軌,幼兒園達到13所。在縣城內公共場所配置了體育健身器,新建了棋源廣場公益大舞台,新開工了城南全民健身公共體育場項目。保障性住房建成766套,緩解了低收入羣眾的住房壓力。客運中心即將投入使用,城市公共交通有序發展,為羣眾出行提供了便捷服務。

二、縣城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從調研情況來看,所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縣城規劃統領不夠。縣城總體規劃不能有效發揮規劃的引領和指導作用。有總規無詳規,使規劃的剛性約束力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在縣城的建設中,出現了公共活動場所建設滯後、公共活動空間受擠壓、道路交通不暢等現象。

縣城管理合力不足。目前,縣住建局、城管中心、國土局、交警隊、崇文鎮及七社區均有縣城建設與管理的監管職責,但協調配合不到位,遇到難題有相互推諉現象,使一些焦點難點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生態優勢體現不明。近年來,儘管在縣城綠化和環縣城綠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於生態理念與現有建築、技術水平、資金狀況等因素的制約,縣城綠化率仍然偏低,未能有效體現出我縣的生態優勢,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建設任務依然艱鉅。

公共服務設施不全。在縣城建成區範圍內,公廁數量過少,貿易市場建設滯後,流動商販在繁華地段擺攤叫賣屢禁不止,缺乏公共停車場所的規劃建設,車輛亂停亂放、擠佔交通道路,停車難問題突出。文化、娛樂休閒等公益性設施建設相對不足,不能滿足羣眾文化、健身、娛樂、休閒的需求。

三、加強縣城建設與管理的建議

(一)儘快完善規劃編制工作,強化規劃的剛性約束,發揮好規劃對縣城建設的引領作用

1.儘快編制出台區域詳規。要依據總體規劃,儘快編制出台區域性詳規、控制性詳規,做到建設有序、管理有規。規劃編制的各項指標設計要具有前瞻性、科學性、長遠性,結合規劃編制好土地利用規劃,預留教育、衞生、文化事業發展的空間和城市綠化及公共設施配套、公眾活動場地。要着力搞好“一心、兩軸、四片區”的規劃編制工作,在抓好縣城發展的基礎上,推進縣城—平城同城發展,沿長陵公路規劃物流商貿等產業,合理引導新上項目和不宜在中心城區經營的項目向沿線轉移,提高縣城的承載能力和輻射功能,拓展縣城發展空間、提供產業支撐。

2.加強規劃宣傳,強化規劃意識。要利用xx電視台、政府公眾信息網、xx新聞等宣傳媒體和會議、論壇等形式,做好縣城規劃相關知識和內容的宣傳,讓各部門各單位認識規劃、遵守規劃、執行規劃,同時,對違反規劃的單位和個人在依法查處的基礎上公開曝光,起到警示作用。

3.強化規劃的實施和監督。要建立健全規劃行政執法責任制,依法保證規劃的實施,增強規劃的嚴肅性和約束力。要堅持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要定期評估和評議規劃的實施和執行情況,強化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國土、環保、住建、城管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行政執法力度,樹立規劃的權威性。要認真落實規劃管理工作分級負責制度,對監管不力,造成重大損失的,應當認真查處。

(二)努力加強隊伍建設,探索有效管理模式,以持續的綜合整治提升縣城管理水平

1.嚴格落實監管責任。一要明確住建、城管、交警、崇文鎮及各社區的監管責任,明確規定縣城管中心為城管牽頭單位,其他部門配合,或是整合各相關單位監管資源,將從事監管工作的人員抽調出來,歸由縣城管中心統一管理,統一指揮,形成有效的協調聯動機制,增強監管合力。二要強化績效考核,把縣城的主要道路、重點地段和社區劃分成若干“責任段、責任區、責任片”,片區包乾、責任到人。三要根據縣城管理的目標、內容和要求,將涉及縣城管理的責任分解到社區及各有關部門,列入年度工作目標。

2.加強城管隊伍建設。一要狠抓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二要嚴格規範執法,樹立良好形象。三要加大資金支持,提供經費保障。

3.持續推進綜合整治。一要狠抓市容環境整治。切實加強主要街道、公園等公共活動場所和集貿市場及其周邊環境的整治,徹底清理衞生死角,抓好施工建築垃圾清運,防止沿路拋灑污染環境。二要大力整治公共秩序。交警部門要完善交通標誌標線,落實定點定崗執勤與流動巡查制度,嚴厲查處車輛亂停亂放行為,及時疏導交通堵塞。工商部門要進一步規範沿街店鋪的經營秩序,認真落實沿街商户門前“五包”責任制。城管部門要加強店外經營、佔道經營整治,做到坐商進店、遊商進市;要禁止店外亂搭亂建臨時建築物和構築物,要強化對沿街商鋪慶典活動和喪事祭奠等佔道行為的約束。三要狠抓社區和各單位的綜合整治。

4.不斷完善監督機制。一要加強工作監督。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加強對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的監督。二要加強巡視檢查。建議以離退休老幹部為主體組織一支志願者隊伍,對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日常巡查監督,切實加強對縣城區域內街道、小區、單位的監督檢查,對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並督促解決。

(三)突出旅遊縣城理念,打造優美生態環境,發揮縣城對旅遊產業的推動作用

1.要提升旅遊功能。縣城是全縣的窗口和龍頭,圍繞xx縣打造“中原地區最具影響的生態休閒旅遊健康度假中心”的功能定位,高起點、高水平規劃建設縣城是推動全縣旅遊產業發展的有力抓手。一要集中在城南新區和舊城區搞好旅遊接待服務設施的佈局規劃,完善吃、住、行、遊、購、娛的功能,特別是利用城南緊鄰高速公路的優勢,精心打造太行山國際圍棋文化產業園區,率先起到宣傳中心、展示中心、集散中心的作用。二要加緊建設接待服務設施。三要全力營造旅遊氛圍,縣城主要路口、主要街道和公共活動場所都要在醒目位置設置宣傳牌和指示牌,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環境營造,充分體現旅遊特色。

2.要增加文化內涵。一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以廣告宣傳、街道命名、公園建設、商業冠名等方式,將圍棋文化、郝經文化、狀元文化、金元古建文化等要素融合到縣城建設中,擴大文化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二要使優秀的民間文化有充分展示的空間併發揚光大,要藉助博物館、文化館、曲藝隊、鳴鹿根雕、社會團體和各類民間文化精英的力量,採取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利用節慶、集會、廟會、比賽、競賽、專業展示,傳播和弘揚一批特色文化作品和文化產品。三要加大現代文化的傳播和創新。要着力加快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如縣博物館、游泳館、電影院和劇院,儘快完善文化館、圖書館、健身館的配套建設並免費開放。繼續辦好xx大講堂(文明大講堂),以加強優秀文化傳播的主陣地建設,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展示活動,擴大xx文化品牌的影響。

3.要突出生態優勢。縣城周邊羣山環抱,四周生態良好。要緊緊抓住生態綠化這一主題,儘快編制縣城綠地系統規劃,定標準、定時間、定任務,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強力推進縣城生態建設,要“見縫插針”造林植樹,為縣城增添綠色。要重點建設一批公共綠地、園林街道、花園式小區,要抓好社區綠化、單位綠化、廠礦綠化、道路綠化、景區綠化,體現經濟實用、樹種多樣、多層次複合綠化效果,構建生態縣城格局。要對縣城周邊有生態功能的山體和已經成林成景的綠地,實行封閉措施,禁止開發和修建,以豐富的植被營造出天藍、地綠、水清、氣爽的人居環境。

4.要體現山城特色。要立足構建和完善有xx特色的城市規劃發展框架體系,充分利用我縣山體地貌條件、高低錯落的地形、生態植被良好的環境和歷史文化風情特點,精心營造獨具匠心的城市環境景觀。要保持xx山城的特徵,慎挖慎毀山體,做到尊重自然,以山為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縣城的規劃,特別是道路的規劃要充分考慮山城特點,適應山城需要,因地制宜,合理佈局。要注重建築造型、風格、色彩的協調性,注重城市景觀的整體效果,使每個片區、每條街道、每棟建築都與山城環境協調統一。

(四)着力健全公共服務,構建宜居宜業家園,發揮好縣城對城鎮化建設的帶動作用

1.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一要優先抓好市政道路建設。當前急需疏導的路段有鴻雁街一中段、康復路華麗港段、望落路北關實驗國小段;亟待新建和改進的街道有黃圍東街至陵修路段、狀元路司法局至小召段、崇安東街至仕林苑段、望落北路至石圪節段。要按照先地下、後地上原則,廣電、電信、供電等線路系統和給排水等管網系統,按照統一規劃設計、統一配套建設,避免反覆開挖和重複建設。

二要加強社區基礎設施的配套。在舊城改造和新建項目時,要將停車場、公廁、商貿、文體場所和社區醫療服務等與具體項目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

三要加快市場建設。要統籌科學規劃,加快建設一批專業市場(如蔬菜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切實解決市場容量限制帶來的馬路、街道市場擁擠等問題,並輻射和帶動周邊農村城郊經濟的發展。

四要強化產業配套。在縣城周邊合理佈局二、三產業,實施縣城建設與產業開發統籌推進,融合發展。全面放開縣城落户限制,消除城鄉壁壘,制定鼓勵投資創業的政策,促進城鄉居民創業就業,合理引導產業和人口向縣城及周邊聚集,推進城鎮化發展。

2.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設施。

一要大力推進“三供”(供水、供熱、供氣)服務工作,在保證水量的前提下,確保飲用水質量,做到安全用水、節約用水;要抓緊建設熱源廠二期工程,推進供熱管網建設力度,提高縣城集中供熱能力和覆蓋率;要加快集中供氣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努力擴大供氣覆蓋面,不斷滿足縣城居民生活所需。

二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抓好垃圾、污水處理等工程,採取切實措施,使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正常運行;加強廢水、廢氣、廢渣全面有效治理,更好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不斷充實完善公共交通體系,合理佈設公共停車場,規劃建設地下停車場,鼓勵沿街沿路單位停車泊位向社會開放。

三要繼續大力推進文化、教育、衞生、體育等設施改善和事業的發展。保證每個社區及大型居民區都要有一定規模的文體活動場地。提倡移風易俗,推進殯葬制度改革,配套推進公墓建設。

3.努力提升居民綜合素質。

一要抓教育提高。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認真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開展“愛我xx、愛我家園”、“講文明,樹新風”教育活動,引導和教育居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切實增強居民對縣城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責任感,主動融入縣城建設管理中。

二要抓規範養成。加大城市管理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強化居民守法意識和自律意識。通過規範管理,使廣大居民的文明言行變成自覺行動。

三要抓輿論引導。充分運用電視新聞,報刊媒介,發放宣傳資料等宣傳手段,及時報道正反兩方面的典型,充分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引導羣眾、教育羣眾,不斷增強文明意識、公德意識和城市意識。

4.切實重視民生問題的解決。今後在縣城建設中,必須妥善處理好房屋拆遷和土地徵用兩大問題。在房屋拆遷方面,要做到把握政策、依法推進、補償公開透明,把矛盾消除在拆遷前,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要在政府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村民自願自治的作用。在土地徵用方面,要做到嚴守規劃、依法徵用、補償到位,同時要優先解決好社區失地農民的就業和生活保障問題。發展好勞動密集型項目,抓好社區失地農民就地安置,不因縣城建設造成失地農民返貧或失業。社區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土地補償費,幫助失地農民繳納養老保險金,解決好失地農民的養老問題。要改變失地農民的就業觀念,加強對失地農民和新增就業人口的職業培訓,增強農民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加快縣城户籍制度改革,將低收入居民納入城市低保政策範圍,切實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努力構建和諧幸福宜業宜居家園。

縣城建設管理的現狀調研報告

【第4篇】最新關於陵川縣城建設與管理情況的調研報告

縣城是一個縣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一個縣最敞亮的窗口,縣城建設在某種程度上既反映黨委政府的發展脈絡,也呈現該地區人民的精神風貌,更能夠看出居住於此的人們的時代氣息和生活熱情。圍繞陵川縣城建設與管理這個議題,筆者深入崇文鎮、住建局、城管中心等21個單位,通過召開專題座談會議、進行實地視察調研等方式,查找陵川縣城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探究縣城建設與管理的辦法,以期形成強大合力,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一、縣城建設與管理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陵川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打造“中原地區最具影響的生態休閒旅遊健康度假中心”的目標,大力推進縣城建設與管理,縣城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

縣城建設步伐加快,發展框架持續拉大。近年來,陵川縣確立了“北控、南擴、東進”的建設思路,提出了“一心、兩軸、四片區”的建設目標和規劃佈局,將縣城規劃範圍由17村(社區)擴大至23個村(社區),控規面積由30平方公里擴大至53平方公里,拓展了縣城發展空間,提升了縣城綜合承載能力,為人口集聚、產業發展、城鎮化建設推進奠定了基礎。

強化縣城綜合治理,市容市貌明顯好轉。陵川縣委、縣政府不斷強化縣城綜合治理工作,先後開展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年”和“城鄉環境整治推進年”活動,加大環境衞生整治力度,全力提升環境綜合整治水平。建成了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縣城範圍內推行“垃圾不落地”管理模式,生活垃圾日清日運,環境衞生狀況明顯好轉;在縣城主要街道路口和事故易發路段完善了紅綠燈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和交通信號燈;在縣城主要街道安裝了隔離護欄,施劃了標誌標線,加強了交通治安秩序整頓,規範了交通秩序。加大了牆體美化、街巷硬化、社區綠化、街道亮化、空氣淨化推進力度,美麗縣城建設初見成效。陵川縣城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級衞生縣城,xx年獲得全省“十佳”衞生縣城榮譽稱號。

重視縣城綠化美化,生態環境逐步改善。縣委、縣政府從綠化美化入手,實施了環縣城綠化工程,完成綠化面積近3000畝;實施了崇安公園、郝經公園等景觀公園建設和綠化工程,園林綠化面積達到400餘畝;實施了縣城主、次幹道的綠化工程,綠化里程達20.9公里;實施了社區公共綠地建設工程,綠化覆蓋率達38.8%,綠地率達31.29%,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9.5平方米。近四年來,縣城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年均達355天,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100%,縣城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公共服務持續跟進,民生工程惠及百姓。縣委、縣政府把民生改善作為縣城建設的重中之重,大力推進縣城集中供水、供熱、供氣工程。目前,縣城建成區內,自來水管網集中供水覆蓋率達到99%,飲用水安全水質達標率100%;集中供熱管網覆蓋面積達到191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率達到70%;集中供氣管網覆蓋9300户,用氣户數達到6750户,集中供氣率達到70%。狠抓了教育基礎設施改善,縣城高中達到44軌,國中38軌,國小24軌,幼兒園達到13所。在縣城內公共場所配置了體育健身器,新建了棋源廣場公益大舞台,新開工了城南全民健身公共體育場項目。保障性住房建成766套,緩解了低收入羣眾的住房壓力。客運中心即將投入使用,城市公共交通有序發展,為羣眾出行提供了便捷服務。

二、縣城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從調研情況來看,所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縣城規劃統領不夠。縣城總體規劃不能有效發揮規劃的引領和指導作用。有總規無詳規,使規劃的剛性約束力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在縣城的建設中,出現了公共活動場所建設滯後、公共活動空間受擠壓、道路交通不暢等現象。

縣城管理合力不足。目前,縣住建局、城管中心、國土局、交警隊、崇文鎮及七社區均有縣城建設與管理的監管職責,但協調配合不到位,遇到難題有相互推諉現象,使一些焦點難點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生態優勢體現不明。近年來,儘管在縣城綠化和環縣城綠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於生態理念與現有建築、技術水平、資金狀況等因素的制約,縣城綠化率仍然偏低,未能有效體現出我縣的生態優勢,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建設任務依然艱鉅。

公共服務設施不全。在縣城建成區範圍內,公廁數量過少,貿易市場建設滯後,流動商販在繁華地段擺攤叫賣屢禁不止,缺乏公共停車場所的規劃建設,車輛亂停亂放、擠佔交通道路,停車難問題突出。文化、娛樂休閒等公益性設施建設相對不足,不能滿足羣眾文化、健身、娛樂、休閒的需求。

三、加強縣城建設與管理的建議

(一)儘快完善規劃編制工作,強化規劃的剛性約束,發揮好規劃對縣城建設的引領作用

1. 儘快編制出台區域詳規。要依據總體規劃,儘快編制出台區域性詳規、控制性詳規,做到建設有序、管理有規。規劃編制的各項指標設計要具有前瞻性、科學性、長遠性,結合規劃編制好土地利用規劃,預留教育、衞生、文化事業發展的空間和城市綠化及公共設施配套、公眾活動場地。要着力搞好“一心、兩軸、四片區”的規劃編制工作,在抓好縣城發展的基礎上,推進縣城—平城同城發展,沿長陵公路規劃物流商貿等產業,合理引導新上項目和不宜在中心城區經營的項目向沿線轉移,提高縣城的承載能力和輻射功能,拓展縣城發展空間、提供產業支撐。

2. 加強規劃宣傳,強化規劃意識。要利用陵川電視台、政府公眾信息網、陵川新聞等宣傳媒體和會議、論壇等形式,做好縣城規劃相關知識和內容的宣傳,讓各部門各單位認識規劃、遵守規劃、執行規劃,同時,對違反規劃的單位和個人在依法查處的基礎上公開曝光,起到警示作用。

3. 強化規劃的實施和監督。要建立健全規劃行政執法責任制,依法保證規劃的實施,增強規劃的嚴肅性和約束力。要堅持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要定期評估和評議規劃的實施和執行情況,強化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國土、環保、住建、城管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行政執法力度,樹立規劃的權威性。要認真落實規劃管理工作分級負責制度,對監管不力,造成重大損失的,應當認真查處。

(二)努力加強隊伍建設,探索有效管理模式,以持續的綜合整治提升縣城管理水平

1. 嚴格落實監管責任。一要明確住建、城管、交警、崇文鎮及各社區的監管責任,明確規定縣城管中心為城管牽頭單位,其他部門配合,或是整合各相關單位監管資源,將從事監管工作的人員抽調出來,歸由縣城管中心統一管理,統一指揮,形成有效的協調聯動機制,增強監管合力。二要強化績效考核,把縣城的主要道路、重點地段和社區劃分成若干“責任段、責任區、責任片”,片區包乾、責任到人。三要根據縣城管理的目標、內容和要求,將涉及縣城管理的責任分解到社區及各有關部門,列入年度工作目標。

2.加強城管隊伍建設。一要狠抓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二要嚴格規範執法,樹立良好形象。三要加大資金支持,提供經費保障。

3. 持續推進綜合整治。一要狠抓市容環境整治。切實加強主要街道、公園等公共活動場所和集貿市場及其周邊環境的整治,徹底清理衞生死角,抓好施工建築垃圾清運,防止沿路拋灑污染環境。二要大力整治公共秩序。交警部門要完善交通標誌標線,落實定點定崗執勤與流動巡查制度,嚴厲查處車輛亂停亂放行為,及時疏導交通堵塞。工商部門要進一步規範沿街店鋪的經營秩序,認真落實沿街商户門前“五包”責任制。城管部門要加強店外經營、佔道經營整治,做到坐商進店、遊商進市;要禁止店外亂搭亂建臨時建築物和構築物,要強化對沿街商鋪慶典活動和喪事祭奠等佔道行為的約束。三要狠抓社區和各單位的綜合整治。

4. 不斷完善監督機制。一要加強工作監督。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加強對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的監督。二要加強巡視檢查。建議以離退休老幹部為主體組織一支志願者隊伍,對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日常巡查監督,切實加強對縣城區域內街道、小區、單位的監督檢查,對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並督促解決。

(三)突出旅遊縣城理念,打造優美生態環境,發揮縣城對旅遊產業的推動作用

1. 要提升旅遊功能。縣城是全縣的窗口和龍頭,圍繞陵川縣打造“中原地區最具影響的生態休閒旅遊健康度假中心”的功能定位,高起點、高水平規劃建設縣城是推動全縣旅遊產業發展的有力抓手。一要集中在城南新區和舊城區搞好旅遊接待服務設施的佈局規劃,完善吃、住、行、遊、購、娛的功能,特別是利用城南緊鄰高速公路的優勢,精心打造太行山國際圍棋文化產業園區,率先起到宣傳中心、展示中心、集散中心的作用。二要加緊建設接待服務設施。三要全力營造旅遊氛圍,縣城主要路口、主要街道和公共活動場所都要在醒目位置設置宣傳牌和指示牌,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環境營造,充分體現旅遊特色。

2. 要增加文化內涵。一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以廣告宣傳、街道命名、公園建設、商業冠名等方式,將圍棋文化、郝經文化、狀元文化、金元古建文化等要素融合到縣城建設中,擴大文化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二要使優秀的民間文化有充分展示的空間併發揚光大,要藉助博物館、文化館、曲藝隊、鳴鹿根雕、社會團體和各類民間文化精英的力量,採取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利用節慶、集會、廟會、比賽、競賽、專業展示,傳播和弘揚一批特色文化作品和文化產品。三要加大現代文化的傳播和創新。要着力加快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如縣博物館、游泳館、電影院和劇院,儘快完善文化館、圖書館、健身館的配套建設並免費開放。繼續辦好陵川大講堂(文明大講堂),以加強優秀文化傳播的主陣地建設,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展示活動,擴大陵川文化品牌的影響。

3. 要突出生態優勢。縣城周邊羣山環抱,四周生態良好。要緊緊抓住生態綠化這一主題,儘快編制縣城綠地系統規劃,定標準、定時間、定任務,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強力推進縣城生態建設,要 “見縫插針”造林植樹,為縣城增添綠色。要重點建設一批公共綠地、園林街道、花園式小區,要抓好社區綠化、單位綠化、廠礦綠化、道路綠化、景區綠化,體現經濟實用、樹種多樣、多層次複合綠化效果,構建生態縣城格局。要對縣城周邊有生態功能的山體和已經成林成景的綠地,實行封閉措施,禁止開發和修建,以豐富的植被營造出天藍、地綠、水清、氣爽的人居環境。

4. 要體現山城特色。要立足構建和完善有陵川特色的城市規劃發展框架體系,充分利用我縣山體地貌條件、高低錯落的地形、生態植被良好的環境和歷史文化風情特點,精心營造獨具匠心的城市環境景觀。要保持陵川山城的特徵,慎挖慎毀山體,做到尊重自然,以山為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縣城的規劃,特別是道路的規劃要充分考慮山城特點,適應山城需要,因地制宜,合理佈局。要注重建築造型、風格、色彩的協調性,注重城市景觀的整體效果,使每個片區、每條街道、每棟建築都與山城環境協調統一。

(四)着力健全公共服務,構建宜居宜業家園,發揮好縣城對城鎮化建設的帶動作用

1. 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一要優先抓好市政道路建設。當前急需疏導的路段有鴻雁街一中段、康復路華麗港段、望落路北關實驗國小段;亟待新建和改進的街道有黃圍東街至陵修路段、狀元路司法局至小召段、崇安東街至仕林苑段、望落北路至石圪節段。要按照先地下、後地上原則,廣電、電信、供電等線路系統和給排水等管網系統,按照統一規劃設計、統一配套建設,避免反覆開挖和重複建設。二要加強社區基礎設施的配套。在舊城改造和新建項目時,要將停車場、公廁、商貿、文體場所和社區醫療服務等與具體項目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三要加快市場建設。要統籌科學規劃,加快建設一批專業市場(如蔬菜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切實解決市場容量限制帶來的馬路、街道市場擁擠等問題,並輻射和帶動周邊農村城郊經濟的發展。四要強化產業配套。在縣城周邊合理佈局二、三產業,實施縣城建設與產業開發統籌推進,融合發展。全面放開縣城落户限制,消除城鄉壁壘,制定鼓勵投資創業的政策,促進城鄉居民創業就業,合理引導產業和人口向縣城及周邊聚集,推進城鎮化發展。

2. 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設施。一要大力推進“三供”(供水、供熱、供氣)服務工作,在保證水量的前提下,確保飲用水質量,做到安全用水、節約用水;要抓緊建設熱源廠二期工程,推進供熱管網建設力度,提高縣城集中供熱能力和覆蓋率;要加快集中供氣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努力擴大供氣覆蓋面,不斷滿足縣城居民生活所需。二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抓好垃圾、污水處理等工程,採取切實措施,使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和污水處理正常運行;加強廢水、廢氣、廢渣全面有效治理,更好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不斷充實完善公共交通體系,合理佈設公共停車場,規劃建設地下停車場,鼓勵沿街沿路單位停車泊位向社會開放。三要繼續大力推進文化、教育、衞生、體育等設施改善和事業的發展。保證每個社區及大型居民區都要有一定規模的文體活動場地。提倡移風易俗,推進殯葬制度改革,配套推進公墓建設。

3. 努力提升居民綜合素質。一要抓教育提高。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認真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開展“愛我陵川、愛我家園”、“講文明,樹新風”教育活動,引導和教育居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切實增強居民對縣城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責任感,主動融入縣城建設管理中。二要抓規範養成。加大城市管理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強化居民守法意識和自律意識。通過規範管理,使廣大居民的文明言行變成自覺行動。三要抓輿論引導。充分運用電視新聞,報刊媒介,發放宣傳資料等宣傳手段,及時報道正反兩方面的典型,充分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引導羣眾、教育羣眾,不斷增強文明意識、公德意識和城市意識。

4. 切實重視民生問題的解決。今後在縣城建設中,必須妥善處理好房屋拆遷和土地徵用兩大問題。在房屋拆遷方面,要做到把握政策、依法推進、補償公開透明,把矛盾消除在拆遷前,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要在政府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村民自願自治的作用。在土地徵用方面,要做到嚴守規劃、依法徵用、補償到位,同時要優先解決好社區失地農民的就業和生活保障問題。發展好勞動密集型項目,抓好社區失地農民就地安置,不因縣城建設造成失地農民返貧或失業。社區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土地補償費,幫助失地農民繳納養老保險金,解決好失地農民的養老問題。要改變失地農民的就業觀念,加強對失地農民和新增就業人口的職業培訓,增強農民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加快縣城户籍制度改革,將低收入居民納入城市低保政策範圍,切實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努力構建和諧幸福宜業宜居家園。

【第5篇】山區縣城建設管理的現狀調研報告

我們xx是一個純山區縣,xx縣城是一個典型的山城。山區縣城建設和管理既有一般縣城建設管理的共性,也有鮮明的個性。近年來,加強我縣城市建設與管理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我就xx山區縣城建設與管理問題在調研的基礎上,作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一、xx縣城建設與管理的現狀

城市的建設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拉動作用,關乎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應該説,xx歷屆縣委、縣政府都十分重視縣城的建設,特別是近十年來,縣委、縣政府對縣城建設管理工作採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推動了我縣城市建設和發展。縣城建成區面積由2022年的1.5平方公里擴展到6.5平方公里,人口由2022年的5萬多人發展到7萬多人(含流動人口)。城市規劃工作有較大提高。編制完成了縣城總體規劃,形成了“一核兩軸、一城兩區、一河兩岸”的縣城規劃佈局,並編制了七個地塊的控規,為今後城市建設打下了基礎。市政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建起了南園大橋,南園新區快速形成。先後完成了建設路、濱河東路、解放路、濱河西路一期等重點道路建設。衙前河綜合治理初顯成效。縣醫院、中醫院住院大樓和天際大酒店等一批標誌性工程相繼建成。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功能得到進一步完善,縣城的吸引力和承載力得到較大提升。同時,在城市管理方面,成立了市容局和綜合執法局,管理力度逐年加大。

在充分肯定我縣城市建設成就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縣城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一是專業規劃(詳規)相對滯後,縣城建設的科學性、前瞻性不夠,且執行規劃不夠嚴格,建設隨意性較大,致使城市用地佈局較為混亂,功能分區不夠明確。特別是老城區工業、商業、居住、行政辦公等用地混雜在一起,佈局零亂,建築密度高,綠地面積少,人居環境欠佳。二是市政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相對落後。表現為道路通而不暢,停車無序,居民休憩無序,貿易有市無場等問題較為突出,特別是老城區東西方向交通僅靠一條建設路,道路堵塞情況時常出現。三是周邊山體自然生態環境遭人為破壞,情況時有發生。四是城市品位不高,建築沒有特色,個性不強,形不成風格。五是城市環境質量較差。亂搭亂建、亂修亂佔、亂停亂放、亂貼亂掛、亂倒亂潑等現象大量存在,“髒亂差”問題較為嚴重。六是零星用地和建設未得到根本遏制,尤其是縣城周邊農民在集體土地亂建房屋、私自開發買賣“小產權房”現象屢禁不止,統建工作推進較為緩慢。

二、xx縣城建設與管理的幾點設想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新的思維、全新的舉措推進縣城建設與管理。

一要確定目標。近三年縣城建設管理的目標概括來講,是三句話,即:一年打基礎,兩年上台階,三年大變樣。“一年打基礎”,就是2022年通過一系列重點工程的實施,進一步拉開縣城框架,使縣城發展的基礎更加夯實;“兩年上台階”,就是到2022年縣城的市容市貌有明顯改觀:“三年大變樣”,就是到2022年,“一河兩岸”、“一城兩區”的城市發展格局進一步展現,城市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明顯提升,一個環境優美、特色鮮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休閒旅遊城市基本形成。

二要明晰思路。一個城市如何發展,最核心的是要確立這個城市的“靈魂”是什麼,是要體現這個城市的風格是什麼,是要展示這個城市的特色是什麼,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上有清晰的思路和定位,才談得上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那麼,xx縣城的“靈魂”是什麼呢?我認為,xx是革命老區,是一塊紅色的土地,我們城市的靈魂就應該體現出老區的精神氣質,並要體現開放創新文明的時代精神風貌。xx縣城的風格,必須體現我們與其他山區縣城不同的鮮明個性,包括建築風格、景觀設計、城市佈局、人文內涵等必須成為xx縣城與眾不同的標誌,打造獨樹一幟的“皖西南山城”形象,xx縣城的特色,就是我們的山城特色、生態特色、旅遊觀光特色。因此,在縣城發展思路上,應逐步構建和完善具有山區特色的城市發展框架與體系,建設新城區,改造老城區,打造新亮點,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城市發展。要充分利用我縣四面環山、一水穿城、植被良好等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條件,並充分利用“大別山烈士陵園”和獨立二師等紅色文化,積極營造和諧統一、獨具匠心的城市環境景觀,以彰顯xx山城的特色和魅力。

三要強化措施。首先,要抓好硬件建設。一是抓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在縣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完成“三道一橋”工程建設,即完成城關至蓮雲快速通道、天堂西路主體工程建設,力爭完成南園大橋至建設橋濱河西路二期建設,完成金山橋改造等。“三道一橋”的建設將全面拉開縣城發展骨架。《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出,今年要推進或完成“四場、二中心、一站、一氣、一樓”建設,即完成山貨大市場一期、城西菜市場、金太陽廣場、垃圾填埋場建設;完成開發區到縣城污水管網鋪設和南園、回龍、開發區垃圾中轉站工程,開工建設縣職教中心教學樓、學生宿舍樓和中洲國小遷址建設,整合資源,啟動縣綜合性文體活動中心建設;推進縣城新客運站、管道天然氣和縣醫院綜合樓、公廁、健身場所建設。以上重點市政工程建設若能如期完成,必將為縣城的加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抓好城市景觀建設。2022年,請國內一流的設計專家來我縣進行城市景觀設計。在設計理念上,我認為必須體現xx縣城市的“靈魂”、風格和特色。具體來講,將縣城的各主幹道兩旁的風景樹,用我縣的杜鵑花和茶樹,並配以石雕。那一棵棵燃燒的杜鵑花是xx紅土地的象徵,是xx老區人民的精神氣質的體現;一簇簇葱綠的“xx翠蘭”茶樹是xx蓬勃向上、開放創新的精神風貌的體現;一座座造型不同的石雕是xx山區人民純樸、勤勞、勇敢的精神形象的體現。這就是xx縣城的“靈魂”,而且與眾不同,個性鮮明。同時,不同街道的路面、路燈、風景樹、樓房等設計出不同的風格,縣城的每座橋也風格迥異,力求一路一景、一街一色,充分展現xx的個性和特色。特別要科學利用好xx的山水資源優勢,精心打造“山水相依、城在綠中、水在城中、路在林中、人在花中”的生態旅遊城市形象。其次,要抓好軟件建設。一是抓規劃編制。即在縣城總體規劃的指導下,根據不同階段建設重點,分片區、分階段推進控制性詳規編制工作。在規劃編制工作中,堅持按照“因地制宜、體現特色、適度超前、管用有效”的原則和“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協作、公眾參與”的程序,改進規劃編制方式方法,切實提高規劃編制質量,力求有品位、上檔次,既科學、又可行。二是抓管理執法。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城區環境衞生、市容市貌、垃圾清理、門前“三包”、城市綠化等管理辦法。制定出台經營歸店、集貿歸市、垃圾歸桶、建築歸線、廣告歸欄、人車歸道、停放歸點和無垃圾死角、無亂潑污水、無亂倒垃圾、無亂貼亂畫、無亂堆亂放、無亂搭亂建、無亂修亂佔、無亂停亂放與“七歸八無”的規章制度,並在“包、查、罰”三字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大對違法用地、違章建設、違規開挖山體、河道取砂、佔道經營、亂停亂放、亂貼亂畫、亂倒垃圾等行為的查處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該拆除的堅決拆除。三是抓責任追究。建立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每年年初,由縣政府統一下達目標計劃,年終進行考核評比。對工作得力、目標任務完成較好的給予獎勵;對工作不力,目標任務完不成的,實行責任追究。

三、xx縣城建設與管理的保障

實現以上目標,需要有力的保障措施。要突出抓好三項保障:

一是要抓好土地保障。城市土地是城市的最大資產,要做好經營城市這篇文章,必須舞活“土地”這個龍頭,確保政府高度壟斷土地一級市場,搞好土地的綜合開發,發揮土地的最大、最佳效益。當務之急是要抓好土地儲備。實行“一個渠道進、一個池子蓄、一個口子出、一個市場經營”的土地供應新機制,徹底根治多頭分散批地、管地、供地的現象,堅決堵住政府土地收益流失的口子。強化國有土地儲備制度,進一步加強對規劃區域內新增存量國有土地、非法佔地、違法供地情況等進行清理,分類處置限期收回,並規範供地行為。凡城鎮規劃區內的集體土地,按計劃組織徵用收儲,其他單位和個人一律不得擅自徵購規劃區內的集體土地。對城市建成區的閒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規劃的經營性土地、舊城改造用地等依法統一收回或收購,納入政府儲備。

二是要抓好投入保障。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廣開融資渠道。建立政府、社會和個人多元化籌資機制,採取依託項目爭一點、城投公司貸一點、本級財政擠一點、盤活存量土地籌一點、動員社會集一點、市場運作融一點的方式,加大建設資金籌措力度。當前,要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全力以赴做好項目申報和資金爭取工作,用好項目,爭取各級對我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和投入。同時,進一步加大舊城改造和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推進舊城區“退二進三”步伐。

三是要抓好組織保障。縣城的建設和管理關鍵要靠堅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堅持實行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縣級領導領銜、部門和鄉鎮負責的領導機制。加大各部門密切協作、通力配合力度,形成縣城建設和管理的強大合力。建立健全“兩級政府(縣政府、鄉鎮政府)、三級管理(縣、鎮、居委會)”的城市管理體制,將環衞職能下移到社居委,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加強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實行縣級領導分路段掛帥的責任機制。加強城市管理與執法隊伍建設,全面推行綜合執法,努力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創建城市品牌。

【第6篇】2022關於生態文明縣城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一、基礎和條件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依託區域特色和相對優勢,堅持“生態立縣、產業富縣、商貿活縣、科教興縣”的發展理念和“舉生態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推動臨澤科學發展”的基本思路,把生態建設放在推動臨澤科學發展的優先地位,大力組織實施以大沙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為載體的生態建設,有力地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構築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平台,為推動生態文明縣城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1、大沙河流域綜合治理為生態文明縣城建設增添了引擎。2022年,縣委、縣政府決定分三期四段實施大沙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經過兩年多時間的不懈努力,河道整治、土地開發、蓄水泄洪、路橋配套、景觀設施、供水排污、綠化美化亮化等工程迅速推進。通過治水,建成防洪堤4.3公里, 把昔日的污水河變成了清水湖,過去的爛河灘變成了黃金地,使縣城向東南延伸近3公里,面積擴大近1倍;通過節水,改變了人們的用水習慣,建成了一批水利設施,提高了環境承載能力,推進了節水型社會建設;通過活水,引洪入湖,蓄水造景,形成水域面積1300多畝,新增綠地12.8萬平方米,打造了水與城市、自然與生態和諧秀美的水景樂園,再現了“塞上江南”的迷人景色,新的城市風景帶、休閒娛樂帶、新型房地產開發帶和水系特色產業帶初步形成。

2、循環經濟發展為生態文明縣城建設注入了活力。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鼓勵引導和大力支持工業企業積極推行“低消耗、高利用、再循環”生產方式,着力延伸產業鏈,走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路子,構建技術先進、清潔安全的工業體系。目前,依託臨澤工業園區這一循環經濟發展平台,已初步建成以雪晶公司、金玉酒精公司為主體的玉米深加工及生物發酵循環經濟產業鏈,以奧瑞金、長城、屯玉綠源等種子企業和匯隆公司為主體的種子加工和副產品再利用深加工循環經濟產業鏈,番茄、蔬菜、紅棗、乳製品等深加工循環經濟產業鏈正在培育和發展,初步形成了產業特色突出、企業優勢互補、產品梯次遞進和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經營清潔化、園區管理規範化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3、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生態文明縣城建設創造了條件。實施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安居工程,加快大沙河沿岸閒置土地整理開發,開工建設沙河綠島、天鵝湖花園等住宅小區6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32平方米,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相繼建成城關廣場、文體中心、南環路等市政公益設施,城區建設路、健康路、自由路完成改造投入使用,國道312線城區段改擴建工程有序推進。縣城供水管網改造啟動實施,排水、排污管網及供熱系統穩步推進,城區集中供熱率達95%以上。

4、環保和節能減排為生態文明縣城建設提供了保障。噪聲、大氣和污水等環保監測設施日益完善,工業污染物通過治理達標排放已成為各企業的自覺行動,“三廢”得到有效控制,縣城環境質量明顯好轉,環境承載能力和綜合服務功能顯著增強。以鞏固全國文明縣城創建成果為着力點,深入開展城鄉清潔衞生大行動,大力加強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加大對各種破壞和影響縣城環境行為的查處力度,城區面貌有了較大改觀。

5、城區綠化美化為生態文明縣城建設打下了基礎。以創建園林縣城為目標,科學規劃設計,精心建設佈局,採取規劃建綠、見縫插綠、拆牆透綠、門前三包、大沙河綠地樹木認植認養等措施,相繼建成了城關廣場、鐵路廣場、濱河路、大沙河南北兩岸和奧瑞金廣場等綠化景觀,城市綠化檔次和水平整體提升,生態效應進一步凸現。目前,城區綠化面積154.5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0.68 %,綠地面積102.62萬平方米,綠地率達27%,城區人均佔有公共綠地面積21.71平方米,形成了總量適宜、分佈合理、植物多樣、喬灌花草有機結合的綠化格局。

二、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由於我縣處於荒漠與戈壁包圍之中,生態保護與建設任務十分艱鉅,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矛盾仍然存在,生態水平與建設生態安全屏障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一是經濟發展基礎還相對薄弱。經濟發展的總量比較小,發展質量還不高,與生態城市建設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是環境保護意識還比較淡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還沒有變成全民的自覺行動;偷排亂排生產生活污水、亂塗亂貼廣告、亂扔亂倒垃圾污水、人為破壞公用設施及生態建設成果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是基礎設施還有待完善。城區基礎設施承載能力不能完全適應縣城發展的需要,人飲水水源地不符合環保要求,部分排污、供暖、供水管道老化,生活垃圾收集運輸方式原始,城區污水處理廠尚未開工建設。

四是縣城管理水平還需要加強。協調聯動機制不健全,住宅小區公用設施建設及綠化規劃落實不到位,城管單位管理權與執法權脱節,管護制度不落實,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仍然存在。

三、對策與建議

生態文明建設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應有之義,是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昇華。建設生態文明縣城則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根據我縣實際,推進生態文明縣城建設,要遵循社會生態、自然生態和經濟生態協調統一的原則,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積極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縣城發展道路,促進人與自然和社會和諧共生。

1、建立指標體系,嚴格落實規劃。立足臨澤自然稟賦、區域特徵、經濟基礎,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人與自然、城市與農村、當前和長遠的關係,加快建立一套與“十二五”規劃相銜接,與二輪縣城總體規劃相吻合,由經濟、社會和環境等要素構成,涵蓋生態意識、生態行為、生態制度文明,包括物質基礎、生態宣傳、生態教育、生產行為、生活行為、環境質量、環境管理制度、政府工作績效八個方面的生態文明縣城建設指標體系。同時,制定出台《臨澤縣推進生態文明縣城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工作目標、重點、措施及各部門的職能職責,把生態文明縣城建設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見到實效,保證生態文明縣城建設有序推進。

2、完善基礎設施,增強綜合功能。把基礎設施建設與大沙河景區建設統籌謀劃,增添文化元素,提升文化品位,賦予基礎建設文化屬性。加快以供水供暖、污水處理、清潔水源、城區路網為重點的基礎設施改造和建設。加強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治理監測設施建設,提高達標排放率。增設垃圾回收點和垃圾箱等環衞設施,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管理,回收可利用資源,變廢為寶。整治各類架空線路,改造城區路燈,增設體現時代特徵的景觀燈,提升縣城亮化美化水平。啟用生活垃圾填埋場,啟動污水處理廠建設,建立城區綠色交通體系,鼓勵使用低排量、新能源汽車,創造清潔、高效的生態交通環境。

3、堅持生態立縣,全力推進大沙河流域綜合治理。堅持把大沙河流域綜合治理作為推進生態文明縣城建設的重要抓手,做到基本思路不動搖、領導力量不削弱、工作措施不鬆勁、資金投入不減少,按照“三期四段”的建設規劃,強力推進工程建設,切實把大沙河建成生態保護與綜合開發的精品工程,成為推動生態文明縣城建設的新引擎、促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新平台和發展綠洲休閒旅遊的新節點。抓住中央把甘肅定位為“生態安全屏障”的政策機遇,堅持高標準規劃,高品位設計,從植物造景、花卉搭配、園林小品等方面入手,着力抓好大沙河“一山、兩園、五湖”的綠化美化,以此推動縣城整體綠化,全面提升城區綠化的檔次和水平,打造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社會和諧、充滿活力的生態文明縣城,營造天藍、地綠、水清、氣爽的人居環境,建設綠色、環保、宜業、樂居的幸福家園。

4、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轉型升級。抓住甘肅被確定為全國循環經濟示範區等政策機遇,以資源優勢為依託,以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為平台,以醫藥化工、玉米加工、番茄製品、乳製品、紅棗加工、食品釀造、種子加工等產業為重點,不斷延伸包括廢棄物再利用在內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推動全縣工業經濟快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扶持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旅遊等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污染排放少、具有特色競爭優勢的新型產業。適時淘汰資源利用率低、污染嚴重的企業,依法加大企業清潔生產督查力度,重點實施化工、建材和食品加工等行業的“零排放”試點示範工程。加快污染企業的搬遷改造,引導企業走“低碳”發展道路,鼓勵支持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產業發展。提高新上項目的節能減排准入門檻,控制工業“三廢”。

5、培育生態文化,營造良好環境。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統領着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要把培育和發展生態文化貫穿於生態文明縣城建設的全過程,堅持“民生為本”,把滿足人民羣眾的物質文化需要作為衡量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標;堅持“文化為魂”,依靠文化力量來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要把生態文化建設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教育,宣傳生態理論知識和生態保護法規,並藉助新聞媒體,適時對一些不文明行為進行曝光,不斷提高居民的生態意識、生態道德、生態文化和生態法制理念,調動社會各界和人民羣眾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環境。積極組織創建綠色社區、綠色工廠、綠色學校、綠色酒店和綠色家庭等活動,提倡講究衞生、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費方式。

6、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建設生態文明縣城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系統工程。縣上應成立由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生態文明縣城建設領導小組,組織、協調、督導生態文明縣城建設工作。要強化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工作機制,調動各方面的工作積極性,形成推動生態文明縣城建設合力。要健全考核激勵機制,把生態文明縣城建設的各項指標任務分解到單位、落實到個人,納入“三位一體”考核體系,對目標任務完成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問責。要建立生態文明縣城建設與經濟建設相互促進的聯動機制,以經營的思想謀發展,以經營的手段搞建設,以經營的方式抓管理,激活城區各種生產要素,把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使生態文明縣城建設與經濟建設相互依存,共同推進。

【第7篇】關於生態文明縣城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象徵。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人類文明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原始文明。約在石器時代,人們必須依賴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質生產活動主要靠簡單的採集漁獵,為時上百萬年。第二階段是農業文明。鐵器的出現使人改變自然的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為時一萬年。第三階段是工業文明。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現代化生活,為時三百年。從要素上分,文明的主體是人,體現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時間上分,文明具有階段性,如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從空間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與印度文明。

一、基礎和條件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依託區域特色和相對優勢,堅持“生態立縣、產業富縣、商貿活縣、科教興縣”的發展理念和“舉生態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推動臨澤科學發展”的基本思路,把生態建設放在推動臨澤科學發展的優先地位,大力組織實施以大沙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為載體的生態建設,有力地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構築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平台,為推動生態文明縣城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1、大沙河流域綜合治理為生態文明縣城建設增添了引擎。2022年,縣委、縣政府決定分三期四段實施大沙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經過兩年多時間的不懈努力,河道整治、土地開發、蓄水泄洪、路橋配套、景觀設施、供水排污、綠化美化亮化等工程迅速推進。通過治水,建成防洪堤4.3公里, 把昔日的污水河變成了清水湖,過去的爛河灘變成了黃金地,使縣城向東南延伸近3公里,面積擴大近1倍;通過節水,改變了人們的用水習慣,建成了一批水利設施,提高了環境承載能力,推進了節水型社會建設;通過活水,引洪入湖,蓄水造景,形成水域面積1300多畝,新增綠地12.8萬平方米,打造了水與城市、自然與生態和諧秀美的水景樂園,再現了“塞上江南”的迷人景色,新的城市風景帶、休閒娛樂帶、新型房地產開發帶和水系特色產業帶初步形成。

2、循環經濟發展為生態文明縣城建設注入了活力。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鼓勵引導和大力支持工業企業積極推行“低消耗、高利用、再循環”生產方式,着力延伸產業鏈,走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路子,構建技術先進、清潔安全的工業體系。目前,依託臨澤工業園區這一循環經濟發展平台,已初步建成以雪晶公司、金玉酒精公司為主體的玉米深加工及生物發酵循環經濟產業鏈,以奧瑞金、長城、屯玉綠源等種子企業和匯隆公司為主體的種子加工和副產品再利用深加工循環經濟產業鏈,番茄、蔬菜、紅棗、乳製品等深加工循環經濟產業鏈正在培育和發展,初步形成了產業特色突出、企業優勢互補、產品梯次遞進和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經營清潔化、園區管理規範化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3、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生態文明縣城建設創造了條件。實施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安居工程,加快大沙河沿岸閒置土地整理開發,開工建設沙河綠島、天鵝湖花園等住宅小區6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32平方米,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相繼建成城關廣場、文體中心、南環路等市政公益設施,城區建設路、健康路、自由路完成改造投入使用,國道312線城區段改擴建工程有序推進。縣城供水管網改造啟動實施,排水、排污管網及供熱系統穩步推進,城區集中供熱率達95%以上。

4、環保和節能減排為生態文明縣城建設提供了保障。噪聲、大氣和污水等環保監測設施日益完善,工業污染物通過治理達標排放已成為各企業的自覺行動,“三廢”得到有效控制,縣城環境質量明顯好轉,環境承載能力和綜合服務功能顯著增強。以鞏固全國文明縣城創建成果為着力點,深入開展城鄉清潔衞生大行動,大力加強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加大對各種破壞和影響縣城環境行為的查處力度,城區面貌有了較大改觀。

5、城區綠化美化為生態文明縣城建設打下了基礎。以創建園林縣城為目標,科學規劃設計,精心建設佈局,採取規劃建綠、見縫插綠、拆牆透綠、門前三包、大沙河綠地樹木認植認養等措施,相繼建成了城關廣場、鐵路廣場、濱河路、大沙河南北兩岸和奧瑞金廣場等綠化景觀,城市綠化檔次和水平整體提升,生態效應進一步凸現。目前,城區綠化面積154.5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0.68 %,綠地面積102.62萬平方米,綠地率達27%,城區人均佔有公共綠地面積21.71平方米,形成了總量適宜、分佈合理、植物多樣、喬灌花草有機結合的綠化格局。

二、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由於我縣處於荒漠與戈壁包圍之中,生態保護與建設任務十分艱鉅,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矛盾仍然存在,生態水平與建設生態安全屏障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一是經濟發展基礎還相對薄弱。經濟發展的總量比較小,發展質量還不高,與生態城市建設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是環境保護意識還比較淡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還沒有變成全民的自覺行動;偷排亂排生產生活污水、亂塗亂貼廣告、亂扔亂倒垃圾污水、人為破壞公用設施及生態建設成果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是基礎設施還有待完善。城區基礎設施承載能力不能完全適應縣城發展的需要,人飲水水源地不符合環保要求,部分排污、供暖、供水管道老化,生活垃圾收集運輸方式原始,城區污水處理廠尚未開工建設。

四是縣城管理水平還需要加強。協調聯動機制不健全,住宅小區公用設施建設及綠化規劃落實不到位,城管單位管理權與執法權脱節,管護制度不落實,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仍然存在。

三、對策與建議

生態文明建設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應有之義,是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昇華。建設生態文明縣城則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根據我縣實際,推進生態文明縣城建設,要遵循社會生態、自然生態和經濟生態協調統一的原則,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積極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縣城發展道路,促進人與自然和社會和諧共生。

1、建立指標體系,嚴格落實規劃。立足臨澤自然稟賦、區域特徵、經濟基礎,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人與自然、城市與農村、當前和長遠的關係,加快建立一套與“十二五”規劃相銜接,與二輪縣城總體規劃相吻合,由經濟、社會和環境等要素構成,涵蓋生態意識、生態行為、生態制度文明,包括物質基礎、生態宣傳、生態教育、生產行為、生活行為、環境質量、環境管理制度、政府工作績效八個方面的生態文明縣城建設指標體系。同時,制定出台《臨澤縣推進生態文明縣城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工作目標、重點、措施及各部門的職能職責,把生態文明縣城建設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見到實效,保證生態文明縣城建設有序推進。

2、完善基礎設施,增強綜合功能。把基礎設施建設與大沙河景區建設統籌謀劃,增添文化元素,提升文化品位,賦予基礎建設文化屬性。加快以供水供暖、污水處理、清潔水源、城區路網為重點的基礎設施改造和建設。加強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治理監測設施建設,提高達標排放率。增設垃圾回收點和垃圾箱等環衞設施,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管理,回收可利用資源,變廢為寶。整治各類架空線路,改造城區路燈,增設體現時代特徵的景觀燈,提升縣城亮化美化水平。啟用生活垃圾填埋場,啟動污水處理廠建設,建立城區綠色交通體系,鼓勵使用低排量、新能源汽車,創造清潔、高效的生態交通環境。

3、堅持生態立縣,全力推進大沙河流域綜合治理。堅持把大沙河流域綜合治理作為推進生態文明縣城建設的重要抓手,做到基本思路不動搖、領導力量不削弱、工作措施不鬆勁、資金投入不減少,按照“三期四段”的建設規劃,強力推進工程建設,切實把大沙河建成生態保護與綜合開發的精品工程,成為推動生態文明縣城建設的新引擎、促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新平台和發展綠洲休閒旅遊的新節點。抓住中央把甘肅定位為“生態安全屏障”的政策機遇,堅持高標準規劃,高品位設計,從植物造景、花卉搭配、園林小品等方面入手,着力抓好大沙河“一山、兩園、五湖”的綠化美化,以此推動縣城整體綠化,全面提升城區綠化的檔次和水平,打造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社會和諧、充滿活力的生態文明縣城,營造天藍、地綠、水清、氣爽的人居環境,建設綠色、環保、宜業、樂居的幸福家園。

4、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轉型升級。抓住甘肅被確定為全國循環經濟示範區等政策機遇,以資源優勢為依託,以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為平台,以醫藥化工、玉米加工、番茄製品、乳製品、紅棗加工、食品釀造、種子加工等產業為重點,不斷延伸包括廢棄物再利用在內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推動全縣工業經濟快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扶持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旅遊等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污染排放少、具有特色競爭優勢的新型產業。適時淘汰資源利用率低、污染嚴重的企業,依法加大企業清潔生產督查力度,重點實施化工、建材和食品加工等行業的“零排放”試點示範工程。加快污染企業的搬遷改造,引導企業走“低碳”發展道路,鼓勵支持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產業發展。提高新上項目的節能減排准入門檻,控制工業“三廢”。

5、培育生態文化,營造良好環境。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統領着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要把培育和發展生態文化貫穿於生態文明縣城建設的全過程,堅持“民生為本”,把滿足人民羣眾的物質文化需要作為衡量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標;堅持“文化為魂”,依靠文化力量來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要把生態文化建設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教育,宣傳生態理論知識和生態保護法規,並藉助新聞媒體,適時對一些不文明行為進行曝光,不斷提高居民的生態意識、生態道德、生態文化和生態法制理念,調動社會各界和人民羣眾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環境。積極組織創建綠色社區、綠色工廠、綠色學校、綠色酒店和綠色家庭等活動,提倡講究衞生、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費方式。

6、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建設生態文明縣城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系統工程。縣上應成立由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生態文明縣城建設領導小組,組織、協調、督導生態文明縣城建設工作。要強化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工作機制,調動各方面的工作積極性,形成推動生態文明縣城建設合力。要健全考核激勵機制,把生態文明縣城建設的各項指標任務分解到單位、落實到個人,納入“三位一體”考核體系,對目標任務完成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問責。要建立生態文明縣城建設與經濟建設相互促進的聯動機制,以經營的思想謀發展,以經營的手段搞建設,以經營的方式抓管理,激活城區各種生產要素,把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使生態文明縣城建設與經濟建設相互依存,共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