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轉型發展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3.02W

轉型發展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我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轉型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根據區人大常委會xx年工作計劃安排,4月份,教科文衞工委組織部分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區人大代表,在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蔡康的帶領下,對我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轉型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實地走訪了澄江街道、沙埠鎮,與鄉鎮(街道)分管領導、計生幹部、村負責人、村計生服務員進行了座談,聽取了鄉鎮(街道)人口計生工作彙報,瞭解了我區人口計生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聽取了區計生局關於我區人口計生工作轉型發展情況的彙報,並召開了專題座談會。現將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區計劃生育工作以深入實施“強基提質”工程為載體,以“常態化”管理為主線,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xx年區政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xx”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示範縣(市、區),是台州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區),xx—xx年區政府連續三年被台州市政府評為全市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先進獎。各項計劃生育主要指標執行良好,xx年,全區共出生6287人,計劃生育率94.72%,出生性別比108.28,人口自然增長率3.57%,完成了市裏下達的任務,在市對區人口計生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中位居全市第一。

1、領導重視,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我區充分認識到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和艱鉅性,成立了全區人口計生領導小組,每年年初,都要召開全區人口計生工作會議,與全區各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簽訂責任狀,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出台了《關於加強“兩非”案件政策處理的意見》(黃區委辦〔xx〕23號),對涉及“兩非”行為的單位予以“一票否決”。區人口計生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主動履行職責,積極參與計生工作,區法院在人力物力方面給予計生工作大力傾斜,每月都組織10餘名執法人員開展計生聯合執法,區財政投入人口計生事業經費的增長幅度高出同級經常性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區公安、衞生、食藥監等部門組成打擊“兩非”專案組,重拳出擊加強出生人口性別比治理工作,全區上下初步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制度健全,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去年以來,我區全力實施計生工作“常態化”管理,變原先的“季考評制度”為“月督查制度”,對全區19個鄉鎮(街道)分別進行了2次月督查,有效督促鄉鎮(街道)狠抓經常性工作落實,夯實基層基礎。全面落實“三捆綁”制度,把全區所有村居劃分為示範、合格、整治三類,並落實“政治、經濟(資源)、責任”三捆綁制度,將計生工作實績作為村兩委主要負責人綜合性先進評選資格和報酬發放的重要依據。進一步指導村居修訂完善計劃生育村規民約,有效引導村民自覺依法生育。深化計生隊伍“崗位大練兵”活動,通過培訓、競賽、講座等形式提高計生隊伍業務知識和服務水平,促進計生隊伍素質整體提升。

3、破解難點,違法生育得到有效控制。以社會撫養費徵收為突破口,嚴控違法生育。把社會撫養費徵收立案率作為月督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全區xx社會撫養費徵收立案率達97.34%,徵收率91%,符合率70.76%,分別同比增7.71%、5.04%、7.37%。開展常態化聯合執法,通過收集醫院出生記錄、衞生防疫記錄等違法生育證據,實現“零口供”立案,xx年全區申請法院的違法生育案件社會撫養費徵收同比增248.74%;凍結劃撥違法生育對象户銀行存款同比增913.17%;司法拘留37人,同比增29人,有效震懾了違法生育對象,對控制違法生育起到了明顯的效果。

4、突出重點,性別比治理深入推進。xx年,紮實開展了“出生人口性別比重點治理年”活動,出台了黃巖區《關於加強“兩非”案件政策處理的意見》,成立了打擊“兩非”專案組,脱產辦案,成功搗毀4個“兩非”窩點。查處“兩非”案件58起,取消再生育指標2人,刑拘3人,判實刑2人,“兩非”行政罰款17.89萬元,出生性別比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我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值穩居全市第一。落實再生育責任包乾、再生育審批、孕情跟蹤服務和定點憑證引產等制度,落實全過程管理,開展“台州市生孕信息交換平台”試點工作,以信息化推進管理科學化。

5、創新機制,優質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鄉鎮(街道)服務站基本完成標準化建設,全區共建成3箇中心站,1個一級站,9個二級站,使服務站面貌煥然一新,服務環境和條件大為改善。在全省率先出台《黃巖區關愛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實施辦法(試行)》(黃政發〔xx〕40號),從發放一次性撫慰金、提供心理危機干預救助、開展“再生育全程關懷行動”、發放“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養老金”等四個層面對關愛“失獨”家庭這一全新領域進行了有效的實踐和探索。“三優”(優孕、優生、優育)工作成功起步,建成區首家省級“三優”指導中心和新前、院橋兩個“三優”指導中心,開展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試點工作,出生缺陷發生率同比下降3.42‰。“關愛女孩、陽光助學”活動全面深化,計生政策性保險擴面增項,計生獎扶金標準提高,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女孩、女孤兒發放一次性助學金。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顯著加強,澄江街道建成全區首個省級規範化流動人口計生服務中心,對外出流動人口開展“雙向”服務,設立外出協作點,為台州籍已婚育齡婦女提供“三查”服務。

二、存在問題

我區的人口計生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大成績,但困難仍然存在,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違法生育態勢不容樂觀。由於歷史和經濟社會發展等綜合因素影響,羣眾的生育意願與國家的生育政策要求的矛盾仍然存在,人口慣性增長勢頭強勁,違法生育現象有抬頭趨勢,控制違法生育任務仍然艱鉅,xx年,全區計劃外出生332人,同比增加6人,增幅1.84%,計劃外生育村居215個,佔總村居數的37.79%,同比持平。近幾年來,有關專家、學者在互聯網上關於“放開二胎政策”的討論持續不斷,而專家、學者的觀點僅僅是政策探討層面,並非國家現行計生政策的調整,但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卻是政策被誤讀,影響了人們對現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正確認識,基層工作難度增大,出生人口性別比有所反彈,xx年全區出生人口性別比108.28,居全市第一,但今年一季度有所反彈,治理工作不容鬆懈。

2、依法行政缺乏相應有效措施。隨着依法行政的不斷推進,一方面上級對人口計生工作剛性的考核評價體系一以貫之甚至趨緊,而另一方面人口計生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卻相對弱化甚至缺失,目前正處於老辦法越來越不能用,新辦法還沒想全、還沒想透、還沒想深的局面,做好人口計生工作難度很大。

3、綜合治理工作尚未真正形成。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涉及社會方方面面,單靠人口計生部門難以實現,計劃生育綜合管理機制雖已建立,但由於種種原因,有些職能部門只考慮部門利益,對計劃生育工作不夠重視,存在該管不管、管而不嚴、甚至不管的現象,難以形成聯合執法的良好工作局面。基層基礎仍有待提升,鄉鎮(街道)違法生育對象出現在“三查”遺留名單之外的現象不在少數;隨訪服務欠到位,隨訪記錄不夠規範;部分村計生服務員職責不清、情況不明。

三、幾點建議

人口計生工作是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強化領導素質,抓好工作落實的同時,重點應在轉觀念、強管理、優服務上下功夫,推進人口計生工作轉型發展。

1、加強宣傳,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動搖。要積極協調各類宣傳媒體,創新發展宣傳方式,依託“文化三下鄉”等平台普及人口計生政策,廣泛深入開展國策、國情與人口形勢宣傳教育,進一步澄清一些幹部羣眾對現行計生政策的模糊認識,推動全社會和各級各部門清醒地認識到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重點做好“三個不變”政策宣傳,即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不變,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制度不變,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不變,保持人口與計生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2、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完善利益導向機制。要想從根本上轉變羣眾的生育觀念和生育行為,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羣眾的主體地位,關心羣眾的利益訴求,通過一系列經濟社會政策和利益導向機制,把人口計生工作與提高羣眾福利結合起來,實行計劃生育家庭享受到各種相關獎勵優惠政策,幫助計劃生育家庭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解除羣眾的後顧之憂。要兑現落實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優待政策,加大對獨生子女死亡殘疾特殊困難家庭的扶助力度,繼續開展關愛女兒户家庭活動,提高羣眾實行計劃生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低生育水平的穩定。

3、加大執法力度,嚴格依法行政。一是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嚴格執行國家人口計生委七條禁令和八項紀律,堅守法律底線,堅決杜絕因違法行政而引發的計劃生育重大案件。二是認真開展社會撫養費徵收專項執法治理工作,充分利用法律賦予的手段、方式,依法足額徵收社會撫養費,同時要開展聯合執法,切實解決一批“老大難”案件。三是保持查處“兩非”案件的高壓態勢,力爭查處一批大案、要案,對涉及“兩非”行為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從重從嚴處理,絕不姑息。

4、加強協調配合,形成齊抓共管合力。要不斷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羣眾參與、區域協作的工作格局,進一步深化和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的具體措施。要建立“一盤棋”的工作格局,計生部門要加強與各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分析研究,共同探討計生管理的新思路、新辦法,相關部門也要拿出具體的、切合實際的、相互協作配合的措施。進一步加強外出流動人口管理,強化信息採集和“聯動協同”機制,形成綜合治理人口問題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5、提升計生幹部素質,為計生工作提供堅實保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人口計生工作,深化人口計生幹部素質提升工程,對鄉鎮(街道)計生隊伍因材施教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對村計生服務員落實月考核制度,樹立計生幹部隊伍“優質服務”理念,以服務贏得民心、爭取實效。同時要以開展“優質服務提升年”活動為載體,着力提高計生公共服務能力,推進計生審批制度改革,積極探索鄉鎮(街道)開展優孕、優生、優育等特色服務,進一步提升計生服務水平,提高羣眾滿意度。

【第2篇】改革創新推動轉型發展調研報告

黨的xx屆三中全會,再次作出了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必須要牢牢抓住“原原本本學習、領會精神實質、指導工作實踐”這一基本環節和重要任務,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省市委的決策部署和總體要求上來。

一、在思想定位上體現學習全會精神成效

學習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首要任務是把思想凝聚到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來、凝聚到推動發展上來。我個人通過學習思考,認為要牢固確立三種思想。

一是確立大局思想。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是今後一個時期的主導思想,貫穿全黨上下和一切工作。作為縣一級黨委和一名基層黨員幹部,要在思想上與全會精神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中省市委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既做到緊扣中省市委的方向不偏不倚,又立足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維護好目前的大好形勢,珍惜好當前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是確立責任思想。在其位、謀其政,作為一名縣委書記,“富民強縣”是自身的職責所在,必須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讓xx屆三中全會精神實踐化、化,以實際行動忠誠履職,發揚螺絲釘精神,努力在全會精神的指引下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三是確立創優思想。xx屆三中全會的核心是“改革”,必須緊緊圍繞中央改革的大旗,立足基層工作實踐,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既做到中省市委的決策部署在有聲音,又做到的具體創新有痕跡,以高標準、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業績説話、服眾。

二、在加強黨的建設中貫徹落實全會精神

黨的xx屆三中全會對全黨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也指出了今後工作的思路和方向,必須要充分發揮黨統攬全局的作用,不斷提升黨自身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引領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抓學習教育。堅持把學習教育放在首位,繼續深入推進學習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着重學xx一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的講話,做到上級精神立即學、業務知識隨時學、外出考察適時學、全面知識廣泛學和理論成果實踐化。着力抓好宣傳思想工作,推進對外宣傳、文化傳播和創作,傳播好黨的聲音,講好的事,切實凝聚幹部羣眾思想和力量,激發推動發展的正能量。

(二)抓幹部管理。抓住幹部的選用與管理兩大重點:“選”堅持集中與民主統一,科學研判幹部知識結構、年齡結構,注重聽取單位民主推薦和常委會討論意見,擴大初始推薦權、民主測評面和意見徵求面,重點培養,大膽使用。“管”採取刻育、考核、獎罰相結合,突出對幹部個性考核,採納羣眾和“兩代表一委員”滿意度,做到“能上能下”。

(三)抓基層建設。樹立經營鄉鎮理念,打破職務高低界線,每個鄉鎮確定一名縣級領導任聯繫鄉鎮的組長,對所聯繫鄉鎮負全面責任。發揮黨代表工作室和“第一書記”典型效應,全面推廣堯生鎮“五個覆蓋”社會管理創新模式,激發幹部創新創優熱情。把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社會和諧作為對鄉鎮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指標,以制度約束和考核評價增強鄉鎮履職能力。加快推進城鄉一體發展,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農村移民社區、中心村和重點村建設,促進基層工作提檔升級。

(四)抓作風轉變。深入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大力整治“慵懶散”,切實改進“四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建與治”相結合(打造制度牢籠、解決突出問題)、“點與面”相結合(加強領導幹部這個“點”和羣眾這個“面”的廉政教育)、“質與量”相結合(提高辦案質量、減少違紀案件數量),提升防腐的正能量。

三、在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中貫徹落實全會精神

第一,抓好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着力發展玉米、核桃、蘋果、畜牧產業園區,加快土地流轉,鼓勵農民走出土地和農村,引進項目和企業實現集約經營,解決土地零碎經營問題。第二,強化涉農服務功能。發揮農業、林業、水務、氣象、供銷等涉農部門作用,強化鄉鎮區域綜合服務站職能,做好農業技術、動植物防疫、農產品質量監管等“保姆式”服務。第三,加強農業經營組織建設。每個鄉鎮建立1—2個規模性專業合作社,採取入股分紅形式集約經營土地和產品銷售。發展和引進涉農加工企業,採取保底收購、股份分紅、利潤返還等方式,互惠互利,提升農業整體效益。

四、在做強現代工業中貫徹落實全會精神

實行“一企一策”,煤炭要加快與陝煤化合作,引進新技術,延長產業鏈,實現原煤就地轉化升值;石油、油頁巖等加快推進,強化環境保障,促進投產達效;方舟製藥、玉華酒業、棋智乳業、春光蜂業等企業突出信息開發利用與產品推介,依靠“引”、“借”、“聯”等形式做大做強。加快推進縣科級工業園區建設,完善園區各項配套設施體系,通過硬環境增強園區的吸引力和聚集力;強化園區管理和責任,對入園項目的數量、質量和產能定目標、定責任,確保園內企業產值在全縣規模工業總產值中占主導地位。

五、在做靚生態文明建設中貫徹落實全會精神

生態是的優勢所在,更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一是牢固樹立環保優先理念,更加註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將環保作為引進項目的首要門檻,做到開發與保護並重、經濟與生態並進,用生態文明的理念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二是保護好這片青山綠水,狠抓造林綠化,大力實施林業生態重點工程,推進全縣植被覆蓋率逐年提高。三是打造好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倡導生態化的生產生活方式,科學推進新型農村建設;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規劃並實施好農村移民社區;加快秀美山城建設步伐,以創建國家衞生縣城為抓手,美化、綠化、淨化縣城環境。四是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圍繞玉米、核桃、蘋果等農業主導產業,做靚無公害、綠色產品品牌;圍繞重點工業企業,大力發展低碳環保和清潔能源產業,實現產業的現代化和生態化。

六、在改善民生中貫徹落實全會精神

抓基礎,加快推進就業與再就業,着力抓好羣眾就地發展特色產業和走出土地經商創業兩大重點,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集中力量辦大事,堅持每年實施一批羣眾關心的急需的民生工程。強保障,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升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保障水平。抓發展,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強化文化引領社會、教化人羣的作用,加快改善生活環境、提升羣眾幸福指數,在全縣營造人人促發展、人人享受發展成果的良好氛圍。

【第3篇】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轉型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根據區人大常委會XX年工作計劃安排,4月份,教科文衞工委組織部分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區人大代表,在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蔡康的帶領下,對我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轉型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實地走訪了澄江街道、沙埠鎮,與鄉鎮(街道)分管領導、計生幹部、村負責人、村計生服務員進行了座談,聽取了鄉鎮(街道)人口計生工作彙報,瞭解了我區人口計生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聽取了區計生局關於我區人口計生工作轉型發展情況的彙報,並召開了專題座談會。現將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區計劃生育工作以深入實施“強基提質”工程為載體,以“常態化”管理為主線,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XX年區政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xx”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示範縣(市、區),是台州市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區),XX—XX年區政府連續三年被台州市政府評為全市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先進獎。各項計劃生育主要指標執行良好,XX年,全區共出生6287人,計劃生育率94.72%,出生性別比108.28,人口自然增長率3.57%,完成了市裏下達的任務,在市對區人口計生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中位居全市第一。

1、領導重視,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我區充分認識到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和艱鉅性,成立了全區人口計生領導小組,每年年初,都要召開全區人口計生工作會議,與全區各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簽訂責任狀,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出台了《關於加強“兩非”案件政策處理的意見》(黃區委辦〔XX〕23號),對涉及“兩非”行為的單位予以“一票否決”。區人口計生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主動履行職責,積極參與計生工作,區法院在人力物力方面給予計生工作大力傾斜,每月都組織10餘名執法人員開展計生聯合執法,區財政投入人口計生事業經費的增長幅度高出同級經常性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區公安、衞生、食藥監等部門組成打擊“兩非”專案組,重拳出擊加強出生人口性別比治理工作,全區上下初步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制度健全,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去年以來,我區全力實施計生工作“常態化”管理,變原先的“季考評制度”為“月督查制度”,對全區19個鄉鎮(街道)分別進行了2次月督查,有效督促鄉鎮(街道)狠抓經常性工作落實,夯實基層基礎。全面落實“三捆綁”制度,把全區所有村居劃分為示範、合格、整治三類,並落實“政治、經濟(資源)、責任”三捆綁制度,將計生工作實績作為村兩委主要負責人綜合性先進評選資格和報酬發放的重要依據。進一步指導村居修訂完善計劃生育村規民約,有效引導村民自覺依法生育。深化計生隊伍“崗位大練兵”活動,通過培訓、競賽、講座等形式提高計生隊伍業務知識和服務水平,促進計生隊伍素質整體提升。

3、破解難點,違法生育得到有效控制。以社會撫養費徵收為突破口,嚴控違法生育。把社會撫養費徵收立案率作為月督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全區XX社會撫養費徵收立案率達97.34%,徵收率91%,符合率70.76%,分別同比增7.71%、5.04%、7.37%。開展常態化聯合執法,通過收集醫院出生記錄、衞生防疫記錄等違法生育證據,實現“零口供”立案,XX年全區申請法院的違法生育案件社會撫養費徵收同比增248.74%;凍結劃撥違法生育對象户銀行存款同比增913.17%;司法拘留37人,同比增29人,有效震懾了違法生育對象,對控制違法生育起到了明顯的效果。

4、突出重點,性別比治理深入推進。XX年,紮實開展了“出生人口性別比重點治理年”活動,出台了黃巖區《關於加強“兩非”案件政策處理的意見》,成立了打擊“兩非”專案組,脱產辦案,成功搗毀4個“兩非”窩點。查處“兩非”案件58起,取消再生育指標2人,刑拘3人,判實刑2人,“兩非”行政罰款17.89萬元,出生性別比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我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值穩居全市第一。落實再生育責任包乾、再生育審批、孕情跟蹤服務和定點憑證引產等制度,落實全過程管理,開展“台州市生孕信息交換平台”試點工作,以信息化推進管理科學化。

5、創新機制,優質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鄉鎮(街道)服務站基本完成標準化建設,全區共建成3箇中心站,1個一級站,9個二級站,使服務站面貌煥然一新,服務環境和條件大為改善。在全省率先出台《黃巖區關愛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實施辦法(試行)》(黃政發〔XX〕40號),從發放一次性撫慰金、提供心理危機干預救助、開展“再生育全程關懷行動”、發放“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養老金”等四個層面對關愛“失獨”家庭這一全新領域進行了有效的實踐和探索。“三優”(優孕、優生、優育)工作成功起步,建成區首家省級“三優”指導中心和新前、院橋兩個“三優”指導中心,開展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試點工作,出生缺陷發生率同比下降3.42‰。“關愛女孩、陽光助學”活動全面深化,計生政策性保險擴面增項,計生獎扶金標準提高,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女孩、女孤兒發放一次性助學金。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顯著加強,澄江街道建成全區首個省級規範化流動人口計生服務中心,對外出流動人口開展“雙向”服務,設立外出協作點,為台州籍已婚育齡婦女提供“三查”服務。

二、存在問題

我區的人口計生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大成績,但困難仍然存在,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違法生育態勢不容樂觀。由於歷史和經濟社會發展等綜合因素影響,羣眾的生育意願與國家的生育政策要求的矛盾仍然存在,人口慣性增長勢頭強勁,違法生育現象有抬頭趨勢,控制違法生育任務仍然艱鉅,XX年,全區計劃外出生332人,同比增加6人,增幅1.84%,計劃外生育村居215個,佔總村居數的37.79%,同比持平。近幾年來,有關專家、學者在互聯網上關於“放開二胎政策”的討論持續不斷,而專家、學者的觀點僅僅是政策探討層面,並非國家現行計生政策的調整,但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卻是政策被誤讀,影響了人們對現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正確認識,基層工作難度增大,出生人口性別比有所反彈,XX年全區出生人口性別比108.28,居全市第一,但今年一季度有所反彈,治理工作不容鬆懈。

2、依法行政缺乏相應有效措施。隨着依法行政的不斷推進,一方面上級對人口計生工作剛性的考核評價體系一以貫之甚至趨緊,而另一方面人口計生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卻相對弱化甚至缺失,目前正處於老辦法越來越不能用,新辦法還沒想全、還沒想透、還沒想深的局面,做好人口計生工作難度很大。

3、綜合治理工作尚未真正形成。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涉及社會方方面面,單靠人口計生部門難以實現,計劃生育綜合管理機制雖已建立,但由於種種原因,有些職能部門只考慮部門利益,對計劃生育工作不夠重視,存在該管不管、管而不嚴、甚至不管的現象,難以形成聯合執法的良好工作局面。基層基礎仍有待提升,鄉鎮(街道)違法生育對象出現在“三查”遺留名單之外的現象不在少數;隨訪服務欠到位,隨訪記錄不夠規範;部分村計生服務員職責不清、情況不明。

三、幾點建議

人口計生工作是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強化領導素質,抓好工作落實的同時,重點應在轉觀念、強管理、優服務上下功夫,推進人口計生工作轉型發展。

1、加強宣傳,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動搖。要積極協調各類宣傳媒體,創新發展宣傳方式,依託“文化三下鄉”等平台普及人口計生政策,廣泛深入開展國策、國情與人口形勢宣傳教育,進一步澄清一些幹部羣眾對現行計生政策的模糊認識,推動全社會和各級各部門清醒地認識到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重點做好“三個不變”政策宣傳,即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不變,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制度不變,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不變,保持人口與計生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2、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完善利益導向機制。要想從根本上轉變羣眾的生育觀念和生育行為,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羣眾的主體地位,關心羣眾的利益訴求,通過一系列經濟社會政策和利益導向機制,把人口計生工作與提高羣眾福利結合起來,實行計劃生育家庭享受到各種相關獎勵優惠政策,幫助計劃生育家庭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解除羣眾的後顧之憂。要兑現落實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優待政策,加大對獨生子女死亡殘疾特殊困難家庭的扶助力度,繼續開展關愛女兒户家庭活動,提高羣眾實行計劃生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低生育水平的穩定。

3、加大執法力度,嚴格依法行政。一是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嚴格執行國家人口計生委七條禁令和八項紀律,堅守法律底線,堅決杜絕因違法行政而引發的計劃生育重大案件。二是認真開展社會撫養費徵收專項執法治理工作,充分利用法律賦予的手段、方式,依法足額徵收社會撫養費,同時要開展聯合執法,切實解決一批“老大難”案件。三是保持查處“兩非”案件的高壓態勢,力爭查處一批大案、要案,對涉及“兩非”行為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從重從嚴處理,絕不姑息。

4、加強協調配合,形成齊抓共管合力。要不斷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羣眾參與、區域協作的工作格局,進一步深化和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的具體措施。要建立“一盤棋”的工作格局,計生部門要加強與各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分析研究,共同探討計生管理的新思路、新辦法,相關部門也要拿出具體的、切合實際的、相互協作配合的措施。進一步加強外出流動人口管理,強化信息採集和“聯動協同”機制,形成綜合治理人口問題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5、提升計生幹部素質,為計生工作提供堅實保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人口計生工作,深化人口計生幹部素質提升工程,對鄉鎮(街道)計生隊伍因材施教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對村計生服務員落實月考核制度,樹立計生幹部隊伍“優質服務”理念,以服務贏得民心、爭取實效。同時要以開展“優質服務提升年”活動為載體,着力提高計生公共服務能力,推進計生審批制度改革,積極探索鄉鎮(街道)開展優孕、優生、優育等特色服務,進一步提升計生服務水平,提高羣眾滿意度。

【第4篇】2022年度公路交通轉型發展若干問題調研報告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公路交通轉型發展提出了十分重要而又緊迫的時代命題。**公路交通往哪兒轉,轉什麼,怎麼轉,是“xx”時期必須直面而又難以迴避的現實問題。日前,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牽頭組成調研組,就此在全省公路系統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xx”以來**公路交通發展的主要特點

“xx”期間,全省公路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省“兩個率先”,服務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以路網完善、管養提升、依法治路、科技創新、安全保暢、惠民服務、資金保障、人才支撐八大工程為重點任務,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總體發展水平繼續走在全國前列。概括起來説有以下五個主要特點:

一是發展的內涵更加豐富。自覺地把以人為本和生態文明建設寫入了“xx”公路交通發展總綱領。**公路發展的內涵從“建設為主向養護管理為主轉變”擴充為“建設為主向管理養護和服務為主轉變”,更加註重服務於廣大人民羣眾安全便捷出行。“xx”期間,全省公路系統在科技創新、路網運行監測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各種公路資源通過科技應用得到有效整合,收費公路清理整頓進一步深化,出行服務手段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進一步提升了公路發展與人、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

二是發展的目標更加清晰。站在新的起點上,**公路始終緊扣“兩個率先”的發展定位,以**交通運輸現代化為統領,提出了“一個網絡,三個體系”(為公眾提供並維護一個“安全、暢通、智慧、高效、綠色”的公路網絡;構建一個公眾滿意的公路服務體系,建立一個科學高效的公路管理體系,配置一個穩定充分的支撐保障體系)的率先現代化發展願景。在蘇州、徐州率先開展公路養護管理現代化整體示範,輔之以“暢安舒美”示範工程和重點主題性示範工程,力爭到2022年,**公路養護管理基本實現現代化,公路基礎設施供給、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三是改革驅動對發展的影響更加凸顯。“xx”**公路交通發展的動力主要來源於改革。面對行政管理體制、財税體制、行政審批制度、“兩個路網”體系(以高速公路為主的“收費公路體系”和以普通公路為主的“非收費公路體系”)、“省管縣”等一系列改革,**公路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形成了職能定位報告、普通國省幹線公路養護管理體制調研報告、公路養護現代化行動綱要等支撐成果,並在公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理順。

四是發展的因素更加開放多元。社會治理結構的多元化在“xx”公路發展過程中有着深刻的體現,主導公路發展的力量和因素遠不僅限於上級行業部門的計劃和指令,公路發展環境從以往的相對封閉向相對開放漸變。策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部署、**縣域經濟的蓬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xx”以來,全省繼續保持幹線公路適度建設規模,穩步推進新一輪國省道網規劃落地,並及時啟動了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建設。為響應廣大人民羣眾參政議政的渴求和社會公眾的出行需求,全省公路系統積極構建與公眾交流的平台,不斷加大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力度。依法行政進程進一步加快,公路部門與發改、財政、國土等部門的協調溝通工作不斷深化,公路交通關起門來埋頭搞建設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

五是發展的基礎更加紮實。經過幾十年的磨礪,**公路行業已形成了“修路修心、養路養性”的行業發展追求。“xx”以來,省、市、縣三級公路機構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矛盾,籌融資手段難以持續、前期工作難度加大、安全形勢日益嚴峻以及行業自身歷史遺留問題,都在制約着公路發展。全省公路系統始終敢為人先、負重前行,在壓力下謀發展,在危機中抓機遇,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務實的工作作風,高標準、高水平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公路率先現代化作出貢獻。

二、**公路轉型發展體制機制面臨的突出問題

“xx”以來,**公路堅持問題導向,圍繞發展理念、體制機制和制度設計等核心要素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也查擺出了多年來行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本次調研既注重對長期以來存在問題的梳理和迴應,更注重對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對照新的宏觀形勢和發展趨勢,分析、挖掘公路交通轉型發展深層次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建設規模和可承受能力的關係問題。到“xx”末,**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已經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這是推進行業轉型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黨的十八大破除了唯gdp論英雄的政績觀,為行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政策導向。但即便如此,不顧承受壓力大搞建設在部分地區仍然大行其道。主要表現在:投資需求和建設規模居高不下,特別是“xx”、“xx”十年還有大量的續建和待建任務;建設計劃執行不科學,多開新線、少用老線,多修一級路、少修二級路在部分地區比較突出;部分項目在無資金、無土地指標、無前期工作手續的情況下倉促上馬,還要拼命壓縮工期。每年全省都有大量的計劃外項目在推進實施,其中不少在排着隊等待進入全省建設計劃盤子。此外,幹線公路建設成本近年來節節攀升,**部分地區高架快速路的造價達到了1億元/公里,省補資金佔到工程建設投資的平均比重從xx年的60%降至如今的30%左右,地方極力爭取幹線公路建設計劃,真正看中的已經不是省補資金,而是省國土廳“點供”的土地指標。再繁瑣嚴厲的前期工作要求、再緊張的土地和資金供給,也沒有能夠有效遏制部分地方政府的建設投資衝動和慾望。

(二)行業和地方的關係問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管理體制和“省市聯合,以市為主”的建設模式,是推動**公路交通近二十年快速發展的制度保障。“政府主導辦交通”是**交通公路事業發展的一條基本經驗。但也要看到,隨着近年來“土地財政”的強烈刺激和推動,在城鄉交通二元管理體制格局下,各級地方政府更多的精力和財政資金投向了城市建設,交通的發展無論在建設方面,還是養護管理方面都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和衝擊。《**省公路條例》明確規定,國省道的管理由省市兩級政府負責,具體分工由省政府確定。但在實際工作中,為了加快發展,全省先後不約而同地把幹線公路建設責任主體進一步下放到了縣級。工程建設,從規劃開始很多行業的規範標準和管理要求很難落實到位,建設質量難以保障,科技創新、生態環保的發展理念難以真正落地。為了爭取省補資金,地方政府把許多承擔城市交通、土地開發功能的公路納入國省道建設,作為改建項目搭便車。項目建成後,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往行業一推了之。近年來受地方保護主義影響和干擾,路政管理和超限治理等工作步履艱難。在收費公路問題上,部分地方政府利用收費公路政策修路,但對徵收秩序、債務化解、安全和社會風險防範等全部交由行業承擔。燃油税改革後,省交通廳、省財政廳的文件明確規定,市縣公路部門的基本支出由地方財政予以託底保障並逐年增長,但全省幾乎沒有一家執行到位。**市區公路站去年確定的單位基本支出還是xx年標準的300萬元,但正式在編人員的財政統發工資就達到了570萬元,基層吃飯成問題,不得不另謀他策。幹線公路地方建、省裏養,管養脱節的現象比較突出。地方政府更注重節省工程建設造價,而缺乏全壽命週期成本理念。在工程建設方面,“縣長想幹就沒有幹不成的”;在養護管理方面,“縣長不想幹還就真的幹不成”。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全省加強幹線公路網集中統一管理的呼聲和要求越來越強烈。

(三)事權和財權的關係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深化財税體制改革,建立事權與財權相適應的制度。這其中,事權是基礎,也是我們在轉型發展和轉變職能的過程中,迫切需要説清楚、理透徹的事情。從調研情況看,基層反映強烈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幹線公路和農村公路的事權與支出責任不匹配。幹線公路事權在中央和省,但建設經費投入主要來自於縣。農村公路的事權在縣,但建設和養護的經費投入主要靠省。20**年底農村公路建設省級貸款餘額達到127億元,接近省補資金總投入的50%,與幹線公路建設債務基本持平。同時,每年還要從汽車養路費的燃油税替代返還收入中安排6億元左右用於全省農村公路養護,擠佔了幹線公路發展資金。地方在農村公路建設方面的缺位,直接帶來了農村公路管養和安全保障能力不足,雖然滿足了“通”的需求,但總體服務水平不高。二是對照轉型發展的要求,公路養護管理經費投入嚴重不足。總體來看,燃油税改革後,國務院辦公廳xx年的22號文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公路養護管理經費支出受到了很大影響,省本級及部分地方的公路建設債務還本付息開始進入高峯期,壓力驟增。近年來,**公路的里程、等級和標準都在不斷提升,但養護管理經費投入的增長無法跟上地方需求。例如,基層反映,目前養護基價、台班定額標準太低,也遠低於市政道路的養護基價定額標準,如徐州城市幹線公路核定保潔費12.25—17.5萬元/公里,而省局每年撥付幹線公路養護經費為7萬元/公里,相差近一半以上。周邊的上海等地也早就把公路養護基價定額的計算單位從“公里”改成了“平方米”。再如,機械化清掃保潔造成了養護支出費用增加,很多城區段的公路養護不適合再繼續套用一般路段的養護經費計量標準;高架橋養護、隧道養護、隔音屏的設置等問題也是近年來我省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中產生的新情況,需要在相應技術標準、管理規範和經費支出方面做出相應保障和安排。

(四)創新發展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係問題。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新理念,從這個角度審視行業的發展,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對行業發展的重大政策研究不夠,一些制度設計發揮的實際導向與其出發點南轅北轍,國省幹線管理服務類設施建設事與願違。二是對行政資源的爭取和統籌協調不夠,愛算小賬、不算大賬。如xx年成品油税費改革前,我們超前謀劃,多次彙報爭取參照周邊地區提高我省汽車養路費徵收標準,但最終未能實現,影響到改革後**實際所得燃油税轉移支付的基數標準。三是公路法制建設亟待加強。儘管公路法出台後,**先後頒佈實施了**省公路條例、高速公路條例、農村公路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地方法規規章,但基層實際執法管理工作中總是覺的公路法、公路條例靠不上、用不了。不僅公路行政執法管理缺乏更多的法律依據,建設管理體制、養護運行機制改革後帶來的大量行業監管工作,以及“xx”以來突出強化的公共服務、應急處置等新增職能,目前還是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計劃指令來推進落實。四是公路科技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公路科技創新體系和相關政策尚不健全,公路企業的創新能力、創新精神缺乏,部分研究成果質量不高,且沒有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公路網管理與服務應急指揮體系建設,起了大早、趕了晚集,與北京、廣東等先進發達省份相比,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五)簡政放權和加強監管的關係問題。**公路系統從“十五”開始就步入了持續的改革和簡政放權階段。xx年的養護管理體制改革,實現了政企分開、事企分離,養護生產作業職能推向市場,向市場放權。但是,這麼多年來,全省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的進展極為不平衡,已經改制的地區,在市場主體的培育、市場規則的制定等方面,距離真正的市場化運作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市場化改革後投入到養護上的資金未能得到切實應用,國家以税收的形式、企業以利潤的形式分別拿走了部分養護資金;改革後日常養護的監督管理變得很難,遇有突發事件,企業老闆“利”字當頭,先談錢再談事。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與強化公路的公益產品屬性、與公路部門承擔的安全監管和應急處置職能,相互之間的關係從理論上到實踐中都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當前簡政放權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交通運輸部已經明確,養護市場化的改革還要深入推進,我省的省管縣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也已經初見成效,既要放權給市場,也要放權給基層。但是公路部門只放不收、重審批、輕監管的狀況仍然存在,職能轉變不夠到位。部分地方縣級公路管理機構下放之後,市、縣兩級公路管理機構又面臨着管理脱節的新問題。

三、上述問題的原因分析

上述問題的產生,從客觀上講,是**公路交通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所決定的。**在全國率先面臨公路養護管理現代化問題,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五種運輸方式中,公路交通率先面臨轉型發展的壓力。從主觀方面查找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宏觀政策的研究和把握還不到位。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xx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一系列重要講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指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綱領。但從我們調研的情況看,全省公路系統對此學習研究不夠深入透徹。一些領導幹部對於十八大之後經濟社會發展、改革開放發生的深刻而顯著的變化缺乏清醒的認識和正確的預判,特別是對於三中全會召開之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財税體制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對行業產生的重大影響變化,缺乏應對思維,對行業發展中存在問題的認識,還是停留在過去。

2、正確的政績觀還沒有牢固確立。地方政府唯gdp論,以增長取代發展,片面追求發展的速度,忽視、甚至犧牲發展的質量,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採取迴避態度。地方利益有綁架行業發展的現象。公路部門自身也有重建輕管傳統思維定勢,一個突出表現就是,這麼多年來,我們提請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研究解決公路建設問題多,研究解決公路養護管理問題少。

3、對待改革的態度還不正確。改革從短期看是挑戰、是壓力,但從長期看,是機遇、是動力。化挑戰為機遇關鍵在於超前謀劃、主動應對。公路系統傳統思維根深蒂固,遇到改革往往強調困難和矛盾。養路費改革已實施多年,但部分基層幹部職工仍然有“走回頭路,自己收錢自己花錢沒人管”的念頭。另一方面,對於行業多年發展中積累形成的體制機制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敢採取改革的態度加以認真研究和解決,把改革“當衣服穿、當門面看”,沒有把改革當飯吃並使之轉化為發展的營養和動力,消極搪塞,缺乏擔當。

4、體制和機制還不協調。城鄉交通二元管理格局造成地方政府重視城市(城鎮)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而在承擔區域交通的普通國省幹線公路建設發展上普遍的缺位。儘管有法律法規的明文規定,明確了各級政府在公路交通發展上責任要求,地方政府缺乏落實的動力和決心。公路管理機構原則上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模式,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工程建設上“塊強條弱”,養護管理上“條不強塊更弱”,束縛了全省幹線公路網整體效益的發揮。

5、公路的本質屬性研究還不透徹。對公路本質屬性研究不透,使我們的實際工作走了不少彎路。對全省幹線路網的功能定位缺乏科學界定,對於哪些是局部受益、哪些是全局受益的路網結構缺乏系統研究。s338某段收費經營權轉讓時賣了6000萬,十年後政府回購卻花了2億多,這期間經營管理單位“光明正大”地擁有收費權。與此同時,經營單位追本逐利,對養護職責嚴重缺位,投入養護經費能少則少,路面破損極其嚴重,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教訓也極其深刻。

四、**公路交通轉型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前不久,國務院馬凱副總理專題就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問題開展工作調研,對下一步全國公路交通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精神,按照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要求,堅持公路建設、管理、養護、服務、安全五位並舉,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深化公路體制改革,創新運行機制,強化科技支撐,完善法規政策,以實現公路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羣眾安全、便捷出行做出更大貢獻。結合基層的意見,建議在今後一段時間內的公路交通工作中,要着力解決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1、要以治理體系現代化為指導,進一步深化公路交通轉型發展的頂層設計。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以治理體系現代化為指導,深化公路交通轉型發展的頂層設計,需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幾條基本原則:一是好字優先。適應“經濟新常態”,告別粗放的高速增長階段,進入以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為特徵的新階段。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提高發展的質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更加符合公路交通發展規律的科學發展。二是市場導向。繼續探索擴大管養分離和養護市場化改革,建立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公路養護模式,根據不同養護工程的特點和市場化條件,選擇性地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既發揮養護工區及區域性應急養護保通隊伍的作用,也充分發揮羣眾參與日常養護,從而進一步明確應急保通和日常養護、專業養護和羣眾養護的關係。三是權責對等。強化普通公路公益產品屬性,並按照有利於幹線公路網集中統一管理的思路,明確各級政府承擔的公路交通發展職責,界定各級政府的事權以及相應的財政支出責任。在市場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界定各級公路管理機構代行政府職責履行的各項行業監管和行政執法職能,實現行政資源的集中統一配置。以兩個“集中統一”實現財權和事權相匹配、機構和職責相對應。四是職權法定。樹立法治思維,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方式促進頂層設計的科學性。樹立決策終身負責的理念,促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行政。公路管理機構履行職責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更多依靠法律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加強行業監管和公共服務。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後依法監管。

2、要以財權事權統一為原則,進一步理順公路管理體制機制。這已經成為全省公路系統的普遍共識和迫切願望。交通運輸部對此也有着清醒的認識和準確的判斷,已經把公路管理體制改革作為交通運輸體制機制改革的重點領域和先行示範,從中央層面開始謀劃推進。一方面要從**自身實際出發進一步明確管理養護和服務的事權,積極爭取管理養護方面的資金。對於目前設定的公路管理養護資金計劃和定額標準,與實際工作的資金需求之間的差距,提前做好全面、準確的分析和測算,建議根據車流量建立燃油税轉移支付增加機制。在大規模建設時期,公路建設管理體制主導決定了養護管理體制。但是在以管理養護和服務為主的發展新階段,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應該佔據更加主導重要的地位,公路建設管理體制的調整應當遵從養護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路和步調。另一方面是要從“有限政府”的發展理念和要求出發,在遵循交通運輸部關於公路事權劃分的政策指導下,按照功能分類的理論,遵循“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對全省普通國省幹線公路網進行重新梳理分類,其中主要承擔區域、過境交通,連接縣以上經濟節點的國省道列為省級事權,由省級財政承擔支出責任,由作為省級公路管理機構派駐機構的市級公路管理部門實施日常管理和養護;對列入省道公路網規劃,但是主要服務於局部、地區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公路應當列為省和縣共同事權,由省市兩級財政按比例分擔支出,由縣級公路管理部門實施日常管理和養護。農村公路因為實施主體、支出責任和相應的燃油税替代轉移支付均落實到了縣級及以下政府,故事權應全部下放到縣鄉兩級政府,省級主要負責政策引導、技術支持和行業監管。

3、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進一步推進公路養護管理現代化。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關注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一要把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繼續發揮好國檢的“指揮棒”作用,激勵引導全社會公路系統始終保持全國領先的發展定位。同時更加緊密地結合**實際,按照公路建設、管理、養護、服務、安全“五位並舉”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方面的投入和重視,服務廣大人民羣眾安全便捷出行。二要實實在在提高公路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幹線公路服務區、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基地除了建設資金的投入,更要在應急和服務的運行機制上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並在加強地方政府供給方面提供政策引導。三要進一步深化**普通收費公路管理改革和收費站點佈局調整的方案研究,既算經濟賬,更算社會賬、政治賬,真正落實交通運輸部關於“兩個路網”的發展思路,讓發展的成果更多地普惠於民。

4、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改進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改革特別是有效的改革,往往是問題倒逼的,否則就不會有內生動力;依靠外部推力的改革,往往也都是被動的,難以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轉型發展,在抓好頂層設計的同時,更好堅持問題導向,把解決問題作為改進管理、推進發展的首要舉措,從內部催生改革動力。一方面在指導基層工作時,切實改變過去“下指標、提要求、搞檢查多,政策引導、法規支持以及其他保障條件和措施少,資金槓桿、項目槓桿、計劃槓桿用的多,技術支持、管理服務少”的做法。省廳、省局制定政策、研究思路時,要進一步加強工作調研,更多地傾聽基層的呼籲和想法,使行業主管部門的話語權落地生根。同時,在行業發展重大政策、舉措制定出台過程中,對**、**、**不同地區發展的差異性要予以充分考慮,統籌全省公路交通協調發展。另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全省在改革轉型發展中面臨的共性問題,及時下發指導性意見,改變很多工作中摸着石頭過河、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狀況。如針對養護市場化改革推進難的問題,可採取鼓勵大型國有企業收購兼併養護公司的做法,進一步壯大培育養護市場主體,發揮規模效應,同時鼓勵加強分類專業養護。

5、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進一步增強提升行業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發展不是越快越好,路不是越多越好。“人走的太快了,要停下來等一等自己的靈魂。”**公路交通經過了近二十年的快速發展期,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羣眾安全便捷出行做出了重大貢獻。但行業的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沒有順勢得到重視和加強,反而有弱化和困頓的趨勢,體制、機構、職能、人才隊伍、資金保障、基層建設等各個方面都面臨着諸多問題。在當前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關鍵檔口,一要準確把握公路的公益屬性,進一步深化公路管理機構職能定位研究,強化公共服務和行政執法監管職能,幫助和指導各地公路管理機構妥善處理好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二要借當前改革的契機,統一全省公路管理體制,分類推進養護運行機制市場化改革,解決目前管理體制混亂、改制歷史遺留問題多的狀況。三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幹部職工的素質素養。要圍繞打造“綜合管理、行政執法、專業技術”三支人才隊伍的總體設想,科學設置崗位職責,合理配置人才資源。要進一步加強行業文化建設,提升行業黨建水平,形成共同的行業價值認同。要面向行業,提供從業人員的准入門檻,大力推進機械化養護和專業化養護水平。同時,更加註重公路人的自身發展,拓展幹部發展空間,幫助職工實現合理利益訴求,從而提升全系統幹部職工的綜合素質、精神狀態以及整個公路交通行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

公路交通轉型發展任重道遠。我們深知,世界上“沒有比人高的山,沒有比腳長的路”,只要我們堅定信心、開拓創新,合力同行、務實奮進,就一定能開創公路交通更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