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服務發展調研報告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52W

服務發展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服務業發展調研報告範文

一、紅山區服務業發展基本情況

繁榮興盛的服務業一直是紅山區經濟發展的特色和優勢。近年來,紅山區緊緊抓住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和消費結構升級的機遇,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赤峯市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政策措施,將加快服務業作發展為全區的重點工作列入議事日程。不斷突出重點,優化結構,創新機制,強化落實,使我區服務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

xx年我區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7.2億元,xx為45.6億元,xx年為52.4億元,年均增長17.4%。xx年上半年,我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2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1億元,同比增長10.7%。第三產業內部各行業均衡協調發展,批零餐飲業、交通運輸郵電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及其它服務業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第三產業也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為優化我區服務業產業的結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旺,今年1-6月份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3%。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21.1億元,同比增長19.5%;餐飲業實現3.2億元,同比增長19.2%;其它行業實現0.5億元,同比增長13.5%。

二、紅山區促進服務業發展的主要經驗做法

(一)舉全區之力搞好紅山物流園區建設

多年來,紅山區的服務業發展始終處於層次低、規模小、佈局散,新型業態發展緩慢的狀態。為了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產業層次、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根據紅山區地處中心城區信息流、資金流、商品流和車流相對集中這一特點,運用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理念,於xx年6月正式啟動了內蒙古紅山物流園區建設。目前園區建設已累計投入資金23.8億元,全面啟動5100畝規劃區範圍內的建設,建成區面積達到3800畝。共引進各類企業118家,其中73家已經建成並投入運營,完成各類建築面積68萬平方米,形成了以物流配送、汽車貿易、建材交易、貨物倉儲同步發展的經營格局。xx年上半年,園區實現交易額26.2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交易額55億元,税收1.2億元,安置就業達到1萬人。

一是將規劃先行作為首要原則。作為自治區批准立項的首家大型物流園區,紅山物流園區在建設初期就確定了“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門檻招商,高水平發展”的工作思路。聘請國內資質較高的中交協物流研究院制定了園區可研及建設規劃,園區由最初規劃建設面積5000畝計劃總投資15億元,調整為7500畝計劃總投資35億元。基本服務半徑約為500公里,主要方向的服務距離超過1000公里。是集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於一體,輻射蒙冀遼的綜合性物流園區。

二是不斷優化政策環境。認真落實赤峯市人民政府《關於赤峯市中心城區物流產業園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和赤峯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紅山經濟開發區、紅山物流園區規劃建設審批及有關優惠政策問題的會議紀要》所提出的各項優惠政策,制定了針對紅山物流園區簡化建設項目審批程序的配套措施(赤紅政發xx【102】號),全力推進紅山物流園區項目建設。優惠的扶持政策為園區的發展增添了活力,同時,各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能為園區的建設和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林業、國土部門先後完成林地審批5019畝、土地審批4488畝;發改、財政、商務、金融等部門在為園區爭取產業項目扶持資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緩解了園區建設資金緊張問題。各部門積極配合形成合力,為園區的順利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是堅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紅山區委、區政府在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等各方面,積極發揮主導作用。一是投資5.9億元,完成了3800畝範圍內“七通一平一監控”基礎設施建設,共建設道路27條,總長度21公里,總面積46萬平方米。xx年,園區三期首批620畝路網工程開工建設,共建設道路5條,總長度2.3公里,形成了“築巢引鳳”的良好局面。二是建成了行政綜合辦公樓,將工商、税務、公安、物業等部門引入園區聯合辦公,實行“一體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全面提高了辦事效率。三是完善了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80萬元,建設了專業物流信息平台系統。啟動建設了佔地70畝集商務、會展等功能於一體的商務廣場,滿足商户產品會展需求。同時在廣場北側新建一處8400平方米的信息中心綜合樓,滿足信息中心發展的空間需求,進一步提高了園區管理和服務水平。四是進一步整合了城區物流資源,將城區內近120家配貨站全部引入園區,實現了區外長途運輸、市內短途運輸及城市配送的有效銜接。

四是加強園區招商引資吸引商氣人氣。園區地處城市邊緣地帶,地勢偏僻,人氣不足,商氣低靡,建設初期投資者對園區發展信心不夠,使園區最初招商十分困難。為了擴大園區知名度,增加園區的商氣、人氣,園區採取了“物流+市場”的經營模式。對園區入園企業實施“2年內免收企業所得税,2年後再減半徵收3年;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和辦理相關手續費能免則免,不能免按最低標準收取”等的優惠政策。同時,視入駐企業規模、發展潛力、投資大小、經營種類收取不同標準的配套費,特別是對能夠起到拉動作用的經濟實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行業特色明顯的企業,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給予以一定靈活的優惠政策。完善的配套設施和優惠的入園政策,吸引了大量民間資本,園區的“窪地”效應逐步顯現。

五是強化管理保障園區運轉有序進行。在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注重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動了園區規範化發展。招商引資過程中,堅持“四個嚴格”,一是嚴格功能區劃分,按功能區定向招商;二是嚴格准入,確保入駐企業具有活力;三是嚴格合同約定,確保施工進度;四是嚴格執行保證金制度,確保園區工程質量。為規範政府投資工程建設和管理,區政府出台了工程招投標、材料採購、資金管理、工程審計等管理辦法,保證所建項目的質量和工期。完善了園區規劃監察管理辦法、水電暖管理辦法、綠化管理辦法、廣告牌匾管理辦法、物業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建設,強化了園區管理。同時,加強服務企業力度,全程協助新入駐和新開工企業辦理規劃、建工、消防、土地、房產等審批手續以及證照等相關經營手續;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幫助企業融資,解決資金困難問題。

(二)千方百計行進服務業商貿聚集區和特色市場建設

一是以項目建設帶動進一步鞏固新華商業步行街作為全市商貿零售業的龍頭地位。紅山區新華商業步行街地處城區中心地段,是赤峯城區最大最繁華的商業街。始建於xx年,歷經9年的發展,累計完成投資1.4億元,完成了774延長米主街和1579延長米的輔街建設和改造。截止xx年6月整個新華商業步行街內共較大的綜合類百貨商廈23家,各類專賣店、品牌店、精品店157家,從事各種經營的大小商户4000多户,總營業面積近19萬平方米,從業人員超過10000人,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在盤活步行街現有資產,調整經營業態,實現步行街商貿業提檔升級的同時,紮實推進步行街向北延伸及向東西兩翼擴展工程,啟動了航宇商務中心,蒙中商貿中心,華興商貿中心改造、草原明珠購物廣場等一批商貿業重點項目,全力打造以步行街為主體,輻射兩翼的中心城區核心商貿區。

二是強化市場體系建設。幾年來始終堅持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組成專項工作組推進市場建設,通過開展商務、公安、安監、工商、質量技術監督、衞生防疫等部門聯動,集中對酒類、糧食、成品油和定點屠宰企業的登記備案和專項整治,打擊假冒偽劣和非法經營行為,淨化和規範商貿流通領域秩序。目前紅山區現有各類交易市場20餘家,西城市場、同興市場、天越市場、千禧建材市場、果菜糧市場、古玩市場、解放街小商品市場、萬商大院、三宇陶瓷市場9家市場交易額超過億元。其中,赤峯果菜糧批發市場經過十年的發展建設,已成為內蒙古東部地區最大的區域性專業糧油批發市場,具備了對全市及周邊地區成品糧油交易的調空能力,市場多次被評為市和自治區文明市場,成為了全市糧油供求的晴雨表,雜糧外銷的集中地。赤峯西城市場始建於1994年,佔地面積由最初的50總髮展到近200畝。西城市場現與全國200多家大型農貿市場聯網,成為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指定信息採集點,全國農貿市場協會會員單位,是我市最大的農牧業產業化農貿龍頭企業,是內蒙東部地區最大的果菜批發市場,水果蔬菜集散中心,內蒙古最大水果蔬菜集散地。通過加強市場建設,形成了以市場發展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安置富裕勞動力,集聚資金的良好局面。

(三)下力氣抓好社區服務和養老體系建設。

幾年來,從紅山區地處中心城區,城市化程度較高,城市社區發展較快的實際出發,大力發展社區服務和養老體系建設。通過引進市場化運作體系,組建了我市唯一一家區級社區服務中心——紅山區社區服務中心。經過幾年的發展,社區服務紅山模式不斷成熟和完成,已經形成了一個社區服務中心配套十個社區服務平台、一百個社區服務站的社區服務網絡體系,在實際工作中,以下七個方面為重點開展社區服務和養老工作。

一是順應居民實際需求,建立完善了社區服務系統。中心投資40萬元,建立並完善了社區服務信息網絡系統和24小時熱線電話呼叫系統。針對許多居民家中沒有電腦的這一實際情況,開通了8666666熱線電話,居民有服務需求時,通過撥打該熱線電話,中心工作人員即可對居民的要求做出明確答覆。日前,已有400個服務企業加盟,每天接到居民各類諮詢達70多人次。

二是以居民健康為根本,開展了貼近居民的社區醫療服務。xx年投入36萬元成立了三西街社區衞生服務站,針對部分社區居民存在的看病貴、看病難的實際困難,實行對轄區居民20%—40%的優惠就醫承諾,初步實現了“小病不出社區”的辦站目的,滿足了城區居民就醫就診的服務需求。

三是靈活採取多種方式,開展了居民較為滿意的物業管理服務。本着“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的原則,成立了心連心物業公司,共接管了城區14幢棄管樓和1個棄管小區,為部分居民小區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在改變了這些舊老小區原有的髒、亂、差的環境面貌的同時,方便了小區居民的基本生活。

四是依託現有服務資源,開展了全方位的家政服務。中心投資16萬元組建了自己的家政隊伍,根據城區廣大居民和社區單位的具體要求,通過兩套服務系統,分別採取有償、低償、無償服務等多種服務方式,在城區分散設點,就近派出服務。

五是大力拓展服務領域,開展了有針對性的中介服務。針對居民房屋買賣、就業求職等方面服務需求越來越多的實際情況,在中心成立了中介服務大廳,設立婚姻介紹、職業介紹、房屋介紹、家政服務、法律諮詢5處諮詢服務處,實行一廳式辦理,一站式服務,滿足了廣大居民交友、買房、法律訴訟等方面的服務需求。

六是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設備,開展了居民廣泛關注的社區培訓服務。滿足了居民多層次、多元化、具體化的服務需求。截至目前,中心已為廣大居民開展英語培訓150期,自我保健護理培訓11次,保姆、鐘點工培訓4期,大型健康知識講座3次,參加培訓人員達6800多人次。

七是以社區為單位,開展了居家養老服務。開展日託養老、管家登門、家政保姆、健身康復、代購配送、休閒娛樂等服務內容。同時在社區開展居民旅遊、異地養老、養老機構中介、老年大學、低償或無償體檢,併為6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辦理出行120卡,建立家庭服務檔案,一方面更好的照顧社區內空巢老人,另一方減輕社區居民子女生活負擔。中心還聯合赤峯市慈善事業服務中心,共同實施“全國百歲希望健康工程”,分期分批為我區低保户、孤寡老人、軍烈屬、殘疾人提供救助和服務。

三、紅山區服務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下步打算

當前,紅山區服務業運行總體情況良好,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現代物流等新型業態快速發展,有效第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但是在運行中也暴露出許多深層次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開放型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市場的規模、檔次不是很高,市場輻射力小、網絡化、信息化程度低。農村消費啟動緩慢,需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提高農村消費水平。

為此,我們將以自治區、赤峯市有關要求為指導,加強服務業的區域合作和融合。針對我區服務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採取紮實措施,加快傳統服務業的改造提升,積極有效地推進現代服務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一是繼續搞好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物流園區三期建設工程,加快鐵路專用線、高速公路接口、保税倉儲區、汽車租賃區建設及園區政務信息綜合樓、商務廣場、園區監控及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二是儘快開工建設紅山區蒙中商貿中心項目、航宇商務樓等建設項目。落實各項工作措施,把業態調整和項目落到實處。使哈達街中段經營環境明顯改觀,經營檔次逐步提升,亮化、美化水平及硬件設施均有明顯改善;推動步行街周邊的草原明珠購物廣場建設項目,力爭啟動古玩文化藝術市場、華興商貿中心項目,確保按計劃開工建設。

三是加大對服務業重點建設項目工作的專項推進力度。對確定的商貿重點項目實行全程、全方位的跟蹤服務,抓好商貿項目調度、統計、服務工作。同時把握國家政策取向,認真策劃、包裝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良好發展潛力和優勢的商貿建設項目,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緩解我區商貿企業投融資壓力。

【第2篇】雲南高速公路服務區發展調研報告

高速公路服務區是保證高速公路安全、暢通、方便、快捷運營的重要配套設施之一,是為滿足駕乘人員長途旅行中基本的生理、心理需求,滿足車輛加油、維修需求等提供服務的便利場所,是展示高等級公路行業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服務區直接服務於司乘人員,間接服務於整個社會,加強服務區的經營和管理不僅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而且社會效益非常突出。下面是小編為您推薦的雲南高速公路服務區發展調研報告,請參閲。

導讀:雲嶺高速公路沿線設施開發有限公司下屬於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雲南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經營和管理單位,運行兩年多來,在為廣大司乘人員提供服務的同時,在拉動駐地經濟方面也做出了積極貢獻,獲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豐收。

雲嶺高速公路沿線設施開發有限公司下屬於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雲南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經營和管理單位,運行兩年多來,在為廣大司乘人員提供服務的同時,在拉動駐地經濟方面也做出了積極貢獻,獲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豐收。

在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公司按照市場化改革的要求,積極探索服務區建設、管理、經營的新模式,構建科學、規範、高效的管理體制,構建靈活、有效的經營機制、激勵機制、約束機制,構建制度化、信息化和標準化的管理體系。在對雲南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基本情況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以科學發展、優化服務為指導,找出服務區運營中的問題,提出一些對策和建議,形成如下調查報告

一、發展現狀

(一)服務區發展迅速

雲南地形地質條件複雜,發育着各種類型的巖溶地貌,建設環境惡劣,但高速公路的里程一直在穩步增長,從全長129.8公里的崑曲路發展至今,全省高速公路已達到2508公里。

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服務區的發展因此受到影響,比起國內山東、河南等省的服務區發展明顯滯後,但在省政府、交通廳及公司上下共同努力下,最近幾年發展迅速。公司現已開通45個服務區(加油站)、33個加水站和3條通信管道業務;製作單立柱廣告牌3座、橋體廣告牌6面、載杆廣告牌1塊,有總面積1556平方米的公益公告。

(二)服務區基礎建設逐步適應,經營成效顯著

由於雲南特定的地形、地貌,除一些服務區受客觀條件的限制不能向外擴建外,其他服務區都逐步適應市場的需要,增加服務功能。像讀書鋪服務區、墨江服務區等都是在不斷改進、完善服務功能和服務質量,來滿足司乘人員的需求。

目前,服務區的經營以整體出租為主,部分是分項承包,只有極少部分服務區的業務公司開始自營。同時,公司對服務區的經營進行管理和監督。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和開拓建設,服務區取得顯著成效。僅一年,就收取合同租金2592.29萬元,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三)注重社會效益,樹立企業形象

公司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社會效益的實現,盡力為司乘人員提供方便,向公眾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如沿滇西方向高速公路的服務區,屬於公司管轄的所有服務區公廁都對公眾免費。在調研中,目睹一些服務區為司乘人員免費提供開水、免費為車加水,像讀書鋪服務區熱情的服務大受過往司乘人員的稱讚。還有的服務區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務,像通關服務區免費為司乘人員提供開水、車輛常用工具、常用藥品、生活小用品、油品諮詢常識等。像普文服務區為老、弱、病、殘專設廁所,免費為司乘朋友提供洗浴熱水等。各服務區員工做到統一着裝、微笑服務、制度上牆,這些細微的服務,從細節上體現出人性化的特點,從而實現高速公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效應,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四)啟動引資合作項目,改變公司經營模式

經過市場調查,以條件較好的陽宗海服務區、小團山服務區為試點,啟動引資合作開發項目,與康輝旅遊集團公司合作經營服務區超市、商店、餐廳,開展旅遊商品、餐飲、地方特色產品等經營項目。

自公司成立以來所轄服務區以租賃為主,對服務區的經營主要採取管理型形式。為實現利益最大化、提升服務質量,公司改變了過去的以租代管的模式,陽宗服務區、小團山服務區、墨江服務區、恐龍山服務區採取的自營項目,在計劃實現500萬元的收益,其中墨江服務區的自營餐廳4月19日一開業就顯示出良好的前景。

(五)企業文化建設加強

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一個企業有什麼樣的文化就有什麼樣的發展方向。適宜的企業文化,是形成企業團隊凝聚力,塑造企業形象的主要因素。完成了省公路投資公司企業徽標的設計和vi企業形象識別手冊的編制;完成了兩個文化走廊的建設安排工作;公司在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強化服務區管理,規範服務質量,設立滇西、滇南、崑曲及東部現場管理組,制訂嚴格的巡查、巡檢制度。同時,聘請了22位沿線服務區行風監督員,加強服務區文明建設;開展創建文明崗位和青年文明號以及星級服務區評比等活動;建立1-2個樣板服務區,打造公司品牌。

3月啟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這一活動主要是提高廣大黨員、幹部、職工的思想認識,解決企業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提升企業凝聚力、創新力,是實現公司科學發展的精神保證,為公司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六)規章制度健全,經營合法

服務質量是服務區賴以生存的基礎,制度化、規範化、人性化、舒適化是服務區運營的規範。公司年內貫徹實施iso9001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gb/t28000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的認證工作;在生產管理中落實各項崗位職責、操作規程、員工檔案、各項考核、獎懲辦法等規章制度;守法經營,所有服務區超市均明碼標價,價格合理。確保了服務區設施完好、功能適應、停車規範、服務周到、安全衞生、管理有序、環境優美的良好狀態。

二、服務區發展面臨的機遇

當前是我省服務區發展的黃金機遇期,面臨着如下機遇:

(一)雲南地處西南邊陲,與東南亞國家接壤,有4060公里的邊境線,特別是 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後,雲南快速發展的高速公路網將把雲南服務區與國內外擁有近18億人口和每年2萬億美元生產總值總量的大市場聯為一體,給服務區帶來極大的發展空間。

(二)西部大開發、生態環境建設、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精神生活質量的提高;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增長和發展以及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的增加,人們日益渴望迴歸自然,駕車出行的需求日益強烈;自駕車、團隊旅遊的形式也逐漸成為時尚和潮流,為服務區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三)伴隨着生活質量的提高,司乘人員對食、住、娛、購提出更高的要求,他們已不在滿足簡單的快餐、簡陋的住宿、品種少、質量差的物品。司乘人員的需求與服務區供給形成了較為突出的矛盾,這對我們服務區來説是一種挑戰,也是難得的擴大發展的機遇。

(四)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為部分服務區帶來新的發展方向。高速公路是區域間陸路運輸和物流通道中的重要線路,具有無可比擬的交通便利性、快捷性。現代商貿商品對快速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別是諸如鮮花等鮮活產品,利用高速公路服務區設施大大減少流通環節和流通時間,這就為高速公路沿線服務區發展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現代流通業提供了機遇。

三、存在問題和挑戰

(一)服務區分類標準

根據我省特殊的地理環境、多彩的人文環境及場地大小、發展現狀、交通流量和社會需求,將服務區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加水點四類。其中:大型是服務功能最齊全,經營品種最豐富的服務區,中型其次,小型是應具備基本功能的服務區,加水點是雲南所特有的。

大型服務區:一側停車80-150輛,每側佔地1.4-2.4公頃。衞生間的容量,應滿足80-100人同時使用。除達到中型服務區基本條件外,還應具備商務、休閒、娛樂、atm自動取款機等功能;餐飲品種豐富,有自己的特色菜,超市經營品種不少於300種。

中型服務區:一側停車50-80輛,每側1.0-1.4公頃,衞生間的容量,應滿足50-880人同時使用。除達到小型服務區基本條件外,餐飲品種應讓顧客有所選擇,超市經營品種不少200種,且貨櫃不能空缺、鋪貨整齊。

小型服務區:一側停車30-50輛,每側佔地0.8-1.0公頃,衞生間的容量,應滿足30-50人同時使用。必須具備加油、汽修、餐飲、住宿、超市、公廁和停車等基本服務功能,餐飲品種應滿足司乘人員的基本就餐需要,超市經營品種不少於100種。

加水點(服務點):每側佔地0.2-0.4公頃,衞生間的容量,應滿足10-20人同時使用。

以上服務區劃分標準是參考、借鑑國內服務區的標準及國內外服務區發展趨勢制定出來的。考慮到我省客觀條件的限制,在實施時,需靈活掌握,應更多的結合服務區的實際情況而定。

(二)服務區分類

見附表。

(三)服務區存在共性問題

通過對服務區存在問題進行梳理,現把各個服務區存在的共性問題,整理、歸納如下:

1、功能設置

(1)服務項目簡單。我省大、中、小型服務區普遍存在面積小、規模小、服務功能簡單的問題。大型服務區中佔地面積在100畝以上的服務區只有小團山服務區,讀書鋪服務區和小海子服務區佔地在80畝以上是功能、設施較齊全的,但也只有餐飲、加油、便利店、汽修、加水、廁所這些功能。中型服務區有5個佔地在30-40畝之間,小型服務區中佔地最少的是勝境關服務區只有1.09畝,最大的是潘所海服務區佔地面積29.5畝,他們具有共同點都是:基本功能不齊全。

(2)缺少住宿設施。公司服務區只有南華靈官橋和雲南驛服務區有住宿設施,其餘都不能提供客房。司乘人員有住宿需求而不能滿足。像讀書鋪服務區高峯期有20多輛車停在服務區內,司機就在車上休息過夜。這樣,司機休息不好,路上行駛不安全,也給服務區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3)沒有分車類設置。服務區中,只有讀書鋪是分大、小車型停車加油的,其它服務區沒有分車道設置。有的是由於場地限制,有的是規劃不合理。隨着車輛和出行人員的增多,車流、人流混雜在一起,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4)服務區設施的建設不能與高速公路同步使用。服務區的建設沒有同高速公路同步,對運營中的司乘人員的需求沒有科學的預測和規劃。像服務區排污設施不完備是所有服務區共同存在的問題;蒙自服務區、灣田服務區、冷泉加水站、南屏服務區還沒投入使用,而大渡崗服務區現在還在籌建中。服務區設施和功能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既降低了顧客的滿意度,也帶來生產的安全隱患和社會問題。

2、服務質量

(1)超市經營品種單一。一是大、中、小型服務區均存在這個問題,超市以餅乾、礦泉水、方便麪和一些速食食品為主,已不能滿足司乘人員的需求。他們有品嚐當地特色食品的願望,有購買當地特色商品的動機,而這些當地特色產品缺乏;二是沒有充分利用好現有條件,一些超市貨架上沒有擺滿商品,品種貨色比較少,還有條件充實超市貨物品種。

(2)汽車修理規模小,業務單一。目前,我省服務區汽車修理業還處於起步階段,建築規模小,功能不夠齊全,缺少先進的設備,無法滿足現代汽車的修理需要,部分維修項目不能正常提供和開展,業務相對單一。

3、經營模式

經營模式單一。目前服務區的經營模式主要還是租賃經營的形式,出租資源,收取租金。一方面,不能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而且前期租賃承包費用偏低,為國家和企業帶來損失。另一方面,承包商為追求利益最大化,環境衞生投入不足,管理水平落後,人員配備不能滿足環境清潔和車輛疏導等工作的要求,造成了服務區環境衞生髒、亂、差,社會公眾反映較大,也是造成環境衞生管理不到位的根本原因。

4、環境衞生

良好的衞生環境是顧客滿意度的重要體現。但目前服務區內的環境衞生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1)廁所問題。這是所有服務區共同存在的老大難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廁所衞生條件差。這也是廁所遭投訴最多、最頻繁的原因。當然這有不文明乘客亂丟亂拉的客觀原因在裏面,然而我們還是應從自身找原因;二是廁所蹲位少,像研和服務區只有三個蹲位,還有南華靈官橋、永平曲硐等服務區,根本不能滿足司乘人員的需求,造成乘客在服務區長時間停留和車輛擁堵現象,特別是每逢節假日高峯期,情況更是嚴重;三是設施損壞嚴重。廁所門、沖水閥、洗手枱水龍頭損毀嚴重,便池管道損壞造成缺水和堵塞,造成廁所內衞生條件差。這些形成很壞的社會影響。

(2)廚房餐廳衞生欠佳。餐飲服務是各服務區的一個基本職能,但部分服務區,不注重衞生和設施的建設,只注重效益。造成廚房內污漬斑斑、地面積水,被腳踩過後留下黑乎乎的腳印。

(3)大部分服務區的垃圾箱骯髒、破損,既不美觀也不實用。結實耐用而又富有個性化的垃圾箱,不僅能起到承載垃圾、美化環境的作用,也是企業文化的重要體現。

5、安全生產

安全責任重於泰山消除安全隱患對於公司經營管理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的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主要是:

擺攤設點。擺攤設點是我省服務區的通病,既有管理上的不力,更有客觀上的原因。受利益驅使,服務區的周邊村民為了蠅頭小利,在服務區周邊、服務區內或加速車道旁邊搭建簡易屋棚,擺起小貨攤、承辦小修理等。他們要麼安營紮寨,一家人全生活在裏面,像甘莊服務區和墨江服務區;要麼打游擊,你來我就走,你走我就來。像甘莊(4月15日已徹底得到清理)、墨江、小白營、板橋服務區等都較嚴重。擺攤設點不但增加管理的難度,而且給服務區工作人員、司乘人員及擺攤農民帶來危及生命的危險,於己於人都存在重大危害。同時,這還影響到服務區的經營秩序、經濟效益、區內衞生和治安環境安全。

6、精神文明建設

服務區內缺少顯眼的精神文明建設內容的宣教物,標誌標識導向指示牌不夠健全。主要表現在,每個服務區的名稱沒有明顯的標示出來;缺乏充滿熱情、人性化的宣傳標語。在服務區附近沒有專門的指示性、導向性標識牌,對於有需求的顧客不能對服務區的位置和功能提供引導。服務區內,各項設施和服務的引導牌、指示牌缺乏,也有部分標牌設置不夠醒目,給不熟悉情況的司乘人員帶來極大的不方便。

(四)服務區存在的個性問題

目前,服務區的發展存在一些普遍問題,現按大、中、小型三種類型,擇其要分列如下:

1、大型服務區(8個)

(1)租賃經營模式。由第一分公司管理的昆石高速線上的小團山停車區和陽宗服務區加水為我公司自營項目,其餘均為出租承包經營,餐廳、超市系公司對外合作項目尚屬於籌備階段;由第二分公司管理的曲勝高速線上的小海子服務區採取租賃經營的模式;由第三分公司管理的玉元高速線上的峨山服務區屬整體租賃承包,位於元磨高速線上的墨江服務區餐廳自營其餘分項承包,位於元磨高速線上的通關服務區採取的是分項承包經營的方式;由第四分公司管理的位於昆安高速線上的讀書鋪服務區採取整體租賃承包經營的模式。

(2)安全監管設施不全。服務區安全防護的監控系統和設施不完備;沒有專職機構和專門的保安人員,對於服務區內的治安監管力度不夠;缺乏交通指揮人員和交通指示標識,使進出服務區的車輛處於無序狀態,交通安全隱患較大。

(3)服務基本功能設置不全。小團山停車區,現只有加水和廁所兩項服務項目;小海子服務區、讀書鋪服務區和楚雄服務區三個服務區相對服務項目較為齊全,具備餐飲、加油、便利店、汽修、加水、廁所六項功能,但沒有住宿、娛樂、休閒設施提供。其它4個服務區基本的服務功能也都不能滿足司乘人員的需要。

(4)缺少休閒、娛樂設施。按照大型服務區的標準,服務區內應設有供司乘人員休閒、歇息的地方。隨着高速公路網的逐步完善,人們對出行的環境、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司乘人員已不再滿足於加油和如廁,有更高的需求:緩解疲勞、放鬆身心。目前,服務區缺少供司乘人員休息、消遣的地方。司乘人員下車就自己找位置停車、歇息、喝水、抽煙等,這也間接造成安全問題。

(5)設施損壞,沒有及時維修。小海子服務區場地受損嚴重;楚雄服務區上行線新整改的花台由於工程質量較差,出現破損影響服務區對外形象;墨江服務區綠化美化維護不夠,影響環境美觀。

(6)排污設施,不能滿足需要。服務區規劃建設時,節能減排設施與服務區功能沒能配套建設,同步投入使用。像讀書鋪服務區停車區和加水區沒有排水溝;陽宗服務區已有排污設備,但排污能力較弱,加水或洗車後造成積水; 峨山服務區沒有中水處理及排污設備。不但影響服務區內的環境衞生,影響了服務區的社會形象。缺乏污水處理設施。運營車輛運輸的貨物各種各樣,在洗車的過程中經隨意沖洗就直接排放,造成環境污染,容易引發與周邊村民的矛盾,如讀書鋪服務區附近的村民就因水污染魚塘而產生不滿。

(7)綠化帶有待完善。綠化帶應起到美化環境、淨化空氣、減緩疲勞、愉悦身心的作用,但目前服務區綠化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如陽宗服務區(下行線),進口處的綠化帶的草坪沒有顯示綠草如茵的景象,既不稠密,也不茂盛;樹也沒有成蔭,不能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也帶不來美的享受;小海子服務區綠化面積較少,不能有效減少灰塵污染,起到愉悦身心,延緩駕駛員視覺疲勞的作用。

(8)功能佈設不合理,存在安全隱患。進出車道設置不合理,加油站設在服務區的進口,減速道短,沒有給超長超大的貨車留設足夠的轉彎空間;像陽宗加水站設在服務區加速車道出口處;小團山臨時增設的加水站位於停車區出口加速道路段;峨山服務區廁所在油罐區儲油庫旁邊,司乘人員習慣抽着煙進入廁所,這些都是造成安全隱患的大問題。

(9)服務區規劃,缺乏整體協調。由於早期對服務區設計缺乏統籌規劃,缺乏整體協調性。如楚雄服務區加油場地過小出現擁堵現象;陽宗服務區(下行線)加水點與綠化帶佈局不合理,加水點處於服務區出口處,綠化帶位於進口處,佔地面積較大且綠化效果不好;讀書鋪服務區沒有地下通道,服務區的經營項目受到影響。

2、中型服務區(5個)

一個出入口車道,不能滿足需要。服務區的出入口僅設計為一個車道,損壞後,維修十分困難。大多數的服務區車道均為一條,這也是服務區出入口處損壞較為嚴重,一直不能得到很好修整的原因。像嵩待高速待補服務區、曲勝高速小海子服務區、揚武服務區等場地損壞嚴重。另外,還有永平曲硐服務區垃圾桶不夠,泥土地面、蓋板損壞嚴重。

3、小型服務區(19個)

(1)小型服務區為典型的租賃經營模式,除富源加油站的綜合樓天龍酒店為合作經營外,其餘18個服務區均是承包,收取租金。

(2)資源浪費。主要表現在服務區資源閒置,場地沒有充分開發和利用,像嵩待高速公路k105+950處的打鷹山加水站,佔地面積9畝,過往車輛較多,有開發其它經營項目的條件。

(3)設施設備也存在一些問題:硯山服務區和平遠服務區的衞生間設施陳舊,蹲位少;南華靈官橋高杆燈損壞,沒有及時修理;祿裱服務區進出口蓋板損壞嚴重、垃圾桶損壞嚴重、服務區下行線無圍牆、羣眾能隨意進出,存在安全隱患等。

(4)安全生產方面的問題:硯山服務區員工宿舍與加油機距離不夠;保山板橋服務區的加油棚建築設計高度不夠;小甸中服務區下坡道減速距離較短,這些都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四、提高沿線服務區發展水平的措施和建議

(一)沿線服務區發展總體目標

為了加快我省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規範化、規模化發展,根據雲南省交通運輸廳《公路法》、《雲南省高等級公路管理條例》、《關於加強高速公路服務設施建設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和雲交高管[]180號文件《雲南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改造與經營管理暫行辦法》及雲路投黨發[]39號文件《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服務區宣傳工作實施意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和國內外服務區發展的趨勢,提出沿線服務區總體發展目標。

1、總體要求

服務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依法經營、規範管理。優質服務和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的原則開展經營服務活動;高速高速公路服務區必須與高速公路同步建設、同步開通;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改造、經營管理,堅持科學發展,統籌規劃,合理佈局,準確定位,強化管理,保證功能的原則服務區管理要求達到設施完好、功能適應、停車規範、服務周到、安全衞生、管理有序,環境優美的良好狀態。

2、規劃設計、建設改造

服務區的規劃佈局、規模設置應根據區域路網建設規劃佈局和交通流特性,做到服務設施規劃佈局與路網規模相結合,項目服務設施佈設與單點服務設施規模相統籌。規劃、設計、建設、改造從總體上滿足服務區提供的服務於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相適應;合理確定服務區各設施的功能和佈設位置,保證旅客使用方便,交通安全有序,併力求總體佈局緊湊、使用高效。不鼓勵利用主要空間面積建設草坪、花壇。

3、功能設置

服務區設施功能與服務區的規模相適應,提供基本服務和延伸服務。小型服務區須具備加油、汽修、餐飲、住宿、超市、公廁和停車等基本服務功能;大、中型服務區除提供基本功能外,還要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服務功能;積極開拓應急醫療、手機充電等便民服務。

場地應佈局科學、合理,停車場應實行車輛分區停放,保證車輛進出順暢。服務區的功能佈局應堅持,餐廳和衞生間分離、客車和貨車分離、加油站和停車場分離、職工宿舍樓和業務樓分離。

衞生間容量在分類標準中已列出,此處不再贅述。衞生潔具的選擇要具有大眾使用的特性,以滿足不同駕乘人員的需要,並適宜經常性的衞生維護。高峯時段應有應急調整方案。

服務區車輛維修設施要符合行業標準和規範要求;應設置殘疾人通道,在相關服務設施中設置殘疾人專用設備。

4、經營管理

服務區應當合法經營,照章納税,誠實守信,對提供的服務合理定價,明碼標價,並自覺接受各管理部門和社會的監督。

服務區全體員工應遵循現代文明社會的職業道德,顧客至上,以人為本,文明服務;員工着裝統一,按規定佩帶上崗證,文明用語、禮貌待客、微笑服務,保證24小時為司乘人員提供良好服務

5、環境衞生

服務區廣場、綠化區及各經營場所做到地面無積水、無污染、無煙蒂和果殼等雜物;服務區餐廳、廚房要保持清潔衞生、無蚊蠅,餐具及時沖洗、消毒;食品應確保安全、衞生,無食物中毒事件發生;服務區公廁免費使用,有專人清掃,定期噴灑消毒藥物,保證不間斷供水,達到無異味、無雜物。地面、隔板保持清潔、乾燥。洗手池、枱面、鏡面清潔無污垢、無水滯;服務區排污、排水設施應保持完好,做到排污達標、排水暢通,垃圾桶等衞生設施應經常清理、消毒。

6、安全生產

建立健全安全、消防管理制度、建立與當地政府、公安、消防、路政的聯防、聯動制度、食品衞生管理制度,具備防火預案、防中毒預案、防突發治安事件預案、防緊急傳染性疾病預案等相關預案;做到無嚴重工傷事故,無火災事故,無食品中毒事故,無重大治安刑事案件,並做好各項安全宣傳活動。

7、精神文明建設

服務區文化建設應以公路文化為主體,兼顧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展板、宣傳欄、牆報、永久性標語、公示牌、公告牌、電子顯示屏等形式宣傳和展示10個方面的內容:服務區名稱、重要功能、服務項目;管理公示牌、服務承諾牌(標明服務承諾內容、監督舉報電話,設立意見投訴箱);公司服務區管理、經營和服務工作標準;雲南省交通地圖,重點標明公司管轄公路和服務區分佈情況;公司標誌、簡稱;公司廣告詞;主題文化景觀;公路行業公益廣告;公路行業相關法律、法規;主管部門對服務區考核評定等級。

(二)針對解決共性問題的措施和建議

針對服務區存在的共性問題,當前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調整發展思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維模式、抓住機遇,實現思想認識的的大跨躍。要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從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的角度出發,調整思路,力爭服務區發展上新的台階,實現服務區跨越式發展。

2、功能設置

(1)完善硬件設施,拓寬服務項目。針對我省服務區基本功能不完善的問題,經營設施首先要具備滿足司乘人員基本需求的功能,充分發揮服務區的功能和作用。根據顧客和市場的需要,補充和完備服務區的設施和功能,以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務提升企業形象。對於司乘人員基本的餐飲、購物、休息、公廁、加油、汽車維修等需求,要做到細節化、人性化設計。

(2)科學佈局,分車類設置。根據服務區場地大小和主要停靠車輛的種類,規劃、改造停車分類設置。 針對性地設置公共設施和配套需求設置,使各類設施得到有效的使用。分類服務區的專業性服務也可得到很好的發揮,有效解決資源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問題。同時,分車類設置也是減少擁堵、降低危險的有效途徑。根據雲南特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結合路段的長短、車流的類型及其數量頻率、車輛通過路段的時間和服務消費需求時間及頻率等因素靈活規劃、改造車道設置。

(3)立足自身優勢,發展物流業。高速公路具有無可比擬的交通便利性、快捷性,是發展現代物流業和佈設物流節點的最佳區位。現代商貿商品特別是諸如鮮花等鮮活產品,對快速提出更高的要求。利用高速公路服務設施減少流通環節和流通時間。制定科學的物流配送,適時向現代物流業進軍,同時,依託服務區來開發客運和旅遊業務也有着較大的可行性,一方面服務區可以有選擇地與部分汽車運輸企業達成為其提供配載服務的協議,另一方面可與服務區附近的汽車運輸企業合作開通短途客運班線,將旅客運送到家服務。服務區發展物流配送和快件貨運將是未來發展趨勢。

3、服務質量

(1)規範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良好、規範的服務是實現服務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保證。在經營服務中,工作人員要持證上崗,按規定着裝統一,並佩帶服務胸卡;要堅持使用文明用語、規範服務、禮貌待客、耐心熱情,舉止大方、微笑服務。以熱情、高效、主動、周到、禮貌為服務準則;以客到有迎聲,客問有答生,客走有送聲為服務承諾,形成制度化的服務理念。通過規範化服務,提高服務質量,獲得經濟上的大豐收。

(2)進一步豐富經營品種,增加服務內容。多渠道的開發服務項目、豐富經營品種,引入富有本省或地方特色的產品。開發、引入地方特色餐飲、小吃、農特產品等;提供專業便捷的汽車零配件維修服務,為司機提供專業的保養建議和個性化服務。通過不斷豐富服務區經營的特色品種,增加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使服務區經營管理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3)規範汽修服務內容,拓展服務領域。服務區汽修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這個優勢,實現汽修服務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強服務區綜合社會服務功能。首先要規範服務內容。車輛修理車間應保持整潔、明亮;配件分類擺放,包裝簡潔,讓車主直觀地看到、感到配件質量正宗,使用放心;服務人員操作符合規範,給顧客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其次要拓展服務領域。在原有維修客户的基礎上,積極開拓發展新的服務領域和市場。例如,與大型運輸企業聯繫,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成為其定點維修廠,為其提供高速車輛維修和保養。還可像售後服務市場延伸,創造並爭取成為售後服務特約中心,實行維修、售後服務、配件等一條龍服務。

(4)抓品牌建設,提高服務質量。良好的服務質量是服務區吸引客源的重要途徑。如何進一步提高服務區的經營、管理層次和水平,可以從抓品牌建設入手,統一着裝、統一標識、統一服務標準,以科學管理和優質服務,樹立高速服務區品牌,不斷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量。對服務區所有服務設施進行統一標準,制定工作程序並嚴格操作,引入iso9001質量標準對工作進行規範化管理,在提高硬件質量的同時,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針對客人的不同需要,提供相應的服務。

4、經營模式

(1)創新經營模式,不同行業聯合經營。突破以租代管的租賃承包經營模式,與餐飲、食品公司實行聯營,與日用百貨、食品、地方特產等廠商、超市產品廠商結盟,進行聯合營銷,發揮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透過彼此之營銷通路開拓新客源,在擴大經營利益的同時,讓消費者獲得物超所值的享受。創新服務理念,與當前蓬勃發展的汽車租賃、自駕遊、車友俱樂部、旅遊餐飲住宿、旅遊特色商品銷售等與高速公路相關度密切的行業實現整合,開展專門化、特色化的服務;結合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開發服務區系列產品,實現司乘人員與服務區的雙贏。

(2)實行強強聯合,激發企業活力。加強與知名企業合作, 實行多元化組合、品牌化經營的發展思路。知名企業豐富的客户資源和良好的品牌效應會使企業迸發出強勁的活力。運用知名企業成熟規範的管理來約束我們服務區的經營行為,優化工作流程,使服務區的管理躍上一個新的高度,促進服務區經營躍上一個新台階。

(3)實行連鎖經營,形成規模優勢。通過分析國內外服務區的經營狀況,實現規模化生產、連鎖式經營是今後服務區發展的必由之路。面對市場的挑戰,服務區要發揮規模效益,必須實行規模經營、連鎖經營的發展途徑,以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經營模式代替分散化、零星化、鬆散化、粗放化的經營模式。

實行連鎖經營,必須嚴選廠商,維持質量信譽。經過嚴格選定廠商後,要求廠商更改包裝、設計,符合服務區的整體形象。另外,為了維持產品的質量,聘請專業評鑑人員,定期為廠商和產品打分。引進特色名店,使服務區經營收入保持逐年穩定增長。

5、環境衞生

加強環境衞生管理,提高環境質量。良好的環境衞生是服務區管理好壞的重要標誌,是服務區吸引客源的重要保障。全面提高服務質量,加強環境衞生重點從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制定服務區環境衞生整治方案和衞生管理制度。把服務區衞生整治工作量化、細化、規範化、制度化。二是簽訂環境衞生管理責任書,實行管理目標責任制。服務區與重點部門如餐廳、客房、廚房、廁所、停車場以及工作人員宿舍等各負責人簽訂衞生管理責任書,實行環境衞生管理目標保證金制度。三是服務區加強考核力度,從人員管理、服務質量到環境衞生整治進行考核檢查,對存在的問題作好記錄並反饋到個人,月末彙總,並從保證金中進行經濟獎懲,提高工作人員的環境衞生管理責任意識。

6、安全生產

(1)加強安全管理,制定應急預案。服務區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消防管理,嚴格按有關規定設置消防設施,配備消防設備;建立與當地政府、公安、消防、路政的聯防、聯動制度,食品衞生管理制度;建立快速、高效的應急機制。

具備安全生產緊急預案;高峯期有應急措施;進行安全事故應急演練,確保萬無一失;建立服務區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機制,與服務區駐地派出所簽訂治安聯防協議等,為服務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製度保障。

(2)把好安全關,確保安全。安全無小事,服務區的安全工作尤其重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好食品衞生安全關。即原材料採購關。要求設立專人負責採購、管理、倉儲,嚴格遵守當地衞生防疫站各項規定。二是把好加油站安全關,加強巡邏,加強教育,加強培訓,熟悉各項預案,熟練運用各種器材。三是把好廣場秩序安全關,及時引導車輛,加強巡邏,加強硬件設施的設置。四是把好車輛安全關。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加強檢查,加強培訓,定期養護。五是把好電器安全關。嚴格按照手冊執行,建立電器檔案,建立安全管理責任卡。六是把好消防器材安全關。定期檢查藥液的有效性,另外採取與每名工作人員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落實責任安全生產。

7、精神文化建設

(1)加強文化宣傳,展示企業文化。一個企業走向市場,融入市場,求得發展就必須適應市場的需求。讓人們對我們的企業有所瞭解,進行文化宣傳,展示企業文化也就必不可少了。我們的服務區文化宣傳應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展示行業文化和企業文化,主要包括服務區名稱、服務項目、文化景觀、公益公告、相關法律法規等;另一部分是導向標誌標識,又分為兩套,一套是針對車流設計的標誌標識,按高速公路的標準設計,能有效引導車流;另一套是針對人流設計的標誌標識,按城市公園裏的標誌標識進行設置。通過文化展示達到讓外界對我們服務區有一個準確、明晰的認識。

(2)創建學習型企業,不斷創新、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想生存發展,就必須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創建學習型企業,不斷提高員工的文化素質,精心培育企業文化,逐步規範企業管理,提升我們服務區的整體形象。根據員工的工作、休息時間,採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如集中培訓、分班組學習、徵文比賽、心得交流、外出學習等,還可邀請高級專家、學者來講課。通過這些方式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提高員工素質,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工作中員工的整體素質、文化水平由此轉化而成的工作能力,推動各項工作的創新、發展。

(3)發揮、提升文化品味,拓寬服務範圍。雲南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豐富,是全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其中世居民族有26個;大自然賦予雲南特有的、豐富的自然資源,形成別具特色的風貌,無論是對雲南人,還是外地人都形成強烈的吸引力、新奇感。通過積極的與當地文化、旅遊等部門的合作,將當地人文歷史、民俗風情融入服務區,以各種表現形式,豐富服務區市場的文化內涵。以豐富特色品種、豐富文化內涵為途徑,逐步將我省高速公路服務區打造成為主題服務區、人文服務區、特色服務區,使之成為展示雲南特色、雲南文化和民俗風情的窗口,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充分體現服務區市場的豐富內涵,實現政治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三贏。

(三)針對個性問題的措施建議

1、大型服務區

(1)補充、增設服務項目。根據大型服務區的標準,除具備餐飲、加油、便利店、汽修、加水、廁所等基本條件外,根據車流量、客流量、社會需求增設商務、休閒、娛樂等服務設施和服務項目,如為司乘人員提供免費加水、洗車等服務。另外在一些大型的服務區設立吃、住、玩一條龍服務,按照星級賓館的要求,進行經營管理,並根據地域的不同增加服務特色,吸引回頭客。

(2)堵、疏雙管齊下,做好整治工作。對於擺攤設點和流動攤販治理難的問題,採取嚴厲打擊與合理疏導相配合的方式。與當地政府聯合,對於違反規定的攤販,採取嚴厲的治安處罰進行打擊,同時做好疏導、教育工作。堵與疏雙管齊下,在堵的同時,與當地政府協商另闢場地,作為村民賣農產品的場地,做到既解決村民民生問題,又保證服務區和村民的安全。

(3)建設、改造服務區排污設施。服務區排污包括客房部、汽修車間、加油站、公廁、貯水池及化糞池設施。加強排污設施的建設與改造,要在堅持規範化原則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切實加強維護與管理,對處理效果定期開展監測,確保服務區排放的生活污水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4)凸顯文化,打造品牌。我省地域文化、人文風情豐富多彩,根據服務區所處位置,充分挖掘雲南當地特有的資源優勢,在自然景觀中融入民族文化,推出不同於國內外的、新穎的服務內容。如發揮滇南墨江富有特色的哈尼民族文化優勢,利用墨江北迴歸線城這一自然資源,突出文化品位,打造品牌服務區。宣傳口號可定為穿越北迴歸線,感受哈尼風情。同時,藉助墨江豐富的水果資源,宣傳瓜果世界、一年四季瓜果香的地方特徵,既豐富服務區超市商品種類,滿足司乘人員對當地特色產品的需求,又增加服務區收入,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還有像普洱縣可利用普洱茶知名品牌這個亮點,把普洱茶文化、歷史文化融人服務區服務中,建設普洱茶服務區。以良好的形象和優質的品牌,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顧客到服務區消費,從而促進服務區內部市場的健康發展和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總之充分發揮好我們的優勢,使雲南服務區躋身於全國前列;打造雲南特色服務區品牌,將具無限美好的前景。

2、中型服務區

(1)巧妙組合,精心設計綠化帶。服務區是司乘人員接觸公路景觀最直接並駐足欣賞時間較長的地方。服務區的綠化,應與服務區的功能相配合,着重考慮消除司機因連續高速行駛所帶來的疲勞與緊張感,使司乘者能夠在短暫的停留中增加興趣以恢復精神。其綠化景觀一般可通過栽種植物,輔以園林小品等宜於休息的設施使整個服務區空間形成各種綠色植物的有機組合,使人們感覺舒適清爽,迅速解除疲勞重新開始新的旅程的作用。

3、小型服務區

(1)加強管理,及時進行故障排查、修理。制定合理、有效的運行、維護、維修制度,嚴格按制度定期對設備進行養護和維修。對損壞的設備儘快修復或更換

4、加水點

加水點自成一個獨立的服務點是我省特有的現象。因為是加水的緣故,一般疏於安全防範,在實際操作中,應配備齊全的消防等安全設施。

結語

為探索服務區建設、管理、經營的新模式,構建科學、規範、高效的管理體制,雲嶺高速公路沿線設施開發有限公司全面學習科學發展觀,推進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全面推行功能適宜,設施齊全;誠信經營,文明服務;環境整潔,保障安全的工作標準,完善服務區功能,整治服務區環境,注重安全、維護穩定,為駕乘人員提供優質文明服務,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次調研目的在於運用科學發展觀,發現問題、查找問題,尋找解決辦法,提出解決措施、建議,把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落到實處,切實解決問題,使公司實現又快又好發展,為構建和諧交通作出新貢獻。

【第3篇】現代文化服務發展調研報告

文化產業發展已進入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的機遇期,調研組認為。市應像抓工業立市那樣抓文化產業,像 大建設那樣,狠抓文化產業的大發展,一定會有力助推我市經濟發展,也必將有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對貫徹落實,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有着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初步瞭解了市文化產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現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市政協“發展現代服務業”於今年

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採取聽取情況通報、召開座談會、實地察看本地文化企業及赴 市學習考察等多種形式。

一、市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隨着加快實施“文化強市”戰略,近年來。市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逐年提高,產業得到較快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羣眾文化需求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產業規模初具

省級文化產業基地4個,市現擁有安美文化藝術中心、國家

2產業結構逐步改善

市文化產業結構漸趨合理,從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三個層次看。文化產業核心層的分量明顯突出。據普查,市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增加值之比為直接從事文化活動的文化服務”業佔絕對主導地位(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各行業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0.99億元,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為69.5%比上年增長26%提供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和銷售活動的相關文化服務”業(文化產業的相關層)增長明顯較快,各行業實現增加值13.64億元,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0.5%比上年增長38%作為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主的核心層文化產業,全省文化產業中所佔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領優勢明顯。

3文化企業實力增強

4文化事業持續發展

5體制改革不斷推進

市文化體制改革相繼推出一系列舉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近年來。進一步理順了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係,實現了政企、政事分開,政府文化管理職能得到切實轉變;二是完成了宣傳文化系統5家經營性事業單位的事轉企”改革和四家電影放映單位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啟動了文博圖等公益性事業單位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專業藝術院團目前正按照“出人、齣戲、出效益”思路積極推進改革。這些舉措進一步激發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化產業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市文化產業發展存在主要問題

市文化產業發展雖取得了一定成績,從調研瞭解的情況看。但總體還處於起步、探索、培育階段,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8%以上的目標。市的文化產業發展任重道遠,一些影響文化產業發展的問題亟待解決。

1管理機構有待加強和理順

涉及多個行業和部門。目前我市尚未成立專門的統抓統管的文化產業管理機構,文化產業是文化與經濟的融合。致使一些政策和項目的落實乏力推進。

市政府機構改革,從政府管理部門來説。經有關部門批准,市文化局作為全市文化塊面的管理機關,單獨設立了文化產業處,指導、協調全市文化產業工作,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經費,文化和廣電合併後,取消了獨立的文化產業處及相應的編制和財政經費,相關工作納入局科技處(文化產業處)處室工作職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廣電局科技處工作職責,涉及到文化產業的職能大大削弱,和現在各級領導對文化產業的高度重視及市場的迅猛發展勢頭極不相稱。

2文化產業總量和比重偏低

3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不均衡

4文化產業和產品存在特色危機

科教人才資源豐富, 歷史文化底藴深厚。三國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已成為“名片”同時,作為省會城市,還有着融匯 各地文化的優勢地位。但是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開發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業態尚未形成。現有的文化產品多處於粗放型經營,缺乏文化產品的宣傳推廣和後續的配套經營。大多數文化產品缺乏創意和創新,缺少能夠體現 地域特色和人文風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政府支持和鼓勵文化產業的決策受到文化企業的普遍認同和歡迎,近年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合發〔〕22號)市政府《關於印發 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通知》合政〔〕89號)特別是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等,對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但是目前為止,尚未出台具體的專門的文化產業發展配套政策;文化產業發展的統計指標體系沒有建立,許多統計數字都是普查數據;政府扶持、政策傾斜、税收及土地優惠的力度還遠遠不夠;文化市場、行業規範和投融資等體系還不健全;為文化企業提供技術創新、信息諮詢、市場拓展、人才培訓等方面還沒形成完整、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平台,特別是民營文化企業的待遇尚待提高。

6文化產業精英人才缺乏

奪取文化產業發展制高點的決勝因素。文化產業需要高層次複合型人才,一是缺乏文化創意人才。文化創意人才是文化產業最核心的生產要素。尤其需要既通曉文化產業內容、又具有自主創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產品研發又懂藝術創作的實用專業人才,以及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高層次文化領軍人才,而現有的人才儲備遠遠不夠;二是缺乏文化經營人才。文化經營人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領軍人物,數量和質量決定了文化產業發展的規模和質量。市的文化經營人才屈指可數。

三、發展我市文化產業的建議

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羣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幹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這為文化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城市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標誌,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文化對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可以説,沒有文化的發展繁榮,就難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因此,針對存在問題,就進一步促進我市的文化產業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確立文化產業的支柱地位

推動產業發展2設立專門機構。

一項系統工程。現有的工作機構已經適應不了產業發展的需求,文化產業的發展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協調不了各種關係,必須建立健全新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議成立 市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宣傳、文廣、財政、規劃、國土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可參照蕪湖的經驗,定期召開協調會和企業家座談會,協調重點項目的推進落實,聽取意見,改善投資及政策環境。政府職能部門設立文化產業辦公室,具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專項經費,具體實施和落實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行使政府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日常協調推進和統一調控、監管職能。

紮實有力推進3修訂完善規劃。

缺乏權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市的文化產業規劃目前還停留在行業規劃和部門規劃層面。需要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建議在十二五規劃制定中,將文化產業真正放到支柱產業的戰略地位,作為全市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現代化濱湖大城市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合理佈局,提升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層次。同時,強化規劃的貫徹力度,由市委、市政府來推動落實,用規委會、土委會的工作力度來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

做大做強文化企業4培育龍頭骨幹。

既要有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文化產業要成為支柱產業。又要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建議政府對我市各類文化企業有重點、有階段、有針對的扶持。一是對特色鮮明、實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文化企業如“櫻藝緣”動漫、綜藝、音谷”與中科院聲學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較長產業鏈,能夠形成企業集羣的好項目,通過出台土地、税收、規劃、金融等相關優惠政策,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將其打造為上市公司,按現代企業制度及股份制方式運作,形成一批有實力、有影響的文化企業;二是對一些由於歷史原因造成體制不順、競爭乏力的文化企事業單位,進行必要的經營體制改革。例如三個專業演出團體,如果還在國字”號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須轉變思想和機制,通過產權交易、共同投資、公司化運作等形式,掛大靠強,實施重組,實現新生,及至做活做強。

發揮項目帶動作用5實施大項目戰略。

發揮大項目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一是藉助外力,強化項目帶動。積極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者。特別要吸引具有雄厚資金、經營策略和營銷人才優勢的外來文化投資企業落户 有重點地打造象蕪湖方特這樣的產業航空母艦;二是確定重大項目,實施定向招商。結合老城區改造,將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戲曲休閒一條街;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藴的類似於“合鋼”這樣的老企業,其所閒置的部分廠房,可以作為 早期工業文明遺址保留下來,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文化產業開發,改造成為具有文化、藝術特色的創意產業集聚區,等等。可採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強後,再退出方式,如無錫尚德公司那樣,政府投入的資金可以逐步退出。這部分資金可以循環使用,支持新的企業發展。通過大項目的實施,既能做大做強文化產業,也能帶動周邊傳統餐飲業、商業、旅遊業的繁榮,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戲,各方共贏局面。市應抓住 10年舉辦全國體育大會的契機,有力帶動文化產業的大發展。

成立文化產業投資公司6設立專項基金。

使其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設立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參與骨幹文化企業的組建和發展。儘快組建文化產業投資公司,像城建投資公司那樣對基金進行管理和運作。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可多渠道籌措,一是幫助骨幹企業儘快上市融資;二是大項目、大工程可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融資;三是可以廣泛動員社會資本投資於文化產業;四是可以通過財政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項目補貼、貸款貼息、獎勵、融資擔保等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同時,加大對文化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引導各類風險投資機構進入文化產業領域。成立文化產業風險投資公司、小額貸款擔保公司以及風險擔保公司,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採取政府引導、資本運作、扶優扶強的模式,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投資結構,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問題。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體系

沒有出台專門的具體的文化產業政策。而外地許多城市已走在市的前面,目前我市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還不完善。例如,蕪湖市從起,市財政每年預算安排不少於1000萬元動漫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專門用於對動漫產業的獎勵。建議市政府吸納各地經驗並結合我市實際,儘快研究制定較為系統、操作性強、細化的文化產業發展政策。例如比照高新企業進行税費減免;享受比工業用地更優惠的土地使用政策;信貸融資、資產處置方面按股份制和上市公司進行資本運作;人才問題上構建合理的引進、培養、使用和獎勵機制;建立我市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知識產權保護和文化產品審批權限等方面參照先發地區做法等。

【第4篇】服務業發展調研報告

為深入全面瞭解xx縣養老服務機構的基本情況,探索解決城鄉人口老齡化的途徑,xx縣老齡辦與有關部門聯合成立調研組,深入基層進行調研,摸底調查,重點對居家養老、住養服務機構、老年康復護理機構、家政服務機構等幾個方面進行認真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縣養老服務業機構的基本情況

xx縣轄22個鄉鎮(辦事處),截止xx年底,全縣總人口121.4070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16.9530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 13.96%,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近年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意見》(魯政辦發〔xx〕25號文件)和市政府《進一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菏政發〔xx〕42號文件),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特別是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全縣各級政府採取積極措施,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形式、多渠道投資,成立不同檔次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大力發展農村五保供養事業。截止xx年3月底,全縣城鄉養老服務機構 29處,其中:現有住養服務機構(包括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服務中心)共20所,共有牀位2429個,全縣五保對象達5193人,鄉鎮(辦事處)敬老院集中供養對象1572人,集中供養率為30.27%,老年公寓、老年服務中心兩處養老人員240人,平均收費標準分別為450元/月、710元/月。全縣居家養老服務機構5處,老年康復護理服務機構4處,護理人員153人,隨着養老服務機構管理和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家庭條件好、子女務工在外的“空巢老人”需要養老服務的越來越多,我縣目前正在加大對部分鄉鎮敬老院的投入,進行改建、擴建,加大對五保對象的供養率,使老年人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養老服務能力不足。全縣養老服務機構中、住養機構佔20所,但由於住養機構大都是鄉鎮(辦事處)敬老院,基本上接納的有自理能力、半自理能力的農村老人。全縣養老機構沒形成規模,養老服務機構少,入住率不高,農村敬老院的硬件設施跟不上,由於資金缺乏,從環境、牀位和設施上,與養老服務需求和精神需求有一定差距。

2、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缺乏。鄉鎮(辦事處)敬老院工作人員的配備,大多是民政助理員擔任院長,工作人員既當管理人員又當護理人員,且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專業程度不高等問題,面對五保對象孤寡老人是社會弱勢羣體,管理工作難度較大,難以溝通,有一定文化知識的年青人和專業人士不願幹護理,再加上護理人員感到責任重,工作十分辛苦,收入不高,加之受傳統世俗觀念影響,很多人認為服侍老人又髒又累,是低人一等的工作,導致護理人員不足,護理人員難招。

3、政策落實不到位,近年來,國家為發展養老服務相繼出台了一些優惠政策,本意是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老年服務業,為政府、社會、家庭分憂,但是有關政策都屬於指導性文件,沒有具體的優惠政策措施,操作性不強,比如:我縣xx縣老年公寓是民辦機構,投入大量的資金,是屬於福利性企業,收入標準低,利潤少,再加上水、電、暖的供應,水和電的管理屬企業,這就造成老年公寓很難享受水、電等優惠政策問題,由於養老服務業機構是微利甚至無利,很多民間資本不願投入養老服務等相關產業。只能靠政府投入來解決這些問題。

4、政府投入不足。由於我縣是在經濟欠發達的情況下進入人口老齡化,民辦養老機構通過收費的方式增加收入畢竟有限,而且可能由於提高收費而提高了民辦養老服務的“門檻”,再加上農村老人收入相對較低,把一些低收入老人檔在門外。農村五保對象靠敬老院來供養,但由於鄉鎮(辦事處)資金投入受到影響,經濟水平落後,使得養老投入不足,全部供養五保老人很難達到,由於受牀位、條件的限制,很難滿足農村五保對象及以外的養老需求,無法滿足社會養老的需要,也制約了養老服務業的發展。

5、居家養老、康復護理在農村屬於空白。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老年康復護理機構由於受到人居環境區域的影響,農村相對分散,城區人口相對集中,鄉鎮(辦事處)農村居家養老、康復護理是空白地帶,城區主要是服務於有一定收入的退離休人員和有經濟來源的“空巢老人”,但面對社會老齡化的迅速發展,很難滿足社會養老需求。

6、臨終關懷服務缺乏。xx縣老年住養服務機構入住老人大部分是能夠自理或半自理的老年病人,但目前情況來看,對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缺乏臨終關懷的服務機構,由於臨終關懷護理工作相對辛苦,往往容易引起矛盾糾紛,管理難度大,對這樣的服務機構民間資本一般不願投入。

三、發展養老服務機構的對策。

1、加大宣傳力度,針對社會上還存在着對養老服務人員的偏見,要大力開展敬老養老助老宣傳教育,把傳統孝道的精髓與時代精神相結合,賦予新的內涵,形成新型的孝文化。要廣泛培育和樹立新時代敬老先進典型,把老齡宣傳納入社會宣傳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養老服務先進單位,先進個人評選活動,樹立為老服務光榮的理念,提高民辦養老機構和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發展民辦養老機構、穩定養老服務隊伍。

2、加大政府指導、支持力度、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產業

一是要認真研究制定加快養老機構發展的宏觀規劃。把它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中,優先立項,統籌安排,調配資源,整合力量,從根本上保證養老機構的快速發展。

二是在新修建住宅小區時就把老年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統籌考慮,要求有一定的公共室內活動面積,通過制定規劃、合理佈局,充分利用現有閒置資源,運用市場經營機制,利用文化大院,聯合利用服務設施和服務項目,提高養老服務設施使用率和服務率,逐步形成為老服務網絡。

三是要對養老機構建設實施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在公益用地和建設用地中優先安排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用地,加大政府對養老機構的資金投入,提高服務質量,增加老人入住率,最大限度的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興辦養老機構,落實享受優惠政策,吸引民間資本興辦各類老年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市場服務等。

3、加大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增加從業人員,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針對鄉鎮敬老院和養老服務業的特殊性,應該經過專業社工知識培訓的社會工作者參與,加快服務隊伍專業化建設步伐,以便更好地服務於老人,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影響和帶動整個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

4、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養老保障制度。在目前現有養老服務機構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的情況下,要進一步對涉及老年人切身利益的農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做為民生保障來重視,解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所需,面對龐大的老齡隊伍,從社會各個方面來關注、重視老齡工作,加快為老服務建設步伐,彌補養老服務機構不能滿足需要的情況,使大多數老年人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

服務業發展工作調研報告

今年以來,我鎮服務業發展切實抓住城市產業轉移的有利契機,立足實際,攻堅克難,務實創新,統籌發展,全鎮服務業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各項經濟指標實現了新的增長。

一、今年以來發展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1—12月份,我鎮完成服務業納税營銷196865萬元,同比增長99.92%,佔年計劃目標的116.87%;完成國地兩税5712.04萬元,同比增長39.86%;完成固定資產投入36206萬元,佔年計劃目標的80.46%,其中,完成經營性投入5550萬元,佔年計劃目標的55.5%。從主要經濟指標分析,我鎮服務業發展勢頭較好,增長速度較快,基本達到或超過了進度要求,這主要得益於新引進公司的快速見效。其中新引進的3家運輸公司預計今年可新增銷售15000萬元,新引進的3家貿易公司可新增銷售8個億;同時,通過良好的服務,派克貿易有限公司可比去年增加銷售3億元。在抓好現生產的基礎上,我們還大力抓了招商引資,目前,有xxx銷售公司、著名汽車4s專賣店等一批項目正在洽談之中,保證了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情況。

按照年初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我鎮對重大項目高度重視,專人負責,層層落實,各項目正按計劃有序推進。

1、大合速二期項目。該項目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

(1)、登山步道。總長874.9米,已於6月份全部完工。

(2)、部分別墅。其中三棟別墅總建築面積906.22平方米,土建全部完成,已轉入外場施工,確保在9月底前完成道路、綠化、裝潢,並交付使用。

(3)、汽車通道。該通道連接尚書灣和安定寺,總長6800米,計劃於月底前全部完工,溝通刪節號景區。

(4)、會議中心。該項目總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總投資3000萬元,xx十八灣旅遊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目前,項目相關規劃圖紙正在設計中,計劃於明年2月份啟動建設。

2、xx生態休閒農莊項目。該項目總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總投資13059萬元。目前,大棚主體、內部各功能區工程建築已基本完成,內部設施正在調試之中;道路路面瀝青攤鋪也已結束;外場綠化正在加緊施工中,已鋪設草坪磚9000平方米;山體瀑布工程已全部完工;服務員培訓工作已全面展開;同時,相關手續也正在加緊辦理之中。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下,9月5日由xxx專門召集有關部門在xx召開協調會,對資金、工程進度及相關手續辦理進行了專題協調。整個項目計劃在明年10月份竣工,並投入運行。

3、環鎮北路商貿街店面項目。該項目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2xx萬元。目前,該項目主體建築已完工,外牆裝飾已全部結束,外場綠化施工正在緊張施工中。同時,已開始招租拍賣準備工作。全部工程計劃明年10月份完工並交付使用。

4、集鎮1號拍賣地塊。該項目位於集鎮環鎮西路與人民路交匯處,總佔地面積74畝,總建築面積7.4萬平方米,總投資1.7億元,由市富安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目前,一期佔地40畝、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已開工建設,售樓籌備處也正在建設中。

三、服務業發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我鎮服務業雖然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仍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不足,主要為:一是地處遠郊,服務業受城市輻射的影響較小,長期以來處於一個相對侷限的範圍內發展,發展服務業人氣不足;二是由於園區建設還未達到一定的規模,園區建設的帶動效應、小城鎮建設的集聚效應、十八灣生態修復帶來的積極影響還未體現,鎮區人氣聚集度不高,制約了三產服務業的進一步快速發展。三是由於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土地進一步嚴格控制,同時,資金的不足也制約了物流園的啟動建設等等,似的服務業發展缺乏載體。

四、下階段工作的主要思路及重點。

下階段,我鎮將進一步立足胡埭實際,深入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統籌協調發展,加快形成“一帶二區”的發展格局,具體為:

1、以沿山沿湖自然資源為依託,以市建設“山水名城“為契機,按照湖光山水旅遊城市的發展方向,保護生態,突出自然景觀的建設和文化底藴的挖掘,高水平發展休閒度假、現代農業、觀光旅遊業,逐漸形成劉閭路以東的“生態休閒觀光旅遊帶”。

2、以環湖公路、xx高速、xx鐵路的建成為契機,進一步發展沿路經濟,合理定位,發展現代物流業,並結合xx地區性物流中心的基本功能定位,以物流為載體,依託工業安置區發展生產資料的交易、流通,逐漸形成“綜合物流區”。

3、以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為方向,以經營城鎮為重點,依託集鎮區的土地優勢和人口向集鎮集中的機遇,藉助區外資本的力量加快發展房地產,逐步推出部分地塊,走向市場,積極引導農民居住向集鎮集中,增加集鎮的人氣;同時,以工業園建設為帶動,加快配套,發展辦公、餐飲、住宿等配套服務業,逐漸形成“集鎮中心商貿區”。

通過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市場化運作,做到重點突破和全面發展相結合,以人為本,科學布點,努力謀求胡埭服務業新的突破。一是抓好在建項目的快竣工。主要是四隻重大項目的竣工運行。二是抓好意向項目的早落實。主要是xx銷售公司、著名汽車品牌4s店的落實簽約。三是抓好策劃項目的規劃推介。目前,我鎮已邀請上海設計院對我鎮的服務業項目進行規劃設計,爭取早日拿出一套可行性方案;同時,進一步做好對外推介招商。

農村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農村服務業是指服務於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通過多種經濟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多層次多環節發展起來的一大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三個層面,一是農、林、牧、漁服務業;二是鄉鎮企業口徑下除農林牧漁業、採礦業、製造業和建築業以外的所有產業;三是農村公共服務業。發展農村服務業是轉移農民、富裕農民、繁榮農村、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農村服務業作為農村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繁榮和發展對拉動農村經濟,增加農村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人都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構建完善的現代農村服務體系,必將大大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深入探究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的新路子,我們先後深入到莘縣、冠縣、茌平的部分鄉鎮、市場和養殖户,採取與有關專家、部門領導和種養殖業主座談討論、實地考察等形式進行調查瞭解,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探討,現就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狀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我市農村服務業現狀

近年來,我市以農村第三產業為主體的農村服務業迅速發展,在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轉移、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 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近幾年,我們全面落實中央和省農業農村政策,不斷加大惠農措施,農民生產積極性不斷提高,農產品產量連續4年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4年成兩位數增長,確保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截至目前,我市發展標準化生產基地243.7萬畝,21種食品通過綠色認證,綠色食品單科生產基地面積36餘萬畝;81個無公害農產品通過認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達到140餘萬畝,多個農產品品牌已打入日、韓、歐洲市場。本屆奧運會上,我市又有5家基地和企業被列為定點奧運食品供應單位,56家食品基地和企業取得進京資格。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逐步提高。近些年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市緊緊圍繞糧棉、蔬菜、畜牧、林果四大主導產業,建設了一批龍頭企業和專業生產基地,對農產品實行深度加工。目前我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708家,年銷售收入 在5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189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14家,市級龍頭企業87家,龍頭企業帶動原料生產基地面積擴大到340餘萬畝。龍頭企業總資產達225.4億元,固定資產總值為113.97億元,銷售總收入達230.54億元,帶動農户134.9萬户,帶動基地農民增加收入15.4億元,安排勞動力就業9.93萬人。

(三)農村服務業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農村服務業日趨完善,投資主體逐步壯大,並在行業之間相互滲透。全市現有大型蔬菜瓜果批發市場86處,年交易量1000萬噸,交易額100億元。自xx年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來,全市共建農家店4084家,現已覆蓋全市90%的鄉鎮駐地和62.1%的行政村,受益羣眾達360多萬人。

(四)農村合作經濟獲得長足發展。我市立足資源優勢,注重特色產業的培育,並把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經濟與培植農產品加工專業户、專業村、專業生產基地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糧食、棉花、蔬菜、果品、木材等加工項目,着力形成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目前全市已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95個,並且很好的發揮了農民與市場、農民與技術、農民與政府的橋樑作用,做到了致富信息準、產銷渠道暢,農副產品就地轉化比例明顯提高,增強了駕馭市場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五)、農業科技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我市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農業科技研發體系,縣鄉共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317個,科技服務網絡已達485家,市、縣、鄉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達3424人,市農業綜合檢測中心等基礎設施正在建設之中;通過實施科技特派員工程,全市已有xx名科技特派員和24個法人科技特派員單位代表奔赴農村科技第一線,帶動農户40多萬户,實施工程項目408個,實現經濟效益6億多元,有效的促進了科學技術與農村經濟的結合。

二、現階段農村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市農村服務業,儘管近年來已經有所發展,但是發展農村服務業的思路還不夠明確,體制、機制、政策等還沒有完全配套,傳統服務產業仍是帶動農村服務業的主要力量,總量增長緩慢、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服務業主要集中在一些傳統的、低水平的交通運輸業、商業、餐飲業等領域,企業規模偏小,專業化、社會化、產業化水平低,競爭能力弱的問題比較突出,吸收勞動力就業的能力有限,使農民增收渠道少,收入增長緩慢。同樣我市農副產品資源豐富,但由於龍頭企業不足,中介組織偏少,品牌開發不夠;農副產品科技含量低、標準化生產還沒有形成足夠的規模;農副產品檢測手段落後,檢測力量薄弱,不能很好適應市場發展需要,影響了我市優質農副產品進入各大城市市場及高檔超市進行銷售,導致資源優勢難以轉變為經濟優勢。

2、缺乏總體規劃,農村服務業結構不合理。我國農村服務業歷來重視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銷售和農業技術推廣等生產性服務,而嚴重忽視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的建立和市場信息發佈等經營性服務。而且由於長期缺乏總體規劃,農村服務業基本處於自然發展狀態。這樣的狀態,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也難以取得農村服務業自身的發展,會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瓶頸。

3、農產品批發市場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管理規範化程度較低,多數僅是提供集中的交易場所,不能提供配套、系列化服務;二是市場硬件設施不完善,普遍缺少農藥殘留檢測設備、微機聯網、先進計量器具和先進的信息連接發佈平台;三是市場交易者經營水平和組織化程度低,入場交易的買方多為個體農户或農户自主形成的聯合體,外地大客商、知名農產品企業少;四是交易產品以原產品和初級產品為主,附加值低,效益不高。

4、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在數量、素質和結構上還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從行業分佈上看,從事種植、養殖等生產週期較長等行業的人才較多,從事農產品精深加工及農產品流通人才、農村經濟人、專業合作經濟帶頭人和協會帶頭人相對較少。

5、農村服務業規模小、專業化和社會化水平低、競爭能力弱,抵禦風險能力低。據調查,我市有相當一部分農村服務業組織是農户依託一些種養業大户發展起來或是同業聯合組成的,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不能形成規模,自身經濟實力不強;業務範圍僅侷限在一個鄉鎮或一個縣的經濟區域內,缺少同類組織之間的橫向和縱向的聯合;專業類型主要集中在經濟效益較低的種植、養殖業等方面,很少涉足農產品的加工、銷售等領域,導致農村服務業組織服務功能弱,內部約束機制及抵禦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薄弱。再加上人們品牌意識淡薄,富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品牌缺乏,優質產品不能實現優價,有的甚至靠貼牌才有銷路等等,大大制約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農村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服務業,不斷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我市農業資源豐富、農產品生產量大。截止到xx年底,全市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455.54萬噸、棉花9.2萬噸、蔬菜(含瓜果)951.63萬噸、肉禽蛋水產品215.16萬噸,農產品豐產豐收既滿足了我市人民生活生產消費的需求,也為全省、全國做出了突出貢獻。隨着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國際國內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剛性增長,食品加工、化工、醫藥生物能源等行業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消費對農產品的品種、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農產品價格上漲趨勢將保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這是我們加快農業發展的絕好機遇。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由於我市農產品大路貨多,名優產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種多,專用品種少;初級產品多,加工產品少,精深加工產品更少;還有人多地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直沒有解決農業生產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問題,要素沒能夠充分自由地流動,也不利於農業規模化經營;再加上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病蟲害侵襲頻繁以及自然災害影響等原因,惠農政策的好處、物價上漲的因素很大一部分被成本提高所抵消,與農民打工和其他行業收入比,比較效益還是明顯下降。因此,發展農村服務業已經成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現實需要和歷史 必然。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市情,把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作為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推動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現根據現代服務業發展趨勢和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現狀,就進一步加快農村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上下聯動促進農村服務業發展。目前,我市已經進入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階段,各級黨委、政府應該從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高度出發,大力推進農村服務業發展。一要認真宣傳發展農村服務業的必要性、可行性,統一廣大幹部羣眾的思想認識,營造上下聯動的發展氛圍;二要在市、縣、鄉三級政府建立農村服務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強有力的工作班子,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考核機制,特別是各鄉鎮要把主要職能放在搞好農村服務業發展上,要像抓工業、上項目那樣抓好農村服務業建設;三要構築農村服務業發展平台,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政策保障,儘量縮小農村服務業與城市服務業之間的差距,為全面提高我市現代服務業的整體水平創造有利條件;四鼓勵多種經濟成分投資、參與我市農村服務業,增加總量,提高質量,促進我市現代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二)抓緊制訂農村服務業發展規劃。要使農村服務業得到合理佈局和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科學規劃,要牢固樹立“以工補農、以農促工”的發展理念,按照“抓二帶一促三”與“抓三帶一促二”相結合的思路,加大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力度。要按照突出重點、合理佈局的原則,有計劃地在全市建設了一批糧、棉、油、瓜果菜、肉禽蛋、種子等優勢產品、特色產品和綠色產品的生產基地。在搞好一定區域內農業經濟綜合開發的同時,重點抓好幾個主導產業,特別要把一種或幾種產品做大做強,切實做到批量大、質量好、貨源穩,有利於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有利於創造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帶和產業羣。要立足於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積極實施品牌興農工程,引導廣大農户參與到農產品商標註冊和品牌認證中來,實行品牌化經營,培植一批有地域特色的優質品牌,提升農產品知名度,叫響“**特產”口號;要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按造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標準體系和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對已建立起的243.7萬畝標準化基地,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檔案,確保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個環節全部嚴格實施標準化,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

(三) 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組織。要大力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鼓勵分散的農户結成合作社與各類龍頭企業進行交易,切實解決分户經營與統一市場對接問題,讓農民進入到農副產品的加工和銷售領域,使合作社的產品直接進入超市等銷售網絡,從而讓農民分享到二、三產業的利潤,使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真正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要以種植、養殖優勢為基礎,着力拉長貯存、加工、運輸、銷售產業鏈條,不斷提高產業效益。積極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農村種養大户、農業技術人員等牽頭創辦各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按造“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發展以農產品生產和營銷專業户為主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要積極鼓勵依託農村販銷大户、經紀人和生產大户、各類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等農村現代生產經營主體,以及農業技術推廣、供銷等部門和農村基層組織,利用各自的優勢組建專業合作社,並在其中選擇和培育一批優勢明顯、運行規範、帶動輻射作用大、市場品牌叫得響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示範單位,在買、賣、銷、等各個環節發揮作用,讓農民切實感受到參加農業合作組織帶來的好處。

(四)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培育和引進一批大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是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解決千家萬户小生產和千變萬化大市場之間矛盾的必然選擇。圍繞我市農副產品資源優勢,要着力加強農副產品加工業。一是大力發展畜禽產品加工業,帶動雞、牛、羊、豬等畜禽養殖業的發展,使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二是大力發展糧食加工業,鞏固和發展我市全國糧食基地優勢,提高糧食生產效益;三是大力發展蔬菜、食用菌的深加工,帶動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和食用菌基地建設;四是大力發展林果加工業,進一步提高林果產品的附加值。與此同時,要積極引導龍頭企業採取建立風險基金、制訂最低收購保護價、按農户出售產品的數量適當返還利潤等多種方式,與基地和農户簽訂服務和購銷合同,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型利益共同體,實現企業和農户雙贏的發展目標。要不斷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為目標,努力探索“政府引導、企業開發、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的運行機制,拓展農業功能,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發展一批產業關聯大、帶動輻射面廣、精加工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着力培育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把龍頭企業的第一生產車間延伸到農村一線,實現企業技術、資金優勢與農村勞動力、土地資源的有機結合。

(五)抓好市場建設。按造“內建市場、外設窗口”的原則,繼續加大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市場基礎功能配置。在農產品主產區、傳統集散地、交通要道或城鎮駐地,建成大量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和專業市場,通過鄉鎮農貿市場、大宗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農產品專業市場和城市綜合農貿市場的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市縣鄉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重點支持建設一批特色鮮明、集散功能強、輻射面廣、面向全省乃至全國的大型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讓農產品貨暢其流、實現增值。繼續加快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縣城和中心城鎮為重點,以連鎖超市、便利店為主要流通業態,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新型農村消費品流通體系,促進農村地區流通設施升級,構建適應農民需求的生活服務體系,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建立覆蓋鄉村、服務規範的新型流通服務網絡,形成集科技服務、信息交流、消費服務、文體娛樂、醫療服務、宣傳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進一步提高農村服務業發展水平。充分發揮我市區位、交通和特色產業的比較優勢,重點發展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加快構建包括交通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網絡等功能在內的現代物流體系,使我市農副產品真正實現“物盡所值、貨暢其流”。

(六)切實發揮政府在農村服務業發展的主體作用。我市是農業大市,農村人口多,農民收入低,城鄉差距長期存在是我們的一大特點。要按照各級政府在教育、文化、醫療衞生、人口和計劃生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職能,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擴大服務供給,逐步提高公共服務的覆蓋面和社會滿意度,為各類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的要求。一是要繼續加強農村通訊和“路水電氣醫學”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產品流通設施和消費品市場建設,促進城市商業向農村延伸。二是要依託和利用現有供銷、農技、中國小信息化工程和黨員遠程教育網絡等便捷、通暢的信息通道,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延伸信息服務範圍,推動城市技術、信息、指示燈願向農村傳遞,構建農業信息網絡,為農民提供包括技術、信息、加工、運輸等產前、產中、產後的全過程配套服務。三是要突出抓好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培育發展勞務市場和中介組織,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小城鎮、大中城市和國外轉移的步伐,實現由本鄉本土向縣外市外、由零星盲目向大批有序、由體能型向技能型、由打工掙錢向回鄉創業的轉變。要規範勞動者、企業和市場中介組織的市場行為,進一步打響**勞務品牌。四是要着重建立健全聯通市、縣、鄉三級的畜禽、農作物病蟲害監控防治體系,確保農副產品生產安全。要整合技術服務資源,將全市農業、畜牧、林業、科技等部門的技術力量,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合力,發揮整體優勢。要進一步健全檢驗檢測體系,整合各級各類檢驗檢測設備的力量,建立農業、畜牧、質檢等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在重點蔬菜、畜禽、林果生產區建立快速檢測點,實現農副產品生產、運輸、加工各個環節全過程、無縫隙檢驗檢測,確保農副產品的優質、安全。

(七)、培養現代服務業人才。發展農村服務業最缺的是人才。因此,要重視培養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及時調整中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專業結構,為現代服務業多培養適用人才。以“全面提升農民素質工程”和“陽光工程”為重點,制定農民培訓規劃,實施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培育新型農民,為現代化農業建設提供人才保障。發現、培養並造就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闖勁、重實幹的農村服務業的業務骨幹, 吸引服務業人才向產前產後集聚, 從而帶動農村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縣服務業發展調研報告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橋樑,其發展是衡量某一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採取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提高了經濟總量,改善了產業結構,服務業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及時準確把握服務業發展現狀,對於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推動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為打造活力、實力、魅力新沂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分析研究我縣服務業發展現狀,剖析我縣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對提升我縣服務業發展水平的對策思路作初步探討,並提出相關發展對策,供領導參考。

一、我縣服務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着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縣服務業邁入快速發展期,初步形成了“以商貿流通為基礎、金融房地產為支撐、旅遊休閒為亮點”的產業架構,已成為提高人民羣眾生活水平、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總量持續增長,規模不斷擴大。xx年以來,我縣緊緊圍繞“服務富縣”戰略,通過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搭建融資和信息平台,加強與縣外企業合作,改善了投資環境,營造了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全縣服務業呈現出總量快速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的良好局面,併成為我縣工業化、城市化建設的重要推力。xx年全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47.5億元,同比增長14.6 %,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和xx年相比,提高了4.1個百分點,達到37.1%,拉動經濟增長5.2個百分點。xx年服務業國、地税收入分別突破億元大關,達1.18億元和1.4億元,分別增長7.2%和31.8%,佔全縣税收比例達40.58%。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21萬人,約佔全縣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總量的49%。xx年1-5月份,預計實現增加值3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

現代物流產業穩步發展。xx年,我縣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道路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承運能力大大提高。全縣通車裏程達到280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貨物運輸量1596.3萬噸,貨運週轉量460290.4萬噸公里,完成客運量1052.8萬人次,客運週轉量74543.6萬人公里。今年全縣共有物流企業38家,1-5月份,完成公路貨物運輸量989.2萬噸,貨運週轉量271460.9萬噸公里,同比增長31%,完成客運量448.2萬人次,客運週轉量46570.5萬人公里,比去年增長39%,現代物流業發展穩中有進。

商貿流通產業保持快速增長。隨着流通領域競爭加劇,超市、連鎖店、專賣店、便利店等新型經營模式不斷崛起,多元化的商貿流通競爭格局初步形成。許多縣外具有一定實力、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商業集團如:東方、百姓、金鷹、百成匯等紛紛入駐我縣,搶灘佔領市場。我縣商貿整體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消費環境明顯改善。農村消費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家電下鄉”深入推進,下鄉產品銷售數量、銷售金額持續攀升,為拉動我縣農村市場消費提供了有力的支撐。1-5月份,全縣共銷售家電下鄉產品59279台部,銷售金額1.47億元,補貼資金0.1911億元,同比增長159%。預計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3.1億元,同比增長16.21%。全縣批發業商品銷售額2.06億元,同比增長8.64%,零售業商品銷售額15.66億元,同比增長13.39%,住宿餐飲業營業額5.35億元,同比增長29.08%,商貿流通已成為我縣服務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科技信息產業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化的大發展,使科技信息業成為服務業乃至國民經濟中最為突出的行業之一。1-5月份,我縣郵電業務總收入4422萬元,同比增長13.6%。通信網絡實現了由人工向自動,模擬向數、小容量向大容量、單一業務向綜合業務的轉變。全縣固定電話用户達到9.88萬户,移動用户達到12.11萬户,寬帶用户達到5.08萬户;1-3月份累計申請授權28項,專利60項,同期遞增81.82%,從事科技成果研究的廠辦、民辦科研信息機構87家。科技信息業已成為引人注目的高增長行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漸增大。

房地產產業逐年增大。隨着城市化的推進,房地產開發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商品房消費持續擴大,居民購買房產繼續成為消費熱點。房地產開發投資逐年增大,xx年,我縣房地產開發投資11.7億元,佔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為25.2%,全縣新上房地產開發項目38個,開發面積83.57萬㎡,同比增長31.7%,銷售面積23.1萬㎡,銷售額4.12億元,同比增長45%。進入xx年以來,隨着我縣《鼓勵低收入家庭進城購買商品房》政策的實施,房地產開發更加火爆,1-5月份審批129萬㎡,開工建設房地產項目21個,開發面積49萬㎡,預計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面積110萬㎡。

文化旅遊產業迅猛崛起。近年來,我縣堅持把發展文化旅遊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着力點,採取“政府推動、市場運作、民間參與、多方受益”的旅遊開發模式,努力將旅遊業打造成國民經濟的動力產業、優勢產業,並以此為經濟結構調整的切入點、發展服務業的突破口,確立了“打文化牌、唱生態戲”的旅遊業發展戰略。截至目前,已建成開放景區10處,其中aaaa級景區2個、aaa級景區4個,省級工業旅遊示範點1個、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3個,打造了“智聖故里、紅嫂家鄉、温泉之都、休閒勝地”的旅遊品牌。到沂南“逛漢街、遊竹泉、受教育、泡温泉”已成為一張名片。xx年全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96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9.8億元,增長230%,全縣服務業產值佔比提高了1.5個百分點。今年1-5月份,全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85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9.25億元,增長18%。文化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已成為我縣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金融保險產業穩步發展。隨着臨商銀行入駐沂南,目前全縣共有金融機構9家,保險機構27家,各種與金融機構發生業務的中小擔保民間融資機構7家。1-4月份,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121億元,同比增長12.7%,各項貸款餘額53.34億元,同比增長6.1%。保費收入1.561億元,同比增長38%。

服務業重點項目投入加大。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對交通、通信、城鄉電網改造、房地產開發、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旅遊開發等方面的投入,服務業對一、二產業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強,投資成倍增長,竹泉、湯泉、諸葛亮城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完工。今年1-5月份,全縣36個服務業重點項目,總投資達34.3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15個,續建項目21個,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4.6億元。服務業投資增長成為擴大需求、促進增長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為一、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二、我縣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

(一)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縣服務業雖然得到了較快發展,但與全省及周邊兄弟縣區相比,仍存在着速度不快、層次較低、比重偏小、支撐力不強等突出問題。一是總量不足、比重偏小。xx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1.5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6.69億元,同比增長16.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47.5億元,同比增長14.6%,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7.1%,與先進地區比較,佔比偏小。二是服務業的發展相對滯後,服務企業的基本狀況是“低、小、散、弱”,即檔次低、規模小、分佈散、競爭力弱,缺乏具有帶動區域性發展的規模企業。多數企業是自發投資形成的,小規模經營,服務內容仍主要集中在傳統服務等行業,較高層次的知識、技術型服務業包括現代中介諮詢、物流、信息等較為落後。三是我縣服務業行業之間發展也不平衡,傳統型、消費性服務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而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高技術含量的現代服務業發展緩慢。

(二)制約因素

制約我縣服務業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城鎮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制約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服務業發展必須以城鎮化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長為基礎。我縣城鎮化進程較慢,目前縣城城區人口僅為15萬人,人口集聚度不夠,居民收入水平也不及周邊縣區,導致對服務產品的需求不夠旺盛,制約了服務業快速發展。二是缺乏科學的規劃引導,服務業發展仍處於自發狀態。我縣服務業發展缺乏專門的規劃引導,絕大部分處於自發狀態,空間佈局不合理,區域分工不明確,空間資源開發無序,發展重點不夠突出,同質化競爭嚴重,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遠未形成集聚發展態勢。三是缺乏龍頭企業帶動。服務業發展需要有載體,需要有龍頭企業、特別是大企業集團的帶動,但我縣沒有叫得響的服務業企業集團。四是缺乏專業類人才。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大量的專門人才,像企業管理、市場服務、科技研發、技術推廣、信息技術、電子商務、金融保險、綜合物流等知識密集型服務行業的發展,更離不開高端人才的支撐。長期以來,由於我縣受地理位置和經濟條件的影響,多數服務行業人員主要由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和城鎮下崗人員構成,文化程度普遍偏底,其素質和能力不能適應服務業迅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高技術等級的人才短缺,多數從業人員缺乏專業技術培訓,服務水平低,成為制約服務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

三、我縣服務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新一輪經濟增長為我縣服務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十二五”期間,我縣將加快產業調整速度,大力發展服務業已列入“十二五”規劃,服務業將成為沂南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外部條件和內部環境都為服務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機遇,我縣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必然對生產性服務業提出更多的要求,從而促進物流、金融、研究開發、市場營銷、廣告諮詢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面臨的機遇是:

消費結構升級,有利於服務業領域的進一步拓展。“十二五”期間,我縣人均gdp將從xx美元向3000美元邁進,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並逐步過渡到發展和消費需求的新階段。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的變化將直接推動教育、旅遊、醫療保險、住宅、汽車服務等行業的發展。

城鎮化進程加快,有利於促進服務業水平和結構的提升。城鎮化過程提供的結構轉換空間將為服務業產業規模擴張提供新的條件。到,隨着我縣城市化進程和工業化的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農村人口向城市不斷集聚,我縣城鎮化水平將達到50%,城鎮人口進一步集聚,將有力推動城市房地產業、現代商貿業、教育、文化、體育、衞生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和提升,將推動我縣消費需求總量的擴大和結構的調整。

市場需求,為服務業發展拓展了空間。近年來,伴隨着電動車產業園、製鞋產業園等一批重點園區的建設,沂南自身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對各類服務產品的需求旺盛,這給生產性服務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隨着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飛躍,已開始追求高品味的休閒旅遊、高檔住宅、綠色健康等高品質的生活方式,這又給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創造了機遇。

政策支持,為服務業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把加快服務業發展擺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國家、省、市分別出台了《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xx年我縣也出台了《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意見》,這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

四、發展服務業的對策和建議

1、依託工業產業化,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今後較長時間內,工業產業化將是我縣經濟發展的主流,工業化的發展離不開服務業的支持。要正確處理工業增長與服務業增長之間的關係,依託工業的發展,提升服務業的等級,形成協調發展的互動機制。在新一輪經濟發展戰略中,必須以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聯動發展帶動經濟的全面、持續發展,突出服務業為第二產業尤其是為工業服務的力度。依託第二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大力發展與之相匹配的交通、通訊、信息、物流等服務業,構築完整的、統一的和競爭性強的資源配置市場平台。

2、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一方面,要對交通運輸、商貿流通、住宿餐飲等生活性服務業進行改造提升。對這些傳統行業要通過創新,完善商業零售業態的結構和佈局,推進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的發展,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和引進品牌企業,轉變只注重物質層面的傳統經營理念,積極塑造企業文化,打造服務業品牌,提升服務質量和城市品位。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大力推進領域信息化、區域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進程。第三,加強農村商品市場體系和商業網點建設,改革農村流通體制,活躍農村市場,促進農村流通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3、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創造新的消費羣體。一方面,擴大城市規模,提升城市功能,集聚城市要素,在縣城西部繼續加大漢城建設的同時,結合東部新城區建設,規劃一片歐式建築羣,達到“古洋”結合,昇華城市影響力,加快城市化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引導鄉鎮企業合理集聚,不斷降低農民“進城門檻”,使進城農民在教育、衞生、就業、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上享有同等權力。第三,加快改革現行户籍管理制度。打破户籍壁壘,進一步促使農民到城市、到城鎮落户,不斷擴大小城鎮服務消費羣體,增加服務業就業人口。

4、加快培育服務業大企業集團,着力推進服務業發展。在培育和發展服務業大企業集團方面,要拓寬思路,可以探索性地去嘗試。如依託電動車、石英砂、肉類、蔬菜等產業集聚和交通優勢,整合現有資源,建設以運輸、倉儲、配送、信息服務的物流型大企業集團。

5、加快服務業人才培育,着力推進服務業上檔次上水平。當前,我縣正處在工業化的初期階段,面臨經濟結構調整加速、產業升級壓力加大、城市化深入推進的現實,迫切需要大批人才為我縣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一方面要加大“招智引才”力度,研究制定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讓其安居創業。另一方面是要注重培育本土人才。選送一批可塑性強,善於經營的優秀青年到著名院校、企業進行深造,使其儘快成長。

【第5篇】煙草九統服務生產合作社發展調研報告

煙草九統服務生產合作社發展調研報告

_____縣_____鄉煙草生產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_____鄉煙草生產合作社)是我縣第一個經縣工商局註冊登記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註冊時間在20xx年7月19日。煙草作為國家限制性生產和政府煙草部門壟斷性收購行業,農民在煙草年產量控制和交售價格上沒有多少自主決策權,一切都要聽從國家宏觀調控和地方政府決策安排。在這個限制性前提下,_____鄉煙草生產合作社無法組織社員統一銷售,只能在行業協會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狠抓各項科技興煙措施的落實,大力提高煙農煙葉生產技術,攻質增效的同時,推進煙葉生產的規模化、區域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_____鄉煙草生產合作社正是基於這一信念,一直堅持開展 “九統”服務,為社員排憂解難,帶動農户增產增效,不斷提高凝聚力、號召力,深受社員支持、羣眾擁護,穩步走過一個個春秋冬夏。

一、基本情況

_____鄉煙草生產合作社現有社員113人,其中農民社員112人;註冊資本10萬元,其後社員按每人每年每畝200元的標準向合作社交納服務費,待每年煙草收購工作結束後進行結算,多退少補。20xx年,_____鄉煙草種植面積達3600餘畝,畝均產量332斤,平均售價7.10元,創歷史新高;_____鄉煙草生產合作社社員平均畝產達375斤,平均售價為7.50元,分別高出全鄉平均水平的13%和5.6%。

二、主要做法

1、堅持“九統八分”服務模式,想社員之所想,解社員之所急。_____鄉煙草生產合作社緊密結合煙草生產的實際特點,科學合理地設置內部組織結構,在社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規範、有序運作的前提下,分設技術管理服務部、應急小組和財務部。技術服務部內設煙田規劃員、農資供應員、田間技術管理員、病蟲害防治員、烘烤技術指導員、分級扎把技術指導員等崗位,通過社員大會將社內能人選配到相應的技術崗位;應急小組則及時幫助社員解決勞力、突發性災害、烤房不足等實際困難,解社員燃眉之急。圍繞煙草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需求,木蘭鄉煙草生產合作社制定並嚴格堅持“九統八分”服務模式,即:統一煙田種植規劃、統一稻草還田、統一農資供應、統一商品化育苗、統一農事安排、統一技術培訓指導、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調劑烤房、統一調劑勞力,分户冬翻整地、分户配方施肥、分户種植烤煙、分户田間管理、分户採摘烘烤、分户新改建烤房、分户清級扎把、分户煙葉交售。這種服務模式的堅持和運用,有效地促進了煙草生產各項技術措施的落實,實現了穩產、高產、優質,凝聚了人心。如_____村豐林下病蟲害防治員王美良,利用合作社購置的電動噴霧器對社員種植的烤煙進行統防統治,儘管去年

五、六月份持續低温高濕,但由於防治到位,社員種植的烤煙無一發生病蟲害現象;又如_____村幽蘭崗社員何小平,家中青壯年勞動力全部外出,去年他栽種了7畝烤煙,還沒到烤煙採摘時他就經常為煙葉採摘和鮮煙編竿的事擔心,但沒想到的是每到烤煙採摘時節,合作社應急小組就組織社員為其採摘煙葉,幫他編竿上烤,烤不下時還給他調劑烤房,解了何小平的心頭之急,讓他大大地鬆了一口長氣。

2、爭取上級政府及部門扶持,建設煙水配套工程,夯實煙草生產基礎。_____鄉人民政府為進一步推進_____鄉煙草生產合作社的發展,積極向縣人民政府及縣煙草部門爭取項目扶持,在全鄉7個村全面實施煙水配套工程建設,並狠抓工程質量監理,奠定了煙草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贏得全鄉羣眾的熱烈稱讚,社員種煙積極性空前高漲。此外,縣、鄉兩級政府還在信貸支持、政策優惠等方面給予合作社大力支持,縣煙草公司按種煙面積給予社員每畝30元的資金扶持。

三、存在的問題

1、煙草收購的壟斷性特點極大地束縛了_____鄉煙草生產合作社實力的增強,限制了煙草生產合作事業的擴大和永續發展,不利於煙草生產合作社的長遠規劃。

2、農民土地流轉的積極性不高,難以提高機械化作業率、促進專業化分工、推動社會化服務和培植規模種植大户。

3、年輕農民大都外出務工或經商去了,種煙農民呈現出老齡化的狀態,面臨着青黃不接的局勢。

四、建議

1、各級政府和部門要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和促進土地規模集中,營造發展機械化耕作、專業化分工、社會化服務和規模化經營的煙草生產良好氛圍,形成煙草生產合作社發展壯大的外部支持環境。

2、允許煙草生產合作社成員代表參與政府及部門研究、討論、制定煙草發展規劃、生產佈局、價格確定等重大決策行為,充分體現民情、反映民意、確立民價。

【第6篇】我市服務業發展調研報告

服務業又稱第三產業,主要包括商貿餐飲、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金融保險證券、旅遊、房地產、教育、文化、衞生等在內的提供服務的行業。發展服務業是促進市場經濟發育、優化社會資源配置、提高國民經濟效率的重要途徑,認真分析我市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理性思考,合理定位,全面營造良好的服務業發展環境,對加快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我市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

近年來,雖然我市服務業呈現快速健康發展的好勢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不斷提高,但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加大,但拉動作用不明顯。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反映服務業發展水平的一個標誌。,我市服務業實現税收6.49億元,佔全市税收的27.4%,其中服務業提供營業税4.15億元,比上年增長23.8%。服務業已成為新的增長亮點,對全市經濟發展貢獻在增大。但從我市三次產業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來看,第二產業的貢獻率長期以來處於60%左右,而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的貢獻率在30%左右,我市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遠遠落後於第二產業,還未與工業化和城市化形成良性互動,從“工業經濟型”社會向“服務經濟型”社會轉變還任重道遠。

(三)服務業成為吸納勞動就業的重要渠道,但其潛力仍沒有發揮出來。“十五”以來,我市的就業結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第一產業就業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就業基本穩定,第三產業就業比重稍有上升。國際經驗表明,隨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服務業(第三產業)將成為吸納勞動就業的主渠道。全市服務業從業人員達24.98萬人,比2000年增加6.78萬人,服務業從業人員佔從業人數的比重由2000年20.6%提高到的25.4%,上升了近4.8個百分點。儘管我市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在持續下降,但就業比重仍高達33.9%,與第一產業佔gdp的比重9.9%不相稱,這表明我市服務業在吸納農村勞動力轉移方面的潛力遠未發揮出來。

(五)農村服務業發展落後。我市農村服務業總體上看處於萌芽、分散狀態,仍是傳統服務業多,現代服務業少,農村服務業供給不足、比重偏低、結構落後、質量不高、競爭力差,已成為推進我市城市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的瓶頸。我市服務業單位主要在城市,面向農村的較少,且農村服務業主要以農村交通運輸、批發零售貿易與餐飲等傳統行業為主,而與“三農”工作關係較大的科技、信息、農村金融、商品流通、法律諮詢等行業相當缺乏。相對於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而言,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後,不能滿足農民、農村的客觀需要。

二、制約我市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城鎮化進程滯後。服務業的發展要求人口須達到一定規模,服務企業才能盈利,才能作為產業來經營。這就是服務業往往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根本原因。專家認為,一個城市最低的規模經濟人口是50萬,而我市不把湘東10萬人口統計在內,中心城區的常住人口約46萬。城鎮化水平不高,制約了服務業發展所需的集聚效應,影響了服務業的發展壯大。

(二)市場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現在煤氣、公路、自來水、公交、電力、衞生等行業,市場準入門檻高,存在着部門或行業壟斷,民營經濟難以介入,從而使這些服務領域供給能力的擴張受到制約。,萍鄉服務業非公有經濟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

比重雖然高達55%以上,但主要是批發零售貿易、住宿餐飲業和房地產業中非公有經濟佔比分別達96.2%、94%的貢獻,而在其他行業如郵政,水利、公共設施管理、文教衞體和社會福利等行業國有經濟投資繼續佔絕對比例,同時,文化、商業系統、物資流通業、旅遊、廣電等體制機制不活,改革步伐緩慢,技術市場、資本市場、產權交易市場、物資市場、人才市場、勞務市場等服務體系培育還不完善。

(三)製造業粗放式擴張,導致生產型服務需求不足。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有賴於物流與營銷、研發與人力資源開發、軟件與信息服務、金融與金融保險服務、財務法律中介等生產型服務需求的拉動,它們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製造業鏈條上研發、設計

、生產、營銷及售後服務等環節的分工、分離與專業化,但我市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較弱,科技含量低,對第三產業需求不旺,制約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三、加快發展我市服務業的建議

(一)制定出台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為推進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科學指導。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7號文件)的規定,結合實際,儘快制定我市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政策措施,明確加快發展服務業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相關措施,對我市的服務業發展進行科學規劃,合理佈局,並與工業規劃和城市發展規劃結合起來、與點線面結合起來、與近中期和中遠期發展目標結合起來,使我市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成立相關機構,負責指導和協調服務業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提出促進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方針政策,部署涉及全局的重大任務。

(二)突出重點,發展本市特色服務業。通過抓重點、抓特色帶動全市服務業的發展。一是要鞏固和提升傳統服務業。對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交通運輸郵電等傳統服務行業進行技術改造,以改造增壓力,求動力,強活力,提升傳統服務業的競爭力。二是促進新興服務業發展。進一步依法放開各類市場,放寬經營範圍,鼓勵社會資本辦教育、醫院、研究所、體育、旅遊、中介服務等新興行業,培育和壯大新興服務業產業鏈,建立和完善以民間投資為主體的社會投資及法律保障體系。三是推動為農服務的服務業發展。圍繞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建立以生產銷售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和金融服務為主體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農村水利、交通、醫療衞生、計劃生育和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發展園藝業、特種養殖業、鄉村旅遊業等,發展農村生活服務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四是發展特色服務業。我市要着力從旅遊業、物流業、社區服務業中創造特色,增加服務業的競爭力。旅遊業要着力建設生態武功、紅色安源、楊岐名寺、義龍洞等四大旅遊區以及中國儺文化園主題公園,突出“工業搖籃、綠色家園”主題特色。物流業要按照“城市大商場、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場、城外大物流”的思路,構建安全、便捷、暢通、高效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社區服務業要結合各地的實際,挖掘特色,發揮優勢,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創辦養老、托幼、健身等各種便民服務業。

(三)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擴大服務業發展空間。要依託雄厚的工業基礎,重點發展生產服務業,儘快把研發、信息、物流、營銷服務的水平搞上去,爭取把生產性服務環節的利潤更多地留在萍鄉,走出一條製造性與服務業互相促進、良性發展的富有競爭力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同時,通過加快工業化進程,不斷做大經濟總量,在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同時,提高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促進傳統服務業的發展。還要把發展服務業與實施城鎮化戰略結合起來,鼓勵引導農村居民進入城鎮社區居住,提高中心城鎮人口聚集程度,增加消費需求,促進服務產業向中心城鎮集聚,擴大中心城鎮服務業的經營領域,使中心城鎮服務業發展成為城鎮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帶動周邊小城鎮及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

(四)完善服務業市場體系和競爭機制,為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一是要繼續放寬市場準入,加快壟斷行業管理體制改革。降低服務業市場準入門檻,放開競爭性服務業的市場準入條件,逐步放鬆對非自然壟斷服務的市場限制,通過引入市場機制防止非自然壟斷服務業壟斷經營。二是按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企業與事業分開原則,進一步推進服務領域的產業化、社會化進程。加大教育、醫療、衞生、文化、科技、體育與事業單位中的營利性服務和非營利性機構改革工作,營利性服務機構要向企業化轉變,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對非營利性服務機構,政府要保障投入,加強監督,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的會議服務、公共交通、物業管理、環衞保潔、食堂等內部服務工作社會化,以及內部服務機構向獨立法人企業改制工作。三是加快“引進來,走出去”步伐,增強服務業發展活力。加大服務業對外招商引資力度,建立起多層次、全方位、有序化的招商網絡、渠道和格局,廣泛吸納社會資本,本着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積極吸引一批有規模、有實力、有優勢的省內外民營企業來我市投資服務業發展。

(五)培養造就一批服務業管理、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一是加強服務業崗位技能培訓,加強對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轉移人員從事服務業的再就業培訓工作,全面推行服務業資格證書制度。二是大力引進物流、旅遊、教育培訓、商貿流通、文化傳媒、休閒娛樂、體育健身等領域急需的高層次策劃、管理、經紀人才,依託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增設服務業緊缺專業,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三是財政設立服務業發展基金,用於扶持具有發展前景的服務業企業,在全社會營造重視服務業發展的濃厚氛圍。

【第7篇】縣財政支持服務現代農業發展調研報告

xx縣位於xx省西北部,湘西自治州中部,武陵山脈中段,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區縣,又是集“老、少、邊、窮、山、庫”於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到xx年底,有常耕地11_3萬畝(其中稻田面積8.4萬畝),財政收入33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42元,轄4個鎮、8個鄉,140個行政村,總人口13.8萬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85.3%,農業人口11-3萬人,佔81.9%;國土面積1297.5平方公里,有“茶葉之鄉”、“林業之鄉”、“歌舞之鄉”、“舉重之鄉”的美譽。

一、xx縣農業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xx縣認真實施“綠色產業興縣,生態家園富民”的發展戰略,在抓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立足地理資源優勢,狠抓茶業、以椪柑為主的林果業、草食畜牧業、無公害蔬菜等四大特色支柱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圍繞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財政先後投入5330多萬元,修建小水電19處、集雨節水池(窖)1500口、沼氣池5128口,除險加固1座中型、4座小i型、17座小ii型病險水庫,修復各類水毀水利設施7000多處;投放各類蔬菜大棚220個,高標準鋼架網箱150口。xx年,在繼xx年遭遇春夏連旱的情況下,全縣仍然完成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5.4萬畝,總產2.84萬噸,較常年3.5萬噸減少0.66萬噸,減幅18.9%,同比增產0.60萬噸,增幅26.9%;完成國民生產總值(gdp)5.51億元,同比增長10.4%;農業增加值1.25億元,佔gdp的22.7%,同比增長5.5%;財税收入3339萬元,同比增長19.25%;農民人均純收入1’742元,同比增加150元,增長9.4%。localhost

(二)圍繞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農業支柱產業建設

以專業村、户帶動形式建設支柱產業,通過多年不懈努力,到xx年,全縣茶葉、以椏柑為主的林果業、草食畜牧業、無公害蔬菜等四大特色支柱產業建設已初具規模,發展各類專業村40個,各類專業大户3000户。一是茶葉種植面積5.6萬畝,可採茶園面積2.5萬畝,良種化率25%,年產茶葉1300餘噸,年產值4500餘萬元;二是柑桔種植面積5-3萬畝,年產柑桔2.4萬噸;三是草山草坡160萬畝,居全省之首,全縣山羊飼養量16萬餘隻,牛6萬餘頭,畜牧水產產值突破’780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比重的34%;四是蔬菜種植面積5.1萬畝,年產蔬菜8萬噸,總產值5000萬元。

(三)圍繞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加強農業產業化經營

多年來,特別是20xx年以來,我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各級財政的支持下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一是茶多酚廠、雅潔公司、泰森木材加工廠等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得到發展和壯大,有效地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二是神寶牧業、中順牧業、羣博公司、綠園茶場、小揹簍茶苑等一批企業,按照“公司+基地+農户”、“公司+大户聯農户”等產業化經營方式進行規範運作,輻射帶動各類專業户80c10多户。

二、20xx年以來財政支農惠農政策及利弊分析

20xx年來,中央連續6年出台了1號文件,安排部署農業農村工作,把“三農”工作擺在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級財政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制定了一系列的支農惠農政策。這些政策的出台實施,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一)財政支農政策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1、財政扶貧成果顯著。六年來各級財政投入扶貧資金共計10806萬元,幫助全縣1170名絕對貧困者和7632名低收入者脱貧,組織培訓並安排外出務工就業貧困勞動力4000餘人;新增和改造農田240公頃;新建和改建公路1213公里;解決了農村4.2萬人、16.78萬頭牲畜飲水困難。

2、農民減負增收效果明顯。通過減免農業税、減免除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税,發放糧食直補、良種、農機和農資綜合補貼(簡稱“兩減免、三補貼”),每年全縣減少農民負擔117.1萬元,新增收入432萬元。

3、特色產業建設得到較快發展。近年來各級財政投入項目扶持專項資金3000萬元,改良茶園1.5萬畝,新增茶葉開發面積1萬畝、椏柑為主的林果業面積2.1萬畝、牛羊為主的節糧型草食牧畜1 6.78萬頭、大棚蔬菜為主的無公害蔬菜基地1200畝,全縣四大特色支柱產業初具規模,併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4、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財政安排農村生態建設資金270萬元,推廣農村沼氣能源建設,項目區農民以沼氣代柴火,既減少空氣污染,又保護植被林木,目前已建設沼氣池6’735口。據統計,節省柴草18萬噸,相當於封山育林6萬餘畝。實施生態公益林等項目建設,新增造林18.5萬畝,恢復了生態環境,減少了水土流失,促進了環境可持續發展。

(二)財政支農政策對發展現代農業的障礙因素分析

xx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了以發展現代農業引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級財政部門通過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實施,促使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一定加強,農户種糧積極性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一定提高,農村支柱產業得到一定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得到一定壯大,但是,目前財政支農政策措施與發展現代農業要求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1、財政支農投入仍然相對偏低,基礎產業難以做大做強。往年財政等先後投入大量資金,xx縣的四大支柱產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是由於地處山區,各方面因素制約,發展生產的前期投入成本相對其它經濟發達的縣市高。一方面xx縣農業產業規模小、效益低,產業沒有規模和效益優勢,另一方面財政支農投入政策強調規模,扶優扶強,致使xx縣同其它發達縣市相比,很難爭取各級財政大力支持,進一步拉大了與發達縣市的發展差距,如xx縣的茶葉產業,有品牌優勢,但無規模,只有5.6萬畝,難以達到財政支持10萬畝以上的規模要求,財政支持力度小,難以扭轉xx縣茶葉有品牌無產業優勢的局面。

2、財政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偏重農田水利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忽視其它軟件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多年來,雖然各級財政先後投入大量的資金,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支持只侷限在加強農田水利、農村清潔能等方面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對農業科技推廣體系、農業市場體系、服務體系、執法體系、檢驗檢測體系等方面建設支持不夠,甚至沒有。由於農業產業體系不健全,農村現代物流體系沒有建立,服務水平低,標準化生產難以推廣,品牌意識和質量安全意識難以加強,致使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低,很難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形勢。如我縣茶葉產業,儘管茶葉加工實現了由手工製作向機械化製作轉變,茶葉生產逐漸向高、精、深產品轉型。但是由於聯合協作生產經營機制、市場監控機制及網絡營銷機制仍停留在較低效的狀況,仍然改變不了“xx毛尖”家庭式作坊加工“有品牌、禮品茶,無市場”的局面,難以發揮聯動效益。

3、財政支農資金沒有形成合力,難以發揮資金統籌效益。多年來,財政支農資金分別掌握在發改委、扶貧辦、農辦、財政、農業、畜牧、水務等多個部門,在缺少切實可行的系統科學規劃的前提下,導致財政支持政策紊亂,資金統籌使用困難,項目實施範圍和建設內容有相當程度的交叉重複,難以發揮資金統籌效益。

4、財政支持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力度小,科技成果轉化率低,與現代農業發展相脱節。現代農業是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進行的社會化農業,需要有農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的支持,將現代農業科技項目轉化為成果,發展優質、高效農產品生產,而xx縣在這些方面因財政困難等原因幾乎沒有投入,依靠的是單位自籌資金引進數量有限的設備,從業人員在推廣過程中去逐步摸索,難以達到用現代物質技術條件裝備農業、發展農業的要求。

5、財政支持農民教育培訓形式落後,難以為發展現代農業培養高素質農民。近幾年,我縣在各級財政的大力支持下,深入開展了農業實用技術、“陽光工程”和新型農民等培訓。幾年來,共投入財政資金67.5萬元,累計培訓農民4000餘人次。由於培訓形式單一落後,且大多數技術人員專業知識老化、知識更新速度慢,培訓效果不太樂觀。

6、財政支農項目資金地方配套“一刀切”,嚴重製約財政支持現代農業的發展。xx縣是一個財政窮縣,xx年財税收入僅3339萬元,每年需向上爭取轉移支付維持運轉。相關部門下達xx縣的項目任務都要求縣財政配套資金,但是象xx這樣的窮縣、小縣根本無力配套,形同虛設。由於實施項目單位沒有工作經費來源,迫使部門冒險違規挪用項目專項資金作為工作經費的現象時有發生,這樣既影響了項目設計效益,又加重了部門壓力和負擔,也嚴重挫傷了部門爭取財政支持發展現代農業的積極性。

三、財政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建議

作為承擔國民收入再分配的財政部門,在財政支農政策的設計和安排上,應按照現代農業的內涵要求,把思路統一到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高度上來,突破固有體制的束縛,加大投入力度,及時進行財政支農政策調整創新。

(一)圍繞發展現代農業,繼續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支持力度

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就是改造提升傳統農業,發展農村生產力的過程,就是優化產業結構,統籌城鄉發展的過程。農業是第一產業,也是基礎性產業。但就產業而言,它與其它非農產業相比具有明顯的弱勢,不但點多、線長,而且短期效益不明顯,任何時候都需要政府強大支持力度和保護力度。就區域來講,xx縣與其它發達縣市相比,財力更弱,發展更困難,更需要中央、省財政的優先支持,確保財政支農投入優先增長、穩定增長的政策充分落實到位,加大財政支農力度,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二)圍繞現代農業特性,結合縣域農業的實際,突出財政支農重點

在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期,財政支農投入要突出以下幾個重點:一是突出農業基礎設施投入,重點抓好水、電、路的建設及改造和耕地質量的提升,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二是突出科技創新和科技推廣投入,建立和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推廣體系;三是突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投入,提升農口部門社會化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業產業對社會化、專業化服務的需要;四是突出優勢農產品良種栽培、精深加工、貯運技術研究推廣投人,重點抓好茶葉、柑桔、草食牧業的發展,推進xx縣的優勢產業的改造升級;五是突出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基地建設投入,充分發揮我縣生態環境優勢,打造xx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完善資金管理制度,切實加大財政資金監管力度,實行項目申報公開透明管理,成立以各級政府為主的資金整合協調領導小組,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針對發展現代農業不同對象和環節,優化財政支農政策

財政項目資金作為政府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手段,要根據不同的支持對象和環節,採用不同的支持方式,才能達到政策效果:一是加大財政無償投入,在產業化經營中的純公益部分,屬於公共財政履行職能的範圍,財政應無償地投人。如農產品基地的基礎設施包括水利工程、機耕道路等;二是創立財政有償投入,對於產業化經營中屬於市場籌資部分,財政可採取有償投入,支持企業擴大生產規模;三是繼續加大財政貼息,鼓勵企業使用銀行貸款,進行深加工技改、優良品種繁育、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推廣、市場改建擴建、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等,財政可在一定時期內給予全額或部分貼息;四是創立以獎代補制度,對於龍頭企業開發引進推廣良種和新技術,培訓和指導農民,開展農產品原料生產基地建設,引進推廣應用農產品精深加工、包裝、儲藏、保鮮等技術,申報農產品質量標準認證、培育產品品牌、提供食品安全服務,開展市場信息服務、建立營銷網絡、舉辦產品宣傳推廣活動等,財政可採取以獎代補方式進行支持。

(四)落實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優惠政策,取消貧困縣地方項目配套資金政策

多年來,要求地方財政“配套資金政策”,脱離了貧困地區財力十分薄弱的實際,也與國家《民族區域自治法》的相關規定相悖(《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國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民族自治地方配套資金的,根據不同情況給予減少或者免除配套資金的照顧”)。象xx縣這樣特殊貧困地區,財政靠轉移支付維持運轉,實在無力配套資金搞建設,國家應該對貧困縣市和發達縣市區別對待,根據實際情況取消xx這樣民族自治地區項目建設要求地方配套資金的政策,並給予資金傾斜照顧,切實把中央有關民族優惠政策落實到位。

【第8篇】縣服務業發展調研報告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橋樑,其發展是衡量某一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採取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提高了經濟總量,改善了產業結構,服務業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及時準確把握服務業發展現狀,對於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推動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為打造活力、實力、魅力新沂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分析研究我縣服務業發展現狀,剖析我縣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對提升我縣服務業發展水平的對策思路作初步探討,並提出相關發展對策,供領導參考。

一、我縣服務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着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縣服務業邁入快速發展期,初步形成了“以商貿流通為基礎、金融房地產為支撐、旅遊休閒為亮點”的產業架構,已成為提高人民羣眾生活水平、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總量持續增長,規模不斷擴大。XX年以來,我縣緊緊圍繞“服務富縣”戰略,通過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搭建融資和信息平台,加強與縣外企業合作,改善了投資環境,營造了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全縣服務業呈現出總量快速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的良好局面,併成為我縣工業化、城市化建設的重要推力。XX年全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47.5億元,同比增長14.6 %,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和XX年相比,提高了4.1個百分點,達到37.1%,拉動經濟增長5.2個百分點。XX年服務業國、地税收入分別突破億元大關,達1.18億元和1.4億元,分別增長7.2%和31.8%,佔全縣税收比例達40.58%。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21萬人,約佔全縣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總量的49%。XX年1-5月份,預計實現增加值3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

現代物流產業穩步發展。XX年,我縣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道路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承運能力大大提高。全縣通車裏程達到280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貨物運輸量1596.3萬噸,貨運週轉量460290.4萬噸公里,完成客運量1052.8萬人次,客運週轉量74543.6萬人公里。今年全縣共有物流企業38家,1-5月份,完成公路貨物運輸量989.2萬噸,貨運週轉量271460.9萬噸公里,同比增長31%,完成客運量448.2萬人次,客運週轉量46570.5萬人公里,比去年增長39%,現代物流業發展穩中有進。

商貿流通產業保持快速增長。隨着流通領域競爭加劇,超市、連鎖店、專賣店、便利店等新型經營模式不斷崛起,多元化的商貿流通競爭格局初步形成。許多縣外具有一定實力、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商業集團如:東方、百姓、金鷹、百成匯等紛紛入駐我縣,搶灘佔領市場。我縣商貿整體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消費環境明顯改善。農村消費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家電下鄉”深入推進,下鄉產品銷售數量、銷售金額持續攀升,為拉動我縣農村市場消費提供了有力的支撐。1-5月份,全縣共銷售家電下鄉產品59279台部,銷售金額1.47億元,補貼資金0.1911億元,同比增長159%。預計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3.1億元,同比增長16.21%。全縣批發業商品銷售額2.06億元,同比增長8.64%,零售業商品銷售額15.66億元,同比增長13.39%,住宿餐飲業營業額5.35億元,同比增長29.08%,商貿流通已成為我縣服務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科技信息產業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化的大發展,使科技信息業成為服務業乃至國民經濟中最為突出的行業之一。1-5月份,我縣郵電業務總收入4422萬元,同比增長13.6%。通信網絡實現了由人工向自動,模擬向數字、小容量向大容量、單一業務向綜合業務的轉變。全縣固定電話用户達到9.88萬户,移動用户達到12.11萬户,寬帶用户達到5.08萬户;1-3月份累計申請授權28項,專利60項,同期遞增81.82%,從事科技成果研究的廠辦、民辦科研信息機構87家。科技信息業已成為引人注目的高增長行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漸增大。

房地產產業逐年增大。隨着城市化的推進,房地產開發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商品房消費持續擴大,居民購買房產繼續成為消費熱點。房地產開發投資逐年增大,XX年,我縣房地產開發投資11.7億元,佔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為25.2%,全縣新上房地產開發項目38個,開發面積83.57萬㎡,同比增長31.7%,銷售面積23.1萬㎡,銷售額4.12億元,同比增長45%。進入XX年以來,隨着我縣《鼓勵低收入家庭進城購買商品房》政策的實施,房地產開發更加火爆,1-5月份審批129萬㎡,開工建設房地產項目21個,開發面積49萬㎡,預計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面積110萬㎡。

文化旅遊產業迅猛崛起。近年來,我縣堅持把發展文化旅遊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着力點,採取“政府推動、市場運作、民間參與、多方受益”的旅遊開發模式,努力將旅遊業打造成國民經濟的動力產業、優勢產業,並以此為經濟結構調整的切入點、發展服務業的突破口,確立了“打文化牌、唱生態戲”的旅遊業發展戰略。截至目前,已建成開放景區10處,其中aaaa級景區2個、aaa級景區4個,省級工業旅遊示範點1個、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3個,打造了“智聖故里、紅嫂家鄉、温泉之都、休閒勝地”的旅遊品牌。到沂南“逛漢街、遊竹泉、受教育、泡温泉”已成為一張名片。XX年全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96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9.8億元,增長230%,全縣服務業產值佔比提高了1.5個百分點。今年1-5月份,全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85萬人次,實現旅遊業總收入9.25億元,增長18%。文化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已成為我縣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金融保險產業穩步發展。隨着臨商銀行入駐沂南,目前全縣共有金融機構9家,保險機構27家,各種與金融機構發生業務的中小擔保民間融資機構7家。1-4月份,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121億元,同比增長12.7%,各項貸款餘額53.34億元,同比增長6.1%。保費收入1.561億元,同比增長38%。

服務業重點項目投入加大。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對交通、通信、城鄉電網改造、房地產開發、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旅遊開發等方面的投入,服務業對一、二產業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強,投資成倍增長,竹泉、湯泉、諸葛亮城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完工。今年1-5月份,全縣36個服務業重點項目,總投資達34.3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15個,續建項目21個,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4.6億元。服務業投資增長成為擴大需求、促進增長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為一、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二、我縣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

(一)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縣服務業雖然得到了較快發展,但與全省及周邊兄弟縣區相比,仍存在着速度不快、層次較低、比重偏小、支撐力不強等突出問題。一是總量不足、比重偏小。XX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1.5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6.69億元,同比增長16.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47.5億元,同比增長14.6%,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7.1%,與先進地區比較,佔比偏小。二是服務業的發展相對滯後,服務企業的基本狀況是“低、小、散、弱”,即檔次低、規模小、分佈散、競爭力弱,缺乏具有帶動區域性發展的規模企業。多數企業是自發投資形成的,小規模經營,服務內容仍主要集中在傳統服務等行業,較高層次的知識、技術型服務業包括現代中介諮詢、物流、信息等較為落後。三是我縣服務業行業之間發展也不平衡,傳統型、消費性服務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而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高技術含量的現代服務業發展緩慢。

(二)制約因素

制約我縣服務業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城鎮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制約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服務業發展必須以城鎮化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長為基礎。我縣城鎮化進程較慢,目前縣城城區人口僅為15萬人,人口集聚度不夠,居民收入水平也不及周邊縣區,導致對服務產品的需求不夠旺盛,制約了服務業快速發展。二是缺乏科學的規劃引導,服務業發展仍處於自發狀態。我縣服務業發展缺乏專門的規劃引導,絕大部分處於自發狀態,空間佈局不合理,區域分工不明確,空間資源開發無序,發展重點不夠突出,同質化競爭嚴重,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遠未形成集聚發展態勢。三是缺乏龍頭企業帶動。服務業發展需要有載體,需要有龍頭企業、特別是大企業集團的帶動,但我縣沒有叫得響的服務業企業集團。四是缺乏專業類人才。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大量的專門人才,像企業管理、市場服務、科技研發、技術推廣、信息技術、電子商務、金融保險、綜合物流等知識密集型服務行業的發展,更離不開高端人才的支撐。長期以來,由於我縣受地理位置和經濟條件的影響,多數服務行業人員主要由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和城鎮下崗人員構成,文化程度普遍偏底,其素質和能力不能適應服務業迅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高技術等級的人才短缺,多數從業人員缺乏專業技術培訓,服務水平低,成為制約服務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

三、我縣服務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新一輪經濟增長為我縣服務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十二五”期間,我縣將加快產業調整速度,大力發展服務業已列入“十二五”規劃,服務業將成為沂南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外部條件和內部環境都為服務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機遇,我縣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必然對生產性服務業提出更多的要求,從而促進物流、金融、研究開發、市場營銷、廣告諮詢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面臨的機遇是:

消費結構升級,有利於服務業領域的進一步拓展。“十二五”期間,我縣人均gdp將從XX美元向3000美元邁進,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並逐步過渡到發展和消費需求的新階段。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的變化將直接推動教育、旅遊、醫療保險、住宅、汽車服務等行業的發展。

城鎮化進程加快,有利於促進服務業水平和結構的提升。城鎮化過程提供的結構轉換空間將為服務業產業規模擴張提供新的條件。到2015年,隨着我縣城市化進程和工業化的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農村人口向城市不斷集聚,我縣城鎮化水平將達到50%,城鎮人口進一步集聚,將有力推動城市房地產業、現代商貿業、教育、文化、體育、衞生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和提升,將推動我縣消費需求總量的擴大和結構的調整。

市場需求,為服務業發展拓展了空間。近年來,伴隨着電動車產業園、製鞋產業園等一批重點園區的建設,沂南自身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對各類服務產品的需求旺盛,這給生產性服務業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隨着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飛躍,已開始追求高品味的休閒旅遊、高檔住宅、綠色健康等高品質的生活方式,這又給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創造了機遇。

政策支持,為服務業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把加快服務業發展擺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國家、省、市分別出台了《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XX年我縣也出台了《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意見》,這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

四、發展服務業的對策和建議

1、依託工業產業化,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今後較長時間內,工業產業化將是我縣經濟發展的主流,工業化的發展離不開服務業的支持。要正確處理工業增長與服務業增長之間的關係,依託工業的發展,提升服務業的等級,形成協調發展的互動機制。在新一輪經濟發展戰略中,必須以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聯動發展帶動經濟的全面、持續發展,突出服務業為第二產業尤其是為工業服務的力度。依託第二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大力發展與之相匹配的交通、通訊、信息、物流等服務業,構築完整的、統一的和競爭性強的資源配置市場平台。

2、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一方面,要對交通運輸、商貿流通、住宿餐飲等生活性服務業進行改造提升。對這些傳統行業要通過創新,完善商業零售業態的結構和佈局,推進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的發展,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和引進品牌企業,轉變只注重物質層面的傳統經營理念,積極塑造企業文化,打造服務業品牌,提升服務質量和城市品位。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大力推進領域信息化、區域信息化、企業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進程。第三,加強農村商品市場體系和商業網點建設,改革農村流通體制,活躍農村市場,促進農村流通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3、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創造新的消費羣體。一方面,擴大城市規模,提升城市功能,集聚城市要素,在縣城西部繼續加大漢城建設的同時,結合東部新城區建設,規劃一片歐式建築羣,達到“古洋”結合,昇華城市影響力,加快城市化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引導鄉鎮企業合理集聚,不斷降低農民“進城門檻”,使進城農民在教育、衞生、就業、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上享有同等權力。第三,加快改革現行户籍管理制度。打破户籍壁壘,進一步促使農民到城市、到城鎮落户,不斷擴大小城鎮服務消費羣體,增加服務業就業人口。

4、加快培育服務業大企業集團,着力推進服務業發展。在培育和發展服務業大企業集團方面,要拓寬思路,可以探索性地去嘗試。如依託電動車、石英砂、肉類、蔬菜等產業集聚和交通優勢,整合現有資源,建設以運輸、倉儲、配送、信息服務的物流型大企業集團。

5、加快服務業人才培育,着力推進服務業上檔次上水平。當前,我縣正處在工業化的初期階段,面臨經濟結構調整加速、產業升級壓力加大、城市化深入推進的現實,迫切需要大批人才為我縣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一方面要加大“招智引才”力度,研究制定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讓其安居創業。另一方面是要注重培育本土人才。選送一批可塑性強,善於經營的優秀青年到著名院校、企業進行深造,使其儘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