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理財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W

理財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最新大學生理財調查報告

一、調查方法和內容

針對大學生理財情況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西華大學各學院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和藝術專業的在校本科生。本次發放問卷80份,收回68份,問卷有效率85%。調查文件採用單項選擇方式來回答問題,主要包括當代大學生的月消費水平、消費來源、消費結構以及自己的理財觀念和能力等幾個方面。這些問卷內容從不同角度真實的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的理財觀和消費觀。

二、調查數據分析

某高校網站bbs上發表一百兩百貧困户,四百五百剛夠用,千兒八百是扮酷,兩三千是大户。這的確是當今大學生消費的真實寫照。

三、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顯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消費結構不合理

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本應以生活費用和學習費用(購買學習資料和學習用品以及各種考證)為主。而伙食費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卻出現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各種服飾、化粧品,數碼產品消費成為日常消費大頭。除此,通訊費和網絡支出費用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成為幾乎每個大學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費。

除此,消費也玩張揚個性。手機、筆記本電腦、mp3一樣都不能少。假期回來,常常會發現班裏很多同學換了新手機,有些班級大約一半同學擁有筆記本電腦,大部分同學有mp3。調查還發現,一些大學生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為了一款流行手機或者名牌衣物,情願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它必要開支,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慾望。在追求物質消費的同時,他們也強調人際交往消費,主要表現在戀愛及同學間應酬的支出。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原則。

【第2篇】2022年銀行業及理財服務人員薪資調查報告

隨着中國銀行業的蓬勃發展,各類銀行不斷通過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來提升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這就要求銀行業在不斷擴充自己的隊伍的同時,進一步加強銀行人才的素質,提高中國銀行業的國際競爭力。日前,上海翰德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發佈了“銀行業及理財服務人員”的薪資調查報告

上海地區銀行業及理財人員的薪資狀況

日前,上海翰德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發佈了xx年銀行業與理財服務的薪資信息。信息包括香港、新加坡、上海、日本四個地域的各類銀行職務及理財人員的薪資狀況。

其中,從上海地區來看,消費銀行當中工作經驗在3-5年之內的,個人銀行或關係經理助理的年薪為10-20萬元人民幣;財富管理銷售助理的年薪為20萬元-28萬元人民幣;產品管理層及市場的助理,年薪為20-30萬元人民幣;信貸風險的擔保或抵押助理的年薪為18萬到30萬元人民幣。工作經驗5-xx年的個人銀行或關係經理副總裁助理,他們的年薪為20萬到35萬元人民幣;財富管理銷售的副總裁助理的年薪為25-38萬元人民幣;產品管理層及市場的副總裁助理的年薪也是25-38萬元人民幣;信貸風險擔保或抵押的副總裁助理的年薪為35-45萬元人民幣。工作經驗在xx年以上的個人銀行或關係經理副總裁的年薪為人民幣40萬元以上;財富管理及銷售的副總裁的年薪為35-42萬元人民幣;產品管理層或市場的副總裁的年薪為35-50萬元人民幣;信貸風險的副總裁助理的年薪為35-45萬元人民幣。

在公司銀行中,產品管理及市場部門的助理的年薪為20-36萬元人民幣;副總裁助理為30-45萬元人民幣;而副總裁的年薪為40-60萬元人民幣。銷售部門的助理、副總裁助理及總裁的年薪分別為25-40萬元人民幣、40-55萬元人民幣和45-70萬元人民幣。信貸風險部門的助理、副總裁助理、副總裁的年薪分別為20-35萬元人民幣、30-42萬元人民幣、40-60萬元人民幣。

投資銀行業的公司財務部門,分析師的工作經驗一般為1-3年,他們的年薪為20-30萬元人民幣;助理的工作經驗在4-6年左右,年薪為30-50萬元人民幣;副總裁的工作經驗為7-xx年,年薪在42-80萬元人民幣之間;總監的工作經驗為10-15年,年薪為83-1.66千萬元人民幣;常務董事的工作經驗在15年以上,年薪為1千6百萬元人民幣。股票分析師的工作經驗為1-2年左右的人員,年薪為20-30萬元人民幣,而工作經驗在12年以上的分析師,他的年薪就會達到1千6百萬元人民幣了。債券資本市場的分析師的工作經驗在1-3年以內,年薪為20-30萬元人民幣。

日本地區銀行業及理財人員的薪資最高

從香港、新加坡、上海、日本四個地區的總體情況來看,日本地區銀行業及理財服務人員的薪資待遇是最高的,其次是香港和新加坡。上海地區的銀行業及理財服務人員的薪資狀況偏低,但與新加坡地區的銀行業及理財服務人員的薪資比較接近。

在日本的消費銀行中,個人銀行的副總裁、銷售副總裁、產品管理層副總裁、現代風險部門的副總裁的年薪都在12千萬日元以上;而香港地區消費銀行的副總裁的年薪在45-80萬港元之間;而新加坡地區的消費銀行各部分的副總裁的年薪在9-35萬新元之間。

日本的公司銀行各部門的副總裁的年薪都在13千萬日元以上。日本的投資銀行公司財務部門的分析師、股票分析師、債務資本市場部門分析師,工作經驗都在1-3年左右的人員,他們的年薪在6千到1萬6千日元之間;而各部門常務董事的年薪在25千萬日元以上。而同比香港和新加坡地區的投資銀行的分析師比,日本低很多,年薪在30-60港元之間,各部門常務董事的年薪在1千6百萬港元到3千萬港元之間。

銀行業的擴張是創造銀行人才就業機會的主因

從廣義上講,銀行提供的理財服務包括對個人、公司、企業和機構的,需要大量的理財人員去擴大銀行的業務。這裏提到的應該是狹義的理財業務,或更確切的為個人理財業務。

xx年底,中國銀行業全面開放,外資銀行獲准不受地域限制的開展全部的銀行業務,包括個人業務,信用卡業務。個人銀行的業務一直是外資銀行盈利的主要來源之一,不同於傳統的國有銀行,外資銀行個人業務的重點,是為在銀行的資產超過至少5萬至10萬美金的貴賓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理財服務。為了在短時間內擴大客户資源,每家獲准開展個人業務的外資銀行都會大量吸收理財人員。

xx年是中國銀行業蓬勃發展的一年。隨着市場準入制度放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外資銀行得以開展人民幣業務。這些銀行通過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將目標鎖定高收入客户。同時為了佔領市場份額,外資銀行紛紛增設分支機構,迅速擴充隊伍。因此,xx年該行業各個部門的招聘活動都呈現出非常活躍的態勢。

分析表明,xx年銀行業的擴張還將繼續,主要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外資銀行將獲得開展人民幣業務的許可。同時,由於外資銀行有望獲准發行信用卡,因此xx年信用卡業務也將得到迅速擴張。這將為銀行業各個級別的人才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其中中高級職位將最為搶手。

翰德的一位分析師向記者表示,高級職位仍將集中在銀行前端辦公系統,而專業性職位如法律遵從、信貸、風險和投資產品管理等職務將需求旺盛。

經驗和資質是人才薪資的競爭力

據記者瞭解,理財人員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以銷售為主,這類理財人員利用各種渠道向潛在的個人客户介紹銀行的理財服務,吸納其成為銀行的開户客户。另一類則是貴賓理財經理或客户經理,他們需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客户分析其資產、負債狀況,量身定做投資理財計劃,提供一對一的理財服務。理財經理除了要具備一定的銷售能力,更需要對各種銀行產品、投資產品有深入的瞭解,外資銀行的理財經理一般都具有相應的執業證書。

和外資銀行相比,本土的理財業需要用統一的行業標準來規範理財從業人員,加強理財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職業化的專業服務精神。

翰德的另一位分析師告訴記者:“決定一個職位薪資高低的並不是銀行本身,更多的是由該職位在市場的供需狀況決定,還有候選人的具體工作經驗,專業資質。一般説來,中等規模,在中國有長期發展計劃並能全方位開展業務的外資銀行,傾向於用更具競爭力的薪資吸引銀行從業人員。”

香港、新加坡、日本都是亞洲的金融中心,有着成熟完善的金融環境,擁有大量的具有豐富銀行經驗的專業人員。據調查,上海的銀行從業人員處於明顯的供不應求的狀況,隨着國際銀行在中國的業務的細分和擴展,同時,伴隨着本地銀行的業務重組和擴大,具有專業銀行知識,熟悉國內本地市場,擁有7-8年相關銀行經歷以上的人才,成為各家銀行爭取的對象。一些比較新的領域,比如貴賓理財、現金管理等,需要從海外引進擁有xx年以上相關經歷的銀行從業人員。

國際化人才是發展的有力保證

從薪資報告中不難看出,上海外資銀行的薪資水平正在和國際接軌。事實上,上海和新加坡的銀行從業人員薪資水平已經十分接近,新加坡很多資深的銀行從業人員也很希望能到上海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新加坡相比,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國際化程度,今年來更為明顯,很多銀行更是以香港為基地開展中國大陸的業務,以規避各種金融法規的限制。香港的薪資水平相對會比新加坡和上海高。而日本銀行業薪資更大程度與日本的生活成本成正比,同樣職位的薪資,會比其他三個地區有明顯的提高。

上海,包括中國大陸的金融銀行業尚處於初級階段,無論對於外資還是本土銀行,都有廣大的客户資源和發展潛力,這是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上海本土的銀行業人員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市場需求的把握,是其他地區的銀行從業人員所沒有的優勢,然而,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加強本土銀行人員的專業知識、素質和國際化程度。

翰德的分析師説:“現在本土的銀行業應該提供良好的業務和發展平台,吸引具有本土的銀行從業經驗,有海外教育或工作背景的本土從業人員加入,培養其成為銀行的中堅力量。”

【第3篇】重慶市家庭建設調查報告:多數家庭無理財規劃

家庭是每個人的港灣和歸宿,家庭建設對社會和諧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近日,重慶市婦聯開展了家庭建設現狀調查研究,對全市38個區縣的家庭發放紙質問卷2500份,在成員關係、子女教育等方面進行了調查。記者從市婦聯獲悉,91.4%的被調查者對家庭內部狀況感到滿意,63.9%的被調查家庭沒有任何理財規劃。

重慶市家庭建設調查報告發布 38個區縣發問卷2500份

重慶市婦聯介紹,調查主要以自編問卷的方式,對全市38個區縣的城鎮和農村地區各類型家庭在經濟建設、文化建設、道德建設、成員關係、子女教育、家庭外部建設以及家庭對政府政策的認知情況七個方面的現狀進行了調查。

調查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樣本,共計發放紙質問卷2500份,回收2490份,有效問卷2210份。此外,市婦聯就相關問題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網絡調查,用以輔助紙質問卷調查。

91.4%對家庭內部狀況滿意 網絡購物成家庭消費重要渠道

據悉,本次調查主要從家庭內部、外部環境兩個方面開展。調查顯示,91.4%的被調查者對家庭內部狀況感到滿意,包括家庭經濟狀況、家庭成員關係和家庭道德及文化建設方面。

在家庭經濟狀況上,數據顯示,52.2%的被調查家庭認為自己家庭經濟狀況處於基本保持收支平衡,選擇有盈餘的佔26.1%。在被調查家庭中男性為家庭收入主要提供者的多於女性,38.4%的家庭男性為家庭收入的主要提供;在家庭經濟管理方面則相反,35.9%的家庭女性為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管理者。

日常開銷(84.3%)、子女教養(51.3%)、醫療保障(35.5%)是大部分家庭排在前三位的主要消費內容;養老保障(46.9%)、子女教育(57.9%)、醫療保障(43%)是目前絕大多數家庭存錢的目的。網絡購物已成為家庭消費的重要渠道,其中女性選擇網絡購物的比率高於男性。

家庭是否和諧 夫妻、父母關係和子女教養是關鍵因素

調查顯示,有60.3%的被調查者認為決定家庭和諧的關鍵在於夫妻關係、父母關係、子女教養等情感狀況的好壞。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的婚姻由自己決定,超過60%的被調查者對沒有感情的婚姻應當解體等觀念表示贊同。

值得一提的是,夫妻間發生衝突時50.6%的被調查者選擇積極溝通的處理方式。在打是親罵是愛,是符合重慶人個性的表達方式的觀念上,有30%的被調查者表示贊同。

90%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家庭教養影響人的一生、上學後孩子的家庭教育仍然非常重要64%的被調查者在與子女溝通時選擇面對面交流;66.7%的被調查者表示在對子女進行教育時,會堅持原則、與子女共同商量,59%的被調查者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表示贊同。家庭教育知識獲取途徑多樣化,61.7%的被調查者家教知識獲取途徑是通過書籍、報刊、網絡、電視等方式進行自學。

傳統習俗被現代家庭所贊同 認可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

調查顯示,傳統家庭倫理觀念和習俗仍然被現代家庭所贊同,社會公益活動等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也被大多數家庭所認可。

休閒娛樂方面,選擇上網、看電視、玩手機、走訪親友等節假日活動的比例達40%,選擇擺龍門陣、打牌、打麻將、逛街購物的比例達30%;上網已經成為家庭日常娛樂的重要方式之一,收看的電視節目主要是電影電視劇(62.6%)和時政新聞(55.5%)。

教育觀念有待改善 女性承擔更多家庭責任

數據顯示,51.3%的被調查者認為教育成本高,居家庭支出前三位;45.3%的被調查者對黃金棍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材等教育觀念表示贊同。另外,調查發現在家庭子女教養中多以母親為主。

家庭養老仍是多數人的選擇,但對子女的依賴程度明顯降低。42.6%的被調查者對養兒防老,在今天仍適用的觀念表示贊同,34.2%的對自己老了更願意到養老院生活表示反對; 46.9%的表示存錢目的是養老保障。

【第4篇】2022大學生信用卡使用現狀及理財觀念調查報告

調查首次將台灣納入調查範圍

萬事達卡XX年9月22日在北京發佈了最新“XX年大學生理財觀念與行為調查報告”,本次調查首次將台灣地區大學生納入調查範圍。而調查顯示,大陸受訪大學生擁有信用卡的比例猛增到37%,相較於去年,北京持有信用卡學生比例的升幅最大(21%)。

四分之三(75%)的大陸受訪大學生對個人理財培訓表示感興趣,相較於去年的70%有所提升。對於理財教育興趣度的提升,同時也帶來了中國大陸學生信用卡持卡數量的上升。大陸大學生對信用卡使用越來越熟悉,明確認為信用卡有助於更好理財的學生比例佔23%,比去年有了11%的提升;僅7%不清楚信用卡對個人理財的作用,相較於去年的22%有顯着降低。

雖然大陸受訪大學生普遍表示對理財感興趣,但是受訪者中認為學校沒有提供適當和足夠的個人理財教育的佔72%,尤以北京(78%)和成都(75%)的比例為高。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執行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經理馮煒權先生表示:“中國大學生的信用卡市場在快速改變。調查報告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些年輕消費者使用信用卡理財的方式。我們相信良好的理財教育應該從校園開始,我們理解學生的喜好和興趣,並致力於通過萬事達卡‘信用與理財’校園知識普及行動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財。”

在調查發佈之後,萬事達卡還將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城市的高校內安排理財培訓推廣活動,繼續宣傳理財小知識。

本次調查今年五月開始、六月結束,對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及台灣五個地區30所大學的2,500多名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

本次調查的重要結果還包括:

大學生信用卡使用現狀和消費習慣

·大部分大陸學生(68%)和台灣學生(57.7%)只擁有一張信用卡。42.3%的台灣學生擁有兩張信用卡,比大陸學生(24%)高一些。

·更多的台灣學生傾向於一次性還款(90.5%),而傾向於一次性還款的大陸學生比例為69%。

·大陸受訪大學生信用卡辦理的主要信息渠道是銀行校園推介(64%),而台灣地區學生決定申辦信用卡時,63.5%的學生認為受到親友推薦的影響。分別有22%的大陸學生和20.6%的台灣學生表示銀行網點是其辦理信用卡信息最重要的來源。

·在各類信用卡推廣或客户營銷項目中,購物折扣(27%)和積分(10%)仍然最受大陸受訪大學生的歡迎的促銷手段。台灣地區受訪大學生大部分認為刷卡若有現金回饋(64.1%)會讓其更願意繼續和堅持使用該卡片,而認為紅利積分對其有吸引力的也佔了16.6%。

·大陸受訪大學生中明確認為信用卡有助於更好理財的佔23%。在台灣這一比例為28.5%。

·大陸和台灣受訪大學生中傾向於在商場購物時使用信用卡的比例均為63%,使用信用卡網上購物在大陸學生中的比例為24%,在台灣的比例為18.5%。

大學生收入現狀

·大陸受訪大學生月平均生活收入為人民幣709元,,其中北京學生收入最高(人民幣788元)。台灣地區受訪大學生平均每月生活費約人民幣1,682元(約新台幣7,427元)

·大陸受訪大學生主要是生活費的來源還是父母支持(85%),其次是兼職工作(11%)、獎學金(3%)。相似的是,台灣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同樣大多來自於父母支持(76.2%),其次則是兼職工作(21.1%),僅有2.7%來自於獎學金。

大學生理財觀念

怎樣樹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

·32%的大陸受訪大學生在五年之內有購房計劃。4.9%的台灣受訪大學生已經擁有房子,12.4%預期畢業後五年內買房子。

·29%的大陸受訪大學生準備在畢業後一至五年內買車。8.4%的台灣受訪大學生已擁有自用汽車,34.5%的學生預期畢業後五年內買。

·70%的大陸受訪問大學生願意通過銀行貸款來支付大宗商品的購買(如購房、購車等)。65.4%的台灣受訪大學生表示將通過銀行貸款來支付大宗商品的購買。大陸和台灣向父母及朋友借錢的比例較小,分別為23%和16%。

·中國大陸學生所擁有的投資形式中,股票投資的比例最高(14%),其次是基金(12%)。台灣的情況相反,投資項目以基金(26.7%)、定存(21.9%)及保險(19.7%)居多,只有10%的學生投資股票。

【第5篇】中國投資者理財觀念的調查報告

中國投資者理財觀念的調查報告一

調查時間;20xx年

調查地點:網絡調查

調查內容:投資理財觀念

調查方式:全球投資者調查

x月x日,全球知名投資管理公司富蘭克林鄧普頓發佈的全球投資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投資者認為今年以及未來2022年內,中國將提供最好的股票和固定收益投資機會,美國和加拿大排名第二。中國投資者預計今年股市將觸底反彈,68%的投資者認為,經歷了讓人失望的2022年後,今年市場揩會呈現上漲趨勢,這一數據遠遠高於去年的11%。43%的中國投資者認為,今年以及今後2022年內,中國將提供最好的股票投資機會。

不過,仍然有72%的中國投資者對於a股表現出擔憂。他們認為,房地產泡沫破裂和出口下滑將是市場最大的威脅,其次是經濟放緩的風險。

“儘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中國經濟展現出的穩固基本面和樂觀的長期增長前景,這是投資者提高預期的主要原因。隨着中國資本市場盔一步改革,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更加健康發展和增長的市場。”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王一文表示。

調查顯示,x3%的中國投資者計劃在20xx年採取更為保守的投資策略,4x%計劃採取更加激進的投資策略。大多數中國投資者計劃20xx年將投資重點同時鎖定在股票和固定收益產品。其中,持有最大資產規模的投資者在股票投資方面擁有最強烈的投資意願。而貴金屬、房地產、股票被認為在20xx年以及未來2022年將擁有前三名的表現,非金屬類大宗商品緊隨其後。

本次調查還發現,中國投資者目前將他們74%的資產投資國內市場。這一比例預計在未來2022年將有所下降。在談及未來2022年間計劃時,投資者預計會將67%的資產投資於國內市場,並計劃將33%的資產投入到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對境外市場缺乏瞭解是中國投資者不願意投資海外市場的首要原因,其次的原因分別為匯率對投資回報的沖銷,以及監管門檻對境外投資的限制。

王一文表示:“調查顯示,對於剛剛開始涉足海外市場的中國投資者而言,他們還是更願意把錢放在離自己更近的地方,但投資者已經開始關注更豐富的資產類別及海外市場,以更好地防範風險。”

調查顯示,中國投資者在投資方面愈加成熟,對於多元化投資產品的興趣也日益上升。共同基金受到了投資者的諸多關注。73%的中國投資者目前擁有共同基金投資,此外,還有一部分投資者計劃x年內投資共同基金。他們預計,在未來x年內會在資產組合中配置更多的共同基金。

中國投資者理財觀念的調查報告二

一、內容摘要

當今社會,在技術以及信息的快速發展下,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生活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改變,人們的理財觀念也發生了改變,同時,選擇怎樣的理財方式也是他們考慮的一個重要點;而對於現在的大學生而言,理財對他們以後的發展和生活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我採用了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大學生的理財過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本文就是基於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分析。

二、調查背景和目的

1、調查背景

大學期間我們參加了網絡營銷能力秀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是以諸葛理財”平台出發對相關內容進行了在線數據調查,設計調查問卷,並根據有效調查數據撰寫調查分析報告以此來對大學生的網絡營銷能力進行評比。

2、調查目的

通過此次的調查,一方面瞭解一下大學生在理財方面的理財意識、理財觀念及理財行為,同時也瞭解一下大學生對於諸葛理財的瞭解有多少。發現在校大學生在理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或建議,讓大學生能夠更合理的規劃自己的理財生活。

三、調查基本信息

1.2022年4月1日—2022年5月11日

2.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四、問卷調查分析

1、問卷題目設計思路

(1)題目

關於你是否成為理財大師的問卷調查

(2)設計思路

對在校大學生羣體進行問卷調查,通過此問卷分析以此來了解在校大學生投資理財的經濟現狀以及對諸葛理財的認識。

2、調查數據結果統計分析

(1)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有50%的大學生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瞭解程度一般,32%的人是不瞭解,9%的人的瞭解;

(2)34%的人的理財目的是合理安排收支,23%的人是提高生活質量,還有其他的佔了33%;

(3)68%的人對於諸葛理財不瞭解,只有5%的人對諸葛理財有了解,27%的人是有一定的瞭解;

(4)通過調查問卷統計,21%的人選擇用銀行存款的投資方式,16%使用理財,炒股和購買基金國債分別佔了13%。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最偏好最首選的理財方式就是儲蓄;

(5)35%的人認為風險太大是影響他們理財的重要因素,26%的人認為影響他們理財的原因是對理財產品不瞭解,23%的人則是認為理財的收益率低,16%的人認為影響他們理財的原因是缺乏專業知識;

(6)在調查中發現68%的人不會選擇諸葛理財進行理財;

4、問題及解決方法

(1)此次問卷調查中大多數學生對於諸葛理財瞭解不多

庫決方法:通過正當的方法對諸葛理財進行宣傳,提高影響力,同時從自身出發,多做出一些對理財者有利的方案,擴大理財用户數量。

(2)大多數人的消費不理性以及消費結構不合理,消費結構單一

庫決方法:有些人的錢都花費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且對錢的消費安排不合理,所以我建議大學生應該制定合理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

(3)大多數人對於理財知識欠缺、理財技能缺乏。

庫決方法:首先大學生自己平時應該多注意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同時學校應加大理財知識相關的宣傳力度,使學生們瞭解怎樣理性消費和理性的理財,要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和消費習慣,用所瞭解的知識去指導自己消費理財。

五、總結

1、成就

此次調查的對象大多都是我身邊的同學朋友,讓我瞭解了她們投資理財的一些看法。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學到了不少的關於理財方面的知識,我們也會經常溝通,相互討論、探討對於投資理財的一些想法觀點,共同學習,互相進步。

2、不足

調查問卷設計的問題不夠全面,有些不合理,還有就是調查的人數有點偏少,且是自己第一次做調查問卷,很多方面都做得不夠完美。

3、收穫

在此次的問卷調查設計過程中,學會了如何在微信公眾平台編輯並推送問卷給別人填寫,還懂得了怎樣設計問卷,自己真的學到了很多。通過分析調查問卷報告我知道了大學生要進行錢財管理,使自己的錢財通過合理的安排、消費,要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於此同時,這個活動還讓我對能力秀有了更大的興趣。

【第6篇】對當代大學生理財的調查報告

從大學生來講個人理財的範圍包括:賺錢,用錢,存錢,借錢,省錢,護錢即保險與信託。

一、調查的對象、時間、方式

(一)對象:我院大學生

(二)時間:xx年8月

(三)方式:問卷調查形式

二、調查情況:大多數願走理性消費路線

就月平均生活費而言,五成大學生月生活費超500元,並且300~800元這個區間是大學生最為普遍的花費區間,即使在這個區間內,最高消費和最低消費也相差500元,表明大學生之間的消費差距不小。在飲食方面的費用最多。

1、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逐步向開放化、前衞化發展,但傳統的理性消費觀念仍是主流。絕大多數學生在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價錢,追求物美價廉。

2、消費也玩張揚個性

“手機、筆記本電腦、mp3一樣都不能少。”假期回來,常常會發現班裏很多同學換了新手機,有些班級大約一半同學擁有筆記本電腦,大部分同學有mp3.

調查發現,一些大學生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為了一款流行手機或者名牌衣物,情願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它必要開支,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慾望。在追求物質消費的同時,他們也強調人際交往消費,主要表現在戀愛及同學間應酬的支出。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原則。

另外,許多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在消費中也玩張揚個性,愛上了高消費。

3、大學生“月光族”

調查還顯示,大多數學生每月花費基本沒有節餘,其中50元以下節餘的佔81%,有200元以上節餘的僅佔1%。對於節餘的錢,45%的同學選擇休閒娛樂,選擇買書的不到佔十分之一。 少數同學遇到超支現象,會找同學借用,從銀行透支,或預支下月費用。

4、大多數人大學生理財觀念淡薄,財商不高

沒有堅持記帳的習慣,大多數學生不明確到一個月的錢用在什麼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學生選擇銀行儲蓄,沒有存款的習慣。在校大學生,由於沒有足夠的資金在股票、外匯、基金、債券、保險等市場上投資,並且對這方面的投資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數人認為能做好資產保值已經很不錯了。

5、新理財人異軍突起

約有90%的調查的大學生作過兼職工作,56%正在做兼職。從經濟投資學來説,兼職是一項不需要預付任何資本的純增值方式,而且幾乎沒有什麼風險性。而且可以進一步擴充自己的財務本金,為日後的消費等方面埋下伏筆。無疑,這種新興的大學生理財“增值”方式應該成為大學生理財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理財過程中的一個高級階段。

在調查中也有同學自稱為“理財達人”的。他在校園做業務代理,網上開店,趁今年股票形勢好,開户成為新股民。在詢問中瞭解到,他涉足股市並不是為了掙錢,主要是為了解投資市場,為今後的個人理財積累一些經驗,投資額基本在5000至1萬元,資金來源是家裏人從炒股資金中抽出來額外提供的,在現在的股市行情中,已經盈利10%了。

三、原因分析

從消費情況可以總結出,理財能力弱,理財觀念薄弱在大學生中是普遍現象,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分析(一)家庭原因:許多家長始終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能考上大學,就前途光明。隨着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經歷過艱苦生活的家長們特有的“補償”心理,往往容易造成遷就、嬌慣、溺愛孩子,結果卻忽略了對孩子早期理財能力的培養,表現在孩子用錢上,常常是“心太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並且從國小到高中,支配錢這項工作從來都是家長一手包乾的,理由是:孩子還小,不知道什麼應該花什麼又不該花的。如果孩子在沒有問過家長的情況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錢,也會受到家長的訓責。上大學了,離家也比較遠,大學生們才開始理財,沒有經驗也只能跟着感覺走,別人買我也買,家庭經濟好的,消費也更大更加沒有節約意識。難怪有很多家長反應,孩子打電話回家的第一句話就是:要錢!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學生上。

對當代大學生理財的

【第7篇】手機理財用户行為調查報告

1、使用過代理財功能的手機支付/錢包(如餘額寶)app用户最多

從用户的收入來看,月收入低於10000元的用户使用過手機理財平台的數量較多,10000元以上的用户青睞於股票app。從用户職業來看,學生偏愛支付和銀行類型的理財app,中層管理人員和高層管理人員偏向於理財平台和股票app。

2、在手機基金app裏投資的用户最多,綜合理財平台位居第三

3、用户選擇手機理財類型時候最在乎移動支付/轉賬/信用卡還款功能,選擇品牌時最關注借款人資金用途/償還能力

《微參與》移動用户調查數據顯示,用户在選擇手機理財類型時候,最在乎移動支付/轉賬/信用卡還款功能的用户佔60.5%,關注合作銀行/第三方支付數量和手續費的用户佔比均超過50%,關注資金安全性和收益率的用户分別佔32.6%和28.2%,理財產品的豐富性的關注用户佔11.6%,其餘因素的關注的用户比例均低於10%。

用户在選擇理財產品的品牌時候,關注借款人資金用途/償還能力的用户數量做多,佔總用户的57.4%,關注最低/最高投資限額的用户佔54.8%,首次使用/推薦用户獎勵和操作的簡單/便捷/安全關注用户的比例也都超過了40%,理財產品的數量/類型豐富度和運營企業的信譽評級/拍照的關注用户比例最低。

4、用户手機理財的資金主要來自銀行存款和工資收入,能接受理財產品的最大年化率普遍低於20%

《微參與》移動用户調查數據顯示,用户手機理財app內投資的資金主要來自於銀行存款和工資收入(含福利補貼),佔比分別為29.7和28.3%,其他從線下/pc端理財產品轉移到手機端的用户佔17.6%,股份/分紅佔15.3%。手機理財相對較高的收益率和使用的便捷性使其成為用户投資和資金轉移的對象。

【第8篇】大學生理財實踐調查報告

大學生理財實踐調查報告(一)

一、調查背景

為了瞭解在校大學生的對於目前市面上的理財產品的需求情況,熟悉大學生的理財理念,我們組織了這次問卷調查。

二、調查組織

1.調查時間:2022年4月1日——2022年4月3日

2.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3.報告完成時間:2022年4月3日

三、調查與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的數據及相關資料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取得,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採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1.抽樣的方法

此次調查採用隨機抽樣方法

2.問卷的設計

問卷由8個問題構成,主要涉及大學生生活費是否夠用,剩餘的錢如何分配,有沒有理財觀念,是否瞭解諸葛理財等問題。

四、結果與分析

1.數據結果分析

(1)大學生一般沒有剩餘的錢,有55%的人沒有剩餘的錢,甚至還不夠花。30%會剩餘一部分錢留下當下個月生活費。15%的大學生會留有錢做部分投資。

(2)大部分大學生沒有理財觀念,也對理財不感興趣。意識較淺薄

(3)在此次的調查對象中,有21人已經註冊了諸葛理財佔總人數的40%.當然我本人也參與了投票。

2.發現的問題分析

(1)大學生對諸葛理財缺乏深度認識。諸葛理財作為一種新型的理財方式,首先需要被人們認識及瞭解。只有對諸葛理財有一定的瞭解以後,人們才會去考慮是否使用諸葛理財。很多人因為不知道什麼是諸葛理財、怎麼使用諸葛理財及諸葛理財的用處等方面,對諸葛理財持待定或否定的態度,這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用户對諸葛理財的使用,並制約了其未來發展。

(2)大學生缺乏理財知識。大部分的人在會將一部分閒錢放置在銀行卡里面,但真正想利用起來這看似不起眼的閒置資金的人卻很少。有的人認為沒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在這上面。

(3)人們對諸葛理財缺乏安全感。諸葛理財使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受其安全方面的影響。人們考慮安全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是諸葛理財的投資風險,人們想確定投資後會不會虧損;第二是諸葛理財賬號受木馬、病毒等原因被盜號的安全問題,人們關心的是被盜號後在諸葛理財丟失的資金能否追回或有人擔保。這兩個問題在被解決之前,諸葛理財不能給人們帶來安全感。

(4)諸葛理財方式過於單一。因為諸葛理財在2022年7月剛推出,所以在功能等方面還不夠完善。讓人們在對資金進行投資理財時,沒有更多的選擇方面。從這一點上,諸葛理財做的不夠到位,不同的客户羣體對資金理財的要求也不一樣,單一的投資方式讓用户沒有選擇的機會,很容易造成現有用户的流失及影響有投資意向的用户。

五、相關建議

1.倡導理財,幫助養成理財習慣。

首先可以通過各種網絡手段,在互聯網上發起活動,主題定位在理財上。例如,可以將'你認為哪種理財方式好'這個話題加入在微博的話題討論中去,讓網民參與其中,討論彼此對理財的看法,從而引導大家關注理財;另外,目前app應用受大多數人的青睞,許多人花在手機上的時間遠大於電腦,我們可以設計諸葛理財的app應用,來幫助用户設計理財方案,記錄理財過程,來慢慢養成理財習慣。讓更所的人注意到理財的重要性,也幫助別人養成合理理財的良好習慣,對自己的未來認識有好的規劃,創造更多的財富。

2.加大諸葛理財宣傳力度,普及使用知識。

為了讓更多的人更深入、全面地認識瞭解諸葛理財,並知道怎樣使用諸葛理財。應加大對諸葛理財的宣傳,在網絡各個角落,論壇、新聞資訊、網購頁面等處宣傳諸葛理財,從而慢慢發現諸葛理財的價值所在,並最終成為諸葛理財用户。具體方案可以如下:首先通過報紙、電視等方面的廣告形式大力推廣宣傳諸葛理財,讓更多的人聽説了解諸葛理財;其次可以製作視頻講解諸葛理財的使用方法及步驟,讓各類人羣全面地瞭解如何使用諸葛理財;最後在諸葛理財頁面增加各類問題諮詢,幫助用户解決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六、總結

通過此次活動,激發了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我對此次活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對大學生理財有了初步認識。也對自己的理財做了相對的規劃。也對諸葛理財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對其有了興趣。

大學生理財實踐調查報告(二)

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本應以生活費用和學習費用(購買學習資料和學習用品以及各種考證)為主。而伙食費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卻出現'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各種服飾、化粧品,數碼產品消費成為日常消費大頭。除此,通訊費和網絡支出費用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成為幾乎每個大學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費。沒有堅持記帳的習慣,大多數學生不明確到一個月的錢用在什麼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學生選擇銀行儲蓄,沒有存款的習慣。

許多家長始終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能考上大學,就前途光明。隨着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經歷過艱苦生活的家長們特有的'補償'心理,往往容易造成遷就、嬌慣、溺愛孩子,結果卻忽略了對孩子早期理財能力的培養,表現在孩子用錢上,常常是'心太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並且從國小到高中,支配錢這項工作從來都是家長一手包乾的,理由是:孩子還小,不知道什麼應該花什麼又不該花的。如果孩子在沒有問過家長的情況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錢,也會受到家長的訓責。上大學了,離家也比較遠,大學生們才開始理財,沒有經驗也只能跟着感覺走,別人買我也買,家庭經濟好的,消費也更大更加沒有節約意識。難怪有很多家長反應,孩子打電話回家的第一句話就是:要錢!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學生上。可這些主要出現在那些問題上呢?

(一)學校問題

學校在教育學生成材的同時,卻沒有教他們怎樣理財。許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認為理財是大人的事,孩子還不適宜涉足這種事情,或者認為理財的事情孩子長大以後自己也能學會。更多的人認為,青少年時期應該是'一片淨土',孩子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知識、長身體,其他的都應慢慢來。並且學校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開展的活動極少學術性強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所以在學習上的消費不多。

【第9篇】網民理財投資行為調查報告

近幾年,受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複雜多變的影響,中國經濟也出現了多種不利因素相互交織的情況。特別是2022年,股市劇烈震盪、傳統理財收益普降、互聯網理財風險升級……理財市場可謂是風雲變幻,百姓的理財投資趨勢與需求也呈現出新的特點。

為了洞悉最新理財趨勢、挖掘最前沿理財觀念、洞察變化,以及展現當下公眾理財的真實風貌,《金融博覽·財富》雜誌聯合新浪金融研究院、數字100市場研究公司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

數字100調查數據顯示,隨着年齡的增長,不同年齡層次人羣的理財投資行為有着較為明顯的差異。在理財方式的選擇方面,傳統理財方式中的銀行儲蓄雖是心頭愛,但互聯網理財迅速發力,其市場潛力不可限量。同時,百姓對於投資理財越來越理智、慎重,第三方理財產品在他們心中的地位開始日益突顯。另外,隨着經濟的發展,“正面的理財觀”也被人們愈加地重視,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總體而言,時代的發展正在喚起中國人的“理財夢”.

本次調研藉助數字100特有的族羣洞察,共回收有效樣本1000份。其中,男性受訪者佔47.2%,女性佔52.8%,受訪者的年齡覆蓋18-55歲,所有有效問卷經過在線調查系統邏輯自動檢查功能查錯,誤差率在5%以內。

隨着國人的風險意識和理財觀念的不斷增強,理財市場整體環境呈現出了顯着的變化。

調查數據顯示,2022年,在傳統理財方式中,銀行儲蓄仍舊是受訪者的心頭愛,佔比54.3%,然後是基金和股票,分別佔比47.7%和47.4%,兩者相差不大。

不過,互聯網理財也開始迅速發力,排名已經攀升至第四名,使用率超過40%,開始與最傳統的銀行儲蓄理財方式相抗衡,其市場潛力不可限量。另外,銀行理財產品也是受訪者最常用的理財方式之一,佔比39.5%.此外,保險、房地產、國債、黃金也是一部分受訪者的選擇。(如圖1)雖然股市的暴漲會使得股票和基金成為網民投資理財的焦點,對互聯網理財市場中的用户會產生較強的分流作用,但隨着互聯網理財產品向多元化轉變,其為網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因此有望帶動互聯網理財市場的第二輪增長。

另外,在互聯網理財方式的認知方面,調查數據顯示,第三方理財產品在公眾心中的地位開始日益突顯,優勢明顯。從認知度上看,在互聯網金融中,網上基金、網上炒股及第三方理財產品的認知度較高,分別佔比19.8%、19.8%和18.7%.同時,超過1成的受訪者對於網上借貸、p2p等互聯網理財方式也有一定的認知度。另外,網上保險、眾籌、網上債券和網上期貨等也有一小部分的人對此表示瞭解。

由此可見,第三方理財產品作為新興理財手段,迎合了全新的理財理念,並得到了人們的青睞。

資金安全成受訪者主要擔憂因素

在問及受訪者對於互聯網金融投資最大的擔憂時,超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擔心互聯網理財存在資金安全隱患;然後是互金政策存在不穩定性,佔44.4%;排名第三的因素是他們擔心網上詐騙,佔41.6%;而個人信息風險泄露存在、產品發展的不成熟以及對產品的不熟悉也是阻礙人們選擇互聯網理財的因素之一,分別佔比40.4%、32.5%和28%.(如圖3)

因此,公眾最看重的莫過於“資金的保障”,這與理智、謹慎的理財態度和務實的理財理念也相吻合,同時這也讓互聯網金融行業意識到,只有加強資金保障,才有可能走入到下一個飛躍期。

另外,在不同年齡段人羣的理財認知和風險承受能力方面,調查數據顯示,三成的50後對理財還處於半懂階段;15%的60後能承受較高風險;超過一半的70後期待收益率能達到5%-10%;6成的80後能夠承受中等風險;對於90後,60.9%的受訪者處於懂點皮毛階段,38.4%的人只能接受低風險。(如圖4)

作為理財新軍,80後、90後人羣已經開始理財,他們積累的資產較為薄弱,但這並不會影響他們理財的態度,他們敢於嘗試新型理財方式,也有着冒險的精神。對於50後、60後、70後等“理財老兵們”來説,他們理財多年,也有資本,並能承受較高風險。

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理財理念逐漸從“儲蓄”轉變為“理財”,“正面的理財觀”也開始不斷被人們重視。

調查數據顯示,近七成人羣認為理財很有必要,而且呈現年輕化趨勢。對理財重要性的認知隨着年齡的增加,其表現也不同,其中近14%的80後是因為經濟壓力而被迫理財,24%的60後認為理財能成就人生,而18%的50後還屬於跟風理財。

從風險承受能力上看,不同年齡段的人羣承受風險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風險承受力隨年齡增長呈現“凹”形趨勢。不過,70後的風險承受能力最強,主要源於理財資歷的積累及職業發展的成熟,這些增強了其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如圖5)

另外,年齡的增長讓人們對收益率的期待也逐步增強。其中,理財“新軍族羣”對收益的期待集中在3%-8%,相對保守,而“老兵們”對收益抱有較高的期許(5%-10%)。相比於90後,“老兵們”在經驗及經濟雙重條件具備的前提下,他們理財目的簡單而明瞭。

總體而言,時代的發展正在喚起中國人的“理財夢”.

另外,從公眾對理財信息的獲取渠道上看,調查數據顯示,超一半的人信賴的理財信息接觸渠道以站及社交化媒體為主,而熟人推薦則排名第三,佔14.5%.另外,選擇電視廣告渠道的佔比為10.7%,而報紙、廣播也佔了5%左右。(如圖6)

不同年齡段的公眾對渠道的信賴有着明顯不同,90後信賴社交化媒體,80後、70後比較信賴站。

隨着互聯網金融的推動,網民已經不滿足於傳統的理財方式,更加青睞於新的互聯網投資渠道。

調查數據顯示,近幾年,互聯網渠道的投資額佔受訪者總投資額的比例呈現階梯式增長,互聯網理財開始步入健康的發展軌跡,制度更加完善、業務模塊逐漸成熟,未來互聯網理財將迎來新的“春天”.(如圖7)

另外,從受訪問者增加互聯網理財投資額的影響因素來看,投資自由度高是90後投資者增加互聯網理財投資額首要並且也是最主要的因素,其佔比高達31.3%,然後是操作便捷,佔比21.9%.另外,資金的其他用途更方便也是90後投資者看重的因素。

除此之外,高收益、收益變化實時查看、投資額度“0門檻”等也是投資者增加互聯網理財金額的影響因素。(如圖8)

其實,從羣體細分上看,70後理財行為趨向穩定、長期化,看重理財操作的便捷性;80後資金增長與個人抗風險能力較強,對收益較為看重;而90後由於收入偏低、資金穩定性差,因此最為關注投資的自由度。

可見,互聯網理財影響因素隨着年齡的變化存在較大差異性。現如今,各類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如寶寶類產品)以其簡單便利、相對自由且有更高收益等特徵蠶食着銀行“領地”,這或許會令傳統銀行有更大的變化和反思。

綜上所述,數字100高級分析師薛強認為,90後剛開始經濟獨立,可用於投資的資金有限,承受風險能力較弱,偏愛互聯網理財產品;80後有了一定經濟基礎,風險承受能力明顯高於90後,開始進行股票等操作;70後正處在事業上升期間,理財上也處於巔峯時期,主要擁有風險較高的股票及高收益產品;60後、50後開始追求安穩,主要以風險較低的保險及銀行理財產品為主。

同時,相比於其他互聯網理財產品,第三方理財產品有着投資自由度高及交易的便捷性等優點,如今成為網民投資理財的熱捧對象,是未來互聯網理財方式選擇上的第二選擇。當然,如何更好地解決資金安全性問題,並在人們的心中形成資金安全有保障的形象將是互聯網金融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第10篇】理財產品市場調查報告

理財產品的市場調查有利於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理財產品的市場需求,更好地推廣理財產品。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閲讀理財產品市場調查報告,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一、內容摘要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隨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資本市場產品的豐富,理財規劃逐漸成為居民家庭重要的生活理念。談到理財,一般人會想到投資賺錢。實際上,理財的內容要寬泛得多,理財規劃不僅要考慮財富的積累,還要考慮財富的保障。換句話説,理財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管理與風險管理。本調研從對整個理財市場進行綜合評估與更全面的認識,對諸葛理財作出客户需求定位及尋找目標人羣等方面闡述了理財的發展整體思路。

二、基本信息

調查背景:網上市場調研是20xx年春季能力秀的綜合實踐項目,目的在於瞭解微信商城的邀請推廣及分銷模式,掌握在線問卷設計、投放及回收的基本流程,熟悉網絡調研數據分析方法。諸葛理財是北京無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開發的一款基於微信客户端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平台,首家採用p2f模式(person-to-financial institution),致力於打造放心的移動理財服務,為每一個普通人提供安全的高收益理財產品信息。諸葛理財由深圳政府、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三方攜手共創的深港產學研入股創立的,股東管理資產規模大,實力雄厚,為諸葛理財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調查時間:20xx年03月20日至20xx年04月30日

調查對象:部分親朋好友、部分社會人士、部分邀請的諸葛理財用户(理財盟友團)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在線調研,公眾號平台投票功能

調查目標:通過對理財產品的瞭解和使用情況調查,瞭解理財產品的未來走勢,分析其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發展諸葛理財產品的建議。

三、主要內容

(一)問卷題目設計思路(問卷內容見最後附件)

本次問卷調查共設置了9個問題,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從瞭解調研對象的個人基本信息、資產概況、理財觀念、理財產品認識度、到理財市場滿意度、接受程度……緊扣調查目的,在不侵犯調研對象隱私的前提下樹立信任度及好感,在受訪者不排斥,自然真實的狀態下提供對理財產品的瞭解和使用情況。

(二)問卷發放以及回收情況分析

本次調查共有45人蔘加並且完成了問卷,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為100%。

(三)調查結果統計分析

(1)在本次調查的45個對象中,有40名為在校學生,4名職工,沒有金融、it行業人員參與,1名其他特別行業;

(2)調查對象年齡在18-30歲,共計44票;年齡在31-50歲,共計1票;説明接受調研的對象是年輕羣體居多。

(3)有29%的人通過親戚朋友,10%的人通過報紙雜誌,29%的人通過網絡,12%的人通過電視廣告,21%的人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瞭解到金融理財產品。通過親戚朋友以及網絡獲取理財信息較為突出。

(4)平均月收入為(摺合人民幣)3000以下的有38票,佔84%;3001-5000元的6票,佔13%;5000-8000元0票;8000-10000元的1票,佔2%;1萬元以上0票。

(5)40%的人認為“沒有這部分的資金投入”是影響購買理財產品的主要因素,33%則認為是對理財產品瞭解太少;20%認為沒有理財意識; 4%認為是沒有時間;2%認為是其他不言明原因。“沒有理財部分資金投入”和“對理財產品瞭解太少”是人們購買理財產品的重要影響因素。

(6)調查結果顯示,最關心的主要理財問題有31%的人認為是收益;15%的人認為是期限;17%的人認為是起點金額;15%的人認為是產品的依賴程度;15%的人認為是專業性;6%認為是其他。

(7)選擇購買理財產品的標準,可保性34票佔27%;收益率高26票佔20%;風險較小31票佔24%;門檻較低15票佔12%;手續費低16票佔13%;其他6票佔5%。

(8)18%表示在瞭解不深的情況下會接受親戚或者朋友推薦,購買諸葛理財產品; 20%表示不會;62%即超過半數表示會了解清楚再考慮。

(9)有41%會使用或者想了解銀行理財;4%會選擇信託;21%選擇股票;31%選擇基金;4%選擇p2p網貸。

四、發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建議)

(1)接受調研的對象是年輕羣體居多,他們沒有太多封閉傳統思想,有警惕性但也敢於接受新事物,對理財產品的瞭解和使用目標羣體可集中在18-30歲年齡段的人羣。

(2)人們對理財產品的接觸面是很廣的,可以是親戚朋友、報紙雜誌、網絡、電視廣告、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其中通過親戚朋友以及網絡獲取理財信息較為突出,因此,可以從用户身邊人及網絡渠道宣傳兩方面重點實行。

(3)收入的因素是人們選擇理財及理財產品的重要前提,理財還是必須先有財。應當樹立正確理財企業形象,讓大眾意識到理財的最終目的不是“用錢生更多的錢”,而是“用錢生合適多的錢”,通過梳理財富來提升生活水平。因為畏懼起點或者期望收益越高,損失風險也會越大。盲目追求高回報,家庭財務的波動太大,也容易造成理財的困難。

(4)“沒有理財部分資金投入”和“對理財產品瞭解太少”是人們購買理財產品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諸葛理財想要開拓更大的市場,收穫更多地客户,就要站在客户角度為他們思考,資金投入的多少是人為還是客觀的;此外,要加強宣傳力度,傳播正確的理財理念給大家,避免大家進入理財誤區或排斥理財。

五、總結

(1)此次調查的成果:

①對現如今的理財市場有了更全面更新的數據分析,這部分受訪者雖然不能代表全部羣體,但反饋的信息有助於理財產品的優化及指明理財市場發展的方向。

②從此次調研中可以看出,年輕羣體、資金、信任度、收益是理財市場的關鍵之處,人們對理財產品的意識還是普遍存在的,這就為理財市場提供契機;只要關注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及心理需求,企業研發健康產品,最終實現雙贏,乃發展之長久之計。

(2)此次調查的不足:

①題目設置不夠嚴謹合理,邏輯性不夠強,在對理財產品的瞭解方面的問題設置較多,而對理財產品使用情況方面的問題佔比較少,不夠協調。

②有些問題設定的答案不合理,比如:如果您沒有購買過理財產品,您認為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什麼?(單選),“沒有這部分的資金投入”、“對理財產品瞭解太少”、“沒有理財意識”這三個答案有侵犯受訪者的不禮貌之處,站在受訪者的角度,會有難以回答的效果或者含有不夠真實的想法,影響問卷的完整性。

③所以,出題者設置題目和答案應重視遵循科學性、客觀性、針對性原則;不能暗示受訪者填寫哪個“好”的答案,也不能忽略了調研目的,更要避免受訪者產生追求完美卻不夠真實的回覆。

(3)此次調查的收穫:這次網上市場調研綜合實踐活動,在實踐體驗的同時,還有很大的收穫。掌握了在線問卷設計、投放及回收的基本流程,並瞭解了網絡調研數據分析方法。更為重要的是,對諸葛理財可以由更深刻的認識以及與理財盟友團進一步研究成長,也可以用數據來給周圍的人進行恰當的交談、合作,讓更多的人接受理財市場的同時正確使用理財產品,共同營造和諧安全的社會環境。

【第11篇】2022年中國投資者理財觀念調查報告範文

調查時間;20xx年

調查地點:網絡調查

調查內容:投資理財觀念

調查方式:全球投資者調查

x月x日,全球知名投資管理公司富蘭克林鄧普頓發佈的全球投資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投資者認為今年以及未來10年內,中國將提供最好的股票和固定收益投資機會,美國和加拿大排名第二。中國投資者預計今年股市將觸底反彈,68%的投資者認為,經歷了讓人失望的2022年後,今年市場將會呈現上漲趨勢,這一數據遠遠高於去年的11%。43%的中國投資者認為,今年以及今後10年內,中國將提供最好的股票投資機會。

不過,仍然有72%的中國投資者對於a股表現出擔憂。他們認為,房地產泡沫破裂和出口下滑將是市場最大的威脅,其次是經濟放緩的風險。

“儘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中國經濟展現出的穩固基本面和樂觀的長期增長前景,這是投資者提高預期的主要原因。隨着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改革,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更加健康發展和增長的市場。”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王一文表示。

調查顯示,x3%的中國投資者計劃在20xx年採取更為保守的投資策略,4x%計劃採取更加激進的投資策略。大多數中國投資者計劃20xx年將投資重點同時鎖定在股票和固定收益產品。其中,持有最大資產規模的投資者在股票投資方面擁有最強烈的投資意願。而貴金屬、房地產、股票被認為在20xx年以及未來10年將擁有前三名的表現,非金屬類大宗商品緊隨其後。

本次調查還發現,中國投資者目前將他們74%的資產投資國內市場。這一比例預計在未來10年將有所下降。在談及未來10年間計劃時,投資者預計會將67%的資產投資於國內市場,並計劃將33%的資產投入到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對境外市場缺乏瞭解是中國投資者不願意投資海外市場的首要原因,其次的原因分別為匯率對投資回報的沖銷,以及監管門檻對境外投資的限制。

王一文表示:“調查顯示,對於剛剛開始涉足海外市場的中國投資者而言,他們還是更願意把錢放在離自己更近的地方,但投資者已經開始關注更豐富的資產類別及海外市場,以更好地防範風險。”

調查顯示,中國投資者在投資方面愈加成熟,對於多元化投資產品的興趣也日益上升。共同基金受到了投資者的諸多關注。73%的中國投資者目前擁有共同基金投資,此外,還有一部分投資者計劃x年內投資共同基金。他們預計,在未來x年內會在資產組合中配置更多的共同基金.

【第12篇】關於2022中國投資者理財觀念的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20xx年

調查地點:網絡調查

調查內容:投資理財觀念

調查方式:全球投資者調查

不過,仍然有72%的中國投資者對於a股表現出擔憂。他們認為,房地產泡沫破裂和出口下滑將是市場最大的威脅,其次是經濟放緩的風險。

儘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中國經濟展現出的穩固基本面和樂觀的長期增長前景,這是投資者提高預期的主要原因。隨着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改革,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更加健康發展和增長的市場。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王一文表示。

調查顯示,x3%的中國投資者計劃在20xx年採取更為保守的投資策略,4x%計劃採取更加激進的投資策略。大多數中國投資者計劃20xx年將投資重點同時鎖定在股票和固定收益產品。其中,持有最大資產規模的投資者在股票投資方面擁有最強烈的投資意願。而貴金屬、房地產、股票被認為在20xx年以及未來10年將擁有前三名的表現,非金屬類大宗商品緊隨其後。

本次調查還發現,中國投資者目前將他們74%的資產投資國內市場。這一比例預計在未來10年將有所下降。在談及未來10年間計劃時,投資者預計會將67%的資產投資於國內市場,並計劃將33%的資產投入到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對境外市場缺乏瞭解是中國投資者不願意投資海外市場的首要原因,其次的原因分別為匯率對投資回報的沖銷,以及監管門檻對境外投資的限制。

王一文表示:調查顯示,對於剛剛開始涉足海外市場的中國投資者而言,他們還是更願意把錢放在離自己更近的地方,但投資者已經開始關注更豐富的資產類別及海外市場,以更好地防範風險。

調查顯示,中國投資者在投資方面愈加成熟,對於多元化投資產品的興趣也日益上升。共同基金受到了投資者的諸多關注。73%的中國投資者目前擁有共同基金投資,此外,還有一部分投資者計劃x年內投資共同基金。他們預計,在未來x年內會在資產組合中配置更多的共同基金。

【第13篇】對個人理財業務的市場調查報告

對個人理財業務的市場調查報告

隨着20**年我國金融業的全面對外開放,外資銀行的步步入侵,個人理財業務作為高利潤、高增長的業務,漸已成為中外金融機構搶奪客户的利器。未來將是我國理財市場高速發展的階段,一場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變革正在向縱深推進。正因為如此,為了及早了解和掌握個人理財業務的市場,以應對國內外同業競爭的需要,我們對當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開展情況進行了市場調查。

據調查,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雖然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和基礎,但在產品、宣傳、營銷、人員等方面仍受到制約,並存在着相關的一些問題。

一、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有偏面性。根據二八定律法則,大部分人認為個人理財業務的營銷就是對20%的客户營銷。的確,從客户貢獻度來確定戰略重點和分配銀行資源,這無疑是銀行集約化、精細化經營的明智選擇。但銀行要由經營產品向經營服務、品牌、文化方面發展,就不能對低端客户“一放了之”、“一棄了之”。誰又能保證得了今天那80%的客户不會是明天那20%的客户。應該儘量的多瞭解客户的個人信息,對於一些有潛力可挖的`客户要盡力向他們推介新的金融產品和優質的經營服務理念,以期搶得營銷的先機。

2、理財產品過於單一。儘管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創新不斷,但與市民的理財意願還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是理財產品過於單一,同質性較大,缺乏一攬子的理財產品。且老百姓已不再滿足於一家金融企業提供的單一品牌的服務與產品,需要的是市場上最合適自己的各種類型、各種品牌的金融服務與產品組合。

3、新產品宣傳和培訓不到位。在新的理財產品推出同時,經常會忽略對內部人員的宣傳,造成只有具體負責銷售的相關部門瞭解該理財產品的情況,其他部門則知之甚少。且宣傳的方式還停留在橫幅、告示牌、印刷材料等傳統介質上。另外,基層一線人員普遍缺少理財專業知識,在銷售新理財產品時又缺乏對這些人員的培訓,造成一線人員在宣傳營銷時只能簡單根據宣傳材料照本宣科,根本談不上銷售理財產品所需要的專業要求。

4、客户經理缺乏綜合素質。銀行的大多數客户經理只具有銀行會計、儲蓄或信貸等某一方面的工作經驗,在專業技能和營銷技巧上很難適應客户經理內在質的要求。隨着客户的日趨成熟,由被動接受銀行轉變為擇優選擇銀行,他們對金融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沒有良好的業務素質和技能,沒有一定的公關營銷能力,根本無法適應客户、市場和商業銀行業務經營的需要。

二、對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建議

針對當前個人理財業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同業行處的先進經驗,提出以下幾個建議僅供參考。

1、加快客户細分。開展個人理財業務,必須對客户羣體進行細分,壓濾機濾布在此基礎上確定銀行的目標客户羣,並採取差異化的分層服務方式。根據我國實際,通過對客户的資產規模、年齡階段、所在區域三個方面進行細分後,銀行可把中高收入、中青年、住所區域較好的等有潛力的客户確定為目標客户羣體,對其可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形式,而其他客户一般以櫃枱及自助設備服務為主。

2、提供最佳的理財服務。根據客户需求,在實現個人金融資產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前提下,應根據不同客户的需求為客户量身定做設計綜合理財方案,即在現有理財產品的基礎上設計基金、分紅類型的保險及購買國債等投資的最佳組合諮詢,以期為客户帶來更高的收益。

3、加大新產品的宣傳和培訓。在銷售新的理財產品之前,應做好前期的籌備工作,指定專業人士就具體理財產品設計宣傳營銷方案,方案中應針對不同客户提出不同營銷策略,力求在實際工作中能切實可行。並加大對基層一線人員的業務培訓,定期組織員工學習財務策劃、投資、保險等各種理財基本課程。在內部人才有限的情況下,可聘請外部專業人士來強化培訓。

4、培養複合型的客户經理。作為聯繫銀行與客户之間的橋樑,銀行產品的營銷人,商業銀行應加大加快對客户經理的培養力度和速度,提升客户經理的整體素質,在熟悉理財產品的同時,還要求精通會計、儲蓄、信貸和法律等方面的相關知識,並通過對客户優質的系列貼心服務,來提高對銀行的滿意度,培養自己忠實的客户羣體,樹立商業銀行良好的品牌服務形象。

【第14篇】2022年手機理財用户行為調查報告

XX年移動互聯網理財市場日益火爆,是傳統金融企業、互聯網企業和各類資本等瘋狂湧入的領域之一。XX年4月比達諮詢(bigdata-research,以下簡稱bdr)旗下移動用户調查平台——《微參與》用户調查發現:在手機基金app裏投資的用户最多,貴金屬第二、綜合理財平台位居第三;用户選擇手機理財類型時候最在乎移動支付/轉賬/信用卡還款功能,選擇品牌時最關注借款人資金用途/償還能力,理財產品的數量/類型豐富度和運營企業的信譽評級/拍照的關注用户比例最低;用户手機理財的資金主要來自銀行存款和工資收入,在收益和風險成正比的情況下,用户能接受理財產品的最大年化率普遍低於20%。

1、使用過代理財功能的手機支付/錢包(如餘額寶)app用户最多

《微參與》移動用户調查數據顯示,使用支付/錢包帶有的理財的理財類型app用户最多,為84.0%,手機銀行為47.8%,位居第二,然後第三名和第四名分別是股票和基金類app,p2f理財和綜合理財平台類型分別位居第五和第六名,使用過的用户比例均是11.1%,手機p2p理財的用户只有4.1%。

從用户的收入來看,月收入低於10000元的用户使用過手機理財平台的數量較多,10000元以上的用户青睞於股票app。從用户職業來看,學生偏愛支付和銀行類型的理財app,中層管理人員和高層管理人員偏向於理財平台和股票app。

2、在手機基金app裏投資的用户最多,綜合理財平台位居第三

《微參與》移動用户調查數據顯示,和用户使用過的手機理財app相比,在手機基金app裏投資的用户最多,而使用過用户數量最高的手機支付/錢包類app投資用户的比例只有2.9%,手機銀行的投資用户比例也只有3.1%,儘管二者知名度高、投資風險低、兼容性好,但由於收益率低,願意投資的用户比例整體較低。相比較而言,投資收益高,風險相對可控的綜合投資理財平台、p2p、p2b等投資用户比例相對較高。目前股市投資暴漲,傳統高槓杆類理財產品受到新一輪追逐,z在股票、貴金屬、期貨等app裏投資用户比例也較高。

3、用户選擇手機理財類型時候最在乎移動支付/轉賬/信用卡還款功能,選擇品牌時最關注借款人資金用途/償還能力

《微參與》移動用户調查數據顯示,用户在選擇手機理財類型時候,最在乎移動支付/轉賬/信用卡還款功能的用户佔60.5%,關注合作銀行/第三方支付數量和手續費的用户佔比均超過50%,關注資金安全性和收益率的用户分別佔32.6%和28.2%,理財產品的豐富性的關注用户佔11.6%,其餘因素的關注的用户比例均低於10%。

用户在選擇理財產品的品牌時候,關注借款人資金用途/償還能力的用户數量做多,佔總用户的57.4%,關注最低/最高投資限額的用户佔54.8%,首次使用/推薦用户獎勵和操作的簡單/便捷/安全關注用户的比例也都超過了40%,理財產品的數量/類型豐富度和運營企業的信譽評級/拍照的關注用户比例最低。

4、用户手機理財的資金主要來自銀行存款和工資收入,能接受理財產品的最大年化率普遍低於20%

《微參與》移動用户調查數據顯示,用户手機理財app內投資的資金主要來自於銀行存款和工資收入(含福利補貼),佔比分別為29.7和28.3%,其他從線下/pc端理財產品轉移到手機端的用户佔17.6%,股份/分紅佔15.3%。手機理財相對較高的收益率和使用的便捷性使其成為用户投資和資金轉移的對象。

在收益和風險成正比,不考慮股票/期貨/貴金屬/信託等高槓杆產品的條件下,用户能接受手機理財產品中最高年化率在12-15%的用户數量最多,佔24.3%;其次是年化率為8-12%的有擔保的6個月以下定期,年化率在16-20%的高風險p2p用户數排第三名,為13.1%;年化率<1%和4-5%的理財產品用户數量最少,銀行活期和寶寶類活期最不受用户關注。

最新大學生理財調查報告

【第15篇】大學生理財調查報告

一、調查方法和內容

針對大學生理財情況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西華大學各學院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和藝術專業的在校本科生。本次發放問卷80份,收回68份,問卷有效率85%。調查文件採用單項選擇方式來回答問題,主要包括當代大學生的月消費水平、消費來源、消費結構以及自己的理財觀念和能力等幾個方面。這些問卷內容從不同角度真實的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的理財觀和消費觀。

二、調查數據分析

具統計本次接受調查同學中男生佔32人,女生佔36人;而其中文科類佔34人,理科類佔11人;藝術類佔4人,工科類佔19人;大一、大二佔45人,大三、大四佔23人。

調查結果顯示:其中月消費在300元以下的沒有;300-500元的18人,佔27%;500-800元的44人,佔65%:800元以上的6人,佔8%。消費在300-500元的同學伙食費佔不到1/2,在交際費和衣飾費等方面支出較多,生活相對寬鬆。500元以上的學生伙食比例降低,用於其他方面費用較多,部分有享樂主義觀。在學習用品、書籍方面消費佔100元以上的僅有15.7%。在回答“您有花錢記賬的習慣嗎”時,僅有28.5%的大學生回答“有”,64.8%的大學生回答“沒有”。在調查中我們瞭解到,大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家庭供給,佔到被調查人數的63%,有18.2%的學生是家教、兼職或勤工儉學及貸款和獎(助)學金。

某高校網站bbs上發表“一百兩百貧困户,四百五百剛夠用,千兒八百是扮酷,兩三千是大户。”這的確是當今大學生消費的真實寫照。

三、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顯示,主要

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消費結構不合理

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本應以生活費用和學習費用(購買學習資料和學習用品以及各種考證)為主。而伙食費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卻出現“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各種服飾、化粧品,數碼產品消費成為日常消費大頭。除此,通訊費和網絡支出費用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成為幾乎每個大學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費。

愛情是神聖的,但也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一些男生為了愛一擲千金,甚至不惜負債。“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即使三天不吃飯,也得給買花送女友”已經成為一種信條,用時下流行的一句歌詞可以形容為“戀愛大過天”。大學生戀愛支出主要在吃飯、零食、逛街、泡吧娛樂等方面,禮品消費是戀愛消費中絕對的“大頭”,逢年過節(情人節、聖誕節等)或是倆人過生日及特殊的紀念日,戀人之間必要互送禮物,此項花費少則幾十元,多則數百元,在戀愛消費中,支出較大的還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150-200元。

除此,消費也玩張揚個性。手機、筆記本電腦、mp3一樣都不能少。假期回來,常常會發現班裏很多同學換了新手機,有些班級大約一半同學擁有筆記本電腦,大部分同學有mp3。調查還發現,一些大學生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為了一款流行手機或者名牌衣物,情願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它必要開支,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慾望。在追求物質消費的同時,他們也強調人際交往消費,主要表現在戀愛及同學間應酬的支出。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