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18W

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篇一

摘 要:很多學生都不喜歡學習數學,尤其是國小生,他們認為數學的學習根本沒有任何用處,既不能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不能讓他們用其他的方式與人進行交流,而且十分枯燥無味,讓他們在課堂裏學習數學無異於是剝奪他們的樂趣,他們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喜歡學習數學。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他們對於一門課程的喜好程度卻分得十分清楚,如何讓這個年紀的學生對數學感興趣是教師一直都在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國小;數學教學;趣味性

讓國小數學更具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我們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是不是適合自己所在的教學環境,如果不適合自己,那麼該方法多好都沒用,所以讓國小數學教學更具趣味性的意思不僅是要形式上有趣味性,更要注重它實質的作用,進行趣味性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改變自己對數學的一貫看法,聽講時不再覺得數學是枯燥無味的學科,做作業時不會難以理解,對數學的學習懷着熱愛之心,這樣趣味性教學才起到了作用。

一、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活躍度

對於國小生來説,課堂過於沉悶他們肯定不願意聽講,數學的教學本來就沒有多少趣味性可言,如果教師選擇以往的教學方式,施行“填鴨式”的教育,那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會越來越低,同時也會讓自己的教學越來越沒有趣味性。四年級的學生他們性子裏的活潑和感動以及喜歡新奇事物的心態還沒有改變,所以傳統的教學方式對他們來説亟需得到改變,對數學的教學來説更是如此,他們很有可能會因為討厭數學而開始討厭數學教師和與數學相關的一切東西,甚至一聽到數學課就頭疼,所以教師想要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就必須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從以往傳統的牢籠中跳出來,我們在這裏並不是批評傳統的教學方式一無是處,但是不可否認,這種教學方式確實會禁錮人的天性和思維,讓人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因此課堂就異常沉悶,教師在改變教學方式時可以從改變自己講課的口氣、語調,也可以從改變教學主體、改變課堂中心入手,在講課時適當穿插一些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多學生在數學課進行到一半時會覺得很無聊,開始走神或者遐想,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小故事和一些笑話來幫助學生放鬆一下,然後再進行教學,效率就會高很多,通過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來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學生就會覺得學習數學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會積極思考問題,整個班級學習數學的風氣就會大大改變,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就提高了很多。

二、進行小組互助學習

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的第二個方法就是進行小組的互助學習,一方面,這可以讓學生互相競爭,成績好的學生能夠帶動成績不好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家共同進步;另一方面,這樣可以及時解決學生之間存在的一些問題,很多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又羞於向教師開口,這時如果能夠得到小組中同學的幫助,那麼他們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小組互助學習能讓學生之間的感情更加深厚,同時能讓他們在課堂上更加有目地的討論,這樣課堂就會被調動起來,教師在教學時也不會感覺到壓力大,教學的心情放鬆,趣味性自然就會增加。教師能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進行趣味教學的方法,讓數學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

三、作業互批,快速進步

國小生總是不願意讓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但是在尋找別人的錯誤方面有着很高的興致,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讓學生進行作業互批,學生做完作業之後不用交給老師,交給同桌或者是同一小組的人,大家互相批改對方的作業,學生在以往的數學學習中一直都處於被動的狀態,現在能讓他們主動來發現別人的錯誤會讓他們覺得數學的學習趣味倍增,表面上看起來這個工作是讓學生為了感覺到學習數學有趣,但是實質上學生髮現別人的錯誤的過程就是發現自己錯誤的過程。四年級的學生不像一年級或者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在發現了別人的錯誤之後會在暗地裏反思自己,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錯誤,這樣無形中就讓他們快速地進步了,這個方法一石三鳥,既提高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又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也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反省自己,快速進步,意義十分重大。 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總之,要提高國小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方法有很多,如果教師真的有心,就一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四年級的學生不像低年級的學生難以管教,他們有更強的學習自主性,所以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愛上學習數學和數學成績提高一定能實現,以上提到的方法都值得借鑑,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忘記自己的最終目的。 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參考文獻:

[1]劉楊楊,張易瓊。淺析如何有效提高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效率[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7):14-15.

[2]劉鈺傑,苟旺旺。淺談怎樣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以國小四年級教學為例[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68):18-19.

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篇二

空間觀念的培養是指通過物體、圖形等元素,讓學生逐漸掌握一定空間概念,從而為學生形成更成熟的數學思考習慣奠定堅實的基礎。具有較強空間感覺的學生,通常其思維能力較強,想象力也比較豐富。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國小數學教師的關注度也開始往培養學生空間觀念和觀察力方向傾斜,這也豐富了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注入了新的活力。空間觀念和觀察力不僅是學好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學好別的學科、處理日常生活事務的基本素質,教師務必把握好觀察教學這一重要環節,與學生一同去探尋數學的美好。

一、觀察物體教學的重要性

數學教學是對數學對象(空間形式、數量關係、結構關係等)的本質屬性和內部規律的間接反映,並按照一般思維規律認識數學內容的理想活動,而空間觀念和觀察能力都屬於數學思維能力的內容,觀察物體教學在培養學生這兩種能力的同時,也鍛鍊學生學會用觀察、類比和演繹的方式進行推理,辨明數學關係,最終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觀察教學是讓學生通過對自然界數量關係與圖形關係的觀察,思考並提出問題然後與同學們討論,並能自己發現規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其出發點在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有利於培養學生質疑和批判精神,並逐漸形成足夠的洞察能力。

二、國小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的策略

(一)要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

觀察是學好數學學科的基礎,沒有細緻、準確的觀察,學生就不能把題目看清楚、把解題過程寫具體。在觀察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軟件的真實情景引起學生觀察的興趣,利用多媒體軟件提供的圖像、動畫、活動影像等圖文音像並茂的情景代替老師的口頭演説,不但容易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還有助於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在觀察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在觀察之前做好必要的知識準備,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觀察的訓練。不可想象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會有好的學習成績,所以老師在觀察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養成觀察自然、觀察社會、觀察事物、觀察人的好奇心和良好習慣,着力進行空間感和觀察能力的培養。

甘肅省會寧縣甘溝中心國小的數學老師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立方體、圓柱體等教學道具,讓學生觀察物體形狀的不同,並堅持寫觀察日記,讓學生多理解生活,瞭解社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觀察興趣。

(二)教給學生觀察物體的方法

觀察物體要有方法,要學會尋求因果,要對自己觀察到的結果再追問一次為什麼,還要把自己的結論當成敵人去攻擊,然後論證,運用演繹的思維方式破除既定的思維模式。老師在觀察物體教學中要把這些觀察物體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加強目標判斷,不是你觀察什麼,而是你不觀察什麼,在摸索中有意識地接近正確的途徑。觀察物體教學中的觀察方法主要是指如何去分析、概況肉眼所見的物體中的內涵和外延條件,這對幫助學生快速解題,提高觀察能力和立體空間感都是十分重要的`。老師要通過正規系統的教學輔導,準確、簡捷的授課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最終掌握完整正確的觀察技巧。

為了能夠更好地教給學生觀察物體的方法,傳統封閉式的教學方法就要轉變為開放式,此外還要變灌輸式為啟發式,變學生被動模仿為主動發現,讓學生用自己的各種感官去感知客觀事物和現象,不應對學生有太多的框定,而是應該讓他們學會觀察物體的方法自己去發現問題。

淄博市臨淄區梧台國小在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上邀請了專業陶藝老師指導學生們捏出各種形狀的物體,通過自己動手的過程,學生逐漸掌握了觀察物體的方法,也牢固地掌握了知識要點,如此新穎的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觀察力、表現力以及藝術審美能力也是一種鍛鍊。

(三)給學生提出觀察目的和任務

在觀察物體的教學中,老師要明確給學生提出相應的觀察目的和任務,這樣才能讓學生避免觀察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觀察物體的效率。學生也要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打破思維路徑的依賴,不要只會用一個標準去觀察物體,也不要只是一條線式地去觀察物體,要從多角度、多層次、多觀點來觀察物體,這樣才能看清物體的全貌。另外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也要有自己的主見和獨立的判斷能力,對老師所給出的觀察目的和任務要熟稔於心,遇到問題時要充分開動腦筋,只有對所觀察的物體做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及分析,不輕易聽信同學們的結論與判斷,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河北承德縣下板城國小數學老師在觀察物體教學中總是開門見山地給學生指出觀察目的和任務,避免學生“摸着石頭過河”,讓學生在觀察的世界裏能夠遊刃有餘地探尋物體的奧祕,打開空間觀察的新世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國小四年級教學中的觀察物體教學在整個國小階段的數學階段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老師應緊扣大綱的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實施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觀察物體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掌握觀察技巧。觀察物體教學就是通過顯性的物體知識提升學生隱性的思維、觀察和空間認識能力,讓學生通過參與教學對物體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整體印象和認識,實現知識的自然生成,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

參考文獻:

[1]董紅。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改革初探[A]。《教育科學》組委會。2016年6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教育科學》組委會,2016:1.

[2]樊孝年。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方法淺談[A]。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2016年1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2016:1.

[3]張麗,鄭大明。形象化,概念教學的有效支點——國小四年級數學上冊《直線、射線和線段》教學感悟[J]。教育科學論壇,2014,(04):65-67+4.

[4]楊磊。國小生空間觀念的培養策略——以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觀察物體”一課為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4,(02):65-70.

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篇三

摘要:四年級數學課程教學是我國國小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對增加學生數學知識儲備、培養其數學思想,提高學生該學科學習水平等均具有重要意義。但現階段,已有多項教學研究報告指出,目前我國許多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尚存在多種問題,課堂教學有效性不高,教學效果不佳;故當前環境下,任課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需及時探索新型的數學教學策略,以增添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增強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主要從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現狀及其凸顯出的主要問題出發進行分析,研究並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四年級;數學;教學策略

數學課堂教學是國小四年級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在學生國小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佔據重要地位。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許多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中存在教學觀念落後、教學方法單一以及缺乏信息化教學技術應用等多種問題,學生學習興致不高,課堂氛圍沉悶,教學效果不容樂觀;故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中需積極思考和探索新型教學策略,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筆者收集並整理了多項相關的文獻報道,主要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巧設課堂導入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是一節課教學的關鍵環節,良好、有效的課堂導入等於成功了一半。故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需遵循新課程標準,依據本節課教學內容,充分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方法,以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例如,在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特徵”的實踐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開始時不直接教授學生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知識,而是先利用課件為班級學生展示“橫木在電線杆上上下晃動”的情景圖片,並提出相關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怎樣做才能使橫木固定不動呢?以此種生活問題開展教學,可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可指導班級學生積極討論;待課堂討論後,有學生回答:在晃動的橫木上加一根支木,使幾條邊構成一個完整的三角形,就可以穩定橫木了。之後,教師可依據學生所講使用電腦演示完成這一操作過程,並順勢引入新課知識,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增強教學效率。

二、積極聯繫現實生活,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

從本質上來講,數學學科知識教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我們的現實生活聯繫密切。故現階段,教師在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需提前熟悉和了解教材內容,並積極聯繫學生的現實生活開展教學活動,將學生的課堂學習從抽象、枯燥的公式、符號中解脱出來,增強其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的實踐課堂教學中,由於本節課的課堂知識比較抽象化,學生自行理解起來難度較大,自主學習效果不容樂觀。故此種情況下,教師可從學生的現實生活情境入手引入課堂知識,指導學生認真觀察現實中的一些生活用品或建築物,並鼓勵其積極開動腦筋,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形狀,使其於腦海中形成抽象、立體的長方體與正方體圖形,增強其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在同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角的分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讓其自行捕捉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素材,使其在腦海中建立“角”的概念,培養其自主探究意識,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

三、適當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新課改背景下,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不能單單依靠任課教師的言傳身教,還需積極與先進的信息技術相接,將現代化教育手段滲透到實踐課堂教學中,利用其多面的優越性增強教學的靈活性,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整體教學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的實踐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本節課課堂知識之後,為了加深班級學生對“圖形運動”的認識與記憶,可充分藉助多媒體技術中的圖畫、動畫形式展現教學內容,將數學教材中抽象的、代表特殊含義的圖形與符號直觀化、形象化地呈現出來,通過多媒體圖形動態性的平移展示,增強學生對“圖形平移”這一重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教師也可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對數學課堂中的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搜索,為傳統的數學教學增添活力,開闊學生視野,使其能夠在廣闊的知識海洋中培養和發展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目前我國許多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整體教學效果不理想。針對此種教學現狀,本文筆者建議教師在國小數學四年級實踐課堂教學中需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方法,快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依據教學內容積極聯繫現實生活,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同時也可適當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數學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秦玲。新課程背景下國小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2):97.

[2]張榮山。新課程背景下國小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好家長,2015(1):196.

[3]張偉。新課改背景下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海峽科學,2014(4):96-97.

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篇四

隨着教育的改革和新課程的深入,對數學學科知識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學生在國小低年級學段就出現了成績差距,甚至是兩級分化,而且隨着年級的升高,成績相差更加懸殊。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採取適當的教學策略,引導學困生走出數學學習的困境。

一、國小四年級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同時也是孩子性格塑造、能力培養的主要場所,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性格、文化水平、教育方式、營造的家庭氛圍都能夠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而數學學科的學習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的影響。比如,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關心程度直接關係着孩子的成績,關心孩子學習的家長會幫助孩子對薄弱科目進行輔導,使孩子的知識得到有效的補充;而不關心孩子學習的家長則對孩子的學習聽之任之,即使發現孩子有不懂的知識也不聞不問,那麼孩子的學習能力就很難得到提升[1]。所以,家庭的因素是導致孩子成為學困生的原因之一。

(二)學校因素的影響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過於注重升學率,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優等生的培養,而對於學困生採取近乎放棄的態度,從而使學困生的學習日趨下降,對數學學科的興趣也逐漸減退,這種惡性循環使學困生很難再轉變為中等生或優等生。

(三)個人因素的影響

雖然國小數學相對於其他科目來説比較難以理解,但是從其結構和難度上來説並沒有超出國小生的理解範圍,所以國小生自身的因素也是形成學困生的原因之一。首先,國小四年級數學加入了四則運算、統計等難度較大的知識,在邏輯思維上要求也更高,所以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會感到吃力,而部分學生由於怕吃苦、缺乏恆心,遇到困難就臨陣退縮,導致了學困生的形成。同時,由於三年級開始加入了英語科目教學,隨着英語知識難度的提高,學生容易顧此失彼,無法平衡好各學科的學習時間,從而導致數學成績逐漸下降。此外,部分學生性格內向,當出現不懂的知識時,羞於向教師和同學請教,日積月累導致成績下滑。

二、國小四年級數學學困生教學策略

(一)注重對學困生的關愛和尊重

國小生在學習或者生活中受到挫折後極容易產生自卑感,而學困生因為成績不好容易受到教師和同學的冷落,所以更難走出自卑的陰影而主動尋求幫助。這就需要教師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愛。比如,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困生的觀察,可以通過提問或者隨堂練習的方式來了解學困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不影響授課進度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地放慢講課速度,然後在課下單獨為學困生詳細解決出現困惑的知識點,在講解的過程中要耐心,注意語言不輕視、不刻薄,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發自內心的關愛和尊重,從而逐漸化解他們的自卑心理,使其敞開心扉接受教師和同學的幫助。

(二)激發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使學困生重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必須要從興趣入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採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2]。比如,在學習“角的度量”(國小數學四年級人教版)時,教師可以採用“親自動手量一量”的方式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先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後教師在黑板上隨意畫出一個角,每個小組派出一名學生進行測量,最後教師公佈結果,使學生在遊戲中逐漸培養出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採取家校聯合的教育方式

學生的學習不僅是教師的責任,同時也是家長的責任,所以採取家校聯合的方式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瞭解,並通過多方面的引導,使學生逐漸走出學習的困境。比如,教師要及時與學困生的家長溝通,希望家長能夠輔助教師幫助學生走出數學學習的困境。家庭自由、輕鬆的環境是學校無法比擬的,所以教師和家長聯合針對學生的薄弱點進行強化鞏固對學困生的轉化具有很好的效果。以“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知為例,教師在講解完這兩個圖形的特徵後,可以聯合家長在家裏與孩子玩“尋找圖形”的遊戲,進而鞏固學生對圖形的認知。

三、結語

國小四年級數學的難度雖然相對於低年段有所提升,但是整體難度並不大,所以學生成為學困生並不是由於學科的難度問題,而是由於學生的畏難心理,以及教師和家長的失職和錯誤的引導。因此,教師要對學困生的教學更具耐心,聯合家長一起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友琴。國小四年級數學學困生教學策略探究[J]。速讀(上旬),2015(8):168-169.

[2] 姜明珠。淺析國小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與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