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革建議論文(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31W

國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革建議論文(多篇)

國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革建議論文 篇一

當前我國國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育模式相對落後。雖然我國已經實施素質教育很多年了,但實際上主要還是應試教育。當前雖然大多數的國小教師及領導都認識到素質教育是關係到青少年各方面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也知道競爭激烈的社會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而素質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種有效辦法。所以他們都想從學生的素質教育抓起。但到現在,很多的學校只有口號卻沒有具體的實施。沒有具體的教育內容和方法以及考核方法,所以導致各學校的教師及領導無法進行實施操作。大部分的學校的素質教育只能摸索進行;而沒有考核的標準,便不能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正確的評價。這些現狀導致了,想抓素質教育的學校領導和教師,也因茫無頭緒而無法進行素質教育;本來就不被重視的素質教育的學校領導和教師,因無約束力,自然不會去進行素質教育。而應試教育在我國的實施時間之長早已深入人心,人們的思想觀念仍然未脱離應試教育,素質教育仍沒有得到大多數的人所認可。

2經濟發展水平的地方差異導致各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不均衡。改革開放的政策是從沿海往內地發展,先富帶動後富,從而導致了我國各地方的發展極不均衡。東部沿海地區的人口相對密集,經濟發達,民族相對單一,各種教育基礎設備完善,而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滯後,地形多樣複雜,而且民族複雜,所以導致了教育發展的落後,在我國的貧困人口2500萬人中,大部分分佈在西部地區。而隨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發展西部地區的教育也變得勢在必得。

3家庭教育跟不上學校教育,存在缺陷和隱患。從改革開放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我國家庭成員的結構跟七十年代相比,獨生子女佔據了很大的比例,並且由於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的孩子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體會不到生活的艱辛,從而導致生活中不能自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於父母的教育,而不在於孩子自身。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法否認的,但愛表達方式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就不得不考慮。同時還有許多的問題也不可忽略,例如父母雙親高節奏的工作習慣,與孩子缺少交流引起的自閉症;或以金錢、物質利益來刺激孩子的學習慾望和上進心。這些都可能為以後孩子的健康成長埋下不安全的生活陷患。

4社會發展變化導致的許多不良習慣和作風,對學生產生許多不良影響。由於社會的不斷髮展開放導致了許多的觀念缺乏,伴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教育事業也是日益的國際化,過去的生活習慣受到許多的挑戰,改革開放的發展,各種思想觀念不斷地湧入我國,各種各樣的意識形態也進入了中國,因為國小生的年齡小,對社會發展中的存在的美學辨別能力和價值觀念不明確,如果教師和家長不以正確的引導,那麼在學校中的許多的消極影響因素,將影響到學生的一生一世。

針對國小教育中問題對策分析

1積極探討國小教育未來的出路,加強理論創新。當前我國各個領域都在天翻地覆的改變着,日新月異地發展着,國小教育作為教育產業的基礎,其發展的形式需要跟上時代變換的步伐,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加強國小教育的理論性建設、創新,積極探索符合我國國情並適應學校教育發展的道路,開創國小教育新的實踐。

2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的現狀,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我國國土面積遼闊,人口眾多,加之又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語言、文化,風俗習慣各地都存在差異,具發展不平衡,如果全國各地的基層教育都在同一個條框內活動,執行同一個標準,那麼對有些地方的教育活動來説豈不是“捆着繩子跳舞”,而對有些地方的教育活動來説則是痴人説夢,天方夜潭。這是現實,現在許多經濟較發達的省份,英語、計算機已經從國小開始學習了,而這些東西對西部地區的許許多多的學生來説,是多麼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所以,各地區要制訂適用本地區發展的教學目標和綱領。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樣才能達到各種資源的優化組合利用,和諧發展。

3正確對得國家、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將國小教育引向一條正確、健康的路。現在我國之所以嚴厲禁止學校亂收費問題,正説明了現在的我國的教育系統中還存許多的不足需要我們解決,我們應該加強對這些問題的重視,而不應該避開問題,在國家、社會輿論的監督下,逐一地解決存在的問題,使問題公開面對。

4加強家庭和學校的聯繫,掌握好學生具體情況和狀態。學校在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模式的同時也需要與學生的家長進行密切聯繫和配合。由於現代社會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國小生入學普遍提前,很多地方的國小生出現了早熟的現象,加上現代社會的複雜多樣的變化,從而導致城市中的許多國小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社會快速發展負面影響的受害者。目前的一些城市中,下崗職工子女,進城務工的子女在接受教育時存在很多的客觀方面的差異而影響着學校的教學質量,而且現代高節奏的城市生活現狀,使很多許多父母沒有時間關心和照顧子女,導致了許多學生沉溺於網絡遊戲,痴迷於街頭地攤上的低級粗俗的知識,如各類色情、暴力的小説和一些卡通動畫等。很多國小生因為沒人關心患有一定程度的自閉症等心理疾病,這些為孩子以後步入社會埋下了極為嚴重的隱患。

3.結論

我國的國小教育當中確實存在着許多的問題值得我們去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需要我們全民族,會社會來共同的關注,共同的改變,面對問題的現狀,針對當前的問題進行改革,處理,並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從而逐步完善教學體制。用長遠的打算來進行完善,從而使之這一關係着國家未來命運和民族高興使命的偉大工程能夠順利地完成。

國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革建議論文 篇二

國小教育為國民教育體系中最基礎的部分。自1904開始構建國小教育,歷經百年,其發展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頒佈之後,基礎設施建設大幅度的提升,國小教育投資不斷增加,教師教學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然而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知識量不斷的累積,多種價值觀的湧現,國小教育在發展的道路上也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國小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思考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而提出有效的措施來改善現狀。

一、國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學的方法問題。目前我國國小教育內容以知識為主,不可避免地出現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方法。教育的目的並非僅是知識的累積,而是益於人的生成,思維方式的形成,對真善美的理想的追求。然而長期以來,教與學的質量評價則是以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為標準。在這樣的標準下,學生被要求牢記科學概念、術語、公式與定律。沉重的記憶負擔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他們很容易追求對知識的快速消化,缺乏獨立性的思考,以及對價值和情感的判斷的缺失。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是受到了訓練,而非接受了教育。那麼他的創新和探索熱情自然就會削減。其次,教師的素質問題。包括專業技術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兩個方面。首先教師提升專業知識的同時應具備系統的教育理論知識與心理學知識。國小教育是人生起步的關鍵時期,對一個人的性格形成和價值觀的建立尤為重要。然而目前普遍教師往往過分強調教學技能的提升,從而忽略心理學知識的學習,尤其忽略了對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分析。其次,師德師風問題。近幾年,媒體頻頻報道師德缺失事件。如教師學生,教師體罰國小生等。作為一名教師,每當看到這些新聞都會覺得心痛不已。“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不朽的園丁”,本是用這些高尚的詞彙讚美的職業,何以出現如此觸目驚心的行為?背後的原因縱然複雜,但師德師風的建設迫在眉睫。最後,教育評價標準的問題。評價包括兩個方面,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和對學生學習成效的評價。在應試教育下,老師教學為了成績,評課為了獲獎,寫作為了發表。因此大多數對教學的研究,其目的並非為了真正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這種現象也是社會唯利是圖、急功近利風氣在教育行業中蔓延的一種表現。同樣,應試教育下衡量學生的最高標準乃是成績。對學生進行書面考試評價,學生的考試成績和班級成績又成了評價老師教學能力最重要指標。如果不改變這種以考試成績決定一切的評價標準,那麼國小教育便很難走出應試教育的陰影。

二、針對國小教育中的問題提出的對策

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對傳統教育的揚棄,探索一種新的教育理論,並使之不斷完善。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基本方向的教育實踐。具體方法例如:①創新作業,給學生布置開放性作業,不但學生樂做,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對具有獨創性質的'作品,多加讚揚、鼓勵。②培養學生質疑精神,在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發現問題,敢於向權威挑戰。③豐富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及各種教學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在看得見、聽得到、摸得着的教學過程中,發散思維,培養觀察的能力。④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對於一些學生獨到的見解,一定要小心呵護。不但能讓回答得好的同學受到表揚,也讓回答錯的同學受到稱讚。⑤增加學習趣味,根據兒童好勝、好玩的特點,組織一些學習競賽活動,誘發學習動機,從而最大限度地開發智能與潛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包括文化素養、教學技能以及責任感和職業道德素質。國小教師應根據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更重要的是應該堅定作為人民教師的使命感,增強對於學生和教學工作的責任感。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更應該學會關心激勵和幫助學生,讓老師的鼓勵成為孩子學習的動力源泉。改進國小教育中的評價機制。將傳統教學的終結性評價轉變為發展性評價或是過程性評價,給予教師和學生一個相對寬鬆的教學和學習環境。建立評價內容、方式、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內容包括考試分數、道德品行、學習態度、創新實踐能力、心理和身體素質都是重要的評價指標。採用多種方法評價。有利於客觀公平地評價學生髮展情況。學生主動參與評價,評價主體應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學生與教師互動評價等;健全教師評價體系。強調教師以自評為主,分析與反思自己教學行為。建立多方參評的評價制度,幫助教師多渠道獲取信息反饋,更全面的認識自我。不再以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水平的唯一標準,將以教師為主,校長、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結果納入教師考核及晉升制度。

三、結語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目的,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以達到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教育。國小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的基礎。在國小實施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複雜、艱鉅的工程。必須腳踏實地深入徹底地進行教育改革,將理論付諸實踐,才能在素質教育的大道上越走越廣闊。

國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革建議論文 篇三

一、國小教育中進行教學管理的必要性

國小教育是學生髮展教育的初級階段,在這一期間對學生沒有進行良好的引導,會導致學生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將面對更大的困難。比如,學生個人素養很難得到提升,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沒有團隊協作能力等,甚至創新思維的培養也將成為問題。國小教育必須跟上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對教學管理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

二、新課改背景下國小教育教學管理問題

(一)缺乏先進管理理念管理

理念是教育教學管理的重點,也是管理工作的指南針。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國小,許多教師沒有轉變教學觀念,沒有深入新課程教學理念的經驗,在實際的教學工作沒有與先進理念的結合,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和管理人員都受到傳統思維的束縛,無法從傳統的思想中跳躍出來。先進的理念認識不足,從而增加了管理改革的難點。

(二)師資力量無法滿足教學實際需求

在國小教育的全面發展是當前的重點,要求教師要有多方面的、專業性強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而現實是,國小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教學能力,專業的素質並不能完全滿足當前國小教育實際需要和現狀,實際中存在了懶惰、懈怠等不良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小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導致效率低下的國小教育教學管理。

(三)教學模式需要改進

儘管我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國小教育有明顯的改善,可是傳統的應試教育還是對我國教育有非常明顯的影響。老師在教學的流程中比較多的關心的還是學生的應試教育,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

三、國小教育教學管理改進方法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加強國小教師隊伍的建設使提升國小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基礎,國小教師隊伍的建設,主要是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個人素質及道德水平,合理的採用現代化教學方式提出個人的觀點。學校應該為教師的建設提供機會,切實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加強教學隊伍建設。

(二)轉變教學管理理念

在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校是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人才的主要場所,要培養高素質人才就要對教學管理水平進行不斷提升,更好的滿足學生對學習的需求,同時要求教師要對傳統教學方式及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和完善,鼓勵學生主動積極的融入到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制定教學管理制度之前,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掌握學生個性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管理方案,對其實現有效管理。此外,教師還需要對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完善,不能只把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教師要全面的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對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加以重視。同時,教學評價不僅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自我評價,學生在自我評價彙總找出自身學習的缺陷,採用針對性的問題進行調整。教師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不斷提升。

(三)加強師生德育教育

在國小教育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這是提升校園文化的基礎。學校管理者要加強對師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聘請一些的與專家進校為學生和教師進行對於知識講座,這樣可以讓師生之間面對面的進行交流,有助於解答師生之間經常遇到的問題。還可以合理使用學校的資源,利用學校廣播站和宣傳欄,向師生宣傳一些德育方面的知識,爭取提升師生對德育教育的認識,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國小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主要是為了實現教育人才為目的,將教學管理和德育進行結合,體現了教學的有效性。

(四)完善國小教育教學管理制度

系統具有很強的規範性,以促進國小教育管理創新,必須將國小教育教學管理關進制度的“籠子”,不僅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同時也提高了系統的執行效果。這就要求在國小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對不能適應當前的“新課程”的管理制度進行清理,並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按照教育教學目標管理,制定新的教育管理制度,更與“新課程要求的教育教學工作的管理。除了完善的管理系統,最重要的是要提高這方面的“執行”制度,除了增加激勵措施,最重要的是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加強師資隊伍管理、教育和培訓,使他們全面提升管理能力,並能在教學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促進國小教育管理進入一個更加良性的發展軌道。

(五)課堂要多元互動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老師一味的進行講課,學生聽講,老師在教室裏是演講者,學生是聽眾,導致師生互動缺乏雙向交流,不利於構建和諧課堂,甚至會使學生失去了主動學習,浪費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國小教育背景下的?n堂教學應該提倡學生參與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全過程,明確課堂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老師,老師的引導,將學生引入到教學的實施現狀,教師和學生的互動,討論解決教學目標的問題。教師要在教學中做良師益友,必須是好朋友,與學生一起交流合作,營造和諧健康的課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意識到,在新的課堂教學中,多元互動是教學的亮點。只有多元互動,才能把教學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才能使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四、結論

教育的目的是讓受教育者在教育中身心獲得健康全面發展,應當充分發揮國小教育教學的力量,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有着只管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解決當前國小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非常有必要。國小教育者需要轉變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重視家校聯合的作用,這是國小教育教學中問題解決的主要對策。

國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革建議論文 篇四

隨着教育逐漸改革,對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民族地區國小教學氛圍不濃厚、教師科研能力和水平有限,導致民族地區國小教育教學質量難以提升。為了提升民族地區國小教育教學質量,在本文中對民族地區國小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且提出民族地區國小教育教學改革的對策。

前言:

民族地區國小教學與城市國小教學水平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同地區的民族文化不同,對於國小教育重視程度不同。伴隨着國家不斷髮展,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我國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民族學生的人才培養,為實現統一化的國小文化教育提供平台。針對教育模式差異化國小教育,如何做好少數民族學生教學管理是目前教育體制中的難題。

民族地區國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基礎差

學生的學習基礎對於教育教學產生着直接的影響,而影響着教育水平差異化的原因是教育環境、教學經濟、教學設施方面的差異性,我國少數民族地域教育水平與漢族學校教育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國小教育是教育體制中的重點階段,教育水平較差導致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尤其在英語、計算機等學科的學習上,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相比,處於弱勢位置。基於這樣的學習基礎,為民族地區國小生教學帶來阻礙[1]。

2、教學資料應用缺乏精細化,多媒體優勢難以被挖掘

伴隨着多媒體教學設備在課堂上的應用,為實現現代化教育帶來諸多的益處。民族地區由於教育教學條件上的差異性,對於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不到位,存在着教學資料應用缺乏精細化處理,多媒體優勢難以被挖掘的問題。多媒體自身有很多優勢,需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去主動挖掘其優勢,與實際較相互結合,才能夠達到比較好效果。很多國小教室在應用多媒體教學方面存在着很多問題,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化的多媒體教學培訓。在進行教學課件製作中也是照本宣科,更有甚者,為了方便,在網上直接下載教學課件複製到實際課件中,這樣的方式使得多媒體下的課件製作缺乏一定的針對性。

3、缺乏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

民族地區在實際教學上存在着較為突出的民族特色,現代化的民族地區教育教學不但要與時俱進,還需要保留民族地區教育教學優勢。以生為本,為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活動。目前,民族地區國小教育難以實現以生為本的教學,導致這樣的問題原因就是教育教學行政化。教育教學行政化嚴重的阻礙了學校教學管理的人本教育發展。學生活動方面的事只由行政部門來主管,而教學科研人員不能插足管理[2]。

提升民族地區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的對策

1.注重基礎教學,提升學生基礎

由於少數民族地處我國偏遠地區,在教學水平上比較落後,使得學生在接受英語、美術等課程的學習中比較吃力,為了促進少數民族學生的理論知識的理解,提升民族地區國小教育教學質量,需要關注到學生學習基礎差的問題。在進行教學改革環節中,需要以夯實基礎教學為主,輔助以創新的拓展教學。

在民族地區國小教學中進行基礎教學,首先需要加強基礎文化課程的學習,精細化處理課堂教學,不能以進度定義教學成果,狠抓學生的學習基礎。由於民族地區國小教學設備的匱乏,導致相關的教學活動難以開展,因此,改革民族地區國小教育教學模式,需要在教學中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以實際的教學實驗模擬真實場景。在實際教學中增加的情境教學模式,以特殊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注意;其次,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照顧到少數民族學生的特殊性,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參觀學習的機會,實現學生在校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3]。

2.在教學中引入現代化教學理念

多媒體視域下的微課教學方式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相似,都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性。微課是科技信息下最為典型的教學方式之一,在信息技術下促進國小數學教學,可以藉助微課,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概念,以小視頻的方式推送給學生。在學生課後、睡前不同時間,都能夠針對不同的知識進行復習,既有針對性,又實現高效的數學知識學習。最主要的就是微課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同時學生可以針對學習中的疑惑點向教師提問,教師在線上為學生進行指導,解決了教學時效性問題。當然,在微課的視頻製作中,對教師提出較高的要求,視頻的製作既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也要起到輔助教學的目的。

3.國小教學以民族文化為背景,實現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族文化的融合

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相比,存在着很多優勢,少數民族學生能歌善舞,才華橫溢。那麼在對民族地區國小教學改革中,可以將地域文化融入到實際課堂教學中來,以生活性的體裁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基於文化背景教學,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XX國小六一兒童節活動中開展校園歌手大賽、舞蹈大賽等活動,鼓勵少數民族學生積極參加活動,通過校園活動,發揮出少數民族學生在歌唱、舞蹈方面的優勢,讓少數民族學生融入到集體中。在集體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樂觀、積極的心態,而這些心態對於學生以後成長都有着極大的幫助。

結論:

綜上所述,在本文中的民族國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且針對民族國小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促進民族國小教育教學水平提升的對策。少數民族地域的教育因受到環境、位置以及社會發展等因素的影響,教育水平與漢族學校教育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學資料粗糙,多媒體優勢難以被挖掘,同時在實際教學中缺乏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難以重視到學生的優勢。注重基礎教學,提升學生基礎、在教學中引入現代化教學理念,實現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族文化的融合。

國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革建議論文 篇五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得以凸顯。當前的國小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諸多誤區,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國小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推進國小教育改革,切實提高國小教育教學的水平與質量,是教育者當前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推進國小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1、國小教育的現狀要求必須進行改革

當前我國國小教育的現狀對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接下倆筆者將從宏觀與微觀兩大方面綜合分析當前國小教育的現狀。從宏觀層面來看,我國對國小教育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無論是九年義務制教育政策的出台,還是免除學雜費的相關政策,都為我國國小教育改革的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地區的九年義務制教育卻無法得到落實,部分學校也仍然存在亂收學雜費的現象。從微觀層面來看,則主要體現在國小教育本身的缺陷與不足,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單一追求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以及德育教育,造成了學生成長的不全面。

2、時代發展對國小教育改革的要求

新時代背景下,國小教育改革成為必然。傳統的教育模式與教育理念與時代要求逐漸相背離,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小教育的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小教育必須及時進行改革與調整才能與時代相適應,也才能承擔起人才培養的重任。新時代意味着會出現新的情況與新的事物,而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的廣泛應用也顯示出了傳統教育模式的滯後性。除此之外,時代發展意味着知識也進行了相應的更新,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國小教育也應該進行改革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

3、教育發展規律對改革的要求

事物發展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律,而矛盾是推動事物向前發展的根本原因。當前國小教育中越來越突出的矛盾為改革奠定了基礎。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只有通過變革舊事物中不相適應的成分才能催生新事物,也符合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傳統教育模式之下的國小教育逐漸走向衰落,必將被新的教育模式所代替。綜上所述,對國小教育的改革是遵循教育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

二、當前我國國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綜合素養有待提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其綜合素養對於教育成效具有重要影響。當前,我國的國小教師的整體水平都有待提升,一方面是他們的專業知識水準較低,另一方面則是素質教育理念的匱乏,這些都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相背離。教師教育理念的滯後性體現在對素質教育理念認識不夠充分,已經嚴重落後於時代潮流的教育理念,從而使得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到教學質量。教師專業知識的缺乏則是由於教師本身並未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對學科的前沿知識瞭解甚少,知識體系也沒有得以更新。

2、教育經費及教育資源的匱乏

當前我國對基礎教育越來越重視,教育資金的投入也進行了大幅的增加,但是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使得不同地區教育投資差距拉大。對於經濟發展本身比較落後的地區,對教育的投資也非常有限,難以為國小教育的全面改革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甚至一些偏遠地區的基礎性教育設施都不完善,極大地限制了教育的發展。教育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受限於當地的財政水平,多數的資金僅用於教師工資的發放,用於對教育設施的完善以及教學環境的改善的情況則較少。

3、素質教學的理念尚未落實

國小教育改革的核心環節在於≤≥落實素質教育的理念,但是當前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對素質教育理念的解讀都有所偏差。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是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對學生的引導避免學生走彎路,也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但是當前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受到限制,填鴨式的教學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的主導也使得素質教育的理念難以落實。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單一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則與之一理念相違背。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之下,學生的德育水平、實踐能力都得不到完善。

三、關於國小教育改革的幾點建議

1、注重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

國小教育改革首先要注重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不斷推進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做學生知識學習的引領者,更要成為學生德育水平與綜合素養提升的導師。因此,教師自身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學校也應該建立起完善的獎懲機制,通過對教師福利的提升,讓教師能夠在學校找到歸屬感與認同感,從而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教學與培養學生中,在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上推進國小教育改革。

2、加大對國小教育的資金投入

教育資金的投入是推進教育改革的物質基礎,教育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根本所在,因此政府必須重視教育,並通過教育專項資金來對國小教育改革給予實質性的支持和幫助。教育資金的應用方面主要包括教師的績效工資以及教學設備,如運動場館、實驗室、計算機以及音樂、美術等課程材料等方面。

3、重視對學生的素質化教育

素質教育理念的落實首先體現在教學課程的設置方面,通過設置一些多元化的更具開放性、個性的示範課、展示課以及公開課等,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轉變傳統的主導性地位,更加註重師生之間良性互動氛圍的構建,為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勇於自主探索、發揮主觀能動性營造一個更加適合的環境。

綜上所述,我國的國小教育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基礎教育的本質也集中體現為素質教育。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更新教學設備等都是國小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