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6W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精品多篇】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 篇一

教學目的

1.讀懂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深入體會課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教學難點深入體會課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課前準備幻燈,關於周恩來的資料,當時時代背景的資料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自主交流,理解課文內容

用不同形式的朗讀,深入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設計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課前收集了哪些名人名言?跟大家分享一下。

2,今天,我們學一句周恩來的名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板書課題)一起去看看他是在什麼情況下立志的。

3 ,齊讀課題。再清晰而堅定地讀,再鏗鏘有力地讀。

二,初讀課文

1,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寫了什麼。請同學們快速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生自由讀。

3,從你們漸漸低下來的讀書聲,老師知道你們讀得差不多了,誰來彙報。

三,精讀課文

1,師:課文中有一個詞語與“中華崛起”相反,大家試着找找。“中華不振”(板書),你從課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到“中華不振”,用筆劃劃。請同學們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待會挑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讀給大家聽。生彙報,交流。

2,剛才同學們從伯父與周恩來的談話中體會到中華不振,出示幻燈(從伯父與周恩來的對話),伯父的話該怎樣讀,周恩來的話呢(無奈,疑惑)生讀。分角色,齊讀。那麼周恩來是不是隻有這幾個問題呢?生補充。不僅是周恩來,我們也無法接受:“這是中國的土地嗎?”(讀),這豈止是問,簡直是吶喊:“這是中國的土地嗎?”讀。

3,在中國的土地上竟然發生這樣的事,幻燈出示“這個婦女。又敢怎樣呢?”生讀。讀得真好,相信你可以讀的更好,讓我們像他一樣自由地讀讀這段話。通過朗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誰來試試。

a導讀“被壓死的是她活潑可愛的孩子,她心如刀絞。”..生讀

b“被壓死的是她相依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絕”....生讀

c“被壓死的是她慈愛善良的母親,她心都碎了”...生讀

此時,你的心情怎麼樣?把你們的心情融入文字中一起來感受。

讀這樣的話,目睹這樣的事,你腦子裏是不是有很多問題想問,生提問。既然你腦子裏有那麼多的問題困擾着你們,折磨着你們,你們想過這些問題的答案嗎?(中華不振)

師:誰又敢怎樣呢,身為中國人,親眼目睹這樣的事情,我們怎麼能不衝動?身為中國人,親眼目睹這樣的事情,我們又怎麼能不憤怒呢,但是在當時的中國,發生這樣的事太平常。舉例,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面對這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你想説些什麼?總而言之,一句話,“中華不振”。

4,自從租界回來以後,周恩來在想些什麼呢?學習討論,自由抒發。

師:從這件事後,他始終忘不了一些東西,他忘不了在中國人自己的土地上,卻給不了一箇中國婦女起碼的公道;他忘不了在中國人自己的土地上,卻讓洋人站在一箇中國婦女面前耀武揚威;他忘不了在中國人自己的土地上,在光天化日之下,有一羣中國人竟然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同胞被侮辱,被欺凌,被折磨,卻不敢給自己的同胞聲張正義;她忘不了決心拯救整個積貧積弱的中國,他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生讀,三遍。

師:周恩來那是就明白由於中華不振而遭受帝國主義的欺凌,要想不受欺凌就要振興中華,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師:是的,少年周恩來在那時就已經認識到,讀書就要以此為目標(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組圖片:a赴法留學,求得馬克思注意建立共產黨;b重慶談判,國共合作,取得抗戰勝利;c運籌帷幄,打敗國民黨反動派,建立新中國d建設國家,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他一生鞠躬盡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愛戴,他死後,十里長街送總理,聯合國為之降半旗。

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他一生信守的諾言)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他終身為之奮鬥的目標)

四,拓展

1,正因為有了周恩來這些有志之士才使中國在世界的東方崛起了。然而,(全球金融風暴,微軟軟件盜版),現在我們為何讀書?(為中華之強大,繁榮)

2,推薦《立志爭光》《周恩來少年的故事》更對了解周恩來在學習生涯中如何為中華之崛起而不懈努力的。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公開課教案 篇二

1、課文記敍的事情發生在20世紀初,學生對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和周恩來的生平了解比較少,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前蒐集相關資料,為深入理解課文做準備。

2、教學時,學生可以先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瞭解課文的時代背景和周恩來的生平事蹟。學生初讀課文時,要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思路,知道文章寫了哪幾件事。深入閲讀時,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少年周恩來的志向,並聯系全文深入思考周恩來立下這個志向的原因是什麼。

教師可以採用以下方法引導學生感受少年周恩來博大的胸懷和遠大的志向:

課文的第一部分,可以用指導有感情朗讀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如,在讀周恩來與伯父的對話時,“為什麼?”“那又是為什麼呢?”要讀出不解和追問的語氣,體會周恩來對這些事情的關注;“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去那兒,而外國人卻可以住在那裏?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要讀出疑惑不解的語氣,體現出周恩來在疑惑中不斷地追問和思考。

第二部分,周恩來親眼見到中國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這是他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個遠大志向的直接導火索,這件事不但使他真正體會到了“中華不振”的含義,而且引發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漸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課文中的情景。如,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當時那位婦女是怎樣哭訴的,那個中國巡警又是怎樣訓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會説些什麼?再讓學生談一談作為中國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課前蒐集的有關資料,體會當時我國貧窮落後、遭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社會現實,更加深刻地理解“中華不振”的具體含義,體會周恩來當時的心理感受。

第三部分,先引導學生思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什麼意思,並聯系全文體會周恩來從疑惑到靜思到立志的心理變化過程。從“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麼”,“周恩來一直靜靜地坐在那裏,沒有搶着發言”,到“周恩來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生可以體會到周恩來絕不是出於一時衝動,而是在此之前經過了認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了遠大志向,他的志向異常堅定,以後也不會有絲毫動搖。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抓住“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一句,結合周恩來看到“中華不振”的現實和他在修身課上鏗鏘有力的話語等內容,推想一下週恩來一個人在沉思什麼,讓學生談一談或寫一寫自己感受到的少年周恩來的內心世界。

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對比中理解,思考周恩來讀書的目的與其他同學讀書的目的有什麼不同,使學生體會到,為明理、為做官、為掙錢、為吃飯而讀書,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則是把個人的學習與民族的振興聯繫起來。在這樣的對比中,使學生感受到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抱負。

3、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中,“嚷、懲、鏗、鏘”是後鼻音,“範、巡”是前鼻音;“懲”的聲調是二聲,不能讀成三聲;“懲處”的“處”是多音字,在這裏讀chǔ。要求會寫的生字中,“範、懲”是上下結構,不能寫成左右結構;“巡”字中的是撇點,不能寫成半圓;“嚷”字的右半部分應寫得緊湊一些。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書寫的具體情況作適當的指點。課文中生詞的含義,可以讓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查字典和結合上下文的方法來體會,還應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四字詞語,抄寫、積累下來。

4、教學後,可以讓學生談談課文哪些部分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暢談自己讀文後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想想自己讀書是為了什麼,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認識,昇華情感;還應引導學生認真閲讀“閲讀鏈接”中的文字,如果學生不理解部分詩句的內容,教師可以作一些講解。

5、課文後面安排了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回憶自己成長的經歷,一是瞭解別人成長的故事。安排本次綜合性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瞭解偉人、名人或身邊的人的成長故事,並在感受他人成長經歷的同時,汲取營養,獲得啟示,主動思考自己成長中的問題。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情況,幫助學生確定要了解的人物。在活動之前,應讓學生充分交流,並進行必要的方法指導。如,怎樣與長輩進行溝通,怎樣設計提問。

另外,《同步閲讀》中選編了兩則周總理的故事《飛機遇險的時候》和《周總理的睡衣》,選讀課文中選編了一篇關於小仲馬的故事《真實的高度》,可以推薦給學生閲讀,並引導學生交流讀後的體會。

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 篇三

一、説教材

今天與各位一起走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七冊第七單元的開篇之作。這篇精讀課文寫的是周恩來少年時代的一件事,他親眼目睹了中國人在外國租界裏受洋人欺凌卻無處説理的事情,從中體會到伯父説的“中華不振”的含義,從而立志為振興中華而讀書。表現了周恩來志向的遠大,胸襟的博大。本文結構嚴謹,層次清晰,而且各層次之間過渡自然,層層推進,各層之間有着必然的內在聯繫。

二、設計意圖:

讀了這篇課文之後我思緒萬千,我在想為什麼我們泱泱大國,人口巨人,竟讓彈丸之地的矮子隨意瓜分,佔領、宰割呢?為什麼我們國人面對侵略者不僅逆來順受,苟且偷生,還紛紛為列強出謀劃策,甘當順民,甚至甘當漢奸,滅自己的志氣,長他人的威風呢?再看看今日,日本首相參拜xxx,韓國有人削指明志,而為什麼我們中國沒有?為什麼韓國人堅決不買日貨,而我們國人有那麼多人做不到呢?包括我在內。當然我不是説買日貨就是不愛國。我在思考這些是不是與我們國人缺乏骨氣、缺乏志氣有關呢?是不是與我們部分民眾思想意識裏只有一家一姓,沒有國家民族有關呢?再看看我們的學生自私成性,懶惰成風,有幾個懷着目的來校讀書呢?因此我希望通過這篇課文教學能使我的學生了解一下我們中國曾經所受的屈辱,在歷史中得到教訓,使他們反思為何中華不振。同時,希望我的學生能從周恩來遠大的志向、博大的胸襟中受到一點啟發,反思自己讀書的目的。

基於這些思考,加上這篇課文記敍的事情發生在90多年前,學生對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和周恩來總理的生平了解的比較少。在這種情況下,我指導學生課前蒐集資料,為學好課文做好準備。並採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言語的形象、意境、情感、道理、神韻,讓課文語言在學生心理活起來,去觸動他們心靈。教學時,我圍繞“中華不振”這四個字,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找出體現中華不振的句子,組織學生探究並體驗,再補充租界的課外資料,激發學生作為中國人深藏於心的愛國情感。接着通過周恩來與別的學生的對比,及與其他愛國之士的對比,體會周恩來的遠大志向與博大胸襟。最後結合實際及周恩來的其他故事進行拓展延伸,讓周恩來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再高大起來。

三、説目標

基於以上的考慮,結合本單元在成長的故事中體驗成長的快樂,思考成長的問題,留下成長的足跡,和課文自身的特點。本篇的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本課的新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語言文字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讀課文,感受少年周恩來胸襟的博大,志向的遠大;引發學生思考讀書的目的,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四、説重、難點

在閲讀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由於事情發生在90多年前,學生對於當時的社會背景瞭解甚少,因此瞭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五、教材處理

為了突破重難點,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分三課時進行教學,本堂課是第一課時,從課題入手,在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習1-8節,感悟“中華不振”的含義,體會周恩來立志振興中華而讀書的一大原因。

六、教學流程

請跟我一起走進教學過程,進行策略分析。在這裏將呈現我的教學方法與學法指導。我分四大環節進行教學。

第一環節:瞭解學情,揭示課題

課一開始,我就問學生:同學們,你們每天腳步勿勿來到學校學習,我想問一下,你為什麼讀書?這種以閒聊的方式既拉近了我與學生的距離,又能使學生思考讀書的目的。同時我也能瞭解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俗話説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引導學生,教育學生。通過閒聊引出,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理

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齊讀、分組、分角色的朗讀,讓學生理解體會周恩來學習目標、志向,並向其學習。

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自主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手段

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它是我們前進的目標,能把你的志向説給同學們聽一聽嗎?(生暢所欲言。)好!立志成才,從小做起。(師板書:15立志)今天,我們在這裏認真讀書,就是為實現美好的志向而努力。早在1910年的一天,東關模範學校的課堂上,校長和一羣孩子們也就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二、新課

(一)自學

初步讀文,掃清文字障礙,鼓勵學生自主識字。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字,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指名讀全文,正音。學生評議,解決“華、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確讀音。

3、同桌互讀。

4、生字卡片測識字情況,將不認識的字貼在黑板上,並提醒學生在後面的學習中注意其讀音。

(二)交流

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整體感悟,綜合探究。

1、自讀思考: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你從每個自然段中讀懂了什麼?

2、自主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彙報xx讀文,交流讀文所得。自由組合學習小組,以不同的方式(如:齊讀、輪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等)讀文,自主學習中感悟文章情感,感知文章內容。組內彙報xx讀文所得,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質疑。學生以小組形式彙報xx學習結果,並提出組內未解決的問題。老師進行恰當的評價指導。

4、説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意思。

(三)誦讀

通過誦讀,感受周恩來年少而志高遠的胸懷和對祖國的深深熱愛。

分角色讀文。

(四)識字

1、測讀本課需認識的生字,尤其是黑板上學生不認識的字。

2、同桌互測生字,全會讀得兩顆星,個別不會的得一顆星。課下互相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內容,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3歲的周恩來從小樹立了遠大的志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個真實的故事激勵着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是中國人,要為我們的祖國強大而發奮學習,為祖國的明天盡一份力量。這是一位偉人的滿腔熱情,你們能讀讀嗎?

(一)交流

再次感知課文。

1、有感情朗讀全文。

2、學習了這篇課文,談一談你的感受,説一説你的志向。

3、用“立志”造句。

(二)寫字

1、鞏固字音,理解字義。認讀9個生字並擴詞。

2、交流識記方法。

3、學習書寫。注意提示學生“且、顧、略、微”這幾個字的書寫要點。

(三)練習

1、與同桌讀一讀這些詞語,再選擇其中的5個聽寫下來。

崛起 年齡 微笑 思索 恩情 其中 濃眉大眼 若有所思

2、寫一寫:為而。

練習設計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讀一讀周總理的格言。

板書設計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從小立志

周恩來報效祖國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 篇五

〔案例〕

教師播放輕音樂《你的背影》。用富有感傷的語調創設情境,渲染淒涼的氣氛:同學們,這首抒情、淒涼的樂曲名字就叫《你的背影》,這首樂曲把老師的思緒帶入了1976年的長安街,那一刻:高山無語,大海無言,江河垂淚,大地默哀。人們都自發地來到長安街,都想再看看敬愛的總理,都要親自來送送親愛的總理!那麼是什麼原因使這麼多的人自發地來為總理送行?又是什麼原因使這麼多人如此敬重和懷念周總理呢?是因為周總理那偉大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精神品質。因為他從小就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理想。那就是——

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師:是什麼原因促使少年周恩來立下了如此偉大的志向呢?

學生説自己的體會,教師適時引導:中華不振!

師:你從文章中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中華不振”呢?

學生:從少年周恩來與伯父的對話——

“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啊!”

“為什麼?”周恩來不解地問。

“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説理去!”

“那又是為什麼呢?”周恩來打破沙鍋問到底。

“為什麼?中華不振啊!”

(教師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感受中華不振。)

學生:從“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周恩來揹着大伯,約了一個要好的同學闖進了租借。嘿!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是黃頭髮、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和耀武揚威的巡警。”——

教師:中國人走進自己的地盤還要“闖進”來,而外國人卻在這裏自由出入;看到“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數是黃頭髮、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和耀武揚威的巡警”時,我們心裏有什麼感受和想法?

學生:我很悲痛。

學生:我很憤怒。

學生:我很無奈。

……

學生:從“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羣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着什麼,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他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着拳頭。但是,在外國租界裏,誰又敢怎麼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

教師:通過一“哭訴”、一“得意”的對比描寫,你有什麼感想?並猜測:被軋死的人可能她的什麼人?此時她的內心會有什麼樣的想法?

學生:我感到當時中國人很無能。

學生:我感到很痛苦。

學生:被軋死的可能是她的父母,

學生:被軋死的可能是她的孩子,

學生:被軋死的也可能是她的丈夫……

學生:她會感到生活的絕望,沒法活下去了。

……

教師:一箇中國人想在自己的土地上走走,看看,還得“闖進”。因為這是外國人在中國的“租界地”!因為——

學生:中華不振!

教師:一個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親人的中國人卻沒處説理,而肇事的洋人卻逍遙法外、得意洋洋。因為——

學生:中華不振!

教師:看到此情此境,圍觀的中國人只能緊握拳頭,卻沒人敢怎麼樣,沒人能怎麼樣,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也還是因為——

學生:中華不振!

教師: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為非作歹又豈止是這些呢?補充:舊中國所受的屈辱。

教師: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這些讓人頓足捶胸的現實,當我們聽到這些使人義憤填膺的狀況時,我們會想些什麼呢?請你拿起手中的筆寫寫自己的感想和體會!

教師:從租界地回來以後,周恩來想的和我們一樣!所以,當“修身課上,魏校長向同學們提出“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時,周恩來説出了他經過深思熟慮過的遠大志向。此時此刻,少年周恩來就在我們身邊,他聽了魏校長的問話,他清晰又堅定地回答——

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教師: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竟有着如此胸懷和抱負,魏校長聽了也不敢相信,當魏校長再次訪問的時候,少年周恩來便鏗鏘有力地回答——

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教師:同學們,讓我們再次高聲齊讀少年周恩來這個震憾了所有在場的人,同樣也震憾了所有有良知的中國人的回答——

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教師:是啊,少年周恩來有着如此宏大的理想,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一生可以説是工作的一生,忙碌的一生,奉獻的一生!

(教師課件展示有關周恩來生前的一些資料)

教師:周恩來志存高遠,心繫祖國。新中國也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像周恩來一樣有宏大志向的人物,我們的祖國才得以解放;人民才得以富足,中國的經濟才得以騰飛,國家才得以繁榮!就拿我國的——

(教師課件展示新中國的成就)

教師:同學們,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在科技飛速發展,經濟高度發達的信息時代,應該有什麼樣的理想呢?現實生活中,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學生: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學生:我們應該為國家的富強而學習和讀書!

學生:我們應該像周恩來一樣,為中華的繁榮而讀書!

學生:我們不光要有大的理想,還應該像周總理一樣為自己的理想而採取積極的行動!

學生:我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將來以自己的才能建設祖國,讓中國永遠強大!

……

教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舊中國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走進了那個被稱為“東亞病夫”的國人飽受欺凌、任人宰割的屈辱歲月,同時,我們也共同見證了少年周恩來的遠大理想和宏偉抱負。我們又更深地理解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內涵。雖然周總理離我們而去,但他那振興中華的豪言壯語和他那心繫祖國、心懷黎民的精神永遠激勵着我們,他將永遠和我們同在!最後讓我們再次高聲齊讀課題——

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教師:共祝我們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教師:課下閲讀關於周恩來故事的書,並將你所瞭解的周恩來總理的故事用講故事、寫文章、編短劇、辦手抄報等形式,展示你學習上的收穫。

〔反思〕

回憶整個教學,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1、教學設計步步精心,努力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教學過程環環相扣,盡力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教師在上課伊始就通過輕音樂《你的背影》和“十里長街送總理”場面的悲壯創設一種悲涼的氣氛,為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做好鋪墊。引出少年周恩來的偉大志向後,教師提示“是什麼原因促使少年周恩來立下了如此偉大的志向呢?”師生歸納出:中華不振!緊接着教師提示:你從文章的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中華不振”呢?待學生充分地思、讀、説、議後,教師用憤慨的語調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中華不振”。教師為讓學生更深地體會中華不振,提示“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為非作歹又豈止是這些呢?”拓展舊中國所受的屈辱。待學生説出自己看到中華不振的現實的感受後,教師再提示“從租界地回來以後,周恩來想的和我們一樣!所以,當修身課上,魏校長向同學們提出‘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時,周恩來説出了他的遠大志向。在此,教師用激昂的語調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少年周恩來的偉大志向。之後教師又説:少年周恩來有着如此宏大的理想,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學生看了周恩來工作繁重的資料後,教師又提示:周恩來志存高遠,心繫祖國。新中國也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像周恩來一樣有着宏大志向的人物,我們的祖國才得以解放;人民才得以富足,中國才得以騰飛!最後,教師提示學生:我們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在科技飛速發展,經濟高度發達的信息時代,應該有什麼樣的理想呢?現實生活中,我們又該怎麼做呢?在學生説出自己的理想後,教師總結本課,播放令人振奮的歌曲《祖國,你好》佈置作業。師生課堂情緒先“抑”後“揚”,教學效果也水到渠成。

2、教法靈活,貼近學生實際,努力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境由心生”,在教學這節課時,我既注重課前預設,又關注課堂生成。在教師拋出“你從文章的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中華不振’”的問題後,教師依學定教,順學而導:從不同角度感受“中華不振”。由於所學內容遠離學生的生活時代,教學中我通過抒情的音樂,震撼人心的文字材料,採用“情境教學法”創設有利於教學的情境;在學生品析課文時,我讓學生反覆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境地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震撼人心的文字和圖片,體會舊中國的屈辱和當時中國人的痛苦。想方設法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3、教出了學生學習本課的現實意義。在舊中國,少年周恩來看到“中華不振”的現實,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那麼作為新世紀處於信息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的當代少年應有什麼理想?並準備採取什麼具體行動實現自己的理想呢?這就是學習本文的現實意義,教學中同學們都説出了自己的願望和為實現願望而準備採取和行動。使學生認識到:只有植根現實的理想才有它永久的生命力!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 篇六

課題: 25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通過齊讀、分組、分角色的朗讀,讓學生理解當時“中華不振”的事實,體會周恩來學習目標、志向,並向其學習。

教學思路: 通過讀課文,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思想感情。

教學教路: 理清 “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 的字面意思,幫助學生深入理解。

教學準備: 配樂 小提琴曲《沉思》

教學過程:

一、課件出示詩歌,配樂深情朗誦

在這裏,我要歌頌一個人

歌頌智慧和精力

歌頌馬蹄蓮的純潔和質樸

在民族迷失了道路的地方

他以一個微笑

揭開了人民的疑惑

他以神奇的魅力征服過所有的人

他以革命家的力量和戰士的熱情

使貧困的土地上開滿了花朵

他的心臟和脈搏

在人民的軀體裏從沒有停止過跳動

師:他,就是把畢生獻給祖國和人民的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出示周總理的照片)

師:周總理從小志氣高,在 12 歲時,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出示課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齊讀

師:這是他一生信守的諾言,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師:這也是他終生奮鬥的目標,請大家再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師: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去看看它背後的故事。

出示: 25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二、檢查預習情況,抓住關鍵詞“中華不振”

1、快速自由讀課文

2、檢查預習:

出示:

讀一讀:

帝國主義 瀋陽 租界 巡警 撐腰 肇事 吵嚷 軋

讀一讀,説一説對詞語的理解:

風和日麗 耀武揚威 鏗鏘有力 得意揚揚 中華不振 疑惑不解 衣衫襤褸 左顧右盼踴躍 欺凌

3、師:同學們,研究課文要從課題開始研究,課題中的“崛起”是“興起”的意思,哪一個詞語與“中華崛起”相反?(中華不振)出示

三、抓住“中華不振”,精讀課文

1 、引導探究

師:請同學們靜下心來,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了“中華不振”,用筆畫一畫,不要滿足於找到一處,儘量把文章讀完,只有聯繫課文,我們的理解才會更準確。

出示學習提示一:

一邊讀,一邊體會,用筆畫一畫,儘量把課文讀完。只有聯繫課文,我們的理解才會更準確。

2 、生默讀,體會

3 、品讀詞句,感受“中華不振”

交流:

★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羣中有個 衣衫襤褸 的婦女正在 哭訴 着什麼,一個大個子洋人則 得意揚揚 地站在一旁。

相機引導: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抓住其中的關鍵詞去細細品味,把這些詞語讀到自己的心裏,作者的心裏。

衣衫襤褸 —— 生活貧困 哭訴 —— 委屈 得意揚揚 —— 驕橫跋扈

師:讀到這裏,你的感受是什麼?

感情朗讀,用氣憤的語氣讀一讀。

師:是什麼讓肇事的洋人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闖了禍卻得意揚揚?

板書:中華不振 !

★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 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 不但不懲處 肇事的洋人, 反而 把她 訓斥 了一通。

師:中國巡警的職責是什麼?我們眼前的這個巡警又是怎樣的表現?(洋人的走狗、奴才)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感情朗讀:讀出憤怒。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師:中華不振呀!

板書:中華不振呀 !!

★圍觀的中國人都 緊握着拳頭 。但是,在外國租界裏,誰又敢怎麼樣呢? 只能勸勸 那個不幸的婦女。

師:看到這樣的場面,你用什麼詞語來形容?(敢怒而不敢言、無可奈何、忍氣吞聲……)

“ 緊握着拳頭” 表示什麼?要幹什麼?(揍一頓)揍了嗎?為什麼?

“在外國租界裏,誰又敢怎麼樣呢?” 是什麼意思?

在外國租界裏,誰都不敢怎麼樣。

師:是呀,這正像周恩來伯父所説的“ “ 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

來可就糟了, 沒處説理去! ”

讀出沉重的、無可奈何的語氣。個別讀——小組讀

是什麼讓我們一大羣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同胞遭受洋人的欺凌卻什麼也不敢做?

板書:中華不振 !!!

4 、小組交流:

師:同學們,還有許多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中華不振”,讓我們相互交流一下,你會有新的收穫。

出示學習提示二:

你有一個想法,我有一個想法,把我們的想法碰撞一下,就有新的想法出來,讓我們自由交流一下。

四、拓展延伸,表達情感

師:在當時的中國,這樣的事情何止一件兩件呀,請看補充材料:(出示)

1868 年,上海的租界當局建了一個外 灘公園。公園建成後,租界當局就派巡警在公園門口看守,不準中國人入內,竟然掛出了這樣一塊刺目的牌子: “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 ”

師:你有什麼想説的嗎?

師:面對侮辱中國人的牌子,當時的中國政府卻什麼也沒做,什麼也不敢做。中華不振呀!

板書:中華不振呀 !!!!

五、總結:

從租界回來後的少年周恩來,忘不了在中國人自己的土地上,卻給不了一箇中國婦女最起碼的公道,忘不了在中國人自己的土地上,中國巡警淪為洋人的走狗,更忘不了在中國人自己的土地上,一羣中國人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同胞遭受洋人的欺凌,卻敢怒不敢言……於是,一個念頭在他的心頭滋生了,讓我們鏗鏘有力地、堅定有力地説出來吧——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六、作業超市:

説一説,或做一做

燈紅酒綠的( ) 熱鬧非凡的( )

耀武揚威的( ) 得意揚揚的( )

風和日麗的( ) 振興中華的( )

鏗鏘有力的( ) 衣衫襤褸的( )

疑惑不解的( ) 左顧右盼的( )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案 篇七

一、揭題導入。

1.介紹周恩來。

2.學生自讀課文。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指名讀全文,正音。解決生字的讀音。

3.同桌互讀。

4.檢查生字。大屏幕出示本課生字、詞采用多種方式認讀。

三、自主、合作學習,整體感悟。

1.自讀課文思考:課文有段幾段標出來?你從每一段裏讀懂了什麼?

2.小組討論:自讀課文,在小組內彙報讀文所得。

3.交流並彙報:⑴學生的讀文所得⑵以小組為單位提出末解決的問題,教師進行恰當的評價指導。

4.説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意思。

5.聯繫上下文,理解周恩來的志向同前兩個孩子是不同的,在當時那種背景下,13歲的孩子的豪言壯舉足以説明他志向的遠大。

6.讓同學們談談學了這篇課文的感受。

四、品讀課文,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讀。

2.小組讀。

3.個別讀課文。

五、課外延伸

1.讀一讀周總理的格言。

2.閲讀《立志爭光》

六、學寫生字

1.大屏幕出示本課要學的字,讓學生小組內討論字的書寫。

2.彙報學習生字情況,教師指導書寫。

3.同學之間做擴詞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