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二年級上冊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82W

二年級上冊教案【多篇】

二年級人教版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封面發現本書的基本信息。

2、引導學生通過目錄瞭解內容版塊和情節設置,結合圖文並茂的特點引導學生對應內容,加深印象,激發學習興趣,選擇喜歡的章節閲讀和分享,通過邊讀書邊思考,逐步探究“淘氣”的豐富內涵。

3、養成閲讀、勾畫、摘錄的閲讀習慣,隨時與好朋友分享讀書的感受。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不斷髮現書籍的內容及特色,抓住情節瞭解人物個性,多元認知“淘氣”。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本書圖文結合的特點,能選擇喜歡的章節閲讀並簡要複述。

準備活動:

師生準備書籍,教師設計多媒體課件及微課資源

教學過程:

一、引入書目,直入主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本特別有趣的書,題目叫——《淘氣包埃米爾》。

(板書題目)

一説到“淘氣”,其近義詞可以是什麼?(頑皮、搗亂、闖禍、惹事······)

也許,走進《淘氣包埃米爾》,你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二、回顧讀法,層層推進:

1、我們讀一本書,都有一定的過程,先從瞭解基本信息開始,如書名、作者、封面等,再通過序言瞭解作者的寫作初衷,通過目錄瞭解大致內容,通過書評了解其重要價值等,那就讓我們一步步走進這本書吧!

2、觀察封面,初識人物:

(1)封面上有幾位重要人物,請讀出他們的名字。(引導學生認知文字作者、圖畫作者、譯者,還有我們的主人公埃米爾)

(2)觀察封面上的埃米爾,你認為他是個“淘氣包”嗎?

(學生結合其穿着、動作簡單認知:衣服不夠整齊,帽子飛落,不穿鞋子;走路都是空翻向前。)

誰能看出不一樣的地方?(引導發現其天真、靈巧之處。)

3、認識作者,親近童話:

(1)指名讀作者簡介,指導抓重要信息(生卒年月、代表作品、榮譽稱號等)

(2)你對哪一點印象深刻?(可以抓住作品數量之多,獲獎層次之高、人們讚譽之重來了解)

(3)教師分享:我最喜歡人們稱它為“童話外婆”,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給孩子們講故事,是那麼親切、温暖。其實,這也是林格倫寫作的主要目的。我們來聽聽她對中國小讀者的寄語。

(指名朗讀,注意語氣,讀出那份期待和鼓勵。)

(3)這本瑞典名著的譯者也有話要説,大篇的推薦序言,請大家關注最後一部分,聽聽他的心裏話。(學生默讀,瞭解“童話世界”,真正理解孩子的人才能為孩子創造美好的世界!)

4、看懂目錄,明確情節:

(1)一看目錄,明版塊,引思考:

看看,目錄有何特點?

引導學生髮現三大部分的佈局:引入人物——看看淘氣——生活依舊

這麼淘氣的孩子,一般人會想要遠離他,但是他仍然生活在這裏,而且後來的故事情節更多了,這其中又意味着什麼呢?

(2)二看目錄,知情節,品淘氣:

看看埃米爾都幹了些什麼?算不算一個淘氣包?

(學生結合目錄嘗試描述和猜想,體會其中淘氣帶來的哭笑不得或者妙趣橫生。)

他做的事情只有淘氣嗎?你有沒有新發現?

(引導學生結合後半部分的情節體會,他有時候也在做好事,想幫助別人。)

這麼多豐富的故事,幾乎每個故事都有一幅生動的插圖,讓我們總會想起那些讓人忍不住發笑的故事。

(出示插圖,看圖猜故事。)

5、初讀故事,認識人物:

(1)你對哪個故事最感興趣?趕快翻到那一頁,開始讀吧!

(學生根據自主選擇默讀故事)

(2)誰願意來給我們分享一下?其他同學聽一聽,你對“淘氣”有沒有什麼新的認識。

結合學生講述,細緻瞭解個別故事,引導學生探究“淘氣外表”下藴含的“豐富內心”:感恩、勇敢、好奇、嘗試、正義、善良、探索、幫助······

(3)回頭再看這本書的第三部分,你覺得哪個詞可以替換這個“淘氣”?

(學生結合內容閲讀、人物認知,重新選擇——偉大。)

你覺得一個孩子可以稱為“偉大”嗎?

(結合具體故事情節,認識到他救人一命,堪稱偉大!)

如果讓你結合整本書來想一想,你覺得可以稱為偉大嗎?

(引導學生了解到:百折不撓、保持本心、遭遇誤解、永葆善良,這就是“偉大”!)

三、課堂小結,指向精讀:

也許小男孩難免淘氣,可是在淘氣的背後卻是一顆無比珍貴的心,這樣的好書才是佳作!能用這樣的眼光去欣賞這個孩子,描述這個孩子,只有富有童心的“童話外婆”可以做到,她為全世界的兒童創造了一個真正的童話世界。

就像林格倫所説,去讀吧,讀完就會有發現啦!我們開始讀吧······

二年級人教版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進。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流利地讀文。

教學難點:

從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斷實踐的好品質。

教學準備:

1、識字卡片。

2、錄音機、磁帶。

3、普通雨衣和充氣雨衣圖片及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自讀識字

1、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事切入,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積極性。

2、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

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

二、合作交流

1、分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

2、識字遊戲:

針對學生年齡特點,把遊戲融入課堂,增強了識字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識字質量。可採取如下方式:開火車輪流讀、小老師領讀、抽字卡快速讀等。

3、再讀課文。

(1)通過識字練習,能把句子讀通順,準確。

(2)説一説,你讀懂了什麼?

(3)交流感知課文內容

4、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6、充氣雨衣

看──雨水流到褲腿上

想──改雨衣

做──鐵絲圈氣囊

受到大家稱讚

第二課時

複習導入

1、複習生字:

採用新穎多變的方式,增強娛樂性,活躍課堂氣氛。

《充氣雨衣》教學反思

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四冊第16課《充氣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略讀課文,情節清晰,但識字任務較重,共要認識14個生字,有些字存在識記難點,如“旋”、“囊”等。識字教學是低段教學的重點,因此,在教學本文時,我將識字教學放在顯要的位子。執教後,我的總體體會是:由於本文“科普性”和“略讀”的特點,教學時應注重學生的自讀自悟,探究相關問題,感悟其中所折射出的道理,朗讀以默讀為主,輕聲朗讀為輔。教學中,需把握的一個主方向是,這是一篇語文教學的文本,而非科普材料,因此應竭力克服科學課的影子,突出語文性。

為了抓住低段識字教學的重點,我有意突出了識字教學的成分,佔了一定的教學時間,由於識字任務較重,如果按個個教學、分別強調的方式,不但會佔用過多的教學時間,還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勞感,因此我設計了闖三關的識字環節,同時交流記字方法。由生字到生詞再到課文中的句子,指明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課件進行檢查,同桌合作“你讀我來糾正”,課件出示有一定識記難點的六個生字集中交流。在此基礎上,將單個生字放入詞語個句子中,給學生提供具體的識字環境,同時又能達成記詞讀句的目標,從課後反饋可以看出,識字教學還是收到了應有的成效。學生的參與面也較廣,大多數學生在識字環節中得到了展示的機會,學生的積極性也很高,我還在理解課文內容適時指導朗讀,如“換好游泳褲,他拿出塑料救生圈開始吹氣,疊起來的救生圈漸漸變成了圓環形的塑料氣囊。”,學生很容易讀破句,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能有效克服難點。通過一系列的環節落實,學生在字詞句的收效是明顯的,但我忽視了課堂效率問題,也即所花費的時間與相應成效之間的比例關係,這一點對提高效率來説是至關重要的。課後,經同事點評,我覺得在字詞句方面應該加以整合,節約時間,提高效率,比如,在學生充分地自主識字的基礎上,通過讀句的方式檢查字音和朗讀,可以節約很多教學時間,不至於倉促地進行後來的環節。

除了識字環節體現出了明確的意圖,最後的拓展環節也同樣體現出明確的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充氣雨衣的發明聯繫到身邊的事物,啟發思考,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用品也可以通過改進變得更加方便。我選擇了學生比較熟悉的物品,學生也能積極地思考,不會因為所列用品離自己太遙遠而失去思考探討的積極性。但因為時間倉促,這一環節並沒有得以充分地展開,草草結束,沒有收到該有的成效,成了本次教學的遺憾之一。另外,我只想到模仿充氣雨衣的發明,引導學生聯繫身邊的可改進的事物,忽視了指導學生交流身邊已經得到改進的用品,也即學習課文後,能逆向聯繫生活實際,逆向的體驗可能會給帶去更深刻的體驗。這反映出我在預設時,存在思維狹隘性,思路不夠開闊。

蘇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讓學生每天10到12小時坐在那裏讀書、聽課、思考、記憶、回想、再現,以便能回答教師的問題——這真是一種無法勝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勞動,它歸根結底會摧殘學生的體力和智力,使學生對知識產生冷漠和漠不關心的態度……”因此,新課程積極倡導和實踐學習方式的個性化,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視角出發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應該給學生創造一個自由學習的機會,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自主質疑,併合作探究,解決問題。自讀自悟的方式既能為學生提供自由空間,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個性化的獨特體驗。但我對學生缺乏信心,一環扣一環的教學步驟束縛了學生在課堂上自由飛翔的翅膀,我一步一步引領他們前進,學生學得很被動。我從指導學生合作探究三個問題(他為什麼會想到要把普通的雨衣改進一下?他在發明充氣雨衣的過程中,遇到過什麼難題嗎?他又是怎麼克服的?)到討論小林發明充氣雨衣受到的啟發,以及指導學生找讀小林心理活動的句子,到最後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稱讚小林,聯繫身邊可改進的物品,都是在我逐步出示任務的情況下完成的,學生成了解答問題的客體,失去了課堂主體性。因此,學生學得很疲勞,參與積極性不高,課堂氛圍也很冷淡,這正反映出教師對學生的不信任終將導致課堂的聊無生趣,如果不給學生以鍛鍊的機會,那麼的翅膀總有一天會失去飛翔的能力。

這一課的教學帶給我很多思考,最重要的一點是應該在把握文本重點的前提下,大膽處理教材,大氣地進行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成效。

板書

16、充氣雨衣

看──雨水流到褲腿上

想──改雨衣

做──鐵絲圈氣囊

受到大家稱讚

二年級教案 篇三

學習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容。

2、感受農村淳樸、熱情的民風

學習流程:

同學們在夏天吃過什麼瓜?吃過西瓜的學生誰能説説西瓜?你家種過西瓜嗎?看過瓜地嗎?

1、大聲讀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我看到“四喜、水生”他們幾個用“調虎離山計”,“偷瓜”很生氣時,爺爺是什麼態度?找出文中的相關句子,讀一讀,跟同桌説説你的感受。

3、我”後來明白,原來爺爺種瓜的目的是不僅是也是。

4、聽了爺爺的話,我的。態度發生了什麼變化?

5、小組合作交流,分組展示

6、演一演,分角色朗讀,看誰讀的語氣最生動。

7、當堂檢測

(1)給下列句子加標點:

①、爺爺笑了説好哇

②、我生氣了大聲嚷誰偷瓜呢

(2)文中“爺爺”認為“四喜和水生”的行為是偷瓜嗎?

(3)用幾個詞語或幾句話,寫一寫你對“爺爺”的印象?

個案補充/反思糾錯

二年級上冊教案 篇四

課型:欣賞新授課

教學內容:

1、聽賞樂曲〈雪花飛花〉及歌曲〈江雪〉

2、跟着錄音學唱歌曲〈江雪〉。

教學目標:

1、聽賞樂曲〈雪花飛舞〉,感受樂曲的情緒。

2、用動作表現雪花飛舞的情景。

3、聽賞歌曲〈江雪〉,熟讀這首古詩,瞭解他的意境並跟着錄音學唱。

教學重點:

用動作表現雪花飛舞的情景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最音樂展開豐富的想象

教學方法:先跟唱再糾正。

教學具準備:錄音機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1、播放一段雪花飛舞的錄象,教師發問:“小雪花,一身白,請你告訴我,你從哪裏來?”引發同學思考,然後吟詠“我呀本是講河水,太陽一曬變雲彩,冬天冷得受不了,又變雪花飄下來?”引入教學主題。

2、為錄象畫面配上樂曲〈雪花飛舞〉,邊看邊聽賞。

3、單獨聽賞樂曲,教師應啟發學生,樂曲是怎樣表現紛紛揚揚的雪花的?

4、聽賞鋼琴獨奏〈雪花飛舞〉,感受電子琴獨奏與鋼琴獨奏的不同。

5、教師啟發學生,隨着音樂展開想象,用動作表現雪花的情景。樂曲有淡淡的憂愁,注意動作的速度不要太快。

6、可由個別學生上台表演自己的動作設計。

7、全班同學一起表演。但不要求動作動作絕對統一,仍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編動作。

8、初步欣賞歌曲〈江雪〉。

9、教師講解古詩的含義,可藉助教科書上的插圖或教師自己準備的相關圖片,幫助理解古詩。

10、學生跟着老師朗讀古詩。

11、用聽唱法教唱法教唱歌詞,先分句教唱,再整體教唱。

12、跟着錄音學唱歌曲。

13、。

教後反思:

為了讓孩子們較容易的`背誦古詩。我國很多作曲家將古詩編成了歌曲。旋律簡單,易於上口。使學生背起古詩來容易了很多。

在課堂上,我設計了幾點以便更好的教學。發生練習有針對性;

利用舊知識導入新知識;理解古詩的含義,感受歌曲的情緒;用形象的比喻解決歌曲的難點;根據課堂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時改變教學方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對上課班級瞭解不多;對音準不好的學生要多關注。

國小二年級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1、唱《雲》

2、我的創造:秋蟲音樂會

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柔和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雲》

2、學生收集關於雲的知識,瞭解大自然的神奇變化。

3、通過秋蟲音樂會,學生能夠具有探索大自然祕密的好奇心,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以及音樂強弱的聽辯能力有所提高。

教學重點:

能用自然、柔和、親切、優美地聲音演唱歌曲《雲》

教學難點:

通過我的創造,學生的音樂方面的一些能力有所提高。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上節課我們一起去風光秀麗的野外郊遊去了,外面的景色真是美極了,藍的天,青的山、綠的海,五彩繽紛的鮮花在大自然多麼神奇呀!今天老師要給大家猜一個謎語,猜一自然界的神奇的事物。像是煙來沒有火,説是雨來又不落,有時能遮半邊天,有時只見一朵朵。

生:雲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瞧!白雲姐姐唱着歌向我們走來了!

(出示課件)小朋友聽白雲姐姐的歌聲多美呀!

二、播放音樂《雲》

師:讓我們和白雲姐姐一起唱起來吧!

(1)完整聆聽範唱,老師用動作提示學生拍擊節拍(拍手,點手心或拍手、拍肩等,邊聽邊感受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2)用回聲法學唱歌曲。

(3)體會歌曲的情緒,引導學生用自然、親切、柔和的歌聲表現歌曲抒情、優美的意境。

三、拓展小知識:美麗的雲

師:小朋友們唱的真好聽,你們知道雲是怎麼形成的`?

師:讓老師來告訴你們吧!

(講解雲的形成)雲也是多姿多彩的,

讓我們欣賞雲的幾幅圖片。

四、

我的創造:秋蟲音樂會

師:在這麼美麗的天空下,許多小動物們在野外開起了音樂會,

可熱鬧了。瞧!還有的小動物當起了指揮家。

(出示秋蟲音樂會的圖)

讓我們也來當一回小指揮家吧!

(老師簡單地示範指揮的動作,學生跟着老師模仿)

(1)放音樂莫扎特的《G大調絃樂小夜曲》引導學生聽辯音樂的強弱變化和不同的主題重複時,用不同的動作表示

(2)學生將自己想象成“小小指揮家”再次播放音樂,學生模仿指揮動作,老師啟發他們在音樂的力度,速度發生變化時,指揮動作也要做相應的改變,不必要求學生的指揮動作規範化,重在體驗樂曲的情緒。

(3)學生説説夏末初秋聽到哪些昆蟲的叫聲,讓學生按一定的節奏學一學這些叫聲。選擇可模仿秋蟲鳴叫的打擊樂器,配合音樂進行表演,由音樂感覺好的學生指揮。

五、小結:

今天,我們也和小動物們一樣開了一個小小的音樂會,小朋友們都當了一回小指揮家,渡過了一個快樂的音樂會。

二年級教案 篇六

教學內容:

觀察物體P94-95例題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初步學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可看到不同的視圖,並初步學會根據視圖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 、通過觀察、比較、辨認、想象等活動,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3 、讓學牛感受數學與牛活的聯繫,培養學牛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體驗到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辨認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操作實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

手機、玩具馬、課件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課件出示盲人摸象圖)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盲人摸象》的故事。(課件出示)

從前,有五個盲人,從來沒有見過大象,不知道大彖長的什麼樣,他們就決定去摸摸大象。第一個人摸到了鼻子,他説:“大彖像一條彎彎的管子。”第二個人摸到了耳朵,他説:“大象像把大大的蒲扇。”第三個人摸到了腿,他説: “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第四個人摸到了身體,他説:“大彖像一堵牆。”第五個人摸到了尾巴,他説:“大象像個細細的繩子。”

問:同學們,同樣一頭大彖,為什麼五個人的説法都不一樣呢?

生:因為他們摸到的地方不一樣。揭題:是啊,所站的'角度不同,觀察到的物體形狀也可能不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物體。(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自主探究

(一)、學習例1

師:我們最熟悉的學習環境是教室,老師這兒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拍的什麼地方嗎?(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兩張分別從教室的前後拍的照片,讓學主進行辨認,仔細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想一想:拍的是同一個教室,為什麼照片會不一樣呢?小組內先説説,再全班交流。(啟發學生想象拍攝者的位置。)

得出結論:同一個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樣的。

(二)、學習例2 。

1 、給小馬拍照。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拍照嗎?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漂亮的模特(拿出動畫人物小馬:紫月、碧琪),想請大家幫它們拍幾張照片。

(1)分組給“紫月”前後左右四個方向拍照:讓學生用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個框來表示相機,用這個相機去給“紫月”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來。(指名上台找出照片)

(2)指名給“碧琪”拍照:指名從“碧琪”的前、後、左、右不同的位置給它拍幾張照片拍一張照片,其他同學仔細觀察,想一想這幾個同學拍出來會是什麼樣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腦子裏。

(3)辨認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碧琪”的前、後、左、右拍的照片,請學生判斷是誰在什麼位置拍的。當學牛辨認左、右兩邊拍的照片出現困難時,引導學生再次觀察“碧琪”的左、右兩邊,比一比這兩個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特別提醒學生注意看清“碧琪”的臉是朝哪邊的。經過再次觀察和比較,讓學牛重新做出判斷。

明確:站在小馬的前面,拍到小馬的正面。站在小馬的後面,拍到小馬的背面。站在小馬的左面,拍到小馬的臉朝左。站在小馬的右面,拍到小馬的臉朝右。

2 、應用實踐。

(1) tB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給小猴拍照的場景及4張不同的照片。請學牛判斷這些照片分別是誰拍的嗎?在書上連一連。

(2)核對結果。

三、鞏固檢測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老師這裏還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在什麼地方拍的嗎?(課件出示校門口的照片)問:哪一張是學校裏面拍的,哪一張是在學校外面拍的?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我們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瞧,校園裏有一輛汽車,(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圖)三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觀察這輛汽車,你能用線連一連他們分別看到的是哪一面嗎

(1)先在小組內説説自己的想法。

(2)在課木上連一連。

(3)集體交流。

3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圖)四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觀察飛機模型,你能用説説他們分別看到的是哪一面嗎?

四、反思總結,加深體會剛才我們聽了《盲人摸象》的故事,又一起觀察了一些物體,想一想,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到的物體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我們今後觀察物體時要注意從不同位置去觀察,才能全面觀察物體。在思考問題時也要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會更加全面、更加準確。)

五、拓展延伸,引導學生課後繼續觀察。

同學們,生活中的物體千差萬別,僅憑一節課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要想對事物有更加深入的瞭解,還需要同學們做有心人,學會在生活中觀察再觀察。你還想觀察些什麼?請同學們課後自己再找一些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看會看到那些不同得樣子?把你看到的結果和同學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