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17W

新版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國小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於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三、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製作一塊路標。

四、教學過程:一、複習導入

1、教師提問:我們都學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後,讓學生具體表示一下1毫米、1釐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2、教師説明: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比較大的是米。你們還見過或聽説過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千米。

教師出示例3的情境圖。(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播放提前錄製好的視頻錄像,錄像中出現路牌標誌)提出下面的問題:類似圖中的情境你見過嗎?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學情預設:看到上面的情境圖,學生一下子會調出已有的知識經驗,他們會想到周圍的路標。】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解釋路標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麼意思。教師指出:在計量比較長的路程的時候,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2、出示老師收集到的學校附近的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當地某個標誌性建築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義。

3、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師:那麼1千米的路程有多遠呢?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米”有什麼關係呢?同學們都喜歡上體育課,(教師出示學校操場的圖片)學校操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個學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這裏僅以400米為例説明大體教學思路,實際教學時,儘可能用學生身邊的數據),算一算,跑幾圈就是1000米?

教師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較大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就是千米。

板書:1千米(公里)=1000米

教師:同學們上學,有步行的,有騎自行車的,有坐公交車的,還有父母開車接送的。人步行每小時可以走5千米,騎自行車每小時可行15千米,坐公交車每小時可以行40千米。你們能估計一下從自己家到學校有多少千米嗎?

(2)實際感受1千米。

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並讓學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實際走一走,所需時間大約是1分十幾秒。(注:這個教學環節也可以放到課前進行)。然後告訴學生10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分左右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並讓學生想象一下10個100米有多遠。

4、完成教科書第8頁上的“做一做”。到校門口,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説一説(估)從學校門口到什麼地方大約是1千米?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動,感受1千米的距離。(注:如果條件不允許,此題可以作為課外作業)

5、教師出示教科書第22頁的例5。

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教師放手讓學生先獨立填寫,然後讓學生在組內互相説説是怎樣想的。

通過學生回答,使學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個1000米,就是3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個1000米,就是5千米。

6、練一練。

60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 )米=7千米 9000米=( )千米

【設計意圖:本節課的教學,教師沒有平均使用力量,教學時把重點放在千米的認識上,長度單位間的變換由於學生基本上屬於“教師不講就會”的狀態,所以教師花費的教學時間相對就少一些。】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1、2題。

第1題,是關於物體運動速度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對常見物體運行速度有一定的認識。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再進行反饋。

第2題,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

2、練習二第3題。

學生在教科書上獨立完成,然後集體訂正。

3、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麼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麼?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四、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 )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 )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 )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 )千米。(課後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設計意圖:教師在落實了教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後,課末佈置了學生課後實踐調查活動,把學生帶向了研究性學習的行為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環境。】

人教版國小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 篇二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説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2.會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展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形結合的思想。

4.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法】

情境教學法,創設找圖書管理員的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感知確定位置的方法。

【學法】

積極參與法,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理解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並積極參與動手操作活動,提高看圖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生談話。

學校讓我們班推薦一位同學到學校圖書室做圖書管理員,老師已經選好了,那麼你們想不想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

這位同學在班級中的位置是第三組的。你們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他可能是哪幾位同學?如果要找到這位同學,還要知道什麼條件?

這位同學的座位是在第3排,大家知道這位同學是誰嗎?

2.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確定位置的方法。

板書課題:用數對確定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中引入數學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習新知奠定了基礎。】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題1教學圖。

讓學生觀察圖,説説張亮同學坐在第幾列?第幾行。

(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

(2)張亮同學坐在第2列,第3行。用數對來表示(2,3)。

(3)讓學生用數對錶示王豔和趙強的位置。

王豔(3,4)趙強(4,3)

(4)小結。

確定一個同學在教室的位置,要考慮兩個要素:第幾列和第幾行。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實例引導學生認識第幾列第幾行的判斷方法,經歷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解決問題的過程】

2.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

課件出示電影院和電影票的圖片。出示題目:舉出生活中確定位置的例子,並説一説確定位置的方法。

(電影院用電影票來確定位置,電影票一般都寫着“幾排幾號”,“排”表示行,“號”表示列。比如“3排7號”用數對錶示是(7,3)。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情景出發,選擇學生感舉的事物,提出相關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教學例2。

(1)認識方格圖。

出示動物園示意圖。

指導學生觀察圖。

這幅動物園示意圖與以前見過的示意圖有以下幾點不同:一是動物園的各場館都畫成一個點,只反映各場館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內容;二是表示各場館位置的那些點都分散在方格紙豎線和橫線的交點上;三是方格紙的豎線從左到右依次標註了0,1,2,…,6;橫線從下往上依次標註了0,1,2,…,6,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2)用數對錶示圖中各場館的位置。

提問1:我用了數對(3,0)來表示大門的位置,你們知道我是怎樣想的嗎?

【大門在示意圖中處於“豎線3,橫線0”的位置上,所以可以用數對(3,0)來表示】

你們能用數對錶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嗎?

【熊貓館(3,5)大象館(1,4)猴山(2,2)海洋館(6,4)】

(3)根據數對標位置

在圖上標出下面場館的位置:飛禽館(1,1)、猩猩館(0,3)、獅虎山(4,3)。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事例認識和理解位置與座標中數值的對應關係,讓學生不但會用數對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位置,還會描述座標圖上的物體的位置。】

三、鞏固運用

1.小遊戲:看誰反應最快。

老師説出一組數對,相應的同學要在3秒內起立。

2.做一做。(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如何用數對來確定位置,用數對確定位置時,數對中的前一個數表示第幾列,後一個數是表示第幾行。

五、板書設計

用數對確定位置

豎排叫做列從左往右

橫排叫做行從前到後

張亮坐在第2列第3行(2,3)

(列,行)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篇三

例5體現了找規律對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這裏的規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幾個點為端點,可以連多少條線段。這種以幾何形態顯現的問題,便於學生動手操作,通過畫圖,由簡到繁,發現規律。解決這類問題的常用策略是,由最簡單的情況入手,找出規律,以簡馭繁。這也是數學問題解決比較常用的策略之一。

例6以選送節目為題材,討論怎樣分兩步找出組合數,再求選送方案的總數。這裏滲透了作為排列組合基礎之一的乘法原理。

例7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邏輯推理問題,藉助列表,則比較容易逐步縮小範圍,找到答案。這裏滲透了邏輯推理的常用方法排除法。

1.通過學生觀察、探索,使學生掌握數線段的方法。

2.滲透化難為易的數學思想方法,能運用一定規律解決較複雜的數學問題。

3.培養學生歸納推理探索規律的能力。

引導學生髮現規律,找到數線段的方法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1.出示例5前,可以先讓學生説説幾年來每一學期的數學廣角學了些什麼。 探索例5時,應當先讓學生理解問題。可以通過讀題、説題意,使學生明白每兩點之間都能連一條線段。然後讓學生自己動手在紙上畫畫、試試,再來討論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2.探究例6時,可以直接給出題目,由學生自己嘗試,也可以將例題分解,讓學生先回答

3.探究例7時,必須先讓學生仔細讀題,理解題意。

一、複習回顧,遊戲設疑,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課前我們來做一個遊戲吧,請你們拿出紙和筆在紙上任意點上8個點,並將它們每兩點連成一條線,再數一數,看看連成了多少條線段。(課件出現下圖,之後學生操作)

2.師:同學們,有結果了嗎?(學生表示:太亂了,都數昏了)大家彆着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用數學的思考方法去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新知學習

二、逐層探究,發現規律。

1.從簡到繁,動態演示,經歷連線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