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聞兩則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W

新聞兩則教案多篇

八年級語文上冊新聞兩則教案 篇一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知識目標〗

1、解並掌握新聞的基本要素。

2、識記課文重點字詞。

〖能力目標〗

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評價新聞。

〖教育目標〗

瞭解感悟人民解放軍在戰略決戰階段的偉大氣勢,分析評價戰爭的正義性與非正義性。

〖重點難點〗

瞭解並且掌握新聞的基本結構。

〖教學媒體〗

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設計〗

一、導語

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你們都是通過哪些方式來了解世界的風雲變幻、國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羣眾的街頭巷議呢?

新聞縮短了你、我、他之間的距離。讓我們尋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瞭解國內外時事,獲取各種生活的信息。好的新聞是可以穿越時空,供人們品讀與回味的。今天,並讓我們來共同研讀一篇來自於解放戰爭時期的新聞佳作,讓我們重温那段蕩氣迴腸、青春激揚的硝煙歲月。

二、識記重點字詞

鄂(湖北) 豫(湖南) 綏靖 阻遏

鋭不可當 氣勢磅礴 迴腸蕩氣 聿

闈鄉

三、知識介紹

新聞的要素,也是記敍要素,包括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四、整體感知

1、聽錄音,速讀全文,理清新聞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

時間: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時

地點: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一千華里長江戰線

事件發生的原因: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人民解放軍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而發起渡江戰役。

經過與結果:人民解放軍兵分三路橫渡長江,23日可全部渡完。

新聞的結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2、速讀全文,劃分新聞內容要素:

時間 兵力 渡過兵力

中路軍

安慶──蕪湖

20日夜~22日夜 30萬 30萬

西路軍

九江──安慶 21日17時~22日22時 35萬 2/3

東路軍

南京──江陰 21日17時~22日22時 35萬 大部

七年級語文5《世説新語》兩則導學案 篇二

世説新語

教學目標 :①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閲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③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設計 :

一、導人

大家應該知道司馬光的故事吧。其實像司馬光這樣聰明的中國古代少年有很多,如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做詩的曹植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紹兩位這樣的古代少年,他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

二、介紹作者及作品。 《世説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説的代表作,古代小説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敍其事。《世説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三、誦讀課文: 教師教讀 ;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要求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表情,注意節奏;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節,力爭當堂成誦。

四、 複述並疏通文意

要求學生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乃至”、“期行”等。教師精講點撥。

五、問題討論: (1) 文中的這一家人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氛圍下聚會的?(輕鬆,温馨)從哪裏看出來?(內集,欣然,大笑)

⑵聯繫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

⑶“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謝安的話,如果你是謝安,你會説出什麼話來?把雪比作“柳絮因風起”和“撒鹽空中”哪一個更好?(前者較有韻味)同時説説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

⑷ 文末為什麼要強調謝道韞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種讚揚與敬佩)

(5)重點分析兩個比喻哪個更好?

有兩種相反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撒鹽”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形似是基礎,據此可知,前一喻好,後一喻不好。另一種意見認為“柳絮”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正如英國大詩人雪萊所説,“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西風頌》),有深刻的意藴;而“撒鹽”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藴“撒鹽空中”,幹什麼呢?誰也不知道。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藴的統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僅有物象而無意藴,所以説不好。

又:對文中“公大笑樂”一句也有不同解釋:①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②“笑”前喻,“樂”後喻;③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六、練習:請閉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紛紛揚揚、飄飄灑灑的雪花,雪花飄起來了。假設你也參與了當時的討論,請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寫出一兩句,對紛紛揚揚的白雪作生動的描述。

曰:“ 差可擬”或者 曰:“未若 ”

⑴“撒糖空中差可擬。” ⑵:“未若槐花迎風飄。”⑶“未若鵝毛當空舞。” ⑷“棉絮紛飛差可擬。”

⑸“未若梨花漫天飛。”  ⑥“未若天仙散百荷。”⑺“櫻花飄落差可擬。”    ⑻“未若玉屑靜靜落。”

⑼“未若白蝶翩躚舞。”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於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小結:  以上的學習,同學們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得很好。運用以上的學習方式學習下一篇,希望同學們的收穫更大。

七、  複述《陳太丘與友期》並討論:

⑴ 從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陳太丘的朋友是個什麼樣的人?(暴躁、易怒)

⑵“期日中,過中不至”説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

⑶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

⑷元方義正辭嚴地指出了父親的朋友的哪兩點錯誤?

⑸結尾處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辦?

(6) 讓學生表演這篇的情景。

(7)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這一則記陳紀七歲時的故事,也表現了他的聰敏,但主要是寫他懂得為人的道理,“無信”“無禮”二語為全篇核心,可見作者的意圖是借陳紀的責客語,從反面來説明“信”和“禮”的重要性。故事的結尾有爭議。有人認為客人既已認錯,陳紀就應當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這是否也應算作“無禮”?我們不贊同這個説法,對一個七歲的孩子不應如此求全責備。

八、總結:全文以寥寥數筆,就將當時的環境和一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作者能做到這一點,關鍵是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鍊生動的語言,點出了人物與環境的特點,使之躍然紙上。

九、作業 : ①     完成課後練習②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閲《世説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補充資料:

一、背景材料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彭城(現在江蘇徐州)人,文學家。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南兗州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原有集,已佚。《世説新語》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本文選自餘嘉錫《世説新語箋疏》(中華書局1983年版)。

《世説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説的代表作,古代小説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敍其事。《世説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二、課文剖析

1.寫法精講

這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詠雪》講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裏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韞表現出了詠雪之才。《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對父親的朋友侃侃而談的故事。兩篇故事雖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着家庭生活和親情展開的,學習起來會很容易的。

2.重點精講

(1)《詠雪》

這一則被編入書中“言語”一門,文章只將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客觀地寫出,未加任何評論,但作者的意圖是明顯的,誰的“語言”好,誰的不好,可一望而知。這正是本書敍事的優點。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文章第一句交代詠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個字,涵蓋的內容相當多。東晉的謝氏家族是個赫赫有名的詩禮簪纓之家,為首的是謝太傅即謝安。在這樣的家族裏,遇到雪天無法外出,才有“講論文義”的雅興。召集人兼主講人自然是謝安,聽眾是“兒女”們。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全都説到了。

接着寫主要事件詠雪。其實是主講人出題考聽眾。主講人何以有此雅興?原來是天氣發生了變化:“俄而雪驟”,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變成了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這使主講人感到很高興,於是“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錄下了兩個:一個是謝朗説的“撒鹽空中”;另一個是謝道韞説的“柳絮因風起”。主講人對這兩個答案的優劣未做評定,只是“大笑樂”而已,十分耐人尋味。作者也沒有表態,卻在最後補充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讚賞謝道韞的才氣。

(2)《陳太丘與友期》

這一則被編入書中“方正”一門。“方正”,即正直不阿,為人正派,是一種好的品格。

本文記陳紀和來客的對話。“陳太丘與友期行”交代對話的背景,“期日中,過中不至”説明不守信約的是客人,而不是陳太丘;“太丘捨去,去後乃至”,既至而不見太丘,這是客人發“怒”的原因;陳紀其時正“門外戲”,故與客相遇,這是對話的由來,也交代了對話的地點。

對話可分兩層:前一層作鋪墊用;後一層是對話的主要內容,寫客人得知太丘已經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語言粗野,不堪入耳;陳紀則針鋒相對,“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指出對方“無信”“無禮”,義正而辭嚴,逼得對方無言可答。

結尾是:客人以“下車引之”表示認錯,但陳紀“入門不顧”。

三、人物介紹

〔謝太傅〕即謝安(320~385),字安石,晉朝陳郡陽夏(現在河南太康)人。做過吳興太守、侍中、吏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死後追贈為太傅。

〔胡兒〕即謝朗。謝朗,字長度,謝安哥哥的長子。做過東陽太守。

〔無奕女〕指謝道韞(yùn),東晉有名的才女,以聰明有才著稱。無奕,指謝奕,字無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做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等。

〔陳太丘〕即陳寔(shí),字仲弓,東漢潁川許(現在河南許昌)人,做過太丘縣令。太丘,縣名。

〔元方〕即陳紀,字元方,陳寔的長子。

四、《世説新語·雅量第六》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小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五、《世説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説的代表作。古代小説和現代小説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關於古代小説的説明,最早見於班固《漢書·藝文志》:“小説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説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採,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古代小説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敍其事,不作任何誇飾。《世説新語》在眾多志人小説中以語言簡練、辭意雋永著稱,對後代筆記體作品的影響頗大。全書共8卷,按內容分為36門。

六、《世説新語》原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鑑、賞譽等36門,主要記晉代士大夫的言談、行事,較多地反映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魯迅曾指出:“這種清談本從漢之清議而來。漢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議論政事,其初在社會上很有勢力,後來遭執政者之嫉視,漸漸被害,如孔融、禰衡等都被曹操設法害死,所以到了晉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議論政事,而一變為專談玄理;清議而不談政事,這就成了所謂清談了。但這種清談的名士,當時在社會上仍舊很有勢力,若不能玄談的,好似不夠名士的資格;而《世説》這部書,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的教科書。”

四年級上冊《奇妙的國際互聯網》第二課時導學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引號及某些關聯詞語的表達作用。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3.認識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激發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設計理念:對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工作原理及與人們關係的詳細介紹,讓學生了解到國際互聯網的奇妙之處,認識到世界的豐富。

教學過程:

1、導入課題

同學們,咱們大家都上過網吧?

那你們想對這個電腦上網瞭解的更深刻一些嗎?

2、精讀課文

(1)讀第一自然段,為什麼“上網”、“入網”這些詞都加上引號?

(2)讀一讀,體會作者在開頭用一個問話的好處?

(3)大家不是想知道國際互聯網是什麼樣子的嗎?請閉上你的眼睛,靜靜地聽老師描述,想象一下:國際互聯網是一張怎樣的“網”?

(4)那些線究竟怎樣把億萬台電腦連接起來的?通過學生認真讀這段話讓他們自由理解,然後老師並給予指導。

(5)讀後面的內容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國際互聯網給人們生活上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6)讀第三自然段談一下感受,末尾的省略號有什麼作用?

(7)這個“息息相關”如何理解?

(8)最後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

四年級上冊《奇妙的國際互聯網》第二課時導學案 篇四

我們經常會聽到人們談論“入網”、“上網”的話題,你知道他們所説的“網”是怎麼回事嗎?

其實,這種“網”不是一般的網,而是指“國際互聯網”。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隻巨型的蜘蛛,織成了一張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的“大網”,那該是怎樣的情景啊!“國際互聯網”就像這張包住地球的“大網”。不過,這張“網”是通過無數條“線”把億萬台電腦連接起來的。這些“線”有的是看得見的電纜、光纜,也有的是看不見的無線電波。這些“線”上飛速流動着文字、圖像、聲音,它們能夠在短短几秒鐘內跨過萬水千山,傳到世界各地的電腦上。比如説,我們從北京的一台電腦上發一封信到悉尼,只要幾秒鐘,對方就能收到,這比普通的郵遞不知快了多少倍。我們還可以在網上和親朋好友通電話,電腦裏不僅能傳來對方的聲音,還能顯現他的形象。雖然對方遠在天涯,但是卻讓人感覺近在咫尺。國際互聯網似乎把一個龐大的地球都縮小了,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個“地球村”。

國際互聯網上的內容非常豐富,各種知識、各類信息無所不有。人們可以在網上讀新聞、聽音樂、看電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遊戲;可以在家裏聽老師上課,或者在網上查閲資料,並向國內外專家請教;還可以在家裏上班、開會;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網上商場”,用“電子錢包”付款,讓商店把東西送到家中……

可以這樣説,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有了這張“網”,我們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豐富多彩。

1、朗讀課文。

2、讀一讀,再抄寫,並用加點的詞語造句。

郵遞 蜘蛛 跨過 奇妙 國際

付款 光纜 甚至 查閲 咫尺

3、找出課文中加引號的詞語,並説説這些詞語為什麼要加上引號。

4、為什麼説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

5、用鋼筆描紅。

纜 跨 尼 涯 咫

聊 閲 逛 款 捷

教材理解

這是一篇科普小品,主要介紹了國際互聯網的特點和功能以及與人們生活的息息相關,從而説明國際互聯網的奇妙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之快。

全文可分為2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紹了國際互聯網的構成特點和主要功能。第二段(第3―4自然段)主要介紹了國際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課文多處運用了比喻、比較、舉例等方法,生動淺顯,準確活潑,是一篇融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科普讀物。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有關詞語,用“奇妙”、“甚至”造句。

3、認識課文中引號的作用。

4、理解國際互聯網的特點功能,以及與人類的息息相關。

教學建議

(一)教學要點

1、導入新課

國際互聯網是怎樣一種新事物?他奇妙在哪裏?

2、初讀課文

輕聲讀課文,讀準生字、詞語,讀通句子。

理解下列詞語:

蜘蛛  光纜  跨過  遠在天涯 近在咫尺

查閲  甚至  奇妙  信息  息息相關

本課要理解的詞語,多數在上下文中都有相應的具體説明,應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去理解;也有一些詞語,因缺乏具體的語境,可通過查字典、詞典解決。

3、學習第一段

① 為什麼“入網”、“上網”、“網”都加上了引號?

② 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③ 國際互聯網是怎樣構成的?他有什麼功能?

④ 作者舉了哪些例子來説明互聯網的功能?

⑤ 你知道互聯網還有哪些作用嗎?

通過朗讀,分析,引導學生理解“網”、“線”的實際意義,從而領悟文中引號的作用。

這一段可通過反覆朗讀,劃找詞句,讓學生體會到互聯網是一張“巨大的網”以及其速度之快,領略國際互聯網的奇妙。

4、學習第二段。

① “無所不有” “息息相關”是什麼意思??

② 第3自然段説明了什麼

③ 第4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這一部分可抓住“可以……可以……可以……還可以……甚至可以……”這一句式,通過朗讀、分析,進行語感訓練,從而更好地理解互聯網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5、總結全文

漫談:為什麼説國際互聯網與我們息息相關?

可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自身體會,暢談互聯網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此時可適當安排一些拓展閲讀,以豐富課文內涵,充實閲讀實踐。

(二)媒體使用

可結合學校信息技術課,讓學生親身上網實踐,切實體會國際互聯網的神奇。

◆ 網絡家電知多少

今天,人們的生活已越來越離不開網絡,你還會發現各種各樣的網絡家電已走近了人們的生活。

網絡電視 網絡電視在收看節目時可以通過相關設備在電視屏幕上獲得補充信息,還可和其他觀眾交流感想。比如在收看足球比賽時可以獲得某些運動員的有關信息,也可看到有關的統計資料;收看兒童動物節目時,可以回答有關的提問,用打印機打印出畫面,進行繪畫等。

網絡可視電話 這種電話機與家用電腦和網絡相連,裝有因特網軟件產卡、麥克風、揚聲器和視像屏幕,不僅可以在網上對面聊天,還能通過因特網撥號到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德國等世界各地直通長途電話,收費相當便宜。

網絡冰箱 充分利用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冰箱上加一個液晶屏幕,通過網絡和外界相連。這樣,用户只需敲幾下鍵盤,便可通過網絡向商店發出訂單,商店方面根據訂單取貨、發貨;並把貨物的價錢通過網絡告訴消費者。另外,這種網絡冰箱還可以及時告訴用户冰箱裏的食品的狀況,以免出現食品過期和腐爛的狀況。

網絡微波爐 通過先進的數字網絡技術,使用户可隨時通過因特網與企業進行零距離溝通,從其網站存儲的上萬個菜譜中選擇出自己喜歡的菜,或將菜譜下載,依據其設定的程序指令讓微波爐自動烹飪。由於同站中的菜譜不斷更新,遂使用户可以隨心所欲地享受各種各樣的南北大菜和風味小吃。

網絡視像攝像機 電腦用户使用調制解調器即可上網進行雙向聯繫,傳遞聲音影像。用户通過熒屏和麥克風等,就可上網和遠方的親朋好友見面,並讓攝像機的視像放大,拉近距離,讓遠方的畫面傳送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網絡全球收音機 機內有一個微型電腦,通過通訊衞星接收全球1000多家廣播電台的信號,調頻清晰,音質尤佳,並可以進入因特網收聽各種綜合服務的數據信息。

◆ 下世紀,你在自己的手腕上辦公

或許再過個10年、15年,你工作的辦公室不必禁錮在鬧市深處狹窄的房間內了,你將自由地在任何地方工作。那時人類已進入“永恆辦公室”時代,24小時內,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可得到賴以工作的信息。“你就是你的辦公室”,這句在今天幾乎是不可思議的口號將標誌着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到那時,你佩戴的電子袖口將包會了zi世紀移動式辦公室最關鍵的部分,嵌在4釐米袖口鑲邊內的是一個位置作感器,藉助它導航網可始終跟蹤着你。傳感器不斷從導航衞星上讀出有關你的資料,不斷地修正你所在位置和各方面信息情況。

你的電話和電話號碼簿也在手腕上,這種蜂房式電話機是聲控的,聲控使微型化成為可能,電話機簡直就是一隻裝在袖口上的薄片揚聲器。需要電話號碼嗎?告訴電話簿為你查找。袖口電話機為你撥通電話,完成譯碼後,按你當時所在位置接通最近線路——電話費也就是最便宜。

聲音信使首先到達你的手腕上,藉助於導航網絡,來電先轉送到你所在地區,然後再傳遞給你,最後貯存在袖口裏的永久儲存器中。“播放文電”能發出一系列數字化的聲音:提醒你客人到來的時間,向你提供信息或讓你回電話。

電子太陽鏡不僅能為眼睛遮蔽陽光,還能顯示來自剛開啟的袖珍個人計算機的文字、數字和圖像。袖珍個人計算機差不多有掌心大小,厚度不及兩張信用卡。推開後呈現出一個黑色屏面,屏面一側排着6個符號按鍵。可展現多種圖像,每一種圖像代表一種文件。如接下其中一個符號,會出現一張信紙,當你口述時,文字便在信紙上形成。按下另一個符號,信紙內容即儲存在記憶系統中。當你咯嗒一聲關上個人計算機,電話機接通微波通信網,把信以電波形式送往目的地。

你可在任何地方工作,因為通信遍佈整個世界。信息、電信傳遞、蜂房式電話以光速把你與辦公室聯繫起來。

四年級上冊《奇妙的國際互聯網》第二課時導學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瞭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工作原理以及跟人們密切的關係。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文字的準確、生動。

3、憑藉語言材料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4、通過學校網絡,來了解奇妙地國際互聯網,並通過實際操作來感受其奇妙。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們先來樂一樂,猜一猜,看看誰的腦子轉得快。

一張蜘蛛網,團團包地球。億萬台電腦,無數“線”連接。聲音圖像文,幾秒就能傳。現代新科技,生活離不了。

2、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奇妙的國際互聯網”。一起讀題。

讀好課題,激發興趣:

看到奇妙你想問什麼?想探個究竟嗎?想弄個明白嗎?把你的好奇讀出來

有興趣研究它嗎?那就興致勃勃、高高興興地讀----“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二、學習課文

過渡: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自然段,初步瞭解了引號的用法,寫了生字,還整體瞭解了課文。這堂課我們就重點體會國際互聯網的奇妙之處。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感悟樣子、結構的奇妙。

1、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認真聽老師讀,聽着聽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出示句子: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隻巨型的蜘蛛,織成了一張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的“大網”,那該是怎樣的情景啊!“國際互聯網”就像這張包住地球的“大網”。不過,這張“網”是通過無數條“線”把億萬台電腦連接起來的。

2、説説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3、能把你的這種感受讀出來嗎?指名讀。相機指導:你是通過哪些詞體會到的?怎麼讀好這些詞讓我覺得你在驚訝,是在讚歎!。

4、把你們的感受帶入朗讀再讀,注意讀好這些詞。齊讀。

小結:你們的朗讀讓我感覺到這真是一張大網啊!它的樣子奇妙,構造奇妙!

5、引讀

這裏的網不是普通的網,而是指國際互聯網,這裏的線不是指普通的棉線絲線,這些線有的是看得見的、,也有的是看不見的。所以“線”上也加了雙引號。這裏的引號都表示特殊的含義。

6、師小結:通過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國際互聯網的大,更感到了它的奇妙。這真是一張無形的大網,它鋪天蓋地,無處不在。

⑵感悟快

1、還有什麼地方讓你感到奇妙呢?同學們快速讀第二自然段,注意一邊讀一邊作記號,把你認為奇妙的地方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交流

出示:這些“線”上飛速流動着文字、圖像、聲音,它們能夠在短短几秒鐘內跨過萬水千山,傳到世界各地的電腦上。

指名讀,説説奇在哪裏?從哪兒體會到的?讀好這些地方,把你奇妙的感受通過朗讀傳達出來。齊讀。

3、文中怎麼寫文字傳得快呢?生回答。

4、師小結:對,這裏舉了個例子,讓我們覺得文字傳得確實快。那聲音傳得快嗎?圖像呢?

①出示理解難句:雖然對方遠在天涯,但是卻讓人感覺近在咫尺。

②理解關鍵詞與句子前後聯繫:

很遠很遠,用一個詞來形容叫“遠在天涯”,它有個反義詞叫“近在咫尺”。

前後的意思不一樣,所以用了“雖然但是“。強調前面的意思還是後面的呢?一起讀這一句,把強調後面的意思讀出來。

③學習運用關聯詞:讀到這一句,我們想到有個成語叫“咫尺天涯”,誰能學着上面的句子,用雖然但是來説説它的意思?

④拓展積累:讀着這一句,我們還想到有一句詩叫: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這是唐朝詩人王勃的名句,誰知道意思?(四海之內,如果我們是知心朋友的話,那即使你遠在天涯也會覺得我們是天天見面的鄰居。)

⑤迴歸原句:當然,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還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鄰”,這只是詩人的美好祝願。。然而歷史在進步,科技在發展,21世紀的我們卻真真切切地做到:(生讀:“雖然對方遠在天涯,但是卻讓人感覺近在咫尺。”)

5、現在你明白為什麼把龐大的地球稱為“地球村”了嗎?

而有這種神奇的力量的正是國際互聯網。正是它無與倫比快速的信息傳輸能力。

6、小結:

第二自然段從互聯網的樣子、結構以及工作原理寫出了它的奇妙,讓我們感受到它的大與快。讓我們再次齊讀這一段,感受它神奇的力量。板(快)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既然國際互聯網那麼奇妙,還是讓我們到互聯網上看看吧,看看我們可以在網上獲得什麼呢?

1、默讀第三自然段,你覺得它奇妙在哪裏呢?把你的感受用一兩個詞寫在旁邊。

2、交流:

你的感受是什麼?從哪裏體會到的?

(1)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你會選哪一句?這一句就是中心句。一個詞來概括,你會選哪一個?如果是一個字呢?為什麼?板:多

師:讀書就要這樣,把厚的書讀薄。把長文章讀短。把一段話讀成一句話,把一句話讀成一個詞。這是一種本領。

(2)在這段文字中,有一個詞反覆出現,那就是“可以”,出現了幾次?

我們一次一次地來讀。

生讀第一次,師:這就是在網上娛樂。

生讀第二次,師:這就是在網上休閒。

生讀第三次,師:這就是在網上學習,還可以怎樣?

男生讀第四次,師:這就是在網上工作。甚至可以怎樣?

全班讀第五次,師:這就是在網上購物。

從五個可以你體會到什麼?從最後的省略號你又知道了什麼?

師:你還知道可以在網絡上做什麼?請把你的答案用一句話寫出來,用上可以這個詞,寫在省略號下面。

交流後,教師引導學生用上“可以”説成一個排比句的句段。

師:讀書就要這樣,要會聯想會思考,會把短文章讀長。把薄的書讀厚。這又是一種本領。

(3)讓我們再完整地讀這一自然段。

師小結:是的,隨着科技的進步,互聯網將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便利。它的魅力,就在於無限的可能,無限的發展,無限的創造。也許,未來的你,就是互聯網的研究者,開發者。也許,你們中間,就有中國的比爾蓋茨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網絡使我們的生活方便快捷,豐富多彩,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説,一起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2、關係十分密切,就叫“息息相關”。

你能聯繫上文的內容説説為什麼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嗎?

這張跟我們息息相關的網,就叫“國際互聯網”。

3、利用板書總結:這張網大、傳輸信息快,內容多,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稱它“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三、回顧拓展

1、學了這一課,用一句話談談你的收穫?

2、是啊,網絡構成了一個新的大千世界,包羅萬象。有人説,互聯網有百利而無一害,可也有人不這麼認為。請看資料《網絡是什麼》

讀了資料又有什麼體會什麼想法呢?

3、總結:是啊,網絡世界精彩無限,但也要學會選擇,正確把握。網絡究竟是什麼?到網上去實踐後,你一定會有更多的體會,更多的收穫,隨着年齡的增長,科技的發展,也許,你又會有不同的想法。希望國際互聯網,能為每個同學的成長提供綠色的食糧,撐開一片蔚藍色的天空。

板書: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奇妙

大 快 多

息息相關

八年級上冊語文新聞兩則教案 篇六

[教學步驟]

一。找同

分別閲讀兩則新聞,將兩者相同的地方找出來。

作者相同:兩則新聞的作者都是毛澤東。

目的相同:鼓舞士氣,指明方向,爭取進一步的勝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處於解放戰爭的戰略進攻階段。

二。找“不同”

具體時間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寫於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寫於1948年11月5日,遼瀋戰役結束,淮海戰役前夜。

具體地點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發生在長江沿線;《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發生在地處中原的南陽。

具體寫法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巧用對比,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與敵軍的節節敗退形成對比;《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妙用暗示,關於歷南陽所發生的重要戰事的介紹,點名南陽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陽解放的重大意義及蔣介石的暗淡前途。

構思特點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總括千里戰線,分步敍寫,多而不雜;《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勾聯歷史與現在,縱橫揮寫,引而有度。

語言風格有別:《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大氣磅礴,如“百萬”“均是”“佔領”“控制”“切斷”等;《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廣博儒雅,語言含蓄,如“我們在所有江淮河漢區域,不僅是樹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雲如不再逃,康澤的命運是在等着他的”。

三、將自己的發現寫成小段的鑑賞性文字。

[資料整合平台]

1.課文背景資料

七律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1949年4月

毛澤東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2.課文擴讀材料

大軍三十萬昨日渡過長江

毛澤東

新華社長江前線1949年4月22日2時電

英勇的人民解放軍21日已有大約30萬人渡過長江。渡江戰鬥於20日午夜開始,地點在蕪湖、安慶之間。國民黨_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着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鬥志,紛紛潰退。長江風平浪靜,我軍萬船齊放,直取對岸。不到24小時。30萬人民解放軍即巳突破敵陣,佔領南岸廣大地區,現正向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諸城進擊中。人民解放軍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戰鬥,堅決地執行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命令。

使用建議:

渡江戰役開始後,新華社連續發表了兩則新聞:《大軍三十萬昨日渡過長江》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時間、內容都有連續性。兩則聯合起來讀,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瞭解渡江戰役的全貌,更好地理解課文的詳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