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語文課文《我與地壇》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4.34K

語文課文《我與地壇》教案【精品多篇】

教學內容與步驟 篇一

一、導入

屏幕顯示:湛藍的底色,以地壇為背景,左上方寫着《我與地壇》——史鐵生,右下方史鐵生坐着輪椅,微笑着。左邊字幕:母親的形象美、羣像美、意象美。

第一節裏,史鐵生搏擊命運,擺脱陰影,感悟人生,超越死亡。他認識到,“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由此超越了“死”,接下來超越“生”更不容易,有一個人,在他超越“生”的過程中,一直陪伴和幫助他,這個人是誰?是他的母親。我們今天就從史鐵生的母親的形象入手,來進行關於母親的審美閲讀。

《我與地壇》教案 篇二

學習目標:

1、理解地壇、母親對“我”的影響,即三者間的關係。

2、情感薰陶,深入體會作者關於生死、親情等複雜難言的感受。

教學設想:

緊扣教材,以分析景物描寫和母親的人物形象為主線,以情感薰陶為載體,積極調動學生生活中的情感積累和感性認識,引領學生進入作者的心靈世界。

教學重難點:

1、地壇裏的景物給作者生存的啟發(該怎樣活下去?)

2、作者讀懂了母親的活法(面對苦難人生的態度)

課前準備:

1、閲讀《讀本》中其餘五部分

2、播放電視散文

3、印發講義:人生就是與困境周旋(《讀者》2001年第21期)

4、網上查閲關於作者的資料、作品及評價文章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創設氛圍,多媒體播放《命運》交響曲(CD、VCD、磁帶均可)。由“扼住命運咽喉”的貝多芬引出同樣與厄運抗爭併成為生活強者的本文作者——史鐵生。

二、簡介作者

生平、作品及餘秋雨的評價(我必須仰望史鐵生這樣的作家,還有那些真正在沙漠中以自己的生命去冒險探索的旅行者。)

三、展示學習目標

四、研習課文第一部分

(一)、作者對生死的感悟是和一個特殊的環境連在一起的,這就是地壇(板書)。分析開頭關於地壇的景物描寫部分。明確特點:荒蕪冷落(板書),抓住“剝蝕”、“淡褪”、“坍圮”、“散落”等特殊語序在朗讀中品味語言。繼而把握作者此時的精神狀態:失魂落魄(板書)。

(二)、作者為什麼“一天到晚耗在這園子裏”?對園子有了新的認識即意外的收穫,找關鍵句。朗讀、分析第五節的景物描寫,其中的小動物及露水草木雖然生命卑微,但仍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這充滿生機(板書)的環境給作者啟示:要活下去,要珍愛生命(板書)。

(三)、生存還是毀滅,作者“終於弄明白了”(朗讀:一個人,……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那怎樣活,地壇繼續充當着作者的精神導師。分析第七節的景物描寫,落日、雨燕等給作者的啟示:熱烈勇敢有希望的活下去。

(四)、小結:精神家園(板書)

五、研習課文第二部分

(一)、史鐵生在地壇作了長期的呆想,最終參悟了人生的意義,完成了思想上的涅磐。然而,這結果,可不是他一個人完成的,作者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他母親(板書)的伴行。

思考討論作者寫了怎樣一位母親。

圍繞理解兒子(毫不張揚的愛)、不幸(艱難的命運)、堅強(堅忍的意志)等幾方面分析。

找出母親最讓你感動的一個舉止或作法。(3、8節)

(二)、寫母親為表達感激懺悔之情,更重要的是作者讀懂了母親對苦難人生(板書)的態度:勇於承擔(板書)。母親面對人生苦難的這種活法給作者(板書)的影響和啟發至關重要:生命航標(板書)

多媒體播放滿文軍演唱的《懂你》

(三)、明確母親、地壇與我的關係。作者成功時,母親卻去世了。有感情地誦讀第七節,四個“又是”表達了物是人非的至痛。

(四)、以畢淑敏《提醒幸福》中的一段話做結。

五、課餘練筆

圍繞生命或母愛談自己的認識感受,文體不限,700字左右。

附:板書設計

走進

失魂落魄 荒蕪冷落

地壇(精神家園)

啟發

珍愛生命 生機盎然

活法

苦難人生 承 擔

母親(生命航標)

啟發

直面

作 者

《我與地壇》教案 篇三

[教學目的]

通過學生自讀和老師指導,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評價,借鑑吸收。

1、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以及其苦難的感悟。

2、學會感受母愛、理解母愛。

3、理解地壇描寫與抒情的關係。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結構。

2、作者傳達怎樣的複雜感受。

3、反覆誦讀文章、討論與指導相結合。

[教材分析]

《我與地壇》是新教材的新課文,它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這問題的提出首先是由於作者自身經歷中的殘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這種並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個體的頭上,使他的命運頓時與他人判然有別,而他對這命運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獨自來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説,作者對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屬於他個人的心境內容。課文的第二部分則是有關永恆的“母愛”的話題,作者在無盡的追思中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懷念;另一方面,寫母親,實際是寫作者對母親的“理解”,寫作者對母親對待生命、對待命運的態度的“理解”。開始,作者是不理解母親的,逐漸地,隨着思考的深入,隨着精神追尋的深入。精神閲歷的廣泛,隨着年齡的增加,作者終於理解了母親,讀懂了母親。母親完全是在苦難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來,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有些人彷彿生來就是為了承受苦難,在苦難中默默地忍受着命運的重壓。從側重點上來説,課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義,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對“生命”的疑惑——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文章就在這樣的一問一答中渾然一體。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課文理解上的難點。

從以上的角度考慮,對本文的教學目的設計上,側重點在於對這樣的“感悟”的理解上,在於通過這樣的一次學習,學生受到的不光有語文能力上的訓練,在情感上,在心智上,還可以得到更多的啟示。

從單純的教學角度來看:本篇課文超過7000字,是本學年度最長的一篇課文之一;教材同時將其確定為“自讀”課文,在課時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長度構成了一對矛盾;另外一個不利因素是,作為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勞週期較短的現象;而課文説的是一個相對“沉重”甚至“沉悶”的話題。怎樣在40分鐘裏將學生的注意力儘量吸引到課文本身上來,完成對7000字的文章的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一個有特點,有吸引力的教學切入點是確保實現教學目的的關鍵。

作為自讀課文,大部分的課堂活動還是要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能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鑑於本篇課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義,如果能讓學生自己領悟,自己體會到,完成感情的自我昇華,很顯然比教師直接將所謂的“經驗”“教訓”告訴給他們要來得深刻得多。教師要怎樣才能完成這樣的“引路人”的角色呢?——問題,不停的,一環扣一環的問題,是將學生領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徑之一。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前聽音樂。説出音樂名和作曲者?

簡介貝多芬:

貝多芬,28歲開始耳朵有病,聽力逐漸衰退,到32歲基本上已喪失聽力。《命運》交響曲是在他完全喪失聽力的情況下創作的,面對不幸,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喉嚨”,譜下了音樂史上光輝的樂章,也奏響了人生的最強音。歷史上象貝多芬這樣勇敢抗爭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也是這樣的一位勇敢的和命運抗爭的典型例子。他曾這樣解釋他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着,以便不斷的去看它,不是不斷的去看這些文字,而是藉助這些躊躇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着的靈魂,看這靈魂的可能與大向”,到底他的這些文字是怎樣的體現出他的靈魂,讓我們一起進入課文,進入作者的內心,去獲得我們自己的體會。

二、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中國中。1969年去陝西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進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後,轉向寫作。1983年他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加入中國作協。代表作有小説《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務虛筆記》、散文《合歡樹》、《我與地壇》等。其中《務虛筆記》、《我與地壇》曾入選“九十年代十大經典作品”。他的作品一類是對知青生活的回憶和反思,另一類是對殘疾人命運的描摹。《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説獎。

三、檢查預習:

(一)給加點字注音:

剝蝕()柏樹( ) 恍惚( ) 雋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雋秀( )

(二)給加點字注音,並釋詞:

熨帖: 意藴:宿命: 恪守:

亙古不變:窸窸窣窣:

四、聽課文錄音

五、速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容,體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後兩部分要點。

明確:第一部分,寫古園風景、我的思緒。第二部分,寫對母親的追思,對母親生命的理解。

六、作業

1、熟記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悟

思考:

1、課文的題目是“我與地壇”,可課文除了寫自己,寫地壇之外,還寫到了什麼?(母親)

2、課文中第一處同時出現這三個要素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第一段:“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3、抽象概括貫穿全文的思路是什麼?

明確:全文的總體思路是:追尋,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尋,後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學生注意第一部分中這樣幾句話,“我一連幾小時……我為什麼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這卻不是……去窺看自己的心魂。”這實際是史鐵生在園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總體線索。也就是説,這就是史鐵生的“追尋”的“問題”,共三個:

第一個,我的身體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結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説,我該不該去死?

第二個,我為什麼要出生?

第三個,我應該怎樣活?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關於第三個問題。當作者對前兩個問題“想了好幾年”後終於想明白了,終於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感悟到“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的時候,實際已經找到答案了,已經對那“生”與“死”這兩個問題釋然了,解答了。最關鍵的問題是怎樣活下去?——為了什麼活下去?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活下去?怎樣面對冷酷、殘忍、不公平的命運。

這個問題是貫穿全文的核心問題。如果師生找準了這個關鍵的核心問題,那麼,就等於找到了一把解讀這篇佳作的“鑰匙”。可以説,如何面對命運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一)閲讀第一部分回答

1、作者來到古園,説:這古園彷彿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為什麼這麼説?(我對古園的深情,古園對我的意義)

2、“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這時候”指什麼時候?為什麼此時才是我該來的時候?(地壇褪去昔日的榮耀,盡顯滄桑時,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來了,與它相憐相惜)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圖”,這“意圖”指什麼?

明確:生命的暗示

4、“理解了地壇的意圖”的作者眼中的地壇有什麼樣的特點?

明確:荒蕪並不衰敗。“蜂兒、蟬蜕、螞蟻、瓢蟲、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課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則生存着,這顯然也給了作者以啟示,為了逃避來到這園子的作者是真真實實感受到了生命的湧動的。

5、課文中象這樣藴涵着對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寫還有什麼地方?如何理解?

明確:六個譬如。

肆意雕琢不能改變

身體殘疾精神不變

6、在園子中有了這麼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終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園中思考了哪些問題,得出了什麼結論?

明確:1、為什麼生;2、怎樣活。地壇幫他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則不是由他一個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寫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他的母親。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請同學概括

7、為什麼要“獨自”去?地壇可以給予作者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使作者要獨自去?用課文的原文回答。

明確:“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8、作者要想看見自己的身影,而且還是“總是”去?用原文的回答。(“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9、他到底怎麼了?他在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想要逃避?用原文的回答。(“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忽然殘廢了雙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擴展]如果同學們自己遇上了這樣的問題,會有怎樣的心情,會怎樣做呢?

10、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地壇”可以讓作者看見自己的身影呢?找出文中描寫地壇的部分。(略)

11、這樣的一個地壇給予了作者怎樣的“啟示”?用原文回答。(生是一個不可辯駁的問題,而死也不是一件急於求成的事。)

12、為什麼地壇可以給作者這樣的啟示?分別用原文和[擴展]自己的話結合前面的景物描寫回答。(“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地壇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蟲,他們並不在意自己的棲息地的荒蕪,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並且因為他們的存在倒時地壇不再衰敗。正是這些原本不引人注意的現象讓作者發現了原來不曾想過的樸素的道理。)

13、讀“剩下的……”一部分內容,體會作者寫出的園子帶給我的不盡的味道。

(這是以景寫味,感悟到的生命的意味、生存的意味,則在後文充分加以表現)

(二)閲讀課文景物描寫部分,討論:景物描寫的作用

景物描寫,第一,有襯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寂、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寫本身,實際上也是對“生命”對“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讀。請看這一段:“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園子裏去。”這不是寫出一種永恆嗎?

(三)小結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寫地壇,從自己與古園的`緣分寫到古園本身,寫到自己在這裏的思考以及從思考中得到的對生命的感悟。

作者講述在殘疾之初,自己悲痛欲絕的心情,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於一次又一次在死亡惡毒邊緣徘徊,然後偶然走進了那個與自己同樣荒蕪的園子。這座古園映照了作者內心的苦痛,理解作者迷茫的心情,也使作者從中受到生命的啟示。石門中的落日,寂靜卻安詳;高歌的雨燕,蒼涼卻又張揚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似乎講述着青春的童話。還有那些小昆蟲,那滿園子的草木,雖然生長在這落寞的原子裏,卻有着頑強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説:“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正是這不衰敗的原子,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引發他對生命的思考。

他思考了什麼?第一,我的身體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結束?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一,我的身體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結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為什麼要出生?第三,我應該怎樣生活?對前兩個問題,在這靜靜的原子裏,作者“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幾年”,最後終於想明白了,於是對生與死的問題也就釋然了。接下來,最關鍵的幾怎樣活下去,以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活下去。在這個問題上,原子裏的生命給了他啟示,他從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諦,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戰勝了消極頹廢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學的道路,堅定地邁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這部分描寫細緻,感受深刻,寫得深沉而令人新碎,執着而引發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三、作業

找到全本《我與地壇》,通讀全篇。抄寫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已刪節,見下),背誦,並在寫作中仿寫。

“如果以一天中的時間來對應四季,當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樂器來對應四季,我想春天應該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要是以這園子裏的聲響來對應四季呢?那麼,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着的鴿子的哨音,夏天是宂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頭的風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以園中的景物對應四季,春天是一徑時而蒼白時而黑潤的小路,時而明朗時而陰晦的天上搖盪着串串楊花;夏天是一條條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陰涼而爬滿了青苔的石階,階下有果皮,階上有半張被坐皺的報紙;秋天是一座青銅的大鐘,在園子的西北角上曾丟棄着一座很大的銅鐘,銅鐘與這園子一般年紀,渾身掛滿綠鏽,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幾隻羽毛蓬鬆的老麻雀。以心緒對應四季呢?晴天是卧病的季節,否則人們不易發覺春天的殘忍與渴望;夏天,情人們應該在這個季節裏失戀,不然就似乎對不起愛情;秋天是從外面買一棵盆花回家的時候,把花擱在闊別了的家中,並且打開窗户把陽光也放進屋裏,慢慢回憶慢慢整理一些發過黴的東西;冬天伴着火爐和書,一遍遍堅定不死的決心,寫一些並不發出的信。還可以用藝術形式對應四季,這樣春天就是一幅畫,夏天是一部長篇小説,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詩,冬天是一羣雕塑。以夢呢?以夢對應四季呢?春天是樹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細雨,秋天是細雨中的土地,冬天是乾淨的土地上的一隻孤零的煙斗。的,看似沉寂、荒涼、蕭瑟,卻內涵着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感,包孕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讓作者感受到時間的永恆魅力,時間的永恆和歷史的滄桑襯托出個人遭際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從反面使一個不幸的人得到解脱。知道了自己的最終歸宿,作者説: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既然誰也擺脱不了一死,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義,可是,一切的消極頹廢不是同樣也失去了意義嗎?上帝留給我們的,只有好好的活着。”

第三課時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

二、閲讀課文第二部分,體驗母愛。

(一)讀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親的愛的特點?

母愛深沉而不張揚,平凡得讓人熟視無睹。有誰能象史鐵生那樣用心體味母愛呢?更多的時候,母愛都是從我們身邊默默地流走,熟視無睹的我們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們沒有發現她,她當然毫無怨言,可是,對於我們來説,沒有體驗到母愛應該是多麼大的不幸呀!我們丟失了比金子還珍貴的東西。

(二)分組概括母親的形象

明確:2、3、8段。善解人意、疼愛、理解、體諒、寬容、痛苦、擔憂、驚恐、默默承受、堅忍、——

(三)思考討論

1、在(二)1段中,作者説“給母親出了一個難題”,你能具體説一下嗎?你曾無意中甚至説因為自己的所謂個性,所謂逆反心理故意竟給母親出過難題嗎?“難題”是哪些?體會其中的意味。用課文的原文回答。

明確: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擔心……她只是不知道……母親的善解人意,母親對兒子的疼愛、理解、體諒、寬容。對比以及後面的內容則表現母親在苦難面前的沉重、無助和默默支撐的忍耐。

2、母親是怎樣面對這樣的“難題”的?用原文回答。(“這苦難只好我來承擔”)

3、從母親對待“難題”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用課文的原詞組合回答。(一位疼愛兒子,而且能夠理解兒子的母親,是一位註定活得最苦的母親,是一位意志堅忍的母親)

4、這樣的一位母親給作者留下了什麼?用課文原文回答。(“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5、再回頭看看前面的那個“遺留”的問題,誰能給出他的答案?(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給了作者生存的啟示:要堅強的承受苦難,要堅忍的活下去。這正是回答作者“怎麼活?”的疑問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來寫母親的形象的?為什麼這樣寫?文中幾次出現“現在我才想到”、“許多年以後我才漸漸聽出”之類的話,表現的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並不是直接表現,而是通過自己心靈的對話,自問自思從我理解母親對我的愛展開。反覆寫表明對母親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徹心肺的悔恨與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文章更加動人。也更自然。

7、讀“有一回……”一段,體會其中的意味。

(以我的“設想”,描摹母親在痛苦、擔憂、驚恐、不安,默默承擔着苦難。我的設想與我的自責,表現了對母愛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讀懂了母愛,而讀者,也讀懂了作者)

8、作者與作家朋友談到學寫作的最初動機時,認為朋友的想法過於簡單天真了,聯繫作者發表第一篇小説後的想法,體會作者的情感。

明確:通過對比突出母愛的偉大,突出了母親苦難的命運,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誦讀第五段。這些蒼涼的文字來自心靈深處,沒有經歷過痛苦的人是寫不出這樣凝重蒼涼的文字的,也永遠感受不到在那蒼茫的底色下汩汩滾動的熱流。

9、作者讀懂了母愛,理解了母親的痛苦,也理解了母親的命運,體會到了強烈的愛與痛交織的情感,母親的命運給了作者什麼啟發?

明確:母親的愛、母親的意志、母親的命運、母親的苦難,讓我明白了生存的意義,生存的價值,也讓我在逆境中更堅強。

10、母親伴隨了作者對生命思考,在最後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請集體朗讀。

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11、[拓展]在這些“想到”的內容中,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的最後一句:“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有過母親的腳印”。我們怎麼來理解這些“腳印”“車轍”“我”“地壇”以及“母親”的關係?

明確:處處的腳印,也就是處處的關愛與牽掛。暗示出我的成長處處都離不開母親的啟發,就如同是地壇給予作者的生命的啟示一樣,在作者的心裏,母親已經和地壇融為了一體,和作者的堅忍果毅的生命融為了一體。

12、第二部分寫母親是為什麼?

明確:非常概括地説,寫母親,實際是寫“我”(史鐵生)對母親的“理解”,寫史鐵生對母親對待生命、對待命運的態度的“理解”。開始,史鐵生是不理解母親的,逐漸地,隨着思考的深入,隨着精神追尋的深入。精神閲歷的廣泛,隨着年齡的增加,史鐵生終於理解了母親,讀懂了母親。母親完全是在苦難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來,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有些人彷彿生來就是為了承受苦難,在苦難中默默地忍受着命運的重壓。也就是説,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三、小結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寫母親。他愛地壇,更愛自己的母親,尤其體會到母親的痛苦與無盡的關愛以後。

開始,尊重是不理解母親的,只是時時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運;等到他真正讀懂母親,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是要加倍的“以後,母親卻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他。於是就有了執着對母親重新認識,以及對母愛的更加細心的體察。

執着表達的對母親的愛是深重而沉痛的。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因為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忽然截癱的兒子,儘管她情願截癱的自己,可事實是無法改變的。於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無私的母愛包容着餓兒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兒子走出陰影。但是她終於沒等到。兒子成功之日,多麼渴望和母親一起分享。兒子第一次這樣為母親想,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於是,他又搖着輪椅來到這古園,他反覆地想,為什麼母親不再等兩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覆想着同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就像他當初反覆思考生命與死亡一樣。這時候,母親的苦難與偉大才在他心中“滲透得深徹”,而母親那艱難的命運,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鮮明而深刻”,從而使他對母愛有了更深的體會,對生活、對未來有了更深的思考。

四、拓展

(一)閲讀史鐵生《秋天的懷念》(文章見《考之韻》),進一步解讀母親。

(二)在讀完這篇文章後,同學們對“苦難”及“人生”又有什麼新的感悟呢?我們到底是為什麼而活?怎樣的活?

(三)聽歌曲(滿文軍《懂你》)進一步體會母愛。

五、作業

週末回家觀察父母的言行舉止,用心靈解讀父母的愛。模仿史鐵生的語言與風格,注重展示內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議論,把父愛或母愛用心靈記下來。

附:板書設計

地壇荒蕪、古舊、沉寂

一、寫“我”與地地壇坦蕩、新鮮、頑強

壇非同尋常的關係地壇給我啟迪、慰藉、生命

母親對兒子的關懷

二、寫“我”對母兒子對母愛的感悟

親的追憶和眷念“我‘對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母親的深深懷念

《我與地壇》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抓住文中的關鍵句,理解作者對生命的認識及母愛的偉大;

2、鑑賞精彩語段,體味作者對生命的珍愛以及對親情的感悟。

教學重點:

理解地壇和母親在作者頑強求索中的作用;解開“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

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作為殘疾人對生命的感悟及對生與死的思考,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珍愛。

教學手段:多媒體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課前我們先聽一段音樂,(播放音樂)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首雄渾凝重激越而有昂揚的《命運》交響曲是貝多芬在完全喪失了聽力的情況下創作的,歷史上象貝多芬這樣勇敢抗爭不公平命運的人很多,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張海迪、海倫·凱勒等等,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我與地壇》的作者史鐵生就是其中一個。(史鐵生圖片)

面對殘疾,史鐵生也曾一度彷徨苦悶,甚至想到了自殺,但最後還是面對困難,勇敢的活了下來,並拿起筆走上了中國文壇,他現為專業作家,中國作協會員,其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並在國外出版。從殘疾到成為一名專業作家,史鐵生經歷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他的散文《我與地壇》,理解他對生命、對人生意義的感悟。對生命展開思考,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有時我們需要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在課堂上能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二、講析第一部分

1、史鐵生對生死的感悟,是和一個特殊的環境聯繫在一起的,那就是得無獨厚的地壇。(出示地壇圖片)

地壇是明清時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神聖而莊嚴,有四百多年的輝煌與榮耀,然而現在的地壇是一幅什麼模樣呢?課文第一部分的第三段進行了描寫,請同學們聽讀後回答:對地壇特徵的描寫要抓住哪幾個關鍵詞?

2、(聽讀)學生回答,出示板書:、剝蝕、淡褪 坍圮 散落

3、這樣的地壇給了你什麼感覺?

學生回答後板書:荒蕪

4、那麼此時“我”的精神狀態是怎樣的?為什麼?請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

學生回答後出示板書:失魂落魄 殘廢

5、提問:現在,請同學來説“我”為什麼喜歡去地壇?

學生回答,提示小結,曾經莊嚴神聖的地壇被人們遺忘了,雙腿殘廢的“我”似乎也被世間遺棄了,史鐵生看着這同樣命運的地壇,似乎找到了一個可以排遣鬱悶的地方,很快地,他消極頹喪的精神狀態和荒園融為一體。

6、當史鐵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地壇中時,他開始專注於這裏的一草一木,昆蟲雨露,下面請聽我朗讀第五段中的景物描寫後回答:此時在地壇裏除了荒蕪冷落,他還看到了什麼?

(範讀,回答後板書)不衰敗

7、荒蕪但並不衰敗的地壇給了史鐵生怎樣的啟示?請同學們討論後回答。

8、評價學生回答後小結:地壇裏的小昆蟲和構成昆蟲生長背景的草木,他們全都很卑微,可它們不都是在按照自已的方式和自然法則生存着嗎?它們並不在意自已棲息地的“荒蕪”,正是有了它們的存在,反而使這裏不再“衰敗”,毫無疑問,正是它們讓作者發現了原先不曾想過的樸素道理:生,不由自己決定;死,也不該由自己決定,有權決定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則。即使我已經殘廢了,我也要直面現實,珍愛生命。這也是作者從中感悟的人生真諦。

板書:直面現實,珍愛生命

9、解讀自然,由此解讀了生命,文中象這樣藴含對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寫還有,請同學們齊讀這部分的最後一段,然後,把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句子勾畫出來,進行品讀。

10、請一位同學讀出你喜歡的句子。

11、汪國真曾説:“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那麼從這些句子中我們能看出作者的心情如何以及他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什麼變化?

12、學生回答後小結:夕陽的燦爛,雨燕的高歌,蒼黑的古柏,還有不期而至的暴雨、靜美的落葉,所有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人生應該有所作為的信念。此時,地壇,已不再是一般的人文景觀,它已經進入了史鐵生的生活或者反過來説,史鐵生在他的精神家園裏完成了他對人生的第一次思索:直面現實,珍愛生命。

三、講析第二部分:

1、在課文的第二部分,地壇從我們的眼前退卻,漸漸淡化為一個背景,成為人物活動的場所,而我們眼前更加清晰地浮現一個偉大的形象,——母親。請同學們跳讀第二部分,概括母親的形象。

學生回答後板書:苦難 頑強

2、母親的苦難何在?

(1)兒子殘疾“母以子貴”不幸。

(2)兒子不理解母親,發脾氣,她得默默承受。

(3)他得以自己的微笑來化解兒子的痛苦。

3 苦難而頑強的母親給了我什麼生活的啟示?

學生回答後板書:直面痛苦 追求幸福

4、可是史鐵生並不是一開始就理解母親,從這段《秋天的懷念》我們也可以看出,(出示圖片)逐漸的,隨着思考的深入,精神閲歷的廣泛,史鐵生終於理解了母親,讀懂了母親,母親完全是在苦難的折磨中度完了自已的一生。母親以他的的活法,無言地告訴了我應該以堅韌的意志直面艱難的命運,以深沉的愛關注痛苦的人生。可惜“我”直到母親因病去世後才隱隱感覺到了心裏的失落。下面請聽一段史鐵生的內心獨白。

(範讀相關文字)

母親已經走了,再也不會回來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留給作者的只是無盡的追悔與哀怨。

5、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滿文軍的《懂你》。

6、你們喜歡這首歌嗎? 為什麼?(歌詞、旋律、鏡頭)

7、如果你是導演,你要為史鐵生和他母親拍這首歌的MTV,你會選取他們生活中的哪些鏡頭來祭奠這位偉大而苦難的母親?請同學們討論後回答。

8、小結:“我”去地壇,母親送,“我”在地壇,母親憂,我久在地壇,母親找,這一組組感人至深的鏡頭,讓我們真切地感悟到了母親深沉的愛以及在“我”終於讀懂了母親後痛徹心肺的悔恨和無法彌補的遺憾。所以我希望在你們今後的生活中,千萬別再留這種遺憾。

四、全文小結:

其實,生命就是這樣,一個不斷超越自身侷限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是一樣,在這過程中,我們遭遇痛苦,超越侷限,從而感受幸福。

《我與地壇》教案 篇五

【導言】

《我與地壇》第二部分也很精彩,教育意義更好,但太長,也不易抓住重點,如果面面俱到,吃力不討好;如果蜻蜓點水或放羊,會損傷甚至喪失其文學價值與教育價值。我在教學中設置了一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來交流感受。學生踴躍發言,既抓住了重點,又鍛鍊了能力。

【實錄】

師:史鐵生開始以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後來才明白,母親比自己更不幸,我們閲讀第二部分,找出哪一段的哪一句話寫母親的不幸最有分量?並説出你的理由。

生1:第三段第一句話:“有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麼事又返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這句話通過細節描寫,以小見大地寫出了母親內心深深的痛苦。

生2:第三段的“當我不在家裏的那些漫長的時間,她是怎樣心神不定坐卧難寧,兼着痛苦與驚恐與一個母親最低限度的祈求。”這裏用多個詞語充分地寫出了母親的不幸。

生3:第三段“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忽然截癱了的兒子……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情願自己截癱,可無法替代;為了兒子能活下去,自己寧願去死,可是卻無法保證為兒子找到一條幸福的活路,豈不是不幸之極?

生4:第五段“莫非她來此世上只是為了替兒子擔憂,卻不該分享我的一點點快樂?她匆匆離我去時才只有四十九呀!”母親的痛苦不用我再説了。

生5:第五段“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上帝都認為她苦啊。

生6:“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兒子再不幸,母親的不幸都是加倍的,對比中更能寫出母親的不幸。

師:説得很好。齊讀“那時——”

師:還有不同的看法嗎?

生7:第八段“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着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視力不好的母親,像尋找海上的一條船一樣尋找兒子,還不想讓兒子發覺,兒子卻躲避着母親,這樣的母親多麼不幸!

生8:末段“我放下書,想,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萬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非常含蓄地寫出了母親的不幸是言之不盡的。

師:好。齊讀“我放下書——”

師:有這麼多答案,哪一個是最佳答案?

學生七嘴八舌。

師: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能説哪一個絕對最佳。老師選的是“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我的看法和剛才的同學説法是一樣的:對比中更能寫出母親的不幸。你畫一座山,想突出其高大,單是畫山,畫滿屋子,也不如在一張畫紙上用一個小人來襯托,顯得更高大。寫什麼,注意正面寫,還要從側面烘托,或者找個陪襯。

【後記】本片斷的教學思路來自於一個學生的作文《子女的不幸在父母那兒是加倍的》,學生的一篇考場作文,非常真實、感人地寫了她的母親。我一看標題,首先一驚:學生怎麼提煉得這麼好,而我自己怎麼就沒有抓住呢?於是在新的一輪教學中,我首先便想到了這個思路。

高一語文《我與地壇》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 殘疾後 在地壇的啟示下對生命產生 新理解、新感悟的歷程。

2、理解母 愛的深沉偉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綿密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難點]

1、體會作者筆下地壇寧靜肅穆、生機盎然的美。

2、咀嚼母愛對我的影響,體悟母親與地壇之間的同構性。

[教學設想]

這是一片課內自讀文,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速讀把握文章概要,通過細讀與反覆吟誦重要語段體味語言的深沉綿密和領會思想的深邃。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

人的生命異常脆弱,當病痛、殘疾猝不及防地降臨,命運殘酷地捉弄,人的身體、心理、精神都陷入無盡的痛苦、無奈與無助之中。當史鐵生以自己對世界獨有的感覺、體悟、認知為基礎,對生命存在進行本真的思索和審美的觀照時,“我”以外的世界就成為我的世界--獨語的世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史鐵生內心深處的世界,用心靈去丈量他從痛苦之中掙扎而出的腳步。

二、速讀--帶問題迅速閲讀課文第一部分,篩選信息,並歸納。

問題1:“我”進入地壇時的精神狀態如何?

頹廢、迷惘

指導:“ 兩條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問題2、當時作者在地壇裏思考着什麼問題?結果如何?

他在想人為什麼要出生,現在是否應該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問題。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給人的一個事實,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會死亡,不必着急。從此,他擺脱了自殺的念頭,走出了死亡的陰影。

指導:

“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麼要出生。”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這卻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夠解決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終生的魔鬼或戀人。”

三、詳讀--地壇是如何幫助作者走出困境的?從課文的景物描寫中體會地壇對作者的影響。

1、“四百多年裏,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坍記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那時,太陽循着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地壇在等待“我”來臨的四百多年裏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滅了身上的浮華與光芒,讓生命 顯露出 本真的模樣,以便讓“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園的時候, 讓“我”看見那亙古不變的夕陽,讓我在滿園沉靜中 看到時間、認識自己。

2、“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幹上留着一隻蟬蜕,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園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長弄出的響動,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壇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於它的歡樂、悲傷及情趣,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無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樂促使“我”認識到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當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羣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麼、然後又都到哪兒去了;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鬱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風忽至,再有--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卧,滿園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壇在不斷地變化中顯現出永恆的一面,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恆。儘管十五年來隨着旅遊業的發展,地壇不斷地被不懂其價值的人雕琢、破壞,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個細微處滲透出來,直達人內心的深處。無論的賦予萬物生機的太陽,還是一羣高歌的雨燕;無論是孩子的腳印,還是默默佇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風忽至時落葉的歌舞與氣息都深深地打動 “我”;最博大與最纖細,最沉靜與最輕盈,最古老與最年輕,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屬於自己的身影; 地壇上不斷上演着季節的 離去與來臨;所有這一切都鑑證了生命本身的律動的真實。

四、研讀--作者説“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説我家離地壇很近。”兩句話有什麼區別?

地壇離我家很近:以“我家”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地壇。

我家離地壇很近:以“地壇”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變化實質上表現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態 進行,自然是以家為中心。二十歲時突至的殘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轉直下,他為了排解內心的苦悶與困惑,來到地壇,又在地壇的啟示下完成了他對生命的新認識,樹立起自己的生命觀、世界觀,從而得到了獲得全新的生命。此時,地壇已經成為他精神的家園,靈魂棲息的所在。

五、自由輕讀文中景物描寫部分,想象當時的情境,感受地壇在 沉寂、荒涼、蕭瑟的表面下藴藏着的那種醇厚、沉靜、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六、作業

1、抄寫文中景物描寫部分和作者對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跡工整、書寫規範,晚自習下課前上交。

2、預習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關於母親心理活動的語句。

⑵作者對母親的態度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用幻燈片或可見表現效果較好)

我與地壇 史鐵生

去雕飾 琉璃剝蝕硃紅淡褪

突然殘廢 高牆坍圮玉砌雕欄散落

陷入人生困境

顯本真 老柏樹愈見蒼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蕩

生存還是死亡 生命自有 蜂兒、螞蟻、瓢蟲自得其樂 情趣 蟬蜕、露水、草木各顯其美

永恆之景 生命永恆 太陽、雨燕

成為心靈家園 之美 孩子的腳印、蒼翠的古柏

夏雨的氣息、秋葉的味道

第 二 課 時

一、導入

史鐵生在觀察與反省個人的遭遇後,漸漸看清了生命個體中必然的真相: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當他在獲得頓悟之後,就逐漸地將眼光投射到他身邊的人上。此時,他發現其實母親所承受的苦難是自己的雙倍;他發現母親的愛原來一直像空氣一樣瀰漫在他的周圍,供給他呼吸,而他卻毫無知覺。

二、體味母親的“苦”

1、請大家找出並輕讀母親的心理活動 。(檢查預習)

“她知道我心裏的苦悶,知道不該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裏結果會更糟,但她又擔心我一個人在那荒僻的園子裏整天都想些什麼。”

“母親知道有些事不宜問,便猶猶豫豫地想問而終於不敢問,因為她自己心裏也沒有答案。她料想我不會願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從未這樣要求過,她知道得給我一點獨處的時間,得有這樣一段過程。她只是不知道這過程得要多久,和這過程的盡頭究竟是什麼。”

“……,反正我不能不讓他出去,未來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園子裏出了什麼事,這苦難也只好我來承擔。”

“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着,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2、為什麼作者要説“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她理解兒子,知道在這種時候應該讓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裏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 兒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驚擾兒子。但是 出於一個母親對孩子本能的、刻骨銘心的愛,她又無法不為兒子的生命擔憂,她幾乎是整日整夜處在痛苦、驚恐當中。只要兒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寧坐卧難安;當兒子回家後,她想問兒子內心的想法到底怎樣,有什麼打算,卻又害怕增加兒子的壓力而終於不敢問。同時,她還希望兒子能夠找到一條實現個人價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內心一直被這種矛盾反覆糾纏而痛苦萬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親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還要承受不能將這種痛苦現於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隨時準備接受兒子自殺的噩耗,還要想兒子今後的人生道路該怎樣走。因此,作者説“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三、體會" ;我“的懂得與後悔。

1、早先的時候,我對母親的愛是什麼態度?找出文中相應的語句。

⑴”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想,他被命運擊 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兒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來不及為母親想,甚至來不及體會到母親的痛苦。 此處用”她的兒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稱替換了第一人稱,採用了一種遠觀的態度,表現了對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裏,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沒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我再抬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我單是無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沒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裏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經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決意不喊她--但這絕不是小時候的捉迷藏,這也許是出於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

母親很為我擔心,但她又不想驚擾兒子,所以她在兒子面前從來不表現出自己的擔憂。當她在家遲遲等不到兒子,就來園子裏找。找不到兒子時,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兒子,她又剋制住自己內心想讓兒子回家的衝動,悄悄地離開。而”我“,出於倔強、羞澀等複雜的原因,躲着母親,拒絕與母親的交流。母親懂得兒子的心理,兒子卻不能體諒、迴應母親的心,等到自己能 懂得母親的時候,卻已經來不及了。(輕聲齊讀劃線部分)

2、我從事寫作與母親有什麼關係?

”回想自己最初寫小説的動機,雖不似這位朋友的那般單純,但如他一樣的願望(指想讓母親驕傲)我也有,且一經細想,發現這願望也在全部動機中佔了很大比重。“

” 在我的頭一篇小説發表的時候,在我的小説第一次獲獎的那些日子裏,我真是多麼希望我的母親還活着。“

為了讓母親驕傲,想讓母親能夠分享自己的快樂,是母親能因我而感到幸福。這是”我“感受到了母親生命的沉重與痛苦,希望能夠給她帶來一點亮色作為微薄的回報。而母親則是希望我能夠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無論是寫作或者幹別的什麼,都應該踏實而不張揚,以堅忍的意志面對艱難的命運。

3、文中記錄了母親離去後,我搖着輪椅在園中度過的一天,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寫?

” 搖着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着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牆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後,又是烏兒歸巢的傍晚,我心裏只默唸着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捱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後再漸漸浮起月光,心裏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

從清晨到白晝,從午後到傍晚,從日沒到月升, ”我“走遍了這院子的每一個角落 ,一切都像往常一樣,但是母親卻已經離開了”我“,一切都不曾改變,但母親卻永遠不會再來找”我“了。”我“的內心充滿了失落與惆悵,正如當初母親尋找”我“時的焦灼與茫然。到此時”我“已經真正懂得母親 那份真摯、深沉、毫不張揚的愛對”我“來説有多麼重要。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四、輕讀這部分的最後一段,仔細品味最後一句話的深情。

”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這句 形象地表現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進步中都凝聚着母親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裏,都走不出母親的心。母親的關愛像一顆會發芽的種子,不知不覺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後 潛滋暗長。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靈才突然發現,母親的愛原來已經長成了一棵蒼翠的松柏,一直為”我“遮風擋雨。”我“在此時的頓悟與這一部分的首段”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遙相呼應,完成了作者對母愛的詮釋。

五、作業

1、閲讀《課外讀本》中《我與地壇》的其餘部分,並且抄寫第三部分。

2、讀完《我與地壇》全文後試回答:經常來地壇的都有哪些人,他們為什麼來地壇?

3、發展性作業:比較地壇與母親的異同點,並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找出”地--母"的根源。

理解兒子 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

母親 擔憂卻不敢表現 希望讓母親驕傲(不自覺) 兒子

再也熬不住了 懂得母親,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