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班故事教案(精選6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15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6篇《中班故事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中班故事教案》相關的範文。

中班故事教案(精選6篇)

篇1:中班故事教案

一、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需要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發展起來,需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真實、有趣的環境,讓幼兒想説、敢説、喜歡説。本次活動意在通過採用幼兒都喜歡的手指遊戲作為引子,將手指遊戲和故事講述相結合,在調動幼兒興趣的基礎上運用手指遊戲做出不同的形狀,再由教師通過語言進行環境創設,由幼兒選擇感興趣的動物進行編故事,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意願,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手指遊戲,創造出各種形象.並能用完整的語言流利、完整的表達。

2.幼兒願意參與手指編故事的活動,能較完整地敍述自己創編的故事。

3.培養小組合作意識,並學會安靜傾聽故事。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三、活動準備: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能用手指模仿出不同的動物。

2、物質準備:故事準備《路上的大石頭》,手指遊戲四、活動重難點;重點:幼兒能夠理解教師發出的指令,跟隨教師進行手指遊戲創編故事。

難點:幼兒能夠安靜的傾聽他人的説話並能夠大聲的在幼兒面前講述自己的故事。

五、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玩手指遊戲,進入活動。

一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毛毛蟲,兩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小白兔,三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小花貓,四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小烏龜,五根手指頭,變呀變呀變,變成小鳥飛,提問:

(1)我們的手指遊戲中出現了那些動物?我們的手指真神奇,可以變出各種動物,寶寶們可要充分用自己的小腦袋想想我們的手指能變出什麼動物喲。好了接下來先看老師怎麼做,小朋友們認真看。

(2)寶寶們注意看:老師的手指會説話,你們看,是什麼意思?像什麼?(像小棒、像辮子……)(3)變變變(兩根手指),像什麼?(像剪刀、像燕子尾巴、像小雞嘴巴……)(4)變變變(兩手合成空心圓),像什麼?(像房子、像桃子、像一串葡萄……)(5)老師做了這麼多手勢.你會做什麼手勢呢?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

(6)誰願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

2.手指講故事。

(1)手指會變出各種東西,它還會講故事呢。教師表演手指故事。(小白兔蹦蹦跳跳走來了,看見一塊石頭,從石頭上跳了過去。小鴨子呷呷叫着走來了,看見石頭.從石頭邊繞了過去。小山羊高高興興地走來了,它沒有看到石頭,撞了一下,摔了個大跟頭.它爬了起來,一瘸一拐地走了。)(2)小手講的故事好看嗎?大家一起再來看看,邊看邊學一學,再想想小手講的是什麼故事。(幼兒先模仿教師用手指遊戲講故事,教師有必要將動作拆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3)大家一起做一做、説一説小手講的故事,還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兒討論,教師巡迴指導)(4)整理故事,請個別幼兒説一説。

(5)誰願意來表演,聲音要響亮。(小朋友邊表演邊説。)(6)有沒有小朋友一起表演的。(請兩名幼兒一起表演。)3.創編手指故事。

(1)還有誰會碰到這塊大石頭?他們又是怎麼做的呢?請你用手指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請大家來猜一猜。(小組討論)。

(2)誰願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我們一起來猜猜你表演的是什麼意思?

(3)那這塊大石頭如果一直都在路上擋着怎麼辦呢?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怎麼做?

4.完整地表演手指故事。

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整的表演手指故事《路上的大石頭》

六、活動延伸:幼兒在活動過後嘗試用手指遊戲自己創編故事,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做手指遊戲,和爸爸媽媽進行手指故事遊戲。

七、活動反思:本次活動需要充分發揮幼兒的興趣和自主性,更需要教師對整個活動的把控能力,要充分發揮以幼兒為主體的特點,活動要以幼兒為中心,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敢説、想説、能傾聽。將手指遊戲運用到講述活動中也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產生興趣,活動內容也較為豐富,符合教師和幼兒寓教於樂,寓學於樂。但是活動中由於自己對活動過程有遺忘,導致目標三沒有達成,因此在活動之前應該多準備充分,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朱周宇:體驗式教學模式,藉助肢體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符合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教師引導得當,幼兒對故事創編具有濃厚的興趣,目標三安靜聽故事沒有在活動過程中體現王其煥:優:手指遊戲導入自然,整個活動緊扣主題;缺點:內容不熟悉,導致整個活動流程不清晰,活動亮點凸顯不出來,故事不連貫(內容不熟悉是最低級的問題,但也是最要命的問題,所以要重視)高梅:手指遊戲經驗導入,幼兒更喜歡動手參與進來。讓幼兒自己用手指編動作。講故事(讓個別幼兒起來邊複述故事邊做動作),能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自己改編一個故事帶遊幼兒複習之前的手指遊戲,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整個活動過程都保持着興趣。

蔣雯麗:手指遊戲經驗導入,新穎有趣;讓幼兒自己創編,拓展其思維;活動目標3沒有體現,活動過程中有些環節不流暢。

吳倩:手指謠導入(經驗導入),故事有趣形象,新穎,沒有體現安靜聽故事王亞穎:手指謠導入(經驗導入),故事有趣形象,新穎,沒有體現安靜聽故事餘婷:手指謠導入,引起幼兒興趣,引出主題手指,通過提問,引起幼兒積極思考,發揮想象力,,目標三沒有強調安靜的聽故事,用手勢,引出用手勢講故事,新穎有吸引力

活動反思:

篇2:中班故事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真實的“愛的故事”的分享交流,體驗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幫助幼兒正確理解爸爸、媽媽對孩子表達愛的方式。

2、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聽爸爸、媽媽講小寶寶的故事;

物質準備:創設分享交流的環境,提供幼兒表證的實物及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境討論

1.邊聽邊回憶小朋友想念陳老師時,錄下的感人的話。

提問:這些話是誰説的?為什麼要説這些話?

2.教師講述《陳老師愛寶寶》的故事。

插問:(1)寶寶這麼小,為什麼就説他“做夜班?”(2)陳老師和寶寶的爸爸到底愛不愛寶寶?你們是怎麼着出來的?3.小結:陳老師和寶寶的爸爸都是愛寶寶的,愛的方式是不同的,是各種各樣的。

二、交流體驗

1.啟發幼兒自述故事

剛才你們都説陳老師和寶寶的爸爸是很愛寶寶的,你們的眼睛也很亮,你們也有許多爸爸、媽媽愛你們的事情,你們可以講給大家聽聽嗎?

2.在師生共同的交流中,幫助幼兒理解父母不同的愛的方式

(1)夏一帆的故事--“腳腫了,媽媽哭了”

插問:

①帆帆有脱鞋子的壞習慣,猜猜媽媽是怎麼做的?為什麼?②媽媽為什麼會哭?③夏一帆的媽媽愛不愛他?(幼兒小結)

(2)倪品故事--“我的肚臍”

提問:你從哪裏看出來媽媽是很愛他的?

(3)沈佳依的故事--“我一直喜歡到鐵軌上去兜一圈”

插問:

①爸爸是怎麼做的?②為什麼爸爸不帶她去公園、超市玩,而帶她去看鐵軌呢?③説明沈佳依的爸爸是個怎樣的人?(師生共同小結)

(4)朱健寧的故事--“杯子寶寶,我再也不扔你了”

插問:

①爸爸、媽媽罵你,打你時,心裏怎麼想?②爸爸、媽媽心急了,是不是就不愛孩子了?為什麼?(幼兒結合自身經驗重點討論)③現在寧寧扔杯子的壞習慣有沒有改掉呢?是怎麼會改掉的?④寧寧應該感謝誰?為什麼?(幼兒小結)

3.總結歸納

老師聽了你們的故事,真感動。你們的爸爸、媽媽確實是很愛你們的,而且不同的爸爸、媽媽,用了不同的愛孩子的方法。你們的眼睛也真亮,爸爸、媽媽的愛都被你們發現了,以後老師還跟小朋友一起學學怎麼樣來愛爸爸、媽媽,好嗎?

三、師生互動(激發愛的願望)

你們看誰來了?(音樂響起)

1.陳老師以愛的神態抱着寶寶步人孩子們中間,讓幼兒感受母親愛孩子的情感。

2.師生交流:

(1)小朋友你們想我嗎?我的寶寶可愛嗎?

(2)老師,這麼小的寶寶你是怎麼愛他的?

(3)你們來抱抱他,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怎麼愛他

7.中班語言魯班的故事教案

魯班的故事(社會)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魯班善於觀察、敢於嘗試的人物形象特徵。

2、產生向魯班學習的願望,懂得從小就要發現問題,多提問題,多動腦筋,才能變得更聰明。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重難點:欣賞故事,感受魯班善於觀察、敢於嘗試的人物形象特徵。

準備:

1、掛圖《魯班造鋸》、小鋸子一把。

2、收集魯班圖畫書供幼兒欣賞。

活動過程:

一、出示鋸子,激發幼兒興趣:

1、提問:你們見過這種工具嗎?它叫什麼?有什麼作用?

2、教師小結:這種工具叫鋸子,它是木匠專門用來鋸木頭等一些東西的。

3、過渡:那鋸子是誰發明的呢?老師還有一個故事呢!

二、欣賞故事,感受魯班善於觀察、敢於嘗試的人物形象特徵:

1、欣賞《魯班造鋸》的故事,知道鋸子的由來:

(1)教師生動地講述故事。

(2)提問,引發幼兒思考:魯班怎麼會把鋸子做成這種模樣的?

(3)教師小結:魯班善於觀察周圍的東西,他發現了野草葉子周圍的小齒,他就在野草葉子的啟發下經過反覆的研究發明了鋸子。

2、欣賞《魯班造鋸》的故事,知道傘的由來:

(1)教師出謎語:“遠看像座亭,近看沒有窗,上邊直流水,下邊有人行”。鼓勵幼兒猜出謎底。(傘)

(2)教師講述故事《魯班造傘》,幼兒觀察圖片:

師:你們知道我國第一把傘是誰發明的嗎?請聽故事《魯班造傘》。

(3)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a、沒有傘人們出門會怎麼樣?

b、魯班看見孩子們頭上頂着荷葉,想到了什麼?回家做了什麼?

c、人們誇獎魯班,魯班滿意嗎?他又是怎麼做的?最後魯班造出了怎樣的傘?

D、聽了兩個故事,你覺得魯班是個怎樣的人?

三、鼓勵幼兒介紹魯班及他的有關發明:

1、幼兒拿出收集的資料互相交流。

2、個別幼兒介紹。

3、教師小結:魯班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木工。他發明了曲尺、劇、打鑽孔、墨斗等一套木工使用的工具,創造了攻城的雲梯,水戰的鈎強和滑翔的木鵲等,他被木工尊為“祖師”。

4、鼓勵小朋友要向魯班學習,從小愛動腦筋,多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還要多動手做做,試試。

延伸:在科學區投放電池、燈泡、滑輪等材料工幼兒探索。

8.中班語言尾巴的故事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局部事物的觀察力。

2、知道動物尾巴的功用,會用短句描述。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閲讀的習慣,激發閲讀興趣。

活動準備

掛圖、故事《蒼蠅借尾巴》、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森林裏住着許多的動物,你們知道有哪些動物嗎?

(二)看尾巴辨動物你們知道那麼多的動物,今天老師就要來考考你們。出示圖片,看尾巴猜動物。(將對應的圖片出示給幼兒)。

(三)故事《蒼蠅借尾巴》許多動物都有尾巴,那麼動物的尾巴有什麼用呢?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個關於尾巴的故事。故事後提問:蒼蠅問哪些動物借了尾巴?他們的尾巴都有什麼用?

(四)説説尾巴的功用

1、幼兒討論圖中動物尾巴的功用。

2、説一説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尾巴的功用。

3、幼兒閲讀圖書,與同伴講一講動物尾巴的用處。

(五)延伸:與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還有哪些動物的尾巴與別的動物不一樣。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我通過猜一猜的方法,讓孩子來猜一猜這是誰的尾巴,孩子們興趣很高。接下來我出示了多媒體課件與孩子們進行互動遊戲,幼兒們通過幫小動物們找尾巴,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尾巴的一些特徵,這不僅培養了幼兒對局部事物的觀察力也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接着我嘗試了填表格的形式讓孩子瞭解尾巴的作用。由於孩子們對填表格的形式較少接觸,所以在活動的開始顯得較為陌生,但是孩子們填對了一種作用後,後面的過程都顯得興趣十足。

篇3:中班故事教案

活動目標:

1.瞭解中國“小年”的傳説及由來,對傳統文化故事感興趣。

2.體驗具有濃烈中國特色的繪本美。

3.感受繪本的趣味性,能夠根據情節猜測故事的發展。

活動準備:

1.生活經驗準備:對於過年有一定的情感體驗。

2.物質材料準備:PPT;小年民俗視頻。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發討論。

1.引導語:圖片上的人們正在慶祝什麼節日呢?

小結:他們正在慶祝春節,也就是我們常説的過年。

2.引導語:過年前我們會和爸爸媽媽一起打掃衞生,爺爺奶奶們還會準備一些好吃的東西放在廚房灶台邊,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小結:這些都是為了小年準備的,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什麼是小年吧!

二、繪本展示,瞭解“小年”。

1.引發幼兒猜想故事的發展。

2.引導語:小朋友們知道了什麼是小年了嗎?這個民間故事説的就是小年的由來,雖然並不是真的,但令這個節日顯得更加生動了。

三、結合視頻,深入感知。

1.引導語:關於小年,中國人在這一天還會做些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跟着視頻瞭解一下吧!

小結:小年一過,意味着春節就要來了,不論是小年還是春節都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令我們的生活更有儀式感,也傳遞了我們的情感和祝福。

活動延伸:

1.家園共育:和爸爸媽媽們一起分享小年的故事吧!

篇4:中班故事教案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趣和角色情緒的變化。

2、將前後膽小先生遇到老鼠的不同表現進行對比。

3、懂得遇到困難不害怕,培養勇敢的品質。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謎語PPT

三、活動重難點

體會故事中角色前後情緒的變化

四、活動過程

A活動開始

教師用謎語導入課堂內容,激起幼兒的好奇心

謎語

------老鼠

B活動展開

1教師首先完整的給幼兒講述故事,讓其感受角色情緒的變化

2剛才小朋友已經聽完故事內容了,現在請小朋友給我們説説剛開始的膽小先生和老鼠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3最後的時候,膽小先生又和小老鼠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可以讓幼兒用語言或者用肢體來表示)

4在幼兒的初步理解基礎上,教師在逐一播放ppt,讓幼兒看圖表達,增加幼兒的理解的深度

5在第二次的基礎上,導出前後膽小先生的心理特點,將其做一個詳細的對比

(膽小勇敢)

C活動結束

教師總結

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小朋友要學會遇到事情不要怕,一定要勇敢,爭做勇敢小武士

六.活動和延伸

可以在表演區投放故事中角色的頭飾等物品,讓幼兒分角色表演

活動反思

在以往的故事教學中,總是講一遍故事問幾個問題,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幼兒記憶,理解故事內容上,對故事的內涵,幼兒聽故事的感受很少顧及。本次活動突破了傳統的語言教學模式,從情感入手,緊抓了故事中膽小先生的內心變化、故事奇特的構思兩個方面展開討論,突出重點,抓住主要問題激發幼兒積極思維,大膽表達。通過討論和遷移,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對文學作品的朦朧感知,得到了梳理與提高。在孩子的表達中把活動推想了高潮。在活動中,教具的使用也很有創意,採用圍裙劇的形式,幼兒興趣濃厚,至始至終注意力集中,興致勃勃,積極主動參與,很好地把握了作品的內涵,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篇5:中班故事教案

活動目標:

1、產生了解不同行業的願望,知道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2、能向同伴介紹爸爸媽媽的職業和工作特點。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爸爸圖片,作為講述的角色道具。

2、幼兒帶來代表爸爸、媽媽工作特點的物品一件,曾向爸爸媽媽瞭解過他們從事的工作。

活動過程:

一、聽聽爸爸的故事T:今天,我們這兒來了一位爸爸,這個爸爸可厲害啦!你們知道他是幹什麼的嗎?我們一起來聽聽。(教師邊出示角色形象“爸爸”,邊講述有關爸爸的故事)T:你們現在知道這個爸爸是幹什麼的嗎?

你是怎麼聽出來的?交警叔叔的工作是什麼啊?他需要穿怎樣的衣服上班呢?

T: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他都堅守崗位,指揮着馬路上的行人和車輛。如果沒有他們,會怎麼樣啊?

二、説説我帶來的故事

1、T:我們小朋友都帶來了爸爸或媽媽工作時經常用到的東西,請幾個小朋友來講講爸爸媽媽的故事吧!

2、T:接下來我們來玩個遊戲,好不好!

我們請一個小朋友展示自己從家裏帶來的物品,其他的小朋友來猜猜他的爸爸或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

3、T: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爸爸媽媽工作時候的樣子。

我請模仿的像的小朋友到上面來做。

三、活動延伸

1、T:剛剛我們講了爸爸媽媽的職業,現在老師就要請小朋友把我們爸爸的高大的形象畫在紙上。

2、T:我們可以把爸爸工作時的樣子畫下來。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篇6:中班故事教案

活動目標:

1、在有困難時能進行語言求助。

2、激發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胸飾魔法場景,配班教師扮演魔法師

活動重點:

學説“請你我。”能力弱的幼兒學説“我。”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小蝌蚪水裏遊,搖搖尾巴點點頭,媽媽、媽媽在哪裏,寶寶找你不停留。”(念兒歌進場)

“咦?媽媽是誰呀?我們去找找吧!”

二、過程

1、教授咒語“請你我!”,並講解遊戲規則。

“找媽媽的路可不好走,有三道魔法門,要從門裏的魔法師手上拿到媽媽的畫像,可是想通過魔法門要先學會一句咒語‘請你我!’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通過三道魔法門拿到三張圖畫拼在一起就能看見媽媽啦!準備好了嗎?出發”

2、教師引導幼兒遊戲

第一道門:請幼兒一起説,並引導幼兒説出想什麼忙。

第二道門:請部分幼兒一起説,並引導幼兒説謝謝。

第三道門:請個別幼兒説,並繼續引導幼兒説謝謝。

3、拼圖

“三張圖片都拿到了,我們真是一羣能幹的小蝌蚪,現在把圖片拼起來看看我們的媽媽是誰”“看!她是誰?”(幼兒回答)

“對,原來我們的媽媽就是能幹的小青蛙。”

三、結束

“我們是一羣能幹的小蝌蚪,能在有困難的時候請人忙。現在我們一起去媽媽那裏吧!”(念兒歌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