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63W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精品多篇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內容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56~58頁《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操作活動中,經歷直觀認識角的過程,知道角的大小與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2.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學會畫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長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或生活物品中找到角,激發學生對角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難點

理解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大三角板、圓形紙、活動角。

學生準備:學具袋(內有小棒若干根、吸管、圓形紙、20釐米長的線繩一條)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去數學的圖形王國裏走一走,看看在那裏能學到什麼新知識,獲得什麼新本領,好不好?

(課的引入抓住了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探索學習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

二、引導探究,合作交流。

活動一:猜圖形,揭示角。

1、課件出示四個圖形,每個圖形都被遮住一部分,只露出他們的角,猜猜他們是什麼圖形。

2、根據學生的回答,揭示角,課件演示將角剪下來。

活動二:觀察角,認識角。

1、引導學生觀察每個角的樣子,概括出角都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

2、出示幾個典型的圖形,讓學生判斷是不是角。

(從學生熟悉的四個圖形中引入角,通過三次“指角”,使學生逐步建立了正確的“角”的表象,逐漸滲透了“角是由一點出發,引出的兩條線”這一知識,從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識的滲透,為學生繼續學習角的有關知識做好了鋪墊。)

活動三:聯繫實際,找角

1、在生活中找角。

2、在圖形中找角。

課件出示

(讓學生從身邊找角,使學生經歷了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並不神祕,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邊,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在圖形中找角,使學生經歷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

活動四:動手操作,做角。

學生每四人為一組,組長拿出學具袋,小組內每人任選一樣物品做角。

活動五:玩活動角。

1、學生操作:讓其中一條邊不變,轉動另一條邊,有什麼發現?

2、師拿出兩個一樣大的角,但邊一長一短,讓學生比較角的大小。從而體會到教的大小與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通過做角,玩角,讓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體會、理解角的組成和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這些知識點。注重了學生的觀察、操作與體驗,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

活動六:體驗感悟,畫角。

課件演示畫角過程,學生在本上畫角。

三、總結提升,自我建構。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共同編一首兒歌做總結。(板書)

一個角,真簡單,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時,要記牢,先畫頂點再畫邊。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能借助三角尺認識直角、鋭角和鈍角,會用直角符號表示直角;會用簡單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初步學會畫角。

2、在認識角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和形象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覺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角的認識。難點是比較角的大小。

信息窗1――教室裏的角

信息窗解讀:本圖呈現的是學生們在教室裏進行手工製作的情景。畫面中藴含着大量有關“角”的信息。教材以藉助對生活中具體角的討論,提出“什麼是角呢?”問題,展開對角的知識的學習。

教學過程:

活動一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製作嗎?有一天,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以後,突然像發現了一個大祕密似地叫了起來:“快來看,快來看,紅五星上有許多――”(教師故意停頓)

師:對,就是角,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看到這兒,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活動二

師:在圖中你發現哪裏有角,能上來指一指嗎?

師:你能説説你觀察到的角是什麼形狀嗎?

師講解什麼是角。學生理解角,認識角。

師:你能給角的各部分起個名字嗎?

學生命名。

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你能做出一個角嗎?

學生獨立做角。

活動三 你能指一指圖上其他的角嗎?觀察這些角,你能發現什麼?

師:這樣的角叫做直角,我們可以給它標上直角符號。你在哪裏見過直角?

活動四 全課總結

學生談談自己有什麼收穫,對自己的表現做出評價。

教後小記:

在教學角的過程中,讓學生的結合具體情境來學習有關角的知識。

玩調皮猴――角的大小比較

一、導入

師提出問題:看情境圖,為什麼兩個調皮猴不一樣高呢?

生髮表看法。

……

二、教學新課

師:你能不能證明你的猜想呢?請小組合作研究一下。

(小組交流、探索)

師:誰願意把自己的方法與大家共同分享?請在實物投影上展示並講解一下。

生展示。

師:同學們太棒了,想出了這麼多的方法。誰估計對了呢?想想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

生髮言。

師:用大多數同學喜歡的方法完成一個任務:在三角板的幫助下把角分類。

(小組活動)

找一組上來用實物投影演示分類情況。

師:像這樣的,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鋭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

三、全課總結。

教後小記: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事務中抽象出角的過程,切實體驗徐學與生活的聯繫,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事物。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建立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畫角和能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認角。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具和學具

教具:電腦課件、活動角、三角板等。

學具:制活動角的學具、三角板等。

設計思路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依據新課程標準,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遵循學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認知規律,根據教學的啟發性、直觀性、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等教學原則,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究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創設有效的貫穿始終的問題情景,運用設疑、直觀演示、實際操作等教學方法,通過認一認、説一説、畫一畫、做一做等活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歸納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師:這節課,老師從圖形王國帶來了4個圖形朋友,瞧,他們是誰?(課件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2、師:三角形有三條邊,如果把三角形的一條邊擦掉,變成了一個什麼圖形?(指名學生回答)

3、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師:小朋友們預習的真仔細,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圖形王國,認識新朋友——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首先從學生認識的圖形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讓他們從開始就充滿好奇心,滿懷興趣的參與學習。充分運用多媒體演示,讓學生仔細觀察三角形去掉一條邊後,是一個什麼圖形?自然而然的引出課題——角的初步認識,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閥門,達到了課始趣生的效果。)

二、引導探究

1、初步感知角。

(1) 師:這些角可喜歡玩捉迷藏了,它們到底躲在哪兒?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一起來把它們找出來,比比看誰找得多?

(2)師生羣動,找尋教室裏的角並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記錄。

(3)小組彙報:我們在什麼地方找到了角?

(4)師:其實,角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你細心觀察,就能發現它,快來看 (課件出示),找一找剪刀、可樂瓶、水管上哪兒有角?

(5)師:這些都是藏在物體表面上的角,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些角長什麼樣?(學生互相交流,選派組長彙報。)

生:角都是尖尖的,還有兩條直直的線。

師小結:這個尖尖的地方數學裏叫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角的邊。

引導學生自己説出: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

(6) 摸一摸

師:拿出三角板,找出上面的角,用自己小手摸一摸,指出這些角的頂點和邊在哪?

(1)學生摸角

(2)彙報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學生經歷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把學生對角的認識從生活實際過渡到數學知識,逐步構建正確的表象,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2、判斷角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角,知道了角的特點,現在老師要來考考大家,是不是能用剛剛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練習)要求學生判斷所出示的圖形是不是角,並説明理由。

設計意圖:

(在認識角的基礎上,及時鞏固練習辨別角,在辨別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3、畫角

(1)學生自由畫角,師鼓勵學生想辦法,發揮小組團結合作的精神。

(2)學生彙報畫角的方法。(方法一、先畫邊,再畫頂點。方法二、先畫頂點,再畫邊。方法三、先畫一條邊,接着畫頂點,最後畫另一條邊。)

(3)(課件演示畫角方法)

師:老師請了電腦博士教大家畫角,仔細看看吧。注意畫角的順序。(先畫頂點再畫邊)

(4)學生用學到的方法畫角。

(5)指名學生上台展示作品。

(6)課件展示《畫角兒歌》,學生邊拍手,邊讀兒歌。

小小角,真簡單,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時,要牢記,先畫頂點再畫邊。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眼看、手動、心記、腦思、口説去感知角,並形成角的正確表象。使學生在頭腦中逐漸形成角的幾何形體,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動手能力得到提高。)

三、小遊戲。

(一)數角。

(課件展示數角練習)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角,還會畫了角,接下來,我們來輕鬆一下,玩一玩數角遊戲。看誰眼力好。

(二)做角遊戲,討論角的大小與邊的關係。

1、學生拿出做活動角的學具,做一個活動角。

2、把角的兩條邊拉一拉,合一合,在玩的過程中,討論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説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開口大,角就大,開口小,角就小。

3、做角變大變小的遊戲。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使學生在對角大小的直觀認識的基礎上初步感知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通過實踐操作、體驗、思考、交流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眼、腦、口、手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玩中學、學中玩,逐漸領悟,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鞏固練習。(課件展示)

1、比一比哪個角大?

2、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下面各角。

設計意圖:

(練習由淺到深逐層深入,拓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並在時間、空間等方面為學生提供發展的充分條件。)

五、拓展練習。

沿着一條直線劃去長方形的一個角,還剩下幾個角?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教科書P100總複習“成長小檔案”第二幅圖,完成教科書P102第5、6題和P104~105“練習二十五”中第9~1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複習,對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的知識進行系統性的回顧,初步養成回顧與反思的良好學習習慣。

2.在整理和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的意識和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受數學思想,同時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牢固掌握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的知識。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米尺,學生尺,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設問中揭示課題

1.情境中設問。

課件出示教科書P100“成長小檔案”第二幅圖。

師:説説它和這學期學的什麼知識有關?(角的初步認識)

師: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到什麼單位?這學期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2.揭示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整理和複習有關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的知識。(板書課題: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的創設及教師的設問,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能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二、操作中梳理知識

1.複習長度單位。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情預設】多數學生能説出米和釐米。

師:有關米和釐米你們都知道些什麼知識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説在生活中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釐米作單位,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作單位;1米=100釐米;可以量出線段的長度和畫出指定長度的線段。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師:你們總結得真好!請同學們比畫一下1米和1釐米有多長。

教師出示米尺,讓學生上台來指一指1米。

請學生拿出自己的尺子,指一指1釐米。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剛才的1米和1釐米,接着睜開眼睛試着再比畫一下1米和1釐米。能舉出一些用米或釐米作單位的例子嗎

【學情預設】橡皮長約4釐米,數學書寬約15釐米,我的身高是1米35釐米等。

師:請你試着填一填教科書P102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全班交流,並説説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回憶有關長度單位的知識,學生自由發言,在此基礎上補充完善。之後通過比畫、與尺子比較等活動,進一步體驗米和釐米,建立米和釐米的長度觀念。

2.複習角的初步認識。

(1)角的組成。

①請學生在作業紙上畫一個角,並標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②將學生所畫的角展示並進行評析。

(2)角的分類。

①課件出示下面的三個角。

②指名學生説出這三個角各是什麼角,並説説判斷方法。

(3)完成教科書P102第6題。

師:圖形裏有幾個角哪幾個角是直角

【學情預設】圖形裏有4個角,左邊的2個角是直角。

師:請你們在圖形中加畫一條線段,使它增加三個直角。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

【設計意圖】複習角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在回顧梳理角的知識後辨別並數角,同時自主創造規定數目的直角。在鞏固知識的同時,提升數學能力。

三、鞏固中深化知識

1.完成教科書P104“練習二十五”第9題。

師:分別選擇哪一個答案?為什麼?

【學情預設】3個小題學生應該都能選擇出正確答案。

練習完成後,可結合本題引導學生認識以“分”作為計量單位,有兩種不同的意義:既是人民幣的單位,也是時間的單位。

2.完成教科書P105“練習二十五”第10題。

(1)估測線段。

師:什麼是線段估計圖中這兩條線段分別大約有多長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估測,只要合理即可。

(2)動手驗證。

師:請動手量一量,驗證你估測得對不對。

【學情預設】量線段時,學生的方法可能不一樣,有的從0刻度開始,有的從其他刻度開始,只要量出正確長度就行,重在讓學生體會“用釐米量”的思想。

(3)補充:在作業紙上畫一條長4釐米的線段。

3.完成教科書P105“練習二十五”第11題。

師:以給出的點為頂點,分別畫一個鋭角、直角和鈍角。

在學生畫的時候,教師巡視,對畫法不規範的學生,要及時進行指正。

【學情預設】鋭角和鈍角學生都會畫,畫直角時可能不規範,教師要加強指導,同時注意展示開口在不同方向的各種角,以加深學生對角的認識,豐富學生頭腦中角的表象。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加深對所複習知識的理解,使知識結構更加系統完整。同時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的意識,做到能輕輕鬆鬆學知識、做數學,從解決問題中體會學習數學的快樂。

四、總結中暢談收穫

師:通過今天這節課的複習,你們有什麼收穫或體會?覺得哪些地方還有疑問?

板書設計

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

米釐米1米=100釐米畫線段

角鋭角直角鈍角畫角

教學反思

通過認真研究教科書,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教科書做了一些更深層次的挖掘和精細化的處理,做到既尊重教科書,又注重對教科書進行創造性的加工,以利於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業設計

一、填一填。

回形針長( )釐米,鉛筆比小刀長( )釐米。

2.20釐米+50釐米=( )釐米1米-30釐米=( )釐米

3、在()裏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杯子高約10( )。(2)元元身高1( )20( )。

(3)一隻蜻蜓長約7( )。(4)一張課桌高約75( )。

4、右圖中有( )條線段,( )個鋭角,( )個直角,

( )個鈍角。

參考答案

一、1.1 4 2.70 70

3、(1)釐米(2)米釐米(3)釐米(4)釐米

4.6 4 2 3

三、1.4(圖略)2.略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8~39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

2.認識常見的各種角,學會畫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角。

【教學難點】正確畫角。

【教具、學具準備】

1.教師準備大三角板、圓形紙、多媒體電腦、多媒體課件、活動角。

2.學生準備三角板、圓形紙、長方形紙、帶孔小棒。

【教學過程】

l、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看一段錄像片,大家高興嗎?

生:高興。

師:下面咱們就一起來欣賞,一邊看一邊想:從錄像中你發現了什麼?

[評析:課的引入抓住了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探索學習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

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聯繫實際,找角

師生一起看錄像“美麗的校園”。突出:門窗上的角、花壇周圍的角、操場中場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時上下肢組成的角……

師:同學們,剛才錄像中播放的是什麼地方?

生:我們的學校。

師:哪位同學能説一説你從錄像中發現了什麼?

生1:我發現了小朋友在做操。

生2:我發現了學校很漂亮,有教室、有操場、有同學……

生3:我發現了門上有一些拐角,操場上也有拐角……

生4:我還發現老師拿着的東西(三角板)上也有拐角……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物體上有角,你能找到嗎?現在在小組內把你看到的角説給別人聽,看哪個小組找到的角最多。(小組活動:找角)

[評析: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身邊找角,並且互相説説,一方面充分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性,教師給每個學生都創造了均等的學習、參與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另一方面使學生經歷了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並不神祕,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邊,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意識。]

初步感知,指角

師:哪個組的同學想先把你們組找到的角指給大家看?

生1:我們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

生2:我們組還找到了這張紙(長方形)上的角。

生3:我們組還找到了窗子上的角、電腦上的角。

生4:我們組找到了黑板上的角。

生5:我們組還有補充,你看,大屏幕上也有角。(注:所有學生指角的過程都是點了一下角的頂點處。)

師:老師明白了,同學們指出的角原來是這樣一個圖形(邊説邊在黑板上點一個點),這是個角嗎?

生:不是,這是個點。

師:對,這是個點,剛才同學們指的不就是這樣嗎?想想看,怎樣才能將你想的樣子完整地指出來?在小組裏討論一下,再指指看。

(學生活動)

[評析:在這裏,學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時指的是角的頂點處。但精彩之處就在於教師沒有急於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而是充分利用了學生認知過程中的這一知識“盲點”,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正誤,把學生對角的認識自然地從生活實際過渡到數學知識,逐步構建正確的表象。]

師:哪位同學能指給大家看一看?

生1:是這樣的(見右圖)。

生2:是這樣的(見右圖)。

生3:這樣才是一個角(見右圖)。

師:現在同學們指角的時候,不光指了一個點,還指出了兩條直直的線,也就是這樣一個圖形(出示現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學的指法還不對。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樣指角的?(教師示範見右圖)。

會指了嗎?在小組裏再互相指指。

[評析:通過三次“指角”,使學生逐步建立了正確的“角”的表象。從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識的滲透和孕伏;三次指角,逐漸滲透了“角是由一點引發的兩條射線組成的”這一知識,為學生繼續學習角的有關知識做好了鋪墊。]

小組合作,折角

師:(出示一張圓形紙),同學們看,這張紙上有角嗎?你能想法用它折個角嗎?以小組為單位比賽,看哪一組折角的方法多,樣子好。

(指一組學生將折的角貼在黑板上)

師:哪一組還有不同折法?也過來貼上(有不同折法的貼出)。

師:哪位同學願意把他們折出的角指給大家看?

生1:這張紙 上有三個角。

生2:我不同意他的説法,這張紙 上只有一個角,另外兩個不是角,因為它的另一條線彎了。

比較角的大小 篇六

(1)同桌的小朋友比一比誰做的角大?你是怎麼比的?(出示課件:重疊法)

如果兩個角既不好移動,又沒有格式我們應該怎麼比較它們的大小呢?小朋友互相討論。(學生會提出複寫、摺紙、器具去量等方法)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這麼多比較角大小的方法。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能辨認角和初步用尺子畫角。

2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3、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使學生感受角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在探索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用尺子畫角。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角板,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找找角

(1)出示主題圖

師:老師是個攝影愛好者,平時喜歡在校園裏面拍照片,現在老師給你們看個圖片,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説説你都發現了什麼信息?

學生觀察主題圖,交流自己看到的信息。

師:老師現在有個問題考考你們,有些角藏在這幅圖當中,誰願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給大家看看?

學生集體交流,彙報自己找到的角:門窗上的角、鐘面上的角、操場中場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時上下肢組成的角

(2)聯繫實際,整體感知角。

1.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圖,你能把角找出來嗎?(多媒體出示圖:剪刀、飲料吸管和水管實物圖片,請學生上台找出各種物體的角。指出的在物品上顯出角)請學生説説角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學生描述角的特徵:一個點(頂點),兩條邊。

2.師:老師這裏有個三角板,哪個同學上來指一指角在哪裏,並摸一摸角是怎樣的?

二、動手操作,畫畫角

1、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於觀察,你就會發現。

師:你能嘗試畫一個角嗎?

2、學生嘗試畫角,指1名同學板畫。

3、通過找角,畫角,你能説説角是什麼樣子的嗎?

4、教師示範畫角,邊畫邊講解怎麼畫角。(多媒體演示)

5、閉上眼睛想一想,角怎麼畫,集體説説

6、講解畫角的口訣

三、開動腦筋,判一判

1、師:現在有一個幾何王國,今天只歡迎“角”來做客,不是角的不能進屋,如果你是王國的國王,你會怎麼讓哪些客人來做客? 生來評判,判斷哪些是角,並説明原因。

2師:進入了幾何王國以後,突然發現幾何王國裏的2個好朋友紅角和藍角吵架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為什麼事情爭吵啊?

生:想!

師:好,老師來告訴你,他們在爭論誰大。他們都説自己大。你們來評判一下究竟誰説的有道理。

課件演示角的移動,延長和張開,請學生説説大小有沒有變化。

師引導學生思考、交流、發現並歸納: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張開的越大,角就越大,張開的越小,角就越小。

3、師:找一找圖形中有幾個角。

學生集體討論研究,彙報。師適時點撥。

四。生活中的數學,想一想

放大鏡能放大角嗎?請學生讀讀日記材料,想一想

五。積極動手,折一折

師:一張正方形的紙,折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

學生動手操作,實踐中得出結論

六、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角,動手畫了角,還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實,只要你善於觀察,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執教了《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自我感覺較以前的數學課堂有一些進步。現自評一下。

回顧整堂課,有三方面:

一、能夠做到環節緊湊,思路清晰,從而形成一個較好的教學框架:首先是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其次是放手學生,探究新知;最後是歸納總結,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環節又包括4個小環節,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徵、畫角、研究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二、能夠在導入新課中把問題的切入點拋給學生,如:你來找找圖中哪裏有角?從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入手,主動進入到學習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讓老師牽着鼻子被動前行。

三、在突破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這一知識難點時,能夠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兒童化的語言,讓學生化難為簡。

但不足之處也有幾點:

一、只備教材,而對學生卻備得不夠。

比如:在找角的特徵時,我意在引着學生用自己的話説出點、線等,從而再轉到數學中的語言:角、邊等。但孩子的認知前提卻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説不到點上,只説成折、橫,他們的回答讓我也無所適從。而有的學生則無所不知,直截了當地説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稱。讓我又覺得心中不甘,意猶未盡。

二、在教學過程中,語言不夠簡煉。尤其是對一些數學術語把握得不夠。導致學生對角的認識不是很清晰,從而在數角時走了許多彎路。

通過這次講課,我感覺自己又學到了知識,並時時提醒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努力進取,從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八

學習內容:

教科書p40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點,並能從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過探索、嘗試掌握直角的畫法。

3、培養學生的教學猜測意識。

學習重難點:

重點:認識直角

難點:畫直角

學習準備:直角三角形、活動角、一些紙

學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誰能來説一説角。拿出昨天我們製作的活動角。一個完整的角有幾部分組成?同桌互相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在拉活動角中我們的能着到一個特殊的角,它不大也不小。現在老師來用活動角來比劃比劃,你們來看看。

你能拉個和老師這個活動角一樣大的角嘛?

有點難是嗎,其實用任意形狀的紙片我們都能製作出這樣一個角。對了,它的名字叫直角。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做直角

跟着老師一起來做一個直角。拿出一張紙,任意折一折。再沿着摺痕對摺。看,這兩條邊所夾的角就是直角。

用手摸一摸,感覺直角的大小。和同桌説説你的感受。

你覺得直角是什麼樣的,和大家説一説。(彙報)

2、找直角

其實直角就藏在我們的周圍,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它。現在請同學們在教室裏找一找。並和小組的同學互相説一説。

彙報:

如果學生出現課桌是直角,請學生具體説明,請他對自己的語言進行調整。

學生回答時請其餘學生進行互評。在評價中鞏固直角的概念。

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直角,但由於它的實際用途,象課桌,為了防止小朋友們碰傷並把課桌磨成圓角,那麼我們可以説他們像直角。

3、判斷

老師也找來了一些直角,小朋友們幫老師判斷哪些是真正的直角?

為什麼?

4、畫直角

小朋友都認識了直角,現在我們要來畫一個直角,你有什麼好辦法?怎樣才能使我們的直角畫得標準?引導學生尋找合適的工具。

s:我可以沿着直角的邊畫直角

t:那你用什麼畫呢?你真聰明。很多工程師和你有同樣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先看老師來畫一畫,先畫一條直直的線。把三角板直角中的一邊和它重合,倚着另一條邊再畫一條線,你看。這就是我畫的直角。你也來試一試。

比一比,誰畫的直角最標準。

學生試畫,教師巡視指導。展台展示個別作品,請學生判斷。再説注意點。

延伸問題:老師在黑板上的直角比你畫的直角要大,對嘛?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角王國中的特殊的朋友,它的名字叫?你能來介紹你這位朋友嗎?現在如果老師想讓你們用活動角再來擺一個直角,你有什麼方法?

四、作業:尋找身邊的直角。

製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篇九

1、實踐操作

師:認識了角,我們下面來自己製作“角”,這裏有一個正方形的紙,還有一些別的工具,開動你的腦筋親手做個角吧?趕快動手試試!

2、成果展示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做的角?並説一説你是怎麼做的?哪裏是頂點?哪裏是邊?

3、角有大小

師:(出示幾個不同樣式的角)這幾個小朋友做的角都不一樣。你們比一比它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有大有小)哪個最大,哪個最小?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總結:角的大小與角兩邊*開的大小有關。(出示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