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合集17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58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7篇《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相關的範文。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合集17篇)

篇1: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認識幾分之一。從整數到分數是數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擴展,無論是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及計算上,分數和整數都有着很大的差異。認識幾分之一是第七單元教學內容的“核心”,也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這部分知識的掌握,不僅可以使學生簡單理解分數的含義,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也為今後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堅實的基礎。教材的安排貼近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非常注重情境的創設。

學情分析:

低年級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認識具有較強的具體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賴對感性材料的概括。學生在二年級上學期時已經掌握了平均分的意義,能把一些實物圖片進行平均分,這為本課的學習提供了感性基礎。

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和意圖,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的探究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數學思考和創新精神。

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幾分之一,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難點:理解幾分之一表示的具體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及各種圖形紙片若干張、彩色筆等。

二、説教法和學法

為了實現確立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情境教學法、演示法、操作法、觀察法和討論法。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想學、樂學;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過程,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中主動建構數學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説教學流程

根據新課標理念,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來組織教學: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最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數學學習的機會。”因此,新課伊始,我就創設了兩個小朋友分水果的情境。把這些水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可以得到幾個蘋果?幾個梨?幾個西瓜?請你用掌聲回答,答案是幾就拍幾下。當學生拍到“半個”西瓜時,產生了質疑:“‘半個’應該怎麼拍呢?能用什麼數來表示呢?”從而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種新的數:分數。

拍掌引入分數,我是參考了吳正憲老師的精彩課堂設計,我覺得這個設計非常巧妙。首先拍掌能使全班學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其次“半個”無法拍掌表示,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新知的慾望。

第二個環節:動手操作,建構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因此我精心設計了六個活動來進行教學。

活動1.課件演示,建立表象

幾分之一的表象認識比較抽象,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在認識“二分之一”時,我利用課件演示並讓學生仔細觀察: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這個西瓜的1/2。這一半是西瓜的1/2,那麼,另一半呢?也是這個西瓜的1/2。在這裏,我多讓幾位學生説一説,這個二分之一是怎麼得來的?讓學生明白,只要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任意一份都是整個西瓜的1/2。通過多媒體演示,使學生建立了1/2的表象。

活動2.讀寫1/2,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

初次認識分數,教師的引領顯得尤其重要,我利用課件演示,示範讀、寫1/2,和學生認識分數各部分名稱,再讓學生書空1/2,並快速地在本子上寫出兩個1/2。這樣,學生在讀寫分數的過程中,初步感知了分數。

篇2: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當學生認識了1/2,我順應學生好表現的心理特點,大膽放手,讓學生類比遷移,自主創造幾分之一,彰顯學生的個性。

⑴聯想:你還想認識幾分之一?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對認識分數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⑵操作:摺紙、塗色,表示出一張紙的幾分之一。

⑶交流:先和同桌説一説:你折出了一張紙的幾分之一?再全班交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展示並説一説分數的含義。

⑷探究:選擇學生作品中不同的圖形展示,四人小組合作交流:這些圖形的形狀不同,為什麼塗色部分都能用1/4來表示呢?讓學生深刻體會: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這個圖形的1/4。

活動6.深入探究,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在這裏,我利用一個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猴子和小豬在一次分西瓜的時候,也想用我們今天學過的分數,它們都想多吃點。小猴子想:我太喜歡吃西瓜了,我要吃這個西瓜的1/2。小豬想:我肚皮大,吃得多,我要吃這個西瓜的1/4。你知道,它們倆誰吃得更多一些嗎?為什麼?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答案,我不急於下結論。而是出示以下直觀圖讓學生觀察,你能比較這幾個分數的大小嗎?看着直觀圖,學生很快回答:1/2>1/4>1/8。你還發現了什麼?假如把這個圓無限制地平均分下去,得到的每一份會越來越?小。最後得出結論: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那故事中的小猴子和小豬誰吃的更多一些?學生自然回答,小猴子吃的更多一些。由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激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有利於學生形成分數的完整概念。

以上六個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中,深刻體會了分數的含義。充分體現出數學知識不是教師直接給予的,而是在學生一步步的操作、交流、感受、體悟中動態生成的,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第三個環節:分層鞏固,拓展提高。

在練習環節,我層層深入,設計了寫、塗、説、猜四個練習。

寫:你能用分數表示下列圖形的塗色部分嗎?

塗:看分數,塗顏色。

以上兩題是基礎練習題,面向全體學生。以下兩題是拓展提高題,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説:下面的畫面讓你聯想到了哪些分數?

意大利國旗、西瓜圖、櫃子圖。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只有當數學問題和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具體的,生動的、富有生命力的。利用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分數的意義,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還培養了學生豐富的聯想能力。

猜:塗色部分會佔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先讓學生估計、猜測,再用課件驗證。最後,我讓學生説一説做這道題你還有什麼發現?學生可能會説,我發現1/4比1/16大,我發現,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等等。從預設到生成,從估計意識的培養到發散思維的訓練,這一道題承載着豐厚的數學內涵。

第四個環節:課堂小結,延伸鋪墊

先讓學生説一説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有利於建立完整的認知結構。

再説一説,生活中還有什麼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學生可能會説幾分之一的分數,也可能會説幾分之幾的分數,為下一節課進一步學習分數做了很好的鋪墊。

四、説板書設計(略)

我的板書力求圖文並茂,重點突出,對整節課的學習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縱觀整節課,我通過創設情境、動手操作,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觀察、思考、操作、探究等活動中,親歷“做數學”的過程。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倡導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悦。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

篇3: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地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3、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同時,培養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

學具準備:

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學具紙片若干(每個學生至少兩張紙片),彩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平均分。

師:同學們,聖誕節快要到了。聖誕老人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小禮物。【出示情境圖――蛋糕】要想把這2個蛋糕分給2個同學,怎麼分,才公平?(生:平均分)2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人分得1個。

【設計意圖:創設聖誕節老人為小朋友分禮物的情境,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易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利用情境中的學習素材可以清楚地揭示分東西時要想分得公平,必須要平均分,方便學生從整體上架構數學知識,為後面認識分數奠定基礎。】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理解並掌握二分之一的意義

(1)符號創造及介紹。

師:要想把這1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個人可以得到多少呢?(生:一半或1/2)

【若生説一半】師:一個蛋糕,在數學上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那能不能也創造一個數字或符號來表示半個蛋糕呢?(讓學生進行符號創造)→雖然這幾位同學表示一半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在想法上,有什麼共同點? 生:都是在把一個東西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表示一半。師:這幾種方法,你喜歡那個呢?生:1/2

【若生説1/2】師:你真棒!知道用1/2來表示一半,那你能來介紹一下你説的這個數字嗎?(生: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師:正像同學們想的這樣,數學上統一規定用“1/2”表示一半,先寫中間的“―”表示平均分;再寫2,表示平均分成2份,最後寫1,表示其中的1份。接下來,一起寫一寫1/2這個數吧!

【設計意圖:學生經歷認知衝突,從而自發產生符號創造的需要;學生經歷了符號創造的過程,對分數的讀法,寫法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2)理解1/2的意義。

師:剛才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板貼,用粉筆重點標註)另一份呢?(生:1/2。用粉筆重點標註另一份)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

師:認識了蛋糕的1/2,你能找到學具紙片的1/2嗎?【課件出示操作要求】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生齊讀:①動手摺一折,找到手中圖形的1/2,並把它塗上顏色;②完成後和同桌交流:你是怎麼得到圖形的1/2的。――將合作要求再具體點:一折:動手摺一折;二找:找到手中圖形的1/2;三塗:把它塗上顏色;四説:説説你是怎麼得到圖形的1/2的。】下面計時三分鐘,動手做起來吧!

【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片,具備圓形、長方形、正方形等不同紙片,動手操作。學生操作後,全張展示交流。】

師:誰來説説你找到的1/2?

生:我把( )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1/2。(修改: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交流時,引導學生用規範的數學語言表達。學生彙報的同時,教師將他們學具紙貼到黑板上】

師:孩子們,請你觀察黑板上的學具,你有什麼發現?

生:圖形不同,折法不同,塗色部分的形狀也不同,卻都能用1/2表示。

師:這是為什麼呢?

生:因為它們都是一個圖形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2來表示。

師:老師也塗了幾個1/2,你們幫我看看我找到的對不對?

出示課件:幾個被分成兩部分的圖形,(有平均分的,不平均分的)。

(3)小結。

師:看來,同學們對1/2這個新朋友已經非常熟悉了,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1/2是什麼意思? 生: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2。

【設計意圖:理解1/2的意義是學生認識分數意義的基礎,在本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環節讓學生在認識了蛋糕的1/2之後,動手利用學具紙片析一折、分一分、塗一塗,表示出不同圖形的1/2。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活動經驗,在大量的直觀體驗中,學生逐漸加深對1/2意義的理解。在理解的同時,學生用語言充分描迷1/2,逐漸抽象出分數的意義。】

(二)理解並掌握幾分之一

(1)創造四分之一:

師: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生:1/4。)誰能借助學具來説一説,你是怎樣得到1/4的?(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1/4;把圓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1/4,把長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學生邊説,教師邊板貼學生作品】

師:為什麼圖形不同,折法不同,卻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呢?(生:因為它們都是將一個圖形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4來表示。)

(2)小結提升。

師:【課件出示:依次出示很多圓被平均分成2、3、4、5、6・・・・・・等不同份數,其中的一份塗上顏色。】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2份,塗色的這1份是這個物體的幾分之幾?(1/2),那平均分3份,1份是?(1/3),平均分成4份,1份是?(1/4),這是?(1/5),這是?(1/6、1/7、1/8)

師:繼續分下去,還能得到哪個分數?(1/9、1/10、1/11・・・・・)

還能繼續分下去得到其他的分數嗎?這樣的分數能説得完嗎?(生:分不完,這樣的分數由無數個。)

(課件呈現“・・・・・・”)

師總結: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1份就是這個物體的幾分之一(板書: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有了認識1/2的基礎,學生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就相對簡單了,本環節除了讓學生利用直觀材料感知1/4的意義之外,還發揮了多媒體手段的優勢,幫助學生想象:可以無限分下去,有無數個分教,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極限思想,同時可以滲透分數單位之間的大小關係。】

(三)理解並掌握幾分之兒

(1)認識幾分之幾。

師:我們再來看分蛋糕,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8份,1份是多少呢?2份是多少呢? 3份呢? 4份…那你能用學具紙片折一折、分一分、塗一塗,找到圖形的3/8嗎?

(學生操作,全班交流,將學生的作品板貼到黑板上。)

(2)揭示分數及分數各部分名稱

師:同學們,看黑板上,咱們研究出的這麼多的數,有成就感嗎?比較這些數和以前學過的整數一樣嗎?(生:不一樣。)

師:它有自己的名字――分數,是平均分得到的數。你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你能説出3/8的中間這條橫線叫什麼?分子與分母分別是多少嗎?(邊説邊板書。)

【設計意圖:學生認識了幾分之一以及幾分之幾之後,黑板上已經有了大量的分數素材,此時,介紹分數及分數各部分名稱,揭示課題,水到渠成。】

(3)瞭解分數的由來。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分數,其實分數的產生是一個漫長的歷史,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資料。(分數的由來) 【設計意圖:此處不僅是瞭解分數的由來,滲透教學文化教學。更是以簡潔的方式讓學生再次體驗分數創造發明的過程。這個過程與課堂中學生進行符號創造的過程很相近,從而學生體會到學習創造的幸福感與成就感。】

三、拓展應用,內化新知:

師:看到大家學的這麼認真,聖誕老人可高興了,現在他想考考大家,請看題。(出示習題)

四、課堂回顧,拓展延伸:

師: 本節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穫?( 補充:“生活中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今天,老師要送給大家一句話:“生活中從來不缺少分數。而是缺少發現分數的眼睛。”同學們,這節課後,讓我們帶上數學的眼睛,走出教室,去發現更多的分數吧!)

篇4: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對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觀圖形、實物的探討和研究中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會讀會寫幾分之一,並能藉助圖形明確幾分之一的含義。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難點

分數概念的初步構建,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體驗分數產生的過程。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在郊遊的時候,小明和小紅遇到了一些與數學有關的問題。原來他們在分月餅,我們能不能幫他們公平的分一分?

生:平均分才公平。

師:那每個人得到幾塊呢?

生:6÷2=3每人分3塊。

師:嗯,你説的真好。我現在拿出四塊來分給兩個人,怎樣分才能公平呢?

生:還是平均分,用4÷2=2每人分2塊。

二、師:你説的真完整。我現在再拿出一塊來分給兩名同學,你説我應該怎樣分才公平呢?

生:還是平均分,把這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一人分半塊,就是每人分一半,這樣就公平了。

師:噢,對,你説的`很有道理。

師:那麼,這半塊能用什麼數來表示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新朋友“分數”。師板書“分數。

師:那麼這半塊月餅怎麼用分數來表示呢?剛才老師在分月餅時是怎麼分的?

生:平均分。

師:分了幾份?

生:兩份。

師:每人分得多少?

生:兩份中的一份。

師:對也就是二分之一。那麼二分之一怎樣寫呢?

教學寫分數“二分之一”

師:拿出練習本跟着老師一起寫:先畫一條短橫線,表示平均分。(師邊説邊板書)平均分成兩份就在分數線的下面寫“2”,(師板書)每人分到的都是兩份中的1份,就在分數線上面寫“1”。(師板書)

三、師:這個二分之一表示的含義就是,請同學們一起讀一下。

四、我們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寫作1/2。誰來説一説下面這個月餅是怎麼分的?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哪個分數來表示?(同桌討論)抽生回答。

師:唉呀,真厲害。

五、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分數的每一部分都有名字。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師:真棒,讀的非常正確。

六、老師帶來了幾個圖形,看看下面的圖形它的塗色部分應該是幾分之一呢?應該是幾分之一,理由。

七、下一個判斷對錯,運用我們剛才所學的知識來判斷一下。

八、我出一個難題的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完成?

九、師:好,請你拿出方形紙下面,,創造一個分數,可以折出這張紙的二分之一,也可以折出它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等等,跟你的同桌互相説一説。誰來彙報一下?(生折師巡視)

師:大部分同學都坐好了,看來是都折完了,誰願意把你折的展示給大家呀?(指生展示)

生:我先把正方形角對角折,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塗上其中的1份,塗色的部分就是這個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生:我是把這個正方形邊對邊的對摺,就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塗上其中的1份,塗色的部分就是這個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師:剛才大家的折法不一樣,但是為什麼塗色的部分都是四分之一呢?

生:都是把圖形平均分成4份,塗色的部分是其中的1份。

師:對,只要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生:第二個圖形的塗色部分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因為平均分成了四份,應該用四分之一表示。

師:同樣的圖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數。

十、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都學習到了哪些知識?

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幾分之一。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還要繼續走近分數,瞭解分數,去探索有關分數更多的奧祕。

篇5: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三上第92--93頁例1、例2、例3。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觀圖形的探討和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會讀、寫幾分之一。

2、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4、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學來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分母、分子表示的含義。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講一個西遊記裏的故事給大家聽。

話説唐僧師徒一路向西取經,這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個集鎮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着月餅,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節了。這時剛好路過一個月餅店,“哇,好多的月餅呀!”八戒很快就看見店裏各種各樣的月餅,饞得直流口水,一個勁地説:“師傅我想吃月餅。”可是唐僧説:“想吃月兒餅可以,不過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説:“有4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請寫下這個數。”豬八戒很快就寫下了這個數。唐僧又説:“有2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請寫下這個數。”豬八戒想了想,又寫下了這個數。唐僧見豬八戒回答得這麼快就説:“很好,那麼要是隻有一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該怎麼寫?”這可把八戒難住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每人分幾塊嗎?(有的説每人分一半,有的説每人得半塊。)半塊月餅可以用什麼數來表示呢?看來同學們想不出該用什麼數來表示,沒關係,今天老師特意請了一位新朋友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難題。它就是——分數。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分數的初步認識。(出示課題)

2、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一)認識二分之一

(1) 猜一猜: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怎樣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師: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兩份,一半就是這兩份裏面的一份,也就是這圓形的二分之一,寫作:1/2,結合書本中的月餅圖説説,“2”表示什麼?“1”表示什麼?

(2)教師説明 :2表示平均分的份數,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動手實踐

A、折一折:讓學生用各種的紙片動手摺出1/2,(圓形、長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學生的幾種典型折法

C、從操作過程中凸現思考過程。

師:這些形狀不同的紙都可以折出它的1/2。想一想,同一張紙折出的形狀不一樣,為什麼都可以用1/2來表示呢?

(4)在辨別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幾種不是平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嗎?(再次強調平均分)

(二)認識四分之一

(1)觀察推想

師: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塊是它的幾分之一?

(2)開展折1/4的活動

A、請學生拿出同樣大的正方形紙,小組合作折出不同的1/4。

B、彙報怎樣折的。出示課件,問:這些1/4的部分一樣大嗎?為什麼?

(三)認識幾分之一

(1)剛才我們認識了1/2和1/4,我們把1/2,1/4,這樣的數叫分數。你還想到了哪些幾分之一的分數?板書學生的回答。(有意識寫幾個分母大一點的分數)抽幾個説説分數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題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遊樂園的小朋友都在幹什麼?你發現哪裏有幾分之一?為什麼?

(四)練習:做一做第1題

3、再現情境,比較大小。

(1)故事引出問題

師:接下來老師繼續來講西遊記的故事,唐僧師徒在月餅店買了些月餅後繼續趕路,走着走着轉眼已到了中午,豬八戒餓得肚子咕咕直叫。這時唐僧拿出了一個最大的餅,給八戒和孫悟空分一分,説給孫悟空1/4,豬八戒1/2,豬八戒一聽急

壞了,大聲説,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學們,豬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塊了嗎?(板書1/2 1/4)

(2)解決問題:

讓學生思考後説一説。

師: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圓片代替餅來驗證一下。

(3)拓展延伸:

A、這時候,沙和尚過來他也要吃,他説要吃這個月餅的1/8,你覺得他們三個人誰吃得最多,誰吃得最少?

B、看板書,你還能比較這些分數的大小嗎?任選兩個數比較大小,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板書),你發現了什麼?(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塊就越小)上面這些分數中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4)練習:做一做第2題。

4、説説想想,課堂小結:

説説你對分數有了哪些瞭解?

5、鞏固延伸,課堂練習:

教學反思

“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是國小階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課,他為我們以後學習的`小數認識、性質及分數的意義等內容教學奠定基礎。12月30日我代表三年組的全體數學教師在家長開放日執教了這一課,教學中有收穫與失落,這裏我就結合本節課教學談一些自己粗淺的想法: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數學基於生活,數學的知識本來就來源於生活。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剛上課,我創設了一個十分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豬八戒和孫悟空爭吃月餅。在分月餅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分數產生的必要性,經歷分數產生的過程,強調“平均分”是分數的本質特徵。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為的灌輸,學生的分月餅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產生了要學習一個新的數的需要,產生了積極探究的情感。

2、在做中學,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

我將動手操作貫穿始終,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經歷學習的過程,加強了對知識的認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積極的學習態度,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識、實踐能力。課堂上,教師講得再好,教學環節設計的再恰當,如果沒有調動

學生的參與熱情,那也只是一廂情願,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實現“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我在學生認識了1/2時,先讓學生折一折,讓學生全體參與體會,分數是在平均分的基礎上形成的。這些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通過折一折、寫一寫、説一説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個個動手操作,積極動腦探索,從而初步理解分數所表示的意義。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了,隱性的心理參與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當然在學生全體參與的同時,我們忽視老師的引導者的身份,在學生反饋的情況和動態生成中我們老師要根據課堂的教學內容予以適當的調整。

3、提供數學交流的環境,培養合作意識。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於是我不僅為學生設置了一個個數學活動,還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數學交流環境。比如,讓學生用一張長方形紙表示四分之一時,先讓學生自己摺紙,再在小組中進行交流,感受不同的摺紙方法,卻可以得到同一個分數。這樣就擴充了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培養了學生賞識他人的良好心態,促進了學生合作意識的發展。

4、聯繫生活實際,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繫。

説一説生活中的幾分之一,讓學生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繫。

本節課,也有很多不足與遺憾。

1、內容偏多。教學幾分之一中,由1/2到1/4中,是否顯得有些拖沓?

2、學生思維沒有完全打開。在教學用正方形的紙折四分之一這個環節中,教師沒有充分利用課件的素材,讓學生領悟到同一個物體的四分之一由於平均分的方法不同,導致分的四分之一的形狀也不同,但是大小卻相等。

3、在做練習的時候,沒有注重學生的口語訓練。沒有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説,有的同學在同一幅圖畫上發現了另外的幾分之一,老師沒有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去説,這樣就顯得課堂上教師控制得太多。

總之,整節課學生是在輕鬆、愉快的心情下,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體會分數的含義的。在整個課堂預設時,想的比較完美,事實上在真正上這堂課的時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學環節還有待完善。通過對這堂課的教學後我認真進行了反思,我相信以後我將加倍努力,積極反思、積極評課、反覆研究,以期望能有所進步。

篇6: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案

教學內容:

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

一、教材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新課程三年級上冊數學內容,是學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分數與整數有很大的差異,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萬以內整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也是這一單元的核心,對以後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體驗平均分;初步認識並理解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2.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思考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教學重點: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教學過程:

[片斷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通過對“一半”的認識,理解“一半“的含義

師:説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學的一半

(2)一個西瓜的一半

(3)一個蘋果的一半

2.説説一半是怎麼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兩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個數來表示呢?

像全班同學的一半是用26表示,我們能説清它有多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會經常碰到類似這樣一個西瓜的一半、一個蘋果的一半的情況,我們無法用所學的數説清它到底有多大。於是在數學上引入了分數,就象剛才這位同學説的可以用二分之一,這個分數表示這個圓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它來表示。

4、收集生活中的分數,如醫生囑咐每次吃1/2的'藥片和1/4包的藥,讓學生説説1/2、1/4怎麼讀、表示什麼意思?懂得意思才能正確吃藥,不至於吃錯藥而影響身體健康。

5.折一折:在長方形紙或圓片上折出二分之一,塗色表示。

[片斷二]動手操作

動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師: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嗎?

2.摺好塗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學生對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認識後,對摺四分之一感到很順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狀也不同,為什麼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通過這一折,學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4.辨析:哪幾個圖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説明理由。類比聯想,抽象概括。

[片斷三]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比較

師:1、折過了四分之一,你還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數表示嗎?學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們通過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數很興奮。

2.折出了這麼多的分數,你覺得誰折的分數大?

大部分學生都認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並且還説了理由:32比8大,當然1/32大。一些學生髮現越折越小了,覺得1/32是最小的。這時教師引導學生髮現平均分的份數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3.回到摺紙時的分數比較,1/8和1/32的比較,這時候,同學們都笑了,原來不能直接用32與8的比較來比較分數的大小,學生認識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數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讓學生説一説怎樣比較幾分之一分數的大小。

篇7: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注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分享了《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案給大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實際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分數,會讀寫幾分之一,能用分數表示圖中一份佔整體的幾分之一。

能力目標:經歷聯繫實際生活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並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展。

情感目標: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積極、愉悦的數學情感,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初步體會分數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

教學重點: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

教學難點:“幾分之一”概念的形成。初步認識分母、分子表示的含義。

教學準備: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圓、等邊三角形等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分過東西嗎?現在,老師想請你們幫我分一分好嗎?

現在有四塊月餅,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公平?每人分多少?

兩塊月餅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公平?每人分多少?

像這樣,我們把每份分得同樣多,這種分法就是我們以前學習的什麼分法?

我們再來看看如果一塊月餅分給兩個小朋友怎樣分呢?每人得到多少呢?

一半用我們以前學的數能表示嗎?

那麼,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分數。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分數的初步認識。

揭示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板書)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認識1/2

1、認識1/2

想一想,我們是怎樣分這一塊月餅的?每人得到多少?

看一看兩個半塊月餅大小一樣嗎?

分後的兩塊餅大小完全一樣,這就是把餅平均分成兩份。這半個月餅我們就可以説是這整個月餅的1/2。

也就是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

你們能在這塊月餅中找到另外一個1/2嗎?

2、寫分數1/2

我們來寫一寫。

誰來讀出這個分數,並説出各部分名稱幾含義,1/2表示什麼意思?

出示課件,如果這樣分能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

練習:圖中塗色部分能不能用 1/2 表示。為什麼?

總結:只有平均分才能保證分的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分數。

課件,每人得到的1/2塊月餅,它們一樣大嗎?為什麼?

所以我們在描述時,必須要説清是誰的二分之一。

是不是隻有分月餅能得到二分之一,還有什麼辦法得到二分之一。

3、摺紙活動

任意拿出一張圖形,先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2。

明明折法不同,為什麼塗色部分都是1/2?

我們用這三種折法折出長方形的1/2,那麼同一個圖形的1/2表示的大小相等嗎?為什麼?

總結:一個月餅,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只要是平均分成兩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發現分數

1、如果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怎樣表示?誰來寫一寫?1/4表示什麼意思?

請用正方形折一折,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這幾個圖形,形狀不同,為什麼塗色部分都是四分之一

2、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怎樣寫?1/3表示什麼意思?

3、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5份指出它的五分之一併塗上顏色。1/5表示什麼意思?

總結:向1/2、1/3、1/4、1/5這樣的數都叫分數。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多少?平均分成100份呢?你能再説出幾個這樣的分數嗎?

三、鞏固練習

1、下列不是平均分的請打×

2、下面的分數能表示各圖中的塗色部分嗎?能表示的畫“√”,不能表示的畫“×”。説一説理由。

3、你知道塗色部分佔整個圖形的幾分之一嗎?説一説理由。

4、判斷題

5、下面哪個圖裏的塗色部分是1/4 ,在( )裏劃√

同樣的正方形,為什麼用不同的分數表示呢?

總結:形狀相同可能表示的分數不同,形狀不同可能表示的分數相同。

6、會變的正方形:説出正方形 在不同圖形中分別用什麼數表示?

8、想一想。

四、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板書設計:

篇8:分數的初步認識的教案

教學內容

認識幾分之一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練習,在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並讓學生在經歷數學的過程中,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活動,感知數理

1、教學例1

(1)認識1/2。

師:同學們,過幾天就是我們的中秋佳節了,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做一些什麼事呢?

生:吃月餅,賞月。

篇9:《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一、教學內容:

國小數學第七冊《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直觀認識幾分之一,初步形成關於幾分之一的表象,會讀寫幾分之一。

三、教學重點:

認識幾分之一。

四、教學難點:

通過一系列的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五、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主動參與、互相合作的學習態度和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

六、教學過程:

1、遇困求知、導出分數

(1)把4塊餅平均分給2個人,平均每個人分得幾塊餅?

(2)把2塊餅平均分給2個人,平均每個人分得幾塊餅?

(3)把1塊餅平均分給2個人,平均每個人分得幾塊餅?

設計意圖:這一階段的教學,複習關於平均分的知識,從每份是整數過渡到每份不是整數,自然引出分數。(1)(2)激活了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3)題對學生髮出了挑戰,旨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自主創造,探究分數

(1)這半塊餅怎樣表示?請大家想一個辦法。

設計意圖:(學生自由創造)(指名學生彙報所想符號,並説出意思)

這個問題的設計意在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實際和學生的知識基礎來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原來學的數不能表示這半個,需要創造一種新的數—分數。(出示課題)

(3)你想知道分數的哪些情況?

(4)你準備怎樣學習?

設計意圖:這幾個問題的設計旨在讓學生對課題和遇到的新的數學問題,提出所想知道的問題。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學習習慣和問題意識。同時,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就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策略意識。

(教師從學生的問題中重點篩選以下三個問題作為本課目標:1、分數表示什麼?2、怎樣讀?3、怎樣寫?)

(5)現在就請同學們藉助於學具和課本自主探索。

設計意圖: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不侷限於課本上的正方形和線段,引導學生與其它同學爭論,並提出自己的見解,敢於自抒自己的觀點。

讓學生通過學具的摺疊、塗色、不僅自己學會了什麼是,什麼樣的結果是。在學習過程中,藉助於討論、交流,還能把分數的意義向完整的整體均分推進,體現學習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6)教學。

①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在橫線下面寫2,要表示這樣的一份,在橫線上面寫1,讀作二分之一。

②有了分數,我們就可以解決許多問題。

這塊餅平均分給3個人,每個人得這塊餅的()

這塊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個人得這塊餅的()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適當總結,促使學生經厲生活數學化,數學生活化的過程。

3、自主探索,擴展認識

(1)請同學們自己説幾個分數,再想辦法表示。

(2)小組交流討論。

(3)學生彙報,集體辨論。

(4)練習運用。練習的1、2、3

設計意圖:本階段的教學是本節課的主體部分。學生通過自學和教師講解已經初步理解了分數的含義。在這裏讓學生想辦法表示分數。學生去進行自主創造、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學生的辦法也許五花八門,但只要是學生自己創造出來的,就應該給予肯定。在這裏,難點得以突破,教學的各項目標得以集中實現。

4、形成概念,明確認識。

(1)像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2)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讀寫分數。練習的4、5題。

設計意圖:這一階段的教學讓學生明確認識,形成分數的完整的概念。

5、實踐探討

媽媽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4份,怎麼吃呢?方方説:媽媽吃一塊,我吃一塊,奶奶吃2塊。他們各吃了這個西瓜的多少呢?

6、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麼?是怎樣學的?

篇10:《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教學內容

認識幾分之一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練習,在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並讓學生在經歷數學的過程中,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活動,感知數理

1、教學例1

(1)認識1/2。

師:同學們,過幾天就是我們的中秋佳節了,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做一些什麼事呢?

生:吃月餅,賞月。

師:老師這有2塊月餅,要分給這兩個小朋友,大家來分一下。

生:一人一個。

師:要是老師只有1塊月餅,這下應該怎麼分呢?老師給他們分一下看看。

操作幻燈片,演示分月餅給學生看。

師:現在這個小男孩他分的少一點,他可不樂意了,他哭了。我們得重新分了。現在一人一半,他們得到有月餅一樣多,所以他們都很高興。

師:他們分別得到了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這塊月餅的1/2,這個2表示分的份數,每一份月餅就原來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他們每人分得二分之一。

圖片出示半個月餅,並在旁邊寫上1/2。

邊演示邊説明:平均分2份,在橫線下寫2,要表示其中的1份在橫線上寫1。讀作二分之一。

歸納1/2的具體含義: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認識1/4

①提出問題:

師:如果把這塊月餅分4分呢?每分月餅是它的()分之一?寫作1/4。

②教師課件演示。

師:像這樣1/2、1/4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在幻燈片中操作,介紹分數中各部份的名稱以及分數的讀法。

把圖中的圓不平均分4份後提問,這樣分四份,那麼每份是這塊月餅的1/4,對嗎?

指名回答。

歸納1/4的具體含義: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四分之一,寫作1/4。

(3)提出問題

出示幻燈片中的圖片

提問:圖中哪個有色部份能用1/3表示?

2、教學例2

(1)出示例1每一組圖1/2和1/4。

①想一想、比一比,哪個分數大一些?

②引導學生討論並交流,學會合作。

③電腦課件演示1/2和1/4的圖形,進行比較,讓學生直觀感受兩者的大小。

出示:1/2>1/4

(2)出示例2第一組圖1/4和1/3

①説説圖示中每一格表示什麼?用什麼數表示?(1/4、1/3)

②比一比:1/4和1/3哪個分數大?

③小組交流。各自説説自己的想法、方法。

出示:1/4<1/3

(3)提出問題:通過上面兩組數的比較,你發現了什麼?

①學生獨立思考,把自己的發現用文字表達出來。

②小組交流,互相學習

③師生共同小結幾分之一的分數比較大小的基本方法。

分子是1的分數,分母越大,表示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1份越小。

二、鞏固練習

1、看圖比較1/6和1/4

2、小試身手:1/3○1/2、1/3○1/4、1/5○1/7、1/8○1/7、1/4○1/8、1/6○1/3

3、思考題:(1)把一根繩子對摺後剪斷,每一段的是繩子總的幾分之幾?

(2)把其中一段繩子再對摺後剪斷,得到的每一段的長度是繩子總長度的幾分之幾?

三、課內外作業

1、課本第96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篇11:《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龔慧敏 教學內容:《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在對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觀圖形、實物的探討和研究中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會讀、寫幾分之一,並能藉助圖形明確幾分之一的含義。 2. 能借助圖形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教學重、難點:分數概念的初步構建,認識幾分之一。藉助實物或圖形直觀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體驗分數產生的過程 師:為了方便大家的學習,老師為每個同學準備了一些學具。下面請把學具分開的任務交給你們完成好嗎?有沒有信心呀。上面請把桌面上的學具分一分。 生:老師,我們只有一條綵帶,怎麼分啊? 師:噢,一條綵帶不好分了,這樣先把其他學具分配好,一會老師和你們一起解決這個問題。請分好的同學説一説,你們是怎麼分的。 生:略: 師:看來不管是1個1個分,還是先數出總數再除以2,最後同桌2人分到的學具數量是一樣多,像這樣的分法是―― 生:平均分。(師強調板書:平均分。) 師:如果把一條綵帶也平均分給2人,每人分得多少?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嗎? 生:略: 師:你們聽到過二分之一嗎?誰會寫? 生:(生寫分數。) 師:老師告訴你,你寫的這個1/2和數學家用來表示一半的數一模一樣,這樣的數叫分數。(板書課題。) 師:怎樣能分到綵帶的1/2的呢? 生:把一條綵帶對摺,從中間剪開,每1份就是這條綵帶的1/2。 師:為什麼要把綵帶兩端對齊再分呢? 生:這樣才能平均分。 師:比一比,分開後的兩段綵帶是一樣長的,我們就説把這條綵帶平均分成了兩份,每份都是這條綵帶的1/2。現在,我們一起來寫一個1/2。 師:先畫一條短橫線,表示把綵帶平均分,它叫分數線。(板書)把綵帶平均分成兩份,就在分數線下寫2,我們叫它分母。(板書)每人分到的都是兩份裏的1份,就在分數線上面寫1,它叫分子。(板書) (生練寫1/2。)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感知分數產生的實際意義。由日常生活情境引入,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得出“把1條綵帶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一半”。藉助實際操作把“一半”由一個具體的量抽象成一個數,建立新的認知平衡。】 二、層層遞進,多重感知,自主建構分數的概念 師:從學具中選擇一個圖形,先折一折,找到它的1/2,用斜線表示出來。 (展示學生作品。) 生:略: 師:大家選的圖形各不相同,為什麼塗色的部分都能用1/2表示呢? 生:都是把圖形平均分成2份,塗色的是其中的1份。 師:對,不管是綵帶還是一個圖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1份就是它的1/2。 生:第三個圖形的塗色部分不能用1/2表示,因為平均分成了3份,應該用1/3表示。 師:你能根據對1/2的學習又聯想到一個新的分數1/3。(板書1/3。)如果繼續把這個圓形平均分下去,還有可能出現幾分之一呢? 生:1/4,1/5,1/10,1/40,1/21…… 師:能説完嗎?分數真是太多了,説也説不完。像大家説的這些都是分數。(板書:像1/2、1/3、1/4……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建立1/2的概念。由折出不同圖形的1/2到反例判斷1/2在靈活多樣的活動中形成豐富的1/2的表象。藉助“為什麼形狀不同都可以表示1/2”的質疑,引導學生抓住本質,進行適度抽象概括“只要把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1份就是1/2”。在判斷辨析1/2後,又進一步遷移學習1/2,在潛移默化中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師:請你們拿出正方形紙折一折、畫一畫,表示出你想認識的幾分之一。 (交流彙報。) 生:我折出了1/4,把正方形紙對摺再對摺,就平均分成了4份,1份就是它的1/4。 師:還有哪些同學表示出了1/4(展示作品。) 師:仔細觀察這些圖形的折法各不相同,為什麼塗色部分都能用1/4來表示? 生:因為它們都被平均分成4份,塗色的1份就是它的1/4。 師:同樣的圖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數。那麼,相同的圖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數嗎?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自主認識更多的分數,通過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小組交流等方式,將知識進行適當的遷移和拓展。學生從各自的興趣、需要和認知起點出發,發揮“再創造”的作用,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在“為什麼不同的折法都能用1/4表示”的追問下,引導學生漸漸明晰“折法”和“形狀”都不是分數的本質屬性,而“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1份才能用幾分之一來表示”才是分數的本質屬性。】 (選擇學生折出的不同圖形展示。) 師: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比一比它們的.1/4、1/8,哪個大,哪個小。 生:略: 師:課件出示第93面例3請同學們練習。 生:略。 師:這分圖形和分蛋糕看起來是不相干的兩件事,它們之間有什麼相通的地方嗎? 生:不管是分蛋糕還是分圖形要是平均分的份數多了,每1份就小了。 師:相同的物體或圖形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1份就越小,表示這樣1份的分數也當然越小些。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主要是探究分數作為數的屬性,直觀比較分數的大小。引導學生將操作活動與語言表達、發展思維有機結合起來,結合學生表示的分數進行大小比較,巧妙利用生成的學習資源,在比較中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三、鞏固應用,加深分數意義的理解和應用 師:你還在身邊的哪些事物中發現了分數的影子? 生:略: 師:對,分數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不過需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2.出示課件: 生:完成第93面做一做。第96面第1題。第2題。第3題。 師: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就會有不同的答案,我們都應該多角度、全面地看待和思考問題。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幾分之一。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還要繼續走近分數,瞭解分數,揭開分數更多的奧祕。 四、課外作業:練習冊上的題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來鞏固分數的概念。練習中發掘生活中用分數表示的現象,指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分析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黑板報”這道題滲透單位“1”的變化引起表示部分與整體關係的分數的變化,溝通整數“1”與分數之間的聯繫,使知識不斷拓 展深化。】

篇12:《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教學內容:

教材第98~9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事物或圖像,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知道幾分之一這樣的數是分數,並藉助圖形明確幾分之一的含義。

2、使學生記住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的讀、寫幾分之一,並能藉助圖形認識比較幾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學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3.通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主動探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教學重點:認識二分之一、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難點: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先請同學們欣賞一幅圖片。這兒風景怎麼樣?

生:很優美。

師:有兩個小朋友在這野餐,讓我們看看他們帶了哪些食物?

生:四個蘋果,兩瓶水,一個蛋糕。

師:你認為他們會怎樣分配這些食物?(生:平均分)

生:平均分,每人兩個蘋果,一瓶水,半塊蛋糕。

師:好,能不能説説這樣分的理由?

生:這樣公平。

師:這裏我想到了一個數學問題。你有沒有想到?

師:把這些食品平均分成兩份後,蘋果每份兩個,可以用數字2來表示;水每人一瓶,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蛋糕每份半個,可以用一個數字來表示嗎?

生:可以。是二分之一。

師:(師板書:二分之一)這是這個數的讀法,你知道這個數怎麼寫嗎?

生:1/2。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看書的。

師:很不錯的習慣。同學們,你們以前見過這樣的數嗎?象1/2這樣的數叫做分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分數。

二、新授

(一)認識1/2

1、師:你們知道分數是怎麼來的嗎?請同學們看投影。

2、師:(電腦演示)我們把1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原來它的二分之一,寫作1/2。

3、師:這裏的“它”指的是什麼?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半塊蛋糕嗎?(提示:為什麼是兩分而不是三分?為什麼是之一而不是之二。

生:“它”指的是蛋糕;“兩分”是因為把蛋糕分成了兩粉,“之一”指的是其中的一份。

師:其他同學也是這樣想的嗎?很好的想法。下面我們來研究它的寫法。它的寫法是由幾部分組成的?(三部分)哪三部分?(…)為了講起來方便,人們給這三部分都起了一個名字,它們分別叫分數線、分母、分子;你知道這三部分分別表示什麼嗎?

生:“一”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這個蛋糕分成了兩份,“1”表示其中的這一份。

師:講的真不錯,也只有這樣積極思考才能學得真本事。下面我們放鬆一下,做幾道簡單的題。

4.練習一:判斷(電腦出示)

下面圖形的陰影部分是原圖形的1/2嗎?(用手勢表示)

()()

説一説為什麼不是?

4.練習二;同學們真聰明。現在王老師要考驗大家是不是心靈又手巧,下面請你們動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出長方形的1/2。

師:哪位同學願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並説一説你是做出來的?

(二)認識“1/3”

(電腦顯示)

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電腦演示)。那麼這一份是這個圓的幾分之幾?第二份、第三分呢?

師: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三份之一,寫作:1/3,讀作:三分之一。

(三)認識其它分數

接下來,王老師要看看大家創造力,請你來創造一個分數,並説一説它表示的意思。

小結:像1/2、1/3、1/4、1/8……這樣的數,都是我們的新朋友“分數”。

(四)分數大小的比較

1、利用剛才學生創造的1/2,1/4,結合圖形,比較大小;

2、比較1/2,1/8的大小

3、比較1/4,1/8的大小

4、師:你有沒有發現什麼規律?

(五)練習

師: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感覺累嗎?想不想試試自己的本領呢?

好,來看第一關(想想做做第一題);第二關(想想做做第三題)。

三、總結

今天這節課,王老師與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想一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篇13:《分數的初步認識》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技能目標: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經歷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理解體驗“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小課教案《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2. 過程與方法: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初步瞭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把誰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誰的幾分之一。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圓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出分數

1.把4個蘋果,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2人,每人分得多少?

結合學生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樣多,數學上叫“平均分”。

2.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多少?

學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3.如何用數學來表示“一半”。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揭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認識分數

1.我們把月餅平均分成了幾份?“一半”是其中的幾份?

結合學生交流,師揭示:“一半”可以用1/2表示。

2.這一份是月餅的1/2,那另一份呢?

小結/a>: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教案《小課教案《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設計意圖:平均分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教師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使學生理解分數是以平均分為基礎的。]

3.讀寫1/2 寫作:1/2先寫“—”,再寫“2”,最後寫“1”,讀作:二分之一

4.觀察判斷,拓展認識

下列圖形中、哪些圖形的塗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1)學生交流,並説明判斷理由。

(2)小結:只有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沒有平均分就不能產生分數。[設計意圖:此題圍繞本課重點,有效鞏固了所學認識,進一步鞏固對1/2意義的理解。]

5.把月餅分給4個人,該怎麼分?能用一個什麼分數來表示呢?

引出1/4的學習,並根據1/2的讀寫法引導學生自己能夠真確讀寫1/4。

三.鞏固分數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的認識

動手操作,深化認識(折長方形紙的1/2)

a.學生動手摺長方形紙,並給其1/2畫上斜線。

b.學生交流各種不同的折法。

c.深究:折法不同,塗色部分的形狀也不同,為什麼塗色部分都是長方形的1/2?[設計意圖:1/2是分數認識的重點,由實物到圖形並讓學生動手操作,既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又強化就平均分的理解。通過動手摺1/2,説出自己的折法,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直觀的體驗理解了1/2的意義。]

d.學生動手摺正方形紙的1/4,並給其1/4畫上斜線。[設計意圖:由1/2到1/4,鞏固對分數的理解。]

四.類比遷移,認識幾分之一

1.通過把月餅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數,讓同學認識幾分之一。[設計意圖:在充分認識1/2的基礎上,擴展對幾分之一這類分數的認識和理解。]

2.動手操作,用一張圓形紙折一個自己喜歡的分數。[設計意圖: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直觀的體驗理解了幾分之一的意義。]

五.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收穫了什麼

六.練習

PPT

七.板書設計

篇14:《分數的初步認識》優秀教案

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1/2 讀作:二分之一 1/4 讀作;四分之一

寫作:1/2 寫作:1/4

篇15:《分數的初步認識》優秀教案

分數對於學生來説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非常重要,教學時,從學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確一半是進行平均分得到的,從而強調平均分。“半個”無法用整數表示從而引入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月餅的“一半”—分數。 對學生來説,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於是通過摺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充分利用練習題來鞏固學生對分數的理解。在整個課堂預設時,想的比較完美,事實上在真正的堂課上時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學環節還有待完善。具體問題如下:

1.在摺紙的活動時,學生對“斜線表示”存在理解困難。

2.讓學生自己説説怎樣得到長方形紙的1/2和正方形紙的1/4時,學生只能講到怎樣折,而不能講出這樣折是為了把這張紙平均分,從而導致要不斷的引導、強調

3.在一些細節方面注意的不到位,提問的方式有點過於侷限。

總的來説,整堂課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環環相扣。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深感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必須遵循國小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循序漸進,環環緊扣,恰當的使用教學課件的幫助,整個教學過程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篇16:三年級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三年級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本節課的目標定位是:

1.體驗平均分;初步理解幾分之一。

2.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思考能力。

教學過程:

一、通過對“一半”的認識,理解“一半“的含義

1.説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學的一半

(2)一組同學的一半

(3)一個圓的一半

2.説説一半是怎麼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兩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個數來表示呢?

像全班同學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組同學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們能説清它有多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會經常碰到類似這樣一個圓的'一半的情況,我們無法用所學的數説清它到底有多大。於是在數學上引入了分數,就象剛才這位同學説的可以用二分之一,這個分數表示這個圓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來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紙上折出二分之一,塗色表示

二、動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嗎?

2.摺好塗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學生對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認識後,對摺四分之一感到很順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狀也不同,為什麼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過這一折,學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幾個圖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説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比較

1.折過了四分之一,你還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數表示嗎?

學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們通過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數很興奮。

2.折出了這麼多的分數,你覺得誰折的分數大?

大部分學生都認為三十二分之一,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並且還説了理由:32比8大,當然1/32大。一些學生髮現越折越小了,覺得1/32是最小的。(這時教師也不表態)

4.故事:

豬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豬八戒前去探路,誰知去了好久也不見回來。於是派孫悟空去找。原來豬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剛咬第一口,悟空就從天而降。孫悟空説:“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裏一直想多吃點,聽了高興極了,説:”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學生這時候就議論紛紛了,到底誰吃的多呢?這下大部分同學認為孫悟空吃的多,因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認為豬八戒吃得多。

課件演示:分西瓜(通過直觀演示:大家一致認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並且學生髮現:平均分的份數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摺紙時的分數比較,1/8和1/32的比較,這時候,同學們都笑了,原來不能直接用32與8的比較來比較分數的大小,學生認識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數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練習運用(略)

篇17: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教材分析】

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

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按照課程標準“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的基本精神。本節課試圖把各知識點教學用一系列的活動串聯起來,使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實際參與動手操作、合作實踐、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全身心的參與數學活動,認識分數,充分體驗理解幾分之一的實際意義,為後面進一步學習有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本節課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主線,努力實現課堂上學生自身多種感官、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立體的多維互動這一指導思想。

【學生分析】

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在學習本節課前學生已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分數”對學生來講是陌生的,但“物體或圖形的一半”都是學生熟悉的。因此教師充分藉助學生的已有經驗,引導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活動,親自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如引導學生通過折一折、説一説物體或圖形的一半,架起生活經驗與數學知識的聯繫橋樑。“分數”對於學生來講是抽象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時刻注意將分數的認識與圖形的操作活動相聯繫,發揮動手操作在學生主動建構中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使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在操作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活動,積極實踐,主動建構知識,提升學生的思維。如學生在用各種圖形折一個喜歡的分數這一實踐活動中,個人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與提高,獲得成功的經驗,進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學習目標】

1、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經歷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理解體驗“幾分之一”的意義,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

2、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把誰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誰的幾分之一。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習材料等。

【教學過程】

情景—衝突

1.把4個蘋果,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2人,每人分得多少?

結合學生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樣多,數學上叫“平均分”。

2.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多少?

學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3.如何用數學來表示“一半”。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揭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Tags:教案 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