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精選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03W

第一篇: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精選多篇)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a、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説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並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b、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的提升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用現代漢語複述課文內容。

c、情感與態度目標:

1、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教學重點:燭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探究法

課時安排: 3 課時

教學過程:

1.課前預習指導

(1)藉助工具書,通讀原文。

(2)參考有關資料,對《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中的地位及《左傳》的語言特色有所瞭解。

(3)初步瞭解故事情節,特別注意對燭之武這個中心人物的把握。

第一課時

要點:熟讀文章,以檢查預習的方式理清文章脈絡,瞭解故事發生背景。

一、教學導入:

以古代兵法著名的“三十六計”中的“借刀殺人”計導入。引出疑問“燭之武在劍拔弩張的敵對情勢下,是如何説服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衞鄭國的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學習新課《燭之武退秦師》。

二、檢測預習:

1、檢查同學誦讀,讓學生注意重點字的讀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共(gōng)其乏困闕(ju?)秦秦伯説(yua)逢(páng)孫

2、檢查部分文句翻譯,幫助學生理清層次。

a、晉侯、秦伯圍鄭,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b、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c、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d、秦伯説,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e、(晉文公)亦去之。

請學生在此基礎上概括總結文章脈絡:

秦晉圍鄭------- 燭之武臨危受命--------- 燭之武退秦師--------晉師撤離。

3、結合背景,簡介秦晉圍鄭形勢圖,解決學生疑難問題。

a、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b、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c、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背景補充: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鄭國做了兩件對不起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是楚國大敗。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仍未感化晉國。

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攻鄭呢?因為當時秦國也要爭奪霸權,也需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

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擴張的慾望,於是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小結全文: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鬥爭。秦晉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若累卵。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的故事。文章讚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鬥爭的複雜性。

三、聽錄音,讓學生以各種形式(自讀、領讀等)讀三遍。

四、課後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題一、整理文中特殊文言現象。

第二課時

要點: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特殊文言現象,翻譯文中重點語句。

一重點詞講解

之:1唯君圖之(代詞,指闕秦以利晉)

2子犯請擊之(代詞,代秦軍)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詞“的”)

4燭之武(介於姓、名之間的助詞)

5臣之壯也(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以:1餘船以次俱進。

2富國以農,拒敵恃卒。

3文以五月五日生。

4扶蘇以數諫故,子使外將兵。

5以其無禮於晉。

貳:1且貳於楚也。

2夫諸侯之賄聚於公室,則諸侯貳。

鄙: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2蜀之鄙有二僧。

3肉食者鄙,又何間焉。

4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既:1既東封鄭

2又欲肆其西封

3封豕長蛇

微: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微斯人,吾誰與歸

3國事衰微

4見微知著

與:1失其所與,不知

2桓公知天下諸侯多與己也

3與人刃我,寧自刃

4將欲奪之,必先予之

5蹇叔之子與師

若: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2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3願取吳王若將軍頭,以報父之仇

其: 1君知其難也(他的,代詞)

2吾其還也(表希望的語氣副詞)

3以其無禮於晉(鄭國,代同)

二學生上黑板總結文中特殊文言現象。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給。)

(2)秦伯説。(説,同“悦”。)

(3)失其所與,不知。(知,同“智”。)

2古今異義詞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個代詞“夫”與名詞“人”表達:“那個人”之意。今常為一詞,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離開。今常用於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或過去的時間。)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於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箱子、網籃等。)

3. 詞類活用:

越國以鄙遠。(鄙,名詞作動詞,作為邊邑。)

既東封鄭。(東,方位名詞作狀語,向東面。)

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詞作定語,西面的。)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晉軍函陵。(軍,名詞作動詞,駐紮。)

4.古漢語句式

(1)判斷句

鄰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斷。)

以亂易整,不武。(否定判斷句。)

(2)倒裝句

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

佚之狐言於鄭伯。(介詞結構後置句。)

(3)省略句許之。(省略主語“燭之武”。)

敢以煩執事。(“以”後省略了賓語“之”〈代亡鄭的事〉。)

三翻譯文中重點語句

1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四 集體誦讀全文

五課後作業:複習文中知識點

第三課時

要點:分析文章第三自然段、明確本文特點、初步鑑賞《左傳》特色

一導入第三段:説退秦師

“夜縋而出”説明秦晉完全包圍了鄭國,連城門也打不開了。進一步説明兵臨城下的嚴峻形勢。本段的重點在“説”,説辭雖僅百餘字,卻委婉曲折,開闔跌蕩,步步進逼,層層深入。

二 話題激趣:學生就燭之武的勸説藝術進行討論

1燭之武是怎樣一步步説服秦穆公的?這説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寫人物語言方面達到了什麼水平?

點撥:本文着重描繪的人物就是燭之武,他是一個傑出的外交家,善於外交辭令。

因此把握燭之武的勸説特點對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畫很有幫助。燭之武為了説服秦穆公退師,採取了高超的攻心戰術,大體説來分為五步: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知之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2 賞析:這段説辭,只有125字,先坦言知亡,避其鋭氣(“秦晉圍鄭,鄭既知之矣”), 然後指出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再説明舍鄭會對秦國有益。如果説第二層是分析危害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層則是引誘秦伯了。假如燭之武繼續挑撥秦、晉關係,很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因此,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攻鄭還是友鄭,秦王當然要權衡利弊了(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 在經邊一番拉攏引誘後,燭之武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説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赤裸裸地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且君嘗為晉君賜矣”)。然後又從歷史説到現實,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讓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最終退兵,且留兵助守(“唯君圖之”)。

這段説辭表現出燭之武高明的心理戰術和精彩的外交辭令。他看準了秦晉聯合攻鄭各有所圖,燭之武抓住了秦穆公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終於打動了對方。而燭之武的説辭更妙之處在於他心裏處處為鄭着想,但口口聲聲説的是為秦,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説辭,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緊逼,句句打動對方,顯示出極強的説服力。

三拓展分析——問題:文章在敍事過程中,有什麼特別的藝術手法值得我們借鑑的嗎?

明確:①“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②“巧設伏筆,首尾呼應” ③“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大軍壓境——佚之狐薦燭之武——燭之武發辭——晉公平息燭之武的怨氣——燭之武出使退敵成功——子犯建議攻秦兵——晉公再曉之以理)。

四小結《左傳》:《左傳》中記了眾多的歷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整部《左傳》,猶如一幅人物層現疊出的彩畫長卷,展示了風雲變幻的春秋時代的社會歷史面貌。 ①、以《春秋》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詳細記述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魯隱公元年,下至魯哀公二十七年。

②、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載了整個春秋時代各國所發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

③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編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是歷史散文的典範。

五課堂小結: 《燭之武退秦師》的敍事跌宕起伏,扣人心絃,張馳有度,曲折多變,凸現了主人公燭之武的超羣才幹和驚世智慧。

六 作業佈置: 完成周記---------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背誦全文

七 板書設計

文章脈絡:(第一課時)

秦晉圍鄭------- 燭之武臨危受命--------- 燭之武退秦師--------晉師撤離 勸説藝術: (第三課時)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知之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藝術特色: (第三課時)

①“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②“巧設伏筆,首尾呼應”

③“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第二篇: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燭之武退秦師

一、教材分析

《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先秦歷史散文《左傳》,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鬥爭。秦晉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若累卵。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的故事。文章讚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鬥爭的複雜性。

二、學情分析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的要求是培養學生閲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積累語言知識。高一教學就是在國中對文言文學習的基礎上繼續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燭之武退秦師》安排在單元的首篇,如何指導學生學好這篇課文,實現“由教到不教”,樹立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這是一個關鍵所在。且新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1、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

2、參照註解,動口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3、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

三、教學目標

a、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説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並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b、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教師恰當的提升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用現代漢語複述課文內容。

c、情感與態度目標:

1、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四、教學重點:燭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五、教學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六、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探究法

七、課時安排: 3 課時(本課為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課前預習指導。

(1)藉助工具書,通讀原文。 (2)參考有關資料,對《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中的地位及《左傳》的語言特色有所瞭解。(3)初步瞭解故事情節,特別注意對燭之武這個中心人物的把握。

第一課時

要點:熟讀文章,以檢查預習的方式理清文章脈絡,瞭解故事發生背景。

一、導入設計:

曹操有句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古往今來,有多少志存高

遠之士,哪怕社會、命運對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緊要關頭,依然挺身而出,為國家、為蒼生獻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熱。燭之武就是這樣一個讓我們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燭之武退秦師》這篇文章,看看燭之武究竟做了什麼樣的事,讓他可以名垂千古。

二、解題

文題已經向我們概述了文章大意,講述了燭之武智退秦師的事。其中,退是使動用法,意為使…..退。那麼,燭之武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退秦師的?他是用什麼辦法退秦師的?結果如何呢?(共同研讀)

三、內容詳解

1、檢查同學誦讀,讓學生注意重點字的讀音。(指出下列讀音正誤)

汜(fàn)南佚(yì)之狐共(gōng)其乏困闕(ju?)秦秦伯説(yua)逢(páng)孫 (探討解題部分答案,明確:1、秦晉圍鄭,兵臨城下

2、燭之武遊説秦伯

3、秦、鄭結盟,晉文公被迫退兵)

2、檢查部分文句翻譯,幫助學生理清層次。

a、晉侯、秦伯圍鄭,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b、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c、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d、秦伯説,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e、(晉文公)亦去之。

請學生在此基礎上概括總結文章脈絡:

秦晉圍鄭------- 燭之武臨危受命--------- 燭之武退秦師--------晉師撤離。

3、結合背景,簡介秦晉圍鄭形勢圖,解決學生疑難問題。

a、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b、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c、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背景補充: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鄭國做了兩件對不起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是楚國大敗。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仍未感化晉國。

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攻鄭呢?因為當時秦國也要爭奪霸權,也需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

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擴張的慾望,於是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四、聽錄音,讓學生以各種形式(自讀、領讀等)讀三遍。

五、課後作業

熟讀課文

整理文中特殊文言現象。

六、板書設計

秦晉圍鄭—危在旦夕

燭之武説秦—愛國、勇敢、智慧

晉亦去—轉危為安

七、課堂小結

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鬥爭。秦晉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若累卵。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的故事。文章讚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鬥爭的複雜性。

八、教學反思

第三篇: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一 從複習《曹劌論戰》引入,進一步認識《左傳》

國中九年級課本《曹劌論戰》,曹劌協助魯莊公戰勝了強大的齊國,表現了其傑出的軍事才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學生齊背)。提問:這篇著名的文章選自哪裏?過渡到對《左傳》的認識。

二 關於《左傳》

1 學生課前收集整理介紹

2 師投影補充

(1)《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為《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説《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

(2)《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起於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二十七年)。記事比《春秋》詳細而具體。

(3)《左傳》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敍了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較為具體地描繪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作者在選材、描寫和評論時,往往帶有自己的褒貶和愛憎。作者以其敏鋭的觀察力,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文學修養,對許多大小歷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動的記述。

(4)《左傳》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敍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

(5)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經文考》

三 推進新課

1 解題

《燭之武退秦師》中“退”的使動用法

2 背景介紹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3 聽示範朗讀,注意一些生字詞

秦軍氾()南夫()晉,何厭之有無能為()也矣...

失其所與,不知() 共()其乏困秦伯説(),與鄭人盟 ...

若不闕()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夜縋()而出 ....

使杞()子、逢()孫戍之 ..

4 生齊讀全文,並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第四篇:《燭之武退秦師》教案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一、課前準備

教案背景:本教案適於用高中一年級語文教學。教學對象是高中一年級學生。高中的教學比

國中更加深入,學生不僅僅要掌握文言字詞,能夠通暢流利地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還必須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獲得一定的人生啟示。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選自《左傳》,屬於先秦史傳散文,帶有很強的故事性。 教學難點:第一,古代漢語不好理解;

第二,相關的歷史背景學生不熟悉。

教學重點:第一,疏通字詞,能夠明白通暢的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同時舉一反三,觸

類旁通,從課內文言文向課外延伸。

第二,理解燭之武的外交談判藝術,分析他是如何説服秦穆公退兵,從而解救鄭 國危機的。

第三,通過讀這篇文章,認識歷史人物,發散思維,思考國與國之間的外交應該如何處理,同時國家的立身之本應該是什麼。

三維目標:第一,打好紮實的文言文閲讀基礎,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每人準備一本《古代

漢語詞典》,有不懂的生字詞及時查字典。

第二,讀懂課內文言文的同時,向課外延伸,初步瞭解《左傳》等中國古代優秀的史傳典籍。

第三,通過對燭之武等歷史人物的認識,瞭解先秦歷史,對春秋時代產生興趣。同時注意從歷史人物身上吸取良好的品質。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導入:同學們喜歡中國歷史嗎?瞭解春秋時代嗎?今天,我們就走進那個金戈鐵馬、諸侯爭霸的時代。通過春秋時代的一場外交鬥爭,窺一斑而知全豹,感受那個時代特有的氣概和魅力。

第一步,學生結合課本上的註釋和輔導資料,瞭解《左傳》一書和本文相關的歷史背景。 第二步,學生第一遍讀文章,疏通字詞,先把字音讀準。

第三步,學生第二遍讀文章,結合註釋,初步讀懂故事情節,試着劃分結構層次,同時概括出段落小標題。

本文共分為四段,又具有小説的特徵,正好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 開端:秦晉圍鄭,介紹了這場戰爭爆發的原因。

發展:佚之狐獻計,可説是絕處逢生,峯迴路轉。

高潮:燭之武説秦伯,脣槍舌劍。

結局:晉國撤軍,鄭國化險為夷。

第四步,集體齊讀第一段。然後,請一位學生起來翻譯,翻譯完後,教師及時補充和糾

正。

重點實詞:“貳”,有二心,腳踩兩條船。鄭國是一個弱國,夾在晉楚兩大國之間。只能做牆頭草,隨風倒。

“軍”,名詞作動詞,駐軍。

第二課時

課前導入:通過昨天的預習和講解,我們初步瞭解《左傳》和這篇文章的歷史背景,以及故事發生的詳細始末。今天這節課,我們將深入講解,仔細分析燭之武的外交藝術,看看他到底説了些什麼,為什麼能夠打動秦穆公,解救鄭國的危機。

第一步,分角色朗讀第二段,三位同學分別扮演:佚之狐、鄭文公和燭之武。

第二步,請同學起來翻譯第二段,教師及時補充和指正。

注意文言文的省略句式,省略了主語。

重點虛詞:“之”,一詞多義。

“公從之”

“臣之壯也”

“是寡人之過也”

教師提問:“請一位同學分析一下,這三位人物的性格特徵。”

學生回答:佚之狐,知人之明;鄭文公,從善如流,知錯就改;燭之武,獨立自尊,大公無私,勇敢無畏。

第三步,集體齊讀第三段。請同學起來翻譯第三段,教師糾正。

重點虛詞:“而”, 一詞多義。“夜縋而出”,在這裏,做連詞,表修飾。

重點實詞:“執事”是隨從的意思,這裏是用作敬語,敬稱。

重點詞類活用:“鄙”,使動用法。

“封”,意動用法。

“東”,詞類活用,名詞作狀語。

“乏困”,形容詞做了名詞。

古今異義詞:“東道主”,“行李”

重點句式:“朝濟而夕設版焉”,朝夕,名詞做了狀語。設版,修牆的意思。

“何厭之有?”,“之”字作為提賓標誌,這個句子是倒裝句,賓語前置,類

似的還有“何罪之有”。厭,滿足的意思。

教師提問:“燭之武的説辭,共有幾句,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學生回答:共有十句,可以分為五層。

第四步,教師引導,逐層分析。

第一層,第一句。服軟認輸,低頭恭順。

第二層,二至五句。告訴秦穆公,“若亡鄭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言下之意是“亡鄭不利於秦”。從地圖上看,秦國在陝西省,鄭國在河南省,鄭國不是秦國的鄰國,而是晉國的鄰國。很明顯,晉國吞併鄭國比秦國吞併起來更容易,更有優勢。如果晉國吞併了鄭國,此消彼長,秦國的實力也就相對於削弱了。

既然“亡鄭不利於秦”,而且秦穆公應該也接受了這種説法,那麼他應該會問“怎樣做才有利於秦”。

燭之武適時地拋出了第三層意思,也就是第六句。“若舍鄭,以東道主,行李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第三課時

課前導入:通過昨天的講解和分析,我們領略了燭之武高超的對話技巧,那麼他是否能夠順利完成使命呢?我們繼續細讀。

燭之武給秦穆公指明瞭“利害”,可是現在橫亙在秦穆公面前的還有一個大難題,同時這也是妨礙燭之武完成使命的最大阻撓。那就是秦國與晉國的聯盟關係。怎樣挑撥離間,拆散秦晉聯盟,是燭之武要做的第二件事。

燭之武挑撥離間的第一步,就是拿晉懷公説事,歷數晉懷公背信棄義,忘恩負義的行為。這也就是他的説辭的第四層。晉懷公曾經答應給秦國兩座城池,焦地和瑕地,可是早上渡過黃河,晚上就反悔了,變卦了,而且還修築對抗秦國的軍事設施。

可是現在,秦晉關係還是不錯的,畢竟晉文公不是晉惠公,晉懷公。那麼要想徹底令秦穆公倒向鄭國,又該説什麼呢?

最後一層,八九十句。燭之武提醒秦穆公,晉國是秦國的競爭對手和潛在敵人。“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最終燭之武獲得了成功,秦穆公接受了他的意見,與鄭國結盟,並派將軍協助鄭國守城。

最後,請學生起來翻譯最後一段。

結局部分,一波三折。秦國單獨撤軍,等於撕毀了與晉國的盟約,同時又與鄭國結盟,對付晉國。晉國的憤怒可想而知,所以晉國大夫狐偃要求繼續攻打鄭國。可是晉文公反對,最終鄭國得到保全,燭之武功莫大焉。

教師提問:“晉文公提出撤退的理由是什麼?”

學生回答:第一,知恩圖報;第二,從外交角度考慮,珍惜與秦國的盟約;第三,純軍事角度考慮,打不過。

教師提問:“結合課後的第三題,再思考一下,燭之武的外交藝術高明在何處,為何會成功?”

學生回答:首先,選擇好了正確的説服對象;其次,説話的方式,語氣,態度都很合適,特別注意循循善誘,讓對方自己去體會,去領悟。最重要的是説話內容,始終圍繞“利害”二字展開,不説空話,套話,而是大實話。

教師提問:“這場外交鬥爭,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學生回答:燭之武的外交才能固然令人佩服,可是,我們也必須認清,弱國無外交。外交的勝利必須建立在強大的綜合國力的基礎上,國家只有立足於自身的強大才能在外交中佔據主動。燭之武的勝利從根本上説,不僅僅是他的口才和外交藝術,而是由於秦國與晉國兩大國本身存在的利益衝突和矛盾。鄭國得到保全,是秦國和晉國兩大國為了求得一種政治均勢,暫時妥協的結果。燭之武可以救鄭國一時,不能救鄭國一世。弱國、小國不能從根本上強大,哪怕有一百個燭之武這樣的外交家也無濟於事。

三、課後反思

優點:內容豐富,全面;講解深入,細緻;條理思路清晰;語言表達準確,專業基礎紮實,知識面豐富。

不足:語言的組織和邏輯還需要加強,學生的提問和啟發還需要用心設計。怎樣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掌握,如何打好文言文閲讀的基礎。

文言文講解的重點,還是在字詞上,學生必須從字詞句入手,字是通假字,詞使重點實詞、虛詞,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句是特殊文言句式,主要是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和倒裝句。尤其是倒裝句,包括賓語前置和定語後置。重點的段落,篇章還需要學生背誦下來。

第五篇:王力版古漢語——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一、題解

晉獻公寵驪姬,驪姬害申生和重耳。重耳出逃,先後到齊、衞、宋、鄭諸國,除齊之外,眾皆無禮,後重耳藉助秦國之力回國而為晉文公,隨即伐諸無禮。加上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

本文鄭文公派能言善辯、長於外交辭令的大夫燭之武趁夜出城到秦軍中會見並説服秦穆公單方面撤軍。晉軍見到秦國撤軍, 也無可奈何的撤回了軍隊。 這件事情《春秋》的經文只有“晉人、秦人圍鄭”了;六個字。本文是《左傳》的作者對六字經文的具體解釋。退,向後走。這裏是使動用法,使撤退。題目的意思是燭之武使秦軍撤退。

二、語句大意及語言現象分析

晉候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出動軍隊包圍了鄭國國都,因為鄭國當年沒有禮遇晉文公,而且和楚國有來往。

“晉侯”句:多重複句。第一層次是因果關係,第二層次是遞進關係。晉候秦伯:指晉文公和秦穆公。晉屬侯爵,故稱晉侯;秦屬伯爵,故稱秦伯。 “以其無”句:原因分句。無禮於晉:對晉君沒有禮遇。以,連詞,因為。其,第三人稱代詞,他。指代鄭國。作分句的主語。其中隱含的之是取消句子獨立性的用法。且,遞進連詞,而且。貳,兩屬,此指有來往、有關係。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晉國的軍隊駐紮在函陵,秦軍的軍隊駐紮在氾南。

軍:名詞活用為動詞,駐紮。函陵:地名,在今新鄭縣北。氾南:氾水之南。氾,水名。今已凐。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 從之。

——佚之狐對鄭文公説:“國家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會見秦國的國君,軍隊一定會撤退。” 鄭文公聽從了佚之狐的建議。

佚之狐:鄭國的大夫。

“國危”句:描寫句。危,危險。是引申義。本義是高。《蜀道難》:“危乎高哉!”正用本義。

“若使”句:假設複句。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燭之武推辭説:“我壯年的時候,還比不上別人;現在上了年紀了,不能做什麼啦。”

辭:推辭。省略了主語。

臣之壯也:主謂短語,在此表示了一種時間。……的時候。之,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無能為”句:無能為:不能做什麼。無,相當於不,副詞。為,動詞,做。也已:語氣詞連用,語氣的重點在後一個上。可翻譯為啦。已通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鄭文公説:“我不能早早重用您,現在情況緊迫了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呀。但是,如果鄭國滅亡了,您也有不利在其中呀。”

“吾不能早”句:主語比較複雜的判斷句。指示代詞是復指這個複雜的主語,“寡人之過”作判斷句的謂語。子,尊稱詞,您。這裏稱代燭之武。

“然鄭亡”句:假設複句。然,轉折連詞,但是。此用假借義,其本義是燃燒。亡,滅亡。亡的本義是隱匿。引申為逃跑,如“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引申為外出。如“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引申為丟失,如“亡羊補牢”。引申為滅亡、毀滅。還可引申為死。焉,

兼詞。於是,在這當中,在其中。作補語。亦,副詞,也。此用假借義。其本義是腋窩。

許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燭之武答應了鄭文公的請求。夜晚用繩子吊着出了城。見到了秦穆公説:“秦國、晉國包圍了鄭國,鄭國知道自己就要滅亡了。”

夜縋而出:夜、縋,都是名詞作狀語,前者表示時間,後者表示方式。出,指出城。

“鄭既知”句:是省略了主謂短語的主語其的省略句。亡是主謂短語的謂語。主語其承前省略。補出來是“鄭既知其亡矣。”既,時間副詞,已經。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如果讓鄭國滅亡了卻對您有好處,那麼我就冒昧地拿這件事麻煩您。

“若亡鄭”句:假設分句。若,假設連詞,假如。亡,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滅亡。

“敢以”句:敢,謙敬副詞,大膽地,冒昧地。以,介詞,拿。省略了賓語“此”。執事:手下的辦事人員。這是客氣話,實指秦伯本人。可譯為您。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跨越一個國家把遠方的國家當作自己的邊邑,您知道這件事情很難辦。哪裏用得着讓鄭國滅亡結果給鄰國增加土地呢?[如果這樣,那麼,通過增加土地]鄰國的國力厚實了,也就等於貴國的國力削弱了。

“越國”句:越,跨過,越過。國,指晉國。鄙,名詞活用為動詞,把……當作邊邑。遠,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遠方的國家。作鄙的賓語。以,連詞。表示目的關係。可譯為去。

“君知其”句:主謂賓語句。“其難”是知的賓語。其,指示代詞,這,這件事。作賓語中的主語。

“焉用”句:焉,疑問代詞作狀語,哪裏。陪,給……增加[土地]。為動用法。

“鄰之”句:判斷句。其主語、謂語都是主謂短語。其中的之字都是取消句子獨立性的用法。厚,形容詞。厚實,雄厚。薄,形容詞。薄弱。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如果您不消滅鄭國而是把它作為秦國東方道路上的主人,那麼,秦國的外交使臣路過鄭國的時候,鄭國可以供給它們資糧的不足。這對您也沒有什麼壞處。

“若舍鄭以為”句:假設複句。舍,捨棄。這裏指不消滅。後來寫作捨。以為,是“以之為”的省略,把它作為。東道主,東方道路上的主人,又省稱東道。

“行李之”句:結果分句。行李之往來:主謂短語。這裏表示時間,……的時候。行李,外交使臣。往來,經過,路過。之,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乏困,同義詞。乏,行而無資;困,居而無糧。這裏指錢物、糧食不足。

“君亦”句:所害,所字詞組,損害的地方。等於説害處。“無所……”是習慣説法。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況且,您曾經給過晉君恩惠了,他答應把焦、瑕二地割讓給您作為報答,可是他早晨渡過黃河,晚上就在那裏築起了防禦工事。這是您知道的事呀。

“且君嘗”句:這是一個較長的判斷句。“君之所知”是謂語,前邊的都是主語。為晉君賜:雙賓語。為,動詞,給。賜,名詞活用為動詞,作遠賓語,恩惠,好處。焦、瑕,都是地名,在今河南陝縣。在這裏作許的補語。前面省略了介詞以。朝濟而夕設版焉:連動結構。

朝、夕,時間名詞作狀語。濟,渡河。設版設置築城的木版。這裏指構築防禦工事。所知,所字詞組,知道的事。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那晉國有什麼滿足?向東把鄭國作為疆土之後,還要擴張它西邊的疆土;如果不使秦國受到虧損,將要從哪裏取得它所需要的土地呢?

“夫晉何”句:表示反問的習慣説法。之,指示代詞復指前置的賓語何厭。 既東封鄭:東,方位名詞作狀語,向東。封,名詞活用為動詞,把……當作疆界。

“又欲肆”句:肆,動詞,伸展,擴張。封,名詞,疆界。

“若不闕”句:假設複句。闕,通缺。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受到虧損。焉,疑問代詞作狀語,表示反問,兼問處所。譯從哪裏。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説,與鄭人盟。

——使秦國受到虧損來使晉國得到好處,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穆公聽了之後很高興,就單方面和鄭國簽定了盟約。

利:名詞的使動用法,使……得到利益。

以:連詞,表示目的關係。譯來。

唯:句首語氣詞,表示希望的語氣。只能譯為希望。但詞性與希望完全不同。 圖:動詞,考慮。

説:悦的古字。高興。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讓杞子、逢孫、楊孫替鄭國防守,就撤軍返回秦國去了。

“使杞子、逢孫”句:兼語句。戍,動詞的使動用法,替……防守。之,指代鄭國。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子犯請求進攻秦軍。文公説:“不行。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們不會到達今天這樣的地步。”

“子犯請”句:子犯,文公之舅。請,動詞,請求。之,指代秦軍。

“微夫人”句:表示假設關係的緊縮複句。微,動詞,沒有,作謂語。夫人,名詞性的偏正短語,那個人。夫,指示代詞,那,作人的定語。此,指示代詞,指代晉國逐漸強盛的局面。作動詞及的賓語。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依靠了人家的力量卻傷害人家,不能算做仁;失掉了自己的同盟者,不能算做智;用自相沖突代替了步調一致,不能算做武。

“因人之力”句:表示轉折的緊縮句。敝,動詞,損害。之,指代前面的人,實指秦。

失其所與,不知:所與,所字詞組,所聯合的人,指同盟(更多請你搜索:)者。與,動詞,聯合。知,智的古字,聰明。

以亂易整,不武:亂,混亂。盟軍分裂,自相沖突。這裏當名詞用。易,代替,取代。整,完整。這裏指團結協作,步調一致。這裏也當名詞用。武,這裏是指古代有關戰爭的一種道德觀念,即善戰善勝,善於引導戰爭,善於制止戰爭。

吾其還也。”亦去之。

——我們還是回去吧!”也就離開了鄭國。

其:句中語氣詞,表示委婉的祈使語氣,譯“還……是吧!”

還:動詞,返回去。

去:動詞,離開。之,指示代詞,那裏,指鄭國。作去的賓語。